在机械零件中,什么是筋啊?筋的定义是什么?
在机械里。筋一般指的是筋板,或是加强筋。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结构体悬出面过大,或跨度过大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结构件本身的连接面能承受的负荷有限,则在两结合体的公共垂直面上增加一块加强板,俗称加强肋以增加结合面的强度。筋通常是加固机械结构的,承受一定的拉力应力。
采纳哦
给你找了个零件,补充一下、
1、首先助手材质是百分百正宗不锈钢板,经过数控线切割、最后再经过手打磨和倒角而成,所有地方均已倒角,圆弧过渡,保证手及皮筋不会被割伤。
2、其次卡钳位置经过多次改良,让卡钳在放入卡槽和被卡槽固定的这段距离降低到最小,这样减少皮筋回弹过多而造成捆绑处皮筋过松的原因。
3、然后固定螺杆螺丝全部采用百分百正宗304不锈钢,结实耐用,不会生锈。
4、然后快速按压居中与卡簧钳一条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皮兜皮筋受力均匀。按下扳手听到卡塔一声,皮兜给固定,绑好皮筋后,松开扳手,非常的方便。
5、最后卡板式两侧螺母能调节距离,这样皮兜受力均匀,提高了制作皮筋组的精度。
箍筋就是用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联结受拉主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使其共同工作,此外,用来固定主钢筋的位置而使梁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钢筋。在斜截面计算中可提高其抗剪承载能力;轴心受压构件如配置焊接环式箍筋或螺旋式箍筋也可提高其承载能力。
板分单向和双向板,由于受弯承载,一般在板底部满布钢筋,在支座处布有负筋,详细的介绍,可以看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5a487010006zt.html
钢结构行业通常分为轻型钢结构、高层钢结构、住宅钢结构、空间钢结构和桥梁钢结构5大子类 。
钢结构的特点: 1、钢结构自重较轻 2、钢结构工作的可靠性较高 3、钢材的抗振(震)性、抗冲击性好 4、钢结构制造的工业化程度较高 5、钢结构可以准确快速地装配 6、容易做成密封结构 7、钢结构易腐蚀 8、钢结构耐火性差 常用钢结构用钢的牌号及性能 1、炭素结构钢:Q195、Q215、Q235、Q255、Q275等 2、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3、优质碳素结构钢及合金结构钢 4、专门用途钢
楼主想看这楼是不是钢结构可以看这两点:1.采用轻型H型钢(焊接或轧制;变截面或等截面)做成门形刚架,C型、Z型冷弯薄壁型钢作檩条和墙梁,压型钢板或轻质夹芯板作屋面、墙面围护结构,采用高强螺栓、普通螺栓及自攻螺丝等连接件和密封材料组装起来的,这是轻型钢结构。
2.采用型钢、钢板连接或焊接成构件,这就是高层钢结构。
总之一句话,主要承重构件由钢材构成的结构就是钢结构。
对的,亚印同志说的是,盖筋不是构造筋,构造是按规范要求配置的,不用计算。负筋是要通过弯矩来计算配置的,希望我的错误不要误导各位了。特此承认错误。
架立筋是不受力的,仅仅为了施工方便,支撑其他钢筋用,以便形成钢筋网或者钢筋笼,在许多地方都有用到。
分布筋是混凝土楼板中的不受力钢筋,例如单向板不受力方向的钢筋,或者板跨中的上部钢筋。分布筋可以起到架立作用,同时还具有防止楼板因热胀冷缩开裂的作用。
板筋就是楼板中所有钢筋的总称。
你所说的“圆圈”很可能是电流互感器,电线从圈里绕一次,是因为如果电线里面有电流通过(也就是说有电器用电),由于交流电的交变磁场的作用,使电流互感器中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与电表相接,于是电表就开始计数。因为工业生产用电量大,而电表经过的电流通常不大,如:5A、10A、20A等等,很大的电流不能直接经过电表,否则会损坏电表,于是就采用电流互感器。通常电流互感器是有倍率的,您可以观察一下,“圆圈”上的标牌,有没有“电流互感器”的字样,若有,还可以再看一下,该电流表互感器的倍数是多少,电表数字的变化值,乘以倍数就是用电的度数。
“圆圈”是穿心式电流互感器,电线要从圈里绕一次是一次绕组匝数为2匝,如果仅仅是从电流互感器直接穿过去,一次绕组匝数为1匝。一次穿1匝、2匝在电流互感器铭牌上可以看到电流变比会不同。通过改变一次绕的数而获得我们需要的电流变比。
他们分别指的是:
钢筋温度筋:依据GB50010-2010,9.1.8条所示,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应在板表面双向配置防裂构造钢筋,配筋率不小于0.10%,间距也不宜大于200mm。
在建筑工程中,为了承载支座反力也就是负弯矩力而设置的位于支座上部的非贯通短钢筋,人们习惯上叫它扁担筋,因其作用力酷似一根扁担而得名,中间挑起,两端悬浮。
放射筋一般布置在屋面板挑出部分的四个角处,呈放射状布置,所以叫作放射筋。
元宝筋即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