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力电梯怎么样?康力电梯价格表谁有啊?我想找大型电梯企业,采购一批电梯,朋友为我推荐了康力电梯。
康力电梯这公司是国内第一个上市的企业,国内一线电梯品牌,至于规模,上市公司一般规模都不会小。而且他们现在发展真的很快,目前在国内已经建有45个分公司和服务中心,国外建有45个代理营销网点,产品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虽然是民族企业,但产品技术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某些产品品质甚至已经超越国际水平,作为国内电梯品牌的领军企业,可以说是民族企业的楷模和骄傲。假如你们单位想采购电梯的话,个人建议这公司还是比较值得选择的。
你选择康力吧!为什么这么说呢, 1,两家都是上市单位,不同的是,康力是以康力电梯上市的,江南嘉捷则不是。 2,康力的的生产规模是全国最大的,包括三菱,蒂森,通力的生产能力都不如康力。 3,康力是国产品牌力连续8年销量第一的。
然后在说配置吧! 江南嘉捷控制系统用的是默纳克一体机,默纳克一体机怎么说呢,国产小厂的电梯为了降低成本用的都是默纳克一体机。 曳引机用的是 西子富沃德的。门机我忘记了,好像是西子的,要不就是展鹏的。
康力呢 ,现在有两种控制系统,一种是传统的 新时达分体机,就是变频器和主板是分开的,(主板是新时达的,变频器是日本安川的)该技术很稳定,后期的故障率很低,就是调试的时候不太好调,(这属于厂家的事情了),现在大厂用的都是分体机,包括通力,蒂森,三菱 都是分体的机器。
还有一种是新时达的一体机,我不明白康力为什么选择一体机,安装的师傅说,一体机乘坐的舒适感要好于分体机,(我也乘坐过康力的一体机的梯子,感觉不出来有多好)但是从后期的故障率上来讲,一体机的故障率太高。到时候你跟康力的业务员说清楚,要分体的。
在电梯行业里,最好的曳引机是 常熟通润和沈阳蓝光的,(康力也是用这两家的曳引机,到时候给业务员说,要常熟通润的曳引,或者签合同里面)
电梯那个部位最爱出毛病?做过电梯维保的人都知道,是门呗,门机非常关键,康力用的是宁波申菱的门机。 三菱用的也是申菱的门机。
首先来说,我不是厂家的业务员,更不是水军,康力电梯的配置是很优秀的,价位很低。我们代理了四个电梯品牌,康力是我们代理的品牌里最便宜的一个,芬兰的通力,奥的斯,西继迅达,康力。原来最便宜的品牌做过 诺比克的 ,说实话,后期的故障率太高了,主件上都差不多,但是配件上太次了。
别的厂家的导轨支架是用什么做的 ? 搞几段角铁刷漆,康力是用钢板折弯烤漆做的。
说实话我很佩服康力,他一直走的是民族品牌的路线。也许他加上个合资的帽子,自己会发展的更加的迅速,就像巨人电梯,被通力收购了之后成了巨人通力了,好嘛,火了。西子电梯被奥的斯收购了成了西子奥的斯了,火了。中国需要自己的品牌,需要康力这样的厂家。
电梯的质量占百分之40,其余的百分之60是安装和维保。再好的电梯你安装不好也是个废物。
电梯业是一个巨大的行业,国产替代的市场份额将会逐步提升。外企先发优势较大,但康力电梯正在加速替代。
本刊特约作者 石育才/文
康力电梯(002367.SZ)2020年半年报表现亮眼,利润增长6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增长224%,同时预计1-9月利润达到3.2亿-4亿元,同比增长60%-100%。康力电梯这一良好的业绩表现背后有民族产业加速替代的大逻辑,可以说是大行业、小公司、大转折。
电梯是巨型行业
截至2019年年底,从存量看,全世界约有1600多万台电梯,而中国内地约有710万台,占比45%。从增量看,2019年中国电梯产销量大概在100万台左右,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
目前中国约200人左右用一部电梯,而欧洲大概120人左右就拥有一部。这是一个巨型的行业,中国企业仍有漫长的雪道。
从长期看,中国的人口聚集在中东部,密集度高,中东部由于耕地占用、人均占地少的原因,更加强调集约化的土地利用,而欧美除了主要城市,反而地广人稀,电梯利用少。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电梯的发展空间远没有饱和。
从中期看,电梯使用寿命10-15年,一般10年大修、15年改造,早期的电梯开始逐步进入更换区间,维保、改造空间巨大,欧美成熟市场维保业务加更新改造业务占到营收50%以上。中国电梯的梯龄较轻,预计到2024年15年以上电梯数量将超过100万台,为电梯公司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而康力电梯目前这部分收入占比很低,后期空间大。
从短期看,一是公共建设、轨交和高铁项目电梯大单近期频出。这一次的大基建相当多的部分投入到核心城市圈公共交通补短板,对应电梯的采购量大幅上升。康力电梯早在2006年便进入公共交通领域,2020年1-7月中标合同超6亿元,超过上年全年总额。二是旧楼加装,按照预测,加装梯预计需要260万台,相当于重新打开一个天量市场,各地政府目前的补贴标准是每台15万-20万元左右,性价比高的国产电梯优势明显。三是消费升级,老龄化刚需。
头部企业利润丰厚,企业生命周期长
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几大巨头瓜分市场,《电梯》期刊评出的“2020全球电梯制造商10强”,第10是中国康力。
头部的电梯企业有几个共性的特点:一是现金流充沛。头部企业均有大量的预收款,是现金奶牛。二是赛道稳定,研发技术积累性强。近百年来无颠覆性技术产生,世界10强中,除康力和韩国现代电梯较为年轻,其他均有50年以上的 历史 沉淀。三是大比例分红。由于后续投入的要求不高,市场竞争力度舒适,欧美的电梯上市公司很多都是70%以上分红率。康力2018年起开始高比例分红,这一特征开始显现。四是品牌信任度要求高。品牌代表着安全、稳定,品牌美誉度溢价明显。五是后期维保和更新业务具有类似于物业公司的性质,无论是维修配件、保养检查,还是后期更新,原来的制造商均有巨大优势。欧美企业后期维保的收入占比很高,是其估值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电梯维保市场目前小公司很多,但长期来讲,集中度提升是必然趋势。六是欧美市场估值高。欧美的电梯股,经营稳定时期估值一般都是市盈率25倍以上(如奥的斯、迅达),通力电梯要接近40倍,远超普通的工业企业估值。这和欧美公司稳定分红正相关,国内企业仍有很大空间。
中国电梯市场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电梯市场目前的竞争格局可以分成三个档次:
第一档次是欧美日外资公司(含三菱、日立等合资公司),营收大多在100亿-250亿元,净利率7%-15%左右,另外再向境外母公司支付3%-6%不等的各类技术费用。中国市场是集团重要的利润中心,增量主要来源于中国。外资品牌占据中国市场约60%-70%份额。
第二档次是康力。与列强比,营收差距巨大,2019年营收37亿元,市场保有率约3%-3.5%。近10年来对产业的投入力度远超其他国内品牌,侧面反映了自身的决心和期望。
第三档次是其他国内公司。绝大部分营收都在10亿元以下,固定费用居高不下,处于微利微亏状态,主要获取公司所在地区域订单。
现在,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一是疫情的影响,欧美部分外企目前更多的是在维持份额,而不是投入增量资源。外资电梯制造的强项是技术和先发优势,一旦国产电梯捅破了技术壁垒,后面就是一马平川。
二是性价比的重要性在提升。在中国电梯市场的早期,由于是一二线城市率先电梯房普及,房价昂贵(对应直梯),商场综合体昂贵(对应扶梯),电梯在总房产价值中的比例很低,而且当时的民族品牌还不堪大任,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因此在一二线城市早期采购外资品牌是当然首选。而现在,电梯在快速向三线四线城市渗透,由于总房产价值相对低的原因,采购高性价比且技术过硬的国产电梯自然是首选。而这些市场本身也不是头部外企的主攻方向,其投入的战略资源非常有限。
三是公共建设、轨交和高铁的电梯项目采购透明度大幅提升,要求更为严格。电梯是特种设备,涉及人身安全,有技术壁垒,小规模公司不掌握核心技术,很难获得大项目订单。
四是房地产商这几年的集中度也大幅上升,top30所占比重大幅上升,普遍采用总部集中采购电梯的模式,行业头部公司明显受益。从最近连续几年中国房地产500强测评成果发布会房地产500强首选电梯供应品牌的趋势可以看出,康力首选率上升非常明显。
电梯这个行业很特殊,首先,涉及人身安全,属于特殊设备,要求例行维保和安全检察,市场监管局都有专门的部门监管;其次,作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技术难度有壁垒,但技术迭代不快,不是芯片、大飞机这种超高难度;第三,品牌美誉度要求高,欧美日布局早,有一定的品牌溢价。所以,国产替代相对比其他子行业慢,但这个行业毕竟不是高精尖 科技 ,民族企业份额的提升是必然会发生的,而康力是目前最有希望的标的。
康力电梯的转折点
第一,研发技术水平迎头赶上。
康力的研发水平之前与外资比确有很大差距,但最近几年迎头赶上,特别是以2017年,全球最高288米电梯试验塔暨企业技术中心大楼在康力苏州总部制造基地落成为标志,康力电梯成功研发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10m/s超高速电梯,成为中国超高速电梯领域的领头羊。就如同格力与大金空调依然有差距,三一和卡特比勒依然有差距,但并不妨碍前者在技术差距缩小后,凭借性价比大幅占领中国国内市场。康力的国产替代明显提速了。
第二,产能和现金流充沛。
现金流强悍,没有银行借款,多次回购,并且大比例分红。康力2010-2017年的投入是连续且高强度的,从年报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原值科目和现金流量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科目都可以发现,到2018年为止,前期的产能布局、资本投入已基本完成,2019年、2020年新增投入都非常有限,这也是这两年现金流指标爆棚的原因之一。目前康力大额的资本性开支已经完成,产能仍有富裕空间,处于产能爬坡阶段,争抢订单处于非常舒服的位置。而制造业处于产线成熟、产能富裕、产量拉升的阶段,将是现金流和ROE向上弹性最高的时段。
这几年,中国电梯市场竞争表现出大批量产能摊薄制造成本,利润来源于大批量销售的新模式。而这正是民营企业的最大优势。
第三,维保网点布局快速扩张。
康力的维保收入占比低,主要原因是存量相对少,新梯多,维保网点少。这几年,康力在加速布局网点。截至2019年年末,康力电梯在国内已建成100多个分公司和服务中心,集销售、安装、维保、大修改造、备件销售等功能于一体,为客户提供快速精准的服务,营销服务网络渗透到三四线城市及部分县域市场,销售及技术工程服务团队已经合计达到2000多人。未来,维保电梯数量将成为争夺焦点。电梯物联网智能化运行管理与后市场维修服务支持,推动电梯企业向后市场服务快速转型,竞争重心将逐步向后市场转移。趋势将是下沉再下沉,而外企在一二线城市的优势,到三四线城市时将遇到瓶颈,本土化的企业将更拥有优势。
第四,良好的口碑和弹性的营销机制刺激订单增长。
电梯产品是有一定示范作用的,很多集团大客户是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才考虑价格。2020年,康力在高铁轨交领域的大单爆发,和其在2017年、2018年投入的产品获取良好口碑有很大关系。同样,这几年,康力电梯与房企巨头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2018年以来的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新开工面积增速均弱于三四线城市。考虑不同电梯品牌的销售差异,国内本土品牌具有更好的性价比,三四线城市将为国内本土品牌电梯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康力改革营销体制,试行“跟投”方式,非常适用碎片化的三四线市场和旧楼加装。
第五,公司总部所在地目前已属于长三角一体化先行启动区,将会成为两条高铁的交叉点,成为重要的交通节点。这对康力的意义非常大。
1、电梯检修运行时不能上行但能下行的可能原因是上限位开关故障 。
2、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1米/秒以下)、快速电梯(1~2米/秒)和高速电梯(2米/秒以上)。19世纪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