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钢丝绳 > 正文

钢丝绳行业

眼睛大的果汁
柔弱的往事
2023-02-01 04:11:07

钢丝绳行业

最佳答案
风趣的钢笔
糟糕的彩虹
2025-10-13 16:29:18

您指的经营,我理解为购买然后出售钢丝绳。

如果您懂得其中的技术,在质量问题上会控制的很好,供货商不敢轻易欺骗你,

购买商也会对你更信任。如果你不懂,那问题会很严重,里面的门道实在是很多的,至少需要两至三年的时间能够学个大概。

我建议阁下能够到生产钢丝绳的厂家去工作一至两年的时间,然后入手。

我不知道你所在的地方有没有这样的厂家啊,越大,生产工艺越先进越好。

以上,希望对您有用。

最新回答
现实的野狼
柔弱的自行车
2025-10-13 16:29:18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满足中国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们喜欢。

篇一

中国核电发展浅析

摘要: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于满足中国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首先陈述了中国核电发展现状,并提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核能发展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中国核电战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200-02

引言

中国长期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仅已无法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造成了较严重的社会能源、环境问题。能源发面,煤炭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为二百至二百二十年[1],中国面临煤炭枯竭的严峻形势不言而喻环境发面,燃用各种化石燃料将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以及大量的烟尘,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因此,中国有必要积极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实现能源的多元化供给。目前,由于有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分别,造成水电电力不够稳定而太阳能和风能在短期内又不可能在总电力装机容量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所以,核能是目前唯一达到工业应用、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2]。因此,本文从中国发展核电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核电产业在中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了出中国核电发展战略措施。

一、中国核电发展的现状

截至2008年底,中国共有11台核电机组投入商业执行,核电装机容量达到910万千瓦,占中国电力装机容量的1.1%[3],并且中国已形成广东、浙江、江苏三个核电基地。其中,秦山二期是中国自主设计、采购、建设、运营的核电机组,55项大型关键装置中,47项实现了国产化,标志著中国具有自主建设核电厂的能力[4]。同时,中国跨入了核电站出口国行列,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按国际安全标准自主设计、生产制造的核电站。中国在核电的科研、设计、建设、执行等方面还培养锻炼了一批专业人才,具有相对完整的核电人才队伍。

经过各个部门的努力,中国核电已形成规模化批量化发展格局 [5]。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CPR1000已在核电站专案中得到应用,在积累二代技术储备和执行经验的基础上,中国还积极吸收安全性和经济性更高的三代核电技术。装置制造能力的提升,先进技术的引进以及核电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的积累,为中国核电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预计到2020年中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约为9.0亿~9.5亿kW,考虑到煤炭资源、运输能力、环境容量等承受力的制约,中国燃煤电厂总装机容量的比例将由目前的70%下降到61%,而核电在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中的比重到2020年将达到4%,核电投运规模将达到4 000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2 600亿~2 800亿千瓦时。

二、中国核电发展存在的问题

核电在中国发展近三十年中,减少了近1亿多吨煤炭的生产及其运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组织模式不清、标准体系落后、技术创新不足等各种问题。

1.核电发展缺乏长远和总体性规划,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核电标准化体系较低。核电产业的发展涉及国家的长期能源战略,对于正处于工业化程序中的中国,核电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而目前中国核电多国引进、多种堆型、多种技术、多类标准的现状难以确保中国核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核电发展经济性较低。核电站平均建成价比投资为1 742美元/千瓦,燃煤电站平均建成价比投资为889美元/千瓦,核电与煤电平均建成价比投资为1.94[3]。此外,与煤电相比,核电的上网电价也较高,这势必会减弱核电在电力市场中的竞争力。

3.核电自主化、国产化程序有待提高。由于中国核电起步较晚,关键的核心技术尚未实现实质性突破,没有完全实现百万级大容量核电机组,工程设计、制造的自主化。而且,近三十年来,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实际可行的核能战略目标、发展规划和与其相适应的产业政策,在已建的专案上形成多种堆型、多国引进,客观上不利于核电国产化局面。

4.核电人才不足,缺乏技术创新。中国核电人才存在缺乏、断档现象。人才数量不足,人才专业结构比例失衡,核电人才流失、老化,而且中国高校培养能力有限。技术方面,具有自主产权和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明显落后于国外核电发达国家。虽然核电装置国产化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关键核电装置以及装置的关键部件国内仍无法制造。

5.天然铀缺乏,放射性废物管理欠佳。中国已经探明的铀资源量不足,且天然生产能力较低此外,随着核电的发展,如何处理放射性废物也需要妥善解决。

三、中国核电发展的战略措施

1.完善核电产业总体性、长远性规划。中国应尽快制定出符合中国核电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努力做到统一堆型,统一标准,并将核电建设纳入电力的总体规划。同时,借鉴美国“小业主”型、法国“大业主”型、日本“供应商”式、韩国“一体化”等诸多核电产业组织模式型别,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核电产业发展模式,从而保证中国核电建设的布局更合理,保证核电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核电经济性,加大核电的资金投入。核电与煤电经济性相比,具有建成价比投资高的特点与国内电网电价相比也没有优势。因此,实现核电标准化、批量化生产,努力控制核电站工程造价,提高核电厂负荷因子,在电价中体现环保折价,使核电站在经济发达、能源短缺和运输紧张的地区与煤电相竞争,这是中国核电发展的根本出路。此外,资金不足是制约中国核电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中国必须加大对核电发展的资金投入,以保证中国核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加速核电国产化和自主化程序。提高中国核电自主化、国产化,必须坚持先进科技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引进百万千万级压水堆,时刻关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在第二代核电技术完善和成熟的基础上启动第三、四代核电技术。不断提高核电的国产化水平,促进中国核电产业的优化升级,从而保障核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4.培养核电人才,加强核电技术创新。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核电产业的腾飞,我们必须抓紧培养一批高阶核电技术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同时,重视职工的在岗职位培训,努力建造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的核电人才队伍。在技术创新方面:第一,要提高机组的安全性、经济性第二,改进核废物处理技术,防止核扩散,努力实现核燃料回圈第三,开发新的堆型,坚持采用热堆―快堆―聚变堆的三步方针,在保证新堆型安全性、经济性的基础上,争取使新堆型稳步发展并逐步形成中国的核能主力,同时加快核电自主化、国产化程序。

5.保证天然铀可持续供应,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足够的天然铀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必须积极探明中国天然铀储量,确保天然铀的可持续供应。同时,加强技术创新,以防止放射性废物的泄露甚至实现废物再利用。

结语

经过长期的发展,核能已在中国初具规模。作为解决能源短缺、减轻环境污染的替代能源,核电已与火电、水电形成了中国电力的三大支柱。尽管如此,核电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急需解决。为此我们要充分吸收总结核电产业三十年中的发展经验和不足,统筹规划核电的发展,加速自主化国有化程序,培育核电人才,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核电的经济性,以保证中国核电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景继强,栾洪为.世界核电发展历程与中国核电发展之路[J].东北电力技术,2008,***2***.

[2]杨旭红,叶建华,钱虹,薛阳.中国核电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J].上海电力,2007,***6***.

[3]邹树梁.中国核电经济性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祁恩兰.中国核电发展的问题研究[J].中国电力,2005,***4***.

[5]叶奇蓁.中国核电发展战略研究[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0,***1***.

[6]杜国功,杜国用.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山东经济,2009,***3***.[责任编辑 安世友]

篇二

核电工程物资管理

摘要核电工程物资占到总投资55%左右,价值高,数台机组的物资采购价格高达百亿人民币***1***种类繁杂,数量庞大,产生海量物资交易记录资料***2***安全、质保等级分类复杂,过程控制严格,追溯性要求高,标准、规范要求严格***3***管理周期长达5年多***4***储存保养要求严格,恒温恒溼、清洁度等控制要求高。由于核电物资的特殊性,物资管理是核电工程专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对现场施工进度起着重要的后勤保障。作为核电工程物资本文针对核电工程物资的分散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关键词 核电 仓储 物资管理

一、核电工程物资的管理模式

当前核电工程物资现场仓储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分散式管理,即仓储管理工作由各岛安装承包商分别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以前建设核电用的比较多,工程结束后,很多物项丢失的比较严重,特别是消耗性材料和备品备件,由于总承包商无法对下面的安装单位做好监控管理的职责,安装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浪费和丢失的比较严重,比之前预算的用量要多,使工程物料的成本增大,再次购买也增加了采购周期,影响了工程进度。不能及时检视物项的到货出库动态,也不能和现场施工进度紧密的联络起来。二是集中式管理,即总包方承担了所有的仓库业务,这种管理方式避免了安装单位随意浪费和丢失物资的现象,同时也带来了不好统一管理和成本增加问题。由于仓库人员种类繁多,各人员要求的技能、文化水平要求不同,不便于统一管理,增加管理成本。这种管理方式避免了安装单位随意浪费和丢失物资的现象,这种管理模式也有不足之处,总承包商不能有效的监管物项,核电在不断探讨核电的工程物项管理的模式,也不但在实际工作中改进和创新管理模式。海南核电在工程物资管理的方面开拓创新,有效有避免了前两种的管理方式的不足之处,合理的利用人和机具的利用,首次采用总承包再分包管理模式,仓储具体作业由一家承包商或专业的物流公司来操作,总承包商只到建立建一支较小的物项管理团队,负责管理、监督承包商的日常工作,负责协调各个安装承包商物资部门,以确保甲供物项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工程物资的几个控制和管理方面的建议

整个工程物资的管理包括计划、设计、采购、仓库的建设主要几个方面。

设计、采购、计划问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施工图纸的出版进度往往难以满足采购进度的需要,因此无法及时提供图纸材料清单作为采购的依据。在此情况下,采购工作依据历史参考电站的装置材料采购清单进行采购,但由于不同专案存在设计变更、现场变更,造成一定程度上采购遗漏、材料短缺或剩余浪费。供货计划根据三级采购进度计划和采购合同编制,条目比较粗,安装需求计划根据四级计划编制,两个计划在细节程度上的匹配度不高,一方面造成工程物资提前到货积压仓库,导致库容不足,有些物项到货离具体安装时间相差二三年之久,这样不仅占用库存量,由于海南天气高温潮溼,装置容易生锈和老化,影响装置的质量问题,同时也给后期物项保养增加了工作任务,导致成本增加。

如何解决到货与安装进度所需物项不匹配的问题,根据其他核电的安装进度所用物资进行分析,结合现场的施工进度,制定物项的一年的到货滚动计划,发给供货商,提前做好到货安排,也要控制物项过早到货。安装单位根据二级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三、四级施工进度计划,在四级进度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施工编制3个月滚动安装需求计划。根据施工安装单位的安装需求计划,核实所求物项是否已经到货,及时与供应商联络到货问题,提前解决到货问题,满足施工现场所需。

一、库房的建设:

仓库规划和建设问题。在核电现场平面图中布置,仓库的布置和现场厂房之间科学安排,防止仓库离现场施工远,二次搬运的吊车、卡车、叉车、人工费用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安全风险。总承包应建立仓库设计、建造的标准化体系。根据核电物资储存等级、类别、大小应建立不同储存等级的仓库,满足物资的储存要求。仓库配备行车、叉车、等机具,配备消防设施、通风保溼设施、配置摄像头、保安岗亭等安保设施,配置照明、动力等电源设施。每天对仓库的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做好相关检查记录。其次仓库的各种作业活动,必须有相关程式规定和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也是核电行业的管理方针。

二、到货开箱检验缺陷问题:

截止日前,到货开箱检验的缺陷的统计,开箱检验缺陷已经有二千条,已经关闭一千一百多条,核电专案已经接近尾项,这些没有关闭的缺陷检验报告,按照要求不能组卷进行移交,虽然这些缺陷大部分都是一些小问题。后期的工作重点在关闭检验缺陷上面了,要减少开箱检验的问题,个人建议从源头开始:***1***开箱时,对面哪些重大装置和供货比较多的厂家,在开箱检查时,要求厂家人员必须参加,发现小问题或疑惑的问题,在开箱检验时就可以解决。***2***对于检验时发现一些小问题,如小面积生锈、零件脱落,如厂家人员没有到现场参加开箱,这些问题可以安排仓库承包商在开箱时就可以进行处理,减少开箱检验。***3***参加开箱检验人员,如开箱中发现密封垫片、管接头等有划痕现象,如钢丝绳、电缆、钢管到货米数缺少一点,这些问题安装单位QC人员在开箱检验的时候都可以下结论,不影响现场的安装使用。

三、物资管理系统SAP

由于核电物资的种类繁杂,数量庞大,在日常到货、开箱、出库、查询的活动中,产生海量的交易记录资料,这些记录要用系统软体要实际管理。现代化的物资管理软体SAP,可以帮我们实际日常的工作管理的需求,和资源共享,资讯的准确性。工程物资的消耗统计,后期的费用的结算提供了可靠的资讯。

四、物资储存级别的要求

现场储存保养。仓库大致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为恒温恒溼仓库,温度控制在16℃~25℃,溼度小于等于60%,防静电,防强磁场,保持清洁度等二级为一般室内或保温库,三级为一般露天仓库。在储存期间,需按照规范书中要求的频率、内容对储存的物资进行预防性和修正性保养,如防腐涂油、气体或液体保护、通电保温干燥、转动等,发现质量异常,进行修正性保养,严重质量问题按照《不符合项报告》进行处理。所有保养工作都须形成记录以备核查。

五、总结

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日渐减少,核电能源已成为一些国家能源计划中的重点物件之一,尤其在我国,核电能源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物资管理从前的单一的模式变成多样化,现代化管理的模式,科学化的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更好的为核电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任永娟,薛润泽.核电厂建设阶段的仓储管理工作[J].分析中国城市经济,2011

的人还看

酷酷的吐司
大方的书包
2025-10-13 16:29:18
注意她的材料,是否达到防静电服的标准,是否含防静电导电丝,再就是防静电服的透气性是不是很好,一般防静电服分冬夏季的,你看看你要什么样子的,在根据你的要求删选下合适的供货商,武汉金志飞的防静电服不错,你可以看看他们家的产品。

饱满的白猫
俊秀的小蜜蜂
2025-10-13 16:29:18

您好,苏州易合通很高兴为您解答。

防静电工作服国家标准细则(GB12014-2009)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防静电服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标识等。

本标准适用于可能引发电击、火灾及爆炸危险场所穿用的防静电服。

本标准定义的防静电服不适用于抗电源电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12.1-1998 纺织品 甲醛的测定 第1部分:游离水解的甲醛(水萃取法)

GB/T 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GB/T 3920-2008,ISO 105-X12:2001,MOD)

GB/T 3923.1-1997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法

GB/T 4288 家用电动洗衣机

GB/T 5453-1997 纺织品 织物透气性的测定

GB/T 5713-1997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水色牢度

GB/T 7568.5-2002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聚丙烯腈标准帖衬织物规格

GB/T 7573-2002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 8427-199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 8628-2001 纺织品 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和测量

GB/T 8629-2001 纺织品 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8630-2002 纺织品 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 13640劳动防护服号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防静电服 static protective clothing

为了防止服装上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按规定的款式和结构而缝制的工作服。

3.2

防静电织物 static protective fabric

在纺织时,采用混入导电纤维纺成的纱或嵌入导电丝织造形成的织物,也可是经处理具有防静电性能的织物。

3.3

导电纤维 conductive fibre

全部或部分使用金属或有机物的导电材料或静电耗散材料制成的纤维。

3.4

静电耗散材料 electrostatic dissipative material

表面电阻率大于或等于1×105Ω/口,但小于1×1011Ω/口的材料。

3.5

表面电阻率 surface resistivity

表征物体表面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注:表面电阻率是材料表面正方形对边间测得的电阻值,与该物体厚度及正方形大小无关。

3.6

点对点电阻 point to point resistance

在给定时间内,施加材料表面两个电极间的直流电压与流过这两点间的直流电流之比。

4 技术要求

4.1 面料

4.1.1外观质量

面料应无破损、斑点、污物或其他影响面料防静电性能的缺陷。

4.1.2点对点电阻

面料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试,点对点电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点对点电阻技术要求

4.1.3理化性能

面料的理化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理化性能技术要求

4.2 服装

成品服装面料应符合4.1的技术要求。

4.2.1外观质量

服装外观应无破损、斑点、污物以及其他影响穿用性能的缺陷。

4.2.2结构及款式

4.2.2.1 服装结构应安全、卫生,有利于人体正常生理要求与健康。

4.2.2.2 服装应便于穿脱并适应作业时的肢体活动。

4.2.2.3 服装款式应简洁、实用。根据使用要求,可采用如下款式(见图1):

a)“三紧式”上衣、下裤为直筒裤。

b) 衣裤(或帽、脚)连体式。

c)其余款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图1 防静电服的款式

4.2.2.4根据服装款式及使用要求,参照GB/T 13640选定号型规格,超出范围按档差自行设置。

4.2.3缝制?

4.2.3.1服装各部位缝制线路顺直、整齐、平服牢固。上下松紧适宜,无跳针、断线、起落针处应有回针。

4.2.3.2 缝线针距:(12~14)针/3cm(单位面积质量≥200g/m2),(14~16)针/3cm(单位面积质量<200g/m2)。

4.2.3.3 按5.9规定的方法测试,服装接缝强力不得小于100?N。

4.2.4带电电荷量

防静电服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测试,带电电荷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带点电荷量技术要求

4.2.5附件

服装上一般不得使用金属材质的附件,若必须使用(如钮扣、钩袢、拉链)时,其表面应加掩襟,金属附件不得直接外露。

4.2.6衬里?

服装衬里应采用防静电织物,非防静电织物的衣袋、加固布面积应小于防静电服内面积的20%,防寒服或特殊服装应做成内胆可拆卸式。

4.2.7尺寸变化率

防静电服按GB/T 8629-2001中规定的6B或6A程序洗涤,悬挂晾干,水洗后的尺寸变化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尺寸变化率技术要求

5测试方法

5.1从面料和服装衬里的不同部位分别选取样品,按GB/T 2912.1-1998规定的方法测试甲醛含量。

5.2 从面料和服装衬里的不同部位分别选取样品,按GB/T 7573-2002规定的方法测试pH值。

5.3 面料尺寸变化率按GB/T 8628-2001和GB/T 8630-2002规定进行,采用GB/T 8629-2001中的6B或6A程序洗涤,悬挂晾干。

5.4从面料和服装衬里的不同部位分别选取10个样品,按GB/T 5453-1997规定的方法测试透气率。

5.5 面料耐水色牢度按GB/T 5713-1997规定的方法测试。

5.6 面料耐干摩擦色牢度按GB/T 3920规定的方法测试。

5.7面料耐光色牢度按GB/T 8427-1998规定的方法测试。

5.8面料断裂强力按GB 3923.1-1997规定的方法测试。

5.9 成品服装接缝强力按GB 3923.1-1997规定的方法测试,从衣裤接缝薄弱部位裁取五个接缝在中心的试样,接缝的方向与受力方向成90°角,如接缝采用单线应将接缝端线打结,以防滑脱。测试结果取最低值。

6 检验规则

6.1 出厂检验

生产企业应按照生产批次对防静电服逐批进行出厂检验。各测试项目、测试样本大小、不合格分类、判定数组见表5。

表5 出厂检验

6.2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型式检验;

6.2.1 新产品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6.2.2 当面料、工艺、结构设计发生变化时;

6.2.3 停产超过一年后恢复生产时;

6.2.4周期检查,每年一次;

6.2.5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6.2.6 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2.7样本由提出检验的单位或委托第三方从企业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样品数量以满足全部测试项目要求为原则。

7 标识

7.1 永久标识

7.1.1每套(件、条)服装上应有:产品名称、商标(如有〉、号型规格、生产厂名称、等级。

7.1.2每套产品应附有合格证,内容包括:生产厂名称、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标准号。

7.1.3每套产品应附有产品使用说明及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必须具备的标记或标志。

7.2 产品说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包括:

——禁止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穿、脱防静电服。

——禁止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穿用的防静电服上附加或佩戴金属物件。

——外层服装应完全遮盖住内层服装。分体式上衣应足以盖住裤腰,弯腰时不应露出裤腰。

——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穿用防静电服时必须与相关国家标准中规定的防静电鞋配套穿用。

8 包装和储存

8.1产品包装应按客户的要求达到整齐、牢固、无破损、产品数量准确、内外包装应设防潮层。箱内应放入生产厂包装检验单,包装检验单应包括产品名称、号型、批号、数量、检验员、检验日期,箱外注明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厂名称、厂址。

8.2 产品不得与有腐蚀性物品放在一起,存放处应干燥通风,包装箱距离墙面、地面20mm以上,防止鼠咬、虫蛀、霉变。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点对点电阻测试方法

A.1 原理

将被测样品放置在绝缘平板上,上放电极装置,在电极装置间施加直流电压测量样品的点对点电阻。

A.2 设备

A.2.1测试电极

测试电极为两个直径(65±5mm)的金属圆柱体;电极材料为不锈钢或铜;电极接触端的材料为导电橡胶,其硬度(60±10)(邵氏A级),厚度(6±1)mm,体积电阻小于500Ω;电极单重(2.5±0.25)kg。

A.2.2高阻计

高阻计的测量范围:105~1013Ω;

测量精度:≤1012Ω时,应为±5%;>1012Ω时,应为±20%。

A.2.3绝缘台面

台面表面电阻、体积电阻分别大于1×1014Ω,其几何周边尺寸均大于被测材料10cm。电极之间距离300mm。

A.3 洗涤与调湿

试样在测试前须经洗涤处理与调湿。

A.3.1洗涤处理

按附录C规定的洗涤方法进行洗涤。

A.3.2调湿

经洗涤后的样品,在(60±10)℃温度下干燥1h后,在测试环境条件下,放置6h。

A.4 试样

在防静电面料上的不同位置选取五组测试点。

A.5 测试条件

测试环境条件为温度(20±5)℃,相对湿度(35±5)%。

注:如果在非规定的测试环境中测试,应在报告中注明环境条件。

A.6 测试程序

A.6.1清洗

用沾有清洗剂(如丙二醇或乙醇)的纸巾将电极的下表面和绝缘台面的上表面擦拭干净,并在空气中晾干。

注:丙二醇或乙醇是易燃和有毒的,应避免溅到皮肤、眼睛和衣服上以及吸入其蒸气。

A.6.2测试

A.6.2.1 将测试样品正面向上放置在绝缘台面上或以实际使用状态放置,测试电极组放在试样上。

A.6.2.2 测试电压(100±5)V,测试时间(15±1)s,如果表面电阻小于105Ω,可降低电压并在报告中注明。重复上述测试过程在同一试样上再选取四点测试。

A.7 测试结果

取五次测试值的几何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带电电荷量测试方法

B.1 原理

将经过滚筒摩擦机摩擦后的试样,投人法拉第筒内,以测量试样的带电量。

B.2 试样

防静电服一件(上、下衣均可)。

B.3 装置

B.3.1 摩擦装置

回转式滚筒摩擦机,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表B.1规定。

表B.1 摩擦装置

B.3.2 带电量测试装置

由法拉第筒和静电电量测试仪组成。按图B.1所示连接。

1——法拉第筒;

2——静电电量测试仪;

3——绝缘支架;

4——聚乙烯胶带。

图B.1 带电量测试电路

B.3.2.1 法拉第筒:内、外两只金属制圆筒,h内等于2d内、h外等于2d外、d内大于或等于40cm、d外等于d内+10cm。

B.3.2.2 静电电量测试仪:测量范围:2nC~2μC,精度:±1%。

B.3.2.3 绝缘支架:绝缘电阻在1012 Ω以上的聚四氟乙烯。

B.3.2.4聚乙烯胶带:绝缘电阻在1012 Ω以上。

B.4洗涤与调湿

试样在测试前须经洗涤处理与调湿。

B.4.1 洗涤处理

按附录C规定的洗涤方法进行洗涤。

B.4.2 调湿

经洗涤后的试样,在(60士10)℃温度下干燥1h后,在测试环境条件下,放置6h。

B.5 测试条件

测试环境条件为温度(20士5) ℃,相对湿度(35±5)%。

注:如果在非规定的测试环境中测试,应在报告中注明测试环境条件。

B.6 测试程序

B.6.1 将试样放入滚筒摩擦机中运转15min。

B.6.2 将试样直接从滚筒摩擦机中自动进人(或戴绝缘手套绝缘电阻在1012 Ω以上,直接取出,立即投入)法拉第筒内,此时应注意试样距离人体、金属等物体300mm以上。

B.6.3 读取静电电量测试仪读数,以μC计。

B.6.4 按附录B中的B.6.1~B.6.3规定程序,重复测试5次。每次测试与测试之间,相隔10min,在每次测试前,应对符合GB 7568,5-2002的试样和滚筒内衬标准布进行消电处理。

B.7 测试结果

取5次测试的平均值,为最终测量值。

注:带衬里的工作服应将衬里翻转朝外,重复上述测试步骤,并将结果记人报告中。防寒服应拆除内胆后测试挂面及衬里。

苏州易合通经贸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