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链条 > 正文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

执着的小兔子
悲凉的芝麻
2023-02-01 01:41:37

教条示龙场诸生原文及译文

最佳答案
含糊的小海豚
开心的白昼
2025-05-15 18:54:00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骠①惰,玩岁喝②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昔人有言,使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如此而不为善可也;为善则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何苦而不为善为君子?使为恶而父母爱之,兄弟悦之,宗族乡党敬信之,如此而为恶可也;为恶则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乡党贱恶之,何苦而必为恶为小人?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勤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③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逐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诸生自思,平日亦有缺于廉耻忠信之行者乎?亦有薄于孝友之道,陷于狡诈偷刻之习者乎诸生殆不至于此。不幸或有之,皆其不知而误蹈,素无师友之讲习规饬也。

诸生试内省,万一有近于是者,固亦不可以不痛自悔咎。然亦不当以此自歉,遂馁于改过从善之心。但能一旦脱然洗涤旧染,虽昔为寇盗,今日不害为君子矣。若曰吾昔已如此,今虽改过而从善,将人不信我,且无赎于前过,反怀羞涩凝沮,而甘心:污浊终焉,则吾亦绝望尔矣。

责善

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底,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虽欲降以相从,而势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为恶矣。故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虽然,我以是而施于人不可也。人以是而加诸我,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安可以不乐受而心感之乎?某于道未有所得,其学卤莽耳。谬为诸生相从于此,每终夜以思,恶且未免,况于过乎?人谓事师无犯无隐,而遂谓师无可谏,非也。谏师之道,直不至于犯,而婉不至于隐耳。使吾而是也,因得以明其是;吾而非也,因得以去其非:

盖教学相长也。诸生责善,当自吾始。

翻译:

同学们追随我到此(龙场驿),情真意切。我担心没有什么能力帮助你们,用四条要求互相勉励,来答谢各位同学的厚意:一是立志;二是勤学;三是改过;四是责善。你们要认真听讲,不要不重视。

树立志向

志向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以做成功的事情,即使是各行各业的技能手艺,没有一项

不是以志向为出发点的。如今求学之人懒散怠慢,荒废时日,最终一事无成,都是由于志向没有树立罢了。所以立志成为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可以成为贤人。志向不树立,就像没有方向的船,就像没有笼头的马,终究达不到目标。过去有人说,让人行善使他的父母恼怒他,使他的兄弟怨恨他,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厌恶他,这样的善行不做也罢;如果做了善事父母都喜欢,兄弟都高兴,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都尊敬相信他,为什么不去行善而成为君子呢?做了坏事父母都喜欢,兄弟都高兴,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都尊敬相信他,这样的坏事做做也无妨;做了坏事让父母恼怒,几怨恨,家族中人及同乡朋友厌恶,为什么还要去行恶而成小人呢?各位同学想到这些,就可以知晓应立什么志了。

勤奋学习

已经立志成为君子,就应当从学习开始。但凡学习不勤奋,一定知道他的志向还不坚定。跟随我学习之人,不以聪明敏锐为高,而以勤奋谦虚为上。各位同学试看同辈之中,如果有本身空虚却装作什么都懂,害怕别人说自己无能,担心别人行善超过自己,自夸自大,夸夸其谈,骗人骗己的人,即使他的资质禀赋先天优异,同辈之中,难道就没有人不痛恨厌恶他吗?难道就没有人鄙视轻贱他吗?那些原本欺骗了别人,别人确实被你欺骗,难道就没有私下被讥笑之人?如果有谦虚低调又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目标坚定,做事虚心,勤学好问,与人相处总是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从自己身上查找不足,善于学习别人长处,明白自己的不足,忠诚守信乐观豁达,表里一致的人,即使他的资质禀赋粗鲁愚钝,同辈之中,有谁不称赞羡

慕他呢?那些原本没有多大才能,又不求上进之人,人们认为他确实没有才能,还有谁会尊敬他崇尚他呢?各位同学看到这些,也可凭此知道要做大事必须勤奋学习了。

改正错误

错误,从大贤大能之人开始,没有谁能免除,然而过错对贤能之人没有造成不良影响,是因为他们能知错就改。所以不以没有过错为贵,而以善于改正错误为贵。各位同学自己想想,平日在廉耻忠信方面也有缺陷吗?也有违背孝亲爱友之道,迷陷于狡猾世故、有偷窃习性的人吗?你们大概不会到这种地步。如若不幸有这类人,都是因为他不知道道理而失足,平时没有老师朋友的讲解规劝告诫而造成的。同学们试着自我反下,万一有接近于这种情况的,也要自我反

思,自行悔改。然而也不应当仅仅凭此自我愧疚,甚至在改正错误发扬从善方面失掉勇气。只要有朝一日能改正过去的错误,即使过去是盗贼流寇,今后也可以成为君子。如果说我过去已经是这样了,现在即使改正错误做好事了,万一人们不相信我,且不宽恕我之前的罪过,反而让我怀着羞耻之心无颜见人,进而甘心堕落,一错再错,那么我也绝望了。

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

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是朋友之间应该具备的品质,这需要忠心告诫并循循善诱说给朋友听。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的关心爱护,采用委婉的表达方式,使他能听你的劝告并在行动上体现,自己弄理并能改正,有感触而不发怒,于是改正缺点达到完美。如果先直言告诉朋友过错和缺点,痛骂他的过错,让他无地自容,他将差愧难当并记恨在心,即使他表面服从,去因形势所迫而服从,这是刺激他使他做坏事。所以但凡揭别人的短处,攻击别人的隐私,故作正直的举止来谋取名誉的人,都不是用语言监督、提醒朋友,使朋友臻于至善的人。即使是这样,用这种方式让我被别人“责善”也不是不可以。人们因此而我,凡是攻击我的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怎么可以不高高兴兴地接受并心存感激呢?我在品德方面没有什么收获,在学问方面也轻率。误让你们跟随我在此学习,我整夜整夜的思考,小错误难免,何况是大过失呢?人们说对待老师要不冒犯不规劝,并说在老师面前不能提意见,这是错的。在老,面前提意见,直言相谏不能说是冒犯,婉言规劝也要让他听到。让我按正确的做,我才能得以明白正确之处;我做错了,也能够改正错误: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同学们互相监督、提醒,使对方品格臻于至善,应当从我开始。

最新回答
感动的小蜜蜂
可靠的茉莉
2025-05-15 18:54:00

1. 教条示龙场诸生的原文

明·王守仁

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曰改过,四曰责善。其慎听毋忽! 所谓“互相责求向善,是朋友相处的道理”;但是必须做到无所谓的『尽心地劝告并且好好地开导他』,尽自己的忠诚爱护的心意,尽量用委婉曲折的态度,使朋友听到它就能够接受,深思出道理后就能够改过,对我有感激却没有恼怒,才是最好的方法啊。如果首先揭发他的过失罪恶,极力的毁谤斥责,使他无地容身,他将产生惭愧羞耻或愤怒怨恨的心;虽然想要委屈自己来听从,可是在情势上已经不可能。这等于是激怒他使他做坏事了。所以凡是当面揭发他人的短处,攻击揭发他的隐私,用来换取正直的名声的人,都不能和他谈论要求朋友为善的道理。即使这样,我用这种态度对待别人,也是不可以啊;他人用这种态度加在我的身上,凡是攻击我的过失的人,都是我的老师,怎幺可以不乐意接受而且内心感激他呢?我对于圣道没有什幺心得,我的学问是粗浅的。各位同学跟随我来此求学,我常整夜思量,罪恶还不能免除,何况过失呢?有人说:“事奉老师不可以冒犯,也不可以隐讳不说”,因此就说老师没有可以劝谏的地方,这是不对的。劝谏老师的方法,要坦直却不至于恶言冒犯,要用委婉的态度不至于隐讳不说。假使我是对的。这就是教者学者彼此互相规劝而长进的啊。各位同学责求向善,应当从要求我为善开始。

2.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什么意思

意思是志向不确定,则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功。

语出明代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喻指军事指挥员必须要树立保家卫国的远大志向,必须立志。

全文(节选)如下: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于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圣,则圣矣;

译文如下: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虽然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志向未能立定罢了。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志向不能立定,天下便没有可做得成功的事情。虽然各种工匠有技能才艺的人,没有不以立志为根本的。现在的读书人,旷废学业,堕落懒散,贪玩而荒费时日,因此百事无成,这都是由于志向未能立定罢了。所以立志做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了;

立志做贤人,就可成为贤人了。志向没有立定,就好象没有舵木的船,没有衔环的马,随水漂流,任意奔逃,最后又到什幺地方为止呢?

古人所说:“假使做好事可是父母愤怒他,兄弟怨恨他,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如像这样就不去做好事,是可以的。做好事就使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何苦却不做好事不做君子呢?

假使做坏事可是父母疼爱他,兄弟喜欢他,族人乡亲尊敬信服他,如像这样就做坏事,是可以的。做坏事就使父母愤怒他,兄弟怨恨也,族人乡亲轻视厌恶他,何苦却一定要做坏事、做小人呢?”各位同学想到这点,也可以知道为君子应立定志向了。

3. 勤学 王守仁文言文翻译

作品名称:勤学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王守仁

作品体裁:散文

原文: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

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

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

注释:

(1)确:坚实。

(2)侪辈:同辈。

(3)乐易:愉快和蔼而又平易近人。

作品译文:

已经立志做君子,自然应该努力求学问。凡是学得不够勤快的人,一定是因为它所立的志还不够深切。跟着我求学的人,我不会把天资聪明当作是高级的,我反而是把勤劳确实谦虚自处当作高尚。各位试著观察同学之中:如果有「肚子里明明空空的,却假装很充盈;明明是没学问,却假装很有学问」,隐藏自己的短处、妒忌别人的长处,自我中心、自以为是,说大话来欺骗别人这样的人,就算那种人天资很高超,同学们不会讨厌他吗?不会轻视他吗?他就算用那种方式来欺骗别人,别人就真的会被他所欺骗吗?会有人不在背后偷偷的嘲笑他吗?如果有人以谦虚缄默自我要求,已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深切的立志又努力实践,勤奋向学又喜好提e68a84e8a2ad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37616461问,称赞他人的优点,责怪自己的缺点;跟从他人的长处,揭明自己的短处;忠诚信实、和乐平易,外在跟内在完全相同,就算那种人自居无能,而不求超越别人,别人就真的会以为他无能吗?有人不敬重他吗?各位同学看看这两种人,就知道要用什麽样的态度求学了。

4. 善于纠错的名人名言

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2、人不犯错误,啥也不会做。——英国3、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钱学森4、有过必悛,有不善必惧。——《国语》《国语·楚语下》5、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象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

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歌德6、永远不要因承认错误而感到羞耻,因为承认错误也可以解释作你今天更聪敏。

——马罗7、当一个孩子意识到他不仅有坚持真理的权利,而且有犯错误的时候,他就已长成了大人。——托马斯·萨斯8、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

——《周恩来选集》。

紧张的秀发
轻松的蜜粉
2025-05-15 18:54:00
《教条示龙场诸生》是阳明先生在龙场悟道后,为当时龙冈书院的学生所书。其中立志、勤学、改过、责善这四个词,可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座右铭。

人在成长过程中,大家都是积极向上,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大家也很努力,但总有一些人,不会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人,或者说与自己的希望有落差。

这是因为,大家都想努力,但有些人并不知道怎样才算努力,又该怎样努力?。这才是关键。看着有人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但进步不大或没什么进步。

读《教条示龙场诸生》会有很大帮助。

害羞的芹菜
长情的冰淇淋
2025-05-15 18:54:00

教条示龙场诸生从哪四个方面回答如下:

作圣之功--教条示龙场诸生

学习《教条示龙场诸生》的四种境界。

第一重境界:在文字上明白立志、勤学、改过、责善

第二重境界:真立志,真勤学,真改过,真责善(真去不明和贪欲)

第三重境界:明白人生真相后的必然选择

第四重境界:明合妙用、自信地走向成功

1,立志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立志是目标,是方向,要有成就就要立大志!

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为圣则圣矣,立志为贤则贤矣。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而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2,勤学

“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

3,改过

“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

改过的两重境界:

事上改

心上改

4,责善

“责善,朋友之道。”

什么是朋友?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责善四种境界:

第一重境界:悉其钟爱,致其婉曲,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

第二重境界:指出其心上的不明和贪欲,助其心灵成长。

第三重境界:当自吾始,请明师或同学给自己责善。

第四重境界: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乐受而心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