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的手势怎么做
1、一:一手伸出食指,其余四指弯曲。
2、二:一手伸出食、中指,其余三指弯曲。
3、三:一手伸出中、无名、小指,拇、食指弯曲。
4、四:一手伸出食、中、无名、小指,拇指弯曲。
5、五:五指一齐伸出。
6、六:一手伸出拇、小指,其余三指弯曲。
7、七:一手拇、食、中指相捏,其余两指弯曲。
8、八:一手伸出拇、食指,其余三指弯曲。
9、九:一手食指弯如钩形,其余四指弯曲。
10、十:一手握拳;或两手食指交叉叠加成十字。
扩展资料:
数字手势作为中国人使用一只手的手势来象征从一到十的数字的一种方式,这种数字表达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商业活动中被广泛使用,而且避免了方言带来的对于数字上的误会。
表示从一到五的数字比较简单,张开手,伸出不同数量的手指,就可以表示从一到五的数字。从六到十各地区的表达有所差别。
而通用表达方式中:一、三、五、七、九手势表达中对应的手指个数是以奇数个数为对应;二、四、六、八,十也是以偶数个手指个数为对应(十,五指握拳,0个手指也属于偶数个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数字手势
华北地区
7: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伸出,指尖并拢。
9:拇指与食指成弯勾状,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闽粤地区
7: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指垂直,做阿拉伯数字“7”的形状。
9:拇指与食指成弯勾状,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台湾
7: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指垂直,做阿拉伯数字“7”的形状。
9:张开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其中拇指与食指垂直,表示7+2。
扩展资料:
一到十的手势表达方式:
从一到五
表示从一到五的数字比较简单,张开手,伸出不同数量的手指,就可以表示从一到五的数字。
从六到十(华北地区)
六:大拇指和小拇指张开,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七: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伸出,指尖并拢,就是数字“7”
八:大拇指和食指伸出成直角,做英文字母"L"状
九:拇指与食指成弯勾状,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十:五指握拳。北方很多地区把食指伸直,中指交叉到食指上为十 [2]
从六到十(闽粤地区)
六:大拇指和小拇指张开,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七: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指垂直,做阿拉伯数字“7”的形状。
八:张开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其中拇指与食指垂直,表示7+1
九:拇指与食指成弯勾状,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十:双手食指交叉,做汉字“十”的形状 [1]
从六到十(台湾)
六:大拇指和小拇指张开,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七: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指垂直,做阿拉伯数字“7”的形状。
八:张开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其中拇指与食指垂直,表示7+1
九:张开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其中拇指与食指垂直,表示7+2
十:双手食指交叉,做汉字“十”的形状
1、数字6手势;
2、数字7手势;
3、数字8手势;
4、数字9手势;
5、数字10手势。
扩展资料:
手的姿势,通常称作手势。它指的是人在运用手臂时,所出现的具体动作与体位。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至今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交际工具。
在一般情况下,手势既有处于动态之中的,也有处于静态之中的。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手势被赋予了种种特定的含义,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加上手有指、腕、肘、肩等关节,活动幅度大,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手势便成了人类表情达意的最有力的手段,在体态语言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手势是指人类用语言中枢建立起来的一套用手掌和手指位置、形状构成的特定语言系统。
猜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的易经八卦。猜谜就是指通过给定的提示性文字或者图像等,按照某种特定规则,猜出指定范围内的某事物或者文字等等内容。
猜谜的形式中以中国灯谜最为常见,往往利用汉字、汉语的特点进行有意识地别解谜面。
数字8手势;
数字7手势;
利用这两个手势就可以进行相加啦!
数字手势是中国人使用一只手的手势来象征从一到十的数字的一种方式。这种数字表达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商业活动中被广泛使用,而且避免了方言带来的对于数字上的误会。
从一到五
表示从一到五的数字比较简单,张开手,伸出不同数量的手指,就可以表示从一到五的数字。 [2]
从六到十(华北地区)
六:大拇指和小拇指张开,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七: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伸出,指尖并拢,就是数字“7”
八:大拇指和食指伸出成直角,做英文字母"L"状
九:拇指与食指成弯勾状,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十:五指握拳。北方很多地区把食指伸直,中指交叉到食指上为十 [2]
从六到十(闽粤地区)
六:大拇指和小拇指张开,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七: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指垂直,做阿拉伯数字“7”的形状。
八:张开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其中拇指与食指垂直,表示7+1
九:拇指与食指成弯勾状,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十:双手食指交叉,做汉字“十”的形状 [1]
从六到十(台湾)
六:大拇指和小拇指张开,其余各指握于掌心
七: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指垂直,做阿拉伯数字“7”的形状。
八:张开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其中拇指与食指垂直,表示7+1
九:张开大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其中拇指与食指垂直,表示7+2
十:双手食指交叉,做汉字“十”的形状 [3]
其他
一、三、五、七、九手势表达中对应的手指个数也是以奇数个数为对应;二、四、六、八,十也是以偶数个手指个数为对应(十,五指握拳,0个手指也属于偶数个数),可想而知古人表达方式上是很严谨的。
可以控制扭矩扳手的扭转方向;扳手杆的刻度和把手上的一圈数字代表这个扳手的扭矩范围,单位是牛·米(Nm)。
可以看见这个扳手最高扭矩值到210,依次往下是200,190等等,每个刻度间距是10牛米;中间的这10个牛米,就要用把手上那一圈来控制了,可以看见上面刻有0,8,6,4等等数字。
使用的时候,比如现在需要扭矩187牛米,先将把手边缘拧到和刻度180齐平的位置,然后将把手上那一圈数字里“7”的刻度(就是8和6之间的位置)对准扳手杆上的刻度中线(红色箭头指的那条线),就可以得到了。
扩展资料:
1、手柄人体工程学优化设计,握持舒适,大大降低高强度操作时产生的疲劳感。
2、双刻度尺,可精确设定扭矩值。
3、达到设定扭矩值时,发出清晰的咔塔声,并且在手柄上可感觉到轻微震动。
4、锁定环靠近虎口处,可避免误操作改变设定扭矩值。
5、扳手长度:167—1680MM。
6、驱动方尺寸有1/4、3/8/、1/2、3/4、1英寸等。
7、最小刻度间隔0.01—200。
8、应用力矩应在扳手的扭力范围20%至90%之内。
9、按扭力要求锁紧螺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力矩扳手
用七巧板拼出数字1,2,3,4,5,6,7,8,9,10图片如下:
拓展资料:
七巧板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智力玩具,顾名思义,是由七块板组成的。而这七块板可拼成许多图形(1600种以上),例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不规则多边形,玩家也可以把它拼成各种人物、形象、动物、桥、房、塔等等,也可以是一些中、英文字母。七巧板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发明,其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到了明代基本定型。明、清两代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清陆以湉《冷庐杂识》卷一中写道: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在18世纪,七巧板流传到了国外。李约瑟说它是东方最古老的消遣品之一,至今英国剑桥大学的图书馆里还珍藏着一部《七巧新谱》。
所以如下可以计算为:
3/16"=12/64"=4.76mm
7/32"=14/64"=5.56mm
1/4"=16/64"= 6.35mm
9/32"=18/64"=7.14mm
5/16"=20/64"=7.94mm
11/32"=22/64"=8.73mm
3/8"=24/64"=9.53mm
7/16"=28/64"=11.11mm
1/2"=32/64"=12.7 mm
不过目前的话,大多数机械、汽车等设备已经改用公制式螺母,按照德国din权威标准来讲,英制的套筒扳手已经慢慢的会被淘汰,会被公制的套筒扳手所替代。
扳手种类及其对应的规格:
1、内六角扳手(内六角)(GB5356-85),公称尺寸(对边大小):2.5~36。
2、一字形螺钉旋具(一字螺丝刀)(QB/T 2564.4-2012),规格(不连柄的杆长度×杆直径):50×3~350×9。
3、十字形螺钉旋具(十字螺丝刀)(QB/T 2564.4-2012),规格(不连柄的杆长度×杆直径):50×4~400×9。
4、活动扳手(GB/T 4440-2008),规格(长度×最大开口宽度):100×13~600×65。
5、双头扳手(双头呆扳手)(GB/T 4388-2008),规格(对边尺寸组配):3.2×4~75×80。
6、梅花扳手(GB/T 4388-2008),规格(对边宽度):5.5~36。
7、套筒扳手(带回旋)(GB3390.2-82),规格(对边宽度):6.3~63。
手动扳手又叫普通扳手,主要分为单头呆扳手、双头呆扳手、活扳手、梅花扳手、多用扳手、敲击扳手、套筒扳手、套筒起子、扭力扳手、扭矩扳手、十字扳手、棘轮扳手、钩形扳手、内六角扳手。
内四方扳手、手动离合式扭矩扳手、管子扳手、T型扳手、L型扳手、三叉扳手、月牙扳手、油桶扳手、轮胎扳手、火花塞扳手、滤清器扳手、组合扳手、其他扳手等。扭矩扳手分为讯响扳手、指针扳手、数显扳手。
扩展资料:
扳手基本分为两种,死扳手和活扳手。前者指的是已经有固定的数字写上的扳手,后者就是活动扳手了。
1、呆扳手:一端或两端制有固定尺寸的开口,用以拧转一定尺寸的螺母或螺栓。
2、梅花扳手:两端具有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工作端,适用于工作空间狭小,不能使用普通扳手的场合。
3、两用扳手:一端与单呆扳手相同,另一端与梅花扳手相同,两端拧转相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
4、活扳手:开口宽度可在一定尺寸范围内进行调节,能拧转不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该扳手的结构特点是固定钳口制成带有细齿的平钳凹;活动钳口一端制成平钳口;另一端制成带有细齿的凹钳口;向下按动蜗杆,活动钳口可迅速取下,调换钳口位置。
5、钩形扳手:又称月牙形扳手,用于拧转厚度受限制的扁螺母等。
6、套筒扳手:它是由多个带六角孔或十二角孔的套筒并配有手柄、接杆等多种附件组成,特别适用于拧转地位十分狭小或凹陷很深处的螺栓或螺母。
7、内六角扳手:成L形的六角棒状扳手,专用于拧转内六角螺钉。内六角扳手的型号是按照六方的对边尺寸来说的,螺栓的尺寸有国家标准。用途:专供紧固或拆卸机床、车辆、机械设备上的圆螺母用。
8、扭力扳手:它在拧转螺栓或螺母时,能显示出所施加的扭矩;或者当施加的扭矩到达规定值后,会发出光或声响信号。扭力扳手适用于对扭矩大小有明确地规定的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活动扳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扳手
扭矩扳手是按牛米来计算的,牛米是物理定义,扭矩的单位是力的单位和距离的单位的乘积,即牛顿*米,简称牛米。
严格的说,扭矩是力对物体作用的一种形式,它使物体产生转动,其作用大小等于作用力和力臂(作用力到转动中心的距离)的乘积。
定义:
力矩的单位。(力矩:力和力臂的乘积)。
公式:
1牛顿×1米=1牛米。(牛顿:矢量,米:标量)。
牛米与公斤力的换算:
1牛*米(N*m)=0.101972公斤力*米(kgf*m)。
1公斤力*米(kgf*m)=9.80665牛*米(N*m)。
只需把牛米换算成公斤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力矩扳手最主要特征:
可以设定扭矩,并且扭矩可调。
力矩扳手的应用:
力矩扳手就是紧固螺栓的,高强螺栓可分为扭剪型和大六角型两种,国标扭剪型高强螺栓为M16、M20、M22、M24四种,现在也有非国标的M27、M30两种;国标大六角高强螺栓为M16、M20、M22、M24、M27、M30等几种。
一般的对于高强螺栓的紧固都要先初紧再终紧,而且每步都需要有严格的扭矩要求。大六角高强螺栓的初紧和终紧都必须使用定扭矩扳手。
使用:
力矩扳手既可初紧又可终紧,它的使用是先调节扭矩,再紧固螺栓。
定扭矩电动扳手的特点:
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扭矩可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力矩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