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链条传动比齿轮传动承受扭矩更大
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
1)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的一种传动形式。它的传动比较准确,效率高,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
齿轮传动的优点是:瞬间传动比恒定且稳定性高,结构稳定可靠,噪音低,传动功率大效率高。传递的速度范围较大,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
齿轮传动的缺点是:应用环境要求高,润滑条件要好,不适合灰尘较多以及距离较远的两轴之间的传动,制造和安装精度高。
2)链传动是通过链条将具有特殊齿形的主动链轮的运动和动力传递到具有特殊齿形的从动链轮的一种传动方式。 链传动平均传动比准确,工作可靠,效率高;传递功率大,过载能力强。
链传动的优点是:对应用环境要求一般不是很高,可用在高温、重载、低速、尘埃较大的环境并且适合较远两轴间的传动。能够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递功率较大,并且作用在轴上的力较小,传动效率高。
链传动的缺点是:链条的铰链磨损后,使节距变大造成脱节。安装和维护要求较高。
由转动惯量定理,扭转力矩 M=Jβ
式中:J—转动惯量,β—角加速度
当圆柱状负载绕其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 J=mr^2/2
式中:m—圆柱体质量,r—圆柱体半径
已知圆柱半径r、长度L和材料密度ρ,则质量 m=ρv=ρπr^2L
根据在△t秒达到△ω转/分角速度的要求,可算出圆柱的角加速度β=△ω/△t
这样,根据半径r、长度L、材料密度ρ,算出质量m和转动惯量J,
根据要求的启动速度算出角加速度β,然后就可算出扭转力矩M了。再根据M选取电机。
式中:
P—功率,kW;
n—电机的额定转速,r/min;T—转矩,Nm。
2、各相邻轴之间的转矩关系:从动轴转矩=主动轴转矩
x
变比
x
传动效率
一般:三角带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的传动效率为0.85~0.95,蜗蜗杆的传动效率较低,自锁用途的传动效率只有约0.5
1、计算传动比:i=Z2(从动轮直径)/Z1(主动轮直径)=50/250=0.22、计算从动转速:n2=n1/i=300/0.2=1500r/min
传动比=使用扭矩÷9550÷电机功率×电机功率输入转数÷使用系数
传动比=主动轮转速除以从动轮转速的值=它们分度圆直径比值的倒数。即:i=n1/n2=D2/D1
扩展资料
原理
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
机构中两转动构件角速度的比值,也称速比。构件a和构件b的传动比为Ⅰ=ωa/ ωb=na/nb,式中ωa和ω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角速度(弧度/秒);na和nb分别为构件a和b的转速(转/分)(注:ω和n后的a和b为下脚标)。
当式中的角速度为瞬时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瞬时传动比。当式中的角速度为平均值时,则求得的传动比为平均传动比。对于大多数齿廓正确的齿轮传动和摩擦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不变的;对于链传动和非圆齿轮传动,瞬时传动比是变化的。
对于啮合传动,传动比可用a轮和b轮的齿数Za和Zb表示,i=Zb/Za;对于摩擦传动,传动比可用a轮和b轮的半径Ra和Rb表示,i=Rb/Ra,这时传动比一般是表示平均传动比;在液力传动中,液力传动元件的传动比一般是指涡轮转速S和泵轮转速B的比值,即=S/B。
液力传动元件也可与机械传动元件(一般用各种齿轮轮系)结合使用,以获得各种不同数值的传动比(轮系的传动比见轮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链传动
要确定链传动的输入功率,必须反向计算。就是从带动负载的所需的力矩、转速和链轮的直径反推链条的拉力,确定是单排还多排,链条的链号是多少,这些都可以从设计手册上查到。最后算到需要多大的输入力矩,就可以确定是用电机直接带动链轮还是通过减速器带动链轮,电机有它的额定输出转矩,减速器也可以查到它的输出转矩及输入功率。然后根据载荷的性质乘以载荷系数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