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打麦子的工具叫什么
梿枷。
拼音:lián jiā。
脱粒用的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板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子粒掉下来。
梿枷起源于我国,历史悠久。据《国语·齐语》记载,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当时的齐国(在今山东半岛),首先使用梿枷打麦。梿枷,那时称“枷”或称“拂”。从唐朝算起,这种打场的农具定名为“梿枷”,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对“梿枷”作了专门记述。现在,各地油菜、麦子等谷物脱粒主要使用脱粒机,但在偏远乡村,梿枷依旧是脱粒的主要工具。
扩展资料: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很多以前用的农具也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1、镰刀
最主要的收麦工具。用镰刀割麦子,分“走镰子”割和“围镰子”割。
“走镰子”就是弯着腰,左手搂麦,右手握镰,向右后方割拉。男人们一般都采取这种姿势,速度快,但麦茬较高。“围镰子”是妇女们常常采用的姿势,半下蹲,虽然效率较慢,但割出的麦茬比较低,累了还可以就势座下歇歇。
2、架子车
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具有悠久的历史,系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农村主要运输及交通工具,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因其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在农村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3、辘轴
打场是用碌碡将晒干的谷物反复滚压辗打,使粮食与秸秆和粮糠分开。打场结束后,用木叉将秸秆挑出后,剩下的是粮食与粮糠,便可以开始扬场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梿枷
1、用镰刀或收割机收割麦子。2、然后脱粒,脱去壳取麦子,脱粒的工具现在是用脱粒机器,过去是竹莲扑打。3、最后是扬尘,把灰尘扬走,使麦子干净。扬尘工具现在也有这类机械工具,过去用木板做的扬尘工具,将麦子盛在木板上向空中抛,风吹走了灰尘,掉下的是干净的麦子。过去上山下乡在农村干过这农活呢。
芒种 即将到来,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第三个节气,自古以来,便是一个耕种忙碌的节气。下面是我整理的芒种节气收割麦子的技巧,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录
芒种割麦子技巧
芒种是不是割麦子的时候
割麦子一般用什么工具
芒种节气收割麦子的技巧
一、生长环境
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极端,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学阶段后。
二、收割工作
1、选择天气
收获麦子的天气最好选为晴天,因为晴天的天气利于进行麦子的晾晒工作,阴雨天不易晾晒,增加了小麦发生霉变的可能性。同时,大家还要避嫌雷雨天气,会将小麦大面积减产。因此,关注天气,气象灾害的地区收获麦子宜早不宜晚。
2、田间管理工作
许多农民在小麦收获后会复种秋季作物,如大豆、玉米等,因此,要做好施肥及田间灌水等工作,确保复种能正常生长。
3、做好籽粒仓储工作
刚收获的小麦籽粒要放在通风条件比较好的仓库内,同时要定期通风晾晒,避免发生霉变,影响小麦的品质。
4、挑选时间
一天收割麦子的最好时间应该在9-11点;16-18点
选择这俩时间短的原因是因为9点以前麦秆上的露水没有完全蒸发,11-16点的时候天气太热,麦秆比较干燥,18点以后,慢慢开始有露水了。这两根时间段内麦子不潮湿,容易脱粒,且不过与干燥,麦秆国语干燥,小麦的例子会容易崩开,不容易做到颗粒归仓。
要密切注意收割前小麦子粒发生的变化,再检查子粒的时候,要选择这块地的代表穗,然后取这个穗的中间进行检验,因为同一穗小麦,不是在同一成熟时间,是自上而下逐渐成熟的。
5、注意事项
一般每亩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水50~60公斤进行叶面喷洒。小麦倒下后不要人工倒伏小麦,当小麦倒伏后,其茎秆就由最旺盛的居间分生组织处向上生长,使倒伏的小麦抬起头来并专项直立,若人工扶直,则易损伤茎秆和根系。
关于它们的成熟度也要注意,一般要清楚小麦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一般乳熟末期籽粒的体积和鲜重达到最大值,粒色转为淡黄,腹沟呈绿色,籽粒含水率45%-50%,茎秆含水率65%-75%,是最佳的收割时间。
6、利用科学
不要用人力收割,要用收割机、相信科学技术,准、好、快、节省了不少粮食,还有体力、收割麦子的时候要带好口罩、帽子、围巾、因为收麦子的最脏的活儿,灰尘很多、容易患上呼吸道疾病。
<<<
芒种是不是割麦子的时候
1、芒种是割麦子的时候,因为芒种代表的是小麦、稻谷成熟收割的季节,而且芒种的时候天气会变得炎热。收割麦子的时候最好选择晴天,因为晴天的天气有利于麦子进行晾晒,阴雨天是不易于晾晒的,同时还增加了小麦发生霉变的可能性。收割时还要避雷雨天气,因为在雷雨天气下收割小麦会大面积减产。
2、在小麦收获后,可以将 种植 小麦的田地用来种一些秋季作物,比如大豆、玉米等,因此,一定要做好施肥以及田间灌水等工作,确保复种能正常生长。
3、刚收获的小麦籽粒必须要放在通风条件比较好的仓库内,同时还要定期的进行通风晾晒,避免小麦发生霉变,影响小麦的品质。
<<<
割麦子一般使用什么工具
1、在以前的时候最主要的收麦工具是镰刀,用镰刀割麦子分为“走镰子”和“围镰子”。“走镰子”就是弯着腰,用左手搂麦,右手握镰,然后向右后方割拉。男性一般都采取“走镰子”这种姿势,因为这种 方法 速度比较快但是如果麦茬比较高,可以用围镰子的方法进行收割。“围镰子”就是女性们常常采用的姿势,直接拿板凳坐在地上,左手拿着麦子,右手拿着镰刀进行收割。
2、现在农村地区的农民会用钐子或者收割机收割小麦,除了要有一定力量外,技术要求也是相当高,因为钐子抡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技术掌握不好,刀刃很有可能伤到自己。
3、把麦子收割完之后,必须要用架子车拉回来进行摊场,就是直接把麦秆均匀地摊在场面上,等待麦子暴晒后,再把麦秆翻转,这个时候辘轴碾,铁叉、木杈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
芒种节气收割麦子的技巧相关 文章 :
★ 2022芒种节气的注意事项
★ 24节气芒种的由来及传说
★ 芒种节气的含义和由来
★ 芒种节气意思含义
★ 2022节气芒种的含义及特点
★ 2022芒种节气抖音经典文案句子
★ 2022芒种节气的气象特点
★ 芒种节气的由来介绍
★ 二十四节气芒种的含义
var _hmt = _hmt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在农村很多人都见过割麦的工具,农用收割机。
类型一:
类型二:
类型三:
类型四:
对于不同的田地的大小,收割机的类型有不同。
(镢)
早现商代春秋战较(似镐刨土工具)
(铜铲)商代(青铜器铲土除草用农具)
(牛耕)始于春秋战期(脚踏耕具)
(犁耕)汉代(翻土农具)
(都匀犁)春秋战(翻土农具)
(镪犁)写作枪犁或戗犁间详产自山西(翻土农具)
(曲辕犁)早现于唐代期东江区(翻土农具)
(耦犁)西汉(二牛三组耕)
(鐴土
铁铧)秦汉期(铁铧耕犁破土锋刃鐴土耕犁翻土器)
(犁錧)
战期(翻土农具)
(犁镵)
周朝(翻土农具)
(竹莜)叫竹爬
现于西汉(翻土农具)
(铚)战(翻土农具)
(镰)周朝(除草工具)
(疀)没土文物约间春秋战()
(劐)战(翻土农具)
(耨)秦代(锄草农具)
(锄)西周代(翻土农具)
(耰)先秦(弄碎土块,平整田用)
(耰钼)先秦(用平田松土农具
锄)
(镫锄)元代记载具体现间详(翻土农具)
(桔槔)春秋期(原始井汲水工具)
(渠疏)汉代(灌溉)
(椟栌)秦汉代较普遍(翻土农具)
(翻车)东汉(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
(水车)东汉造雏形完善于三(农业灌溉工具)
(水转筒车)隋朝兴盛于唐(农业灌溉工具)
(浙碓)约元代(翻土农具)
(代耕架)源于唐代改进于明(力牵引耕机械)
(孔明车)东汉造雏形完善于三(农业灌溉工具)
(龙骨水车)始于东汉三改进(排水灌溉机械)
(锸)汉朝(掘土工具)
(铁锹)战现铁锨于西汉(耕铲土农具)
(三脚耧)战期已脚耧车西汉现三脚耧(播种机种)
(六爪犁)汉朝文献记载隋朝六爪犁
注释
楎()
(耙)北魏(翻农具)
(连枷)战、秦汉代(由柄组平排竹条或木条构用拍打谷物、麦、豆、芝麻等使粒掉)
(簸飏)早约于战晚约于汉朝(簸萁)
(杵臼)西周(臼
舂捣粮食或药物等工具)
(石磨)汉代才称磨汉前称硙(米、麦、豆等粮食加工粉、浆种机械)
(踏碓)发明于西汉(秕、脱壳粮食加工用具)
(风车)汉代(机械灌溉)
(扬扇)约源于西汉(扬谷器扬除糠秕种风力机械)
(耩)北魏记载(用耧播种或施肥)
(窍瓠)北魏(播种农具)
(耘杷)元代《农器图谱》记载(翻农具)
(耘荡)元代(水田除草松泥农具)
(耘爪)元代(除草松土用)
(秧马)北宋(插秧拔秧工具)
(镵)唐已现(踏田农具)
(踏犁)唐代(翻土农具)
(犁刀)犁战已经现(翻土农具)
(蹚)考古挖掘土早蹚北宋期(疏松两侧土壤清除两侧杂草)
(推镰)叫青铜耨春秋战期(翻土农具)
(麦钐)元代(割麦刀)
(麦绰)元代(收麦工具)
(麦笼)元代(收麦工具)
(水碓)魏末晋初期(灌溉)
(水碾)魏晋南北朝(靠水力推碾)
(船磨)元朝(捣米器具)
(碓机)
西汉末(捣米器具)
(跖铧)元朝记载(翻土农具)
镰刀俗称割刀,呈月牙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尾端装木柄,用以收割稻麦。50年代受苏北、山东大镰刀影响,刀体、刀柄稍有加长,为今收割常用工具之一。在西方,人们常常把弯曲的剑称为镰刀。镰刀一直作为克洛诺斯(拉丁语Saturn,也就是土星)的标志,他被看成古希腊之前的丰产之神,后来人们混淆了他和时间的化身柯罗诺斯(Chronus)的名字,于是克洛诺斯手持镰刀(或者是长柄镰刀)的形象就成了时间流逝的象征,在这个意义上镰刀就变成了死亡的象征,死神“选择”它作为武器也就理所当然。
商周时期,人们的收获农具是简陋的石刀、蚌刀、石镰。随着青铜器的出现,有了铜铚(一种短镰刀)和铜镰等工具。战国时期,人们掌握了冶铁技术,铜铚和铜镰逐渐被更为坚利的铁铚和铁镰所代替。
西汉时,铁制镰刀成为了最主要的收割农具。从西汉到近代,镰刀一直是农人手中最重要的农具之一,为农业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遗憾的是,镰刀工作面小,收割速度慢。于是,人们开始尝试发明一种收割范围大、效率高的镰刀,宋元时期,出现了自动化的推镰。
元代王祯的农学著作《农书·农器图谱》上详细介绍了推镰的结构和尺寸大小,并用图画的形式描绘了推镰的形状。推镰为木头所制,柄大约七尺长,方便手握,接触地面的一端分为两个叉,叉中嵌着镰刀,两叉中间用横木贯通,横木两端各有一只小轮。使用时,农人手握木柄,推着推镰,推动庄稼地里的稻、麦。
随着木轮的滚动,麦秆和稻秆被纷纷切断,省力又省时。推镰的工作方法,类似于现代的手推割麦机。《农书》中强调说,推镰“推拥捷胜轮走坡”,也就是说,这种工具在不平坦的田地也可以轻松运转,很好操作。推镰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的收割机。
总结:遗憾的是,这种收割工具后来却失传了。《农书》出现之后,有人按照书中的介绍仿制出了推镰,却不是很成功,无法重现传说中的高效率。
现代学者曾对推镰的工作效率提出了异议,认为从现代机械原理上看,推进式收割器如果没有剪式切割装置,不管镰刀如何锋利,也只能推倒稻秆和麦秆,并不能顺利切断。与这种观点相对,也有学者充分肯定这种收割工具的先进性。无论如何,推镰是古代人民在收割工具上的大胆革新,却是毫无疑问的。
宋代新农具大量涌现,农具应用专门化,不同作物使用不同的农具,如割荞麦用推镰,割麦用麦绰?麦钐,割水稻用钹等?
而且从利用人畜力为动力发展到利用水力,由水磨?水碾?水锥进而发展到翻车式龙骨车?筒车等,利用水力运转以输水灌田?这对我国一年二熟农作制的改革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南宋时翻车式龙骨车及筒车在江南一带应用很普遍?翻车式龙骨车就是翻车,又称踏车,是由连串的活节木装入木槽中,上面附以横轴,利用人力踏转或利用牛力旋转,也有利用水力旋转者,活节木板连环旋转,沟溪河川的水随木板导入田中?它起水快,搬运方便?随地可用,深受南宋农民重视?
北宋时人应用水磨?水碾,利用水力运转的原理,创造了自转水轮的简单装置,吸水?运水?覆水都用一轮?到南宋时为提高其载水量,用若干竹筒系在轮上,增加输灌水量,这时才有筒车的名称?元代进一步发展为上轮?下轮,可适用于田高岸深或田在山上的情况?
筒车,在岸上立一转轮为上轮,在河中立一转轮为下轮,两轮间用筒索连起来,筒索装许多竹筒或木筒,水流激动转轮,轮上的筒就依次载水注入岸上的田里?覆水后空筒复下依次载水而上,循环不止?
宋代农具在改进中,为提高效率,根据不同的作物创造出许多新的类型,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整地农具有踏犁?铡刀和耥?《宋会要辑稿》中说踏犁可代牛耕之功半,比镬耕之功则倍?宋代因缺少牛,曾多次推广过踏犁?铡刀又称裂刀,宋代用它开荒?其形如短镰,刀背特厚,一般装在小犁上,在犁前割去芦苇?荆棘,再行垦耕或将它装在犁辕的头上向里的一边,先割芦苇,再行垦耕?
此外还有耥?秧马?耧斗?耧锄?推镰等?耥是金代为适应东北垄作特点而创制的,能分土起垄和中耕?
秧马是用来拔秧的农具,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苏轼曾在《秧马歌》及序中记叙人骑在小船似的秧马上,两脚在泥中撑行滑动的情景?
耧斗是施肥工具,耧斗后置筛过的细粪和拌蚕沙,用耧播种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同时还有施肥的功效?
耧锄是北方沿海地区出现的畜力中耕器,形如木屐,长1尺余,宽3寸,下列推列铁钉20多枚,背上装一长竹柄,可用手持着在稻苗行间来往松土?除草?
推镰用来收割荞麦,是当时的新创,推镰是在顶端分叉的长柄上装上2尺长横木,两端又装一小轮,两轮间装一具半月形向前的利镰,横木左右各装一根斜向的蛾眉杖,可以聚割下的麦子,用大力推行,割下的麦子倒地成行,工效较高?
宋代在土壤肥料理论和技术方面有着重大的突破?以陈旉为代表的农学家提出了地力常新论,扩大了肥源,改进了积肥方式,出现了保肥设备,提高施肥技术?
叫收割机。
我国使用收割机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我国引进仿制波兰的摇臂收割机,同时又引进了捷克摇臂收割机,这两款收割机都是畜力来牵引的。
我国第一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是1963年由开封收割机厂引进苏联技术生产的。后来又转给四平收割机厂生产叫东风ZKB系列。东风ZKB系列采用螺旋输送割台,双滚筒脱粒,风筛式清选装置,悬挂式集草箱,这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最先进的收割机。
扩展资料:
背负式联合收割机是我国开发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联合收割机。它以收割小麦、水稻为主,因为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迅速得到推广,桂林-2收割机是背负式收割机的代表。后来背负式收割机借鉴了新疆-2型收割机一些技术,性能水平与自走式收割机接近。
十二五期间,我国突破了大型收获机静液压驱动与控制、大喂入量脱粒分离、高效筛选以及导航定位、智能检测技术。开发了10kg/s喂入量大型谷物收割机。最大功率达到551KW。可以收获小麦、水稻、玉米、大豆、谷子等作物,实现一机多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收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