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防护网怎么算缝合绳
边坡防护网计算缝合绳的方法如下:
主动边坡防护网是由钢丝绳编织而成的柔性防护网,防护网通常规格为4*4米,网孔有30公分,33公分,38公分三种常见规格尺寸。
丝径有7.0mm,7.2mm,7.8mm,以及国标8mm。
被动防护网:挡墙后缘坡顶处设置一道SNS被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型号为RX050型,网高2.0m。
被动防护网型号为RX050型,网高是2.0m。
1、清坡
在多数情况下,清坡工作并不是必须的,但以下两种情况是需要加以考虑的:
当坡面上特别是施工人员的活动范围内存在浮土或浮石时,对可能因施工活动引起崩塌、滚落而威胁施工安全的,宜予清除或就地临时处理。
对坡面上存在的存在的将来又发生崩塌可能性很大的个别块孤危石,若它(们)的崩落可能带来系统的大量维护工作需要甚至超过系统的防护能力,则宜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或予以事先清除。
2、放线
尽管定型化标准结构锚杆位置等是有尺寸限制的,但也有一定的允许调整范围,特别是对于锚杆来讲,其位置的确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此外,现场条件本身是非常复杂的,在设计图纸上不可能会得到完全的反映,特别是一些可以加以利用或需特别注意的细部特征。
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根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的调整量),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定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15cm。
3、基础施工
该项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锚杆的锚固能力,因此,对本身为基岩或坚硬岩土的位置,就具体化为锚杆孔的钻凿,而对不能直接成孔的松散岩土体位置,则可能包括基坑开挖、砼基础浇筑。
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cm以上,孔径不小于φ42:当受凿岩设备限制时,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可分别锚入两个孔径不小于φ35的锚孔内,形成人字型锚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30°,以达到同样的锚固效果。
4、锚杆安装
对直接成孔的锚杆位置,锚杆采用灌注砂浆方式安装,对采用砼基础的地方,锚杆一般在浇筑基础砼的同时直接埋设。注浆并插入锚杆(锚杆外露环套顶端不能高出地表,且环套段不能注浆,以确保支撑绳张拉后尽可能紧贴地表),采用不底于M20水泥砂浆,孔内应确保浆液饱满,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
5、支撑绳安装与调试
安装纵横向支撑绳,张拉紧后两端各用2~4个,支撑绳长度小于15m时为2个,大于30m时为4个,其间为3个。
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2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有条件时本工序可在前一工序前完成即将格栅网置于支撑绳之下。
6、格栅的铺挂
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张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2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有条件时本工序可在前一工序前完成即将格栅网置于支撑绳之下。
7、钢强网铺挂与缝合
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缝合,缝合绳为φ8钢绳,每张钢绳网均用一根长约31m或27m的缝合绳与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张拉,缝合绳两端用两个绳卡与网绳进行固定联结。
8、完善性工序
系统安装完毕后,有条件时宜用土或小石块将平铺在地面上的格栅压住,避免落石将格栅向上掀起。
边坡治理是一项复杂防护网技术、施工困难的灾害防治工程。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大型重点工程项目的日益增多,边坡治理总是越来越突出。20世纪90年代,压力注浆加固手段及框架锚固结构越来越多地用于边坡处治,尤其是用于高边坡的处治防护工程中。一种边坡的深层加固处治技术,能解决边坡的深层加固及稳定性问题,达到根治边坡的目的因而是一种极具广泛应用前景的高边坡处治技术。可供采用的边坡加固措施很多,有削坡减载技术、排水与截水措施、锚固措施、混凝土抗剪结构措施、支挡措施、压坡措施以及植物框格护坡、护面等,边坡治理工程中强调多措施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加强边坡的稳定性。然而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时增大,边坡高度增高,复杂性增大,对边坡的处治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如采矿边坡可达300500m新西兰已达1000m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工程,其双线连续五级船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船闸,位于山顶劈岭下切的岩槽中,土石方开挖量达3700万立方米,形成的花岗岩体高边坡高度达170多米,且下部为5060m直立岩墙,边坡加固中仅锚杆用量就达18万多根。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边坡处治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逐步走向完善。
1、钢性边坡防护
包括各种现浇(或预制)框架防护、片石砼挡墙、浆砌护面墙、片石护坡、抗滑桩、挂网喷混凝土等等。钢性边坡防护一般对山体的地下水排放有所影响,施工难度较大。
2、柔性边坡防护
包括植草皮、人工撒播、湿式喷播、三维网植草、客土喷播、厚层基材喷播、柔性防护网等等。相对于钢性边坡防护来说柔性边坡防护更加环保安全且施工起来也较为简单。
高速公路防护网网格结构简练、美观实用、便于运输,安装不受地形起伏限制,对于山地、坡地、多弯地带适应性特强,具有其他结构隔离栅无法比拟的优点。主动防护主动防护系统是以钢丝绳网为主的各类柔性网覆盖包裹在所需防护斜坡或岩石上,以限制坡面岩石土体的风化剥落或破坏以及为岩崩塌(加固作用),或将落石控制于一定范围内运动(围护作用)。被动防护是由钢丝绳网、环形网、(需拦截小块落石时附加一层铁丝格栅)、固定系统(锚杆、拉锚绳、基座和支撑绳)减压环和钢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钢柱和钢丝绳网连接组合构成一个整体,对所防护的区域形成面防护,从而阻止崩塌岩石土体的下坠,起到边坡防护作用。
一般景区落石防治有两种施工方案,一种是主动拦截,一种是被动防护。主动拦截型是以高强度钢丝绳柔性防护网或者环形网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并以覆盖、紧固来防治坡面岩石崩塌、滚落、爆破飞石等危害的钢丝绳柔性防护系统。主动拦截系统通过多次落石防护工程的现场试验和对比,具有适应任何坡面地形、安装程序标准化、系统化等优点。
被动防护即形式上与标准主动防护系统相似,但发挥的主要是被动防护作用。其与起加固作用的标准主动系统的主要差别在于无需进行系统锚固和预张拉来确保系统尽可能的紧贴坡面,仅通过周边和内侧局部锚固将SNS被动防护网系统自然覆盖(披挂)于坡面,甚至可仅采用上沿锚固和上沿支撑绳作为悬挂支承,形成最简单的“窗帘”式结构。既凭借系统自重覆压作用给潜在崩塌滑落体提供一定的稳定加固作用,部分限制崩塌的发生,又允许落石在系统与坡面构成的相对封闭空间内有一定限制地顺坡滚落,从而使落石在控制条件下顺坡安全向下滚落直至坡脚或坡上平台而不危及安全防护,而不是阻止崩塌的发生,它对崩塌落石发生区域集中、频率较高或坡面施工作业难度较大的高陡边坡是一种非常有效而经济的方法。它与被动防护系统相比的主要优点在于清理工作十分简便或无需清理,并避免了被动防护系统防护高度设置不足时可能发生的落石飞越,在边坡高度不太高时,该方法更为经济,且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配合应用。该系统除主要用作崩塌落石防护外,还可用作爆破飞石防护。
主动防护网整体覆盖在山体表面,可以防止落石滑落,或者把落石限制在一定区域内。主动防护网系统所用横向支撑绳16mm,纵向支撑绳12mm,缝合绳8mm。钢丝绳网规格为DO/08/300,格栅网规格为SO/2.2/50。国标材质抗断拉力为1770MPa,普通非标材质抗断拉力也可以达到1400MPa。所用材质均采用热镀锌表面处理,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被动防护网顾名思义,属于被动拦截系统,当山坡上的石头滚落下来时,安装在坡面下沿的被动防护网可以拦截落石,防止滚落到坡面。被动防护是由钢丝绳网、环形网、(需拦截小块落石时附加一层铁丝格栅)、固定系统(锚杆、拉锚绳、基座和支撑绳)减压环和钢柱四个主要部分构成。钢柱和钢丝绳网连接组合构成一个整体。被动防护网型号种类多样,有RX-025型,RX-050型,RX-075型,RXI-050型,RXI-075型,RXI-100型,RXI-150型,RXI-200型。可以拦截250-2000Kj落石冲击能量。高度可根据坡面实际情况增高或降低,常用高度有2米,3米,4米,5米,6米,7米。
本公司所提供的SNS柔性防护网系统制品质量标准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3089-200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52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