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链条炉排以及它种类
链条炉排是一种机械化燃煤设备,它在工业锅炉中历史悠久、结构可靠、运行稳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链条炉排有下列三种结构形式1.横梁式炉排横梁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 20~40t/h 甚至更大的锅炉。其结构与链带式炉排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许多刚性较大的横梁。炉排片装在横梁的相应槽内,横梁固定在传动链条上。传动链条一般是两条(当炉排很宽时,可装置多条),由装在前轴(主动轴)上的链轮带动。横梁式炉排的优点是:结构刚性大,炉排片受热不受力,而横梁和链条受力不受热,比较安全耐用;炉排面积可以较大,阻力小而风量分布均匀;运行中漏煤、漏风量少。缺点是:结构笨重,金属耗量多,约是链带式炉排的2.7倍;制造和安装要求高;受热不均时,横梁易出现扭曲、跑偏等故障。2.鳞片式炉排鳞片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10~60t/h的锅炉。其炉排面通常由4~12根互相平行的链条(类似自行车上的链条结构)组成。每根链条用锄栓将若干个由大环、小环、垫圈、衬管等元件组成的链条串在一起。炉排片通过夹板组装在链条上,前后交叠,相互紧贴,呈鱼鳞状。当炉排片行至尾部向下转入空程以后,便依靠自重依次翻转过来,倒挂在夹板上,能自动清除灰渣,并获得冷却。各相邻链条之间,用拉杆与套管相连,使链条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鳞片式炉排的优点是:煤层与整个炉排面接触,而链条不直接受热,运行安全可靠;炉排间隙甚小,漏煤很少;炉排片较薄,冷却条件好,能够不停炉更换;由于链条为柔性结构,当主动轴上链轮的齿形略有参差时,能自行调整其松紧度,保持啃合良好。缺点是:结构复杂、金属耗量多,该炉排比链带式炉排约高30%;当炉排较宽时,炉排片容易脱落或卡住。3.链带式炉排链带式炉排属于轻型炉排,适用于蒸发量10t/h以下的锅炉。炉排片分为主动炉排片和从动炉排片两种,用圆钢拉杆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宽幅的链带,围绕在前链轮和后滚筒上。主动炉排片担负传递整个炉排运动的拉力,因此其厚度比从动炉排片厚,由可锻 铸铁制成。一台蒸发量4t/h的锅炉,由主动炉排片组成的主动链条共有三条(两侧和中间)直接与前轴(主动轴)上的三个链轮相啃合。从动炉排片,由于不承受拉力,可由强度低的普通灰口铸铁制成。链带式炉排的优点是:比其他链条炉排金属耗量低,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运行都比较方便。缺点是:炉排片用圆钢串联,必须保证加工和装配质量,否则容易折断,而且不便于检修和更换;长时间运行后,由于炉排片互柏磨损严重,使炉排间隙增大,漏煤损失增多。以上几种形式的链条炉排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不仅减少了漏煤和运行故障率,炉排片的铸造精度和整体装配水平也都有很大的提高。
我们公司在用的锅炉正在烘炉。也没有什么烘炉曲线的。重点需要控制几个温度点就好。
有机热载体炉烘炉方案烘炉和煮炉:一、烘炉和煮炉前的检查:司炉人员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锅炉司炉人员考核管理规定》要求。烘炉和煮炉前,司炉工必须详细检查锅炉的各零部件,检查项目如下: 1、链条炉排冷态试车8小时以上,冷态试车应达到下列要求:1)炉排片在链轮轴处应平稳转弯,如发现拱起,可调节两拉紧螺栓。2)两侧主动炉排片,与侧密封块和侧密封角钢的最小间隙不小于4毫米。3)主动炉排片与链轮的咬合良好。4)炉排长销两端与炉排两侧板的距离在链轮轴处应保持相等,若发现一端与侧板有摩擦,可在长腰孔外用榔头或卡 铅调整,使两端距离保持相等,炉排片无严重的单边倾斜。5)炉排片的转动应无卡住现象,调速箱上的平安离合器无弹跳现象。2、检查是否有断裂的炉排片,炉排长销有否严重弯曲,如有之可在穿炉排长腰孔外随时进行抽出校直重装。3、不允许不相干的机件(螺栓、铁钉等铁器)失落在链条炉排上。 4、点火门开启灵活,煤闸门升降方便,煤闸门左右侧与炉排面的距离要相等,以保证炉膛两侧煤层厚度相同,如距离不等可用减少链节的方法使之相等,煤闸门上盖板应严密履盖好,以防煤块漏入、卡住煤闸门上下活动。5、炉排各风窗的调风门和烟气调节门开关灵活。6、老鹰铁与炉排接触处无卡住现象。7、鼓风机、引风机、出渣机、给水设备试运转要正常。 8、检查孔、拨火孔密封是否严密,附属零件装置是否齐全。 9、炉墙是否正常,烟箱是否严密。 10、系统管路是否完整、正确、疏通。 11、烟气通道是否严密、疏通。12、所有轴承箱及油杯内充满润滑油。 二、烘炉:锅炉各零部件安装完毕,经检验和试运转后,证实各部件具备安全工作的条件,即可开始烘炉1、烘炉:烘炉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有机热载体炉及输煤、除渣、送风、除尘、照明等系统均已装置完毕和压力试验和经漏风试验合格。2)管道、烟道、阀门均应标明介质流向、开启方向和开启高度。3)有机热载体炉的液位表、压力表、测温仪表等烘炉用热工和电气仪表均应安装和试验完毕。2、烘炉方法及注意事项:1)开启点火门,炉排上铺一层20-30毫米厚的煤渣,煤渣上用木柴(严禁用带铁钉的木板)油棉纱头或其他引火燃烧。关闭循环泵的进出阀,开启炉体排污阀、辅助排气阀等确保炉内介质在温升状态下的膨胀。点火后,排烟温度每小时温升不超过5℃,控制烟气排烟温度小于50℃。维持排烟温度50℃状态24小时。2)将木柴放在炉排中间,约占炉排面积的1/2点燃引燃物和木柴后,采用小火烘烤。同时,将引风机调风门开启1/6-1/5使烟气缓慢流动,维持炉膛负压在10-20Pa之间,介质温度在70~80℃之间。三天之后,可以添加少量的煤,逐渐取代木柴烘烤,此时,引风调风门开大到1/4-1/3适当增加鼓风,用炉膛入口烟温控制升温速度,重型炉墙升温20℃/天,轻型炉墙50℃/天,后期烟温重型炉墙不超过200℃,轻型炉墙不超过160℃。整个烘炉过程中,火焰不应时断时续,温度必需缓慢升高,尽量减减少各部分温差,膨胀均匀,以免炉墙烘干后失去严密性。5)如炉墙特别潮湿,最好让其自然干燥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烘炉。6)烘炉时间与炉墙结构、干湿程度有关。若炉墙潮湿,气候寒冷,特别是雨水较多季节,且空气潮湿,烘炉时间还应适当延长。7)烘炉时,应注意升温速度不易过快,尽量做到升温均匀,防止升温速度过快使炉墙开裂、变形,并应密切注意炉墙有无开裂、塌落现象。不按规定的方法烘炉,会使炉墙开裂、变形、塌落,影响锅炉平安运行。三、点火与升温:有机热载体炉具备投入运行条件后才可点火升温,点火升温必需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1、点火前的准备:1)热载体炉内残存水分已放尽吹干,炉内无杂物所有孔类已密闭,使用填料符合热载体介质要求。2)所有安全附件的维护装置已安装验收合格。2、介质化验及冷态循环:1)有机热载体炉内所使用的热载体必须是合格品,使用温度必与供热条件一致。锅炉入口温度至少比热载体允许使用温度低30-40℃,否则会发生分解变,提前失效。2)注油:将化验合格的热载体用注油泵往锅炉内注油,注油泵向系统注油时,应再检一遍炉体内所有供热系统的阀门同时逐一打开排污阀排除空气,直至有油流时关闭,当高位膨胀槽液位计出现油时停止注油然后启动循环泵进行冷油循环。3)冷油循环:冷油循环的目的试验整个供热系统是否有阻现象,设备传力接头等处有无渗漏。每台油泵要轮转流启动冷油在系统内循环不少于6小时。4)清洗过滤器:冷油循环中系统内一些金属物及杂质沉积物等随着冷油在油泵前的过滤器中截流,冷循环结束后拆开过滤器彻底清扫。3、运行指标和调节:运行指标和调节,有机热载体使用时,其出口温度低于制造提供的最高使用温度20-40℃其调节指标主要靠近入口温度,当进出口温差减小时(回油温度高)应相应减弱燃烧。当回温降低时应强化燃烧。任何时候决不能盲目提高出口温度的方法来增加供热量。当入口温度超温起温仪表报警时应及时停炉清洗。4、点火升温及脱水:1)初升温阶段:启动热油循环泵,进行冷炉点火。冷炉点火后,以每10℃/时的升温速度进行升温。直到90-95℃。因冷炉时油的粘度大,受热面管内流速较低,管壁油膜较厚,传热条件差,容易使局部油膜温度过高。2)脱水阶段:90~110℃范围内是驱赶系统内残存水份和有机热载体所含微量水份阶段。升温速度控制在0-5℃/时的范围内,此时间的长短视脱水情况而定。当高位膨胀槽放空管处排气量较大,底部有水击声,管道振动加剧,各处压力表指针摆动幅度较大时。必需停止升温,坚持恒温状态,必要时可打开炉门减弱燃烧。这个阶段的长短视残存水份的多少和热载体的质量而定。决不能盲目加快升温脱水速度,因一旦系统内水份剧烈蒸发汽化,体积将膨胀1000余倍,不只引起“突沸”使油位急剧膨胀大量喷出,而且可能使受压元件破裂酿成事故。3)再升温阶段:当有机热载体炉和管道中响声变小,热油循环泵不再出现抽空现象(泵出口压力降至0.1MPa以下,有沉重的喘气声)时,可以5℃/时的速度再升温,但不能超过120℃,直到放空管不在有汽体排除为止。4)脱轻组分(脱气)阶段:脱水过程完成后,以30℃/时的速度再升温,但仍应注意可能会有残余水份蒸发,随时停止升温。当温度达到210-230℃时要停下来,这时主要脱去热载体中的轻组分。液相供热的热载体中的轻组分以气相存在会造成“气阻”使热油循环泵压力不稳,流量下降或中断。脱轻组分过程的长短视残热载体的质量而定。当放空管不在有气体排出,热油循环泵压力稳定,即可以0~10℃/时的速度再升温。5)再升温阶段:从210℃直到热载体工作温度是脱气结束后以40℃/时的速度再升温,这时候应全面考察各检测仪表的指示、动作是否灵敏、准确。各配套辅机、附属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全面检查热载体炉和整个供热系统工作是否正常。6)注意事项:①压差不稳定时,不得投入使用。②停炉时,油温应降至80℃以下时,热油循环泵方可停运。③高温状态时要确保导热油循环良好。④正常工作时,高位槽内导热油保持高液位,贮油槽内导热油应处于低液位。⑤应按规定对各机械润滑点注油。⑥出油温度不得超过导热油的允许工作温度。⑦不同品种导热油一般不得混用。⑧冷炉点火必需先开热油循环泵后再点火。⑨点火升温过程中脱去的水分以水蒸汽形态经膨胀管进入膨胀槽,其中一局部以气体从排空管排出,另一部分凝成水分沉入槽底,要防止这部分水分再次进入循环系统,升温过程中应定期打开膨胀槽底部排污管,放出冷凝水。⑩当热载体升温到200℃以上时,应对热载体炉和整个供热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并对所有的联结螺栓进行一次热紧,消除因膨胀不均引起的泄漏。点火与升温包括用热设备在内的运行操作和判断,请按表一进行。说明:结合我公司锅炉实际情况,高温烘炉与煮油工作同步进行。
其他种类还有沸腾炉,煤粉炉,旋风炉,流化床锅炉等.
锅炉本体是有“锅”和“炉”两大部分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而成的。“锅”是盛汽和水的容器,它的作用是吸收“炉”放出的热量使水升温或转变成为一定压力的蒸汽。“锅”是有承受内部或外部作用压力,构成封闭系统的各种部件构成,其中包括锅壳、锅筒(汽包)、下降管、集箱、水冷壁、凝渣管、锅炉管束、汽水分离装置、汽温调节装置、蒸汽过热器、省煤器。”炉“是燃料的燃烧设备,他的作用是提供燃料的燃烧条件,并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锅“。”炉“是由燃料燃烧场所的各部件构成,其中包括炉墙、炉拱、炉膛(燃烧室)和炉前煤斗、煤闸门、炉排、除渣板、分配送风装置及各类燃烧器。
辅助设备包括燃料供应系统设备,送、引风设备,汽、水系统设备,除灰渣设备,烟气净化系统设备、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设备。
工作原理及过程:可分为同时进行的两个过程:炉内过程和锅内过程。前者包括燃料的燃烧过程和受热面外部烟气侧的炉内的传热过程;后者包括受热面金属与供职之间的传热过程,工质的加热、蒸发与过热过程,工质的流动过程和工质侧的热化学过程(如蒸汽品质、盐分沉淀、受热面结垢和腐蚀)。
炉内过程:煤经输煤装置送入锅炉原煤仓,原煤仓中的煤进入煤前煤斗再落到缓缓向前移动的链条炉排上,经过煤闸门进入燃烧室。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经送风机压入空气预热器,升温后进入炉排下面的分段送风仓,进而与炉排上面的煤充分接触、混合,进行强烈的燃烧反应,产生的高温烟气,以辐射换热的方式,向敷设在燃烧室四周水冷壁内的水和汽水混合物传递热量。继而高温烟气经烟窗掠过凝渣管,横向和纵向冲刷蒸汽过热器,进而流入对流烟道,沿着隔火墙横向冲刷锅炉管束,已对流换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对流受热面管束内的汽、水、汽水混合物等工质;沿途温度逐渐降低的烟气进入尾部烟道,横向冲刷省煤器,已对流换热方式,将部分热量传递给管内工质(水),随后烟气流入空气预热管内,以对流换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管外流动工质(空气),被加热后的空气进入炉膛,强化了炉内燃烧。至此烟气温度已降低到经济排烟温度,离开锅炉本体,经除尘器除尘再经引风机、烟道、烟囱排入大气。
锅内过程:经水处理系统处理并符合锅炉水质要求的给水,由给水泵经管道送入省煤器,水在省煤器中吸收尾部烟道内烟气的热量,预热后进入上锅筒。工质在锅内的流动过程包括加热过程、蒸发过程、过热过程(小型锅炉一般没有过程过程)。工质按流动方式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
是在固定式阶梯炉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小 型机械化炉排。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金属耗量少及消 烟除尘效果好等特点。在小型工业锅炉上应用较多 , 是一种 有发展前景的燃烧设备。
往复炉排的结构形式:倾斜往复炉排、水平往复炉排和抽条往复炉排三种形式。 1. 倾斜往复炉排结构
倾斜往复炉排有两种 , 一种是较普遍的一般倾斜往复炉排 , 另一种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水冷往复炉排。
一般倾斜式往复炉排主要由固定炉排片、活动炉排片、传动机构和往复机构等部分组成 , 如图 3-23 所示。
炉排整个燃烧面由各占半数的固定炉排片和活动炉片组 成 , 两者间隔叠压成阶梯状 , 倾斜 15 。 ~20 。角。固定炉排片装 嵌在固定炉排梁上 , 固定炉排梁再固定在倾斜的槽钢支架上。 活动炉排片装嵌在活动炉排梁上 , 活动炉排梁搁置在由固定 炉排梁两端支出的滚轮上。所有活动炉排梁的两侧下端用连 杆连成一个整体。
当电动机启动后 , 经传动机构带动偏心轮通过活动杆、连 杆推拉轴、连杆 , 从而使活动炉排片在固定炉排片上往复运 行。往复行程一般为 30~70mm, 煤随之向下后方推移。电动机由时间继电器控制 , 根据锅炉不同负荷及煤种的要求调节 开停时间。
水冷往复炉排主要由蝶形铸铁炉排片、水管搁架、传动 机构和往复机构等部件组成 , 蝶形铸铁炉排片和水管搁架的 型式如图 3-24 所示。
水管搁架由一排直管两头焊在集箱上 , 前后集箱分别用 联通管和汽包联通 , 并构成循环回路。蝶形铸铁炉排片嵌在 水管搁架的管子之间 , 炉排和管子接触面涂以水玻璃调合的 金属粉 , 并用模块模紧 , 锅水在管子中流动 , 使蝶形铸铁炉 排片得到冷却。
倾斜往复炉排后边 , 有的设置燃尽炉排 ( 又称余燃炉 排)。灰渣在此炉排上基本燃尽其中的可燃物 , 然后将炉排翻 转 , 倒出全部灰渣。由于燃尽炉排漏风严重 , 调风又复杂 , 所 以多改用水封灰坑 , 进行定期或连续排渣。
倾斜往复炉排在使用挥发分多、着火快的煤种时 , 容易 在煤斗出口处燃烧 , 并从煤斗往外冒烟。为了消除这一缺陷 , 可在煤闸板处通人二次风 , 将火焰吹向炉膛。但比较彻底的 解决办法 , 是改进煤斗下面的给煤装置 , 使煤离开煤斗后再 经过推饲板 , 送入炉膛较深位置后再燃烧。
倾斜往复炉排炉和链条炉一样 , 为使煤顺利着火和加强 炉内气体混合 , 也需要布置炉拱。针对往复炉排的具体情况 ,一般可采用较为简单的倾斜前拱。烧烟煤和褐煤时 , 有的不 设低而长的后拱 , 而用中拱或中隔墙来配合前拱 , 帮助新煤 着火。中拱或中隔墙 , 可以是完全竖直的 , 如图 3-25 所示 , 也 可以是下部竖直 , 上部前倾。烧烟煤时常用竖直的后隔墙 , 有 的还设挡渣拱 , 即在后墙上伸出一段小拱 , 向燃尽区辐射热 量 , 使灰渣充分燃尽。
2. 倾斜往复炉排的燃烧特点
倾斜往复炉排的燃烧情况与链条炉排相似 , 也采用分段送风和适当加入二次风。燃烧过程也具有区段性 , 如图3-25 所示。煤从煤斗下来 , 沿着倾斜炉排面由前上方向后下方缓慢移动 , 空气由下向上供应。煤着火所需要的热量主要来自炉膛 , 先后经过干燥、干馆、挥发分着火、焦炭燃烧和灰渣 燃尽等各个阶段 , 都与链条炉排相同。
倾斜往复炉排区别于链条炉排的一个主要特点 , 是炉排 与煤有相对运动。当活动炉排向后下方推动时 , 部分新煤被 推饲到已经燃着的煤的上部 , 当活动炉排向前上方返回时 , 又 带回一部分已经燃着的煤返到尚未燃烧的煤的底部 , 对新煤 进行加热。这种着火条件与手烧炉相近 , 而优于链条炉。煤 在被推动过程中 , 不断受到挤压 , 从而破坏焦块与灰壳。同 时煤又缓慢翻滚 , 使煤层得到松动与平整 , 有利于燃烧。
3. 倾斜往复炉排的优缺点
(1) 倾斜往复炉排的优点
1) 与链条炉排比较 , 适于燃烧水分和灰分较高、热值较低 (12560kJ/kg) 的劣质煤和一般易结焦的煤。
2) 当供给的空气量较合理 , 漏风量少时 , 灰渣中的含炭 率一般在 18%~20%, 比手烧炉的灰渣含炭率低 5%~10%, 可以节煤和减少冒黑烟。
3) 结构简单 , 制造容易 , 金属耗量低 , 耗电量较少。
(2) 倾斜往复炉排的缺点
1) 由于炉排倾斜 , 因而使得炉体高大。
2) 以煤的粒度要求较严 , 直径一般不宜超过 40mm, 否则难以烧透。
3) 高温区炉排片长期与赤热煤层接触 , 容易烧坏。
4) 对锅炉负荷变化的适应性较差 , 仅适用于蒸发量40t/h 以下的锅炉。
5) 漏煤较严重。 为了克服倾斜式往复炉排炉体高大的缺点 , 已向水平式往复炉排改进 , 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