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摩托车的链条宽的好还是摘的好
要看你原车的链条了,马大哈的就宽,宽并等于就耐用,一般150摩托车以下的链条是428的,自己更换可以用428H加厚的,要的是H(加厚),在外面更换加厚的链条和链盘使用3-4万公里没问题,520的是三轮或250用的
摩托车的传动大链条太长了就应及时调整,调整正常的松紧程度,即链条下面上下浮动量在20-30毫米之间就行了。如果链条太长已调整到极限,就应及时换新的了,并且最好是把前、后链轮也一起换掉,否则可能与原链轮不匹配,加剧新链条的磨损。链条太长了不及时调整或更换,会造成传动异响,拍打平叉和链罩,还有可能发生链条脱落发生事故和损坏相关零件的危险。
配气机构
叫链条机
对应的还有顶杆机
,本田CB
或者CBR是齿轮的
。
没有什么大链条。你说的大链条应该是传动的那个
和发动机没关系
链条的好坏对于摩托车的车主的安全和骑行的感觉是有很大影响的。说起摩托车的链条,可以说有很多车主都是对它不是很了解的,总以为自己的摩托车只要能正常行驶,链条没断的话就没有什么事。
1、大部分车型都有链条说明,上下幅度在15—20毫米之间。
2、根据不同车型,链条的可浮动范围也不同,一般越野摩托车较家用车大,需要通过长行程的后减震器压缩达到正常范围值。
3、调完松紧后,务必要把后轮的螺丝拧紧。
4、如果链条使用年份较长,多次调节后都难以适应,建议检查爱车的链条磨损情况或换一条新的链条。
1.传动轴摩托三轮车最大的好处就是发动机和车架之间可以软联动,发动机四角用弹簧和橡胶连接,大大的减少震动的燥声,运转很平稳,驾驶很舒服,其稳定性可以和一般的不带平恒轴的摩托相媲美,,而链条的不行,会掉链子。
2.传动轴的很长时间保养一次,且一般终身不用更换,而链条的怕灰尘,雨水,还要频繁的润滑除锈,且更换周期短。
3.在倒档方面,链条的比传动轴的更易损坏齿轮和链条。
但它也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缺点,需要频繁的进行润滑和松紧度的调整,如果对其不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它就会很容易出现异响,脱链,过度磨损等不良现象。
2.皮带传动,这类传动形式在前几年并不多见,只有一些高端车型才会采用皮带传动的形式。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它的成本相对会比较高,这在无形中就会增加整车的制造成本。
但当巡航车融入皮带传动后,因为这种传动系统的运转过程会更加平顺和轻柔,就会避免异响的出现,并且皮带传动也不需要像链条那样频繁的进行保养,更不需要润滑。不过它也是需要进行调整的,但这个调整频率相对链条而言,就会小得多。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皮带传动和链条传动从组成结构上来看都是一样的,因为它们都有一个主动轮和从动轮,唯一的不同无非就是两个轮子的形状和皮带与链条之间的区别。
有了这种组成结构上的差异,就出现了它们传动效果上的不一样。但这里的传动效果更多是一个平顺性的问题,它和动力表现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当前车辆不管采用链条传动还是皮带传动,实际的动力表现是没有区别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我们骑行过程中的感觉会有差异。
虽然这种描述听起来有点绕口,但事实上它就是这么个表现。再简单直接一点的话,同一款摩托车如果装配不一样的传动形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骑行品质会有明显的区别。
也就是说皮带传动因为整个过程中的缓冲性能比较好,所以在整个换挡过程中它就可以规避一定的顿挫感,并且还会完全没有噪音,这是链条传动所无法达到的。
但前面已经说了,皮带传动相对于链条传动成本会比较高,这就意味着如果这类传动系统老化后进行更换,用户所承担的维修成本相对也会比较高,并且个人维修起来也会比较麻烦。
而链条传动就没有这种“富贵病”只要你有稍微的动手能力都可以亲自操刀,并且还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随意改变链轮速比提升车辆性能。所以从这两类传动形式的特点和不足来说,它们各有优势,也有不足,因此就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
不过对于巡航太子车而言,皮带传动已经成为了主流配置,而链条传动显然就有点跟不上车型需求。在这里它们之间的差异已不再是简单的特点或者弊端的问题,而是皮带传动会更有档次感,也会更容易符合现阶段摩友们对于,巡航太子车配置的要求。所以从这种表现来看,巡航太子车装配皮带传动还是会好于链条传动,因为它更符合主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