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扳手 > 正文

武汉抗疫情的典型人物事迹

缥缈的牛排
怕孤单的指甲油
2023-01-31 08:24:35

武汉抗疫情的典型人物事迹

最佳答案
纯情的水池
粗暴的机器猫
2025-08-30 18:27:18

1、83岁的钟南山在第一时间去了武汉。2、身患疾病的张定宇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3、李文亮是第一个向外界发出新冠肺炎防护预警的医生。4、李兰娟以73岁高龄带领团队紧急驰援武汉。5、张继先是最早呼吁对所有患者实行“应收尽收”的医务人员。

武汉抗疫情的典型人物事迹

      钟南山,尽管知道武汉疫情十分严重,他告诫大家别去武汉,然而83岁高龄的他却在第一时间义无反顾地去了武汉,且一直待在武汉一线,带领着广大医护人员与新冠病毒进行着殊死搏斗。

      张定宇,自从武汉疫情爆发以来,他隐瞒了自己身患渐冻症的病情,且顾不上被新冠肺炎感染的妻子,他一直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李文亮,他原本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眼科医生,他是第一个向外界发出新冠肺炎防护预警的医生,然而自己却不幸被感染,于2020年2月7日不幸离世。

最新回答
大方的夕阳
尊敬的爆米花
2025-08-30 18:27:18

我想说的是:那些闪耀在银幕上的电影人,真实地为我们塑造了“中国医生”一组组群像——在寒冷的时间里,一个个白衣天使和未知的病毒进行生死赛跑,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救活了无数百姓的生命!“守住生命最后的一道防线”从来就不是一句空话,那是需要付出汗水、泪水甚至是宝贵的生命,《中国医生》就是见证。这部电影非常真实地还原了众志成城的全民抗疫战争的伟大历程,艺术化地再现了医务工作者在抗疫战争中所表现的民族精神,顺应时代,见证时代,书写了时代及时代里的平民英雄!

舒适的雪碧
眼睛大的水池
2025-08-30 18:27:18
钟鸣医生与钟南山都是武汉新冠逆行医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钟鸣,是2020年上海首位奔赴武汉抗疫的医学专家,被誉为最早逆行者。钟南山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

安详的小虾米
粗暴的柠檬
2025-08-30 18:27:18

《中国医生》陶俊原型是桑岭。

桑岭是2020年第一位驰援武汉抗击新冠的广东医生。武汉“封城”首日,他独自出发,从广东经湖南辗转到达武汉,进驻疫情“风暴眼”武汉金银潭医院76天。

他说去武汉不是逆行,是因为病人在哪他就应该在哪。2021年,他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抗击新冠疫情先进个人”等荣誉。

《中国医生》剧情

《中国医生》由刘伟强执导,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领衔主演,易烊千玺特别主演,欧豪特别主演的抗疫医疗片于2021年7月9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影片根据新冠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以武汉金银潭医院为核心故事背景,同时也兼顾了武汉同济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火神山医院、各方舱医院等兄弟单位。

光亮的冰棍
欣喜的小土豆
2025-08-30 18:27:18

当我们窝在家里看电视时,他们却还在疫情一线工作,他们是最美逆行者。下面是我整理的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 作文 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一

尊敬的“逆行者”们:

你们近来可好?你们在对抗疫情的前线是否吃得饱,穿得暖?是否有休息的床铺和被子?是否有足够的防护工具?你们一定要多多保重!

“逆行者”有很多很多,我们都在过年时,你们却为人类在对搞病毒!

当您说“这病毒会人传人,没有特殊情况就别去x!”的时候,您却偷偷坐上了去往x的高铁。钟南山爷爷,我觉得您就是一位直正的“逆行者”!

当所有民工都赶回家过年的时候,一群最可爱的民工叔叔伯伯却背起行囊来到火神山,只用了十天就建好了一所很棒的医院,创造了世界奇迹!民工叔叔伯伯,我觉得你们也是一群“逆行者”!

当将来疫情结束后,所有人都恢复正常生活,李医生您却早已在天堂,不能与妻儿相见。您曾经受到那样的委屈,却还要跟死神抢夺患者,虽然您不幸被感染,去世了,可是您像一团火焰,温暧着我的心。我觉得您也是一位“逆行者”!

就像李兰娟奶奶说的:“冲在抗疫前线的人才是真正的明星、英雄!”,我觉得你们为了人类而不分昼夜地工作,你们可真伟大!你们的精神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我们!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律师或作家,如果我当了律师,就会保护你们,不让你们受欺负!如果我是作家,我就会写很多关于你们的 文章 ,让你们更受尊重!因为有你们,这次疫情才会得到控制!因为有你们,我们才可以重新回到校园!

最后,套用爸爸在朋友圈里发的一句话,祝祖国:“渐近繁华,活力依旧,风雨之后,阳光彩虹!”我想接着爸爸的话说:疫情消散,春风十里,春暖花开,和平再会,感恩逆者,好好学习,奋发图强!

此致

献上我的少先队礼!

写信人:

20x年2月22日

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二

敬爱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此刻,也许您正守护在一位位重症患者身边此刻,也许您正在实验室里争分夺秒地分离、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此刻,也许您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水已席地而睡??在这里,我要对你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你们坚守在防疫一线,正与死神掰手腕。

叔叔阿姨们,你们舍小家顾大家。过年回不了家,隔在我们与病毒之间,在防疫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危险,请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在春晚唯一一个没有排练过的节目中,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因为是医护人员,穿上白大褂,就要演好自己的角色。是啊,正因为有了你们,我们坚信疫情一定能得到控制。大家都说你们是超级英雄,是的,你们没有红披风,却是大无畏的英雄!可是,我也深深地知道,你们也只是一个个普通人,是爸爸妈妈心疼关爱的孩子,是孩子们依赖牵挂的亲人,更是家中的顶梁柱……但当白大褂加身时,你们就义无反顾地成了最美的逆行者,也成了我们的定心丸!虽然今年不能像以往一样外出旅游,但我们能安然无恙地在家中看书、写作业,关注疫情过一个别样的 春节 ,都是因为有你们的负重前行!感谢有你们!再一次向你们致敬!

亲爱的叔叔阿姨们,在这万家团聚的时刻,请停下手中的活儿,打个电话给家里报声平安。你们的平安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此致

敬礼!

一名来自浙江温岭的少先队员

20x年1月28日

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三

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白衣天使们:

展信佳!

20x年春节,本应是阖家团圆之时,普天同庆之际,一个肉眼看不见的恶魔却开始了它的大肆杀戮。这是我印象中最黯淡无光的一个春节,无人欢聚、人心惶惶。连日攀升的感染人数,短缺的医疗器械,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虽然家庭离散的痛感每天都在重复,但在这样的一个病毒肆虐,人心惶惶的时候全国人民几乎都紧门闭户,唯恐避之不及的时候你们却毅然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穿上了白大褂,挡在孱弱病人与死神的刀刃之间。

“国有召,召必战,战必胜!”“我自愿加入支援湖北医疗队,无论生死,不计报酬。”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一个个匆匆忙忙奔赴x的身影,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张张被磨出血泡的脸庞……你们不仅仅是儿女,父母,兄弟姐妹,更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此刻你们或许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穿梭在隔离区,或许在照顾一位位重症患者,或许在争分夺秒的抢救病患,或许累到站着就能睡着。疫情之中,患者的无助,家属的焦灼,x市民的孤城之感,中国人民的惶恐不安,都因为你们的到来而显得不再那么可怕。大家都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一些人在替你负重逆行。”

医护人员们,你们奋斗在一线很是辛苦,但是我们更希望你们能够照顾好自己,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因为你们是我们最坚强的护盾,我们希望你们平安归来。医护人员们,你们奋斗在一线很是辛苦,但是请你们记住,你们不是孤军奋战,你们的身后有强大的国家和热情的人民给你们支撑,我们会以举国之力驰援你们。医护人员们,你们奋斗在一线很是辛苦,但是你们放心,我们会谨遵你们的嘱托,不出门,不聚集,安心在家,为你们减少工作量。

是你们的坚守,换来了我们的安康,是你们的奉献,换得国家的兴旺。你们是最美逆行者,是病毒的克星,是城市中不可磨灭的风采。苍白的语言无法表达我的震撼,空洞的文字更不能表达你们的辛苦和付出。

国疆茫茫,多难兴邦。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且看,樱花将要灿烂,大雾将散,春风和暖。

我们在这里等候着你们平安归来!

此致

敬礼!

一位牵挂你们的小学生:

20x年2月23日

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四

致x的医生叔叔、阿姨的一封信

敬爱的叔叔、阿姨们:

您们好。

在20x年这个加长版的寒假里,我们宅在家里躲避瘟疫,而你们奔赴疫情一线,一路披荆斩棘地为我们过关。每每看到新闻里传来的疫情资讯,都让我的心情跌宕起伏。

年过古稀的李兰娟奶奶,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年龄,可她却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一线。李奶奶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摘下防护装备后,面部深深的压痕清晰可见,看得让我心疼。那脸上的压痕分明就是责任和担当。

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每天都有许多重症患者需要他治疗。因为接触患者过多,最后不幸感染病毒去世。他同在医务一线工作的妻子追着灵车拼命的奔跑,撕心裂肺的哭喊着。这生死离别的场面,让所有人泪眼模糊。

一位在疫情重灾区工作的护士,正月初二就上班了,已经25天没有回家了。一天,护送一名患者时路过自家楼下,她丈夫带着孩子、拎着刚做好的饭菜走到路边说:“孩子想你了,你把这热饭吃完,我们就在旁边看着你。”

......

这一条条抗疫讯息,看的我一次次湿润了眼眶。正是有千千万万个挑起重担的你们,为了更多人的健康和幸福而奋战着。我知道,人民安康就是你们的追求,不战胜病魔就不撤退,是你们神圣的使命。但是,奋战在一线的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你们的平安凯旋,是我们最大心愿。现在的我会戴口罩,勤洗手,多锻炼身体,不乱跑,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励志要成为像你们这样的人。

我虔诚的祈祷你们早日打败病毒,和家人团聚,期待明天会更好。

祝您们工作顺利,一切安好。

敬仰你们的山西学生:

20x年2月21日

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五

亲爱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

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由于新型冠壮病毒肺炎在x爆发,一直在不停的扩散,传染,使得人们不敢出门,不敢出去旅游,人们都怕出来以后不小心被传染,弄得马路上,街道上人烟稀少。那些已经染病的人们,通过你们的精心治疗与照顾,许多人才得以全愈。叔叔阿姨你们放弃了春节假期,义无反顾冲上有感染病毒危险的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你们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投身战“疫”,但是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不能为了帮助我们,抗击病毒,而疏勿了自己,让自己染上病。你们真是身穿白色大褂、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白衣天使!这些天,我和妈妈在家看电视时,发现几乎所有的频道都在演着抗疫一线的动人的 故事 和怎么去预防这来势汹汹的肺炎病毒等等。在抗疫战斗的一线上,你们演译出了一个个感人、动人的画面,你们就是一位位天使,救助病人,而抗击疫情,不仅是你们的事,也是我们大家的事。比如:湖南一个农民郝进,一次性捐出15000只医用口罩。当记者询问这15000只口罩的来源,才了解到,原来他之前在一个口罩厂工作,后来老板发不起工资,便发15000个口罩抵的工资。这个农民回答说:“听说这次疫情严重,我一次性捐了15000只口罩,希望它能发挥更大的价值”......像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相信我们一定可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相信,我们团结起来就一定可以打赢它、战胜它!

诗经《秦风无衣》这样写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衣。与子偕行!”日本友人支援我国时曾用这首诗经中的词,同时也赞扬了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祝愿我们早日战胜疫情!

x加油!中国加油!

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写信人:

20x年2月22日

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六

致敬英雄们

敬爱的医护人员,解放军叔叔,警察叔叔们:

你们好!

几个月前,新型冠状病毒来到我们身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要发生。全世界都要面临威胁,中国的发病率很高。

这种病毒称为新型冠状病毒。从x开始散发,有些人在潜伏期时不知道自己已经发病,还这儿跑那儿跑,导致传染给其他人。

好几天过去了,被感染上的人数大幅度上升。你们告别家人出阵x支援。更感人的是,x岁高龄的钟南山老爷爷也带着他的精兵强将赶到x,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争。

当我看到你们的脸上被勒出一道道血痕,我心如刀绞。你们只要穿上了防护服,就一天也不能脱。中午就睡在地板上,手都被汗水泡得白白皱皱。有些护士们为了不影响工作,剪掉了秀丽的长发。看到这儿,我想说:“吃野味的人,你们不会忏悔吗?”

在这几个礼拜口罩加工厂的人们和警察没有一天不在上班。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就是为了让病毒赶快消失,让大家过上平安幸福的美好生活。

我也祝愿你们做好自我防护,不要被病毒传染,我们都会好好待在家里,不给祖国添乱。

作为新时代少年,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像你们一样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此致

敬礼!

高新一小,五一班

20x年2月5日

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七

致抗疫一线英雄们的一封信

敬爱的一线医生,护士,军医以及警察们:

你们好!

在x年到来之际,可恶的病毒悄悄侵入了人类的身体。不久后,x成了重灾区,封了城。而这时,大家都躲在家里,各地的医生护士以及1400多名解放军军医,正在去支援x的路上。

警察们也不能休息,每天在路上查车,在待命,也依然在抗疫一线。你们是抗击疫情最美的逆行者。

在医院里,医生护士每天都要穿厚重的防护服。休息时间也很少,不分白天黑夜。穿着防护服无法喝水吃饭。在医院也不敢脱下,便睡在地板上。你们无时无刻都在与病魔斗争,时刻存在着生命危险。但是,你们关注的是人民的安危,不是自己的安危。每天为了避免上卫生间,都不敢喝水。当你们脱下防护服,卸下口罩,护目镜、手套,你们的脸上布满了一道道血痕,手已被汗浸湿,看见你们在医院极力救治患者时,我不禁想说:“谢谢你们!有了你们,新型冠状病毒必然全都会死掉的!”

更加感人的是x岁高龄的钟南山老爷爷,在抗击非典时是先锋,现在新型冠状病毒,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为人民服务。作为一位院士,尽自己所能,虽然老人是易感人群,但是他一鼓作气坐镇指挥,努力使病毒死亡。

感谢你们这些为祖国做贡献的英雄们,正因为有了你们,祖国才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此致

敬礼!

高新一小,五1班

20x年2月5日

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八

致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

见字如面!

截止今日,全国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人数已 达5974例,超过20x年非典感染者!这些数字看起来是多么的痛心!如今,这个病毒就像是我们的梦魇一样可怖,但却无能为力。

“今天你带口罩了吗”已成为每天灵魂一问,全国因为病毒而人心惶惶,每个人都窝在家里面不敢出去,可是那些医护人员不惧艰难险阻,无私奉献,即使有感染到病毒的危险也依旧赶赴前线,在微博、百度都能看到有关他们的视频。视频中有的人为了穿防护服将头发剪短,有不少人穿着防护服热的满头大汗却依然在高强度工作。穿上那套防护服,便是我们的白衣天使,便是我们的人民英雄!

此时,那些医护人员们也许正忙着照顾感染者、研究病毒以及相关药品,那个忙碌的身影从未消失我曾看到过一个视频,视频中四个医护人员推着一个病人在马路上快速行走奔向医院下面的文案写着“时间就是生命,中国加油!”他们那些奋不顾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那些如英雄般的气概值得我们继承。你们的努力,关系着人民是否能从担惊受怕中解脱出来,关系着感染者是否能够控制住或是否能痊愈。面对这些压力,你们毫不退缩,抵抗住外界因素,专心致志研究,为减少病患而作出努力,为祖国的未来作出贡献!

如今,局势正在好转,如贵州已无新增患者,首例已痊愈。所有的坏运气、悲伤、不满都将被冲散,迎来一个全新的20x年!愿万物更新,旧疾当愈,长安常安,万事胜意!

医护人员加油!中国加油!

愿事如所想,心想事成!

写信人:

日期:

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九

敬爱的钟南山爷爷:

您好!

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春节,流感来袭,肺炎肆虐,您披挂上阵,冲到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您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给我们带来希望,您给全国人民吃下了定心丸。

爷爷,说实话,之前我并不认识您(请原谅我的无知),当看到您火车上疲惫的照片、当听到您告诉大家都不要去x,而您却急忙赶往x,您的名字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于是我悄悄地查询了有关您的资料介绍,x年前,非典横行,是您事实求是通报疫情,兢兢业业地救治病人,带领一线的白衣天使们战胜了非典,x年后的今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您又挺身而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爷爷,从前的我,觉得学习只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工作。如今,认识您以后,我知道了现在好好学习的意义,是成为您那样拥有伟大人格的人,在未来的某一天,希望我能为家人、为社会、为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看着镜头前您含着泪坚定地说:“x,是能够过关的!”我的心仿佛被揉碎了。既心疼您又敬佩您。不知x岁的您还好吗?有没有好好吃饭呢?您要替全国人民保护好你自己,多喝水,多休息啊!

身体健康,早日回家!

内蒙古小学生

20x年2月1日

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十

亲爱的叔叔阿姨们:

你们好!我是一名少先队员,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但是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一起,我每天在窗前望着你们忙忙碌碌的身影,而你们也每天在守护着我。所以我有一些心里话想告诉你们。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发生以来,一场关系到每一个人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已经打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有很多人逆行而上,有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护人员,有警察,有政府工作人员......但就在我们身边也有你们这样一群“逆行者”,你们没有制服,没有防护服,可你们人人都有一副“红袖章”,疫情来临,你们却依然活跃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我由衷的对你们表示敬佩和感谢。

你们忙碌在各个社区里,你们进行卫生消杀,测量体温。你们是社区疫情防控的把关人在路口监测点,无论天气寒冷还是天阴下雨,都尽职核查过往车辆你们上门入户,配合乡镇工作人员进门入户摸排登记外来人员你们拉横幅,贴公告,做宣传,对社区出入人员测量体温大家恐慌,你们又化做心理咨询师大家缺药少菜,你们又成了快递员你们不是白衣天使却是合格的后勤保障兵,你们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点努力帮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帮助这座我们的城市。你们放弃小爱,成全大爱。你们有的是社区党员,有的是志愿者,有的村镇普通的老百姓,但是你们同样用职责和信念守护着我们的安全,“红袖章”是你们的标志,你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书写了平凡坚守和初心使命。

正是有你们的守护,让我们才感到了温暖,也让我明白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这场疫情防控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学生,虽然不能像你们那样冲在最前面,但是我们也应该心系国家承担起我们的职责,疫情来临,我们应该安心呆在家里,做好防护 措施 我们还可以学习卫生防护知识,加强身体锻炼,帮助家长干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场疫情更让我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悉心钻研,坚定志向。只有这样才能报效祖国,在祖国需要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望着每一个角落里你们坚定的背影,就会给我带来无穷的力量。中国加油!x加油!我相信你们,更相信我们伟大的祖国,这一仗我们一定能赢!

此致

敬礼!

写信人:

日期:

写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作文10篇相关文章:

★ 关于给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作文5篇精选

★ 致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范文

★ 致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作文精选5篇

★ 致敬最美逆行者800字优秀作文十篇

★ 致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小学书信作文

★ 疫情期间致敬最美逆行者作文十篇【精选】

★ 致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为题的作文5篇精选

★ 致敬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优秀作文5篇

★ 致最美逆行者的一封信600字

var _hmt = _hmt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热心的凉面
高贵的棉花糖
2025-08-30 18:27:18
医”心向党,踔厉奋进。西安交大一附院医者用爱书写荣光,诠释大医精诚,他们挑战极限,视患如亲,在刀尖上起舞;他们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冲锋在抵御疫情最前线;他们医者仁心,争分夺秒,与死神掰手腕做抗争;他们与党同心,与党同行,堪称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罗永百:在雪域阿里托起患者“心”希望

在世界屋脊西藏阿里,为了雪域高原的百姓健康,一批批医疗援藏队员接续奋斗。陕西省第七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内科罗永百医生利用一年援藏时间,协助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创建胸痛中心,进一步规范地区胸痛救治流程、缩短救治时间及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目前该院胸痛中心已通过省级预审。在罗永百的带领下,近一年来,地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成功救治了30余名高危胸痛患者,先后开展了包含冠脉造影、冠脉支架植入、血栓抽吸、左主干病变介入、冠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起搏器植入等多项首例手术,填补了阿里地区医疗空白,迄今已开展20余台冠脉介入治疗手术。

结合阿里地区实际,罗永百积极协调引进移动式OCT影像系统,相比于体积大难以运输的传统腔内影像设备,该设备可以装进“汽车后备箱”、轻松实现快速运输,让高精尖的影像技术走到基层,真正造福于广大基层病患,同时也推动了OCT技术在国内更广泛的使用和普及。2022年6月30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院袁祖贻院长、郭宁主任医师现场指导,为两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梗死血管进行了OCT检查,完成了阿里地区首例OCT指导下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手术治疗,让先进医疗设备在4500米雪域高原造福百姓健康。

经过一年的援藏工作,罗永百通过传帮带手把手现场教学,建立起了以当地医生为基础的组织架构,完善了胸痛救治流程,建立了胸痛中心联合例会、质量控制及典型病例讨论制度。与全区7家县医院签订了网络医院联合救治协议,邀请区内外胸痛救治专家,就胸痛中心建设流程、急性胸痛鉴别与治疗等进行培训,大大增强了当地医生心血管急危重症疾病的救治能力。通过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当地提供心血管诊疗专业支持,完善了地区医疗救治“体系网”,更好地为阿里地区人民健康服务。

>>石秦东:抗击疫情“急先锋”

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交大一附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石秦东教授成了名副其实的抗疫“急先锋”,哪里有支援任务,哪里就有石秦东的身影。从驰援武汉56天,到几度支援定点收治医院西安市第八医院,再到今年年初扎根西安市胸科医院直至重症患者全部清零,石秦东犹如守护神一般,为了患者拼尽全力。他说:“国家需要,就是我们义无反顾的动力。作为一名医生,我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虽然累、虽然苦,但每当看到病人病情好转,就觉得一切都值得。”

时间回到2021年末,西安正经历武汉封城之后规模最大的疫情,交大一附院组建了509人的庞大医疗队整体接管了西安市胸科医院,石秦东出任重症组组长。但彼时正在西安市第八医院的石秦东一时间无法脱身,为了兼顾两边的工作,他白天扎进病房救治患者,晚上趴在电脑前远程制定胸科医院重症病区的工作计划,线上传授经验,安排医生排班,接管初期工作机制没有理顺,面临随时到来的突发情况,石秦东24小时在线,几夜都没睡过整觉。“只要有石主任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队中的年轻医生说。

在胸科医院,石秦东带领团队啃最硬的骨头,取得了重症新冠患者零死亡、重症病区医务人员零感染的成绩。为了保障患者平安出院,他带领重症救治组30余名队员一直坚守到正月十五万家团圆之际才进入隔离休养,把对职业的坚守扛在肩上。

回归到日常,面对重症医学科繁重、紧张、责任重大的工作,石秦东常年坚持着快节奏、高强度,始终以抗击疫情时的冲锋姿态面对每一位患者,并以一丝不苟的态度严格要求科内同事,守护好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谈起每每遇到支援任务工作和家庭如何权衡,石秦东平静地说,“我们是一个个小家的支柱,但更是祖国这个大家庭的健康守护者。”

>>急诊科的生死时速

年近七旬,突发急性心梗、心跳骤停……,这是2022年6月21日13时左右发生在交大一附院门诊预检分诊台惊心动魄的一幕。

中午12点半左右,蔡先生的父亲突感不适,胸闷气短、大汗淋漓,而蔡先生还在单位上班,母亲见状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正当惊慌失措之际,邻居张建玲下班回家,作为交大一附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张建玲赶忙跟随救护车一同前往医院。

到达医院预检分诊台时,患者突然脸色青紫,出现心脏骤停现象。急诊科谢万科医生当时正准备去吃午饭,看到此等危急情况,连忙冲上前实施抢救。“当时情况太紧急了,根本来不及把患者从120的推车上放在急救床上,直接在推车上就开始实施胸外按压进行抢救。”在按压过程中谢万科同时指挥其他医护共同实施抢救,嘴里不停重复“除颤、付肾、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

按压10分钟后还是没有自主的心跳和呼吸,心外科郭锋伟医生带领团队火速启动ECMO(体外膜肺氧合),用来代替心肺功能,就地实施动静脉置管、建立通路、启用ECMO。与此同时,胸外按压也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四拨人轮流持续按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因为情况紧急,整个抢救过程都是在地上的小推车上进行的。当蔡先生赶到医院时,已经快两点了,看到父亲鲜红的血液经膜肺氧合后再次回流体内,脸色也渐渐好转,悬着的心才稍微放松一些。

当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后,患者被转去心外科导管室进行心脏造影,心内科霍建华医生为其植入两枚支架。整个抢救、手术的过程紧凑有序,医护人员一分一秒和死神抢时间,最终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

“父亲今年69岁,经历了这样大的一场突发疾病,多亏交大一附院急诊科、心外科、心内科等多学科密切协作,无缝衔接,才使得父亲闯过鬼门关,重获新生。”7月13日,蔡先生专程给医院送来了感谢信,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医务人员的感恩之情。

这样的故事,时常发生在交大一附院急诊科。 文/王睿 刘炳圻 康洁

激动的花卷
跳跃的洋葱
2025-08-30 18:27:18

引言:生活当中有一些好人,他们总是默默无闻的做着好事,力所能及的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别人渡过难关。虽然他们不是天使,但是他们胜似天使。例如武汉一个医生在雨中跪地救人,那么网友们又是如何评价这位医生的行为呢?

一、非常的负责任,有医德

自从2020年的新冠疫情,很多人都会非常尊敬医生这个职业,当大家在家里接受隔离的时候,他们都是英雄志奔赴到疫情非常严重的地区进行整治,虽然他们自己也害怕病毒,但是为了保护更多的人,他们甘愿站起来,成为群众和病毒之间一道非常厉害的阻隔墙。而这名武汉的医生在雨中发现有人遇到生命危险的时候,能够一直跪在地上救人,这种行为也是让很多网友非常感动的。所以说明这位医生也非常的负责任,有医德。

二、乐于助人

在生活当中经常会面临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出现问题之后,倒在地上是否要上前扶起他呢?这个问题也让很多人非常困扰,但是这个医生就不一样,他能够不知道病人的具体情况,就勇敢的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照明倒地倒病人。做一些急救措施,力所能及的却挽回他的生命。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也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三、大公无私

武汉的这名医生自身的品质也是非常高尚的,他这种乐于助人以及这份医生的责任感,也值得大家的敬佩。这位医生非常的大公无私负责任,一直做一些急救措施来挽救这位患者的生命,直到110和120都赶来之后,交由医护人员进行检查,而他也一直关心这位病人一直目睹着救护车离开。之后也得知这名病人在医院恢复的也比较不错。

高挑的咖啡豆
野性的未来
2025-08-30 18:27:18
12月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版“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

第一,

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

这一条是尽可能压缩疫情出现的封控面积,将其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

第二,

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并取消落地检。

第三,

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碧蓝的樱桃
心灵美的悟空
2025-08-30 18:27:18
两者的精神是有相似之处的,是可以相互连接的,可以用类似以下的文字,根据情况灵活改动。

读了精卫填海的故事,被惊人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虽然只是一只弱小的鸟,但是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填大海,坚持不放弃的完成自己的誓言。

在新冠疫情下,防疫人员和无数志愿者,在新冠疫情精神的鼓舞中,努力防疫,和像精卫填海的精神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坚持不懈,不言放弃,努力奋斗,在防疫第一线,不怕苦不怕累,才使得疫情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