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达电梯使用的是锰系磷化涂层电梯钢丝绳吗?
锰系磷化涂层电梯钢丝绳,是同结构钢丝绳之中疲劳寿命最长的,可以通过疲劳试验进行验证对比,该项工艺也是世界钢丝绳制造行业目前最先进技术,是光面电梯钢丝绳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的使用寿命超长,而且日均使用成本更低,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要求。
许多企业购买专利授权许可大批量生产锰系磷化涂层钢丝绳,至于电梯公司是否已经使用锰系磷化涂层电梯钢丝绳,建议打电话给他们的业务经理询问,仅供参考
锰系磷化涂层电梯钢丝绳,是当今世界钢丝绳制造领域最先进技术它的疲劳寿命最长,是光面电梯钢丝绳的3-4倍,而且日均使用成本更低。
锰系磷化涂层电梯钢丝绳全面淘汰光面电梯钢丝绳是必然的,使用一流质量的配件可以提高电梯整体质量。
这家公司目前是否使用锰系磷化涂层电梯钢丝绳,建议打电话问一问业务经理。用户需要最高质量好电梯,这是可以理解的。
一个原因是电梯使用时间长了,钢丝绳变细变松了,使电梯位置对不上楼层错位。
解决方法:维修人员上梯箱外面箱顶上,调整钢丝绳,电梯调整到正确位置,把钢丝绳长短固定好。
另一个原因是卡扣松了。
解决方法:把卡扣罗丝拧紧固定位,这样电梯就复位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4年1月1日 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第1、2、3、4章以及7.2.1(部分内容)、8.17.1、9.1.2b)、9.9.6.2(部分内容)、12.6(部分内容)、13.1.1.3、15.2.3.2(部分内容),16.2a)6)(部分内容)、附录C、附录E、附录G、附录M及附录ZA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是根据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标准EN81—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1998年版,对GB 7588—1995《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等效采用EN81—1:1985)进行修订的。经本次修订后的GB 7588—2003在技术内容上与EN81—1:1998等效,条文编号与之一致。
欧洲标准EN81—1:1998与EN81—1:1985相比,内容有较大变动。增加了许多新的技术内容和计算方法。本次对GB 7588的修订除少部分内容根据我国电梯行业情况有所变更外,基本上接受了EN81—1:1998的内容。
在本次修订中,主要技术内容变更如下:
1.GB 7588—1995适用范围简洁明确,因此仍保留GB 7588—1995适用范围,为了明确起见,加上“病床电梯”,删去EN81—1:1998的使用范围。
2.本次修订对EN81—1:1998所引用的标准做了以下转化:
(1)属于EN81—1: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列入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国家标准已被我国等效采用后成为我国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则直接引用相应的我国标准号。
(2)属于EN81—l: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没有列入的,在EN81—1:1998中也未提及标准代号,但其内容上涉及我国应实施的有关标准的,则也列入“引用标准”。如:16.2a)6)中原文为“使用CENELEC符号”,列入对应的我国标准GB/T 4728《电气图用图形符号》。又如:对于9.1.2 c)的要求,列入对应的我国标准GB 8903《电梯用钢丝绳》。
(3)属于EN81—1:1998“引用标准”一章中已列入的,但我国尚未转化的国外先进标准,我们直接引用国外标准号,如:ENl2015《电磁兼容性 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系列标准 辐射》,EN12016《电磁兼容性 用于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系列标准抗干扰性》。
3.为了与我国其他电梯标准协调,EN81—1:1998中与GB/T 7024《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术语》相同的术语不再列入,仅保留专用术语,并增加了“检修活板门”及“井道安全门”等。
4.根据我国国情,对EN81—1:1998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或调整。
(1)增加的内容:如在5.1.2中增加“观光电梯可除外”;在7.1及8.6.3中增加了“对于载货电梯,此间隙不得大于8mm”;在5.6.1中增加“特殊情况,为了满足底坑安装的电梯部件的位置要求,允许在该隔障上开尽量小的缺口”。
(2)删去的内容:如删去9.8.2.1中“具有缓冲作用的瞬时式安全钳”及其他条文中相关内容;删去10.3.4中“具有缓冲复位的蓄能型缓冲器”及其他条文中相关内容。
(3)调整的内容:如对8.2.1、8.2.2轿厢有效面积的规定进行了调整;对9.8.2.1中轿厢采用的瞬时式和渐进式安全钳的速度范围作了调整;在附录D的D2j)中,将:“额定速度”调整为“检修速度’;将F5.3.1“具有缓冲作用的蓄能型缓冲器”的试验方法内容调整为“线性蓄能型缓冲器”试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的各项安全准则以及附录内所有的要求,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的制造、安装与检验提供了全国统一的技术依据和安全要求,对于电梯交付使用前的检验、定期检验以及重大改装或事故后的检验的内容不应超出本标准的范围。
本标准的附录A、B、D、F、H、J、K、L、N均为标准的附录,附录C、E、G、M、ZA为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与此同时代替GB 7588—1995。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过渡期为1年,过渡期满后,GB 7588—1995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中国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苏州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沈阳东芝电梯有限公司、杭州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通力电梯有限公司、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蒂森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东芝电梯有限公司、上海永大机电工业有限公司、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苏州江南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顾鑫、康红、张广健、万忠培、叶丹阳、朱健、徐文刚、金来生、马凌云、黄启俊、杨锡芝,严建忠、王伟峰、林曼青、陈路阳、魏山虎。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7年,第一次修订于1995年,第二次修订于2003年。
EN81—1前言
0 引言
0.1 总则
0.1.1 本标准从保护人员和货物的观点制定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的安全规范,防止发生与使用人员、电梯维护或紧急操作相关的事故的危险。
0.l.2 研究了电梯在下列方面的多种事故的可能性:
0.1.2.1 可能因下列事故造成危险:
a)剪切;
b)挤压;
c)坠落;
d)撞击;
e)被困;
f)火灾;
g)电击;
h)由下列原因引起的材料失效:
1)机械损伤;
2)磨损;
3)锈蚀。
0.1.2.2 保护的人员:
a)使用人员;
b)维护和检查人员;
c)电梯井道、机房和滑轮间(如有)外面的人员。
0.1.2.3 保护的物体:
a)轿厢中的装载物;
b)电梯的零部件;
c)安装电梯的建筑。
0.2 原则
制定本标准时,采用了下列原则。
0.2.1 本标准未重复列入适用于任何电气、机械及包括建筑构件防火保护在内的建筑结构的通用技术规范。
然而,有必要去制定某些为保证有良好制造质量的要求。或许它们对电梯的制造者而言是特有的要求,也或许因为在电梯使用中,可能是有较其他场合更为严格的要求。
0.2.2 本标准不仅表达了电梯指令的基本安全要求,而且另外叙述了电梯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中的 最低限度的规范要求。某些国家的建筑结构等法规也不可忽视。
受此影响的典型条款是,机房、滑轮间高度及它们入口门尺寸的最小值的规定。
0.2.3 当部件因质量、尺寸和(或)形状原因用手不能移动时,则这些部件应:
a)设置可供提升装置吊运的附件;或
b)设计可以与上述吊运附件相连接的件(如:采用螺纹孔方式);或
c)具有容易被标准型的提升设备缚系吊运的外形。
0.2.4 本标准尽可能只提出所用材料和部件必须满足电梯安全运行的要求。
0.2.5 买主和供应商之间所作的协商内容为:
a)电梯的预定用途;
b)环境条件;
c)土建工程问题;
d)安装地点的其他方面的问题。
0.3 假设
考虑到包含在一部完整电梯内的每一零部件的可能危险。
制定了相应规范。
0.3.1 零部件是:
a)按照通常工程实践和计算规范设计,并考虑到所有失效形式;
b)可靠的机械和电气结构;
c)由足够强度和良好质量的材料制成;
d)无缺陷。
有害材料如石棉等不准使用。
0.3.2 零部件应有良好的维护和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尽管有磨损,仍应满足所要求的尺寸。
0.3.3 选择和配置的零部件在预期的环境影响和特定的工作条件下,不应影响电梯的安全运行。
0.3.4 承载支撑件的设计,应保证在0~100%额定载荷下电梯均能安全运行。
0.3.5 本标准对于电气安全装置的要求是,若电气安全装置完全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则其失效的可能性不必考虑。
0.3.6 当使用人员按预定方法使用电梯时,对因其自身疏忽和非故意的不小心而造成的问题应予以保护。
0.3.7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人员可能做出某种鲁莽动作,本标准没有考虑同时发生的两种鲁莽动作的可能性和(或)违反电梯使用说明的情况。
0.3.8 如果在维修期间,一个使用人员通常不易接近的安全装置被有意置为无效状态,此时电梯的安全运行无保障,则应遵照维修规程采取补充措施去保证使用人员的安全。
0.3.9 所用的水平力:
a)静力:300 N;
b)撞击所产生的力:1000N;
这是一个人可能施加的作用力。
0.3.10 除了下列各项以外,根据良好实例和标准要求制造的机械装置,在无法检查情况下,将不会损坏至濒临危险状态。
下列机械故障应考虑:
a)悬挂装置的破断;
b)曳引轮上曳引绳失控滑移;
c)辅助绳、链和带的所有连接的破断和松驰;
d)参与对制动轮或盘制动的机电制动器机械零部件之一失效;
e)与主驱动机组和曳引轮有关零部件的失效。
0.3.11 轿厢从最低层站坠落,在撞击缓冲器之前,允许安全钳有不动作的可能性。
0.3.12 当轿厢速度在达到机械制动瞬间仍与主电源频率相关时,则此时的速度假定不超过115%额定速度或相应的分级速度。
0.3.13 装有电梯的大楼管理机构,应能有效地响应应急召唤,而没有不恰当的延时。
0.3.14 通常应提供用于提升笨重设备的设施(见0.2.5)。
0.3.15 为了保证机房中设备的正常运行,如考虑设备散发的热量,机房中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客电梯、病床电梯及载货电梯制造与安装应遵守的安全准则,以防电梯运行时发生伤害乘客和损坏货物的事故。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驱动的曳引式或强制式乘客电梯、病床电梯及载货电梯。
本标准不适用于杂物电梯和液压电梯。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700—1988 碳素结构钢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idt IEC 68-2-27:1987)
GB/T 2423.6—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b和导则:碰撞(idt IEC 68-2-29:1987)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idt IEC 68-2-6:1982)
GB/T 2423.22—200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N:温度变化(idt IEC 60068-2-14:1984)
GB/T 4207—1984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和耐漏电起痕指数的测定方法
GB/T 4723—1992 印制电路用覆铜箔酚醛纸层压板
还有发不过去了,怎么办不呢?
曳引电梯:曳引电梯是电动机转动带动曳引轮转动,驱动钢丝绳,拖动轿厢和对重作相对运动,从而牵动电梯上下运行。
螺杆电梯:采用电动机作为动力源,电动机通过皮带与螺母相连,而螺母齿纹与螺杆齿纹阴阳啮合。当电动机工作时,驱动螺母沿螺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平台的升降。
螺杆式电梯的优势在于对土建结构的要求很低,从而空间占用率小,能够节省建筑空间。但是缺点同样非常明显,螺杆电梯运行时噪音比较大,维护成本高。
曳引电梯的优势主要在于运行平稳,节能环保,性价比比较高,而且不会出现漏油情况。但是曳引电梯对土建要求稍高,不过最近迅达别墅电梯推出了Villa-S系列曳引电梯,类似螺杆电梯那种无机房无井道无需底坑的电梯,更加方便施工安装。
2、其次指挥上方的人移动钢丝绳,直到把移动的轿相归到正常位置。
3、最后电梯轿厢不超载超重,钢丝绳定期检查,有裂开的地方及时更换。
2.1 轿厢、门、开关、门机构、门锁
2.1.1 电梯轿厢
2.1.2 门机系统
2.2 导轨、导靴、对重
2.2.1 导轨
2.2.2 导靴
2.2.3 对重
2.3 机械安全装置
2.3.1 限速器、安全钳
2.3.2 缓冲器
2.4 电梯的曳引系统
2.4.1 曳引机
2.4.2 制动器
2.5 电梯的曳引式提升机构
2.5.1 曳引式提升机构
2.5.2 常见的曳引传动结构
2.5.3 特殊的曳引传动结构
2.6 电梯的曳引能力
2.6.1 曳引系数
2.6.2 电梯正常工作的曳引条件
2.6.3 电梯的最大曳引能力
2.6.4 允许的轿厢最小自重
2.7 曳引钢丝绳及其均衡受力装置
2.7.1 电梯钢丝绳
2.7.2 电梯曳引钢丝绳端接装置
2.7.3 悬挂与补偿装置
第3章 电梯的驱动控制系统
3.1 电梯运动系统的动力学
3.2 电梯驱动控制系统的特点和要求
3.3 电梯曳引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3.4 主驱动系统的速度调节
3.5 主驱动系统的过渡过程
3.6 电梯驱动系统的运行过程
3.7 直流调速电梯的主驱动及其控制系统
3.8 交流调速电梯的主驱动及其控制系统
3.8.1 普通交流电梯的主驱动控制系统
3.8.2 VVVF调速的高速电梯主驱动系统
3.8.3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电梯传动与控制系统
第4章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
4.1 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控制环节及结构
4.1.1 电梯安全可靠运行的条件
4.1.2 电梯开关门控制环节
4.1.3 电梯的方向控制环节
4.1.4 发生制动减速信号的控制环节
4.1.5 主驱动控制环节
4.1.6 电梯的安全保护环节
4.2 电梯召唤指令的处理
4.2.1 轿内指令信号的登记与消除
4.2.2 层外召唤信号的登记与消除
4.3 电梯的信号指示系统
4.4 电梯的消防控制系统
4.5 电梯的群控系统
4.6 电梯的微计算机控制系统
4.6.1 采用FX2N可编程控制器的电梯控制系统
4.6.2 用上行和下行换速开关进行楼层翻转的原理
美国奥的斯,日本三菱、日立、东芝.富士达.铃木,瑞士迅达,芬兰通力,德国迪森
上海三菱电梯(上海)
大连星玛电梯
OTIS电梯(天津、广州)
康力电梯 江苏吴江
迅达电梯 产地:苏州、上海
通力电梯 产地:江苏昆山
蒂森电梯 产地:广东中山
西子OTIS电梯(杭州)
永大电梯(上海)
迅达电梯(苏州、上海)
东芝电梯(沈阳、上海)
富士达电梯(上海、廊坊)
广州日立电梯(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