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葫芦
电动葫芦是一种由电力驱动的轻型起重机械,通常安装在直线或曲线工字型轨道上运行或悬挂在梁式起重机上。它具有外形尺寸小、质量轻、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等优点,所以得到广泛应用。
电动葫芦如图9-1所示。它主要由起升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两部分组成。传动原理如图9-2所示。起升机构由电动机10通过联轴器12带动齿轮减速器的传入轴11转动,经由齿轮1~8四级减速。齿轮8与花键套13固接,花键套空套在减速器传入轴11上,由壳体支承,它的右端与卷筒9固接,卷筒在左端用滚珠轴承支承在套筒上。这样,当齿轮8转动时,卷筒9也跟着转动。传入轴11的右端用花键套装上圆盘式电磁制动器的内盘14,制动器的外盘15固定在减速器的外壳上。制动器的上闸(即刹车)是依靠弹簧16的压力把内外盘压紧,制动器的松闸则依靠三个电磁铁17吸住在外盘15上的铁块18,使内外盘松开。电磁铁17的电路是与电动机10的电路并联。因此,电磁铁17随着电动机10工作而起作用。
为了防止吊钩上升超过极限位置造成事故,在卷筒的下部装有限位器,当吊钩升至极限位置时,吊钩上的压板与限位开关接触,切断电路。
小车运行机构由电动机19通过齿轮20~23驱动车轮24,使整个电动葫芦运行。小车一般有四个车轮,沿着单工字钢梁的下缘运行。电动葫芦多数是采用由一个电动机驱动两边的车轮。由于行走速度小,为了简化构造,小车行走机构一般可不装制动器。
图9-1 电动葫芦
1-盘式制动器;2-齿轮减速器;3-双轮小车;4-运行机构;5-卷扬装置;6-起升电动机;7-运行电 动机;8-软缆引入器;9-操纵装置;10-连接架装置;11-上升限位装置;12-吊钩装置
图9-2 电动葫芦的传动简图
1~8-齿轮;9-卷筒;10-电动机;11-传入轴;12-联轴器;13-花键套;14-内盘;15-外盘;16-弹簧;17-电磁铁;18-铁块;19-电动机;20~23-齿轮;24-车轮
电动葫芦的供电方式有滑线式和软缆式两种。前者一般在运输距离较长和需要环行运行时采用;后者一般在悬垂电缆下部挂着一个按钮开关盒,由地面控制。如果电动葫芦轨道用在电动单梁起重机上,也可以采用在司机室里操作。
电动葫芦的起重量有0.1、0.25、0.5、1、2、3、5和10t等几种。近年来,大起重量的电动葫芦得到迅速的发展,而且已经有以电动葫芦代替操作不很频繁的桥式和门式起重机的运行小车,从而简化大型起重机的结构。
表9-1列出了CD、MD型电动葫芦的规格和主要技术性能,供参考。
表9-1 CD、MD型电动葫芦的规格和主要技术性能
这种情况在电动葫芦维修中是很常见的,因为电动葫芦的升降电机应用了断火限位器。
普通电机正反控制是两只接触器下端出三根线至电机,而电动葫芦是两接触器下端出五根线至断火器,经断火器的上下限位触点转接后再由三根线接入电机。这样,维修后因线序错误很容易出现只上或只下的情况。
想理解这种故障现象,首先需要了解断火限位器及其控制方式,百度文库有很多介绍可参考学习一下。
画一简图帮你分析一下:
如图:上升时KM上接触器吸合,电源L1L2L3经断火器上限触点BA和接线端子E接入电机T1T2T3,此时相序是L1-T1,L2-T2,L3-T3。下降时KM下接触器吸合,电源L1L2L3经下限触点CD和接线端子E接入电机T3T2T1,此时相序是L1-T3,L2-T2,L3-T1。
上超限时触点BA断开,下超限时触点CD断开,正常工作时触点A与C,B与D是接通的。
更换接触器后,如果两接触器下口的线同相序进入断火器,就会出现你问题中的只有上或只有下的情况。
另外,更换断火器特别要注意线序,不然还会出现短路放炮故障!
1、放线定位:按设计图纸放线,定桩位。
2、开挖土方: 采取分段开挖,每段高度决定于土壁直立状态的能力,以0.8~1.0m为一施工段。开挖面积的范围为设计桩径加护壁厚度。
挖土由人工从上到下逐段进行,同一段内挖土次序先中间后周边;扩底部分采取先挖桩身圆柱体,再按扩底尺寸从上到下削土修成扩底形。
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时,要及时用吊桶将泥水吊出,当遇大量渗水时,在孔底一侧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潜水泵将水排出。
3、测量控制:桩位轴线采取在地面设十字控制网、基准点。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桶的钢丝绳中心与桩孔中心一致,以做挖土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
4、支设护壁模板:模板高度取决于开挖土方施工段的高度,一般为1m护壁中心线控制,系将桩控制轴线、高程引到第一节混凝土护壁上,每节以十字线对中、吊大线锤控制中心点位置,用尺杆找圆周,然后由基准点测量孔深。
5、设置操作平台,用来临时放置混凝土拌合料和灌注护壁混凝土用。
6、浇筑护壁砼:护壁砼要捣实,上下壁搭接50~75mm,护壁采用外齿或内齿式;护壁砼强度等级为C25,厚度150mm,护壁内等距放置8根直径6~8mm长1m的直钢筋,插入下层护壁内,使上下护壁有钢筋拉结,避免某段护壁出现流砂、淤泥而造成护壁因自重而沉裂的现象。
7、拆除模板继续下一段施工: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常温下24小时)便可拆模,再开挖下一段土方,然后继续支模灌注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挖至设计要求的深度。
8、排除孔底积水,灌注桩身砼。灌注桩身砼前,应先吊放钢筋笼,并再次测量孔底虚土厚度,并按要求清除。
扩展资料:
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作业前,强制通风不得少于30分钟,每孔必须两人配合施工,轮换作业。孔下人员连续作业不得超过2h,孔口作业人员必须监护孔内状况。
2、孔下操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安全绳、安全带。
3、 桩孔周围2m范围内必须设护栏和安全标志,非作业人员禁止入内。3m内不得行驶或停放机动车。
4、 下井作业,应对井内气体进行监测,发现有害气体或缺氧时,排除孔内有害气体,并向孔内输送新鲜空气或氧气,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5、 土方应随挖随运,暂不运的土应堆在孔口1m以外,高度不得超过1m。孔口1m范围内不得堆放任何材料。
6、 料斗装土、料不得过满,每斗质量不得大于50kg。
7、孔口上作业人员必须按孔内人员指令操作辘轳。向孔内传送工具等必须用料斗系放,严禁投扔。
8、必须自上而下逐层开挖,每层挖土深度不得大于100cm,遇松软土质不得大于50cm。严禁超挖。
9、作业人员上下井孔必须走软梯。
10、暂停作业时,孔口必须设围挡和安全标示或用盖板盖牢,阴暗时和夜间应设警示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灌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