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规格及吊重
1、检查钢丝绳参数表。计算钢丝绳的最大破断拉力;
2.确定安全系数。用最大破断拉力除以安全系数,确定钢丝绳的提升重量。平时,设备维修和其他起重的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绞车用于升降人员的,不小于9,用于升降物料的,不小于7.5。
3、旧钢丝绳,需要仔细检查绳的状况。
比如公称直径21mm为非标准规格,公称直径20mm为20.6-21.2mm,实际直径20.6-21.2mm,以6*19W结构为例,强度等级1570MPa,麻芯,GB8918-2006中重要用途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为207kN,约21.1吨。提升货物的安全系数一般为6,断丝最大提升重量。
扩展信息:
国家标准GB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其中包括钢丝绳的破断拉力。破断拉力除以安全系数,即为单根钢丝绳的提升重量。然后根据移动滑轮组的钢滑轮组数量计算最终起重量,仅供参考。
起重机用户需要高质量的钢丝绳,钢丝绳应具有长寿命、高质量、稳定可靠。钢丝绳在大气环境中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接触疲劳。
在该领域首次提出钢丝绳微疲劳的预防措施是采用专利技术生产的磷化涂层钢丝绳。钢丝绳经过锰系磷化或锌锰处理,耐磨性、耐腐蚀性和钢丝表面的改善,很难大幅度提高钢丝绳的疲劳寿命。结构疲劳寿命是光滑钢丝绳的三倍,最高实验对比惊人的四倍。在类似条件下,可以通过疲劳试验来验证。
吊车钢丝绳检查及报废标准:
1、是否断丝:确认裂痕或伤痕己达到钢丝直径一半的钢丝视为断丝。
2、检査磨损与损伤:注意磨损状况是同心磨损,还偏心磨损。
3、腐蚀情况:检査锈蚀、点蚀、锓蚀程度,南方雨季地区容易腐蚀。
4、是否变形:检查扭结、波浪度、扁平度,以确认变形程度。
5、电弧及热影响:若发现回火或烧损现象的钢丝作断丝处理。
6、检查绳端紧固零件:检查压块缺陷,裂纹,变形绳端固定部分是否抽出或滑动。
7、同时注意卷筒及滑轮:査看绳槽底部磨损状况,滑轮转动情况。
钢丝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予以报废:
1、对于交绕的钢丝绳在一个捻距(指任意一个钢丝绳股环绕周的轴向距离)内的断丝数达该绳总丝数的10%。
2、吊运炽热金属或危险品的钢丝绳,其报废断丝数取一般起重机的一半,即5%。
3、钢丝绳表面层钢丝腐蚀或磨损达表面原丝径的40%。
4、钢丝绳有明显的内部腐蚀。
5、钢丝绳直径减少量达7%。
6、钢丝绳与铝合金接头部位有裂纹或滑移变形插编钢丝绳索具插编部位有严重抽脱:浇铸钢丝绳锚具与钢丝绳连接处位移,发生抽脱现象。
7、钢丝绳表面有磨损或腐蚀,又有一定数量的断丝。
8、整股断裂或烧坏。
9、局部外层钢丝绳伸长呈“笼”形或钢丝绳纤维芯的直径增大较严重。
10、钢丝绳发生扭结、死角、硬弯、塑性变形、麻芯脱出等严重变形。
钢丝绳吊重计算公式是钢丝绳理论重量(kg)=钢丝绳直径*钢丝绳直径*计算系数。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出于安全考虑,所以必须要除以4----8倍的安全系数。钢丝绳是指用多根或多股细钢丝拧成的挠性绳索,钢丝绳是由多层钢丝捻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由一定数量股捻绕成螺旋状的绳。在物料搬运机械中,供提升、牵引、拉紧和承载之用。
钢丝绳的选用
吊装用钢丝绳可采用6X19型,宜采用6x37型,因为后者较容易弯曲。使用时可单根、双根或多根。钢丝绳编插接头编插是吊装作业中最常见的方式,当钢丝绳两端的绳套采用编插接头时,编插接头长度不应小于钢丝绳直接的20倍。另外还有锥形楔套连接、铝合金套压缩法连接、绳夹连接等方式。
钢丝绳安全载荷=最小破断拉力÷安全系数。正常起重安全系数是4倍以上。
吊装钢丝绳的选用,以最重钢柱的重量作为计算依据,单根钢柱最重分别取9.5吨和5.2吨,外框单根钢柱最重均取27.2吨。钢柱的吊装均采用四点吊,吊装就位时,吊索基本工况为:吊索受力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最大60度。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请务必通过起重设备或滑板轻轻装卸。
严禁以钢丝绳表面作为杠杆的支点移动轴上的钢丝绳。
请勿在有尖硬杂物之处滚动钢丝绳,请按正确的方向缠绕或放绳。
请在干燥、通风、防雨、防潮的仓库内存放并垫上枕木,必须室外存放时,须涂好保护油脂,并垫上枕木,遮盖防雨布(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丝绳
法律分析:钢丝绳在一个捻节距内断丝数超过总丝数的10%; 外层钢丝磨损量超过原直径的40%,当不足时可以按拆减后的断丝数报废; 吊运炽热金属或危险品的钢丝绳的断丝数达到一般起重设备钢丝绳的报废断丝数的一半,其中包括钢丝表面腐蚀进行折减; 钢丝绳直径减小达7%; 钢丝绳整股断裂或麻芯外露、局部外层钢丝伸出呈笼形状态以及打死结等现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
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