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把扳手夹个东西打一成语
一个人拿着大工具夹小东西打一成语——大材小用或大器小用。
分析:大工具可谓大材、大器,夹小东西可谓小用,因此一个人拿着大工具夹小东西可用成语(大材小用或大器小用)来形容。
大材小用
dà cái xiǎo yòng
【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出处】晋·石崇《许巢论》:“盖闻圣人在位,则群材必举,官才任能,轻重允宜,大任已备,则不抑大材使居小位;小材已极其分,则不以积久而合处过材之位。”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多用作宾语;定语。
【辨形】材;不能写作“才”。
【近义词】大器小用、明珠弹雀、牛鼎烹鸡
【反义词】人尽其材、物尽其用、知人善用
【例句】一个人有没有才能,要经过客观实践的检验才能知晓,有的人自恃才高,总以为自己~,受了委屈,这也大可不必。
【英译】waste one’s talent on a petty job
【成语故事】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父亲在他童年就去世,由祖父抚养成人。辛弃疾曾拜当时著名的田园诗人刘瞻为师,并和党怀英两人是刘瞻最得意的学生。有一次,刘瞻问他们两人道:“孔子曾经要学生谈各人的志向,我也问问你们将来准备干什么?”党怀英回答说:“读书为了做官,为了取得功名,光宗耀祖。我一定要到朝廷里去做大官;如果做不了官,就回家隐居,学老师的样子写田园诗。”
刘瞻听了很高兴,连连称好,认为他的志向很高洁。辛弃疾却回答说:“我不想做官,我要用词写尽天下的贼,用剑杀尽天下的贼!”刘瞻听了大吃一惊,要辛弃疾今后不要再说这样荒唐的话。此后,辛、党两人的生活道路截然不同:辛弃疾英勇地投身到抗金的民族战场上去,以爱国词人著称于世;而党怀英则混迹于金人统治集团,为金人作了一些帮闲乃至帮凶的工作。
金人南侵后,辛弃疾组织了两千多人的队伍在故乡起义。后来,又率领队伍投奔济南府农民耿京组织的起义军。不久,起义军接受朝廷任命,与朝廷的军队配合作战,打击南侵的金军。但由于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辛弃疾后来曾长期闲居在江西上饶一带。1203年春,才被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兼浙江东路安抚使。这一年,辛弃疾已经六十四岁了。
绍兴西郊有一处地方叫三山,当时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就在那里闲居。陆游比辛弃疾大十五岁,当时快八十岁了,他的爱国诗句早已为辛弃疾所景仰,因此辛弃疾到任不久,就去拜访了这位前辈,两人一起议论国家大事,相见恨晚。陆游听了辛弃疾对形势的分析和统一、全国的设想,觉得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希望他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次年春天,宋宁宗降下圣旨,要辛弃疾到京城临安去,征询他对北伐金国的意见。”辛弃疾把这件事告诉陆游,陆游觉得这是辛弃疾施展自己才能的好机会,为他感到高兴。
为了鼓励辛弃疾发挥自己的才能,陆游特地写了一首长诗赠给他。诗中写道,“辛弃疾是古代大政治家、军事家管仲、萧何一流的人物,现在当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鼓励他为恢复中原而努力,千万不要因为受到排挤不得志而介意。六十六岁那年,这位始终是被大材小用的爱国英雄,终于在忧愤中去世。
【成语词条】命悬一线
【成语拼音】mìng xuán yī xiàn
【常用程度】常用
【成语结构】紧缩式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解释】处境危险,随时可能丧失生命。
【典故出处】叶赫那拉·图鸿《乾隆皇帝》第二章:“弘历正命悬一线时,东方兰儿又突然现身,与吴秃子拼了个两败俱伤。”
谜底:坐 立 不 安。
坐 立 不 安
【拼音】: zuò lì bù ān
【解释】: 坐 着 也 不 是,站 着 也 不 是。形 容 心 情 紧 张,情 绪 不 安。
【出处】: 明 · 施 耐 庵《水 浒 全 传》第 四 十 回:“自 从 哥 哥 吃 官 事,兄 弟 坐 立 不 安 ,又 无 路 可 救。”
【举例造句】: 萧 状 元 终 日 在 此 来 往,吾 等 见 了 坐 立 不 安。 ★ 明 · 凌 濛 初《初 刻 拍 案 惊 奇》卷 二
【拼音代码】: z l b a
【成语注音】: ㄗㄨㄛˋ ㄌ一ˋ ㄅㄨˋ ㄢ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辨析】: “坐 立 不 安”与“坐 卧 不 宁”有别:“坐 立 不 安”多用在口语里;“坐 卧 不 宁”多用在书面语里。
【近义词】: 坐 卧 不 宁、如 坐 针 毡、忐 忑 不 安
【反义词】: 镇 定 自 若、心 平 气 和、平 心 静 气
【歇后语】: 属 泥 翁 的;猴 屁 股 扎 蒺 藜
【灯谜】: 躺 下 才 舒 服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 人 的 情 绪
【英文】: ants in one's pants
答案是【残缺不全】或【坐立不安】
建议提问的朋友遇到正确答案时,能够及时将最快回答正确的答案采纳,免得其他朋友以为前面还没正确的答案而费尽脑筋。
采纳他人的答案,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肯定,对答题者也是一种鼓励,且提问者和答题者双方都能获得财富值,正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未彻底解决你的问题或有其它疑难,尽可向我发起追问,亦可求助于我的团队。
zhāo bīng mǎi mǎ
【解释】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结构】联合式。
【用法】用于组织或扩充人力。有时含贬义。
【辨形】招;不能写作“召”。
【近义词】招降纳叛
【反义词】孤军作战、顾盼自雄
【辨析】~与“招降纳叛”;都有“招收人员;扩充势力”的意思。但对象不同;前者是征集愿意参加的人;后者指敌对阵营的人。
【例句】在封建社会;劳动人民不堪忍受剥削而~;举旗起义。
zuò lì bù ān
[释义] 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语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寻思去计;坐立不安。”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与“坐卧不宁”有别:~多用在口语里;“坐卧不宁”多用在书面语里。
[例句] 儿子第一次出远门;今天回来;妈妈在家等得~。
[英译] can neither sleep nor sit still
近义词:寥寥无几
反义词:数不胜数
屈指可数
屈指可数 ( qū zhǐ kě shǔ )
解 释 形容数量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出 处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突出的人或事
示 例 周而复《白求恩大夫》:“他不仅在加拿大是第一等专家,即在世界上也是~的人材。”
近义词 寥寥无几、寥寥可数
反义词 不可胜数、恒河沙数
灯 谜 十个;一二三四五
屈指可数
屈指可数成语含义:
形容物品(或其他)的数量非常非常少,少到只需要用十个手指头数一数就可以数清。
出处: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
造句:
(1)你怎么带回来的东西这么少?少到都可以屈指可数了!
(2)丽丽从小就是个很乖的孩子,受到的指责少的可以屈指可数。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满意的话,请采纳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