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扬琴具体怎么调音,一边用扳手,另一边的滚珠怎么跳呢?
1、拨、调、听,三字调音法
“拨”就是左手持琴竹,用琴竹竹尾拨琴弦发音。“调”是右手拿调音搬手,套好指定琴弦弦轴,通过转动弦轴,来进行调音。“听”是调音者用耳朵来听,在左手拨动琴弦,右手转动调音搬手同时,调音者要仔细听辩,因紧弦而产生音由低到高的音响过程,并找到琴弦需要的音高。
在调音时,调音者要注意左手持琴竹拨弦的角度,右手拿调音搬手的角度。
2、琴弦顺序
调琴时还需注意琴弦的顺序,一般是顺次调音,由前到后,从第一根调到第二根,再调到第三根和第四根琴弦。调音可用“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比较省劲。先敲击音叉,找到标准音A(440赫兹HZ)后,或用嘴吹校音管,听到标准音A(440HZ)后,运用“拨”、“调”、“听”连续动作的调音方法,调好第一根琴弦。
扩展资料:
演奏技巧
1、正确持键
“三指持键”指大拇指、中指、食指用力均匀的握住键子。关键是中指指肚紧贴在键柄上,目的是通过三指紧握,使键子和手成为一个整体,成为手指的向前延伸,这样才便于控制强弱力度的变化。在三指持键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一是大拇指容易凸出、二是中指常常不能紧贴在键柄上。
2、转腕子
当三指握住键子以后,上下弹奏的任务便交给腕子完成,要求腕子直上直下的转动。这样才能使键头正面击弦,取得好的音色。
腕子是个“万向轴”,什么角度转动都可以,而且非常灵活,但让它直上直下转动并非易事,训练的方法是双手合十,或半握拳合在一起,不得分开,上下转动,才能达到直上直下转动的目的。
扬琴调音器使用方法为:
1、首先左手用琴竹尾部按上下顺序拨响琴弦,右手用扳手转动弦轴将一个琴码上的音高调到一致。
2、向左转动是将音升高,向右转动是将音降低。
3、在调钢弦时,先调准琴码左边的音,然后再调准琴码右边的音。
4、当出现音程关系不准时,可用移动滚珠的方法进行微调,调弦时旋转的方向和用力也十分重要。
5、当扳手插进弦轴时要求平稳、垂直,旋转时用力要均匀缓慢,动作不能过快或过猛,否则会造成弦轴松动,容易跑弦,无法将琴音调准。
正确的调弦方法是音准的重要保证,扬琴不像古筝那样弹不同的调的曲子都要调音,只要把整架琴的音都校对一遍就可以弹不同调的曲子了。
扬琴,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击弦乐器,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
扬琴弦的安装很类似钢琴,每台琴都配有一个专用扳手,如果买的成品弦,可以直接将弦上有结套的一头套在左边面板下的对应缺弦位置,再将弦拉过来穿在右面螺孔上拧紧即可,拧紧后弦要被压低,才能避免杂音。琴弦号配对主要看你的琴的型号了,是401,402或者501、502?确定型号再买对应的弦,找店家或者你买琴的时候里面附的调音表对照你缺的弦就可以了,最低的那根粗的是16号,越往上号越大。
那谁呀,照我的抄一遍……
在调音前先要检查每条琴码上的弦号是否一致,每根琴弦要均匀分开,一般滚珠要放在滚板的间位置。调音的程序是根据扬琴的固定音位排列,按照五度、八度的音程关系循环调音。
调弦的具体方法:
首先左手用琴竹尾部按上下顺序拨响琴弦,右手用扳手转动弦轴将一个琴码上的音高调到一致。向左转动是将音升高,向右转动是将音降低。在调钢弦时,一般先调准琴码左边的音,然后再调准琴码右边的音。当出现音程关系不准时,可用移动滚珠的方法进行微调。调弦时旋转的方向和用力也十分重要。当扳手插进弦轴时要求平稳、垂直,旋转时用力要均匀缓慢,动作不能过快或过勐,否则会造成弦轴松动,容易跑弦,无法将琴音调准。所以正确的调弦方法是音准的重要保证。
【相关阅读】扬琴的基本演奏方法
据史籍记载,中世纪以前,在中东的亚述、波斯等国,流行着一种桑图尔琴。它有梯形或长方形的`琴箱,面板上张以几十条钢弦,在弦的2/3处支有条马,使每条弦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这种桑图尔琴,至今仍在伊朗、伊拉克、土耳其、中亚和印度等国流传。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扬琴基本演奏的方法,以方便大家参考。
演奏动作,是在手臂配合下,以腕指关节为活动的中心,采用拇.食.中三指持笕法,依靠手腕伸屈,转动和手指捻动.上托相结合来完成 (通常简称“腕指结合法”或“指腕结合法”)。从臂.腕.指三者的关系来讲,一般以手腕为主,手指以及手臂为辅。整个演奏是一个臂.腕.指节节带动,有机配合的协调动作。就力学特征而言,各部位骨骼在肌肉拉力作用下系作杠杆运动。其动力性力量和琴笕的弹性.重量及运动加速度构成的合力,最后集中于手指(动力作用点在拇指和食指的交接处。)作用键头,形成一个力的聚集点弹击琴弦。琴笕是以腕关节为圆心,在立体空间作略呈外斜的上下半圆弧线运动。
演奏时,各部位应在保持整体感和自然松驰的基础上,两臂下垂,两手向前平伸,自肘关节一手指一笕头呈直线状态。肩.肘.指关节与其相邻的骨骼之间应当形成方便演奏的最佳角度。在演奏中:1.臂主要负责调整手和腕的击弦位置(上臂作纵向前后移动,前臂作纵向前后,横向左右移动。)配合手和腕作一些幅度较大,力度较强的弹奏动作。应当尽可能减少前臂的上下活动。2.腕的伸转可概括为类似于“甩”一即象甩鞭子那样一 触即发的动作。转动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不30超过度),两腕水平间距不宜过宽,动作要灵活有力,防止出现“搁弦”.“剜弦”.“前戳”.“后拉”.“平压”和“斜噼”等现象。3.手指持笕,是以拇指第一节的中心部位罗眼),食指第一关节和中指第二节的中部触笕,手型要自然。拇指和食指的感觉要敏锐,捻动应灵活,这对音质.音量.控制音色.力度和速度的变化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指上托系由无名指和小指同步配合,该三指应自然弯曲,相互贴近,托笕富于弹性,并与击弦运动保持频率相等。
在全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动作的连贯性.敏捷性和“甩”.捻.托的同步性,保持点的感觉,发音颗粒鲜明给人以“珠落玉盘”之感,并使这种点的发音产生有如弦乐器的线条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