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中华v5排量1.5T正时链条怎么对
凸轮位置在气门室盖上,2个凹点。
水泵不需要对。机油泵位置要先找排气支管下部、飞轮端、一个14号的螺丝。拧掉螺丝,用细一点的螺丝捅进去。能捅到底就把机油泵传动齿对上记号、捅不进去就把机油泵传动齿转一圈再试试。平衡轴记号在侧面,一个缺口。
一、点火正时不对对汽车的影响很大,汽油在引擎里头的燃烧是必须靠火星塞那边跳出火花来点燃的,要使引擎顺利发动,而且燃烧良好,火星塞的火花要够强才行,但更重要的是火花跳出来的时间必须恰当正确,太早太晚都会影响到引擎的马力,这火花从火星塞跳出来的时机就是所谓的点火正时。一般都是以活塞走到上死点前多少曲轴转角的角度来表示,例如上死点前 10°,而不以时间为单位。
二、点火正时调整
1、调整分电器断电触点间隙
触点间隙的大小不仅影响火花的强弱,而且影响触点开闭的早晚。若在调整点火正时后再调整触点间隙,即使是微小的变动。都会破坏已经调好的点火时刻,故必须在点火正时调整前调好触点间隙,将该间隙调整到0. 35~0. 40毫米范围内。
2、找出第一缸压缩行程上止点的位置,旋松第一缸火花塞。
慢慢摇转曲轴,当听到泄气声音时,表示第一缸在压缩行程。打开飞轮壳上的检视孔盖,再慢摇曲轴,使正时记号对准。
3、有辛烷值选择器的应将它调整在"0"的刻度位置上。
4、确定断电器触点刚张开的位置
旋松分电器外壳的固定螺钉,将外壳先沿着分电器轴旋转的方向转动,使两触点处于闭合位置。然后接通点火开关,一面将分电器的外壳沿着分电器轴旋转的相反方向转动,一面使点火线圈的高压线对着搭铁处(约2~3毫米),直到发现火花时为止。最后将分电器外壳的固定螺钉拧紧。
5、按点火顺序接好高压线:
装回分火头,将第一缸高压线插在分电器盖和分火头导电片对准的插线孔内,以顺时针方向按1、5、3、6、2、4的顺序插好各缸高压线。
6、发动检查:
起动发动机使运转至正常温度,忽然加速,若此时发动机发出短促而稍微的爆震声并立即消失,则点火时间适宜。如无爆震声,即点火时间迟后,应松开分电器外壳的固定螺钉,并将分电器壳向分电器轴旋转的相反方向转动少许。如爆震声严重,即点火时间早,应向上述相反的方向转动分电器壳,直至适合时为止。
正时皮带:正时皮带(Timing belt)是发动机配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与曲轴的连接并配合一定的传动比来保证进、排气时间的准确。使用皮带而不是齿轮来传动是因为皮带噪音小,自身变化量小而且易于补偿。显而易见皮带的寿命肯定要比金属齿轮短,因此要定期更换皮带。
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正时”有两种含义:点火正时,配气正时(其实应该叫配气相位)。过去传统的发动机,点火正时和配气相位均是由机械传递特性来保证的;现在的电控发动机,虽然喷油时刻和点火时间都是由电子控制,但是配气相位(也就是进、排气门开闭时间)却还是由发动机的机械传递特性来保证,所以,在曲轴、凸轮轴上仍然要存在正时标记,以保证安装正时皮带或链条的时候绝对保证发动机配气相位的机械位置不能变化。---当然,现在很多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同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等的变化,但是,即便如此,基础的机械位置依然需要保证。
1.5T和1.6L车型在首保里程及保养周期方面有所区别。其中,1.5T车型首次免费保养是在车型行驶3个月或3000公里时进行,随后每75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及机油滤芯;而1.6L车型首次免费保养是在车辆行驶3个月5000公里时进行,随后每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每10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滤芯。
从官方手册上可以了解到,中华V5 1.5T与1.6L车型在部分配件的保养周期上存有差异。其中1.5T车型的空气滤芯为每5000清理一次,每10000公里更换一次,而1.6L车型则每20000公里清理一次,并未标明具体更换周期;1.5T建议每20000公里更换一次防冻液,而1.6L车型则每40000公里更换一次;1.5T建议每40000公里更换一次火花塞,而1.6L车型则每20000公里更换一次。
当然,两款不同排量的车型,在不少配件的保养周期上,还是相同的。例如汽油滤芯均为每20000公里更换一次;空调滤芯建议每10000公里更换一次;手动变速箱建议车辆行驶至60000公里检查一次,视实际情况更换,如果无需更换则在车辆到100000公里时再作更换;自动变速箱油则每20000公里检查一次,并没有列明具体更换周期。除此之外,中华V5全系均配备电子助力转向,正常情况下终身免维护,同时它采用了正时链条,在正常情况下也是无需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