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PX化工
对二甲苯项目
饱 受争议的大连福佳大化PX(对二甲苯)项目的去留有了定论。
昨天,央视报道称,大连市委、市政府决定该项目立即停产并且正式决定这个项目将被搬迁。
放眼全国各地,在各种大型化工项目纷纷上马的背景下,PX项目也非大连独有。
如何在工业文明与环境承载这两条钢丝绳上平稳前行,并找到权衡各方利益的“重心”,这是摆在一些地方政府面前的决策考题。
大连官方的应对
昨天,大连官方对当地民众的诉求进行了正面回应。
当天下午,大连市政府以扩音器喊话的方式向市民发布公告:市政府研究决定,福佳大化PX项目尽快搬迁,同时鉴于搬迁需要制定科学的方案,现在立即停产。
官方在对市民热爱大连、保护环境的心情表示理解的同时,请大家理性表达,并自觉维护大连的社会稳定。
大连市民于先生称自己的居住地距离福佳大化PX项目只有十几公里。
他表示,有家人和同事到开发区海域游泳,许多人回家后竟然浑身起红疹。后来,他们对海水取样并到相关部门检测,结果是“苯超标”。
PX是一种基础的芳烃化合物。
目前对其毒性,国际上存在争议。一方观点认为,PX有毒,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对胎儿有极高致畸形率,其蒸气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另一方认为,PX属低毒物质,缺乏对人体致癌性证据的物质。
事实上,大连市政府已经于9日连夜商议,将发生溃坝事件的福佳大化PX项目搬迁问题正式摆上工作议程。
一位王姓先生表示,自己注意到了官方的上述表态。
“我觉得政府的态度很积极,但我更想知道,要论证多久,搬迁有没有时间表。”他说。
上午11时,大连市相关负责人对公众明确表示,坚决搬迁PX项目。
密集的增产
包括国家发改委、新华社和各地政府网站在内的公开资料显示,除了大连,目前各地规划、在建或已经建成的PX项目分布在山东青岛、浙江宁波、上海、新疆乌鲁木齐、江苏南京、河南洛阳、天津、辽宁辽阳、海南洋浦半岛、福建泉州、福建漳州、广东惠州和江西九江。
2002年,由于我国针对PTA(精对苯二甲酸)由限制改为鼓励政策,国内市场一直被抑制的需求迅速爆发,并直接拉动了上游PX的需求,使得随后五年PX的消费量陡增。
根据相关数据,中国PX产量从1995年的84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225万吨,同时进口量也从1995年的1万吨上升到2005年的155万吨,进口依存度到2005年已经升至41.8%。
为了适应经济增长对原料的需求,以及降低出口依存度,国家发改委2006年出台的“PX‘十一五’建设项目布局规划”中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安排4个PX改扩建项目,新增产能183万吨;此外还有6个新增PX项目,新增产能415万吨。预计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中国大陆的PX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的PX项目,主要分布于因经济发达而对化工企业需求旺盛的沿海地区。
在青岛,国家发改委网站一则消息显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丽东化工,PX产能达63万吨/年。不过,虽然直到201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才核准了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芳烃项目申请报告,但2007年青岛丽东化工就已经正式投产。
这并不是PX冲动的唯一表现。
增产是另一个主题词。
2005年9月,中石油辽阳石化提前190天建成年产45万吨PX生产装置。
据《辽宁日报》报道,这一项目年生产能力原来为25万吨,投产后又将提高到70万吨,国家发改委2007年转载的一篇报告更是透露,项目产能将增加到160万吨/年。
而在南京,2007年《中国石化报》的一篇报道就称,2007年南京扬子石化的PX产能已经达到80万吨/年。当时国内恰逢化纤原料需求激增,导致对主要聚酯原料精对苯二甲酸(PTA)投资也迅速增加,继而形成对(PTA)原料PX的大量需求。
中石化扬子石化有限公司网站上的信息则透露,现扬子石化有限公司拥有包括140万吨/年芳烃在内的60余套大型石油化工装置。
而根据宁波市“十一五”规划纲要,该市在此期间的PX产能要达到200万吨等。
其中,就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70万吨PX项目,宁波市发改委早在2005年5月就已经向国家发改委上报申请报告。
而根据中石油镇海炼化网站信息,该PX项目拥有100万吨/年芳烃生产能力。
洛阳石化也拥有21.5万吨/年产能的PX项目。
2008年9月,国家发改委核准了中石化洛阳分公司扩建项目,将PX生产能力由23万吨/年提高到68万吨/年。
除了上述项目,福建炼油化工70万吨/年PX项目在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核准。
同样是在2009年,海南炼油化工60万吨/年PX项目,以及中海油南海石化(惠州)PX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后者是当时单线加工能力最大的该类项目。
地方的权衡
民意的诉求有时确实能够影响一些地方对PX项目的决策。
福建漳州官方的最新消息显示,漳州古雷PX石化项目即将于8月份试投产,效率之高令人称道,因为根据此前的计划,该项目本将于今年底才基本建成。2009年3月,国家发改委核准了福建漳州对二甲苯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80万吨/年。
值得关注的是,相关PX项目此前计划选址厦门但因争议太大而搁浅。
厦门的PX叫停事件,某种程度上担当了普及公众对PX项目了解的启蒙角色。
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PX项目建设前后显得尤为引人关注的,除了石化公司令人称奇的投产效率,还有项目周边居民的极大疑虑。
2007年2月8日和3月30日,丽东化工所在的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先后举行两场分别针对媒体和市民的环保说明会,旨在打消市民疑虑。
2009年当地媒体报道称,金陵石化公司投资的PX项目部分子项已投入生产,这一项目也曾引发民众担忧和质疑,但南京“市长信箱”进行了相关澄清。
经济效益和安全忧虑,两相比较,需要审慎权衡的是地方政府。
中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对媒体表示,投资近百亿建一个PX化工项目,在地方政府眼中,增加税收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还在于拉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各地在上马此类项目时,纷纷对其环保方面的努力作了宣传。
漳州境域,约1万年前已有先民在这里生息劳作。夏商属百越地,战国后期前属闽地,后属于闽越地。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漳州旅游 导游词 ,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漳州旅游导游词1
出于对火山遗址壮观景象的吸引,多年来我陆续参观过我国大型火山遗址多处,曾走进东北地区长白山地、大兴安岭和东北平原地,内蒙古玄武岩的熔岩台地,海南岛北部与广东雷州半岛的火山及熔岩地貌,福建漳州滨海火山遗址等,其间亲历火山遗址的壮观景象,无论是黑河五大连池、牡丹江镜泊湖、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十五道沟、内蒙阿尔山石林塘、驼峰岭天池、海南海口火山口、广东湛江玛珥湖、漳州滨海火山遗址等等,都留下深刻印象。
在众多火山遗址中,唯一一个在海洋地貌火山遗址,就是在福建漳州,其他火山的爆发都在内陆山川,不靠海洋。漳州滨海火山遗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龙海县滨海地带,面积318.64平方公里,在古火山遗址一带,现在已经以火山 文化 为主题,以海洋为背景,建起了我国唯一海洋地貌的火山地质公园。公园为西太平洋新生代火山岩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构造上属欧亚板块东缘裂陷带,由2600万年至700万年间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构成了典型的火山地质地貌景观。其喷发序次清楚,火山口典型且保存完好,有罕见的无根喷气口群、气孔柱群及由140万根巨型六边形玄武岩柱组成的柱状节理群,有各种海蚀地貌和多处优质沙滩,还有8000年前的古森林炭化木层等,是一处极为宝贵的火山地质遗迹。
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以龙海市隆教古火山口为主要景观,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完整的椭圆形海底古火山口,潮涨即隐,潮落即现。
景区内十几公里的海岸线平缓的沙滩上,散落着无数远古火山喷发带来的黑色玄武岩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里一大批独特的火山地貌奇观:鱼鳞石瀑、熔岩“珊瑚”、气孔柱“梅花桩”、八卦状火山口、串珠状火山喷气口、“莲花盘”等等,构成了一座天然的火山地质博物馆。
顺着弯曲的沿海栈道,来到《巨龙界海》的景点,当退潮时一条玄武岩石脉墙向东伸去,它根基长200米,宽30到50米,当地人称它为龙脉,退潮后自然露出,涨潮时就被大海淹没,据说这条玄武岩墙也是东海与南海的分界线。当潮水涨到一定程度时,小龙头忽隐忽现,形如“蛟龙下海”,因此被誉为“小龙头”,可以和秦皇岛的“老龙头”相媲美了。这条黑岩墙是从地幔深处喷发的岩浆凝固而成,虽然墙不是很厚,但是它的高度却深入地下几十公里,这是当地人称为龙脉的地方。在建造地质公园修栈道时,为了不破坏龙脉,栈道在经过巨龙的上方,特地造了一座小桥,巨龙从山体里伸出,直插入海,向着对面的方向延伸,消失在茫茫的大海里。
当我站在正是龙脉上方这座小桥上的时候,犹如骑上巨龙,脚踏东南二海,我的心潮随着大海的浪涛在涌动在奔腾,追着那2644万年至410万年前,火山喷发的通红的熔岩流浆在呼啸奔腾,我的视线也随着大海浪涛在飞舞在旋转在翱翔,飞向那东海南海分界线无边无际的远方――
站在观景长廊的栈桥上,望眼看去那各种形状黑色的玄武岩,地质公园的景观,细腻的沙滩,蓝天白云,珍奇花草,零距离感受碧浪卷起千堆雪,瞬间感悟爆发心潮逐浪高的心声,此时此地此景此情小草含香~叶子,还真的颇有感慨!
在离火山遗迹不远的`漳浦赤湖镇海滨,1999年一场罕见的强台风过后,人们在被巨浪冲开的土层下,惊奇地发现一片古森林遗迹,遗址中有水杉、水松、紫楠等8个树种,属亚热带被子植物种群,经专家鉴定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毫无疑问近万年前的历史长河里,脚下这里曾经生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亚热带森林。多么神奇的地球,神奇的大陆,神奇的海洋。现在建好的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在自然火山熔岩群组的沿海岸,建起了火山形成博物馆,并建有房车营地可以接待游客,绿廊里各种珍稀花卉竞相开放,吸引着游人参观游览。
由于天气原因风浪太大,火山遗址的两个重要岛屿,林进屿和南碇岛没有上去有点遗憾。不过我家先生以前去过,拍了一些照片,补充这里的遗憾。
在我国的火山遗址中,我第一次参观火山遗址是在黑龙江黑河五大连池。那里的火山地貌景观多姿多彩,那孤山独耸,双峰对峙,有的如卧虎,有的如蟒蛇、绳索,奇异无比。当我坐在朋友的车上,往火山喷发口行驶的时候,两旁绵延几十公里甚至是几百公里,都是70万年前火山喷涌的岩浆涌动的痕迹,我心里有一点收紧,知道是遗迹也不敢多看,真的有一点恐怖的感觉。
五大连池是众多火山遗址中,喷发的熔岩遗迹最为壮观的火山遗址。喷出的岩浆又形成天然堤坝,将白河断为五截,形成五个地下相通的火山堰塞湖,五大连池由此得名,并形成今天的五大连池壮美景观。
广东湛江玛珥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玛珥湖,也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玛珥湖之一,另一个玛珥湖在德国。之所以称为玛珥湖,是因为玛珥湖的形成,区别于 其它 火山口湖的特点:它是平地爆发,蒸汽、泥石同时喷发后形成火山口,是一种封闭式特殊类型火山口形成的火山湖。
湛江湖光岩的爆发口在地平面以下300多米,岩浆回落形成的“湖底”仍然低于海平面,于是,丰富的地下水就成为湖水的主要来源。湛江玛珥湖还有很多迷,比如那里的湖水旱不沽涝不溢湖的周围绿色植被丰富,落叶也经常落到湖面,但湖面落叶不知什么原因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湖中鱼龟成群,特别是乌龟有很多,还有特大的,但是却无蛙无蛇无蚂蟥。还有那多个自然之谜都没有被解开,所以构成了湛江湖光岩景区“稀、古、奇”三大特色。
火山遗址远古的遗迹,地球结构不断运动的产物,大自然神奇的造化,我有幸能参观那么多火山喷发后遗迹的地方,感到很是欣慰。但还总觉得有些遗憾,比如云南腾冲和顺热海火山遗址至今还没有参观,即使已经参观的地方也有不全面、不仔细和遗漏的东西,也好,有遗憾才有再去的欲望和希望,才有进一步了解火山知识的动力。
下面是我去过的其它部分火山遗址照片,晒出来是为了更好的与漳州滨海火山遗址比较。
漳州旅游导游词2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小沈,今天我将带大伙参观一个企业,想必大伙都知道片仔癀吧?特别是爱美的美女们,它也是化妆品品牌哦。但我们今天不说化妆品,而是去看看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参观之前,我想先为大伙介绍下漳州片仔癀。
漳州片仔癀,传承五百年的国药奇葩。 漳州方言把一切炎症统称“癀”,吃一片该药即可消炎退癀,故名片仔癀。片仔癀商标原为僧帽牌,1956年纳入漳州制药厂,成为全国独家生产的名贵药品。
据说在东南亚地区华侨中,一些老人重病或即将离世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服用片仔癀。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连片仔癀都无法救治的话,恐怕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可见这一药品在当地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如,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片仔癀”这个神秘的“国宝名药”的来历。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宫廷政变,当时皇帝的御医因为不满宫廷的暴政,于是隐居起来,到漳州东门外的璞山岩修行,变成僧侣,法名延候。延候利用宫廷的秘法,将田七、蛇胆、牛黄、麝香等等配合起来制成片仔癀。这种片仔癀以“八宝丹”之名贩卖,因为对于跌打损伤、消炎止痛有明显效果,所以变成璞山岩的传家秘药。片仔癀悄悄的在璞山岩流传下来,但到了民国初年,1911年左右,璞山岩的一名僧侣,到漳州东门成立了“馨苑茶庄”的制药所,开始专门制造片仔癀。1956年,政府宣布进行私营改造,成立公私合营的.漳州市制药厂。 当时片仔癀并不是该厂的主产品,而该厂的大蜜丸、小水丸等是主要产品,故而片仔癀历时10年左右,只是产品的小配角,每年生产不过一至两次,每次二十到三十两左右,以原始的中药铺作坊生产,操作者四人,虽然疗效颇佳,但知晓者甚微,因而虽是药中之王的佼佼者,却经历了较长的冬眠期,那它是怎么发展到现在的呢?
当时旅居菲律宾四十多年的一位老华侨身患癌症,请当地留美名医诊治,花了大量的钱财,病情却日益加重。最后西医断定,"顶多再活三个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老华侨要求回祖国请中医试试,就是归西天也要死在故乡。当他心事沉重的回到了祖国,向名医盛国荣求治,老中医用了片仔癀治疗,一个月过去了,病情未恶化,三个月过去了,病情有好转,半年过去,不但没死,疾病减轻,明显缓解。老华侨再度出海,轰动当地。经他现身说法,一时片仔癀在当地价值猛增百倍,盛国荣老中医的大名也在华侨中广为流传,许多华侨回国请他治病。
片仔癀疗效显著,渐渐驰名中外。据漳州人的回忆,早年间当地人会用红纸包着片仔癀,与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一同锁于盒子里,以备急用。这似乎成为了一种传统,且在很多情况下能令人化险为夷。
时至今日,当年的宫廷秘方、镇寺之宝,今天已成为蝉联国家金质奖、列为中药一级保护品种、首批通过原产地标记认证的著名中成药之一,多年来位居我国中成药单项出口创汇首位,在海内外市场享誉斐然,畅销不衰。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片仔癀。片仔癀不愧为中国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片仔癀介绍完毕,想必大伙很想看看生产这奇葩的地方吧,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漳州旅游导游词3
漳州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毗邻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最南端的一个地级市,辖一市二区八县,有 120个乡、镇、街道。全市土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 3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人。
漳州始建于公元686年(唐垂拱二年),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自然人文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全市共有革命史迹和名胜古迹28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东山关帝庙、龙海慈济宫、华安二宜楼、市区明清石牌坊、漳州文庙大城殿、龙海江东桥、漳浦的赵家堡、诒安堡和南靖的田螺坑土楼群、和贵楼、绳武楼。漳州拥有各具特色的五大旅游资源:以东山、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为代表的海滨风光秀丽、神奇以花市一条街、马口花博园为代表的花果园林绚丽、诱人以土楼、开漳圣迹将军山为代表的文化古迹悠久、灿烂以虎伯寮国家自然保护区、马洋溪漂流为代表的绿色生态葱郁、怡人以千年古刹三平寺为代表的宗教朝圣地闻名遐迩。全市现有国家4A级旅游区2个(东山风动石景区、漳浦天福茶博物院),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漳州滨海火山地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华安县、东山县、长泰天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南靖虎伯寮、云霄漳江口红树林),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5个(东山风动石――塔屿景区、龙文云洞岩景区、诏安九侯山景区、平和灵通岩景区、漳浦前亭――古雷海湾景区)。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古代有陈元光、朱熹、黄道周,近代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等漳州的芗剧 、潮剧、木偶以及木偶 雕刻 艺术誉满海内外,剪纸、灯谜、大车鼓舞蹈、木版 年画 等民间传统艺术丰富多彩。
漳州位于北纬23.6―25度,东经117―118度,是个依山傍海、有江、有平原的富庶宝地,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全市拥有耕地面积250万亩,山地1230万亩,内陆水域、浅海滩涂180万亩。海岸线680公里,有众多天然良港,招银港区、古雷港区和东山港区都是深水港湾,多处可供建设 10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全省第二大江―一九龙江横贯全境 。漳州平原是全省最大的冲积平原。漳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5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21℃,无霜期达330天,是个天然“大温室”,四季常青,物产丰富,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盛产“六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三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以及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扇贝等海珍品。天香丽质的水仙花、“国宝神药”片仔癀、“国货之光”八宝印泥,被誉为“漳州三宝”。
漳州是福建的重点侨乡之一,台侨优势突出,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台湾现有人口中有1/3祖籍在漳州。漳台两地民间 传统文化 如歌仔戏、灯谜等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面对台湾,南临港澳,介于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闽粤赣三省与通向台港澳、东南亚地区的交通要冲,区位独特,有利于对外开放。早在1985年,漳州就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地区,1992 年国务院批准东山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1994年国务院把漳州市定为全国外向型农业示范区,1997年国家外经贸部、农业部和国务院台办联合批准漳州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全市现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15个,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已同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60亿美元。
漳州是福建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鹰厦铁路穿境而过,国道 319、324线横贯南北,厦漳高速公路和漳诏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漳龙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市区到厦门机场不足50公里,南部几个县城到汕头机场只需半小时至1个小时的行车里程漳州港被国家列为首批对台定点直航试点港口之一,招银港区、东山港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己对外开放,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超过1300万吨。全国最大台资项目后石电厂已建成并上网供电,使漳州成为福建的重要电力基地。邮电通信设施先进,发展超前。全市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年来,漳州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经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论证,在衡量农业发展的13项指标中,漳州有12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明显,全市已形成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水产品、畜禽、饮料和香料等8大出口创汇基地。其中,水果、水产、蔬菜三个大宗农产品人均拥有量居全国地市级前列。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较高,全市目前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000多家,涌现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全市建成了福建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共有11类、99个产品获得“绿标 使用权,总数占全省45%以上。“漳州水仙花”、“漳州芦柑”、“王官 溪蜜柚”和“天宝香蕉”等一批名牌产品享誉海内外。全市培育壮大了一批工业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了以食品、电力、机械、电子、家电、制药等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已有漳州发展、龙溪股份、片仔癀药业等三家上市公司,拥有片仔癀、万利达等2个全国驰名商标,22个省级著名商标,36个名牌产品。全市利用台资在全国地市一级居领先地位。至2003年4月,全市已累计批办台资项目1664家,合同利用台资66.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4.3亿美元,分别占全市三资企业数的47.2%、合同外资额的54.3%、实际利用外资的57%。引进台资大项目和特大项目不断增加,其中投资上千万美元有94家,上亿美元有3家。在台湾百家大企业和上市公司中,已有台塑、灿坤、统一、泰山、天福等在我市投资办厂。全市累计引进农业台资企业731家,占全国总数的1/10,农业实际利用台资6.35亿美元,占全省的1/3强。
在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漳州市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并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先进典型。漳州110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平和县西坑村、东山实小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农村党组织“三级核心网络”建设得到中组部充分肯定在全国率先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了“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的市级行政服务中心先后荣获“全国创建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并被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今日的漳州,正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按照建设“生态工贸城市”的目标定位,加快实施“建设新区、开发沿江、改善旧城”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努力打造生态品牌,提升城市品位,营造高尚人居环境。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漳州正在海峡西岸崛起!
漳州旅游导游词4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郑。今天我带大家游览的是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林进屿。
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包括古火山岛林进屿、牛头山古火山口、南碇岛、鱼鳞石山等。今天我就带大家去领略一下古火山岛林进屿的特殊地质风貌。
“林进屿”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这里有个 传说 :很早以前,长泰县有一个叫林震的人,身患麻风,被族人弃于这个岛上。他吃岛上的动植物,喝岛上的水,专心读书。后来,他的病不治而愈。不久,中了状元,职从六品。他在京城任职8年,淡泊名利,不愿阿谀奉承而称疾告归。而这座无名岛后人就称为了“林震屿”,为了避讳,又把它称为“林进屿”。
现在我们已经登陆林进屿,大家小心。岛上局部可见碱性橄榄玄武岩石,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就形成了今天世界罕见的火山地貌景观了:一是机理完整的玄武岩石群,二是熔岩湖现象,三是巨型柱状节理。
岛的中央是郁郁葱葱的山峰,海拔72.7米。岛上的甘泉清澈见底,林间有山羊奔走。岛的四周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石群。在岛的北海滩上,可以见到16个火山口紧密连在一起,形成圆环状,像VCT软盘,就觉得一定读得出它那千百年来的巨变。这里的火山口小而多,还有这种玄武岩巨型柱状节理,更有这整齐的“巨柱石林”,它是如何摆布的呢?大家可以思考思考了。
岛上到处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石头,这里的石头没有牛头山那的排列有序的“石柱”,却千奇百怪、形状各异。
漳州滨海火山地质公园的林进屿,是一座既古老有充满活力的宝岛,这里既是科研基地、创作基地,更是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各位讲解先到这里,接下来大家可以自由参观,请注意安全。
漳州旅游导游词5
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大家好!刚才一路坐车有没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呢?对我们漳州的印象怎么样啊?呵呵,先 自我介绍 一下,我是这里的定点讲解员小肖,今天,就由我带大家揭开滨海火山的神秘面纱。
我们祖国的海滨城市和岛屿很多,为什么这里的海这么吸引游客呢?而且,每位游客游览之后,仍然对它赞叹不绝,记忆犹新。很多游客这么告诉我,说:小肖啊,来过你们这里,才知道什么是葱郁的山,什么是纯净海
曾经,我们这片绵延的沙滩,神奇的岛屿,虽然它呀天生丽质,却始终“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2001年3月,漳州滨海火山成为首批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她的千般风韵、万种柔情,才为人所知,这片神奇的土地由此引来了许多关注和好奇的目光。漳州滨海火山自然生态风景区衬托在蓝天、碧海、沙滩、绿林之中,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海上娱乐、科普 教育 等为一体,是一处回归自然、体验生活的综合旅游度假区。同时景区也是我国现有国家地质公园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景观最有特色的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漳州滨海火山包括香山、林进屿、南碇岛三大景区和崎沙湾、江口湾、后蔡湾等三个海水浴场,即“一山两岛三海湾”。而现在我们要去的是被誉为”中国最美丽十大海岛”之一的林进屿。林进屿是由火山岩〔玄武岩〕组成的似椭球形岛屿,岛的东南边有一个形成于2000多万年前的古火山口,东北海滩上则有多达16处的火山喷气口群及几千平方米的铆钉状气孔柱群,构成了国内罕见的古火山岛景观。林进屿岛名的由来源于这样的一个 故事 :传说明朝末年有个长泰人叫林震,自小父母双亡,跟随哥嫂度日。有一年瘟疫流行,小林震也不幸染疾。无奈,哥嫂只好把他放在这座孤岛上,小林震靠岛上的海螺、动物和野果为生。不久,他的瘟疫竟奇迹般地好了,后来还考取了状元,由于林震和林进在闽南语的发音里都念成林进,后人就把这座岛叫做林进屿,以纪念这位状元。在漳州的塔口庵和长泰县,还有立有“状元坊”,长泰还有状元井的遗迹和皇帝御赐的圣旨。
现在我们已经登陆林进屿了,请大家小心,注意安全。这里的火山地貌景观分为三部分:一是玄武岩石群,二是熔岩湖现象,三是巨型柱状节理。岛上葱郁的山峰,也许你们想象不到在几千万年前发生的火山喷发,看这些玄武岩在海浪的镌刻下,形成千姿百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这里照照相。现在我们所在的这个海滩上,可以看到16个火山口紧密连在一起。火山口中间凹进去,成为圆环的形状。它们大小不一,你们看,这个圆环像不像VCD的软盘呢?大家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据地质专家介绍,这种圆形构造是由于熔岩下的含水层被岩浆加热引起蒸汽爆发而形成的喷气口,就像我们平时烧开水时,盖子上总要留个小孔的道理是一样的。有的专家也称这种状态为“熔岩湖”。好,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奇特的景观呢,就是玄武岩的柱状节理。它主要是六边形和多边形的,垂在20米到50米的悬崖上,远远望去,像不像少女垂直的秀发呢?在林进屿的岛上,还有许多石由于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石头,这里的石头排列并不规则,而是千奇百怪,形态各异。所以呀,它又有“神话世界”“抽象画廊”的美称。请大家尽情地展开你们的 想象力 ,你们看,这块石头像不像马,啊,这块像海豚,各位朋友,你们都可以在这里找一找自己喜欢的动物,一定能找到的。
这里的岩石奇怪,这里的海水湛蓝,这里的海鲜呢也特别的鲜美。因为这片海水纯净物污染。曾经啊,听过这么一个笑话:几个游客我们这吃海鲜,然后开始比拼谁吃的鱼最新鲜。甲说:我吃的鱼最新鲜!因为我家紧靠菜市场,锅烧热了,再去买鱼都来得及。鱼下锅时活蹦乱跳,当然新鲜了。乙说:我吃的鱼最新鲜!我邀几位友人,在海边垂钓,同时在海滩边去锅生火,一钓到鱼立即下锅,当然新鲜了。丙说:我吃的鱼最新鲜!那是千载难篷,我有幸吃过一次。我乘船出海,在船头生火煮饭。水开了,我掀起锅盖。这时一尾鱼跃出水面,不偏不倚,正好掉进滚开的锅里。这鱼离开海水才几秒钟,就进入锅里煮了,当然最新鲜了。丁说:你们说的这几种鱼都不算最新鲜。海底火山爆发,鱼还没有出水面,就被煮熟了,所以漳州滨海火山鱼最最新鲜了!
这些也都是笑谈了。大家可以在这里尽情地欣赏大海,吹吹海风。累了,饿了,还可以到我们这里的小木屋里坐下来,品一品我们闽南地道的功夫茶,尝一尝我们的海鲜。希望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能给你们的生活中增添几许纯净的快乐。
漳州旅游导游词相关 文章 :
★ 漳州市区导游词大全合集
★ 漳州古城导游词作文5篇
★ 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导游词5篇
★ 漳州土楼导游词作文
★ 漳州明清古街导游词
★ 漳州东山岛的导游词
★ 福建旅游景点精彩导游词5篇
★ 最新福建旅游导游词
★ 福建旅游景点概况导游词5篇
★ 关于福建古迹旅游导游词
漳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汕头毗邻。全市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50万,绝大多数为汉族,也有畲族、高山族等21个少数民族。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湾人口中1/3的人祖籍是漳州,是侨、台胞寻根谒祖的府地。
历史沿革
漳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唐武后垂拱(685-688年)以前,这个地方还没有建制。秦汉时只在闽粤通道的盘陀岭设蒲葵关;晋代初年在梁山下建绥安县;梁天监(502-519年)年间在荆城(今靖城)建兰水县;梁大同六年(公元504年)在九龙江畔建置龙溪县;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并绥安,兰水入龙溪县。
唐高宗总章(668-760年)年间,闽粤一带少数民族常连结一起反抗唐王朝。至仪凤(676-679年)年间,高宗诏令玉铃卫翌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率府兵二千多入闽,并统领岭南行军奋力征战。陈政死后,其子陈元光继承父志,率领其众,平定了闽粤边境,在云霄县的漳水之北且耕且。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经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间设置一州,州治最初设在云霄县的西林,因旁有一水叫"漳江",所以叫"漳州"。同时,在绥安故地设置漳浦县。开元四年(公元716年)漳州治移到李澳川(今漳浦县城),到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又迁往龙溪(今漳州芗城区),改称漳州郡。元代改称漳州路,明清两代称漳州府;民国初年并为汀漳龙道;1934年改为福建省第五行政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福建省第六行政区,又叫龙溪专区;1969年改为龙溪地区。1985年7月实行"地改市、市管县"行政体制,原来的龙溪地区改为漳州市,邮政编码: 363000,电话区号: 0596。
漳州建置后,沿革多变,管辖范围和县份不一。唐垂拱时,分出泉州所辖龙溪县一部分隶漳州,分置漳浦和怀恩两县;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废怀恩县,割龙溪县来属;宋乾德(963-968年)时,领县除龙溪、漳浦外,还有龙岩、长泰,共四县;元时增设南胜县(后改为南靖县);明成化(1465-1487年)年间,增加漳平县;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析出平和县;嘉靖九年(公元1734年)龙岩分出升为直隶州,并管辖漳平、宁洋两个县,漳州府范围剩下七个县。民国以后,从漳浦分出了云霄县,划漳浦和诏安的一部分建置东山县,复从龙溪县分出了华安县,这时管辖又增加为十个县了。1951年6月1日,在行政专员公署所在地建立了漳州市;1960年春,龙溪县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市;1985年6月,地市合并改称漳州市,原漳州市建制改为芗城区。1993年6月,龙海撤县建市(县级市)1997年1月,龙海市、芗城区各划出一部分辖区成立龙文区。漳州市遂辖八县一市二区,即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平和、南靖、华安、长泰县和龙海市、芗城区、龙文区。
经济
漳州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已初步建成了以名、优、特产品为依托,以乡镇企业为基础,具有地方特色的轻型工业体系。全市主要工业生产行业有纺织、机械、电子、食品、包装、建材、制罐、医药等15个门类,产品1000多种。确立了食品、机械、电子、电力四大支柱产业和建材、旅游两个重点产业,工业化进程正在快速推进。
漳州是全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对台农业,高优农业和外向型农业特色明显,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海峡两岸(漳州)农业合作实验区。确立了水产和林果两大支柱产业,建成了全省最大的高优创汇农业基地、绿色食品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具备了加速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基础和条件。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626.36亿元,比2004年增长11%;三次产业结构为24.6∶39.9∶3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3.93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249.86亿元,增长17.6%;第三产业增加值222.57亿元,增长9.3%。财政总收入50.61亿元,地方级财政收入26.96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41.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企事业存款98.91亿元,增长7.2%;储蓄存款余额285.13亿元,增长14.5%。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96亿元,比上年下降2.4%。其中,中长期贷款126.17亿元,增长20.9%;短期贷款157.93亿元,下降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94亿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1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增长8.6%。2006年上半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59.89亿元,增长2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1.40亿元,增长32.6%;财政总收入31.86亿元,增长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55亿元,增长12%。
漳州物产富饶,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盛产"六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三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以及对虾、石斑鱼、鲍鱼、龙虾、红蟳、扇贝、牡蛎、泥蚶、鱿鱼等海珍品。天香丽质的水仙花、"国宝神药"片仔癀和"国货之光"八宝印泥,被誉为"漳州三宝",名扬海外。木偶雕刻、珍贝漆画、九龙璧玉雕等旅游工艺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
漳州对外友好交往日益频繁,国际友人来访日益增多。澳大利亚总理霍克、菲律宾总统科拉松、阿基诺曾先后来访。美国夏威夷水仙花皇后旅游团、12国驻沪外交官和夫人考察团也来寻根、考察。1991年与日本谏早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自然地理
一、山脉、河流、平原
漳州西北多山,东南临海,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又有平原。西北部横亘着博平岭山脉,海拔700至1000米,平和县境内的大芹山为最高点,海拔1544米,其他较著名的山岭,有平和县的小芹山、灵通山、长泰县的天柱山、良岗山、漳浦县的梁山,诏安县的九侯山,云霄、诏安、漳浦三县交界的乌山等。全市山地面积8000平方公里。海拔80-240米的丘陵地约2956平方公里,仅地面积的23.56%。
漳州最大的河流是九龙江。九龙江发源于博平岭山脉,分北溪、西溪、南溪三条干流,横贯华安、长泰、平和、南靖、芗城、龙海市等六个县区。两条干流在龙海市的三叉河汇合后,又分流进东海。干流长258公里,合支流共长1923公里。九龙江在福建省是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除九龙江外,境内较大的河流还有云霄县的漳江,诏安县的东溪,漳浦县的鹿溪,长泰县的龙津江。
九龙江沿岸有许多河谷盆地。在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有566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平原。由于土地肥沃,盛产稻谷、甘蔗、水果和其他经济作物。
二、海湾
漳州的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五个县区临海,海岸线全长680多公里。南端的东山岛形如蝴蝶,是福建省的第二大岛,也是福建省著名的渔区。龙海的浯屿岛,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靠近厦门,是著名的渔岛。漳浦则有三个半岛:古雷半岛、六鳌半岛和整美半岛。漳州沿海海岸曲折,海湾较著名的有:诏安湾、东山湾、旧镇湾等。
诏安湾:诏安湾海域广阔,是闽南良好的渔场之一。湾内盛产马蛟鱼、黄花鱼,还有鲻鱼、鲈鱼、海鳗、黄翼雕、石斑鱼、对虾、红鲟、梭子蟹140我种,靠近南澳岛一带产鱿鱼。湾内宫咒骂有10多个村庄都以渔业为主。外地每年都有两三百条渔船到这里捕捞。仅诏安县境内的滩涂面积就有2933多公顷,已开发养殖的有牡蛎,泥蚶、螠蛏、文蛤、对虾、青蟹等。
东山县的西埔湾与诏安湾紧连在一起。1979年后,东山从湖塘到丁上村建起一条长4350米、高5.5米、顶宽4.5米的海堤。围垦水面积1800公顷。西埔湾底部平坦,为沙质泥或泥质沙,水质优良,饲料丰富。水温11℃到34℃,无污染,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一个良好内湾。
东山湾:东山湾是福建著名的港湾之一。它的沿岸分属东山、云霄、漳浦三个县。湾口东山铜陵镇和漳浦古雷半岛,遥相对望,相距仅4000米,口小肚大。湾内水面2.4万多公顷。其中水深4至17米的面积有两万公顷。这里是中国东海和南海的交汇处。东海鱼类和南海鱼类都可在湾内繁殖。湾口的塔屿岛如中流砥柱,因而湾 内风浪不大,湾底质为泥、泥沙或沙,水无污染,温度、酸度、碱度适宜。有云霄漳江淡水注入。水质优良,为多种鱼、虾、贝、藻类增的极好场所。湾内历来产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鹰爪虾、龙虾等海珍品。鱼类有鰶鱼、青鳞、鲻鱼、银鱼、黄鲷等几十种。贝类养殖和野生的,主要有牡蛎、泥蚶、螠蛏、扇贝、鲍鱼、江瑶贝、翡翠贻贝等。藻类有海带、紫菜等。198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研究所以及省科委、省海洋研究所、省水产研究所专家,对东山湾进行了考察,确认东山湾可以开发为牧场化和农场化的渔类生产基地,并已列为中国科学院的研项目之一。
旧镇湾:旧镇湾位于漳浦中部东南面海区,是由六鳌半岛和古雷半岛合抱而一的一个内湾 ,它肚大口小,形如“宝葫芦”。湾 内总面积5733多公顷,滩涂平坦,风浪小,长年有鹿溪和浯江溪淡水注入,潮流畅通,各种浮游生物丰富,是发展鱼虾贝藻养殖的良好场所,畅销香港市场的“霞美”,就出产在这里。
三、气候
漳州位于北纬23.6度到25度之间,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21℃。1985年最高日气温36.3℃,最低1.6℃。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年日照2000-2300小时;年积温7701.5℃。年降雨量1000-1700毫米,雨季集中在三至六月。年平均风力二级。漳州每年六至九月常有台风袭来,最大风力达12级,台风常来暴雨或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但在高温季节,台风也有助于降低气温和解除旱象。
漳州气候条件优越,打开世界地图,可看到在南、北23.5纬度(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地方并不多,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亚的大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属于热风季风气候,西半球的智利属高山气候,而漳州则是少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的地区之一。它整修地形依山面海,呈倾斜状和台阶状,山势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西北有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挡住寒流入侵,东南面临开阔的大海,温湿气流源源而来,构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区域性气候。因此,漳州比地球上同一纬度的其他亚热带地区具有更大的优势。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它也处于北纬25度左右,但那里的山势是南北走向,北方寒流一来,很难遮挡。这种情况在漳州这儿是不可能发生的。漳州确是一块“宝地”。
文化
自从唐垂拱二年开漳第一任刺史陈元光提倡奖掖农耕、通商惠工、兴办栄、移风易俗,传播中原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了“火田畲种无耕犊”的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法,漳州由原始落后状态过渡到“杂卉三科绿,嘉禾两度新,俚歌声靡曼,秫酒味酝醇”初步繁荣文明的社会景象。兴办书院也从此开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载:“松州书院在福建省漳州府,唐陈珦与士民讲学处。”两宋时期,兴办书院成为社会风气。宋绍熙年间,朱熹漳州知府,他“每旬之二日必领属官下州学视诸生,讲《小学》,为其正义;六日下县学,亦如之。”于是漳州便素有“海滨邹鲁”之美称。
漳州名人荟萃,文化昌盛。历史上除了开辟漳州的将领陈政、陈元光,丁儒外,还出现了高登、陈淳、林偕春、黄道周、张燮、唐朝彝、蓝鼎元、庄亨阳、蔡新等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史学家、数学家和地理学家。清初出现了以谢琯樵、沈古松、汪志周为代表的“诏安画派”。现代诏安画家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坚、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学家则有林语堂、杨骚、许地山。有誉满海内外,多次出国献艺的布袋木偶戏、芗剧、潮剧。民间文艺丰富多彩,有锦歌、竹马戏、大车鼓舞蹈和精致的剪纸艺术。有被誉为中国女排获取世界冠军的摇篮――漳州体育基地。
自然资源
漳州市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水产资源、水电资源、;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
植物资源:除盛产大米、甘蔗、花生、烟叶、黄麻、茶叶,还有水果、蔬菜、花卉、药材和其他特产。水果有47种,330多个品种。春有枇杷、杨梅、越冬柑桔和香蕉;夏有桃、李、荔枝、龙眼、西瓜、芒果、番石榴、凤梨;秋有香蕉、柚子、梨、余甘、黄皮弹、柿子;冬有芦柑、红桔、橄榄、果蔗,不一而足。蔬菜有35种,108个品种,冬春有葱、蒜、菲、菠菜、芹菜、芥菜、包菜、花菜、大白菜、萝卜、西红柿、荸荠等;夏秋有冬瓜、丝瓜、南瓜、葫芦、八角瓜、青刀豆、豆角、空心茶、油菜、茄子、洋葱、莲藕等。花卉有1200多个吕种,如水仙、红梅、腊梅、山茶、建兰、海棠、玫瑰、月季、菊花、芍药、含笑、玉兰、瑞香、杜鹃、桂花、马蹄香、七里香、大丽菊、树兰、三角梅、扶桑、芙蓉等,不胜枚举。盆景盆栽则有罗汉松、石柳、古榕、文竹等。药材有200多种,如茯苓、生地、淮山、郁金、砂仁、肉桂、巴戟、一见喜、金线莲、金银花、天门冬、勾藤、山栀子、黄莲、沉香、仙鹤等。其他草本、木本、藤本植物有1000多种。南靖县和溪乡六斗山的亚热带雨林,面积20公顷,其中热带亚热带植物达1050多种,诸如桃金娘科、番荔枝科、野牡丹科、豆科、芸香科、无患子科、紫金牛科、夹竹桃科、山毛榉科等。其中最具有特色和富有经济价值的是红栲、黄杞以及橡胶植物花皮胶藤。南靖县南坑乡大岭一带,也保留着大片比较完整的亚热带雨林植被,面积2666多公顷,素有“树海”之称,是福建省仅有的面积最大的一片。十多种稀珍植物如桫椤、建柏、宿轴木兰,包括“人面竹”、“四方竹”、“银练竹”、“金丝竹”等稀有珍贵竹子品种,已列作国家和省保护对象。
水产资源:闽南渔场广阔,沿海水产资源有各种鱼、虾、贝、藻等400多种。鱼蟹虾类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鹰爪虾、龙虾、梭子蟹、青蟹、锯缘青蟹、鱼 祭 鱼、青鳞、鲻鱼、银鱼、丁香鱼、凤尾鱼、黄鲷、黑鲷、鱼 勒鱼、石斑鱼、蛇鲻、鲂鱼、玫瑰毒鱼 由 、圆鱼 由 、小公鱼、海鲳、海鳗、鳞鱼 是 、鱼 非 鱼 里 、马鲛、真鲷、二长棘鲷、蓝圆鱼 参 、沙丁鱼、乌贼、鱼 章鱼、鱿鱼等;贝类有牡蛎、泥蚶、虫益 蛏、扇贝、鲍鱼、江瑶贝、翡翠贻贝、蛤、螺等;藻类则有海带、紫菜、江离、海萝、羊西茶、铁西菜、浒苔、马尾藻等。
州服饰文化
服 饰
漳州地处亚热带,上古土著穿“卉服”,以树皮、木叶蔽体。晋代衣冠南渡后,本地居民也穿上中原的葛、麻、吉贝(木棉)等织物。唐代漳州“岁五蚕,吴越皆不能及”。宋初,漳州岁贡葛布2万匹,纺织业已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漳州居民的服饰逐渐与中原一致。明代中后期,漳州月港海外贸易的兴盛导致漳州人的服饰“跨越定制”,“人无贵*,多衣绮绣”,甚至“曳绣蹑珠”,比官员还气派。清代,漳州服饰奢侈依旧,“俗有夸多斗靡者,于舅姑饷妇之日,终席之间换衣数袭”。一些人将财力都花在服饰上,以致漳州俗话有“只怕跌下屎宕(粪坑),不怕火烧厝(房子)”之讥。这种奢靡之风直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才逐渐收敛。
附:漳州服饰文化
一、服 装
清代,士绅穿长袍马褂,平民男子穿长衫或对襟短衣或大襟上衣,体力劳动者常穿短打。女子穿高领右衽大襟衣或窄袖短袄,内裹束胸马甲,下着长裙或长裤。缠足妇女在骹白(裹脚布)之外还套有□(音虾)裤,即由白布缝成圆筒状,半尺来高,底部绣有一圈寸把高的花,上部套入裤管内,其效用一为衬托小脚,二为显示绣花的技艺。
民国时期,男子穿长衫、马褂、布纽对襟上衣,也有穿西装、工人装、中山装或行业制服的。女子穿大襟的短衣、袄、旗袍、长裙或短裙。男女均穿大裆裤,裤管宽大,加接四五寸宽的粗布裤腰,穿时折叠用裤带扎紧,旧称“粿巾裤”。沿海渔民的衣服染过薯莨汁或荔枝树汁,耐海水浸泡,呈棕褐色,与众不同。
新中国成立后,中山装、列宁装、青年装、学生装、工作服、军装开始在城镇流行;农村群众多穿加翻领、对襟、化学纽扣的改良汉装。“文化大革命”中,城乡时兴草绿色军装。8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服装呈多样化趋势,有中山装、西装、汉装、T恤衫、牛仔服、茄克、风衣、运动服等。男女时装的款式日新月异,新潮人士遂以为不追随沪港时式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派头。
传统的婴儿服称“和尚衫”。这种衣的前襟为斜形,腋下两侧缀布带用以束腰,袖口和下摆均不缝边,以防磨破婴儿娇嫩的皮肤,也寓意婴儿长得快。婴儿用的“散幔”(音sam4buā1)为无袖的棉披风,面料为红绸或红底印花布,披风上连缀一个兔耳形的风帽。旧时还喜给婴幼儿带兜肚,兜肚以红布做成,并用金苍线绣上一个万字,护住幼儿的肚脐。漳州方言“脐”和“财”同音,护脐也寓意护财。还有用黑白相间的格子布做成的“花帕”,俗以为此帕可以“辟邪”,民间抱婴幼儿出门时多蒙盖花帕。
民国时期,漳州人夏天爱穿香云纱,漳州话叫成“香纹纱”。这种布料透气、透湿,穿在身上特别凉爽,颜色多为黑色,称“油绸”,穿久褪成暗棕色。香云纱价格不菲,不是贫寒人家所买得起的,故解放后香云纱衣服往往成为戏台上反派人物的标志。现在市场上已看不到此种布料。
旧时,农民雨天多穿蓑衣,俗称“棕蓑”。通体以棕制成,无袖,披在肩上能盖住胸背。一种后背长过臀部;一种后背较短,但下缀棕裙,穿着时既能活动自如,又不致淋湿衣裤。70年代后已逐渐被塑料或尼龙雨衣所替代。
民间忌反向穿衣,因为只在为死人“套衫”(穿寿衣)时才将衣服先反向套在孝男身上。洗衣服时男衣必须放在女衣之上。夜间不得露天晾衣,竹竿尾端不得晾衣。衣服晾干后须先摺叠后始可穿上,俗谓摺后再穿才有“摺气”,方言中“摺”和“志”谐音。民间忌缝补穿在身上的衣服,俗以为此举会使穿衣者日后受诬陷。
畲族男子服装类似苗族,着粗布衣,尚黑色。畲族妇女着苎麻布衣服,多为蓝、黑二色。上衣宽袖,右边开襟,衣领、袖口和胸襟镶蓝边,衣和围裙绣花卉、禽鸟等图案。不论寒暑下身均穿宽腿、大裆、绣花边的短裤,扎绑腿。腰束花绸带子,带子上缀各色珠子。喜庆的日子姑娘穿五色花裙。60年代以后,其衣着与汉族无甚差别。
旧时,漳州人用皂角、茶籽饼和草木灰浸出液来泡洗衣服。瓦窑里还专门烧制用以过滤草木灰液的瓦漏斗,称“漏母锅”。浣洗白色织物则用白土去污。20年代,漳州居民开始使用肥皂。70年代以后,则多用合成洗衣粉。
旧时,农村群众多用捶衣棍在池塘或溪圳边的石头上捶打洗涤衣服。城镇居民则用搓板搓洗衣服。80年代起,城镇居民多用洗衣机洗涤纺织品。
二、巾 帽
清代,官吏、皂隶戴全国统一的帽子,士绅戴“碗帽”(瓜皮帽),老年妇女冬季戴绒帽(用黑色绒布制成的无檐夹帽,额上镶以小玉块),婴儿戴莲花帽、虎头帽。妇女外出时,不坐轿的贫者“以布覆头,壅蔽其面”,称俗“文公帕”。
民国时期,官绅戴碗帽、招票(毡帽)、绒帽、大甲藤帽、草帽,庶民多不戴帽。从事某些职业的人则戴与该职业的制服相配套的帽子。老年人和在户外工作的农夫或行商走贩冬季多戴“猴帽”(用纱线织成筒状,留有两个眼孔,戴时将上端扎住,平时翻卷起来只盖住头顶,天冷时放下,包住整个头部)。闺女少妇出门,头盖花帕遮住面颊。客家妇女则头戴尖顶小笠,笠缘镶半圆形花帕掩项至肩。
新中国成立后,碗帽和招票很快绝迹,时髦八角帽及军帽、“干部帽”。改革开放以来,市面上的帽子式样繁多,顾客随意挑选;而且性别、年龄、行业、季节有别,摩登男女随时髦而变换帽子。
漳州城乡民众用以遮阳挡雨的斗笠主要有三种。大笠:为两重竹篾中夹竹叶制成,圆形,直径六七十厘米,是城乡居民一种便当而结实的雨具。80年代后已为雨衣、雨伞所替代。甲�笠:竹篾编成笠架,上扎一层竹箨,箨与头部笠架有两三寸空隙,透风性能好。沿海地区笠顶较高,直径约30厘米;内地笠顶较低,直径约40多厘米。因其方便、轻巧、遮阳面大,至今农村较多使用。戽斗笠:形如圆锥形大漏斗。是沿海姑娘喜爱的遮阳用具。大号戽斗笠,笠沿擦肩,戴上戽斗笠可遮掉大半个脸。制作材料与一般斗笠无异,只是表面上过一层桐油,有的还用彩丝带在笠沿和尖顶扎出花纹图案,是适宜于海风大、阳光烈海岛遮阳挡雨的用具。
三、鞋 屐
清代官员脚登皂靴,士绅穿呢鞋、缎鞋、布鞋;缠足妇女穿绣花弓鞋(又称“板仔底鞋”),婴幼儿穿虎头鞋;一般人常年赤脚,走远路时穿麻鞋或草鞋。
民国时期,上层人士多穿皮鞋,城里人穿球鞋、万里鞋(胶底布鞋)、高跟鞋、雨鞋(胶鞋),也常赤脚或穿木屐与草鞋(实际上是麻鞋)。但农村居民的鞋履没有多少改变,即使能买上一双万里鞋,也当成奢侈品,进城时赤脚走到城里才穿上,一出城就脱下包好,打赤脚走回家。
新中国成立后,自制的布鞋逐渐被淘汰,商品鞋的款式日益增多。但是直至60年代末,城乡居民中春、夏、秋三季大多数仍然打赤脚。70年代以后,群众逐渐改赤脚为穿拖鞋。80年代以后,连农村群众也穿上多式多样的鞋子。
旧时,漳州居民晚上洗过脚就穿木屐。木屐多用质地较松软的乌桕、苦楝、枫木制底,上用皮革、棕辫或废轮胎作带,女用木屐还上漆描花。木屐价格低廉,穿着干净、凉快。直至60年代初,一到傍晚,漳州城大街一片木屐声,70年代后木屐已为塑料拖鞋所替代。
四、发 式
民国初年陈炯明在漳州城强制剪辫子之后,男子多理分头、平头、飞机头或光头。男孩剃光头,脑门留一小方块头发。民国时期,女孩挽双角辫,少女多梳独辫、扎头绳,青年妇女梳长髻或剪发,中老年妇女梳纂(俗名“螺仔鬓”),老年妇女扎黑额遮。逢节庆妇女的头上要插鲜花,中老年妇女则常年插含笑花蕾,有的老年妇女插以铁丝穿珍珠后弯成花、蝶等形状的珠花。新中国成立后,少女多梳双辫或剪发。中、青年妇女梳剪发,老年妇女梳纂。60年代,中、青年妇女开始剪成运动员发型。
畲族妇女的发式颇具特色:未婚姑娘梳独辫,发间扎一条红色绒线。已婚妇女多将头发挽成高高的发髻,也有盘梳成田螺式、船舵式、角椎式或截筒高帽式。老年妇女常用青色或黑色绒线扎头发。
二三十年代,漳州已有妇女烫发,用的是特制的火钳。50年代改用电烫。60年代烫发被看作“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受到批判,几乎废止。80年代烫发之风大盛,使用化学药水定型,妇女的发型日新月异,争奇抢新。烫发已成为一种新行业,在大小城镇,发廊、美容厅、美发厅等比比皆是,除烫发外还为男女顾客设计发型、洗头、按摩。
80年代后,漳州男女居民的发式都已和全国各地同步变化。随着经济的繁荣,理发店日益衰落,大小发廊则生意兴隆。政府已对发廊加强管理,打击色情服务的歪风。
旧时,漳州居民用茶籽饼烧水来洗头发,妇女用茶籽油抹头发。八九十年代,茶籽饼和茶籽油已被各式各样的洗发香波和发膏所替代。
五、佩 饰
旧时,妇女用的饰物有簪子、发插、耳环、手镯、纂架、纂围、戒指、项链等。手镯有金、银、翡翠、玛瑙等,其中翡翠、玛瑙手镯男性老年人也佩戴,俗说能避免跌跤时骨折。旧时,一些地方的妇女以镶金牙为装饰,一般是镶在上犬齿上。
50年代以后,金银首饰基本上废止。80年代以来,妇女又戴起金耳环、金戒指、金项链、金手链等,部分男子也戴金戒指和金项链,而且以其尺寸的粗大显示财力和富贵。
传统的幼儿佩饰多为银器:缀在帽子上的小铃铛、小八卦、小弥勒佛,戴在颈脖上的天官锁、葫芦锁,戴在手、足腕上的小银圈或小银铃等。现在此类饰物多为式样繁多的塑料、绒毛饰品所替代。
旧时,女孩八九岁时就要穿耳戴耳环,穿耳多在霜降日进行。是日,女孩坐在井边,其母用红柿祭拜井神;然后在女孩耳垂上抹上茶籽油不断搓捏,待其麻木即以针刺透耳垂,将红线留在耳垂内,再把针扔入井中。数日后伤口愈好,即可戴耳环。因家中婴幼儿连续夭亡,或孩子的“八字”不好,个别生辰不利的男童也穿耳,俗谓男性女饰“好邀饲”(易养育成人)少灾祸。50年代至70年代,此俗废止;80年代后,此俗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