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连栋拱棚(连栋拱形大棚)需要哪些材料?
下图就是连栋拱棚
建造连栋拱棚需要的材料有:
1:骨架部分(主立柱、辅立柱、拱杆、上连接件、横拉杆、吊杆、横梁、水槽、漏斗、剪刀撑、门、围檩)
2:覆盖部分:(薄膜、压膜线、压膜线钩、卡簧卡槽及连接片)
3:卷膜通风:(防虫网、卷膜器、卷膜杆、压膜卡、爬升杆、爬升杆固定件)
4:配件部分:(钢丝夹、压管座、钢丝绳锁头、夹箍、配电箱、止水胶带、标准件、落水管)
新型大棚骨架,木塑复合型材料新型大棚骨架具有钢的强度,竹的韧性,原料来源广泛;不变形、不龟裂、耐腐蚀、拒虫害、防潮、防紫外线、耐压、抗风性好、施工方便,可100%回收,使用寿命长。可用于温室大棚、蔬菜大棚、养殖大棚、育苗大棚、水果大棚、阳光棚等大棚的搭建;陕西慧生的新型木塑大棚骨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安装双层塑料膜,有效的提高了保温效果,缩短了农作物生长周期提高生产,延长塑料膜的使用寿命。
专家解答
塑料大棚按结构可分为竹木结构多柱大棚、竹木结构悬梁吊柱大棚和钢架无柱大棚。
(1)竹木结构大棚一般跨度12~14米,高2.2~2.4米,长50~60米。通常以直径3~6厘米的竹竿作拱杆,拱杆间距1米,6排立柱支撑,柱间距2~3米,棚面呈拱圆形,两边立柱向外倾斜呈60°~70°,以增加支撑力。立柱顶部20厘米处用拉杆纵向连接。扣膜后两个拱架之间扣压膜线。这种大棚的优点是取材方便,造价低,易建造。缺点是立柱太多,遮光严重,作业不便。为减少立柱,可改每排拱架设6根立柱为每3~5排拱杆设6根立柱,不设立柱的拱杆在拱杆与拉杆之间设小吊柱支撑。为防止立柱腐烂,现多用水泥预制柱代替木杆作立柱,用钢丝绳作拉筋。悬梁吊柱大棚与多柱大棚的棚面形状、结构基本相同,不同处是减少了2/3~4/5立柱,减少了遮光部分,又便于作业。这种类型的大棚应用较为普遍。(2)钢架无柱大棚钢架无柱大棚一般跨度8~12米,高度2.5~3.0米,拱架间距1米。用6分镀锌管为拱架上弦,?12钢筋为下弦,?10钢筋作拉花焊接成拱架,骨架底脚焊接在地锚上,在下弦处,均匀用?14钢筋作横向拉筋将拱架焊接成一个整体。为了节省钢材,每隔3米设一带下弦的拱架,中间用6分锌钢管作拱杆,用两根?10钢筋作斜撑,钢筋上端焊接在6分镀锌管上,下端焊接在横向拉筋上。这种大棚骨架坚固耐用,遮光部分少,作业方便,可增设天幕,扣中棚保温防寒,与竹木结构相比有很多优越条件,缺点是造价较高,一次性投资大。(3)钢竹混合结构大棚每隔3米左右设一平面钢筋拱架,用钢筋或钢管作为纵向拉杆,将拱架连成一体。在拉杆上每隔1米焊一短的立柱,采取悬梁吊柱结构形式,安放1~2根粗竹竿作拱架,建成无立柱或少立柱结构大棚。此类大棚为竹木结构大棚和钢架结构大棚的中间类型,用钢量少,棚内无柱,既可降低建造成本,又可改善作业条件,避免立柱遮光,是一种较为实用的结构。(4)装配式镀锌钢管大棚钢管装配式大棚具有一定的规格标准,一般跨度6~8米,高度2.5~3.0米,长20~60米,拱架是用两根薄壁镀锌钢管对接弯曲而成,拱架间距50~60厘米,纵向用薄壁镀锌钢管连接。骨架所有连接处都是用特制卡具固定连接。这种大棚除具有重量轻、强度好、耐锈蚀、中间无柱、采光好、作业方便等优点外,还可根据需要自由拆装,移动位置,改善土壤环境,同时其结构规范标准,可大批量工厂化生产。缺点是造价高。此类大棚在我国南方应用较多。
提示板
塑料大棚与日光温室相比,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有效栽培面积大、土地利用率高、作业方便等优点;与露地和小拱棚相比,具有可提早、延晚进行甜瓜栽培,容易获得高产等优点。但是,大棚没有外保温设备,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提早、延晚受当地气候条件限制,与日光温室和露地生产配套,才能实现周年供应。
由图18可知:由立柱、拉杆、拱杆和压杆组成骨架。立柱取材于毛竹或杂木,直径5~6厘米,深埋土中35~40厘米,基部最好垫一块砖,以免不均匀沉陷;立柱高度取决于设计的大棚高度和所在位置;每排立柱的多少由大棚的宽度而定,一般6~8根,以大棚脊为中心轴线,向两侧对称地由高到低配置,使拱杆呈均匀的弧;大棚两侧的立柱应向外倾斜,与地平面夹角60°~70°,支撑大棚肩部,使其有一定的向外支撑力。拉杆,也称纵梁,实际上相当于檩条,拉杆取材于直径4~5厘米的毛竹,它的作用是连结立柱与拱架,使大棚成为一整体,保证大棚的稳定。拱杆取材于竹竿,直径3厘米左右,既有一定强度,又能拉成弧形;拱杆间距1.0米左右,过宽影响拉风能力,易出现棚顶“洼兜”;拱杆的作用是支撑棚膜。塑料薄膜的外侧必须有压膜绳或压杆,将棚膜绷紧拉固,以防棚内“兜风”,压杆以直径3厘米左右的淡竹为宜,淡竹弹性较大,或用8#铅丝或压膜线。用金属角钢或两条平行钢丝绳做横梁。水泥柱为7~10厘米方柱,角钢50毫米×50毫米×5毫米。短柱即吊柱为5厘米粗30厘米长短木棍,嵌于拱架和横梁之间。
图18 竹木结构多柱式大棚构造示意图
南美白对虾淡水大棚养殖技术是:
1、设施用材:主要构件有立柱、横梁、锚固梁、钢丝拉绳、塑料薄膜、网片等。用水泥杆或水泥桩加镀锌钢管作立柱,镀锌钢管或加元钢焊接作横梁,钢筋混凝砼作锚固梁,钢丝绳作牵绳,塑料薄膜作覆盖,尼龙网作保护,做成“人”字式或圆弧型钢丝网架大棚。
2、搭建方法:主要有三种搭建方法,即有框架大棚搭建、无框架大棚搭建和伞式钢索保温棚搭建。
3、配套设施:池底铺设4路Ø15mm-20mm PVC材质气管,进气口由中部接入。池两头进水,中间设溢水管排水,预先铺设的排水管道孔径根据总进水量考虑。
南美白对虾的大棚养殖要点:
1、种苗选择
放养良种种苗选择体质健康活泼,活动能力强,规格均匀一致,不带病的优质良种虾苗,苗种规格5毫米-6毫米。在放苗时,要特别注意盐度,池塘盐度不能低于育苗池盐度1以上。放苗前要用充分发酵过的有机肥与生物肥料、光合细菌等进行肥水,使透明度保持30厘米—40厘米再后放苗。
2、苗种放养
早茬苗放养:3月下旬即行放苗,密度在10万尾左右/亩。7月底以前可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起捕上市。晚茬苗放养:8月上旬前放苗,密度在5万尾—6万尾左右/亩,在棚内水温降至16℃—17℃可及时起捕,如能利用地热或电厂余热等资源则可尽量延迟上市。
3、投饵
由于前期肥水较好并具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故虾苗一般长至4cm—5cm前不需投饵。当观察到养殖池内枝角类、桡足类等生物饵料急剧减少时即可开始投喂南美白对虾专用配合饲料。一般日投饵两次。可在每一大棚内设几个固定投饵台,投饵后2小时进行检查以无残饵为宜。
4、水质调节
根据养殖季节的不同,适时加注新水和进行水质调节。一般养殖前期每天加水5厘米~10厘米,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40厘米,达到2米水位后,才开始逐步换水,每天换水量10厘米左右。
以后逐步增大到15厘米—20厘米。养殖后期水色过浓的池塘换水量增大到30厘米左右,尽量使池水保持清爽,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50厘米。
5、日常管理
每天巡塘观察对虾吃食、活动情况,及时处理病死虾;定期监测水质,对饲料台、工具进行消毒;严格控制养殖无关人员进出入养殖区域。
6、收获
春季虾长到70天左右(5月下旬)达到60头左右就可用地笼网疏苗卖虾,随着虾的增长逐渐疏苗出虾;秋季一般在10月上旬根据虾大小、密度开始用地笼网疏苗卖虾。可以一直养到水温15-16℃,时间一般在11月中下旬,出虾完毕。
从图中可以看出,竹木结构多柱式塑料大棚的骨架是由立柱、拉杆、拱杆、塑料棚膜、压杆组成。
(1)立柱 立柱可以用毛竹、杂木或预制水泥杆充当,毛竹和杂木的直径5~6厘米,需要埋入土中35~40厘米,下垫大半截砖。立柱在地面以上高度取决于它横向所在的位置。横向上一排设多少立柱要看大棚的宽度,因为多采取左右对称设置,所以多为6~8根,以大棚的脊为中心轴线,在两侧对称由高到低的配置。两立柱间距离多为2~2.5米,两侧最外面的1根立柱距棚边多为1米,埋时需向外倾斜成60°~70°角。
南北两拱之间的距离是1~1.2米,因此每1~1.2米设立一排立柱。
(2)拉杆 拉杆起到连接固定南北向立柱,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拉杆可用直径4~5厘米的毛竹充当,在距棚面25厘米处与立柱绑缚固定。
(3)拱杆 拱杆起到固定棚形的作用,同时也把立柱在横向上连为一体。拱杆是从大棚中间最高位置向两侧对称呈弧形延伸,及至棚的两侧收缩成半立状。拱杆多取用直径3厘米左右的竹竿。
(4)覆膜 在架设起骨架后,就可以选在无风或微风的天气进行扣膜。扣膜前的准备:一是准备棚膜,按顶膜和裙边膜的宽度和长度进行准备。在需要绑缚的边上烫成筒,并夹入一整条压膜线。二是埋设好共用地锚。
上膜时,先上裙边膜,再上顶膜,然后压紧压膜杆或线。
如果使用三层共挤复合膜,一定要使防雾滴面朝里。使用专用压膜线时,要选用适于大棚使用的重型压膜线;若使用8铅丝时,最好先穿上塑料软管。
装门框、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