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端挂在天花板上自由链条的张力的计算
设绳子与天花板间夹角为a,绳子张力(拉力)为T,铁链的重力为G,
将两个T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正交分解,
竖直方向要平衡,2*Tsina=G
T=G/(2sina)
设最低点的张力为F,F沿水平方向(最低点处绳子的切线方向),
研究最低点左侧的铁链,
水平方向受力要平衡,Tcosa=F
F=G*cota / 2
11.A受三力,平衡。墙对AB整体向右的作用力F=cot37m1g,约4/3m1g。AB整体静止,故B受到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4/3m1g。
12.分别对A,B进行受力分析,绳对AB作用力大小相等,故 (根3/3)g.cos a=g.sin a。 解得a=30.
13.A
14.(1)绳子张力F1=G/2sina
(2)链条张力F2=Gcosa/2sina
15.单看绳b,F1=(根3/2)g
单看绳c,F2=(4根3/3)g
故要使b,c都能绷直,F的大小在F1,F2之间。
16.对O点进行受力分析,得轻线张力F=(根3/3)mg,
分别对A,B受力分析得,弹簧弹力T=(根3/6)mg.
弹簧压缩量l=T/k=(根3/6k)mg
弹簧原长=L+l=L+(根3/6k)mg.
17.u(mgcosb-Fsina)+mgsinb=F+Fcosa
F=(umgcosb+mgsinb)/(usina+1+cosa)
要使F最小,则usina+1+cosa要最大,a=30度。
自己做的,有问题追问...
【步骤1】 计算有效张力(Fe)
Fe=g·(m·Lc·OR + (m+M)·(Lc-A)·OR + MA·A·(Oc+OR)+m·A·OR)
Fe: 有效张力(N)
Lc: 机械长度(m)
A: 滞留长度(m)
※无滞留时,A=0。
M: 传送物重量(Kg/m)
MA: 滞留部的传送物重量(Kg/m)
m: 链条重量(Kg/m)
Oc: 链条与传送物的动摩擦系数
OR: 链条与滑轨间的动摩擦系数
g: 重力加速度=9.80665(m/s2)
【步骤2】 根据使用条件进行调整后,计算张力
Fs=Fe·Cs
Fs: 调整后的张力(N)
Cs: 负载修正系数 频繁起动、停止时 =1.2
磨损严重的用途 =1.2
多列用途 =1.25
上述以外的用途 =1.0
【步骤3】 链条容许张力的计算
Fadm=FN·Va·Ta
Fadm: 容许张力(N)
FN: 最大容许张力(N)
Va: 速度系数
Ta: 温度系数
【步骤4】 容许张力与调整后张力的比较
Fs≤Fadm 时能适用。
【步骤5】 计算所需动力
P=Fs·V/(60·η)
P: 所需动力(W)
V: 链条速度(m/min)
˝ : 驱动装置的传送效率
如图所示,将链条均匀细分,取出链条微元ab研究,它所对的圆心角Δθ=2π/n 趋近0,微元受到的力有:重力Δmg=Mg/n两边链条对它的张力FT,它们大小相等,方向各沿a、b点切线,合力为F圆锥面支持力FN.因为Δθ很小,sinΔθ/2=Δθ/2,两边链条对ab的张力的合力F=2FT*Δθ/2.又因为链条微元平衡,故有F=Δmgcotα/2,于是有2FT*Δθ/2=M/n*gcotα/2 ,FT=1/2π*Mgcotα/2.
A.测量前链条经过清洗
B.将被测链条围在两链轮上,被测链条的上下两边应得到支撑
C.测量前的链条应在施加三分之ㄧ最小极限拉伸载荷状态下停留1min
D.测量时,在链条上施加规定的测量载荷,使上下两边链条张紧.链条于链轮应保证正常齿合
E.测量两链轮中心距
测量链条伸长
1.为去除整个链条的游隙,要在链条上施加某种程度的拉扯张力状态下测量
2.测量时,为了尽量减少误差,在6-10节(link)的地方测量
3.测量节数的滚子之间的内侧L1和外侧L2尺寸,以求出判断尺寸L=(L1+L2)/2
4.求出链条的伸长长度,这个值和前项的链条伸长的使用界限值成对比
链条的伸长=判断尺寸-基准长度/基准长度*100%
基准长度=链条节距*节数
由于左边的绳子完全平衡,所以水平方向上的力也应该平衡,也就是,张力等于天花板给绳的拉力的水平分力.
故F张 = F1*cos(th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