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怎么变速?
山地车调变速器步骤如下:
1、先调后拨,把变速调到最小飞轮片把定位螺丝H和L松开,在把锁变速线的螺母重新松开线拉紧在锁紧螺母。
2、看看后拨的导轮是不是和最小飞轮呈一个平面(如果不是,要调节H定位螺丝使其达到一个平面),在开始变速到最大飞轮片拧紧L定位螺丝使其刚好碰到后拨(不要拧的太紧,刚好碰到就好),后变速调好。
3、调节前拨,先把变速调到最小齿盘把线重新拉紧(前拨定位很重要,前拨要和齿盘平行,拨开后与齿盘最大片间隙在3MM以内)。
4、把后变速调到中间飞轮,这时候看链条是不是在前拨的中间(如果不在,调节靠里面的L螺丝使其达到)在调节控制器是档位到最大齿盘,拧靠外面的H螺丝使其刚好碰到前拨,完成。(后拨或控制器上也有调节线松紧的调节螺母也可以用。
8、9、10速是代表后轮飞轮的齿片有几片,速别越高,链条越窄。因为山地车脚踏部分的牙盘都是3片的,如果你的后飞轮是8片的,那就是牙盘数3×后飞轮数8,等于24,就是24速的。如果后飞轮是10片,那同理,你的车就是3×10=30,就是30速的。
山地车的飞轮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还有10飞30速的。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
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而且档越多,换挡越顺畅。
扩展资料:
山地车的保养:
1、导线: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导线是否有扭曲磨损现象及是否能轻松运作。
2、刹车块螺栓:拴至紧实(F)。检查刹车块是否紧贴于轮圈上,调整车轮前束至正确位置。
3、飞轮:当飞轮运作时,应该可以听到顺畅,均衡且快速的咔嚓声。链盘的链齿不可有缺角或弯曲现象。用力转动每一段速一段时间,检查是否有跳齿现象。
4、前变速器:检查高速及低速档。固定螺栓拴至适中或紧实(D/F)。
5、后变速器:操作变速器,检查高速及低速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地自行车
自行车变速器的原理是,人在驾驶自行车的时候,踩踏踏板,踏板受力通过线绳来拉动自行车的变速器,变速器因为拉动的原因改变了它本来所在的位置,进而也相应使得链条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链条因此便可以跳自行车不同的齿轮上,自行车的速度也因此相应得到改变。
在整个自行车动的过程中,前齿盘和后齿盘的大小就会决定踩踏时候的力度,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踩踏就越费力,但自行车前进距离会变长,反之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踩踏就越轻松,但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就会变短。
扩展资料:
自行车变速器的作用:
自行车的变速器,前3齿盘、后9齿盘的组合可变速为27。在此以山地车自行车变速系统为例说明。
旋动脚蹬时,前齿盘旋转,通过链条把力量转递到后齿盘,车轮就前进。前齿盘的大小(齿数)和后齿盘的大小(齿数)决定旋动脚蹬时的力度。
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脚蹬时感到费力(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长)。
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脚蹬时感到轻松(自行车前进的距离变短)。
自行车的骑行是起跑、停止、上坡、下坡、迎风、顺风等情况下前进。不管是任何条件下都能保持一定的速度(自行车快速前进,或者是慢速前进,都能保持一定的踩蹬步速和力矩,就要变速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行车变速系统
流程如下:
前中盘、后最大盘,链条摩擦导片内侧,这是正常的;
前中盘、后最小盘,链条是呈刚好不擦到导片的外侧,这表示前变速器的线松紧合适。如果离导片外侧太开了,将左手指拨上的微调螺丝顺时针拧进,直到刚好不擦导片外侧。
前大盘、后最小盘,在第2步调试OK情况下还是擦导片内侧,就将前变速器的H螺丝顺时针拧进,直到不擦为止。
前小盘,后最大盘,在第2步调试Ok情况下,擦导片内侧,就将前变速器的L螺丝逆时针拧松,直到不擦为止。
有两个是禁用的,一个是最大牙盘带最大飞轮,这样链条的张力太大,容易损伤链条;第二个是最小牙盘带最小飞轮,这样容易磨前拨。这两种搭配的齿轮比用中盘带第3和第6飞轮可以实现。牙盘平时用中盘就可以,一般人的脚力26的搭配是比较合适的,遇到上坡就用25或者24。
如果想要提高速度,就提高踩踏的频率,这样你会发现你能骑得更久而不感到非常疲劳。为了保护变速系统,尽量使用一下的牙盘飞轮配比来骑行,3-5678,2-3456,1-1234,因为牙盘和飞轮并不是都在一个平面,链条会有一定的倾斜度,用1-7或者3-3这样的配比,会让链条的倾斜度过大,时间长了容易损坏。注意指拨(就是带数字档位的部件)要骑行中才能拨动,如果档位非常不适合当时的路面,就抬起后轮,空转牙盘来变速,尽量不要再静止时拨动指拨,以免损坏指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