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陀螺的做法
准备材料:彩纸:四张。
1、先拿出一张纸
2、对折
3、打开
4、把一个边向中线折
5、把中线同一边的另外一条线也向中线对折
6、中线另外一边同样折法。两边成中心对称
7、折成图中的样子
8、对折
9、两个角轻轻对折
10、打开
11、两个角沿着中间的折痕向上折
12、其它三张纸按第一张纸的折法,折好
13、按顺时针方向排好
14、按之前的折痕一个压一个
15、多折几圈
16、背面也是
17、把多余的地方卷起来就折好了
木陀螺做法如下:
1、找一根比较粗一点的木棒,拿一把柴刀来削它的头。把它的头部削尖,表面一定要削得光滑。
2、削完后,再把这个头部给剁下来,然后再把一颗图钉钉到它的尖的那一头去,钉好后,把它放到地上,先用手转动。
3、等它在地上转圈后,马上用一根树枝抽打它,很快它就可以转动起来了。一个木制陀螺就做成了。
陀螺指的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bo。贵州等地方言称为gé luō。河南濮阳地区叫de lou,焦作一带方言称为皮老尖。北京地区叫焊尖。
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
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风靡全世界。中国是陀螺的老家。从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陀螺制作方法如下:
方法一:
1、准备一个稍大的瓶盖,洗净备用。
2、将瓶盖压在硬纸板上,用彩笔沿着瓶盖的一周画线。
3、用剪刀沿着线剪出圆形的纸片。
4、同样的方法剪出其他几个同样的纸片。
5、将这些纸片之间涂上胶水,然后粘在一起。
6、用彩笔在最上层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7、用穿孔针打孔。
8、将小棒穿过小孔,保证下面的长度多于上面的。
9、精美的小陀螺就做好了。
方法二:
1、准备中心穿好孔的圆形硬纸板一个,圆形彩纸两张,胶棒一支,剪刀一把,小木棍一根。
2、首先将两张圆形彩纸对折再对折。
3、然后用剪刀沿着折痕剪开。
4、接着将剪好的彩纸用胶棒粘在圆形硬纸板的表面,另一面也粘上彩纸。
5、之后将小木棍从圆形硬纸板中心穿过。这样之后,手工陀螺就做好了。
方法三:
1、准备一个稍大的圆形瓶盖,将瓶盖压在硬纸板上,用彩笔沿着瓶盖的一周画线。
2、用剪刀沿着线剪出圆形的纸片。
3、用同样的方法剪出其他几个同样的纸片,三至四片即可。
4、将这些纸片之间涂上胶水,然后粘在一起,用彩笔在最上层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5、用穿孔针在制片正中央打孔,将小棒穿过小孔,保证下面的长度多于上面的,手工陀螺就做好了。
手工陀螺怎么做,今天我们用纸和牙签来做一个陀螺,具体的制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我们准备好做纸陀螺的材料,有纸、剪刀、牙签和固体胶。
第二步,我们把纸剪成1厘米宽的长条,多剪几条备用。
第三步,然后准备一小段双面胶,圈起来粘贴在牙签离尖尖处1厘米的地方。
第四步,然后再把纸条粘贴一圈在牙签的双面胶上,后面的部分粘贴固体胶,然后紧紧卷在牙签上。卷完一条再接着粘贴好另一条卷上。一直卷到半径有1厘米的厚度即可。
第五步,这样纸陀螺就做好了,拿起来转转试试,如果旋转的很稳,就说明做的比例正确。如果左右摇晃,转一会就停了说明卷的盘子大了,或者重心高了,就需要调节一下,把重心降低点、把纸条少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