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链条炉排以及它种类
链条炉排是一种机械化燃煤设备,它在工业锅炉中历史悠久、结构可靠、运行稳定,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链条炉排有下列三种结构形式1.横梁式炉排横梁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 20~40t/h 甚至更大的锅炉。其结构与链带式炉排的主要区别在于采用了许多刚性较大的横梁。炉排片装在横梁的相应槽内,横梁固定在传动链条上。传动链条一般是两条(当炉排很宽时,可装置多条),由装在前轴(主动轴)上的链轮带动。横梁式炉排的优点是:结构刚性大,炉排片受热不受力,而横梁和链条受力不受热,比较安全耐用;炉排面积可以较大,阻力小而风量分布均匀;运行中漏煤、漏风量少。缺点是:结构笨重,金属耗量多,约是链带式炉排的2.7倍;制造和安装要求高;受热不均时,横梁易出现扭曲、跑偏等故障。2.鳞片式炉排鳞片式炉排适用于蒸发量10~60t/h的锅炉。其炉排面通常由4~12根互相平行的链条(类似自行车上的链条结构)组成。每根链条用锄栓将若干个由大环、小环、垫圈、衬管等元件组成的链条串在一起。炉排片通过夹板组装在链条上,前后交叠,相互紧贴,呈鱼鳞状。当炉排片行至尾部向下转入空程以后,便依靠自重依次翻转过来,倒挂在夹板上,能自动清除灰渣,并获得冷却。各相邻链条之间,用拉杆与套管相连,使链条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鳞片式炉排的优点是:煤层与整个炉排面接触,而链条不直接受热,运行安全可靠;炉排间隙甚小,漏煤很少;炉排片较薄,冷却条件好,能够不停炉更换;由于链条为柔性结构,当主动轴上链轮的齿形略有参差时,能自行调整其松紧度,保持啃合良好。缺点是:结构复杂、金属耗量多,该炉排比链带式炉排约高30%;当炉排较宽时,炉排片容易脱落或卡住。3.链带式炉排链带式炉排属于轻型炉排,适用于蒸发量10t/h以下的锅炉。炉排片分为主动炉排片和从动炉排片两种,用圆钢拉杆串联在一起,形成一条宽幅的链带,围绕在前链轮和后滚筒上。主动炉排片担负传递整个炉排运动的拉力,因此其厚度比从动炉排片厚,由可锻 铸铁制成。一台蒸发量4t/h的锅炉,由主动炉排片组成的主动链条共有三条(两侧和中间)直接与前轴(主动轴)上的三个链轮相啃合。从动炉排片,由于不承受拉力,可由强度低的普通灰口铸铁制成。链带式炉排的优点是:比其他链条炉排金属耗量低,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运行都比较方便。缺点是:炉排片用圆钢串联,必须保证加工和装配质量,否则容易折断,而且不便于检修和更换;长时间运行后,由于炉排片互柏磨损严重,使炉排间隙增大,漏煤损失增多。以上几种形式的链条炉排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不仅减少了漏煤和运行故障率,炉排片的铸造精度和整体装配水平也都有很大的提高。
1、往复炉排适合烧劣质煤或柴,对煤的粒度要求不严格。而链条炉排适合烧优质煤,同时对没的粒度有一定的要求。往复炉排是在固定式阶梯炉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小型机械化炉排。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金属耗量少及消 烟除尘效果好等特点。
2、链条炉排一般是两条(当炉排很宽时,可装置多条),由装在前轴(主动轴)上的链轮带动。 横梁式炉排的优点是:结构刚性大,炉排片受热不受力,而横梁和链条受力不受热,比较安全耐用炉排面积可以较大,阻力小而风量分布均匀运行中漏煤、漏风量少。
扩展资料:
链条炉排使用注意事项:
1、正常燃烧时,开启看火门前要保证引风机开启。投煤时将煤从投煤门投在上炉排上,煤层厚度要保持在15---20厘米,如煤层上部已着红火,应投煤将红火部分压住。
2、严禁在下炉排加煤,以防冒黑烟,当下层炉排燃煤堆积较多,又要继续运行时,将下层炉排已燃烧完的灰渣清除并保留火底。
3、下炉排煤层的来源:一部分是有上炉排的间隙自由落下,一部分是为稳定下炉排的燃烧钩落的,当发现下炉排上火势轻微时,可用捅条顺着炉排管间隙将红煤从上炉排捅下,保证下炉排火层稳定燃烧。
4、当链条炉排锅炉烧沫煤时,应在打好火底的情况下,将沫煤拌水10---15%,以防漏落,不同煤种的燃烧快慢漏落情况都不一样。要注意摸索通风,加煤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往复推动炉排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链条炉排锅炉
锅炉本体是有“锅”和“炉”两大部分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而成的。“锅”是盛汽和水的容器,它的作用是吸收“炉”放出的热量使水升温或转变成为一定压力的蒸汽。“锅”是有承受内部或外部作用压力,构成封闭系统的各种部件构成,其中包括锅壳、锅筒(汽包)、下降管、集箱、水冷壁、凝渣管、锅炉管束、汽水分离装置、汽温调节装置、蒸汽过热器、省煤器。”炉“是燃料的燃烧设备,他的作用是提供燃料的燃烧条件,并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锅“。”炉“是由燃料燃烧场所的各部件构成,其中包括炉墙、炉拱、炉膛(燃烧室)和炉前煤斗、煤闸门、炉排、除渣板、分配送风装置及各类燃烧器。
辅助设备包括燃料供应系统设备,送、引风设备,汽、水系统设备,除灰渣设备,烟气净化系统设备、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设备。
工作原理及过程:可分为同时进行的两个过程:炉内过程和锅内过程。前者包括燃料的燃烧过程和受热面外部烟气侧的炉内的传热过程;后者包括受热面金属与供职之间的传热过程,工质的加热、蒸发与过热过程,工质的流动过程和工质侧的热化学过程(如蒸汽品质、盐分沉淀、受热面结垢和腐蚀)。
炉内过程:煤经输煤装置送入锅炉原煤仓,原煤仓中的煤进入煤前煤斗再落到缓缓向前移动的链条炉排上,经过煤闸门进入燃烧室。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经送风机压入空气预热器,升温后进入炉排下面的分段送风仓,进而与炉排上面的煤充分接触、混合,进行强烈的燃烧反应,产生的高温烟气,以辐射换热的方式,向敷设在燃烧室四周水冷壁内的水和汽水混合物传递热量。继而高温烟气经烟窗掠过凝渣管,横向和纵向冲刷蒸汽过热器,进而流入对流烟道,沿着隔火墙横向冲刷锅炉管束,已对流换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对流受热面管束内的汽、水、汽水混合物等工质;沿途温度逐渐降低的烟气进入尾部烟道,横向冲刷省煤器,已对流换热方式,将部分热量传递给管内工质(水),随后烟气流入空气预热管内,以对流换热方式将热量传递给管外流动工质(空气),被加热后的空气进入炉膛,强化了炉内燃烧。至此烟气温度已降低到经济排烟温度,离开锅炉本体,经除尘器除尘再经引风机、烟道、烟囱排入大气。
锅内过程:经水处理系统处理并符合锅炉水质要求的给水,由给水泵经管道送入省煤器,水在省煤器中吸收尾部烟道内烟气的热量,预热后进入上锅筒。工质在锅内的流动过程包括加热过程、蒸发过程、过热过程(小型锅炉一般没有过程过程)。工质按流动方式分为自然循环和强制循环两种。
一、联系:循环流化床、煤粉炉、沸腾炉、链条炉都属于锅炉设备,通常多用于工业生产中。
二、区别:
1、特点不同
(1)循环流化床:燃烧效率高;燃料适应性广;高效脱硫。
(2)煤粉炉:燃烧迅速、完全、容量大、效率高、适应煤种广,便于控制调节。
(3)沸腾炉:焙烧强度高;矿渣残硫低;可以焙烧低品位矿;炉气中二氧化硫浓度高、三氧化硫含量少;可以较多地回收热能产生中压蒸汽,焙烧过程产生的蒸汽通常有35%~45%是通过沸腾层中的冷却管获得。
(4)链条炉:方便操作、故障少、安全可靠性高、检修费用低;漏煤量、漏灰量、漏风量、串风量很少;各分段送风室沿炉排宽度均匀的向煤层送风,有利煤层均匀燃烧。
2、原理不同
(1)循环流化床:采用流态化燃烧。
(2)煤粉炉:煤预先磨成很细的煤粉,与空气的接触表面积大大增加,使燃烧强化;煤粉由一次风输送经燃烧器进入炉膛,二次风通过燃烧器的二次风环形风道或二次风口引入炉膛。
(3)沸腾炉:用固体流态化技术焙烧硫化矿的装置。焙烧过程有反应热放出,产生含有二氧化硫的气体主要用来制造硫酸,矿渣则用作冶金原料。
(4)链条炉:通过减速机带动链条炉排转动,使煤从前方着火,到锅炉尾部燃尽,较固定炉排能够提高燃烧效率,同时链条转到下方时,风冷降温,能够保护炉排片不烧损。
3、结构组成不同
(1)循环流化床:主要结构包括燃烧室(包括密相区和稀相区)和循环回炉(包括高温气固分离器和返料系统)两大部分。
(2)煤粉炉:煤粉炉的燃烧设备主要有炉膛、燃烧器、点火装置等部分组成。
(3)沸腾炉:炉子的最下部是风室,设有空气进口管,其上是空气分布板。
(4)链条炉:链条炉排的结构形式可分链带式、横梁式和鳞片式三种。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循环流化床
百度百科-煤粉炉
百度百科-沸腾炉
百度百科-链条炉
(1) 水平往复炉排的优点
1 )炉体高度比倾斜式往复炉排炉低 , 锅炉房空间可缩小
2) 煤层均衡松动前进 , 元风口、火口 , 穿过煤层的风速比较均匀 , 飞灰量显著减少
3) 煤层呈波浪式 , 其表面积比炉排水平表面积大 30% ~50%, 故烟气离开煤层表面的流速相对减缓 , 使飞灰带出 量比链条炉排减少约 10%
4)由于炉排着火性能好和燃烧效率高 , 因此 , 炉膛温度高 , 燃烧比较充分 , 飞灰含炭量低。
(2) 水平往复炉排的缺点
1) 炉排片的使用寿命低 , 特别是燃烧结焦性强和灰渣熔化温度低的煤种时 , 由于焦炭熔融粘成一片 , 严重影响炉排 通风冷却 , 导致炉排片过热变形和磨损加剧
2) 漏煤量一般比链条炉排偏大。 三、水平往复抽条炉排
1. 水平往复抽条炉排的结构
水平往复抽条炉排 , 简称抽条炉排 , 是在往复炉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燃煤设备 , 具有结构简单 , 安装容易 , 消烟 除尘效果好等优点 , 尤其适合于小容量手烧炉的改造。这种 炉排是由若干根可以前后移动的炉条组成 , 如图 3-27 所示。 每根炉条都由三段 ( 前、中、后 ) 炉排片用 “T“ 形榨连接而 成。整个炉排面又分为三组 , 每组由互相间隔的数根炉条通 过横梁连在一起。
2. 水平往复抽条炉排的燃烧特点 炉排往复运动是通过主轴的凸轮驱动进行的。开娥时 , 全 部炉条同时向后运动 , 将煤送入炉膛 , 后 , 各组炉条相继抽回。每当主轴旋转一周 , 炉排即完成 “ 一推三抽 “ 的行程 ,
使从煤斗下来的煤向后推入炉膛约 70mm 。煤在炉膛中受到 炉拱前部反射热的作用 , 逐渐预热干馅 , 析出挥发分并且着 火燃烧 , 再缓慢向后移动 , 经过炉排中部的高温燃烧区和灰渣燃尽区 , 完成燃烧过程 , 灰渣则落入灰坑。
炉排下面设有三个风室 , 分别为预热干馆段、主燃烧段 和燃尽段配风。一般还在前拱下部加入二次风 , 可以防止由 炉膛向煤斗返烟。实践证明 , 水平式炉排必须有合适的炉拱 相配合 , 尤其是当炉膛水冷程度较大时 , 更需保证有较高的 炉膛温度 , 以利稳定燃烧和提高传热效果。
3. 水平往复抽条炉排的缺点
(1) 出渣口密封困难
(2) 主燃烧区炉排片容易烧坏
(3) 炉排漏煤较多。
垃圾焚烧炉属于层燃炉,按燃料层相对炉排的移动可分为固定床炉、移动床炉和链条炉。固定床炉是燃料层不移动,移动床炉是燃料层在炉排上移动,链条炉是燃料层随炉排一起移动。现代大型垃圾焚烧炉通常使用移动床炉。
炉排垃圾焚烧锅炉主要指机械炉排炉。机械炉排炉技术发展成熟,具有通用性及安定性,运行管理方便,目前实际使用最为广泛。炉排技术主要有水平炉排、倾斜炉排、往复炉排等。
炉排炉适用于低位发热值5000J/kg以上的垃圾,对垃圾尺寸和形状几乎没有限制,焚烧后炉灰约占原重10%。炉排炉单炉容量大,目前最大容量达到1200t/(日•台)。我国大城市产生垃圾量大,污染物排放控制较严,可燃垃圾经过简单分拣后热值可达到5000J/kg以上,建设大型垃圾焚烧厂成为发展方向。垃圾焚烧发电厂具有一定规模也可以提高热回收率、提高发电效率、利于污染物排放管理、保证焚烧厂顺利运营。垃圾焚烧厂通常采用2条以上焚烧线,单台处理量300~800t/日的炉排炉焚烧炉.炉排炉通常设计不掺烧煤或其他辅助燃料。
炉排炉构成
炉排炉由炉排片、炉排支架、风箱、壳体、炉墙、驱动装置等组成。炉排水平布置,从前往后依次分为干燥段、焚烧Ⅰ段、焚烧Ⅱ段、燃尽段,各段由液压装置独立驱动。炉前布置垃圾给料机,给料机与干燥段间有一高度段差,干燥段与燃烧Ⅰ段间也有一高度段差。焚烧炉四周为耐火砖砌成的炉墙,炉墙外为钢板和框架组成的壳体。炉排下部按燃烧各区段布置多个独立风室,每个风室有单独的供风管道,从燃烧空气母管供给的空气量可以分别调节。图1~图3为炉排炉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