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学院研究生哪些专业啊?
景德镇陶瓷学院院系及专业
陶瓷美术及设计艺术学院
专业:
艺术学
美术学
艺术(专业学位)
考古学
设计学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
工业设计工程(专业学位)
人文学院
专业:
体育艺术与审美
中外陶瓷文化交流与传播
陶瓷文化研究所
专业: 陶瓷文化与设计
古陶瓷研究所
专业: 科学技术史
现任景德镇陶瓷文化研究所所,景德镇艺术陶瓷商会会长,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景德镇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敏祺享有“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
范敏祺原籍是江西著名的才子之乡临川。他从小天资聪颖,对绘画艺术有著如痴的爱好。1981年幸运地走进了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成为资深的陶瓷美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松茂的入室弟子。1989年从江西省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毕业後,一直活跃在神州瓷坛,专心致志於陶瓷艺术的设计创作工作,并很快地从众多青年画师中脱颖而出,成为他们当中的佼佼者,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
《南窑笔记》是清代早期出现的一部陶瓷札记类著作,采用一条一记、随写随录的撰述方式,其内容对于探究明清两代景德镇的制瓷工艺流程及其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该书也是继督陶官唐英《陶冶图说》之后的又一部陶瓷工艺学力作,在学界影响力颇大。可惜的是,该书的著者及成书时间自清末以来,一直是个谜,这给陶瓷理论研究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为此,陈宁博士从史料记载、正文内容、编排体例以及稿本的流藏经过、装帧形式、书法风格等多个方面考证了该书的著者及成书时间,认为该书“当由清代学者张九钺编撰而成,初稿于乾隆42年”,并对张九钺的生平事迹做了详细介绍。
据查,张九钺,字度西,号陶园,又号紫岘山人、罗浮花农等,湖南湘潭人,清代知名学者,书香门第,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尤其在乾隆中期,张九钺曾在江西诸县治政五年,经常到景德镇调查制瓷工艺,进而撰成《南窑笔记》一书。陈宁博士在文章中表示,张九钺的这项学术成就已被学界“遗忘”百年,今人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百年谜团
《南窑笔记》是清代早期出现的一部陶瓷札记类著作,采用一条一记、随写随录的撰述方式。全书共计34条,除“引言”外,每条内容前都有标题,分别是柴窑、汝窑、观窑、哥窑、定窑、龙泉窑、均窑、永乐窑、宣窑、成宏窑、正德窑、嘉万窑、厂官窑、釉炉、配釉、坯胎、圆器、琢器、雕削、印器、镶器等。其中,涉及景德镇仿制的古名窑7条、明代窑6条,记述景德镇瓷器制作的胎、釉、彩、窑等21条。该书对于探究明清两代景德镇的制瓷工艺流程及其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是继督陶官唐英《陶冶图说》之后的又一部陶瓷工艺学力作,在陶瓷界影响力颇大。可惜的是,该书的著者及成书时间自清末以来,一直是个谜。
《南窑笔记》稿本书影
从传世的版本来看,目前《南窑笔记》通行的版本是民国初年邓实、黄宾虹二人编校整理的《美术丛书》本。该版本在卷端题名“南窑笔记”下,仅注其依据的底本是“旧抄本”,但没有提及著者及成书时间,这使学术界常将著者视为“佚名”,将成书时间限定在不太确切的清代“雍正、乾隆年间”。随后,口口相传逐渐成了“定论”,百余年来很少有人再探其究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南窑笔记》“旧抄本”无从寻觅。
《南窑笔记》之《美术丛书》本书影
谜底渐现
2012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南窑笔记》稿本,封页题名《南窑笔记抄》,这极有可能是《美术丛书》本刊印的底本。该稿本由王婧点校整理,她根据《陶园年谱》的记载,认为该书“为张九钺乾隆四十二年(1777)编撰而成”。可惜她只录载了这条“孤证”,缺乏更完备、更有说服力的佐证材料,所以多年来并未引起学界的关注和重视,许多学者根本不知晓。但是,她对《南窑笔记》著者及成书时间的探索值得肯定和赞赏。笔者以此为线索,按图索骥,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终于找到了更多更有说服力的证据,佐证了王婧的观点。笔者亦认为,该书当由清代学者张九钺编撰而成,初稿成于乾隆四十二年。其证据如下:
第一,从史料记载看,张九钺的侄孙张家栻在《陶园年谱》中,明确记载了《南窑笔记》的著者及成书时间:“乾隆四十二年丁酉,[张九钺]五十七岁,复之南昌,寓秋燕巢书屋,撰《南窑笔记》。”清人邓显鹤所作的《陶园年谱·传》中亦称张九钺撰有《南窑笔记》。这两条史料是目前有关《南窑笔记》著者及成书时间的最早记载,也是笔者立论的直接证据。
第二,从正文内容来看,《南窑笔记》主要记述了清代早期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这是其成书时间常被限定在“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要原因。但从古代文字避讳的角度看,文中小标题“成宏窑”中的“宏”字,本应为“弘”字,指明代的“弘治”年号,而文中却写成“宏”字,很明显是为了避乾隆帝弘历的名讳。由此看来,该书不可能成于雍正时期,而是成于乾隆时期。张九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尤其在乾隆中期,曾在江西诸县治政5年,完全有机会有条件到景德镇调查制瓷工艺;同时作为文人学者,又完全有能力将这些调查结果付诸文字,笔之于书,撰成《南窑笔记》。
第三,对比《南窑笔记》稿本与张九钺所撰的《晋南随笔》稿本会发现,两者在编排体例、流藏经过、装帧形式、书法风格等方面大体相同。从编撰形式来看,两书均采用一条一记、随写随录、每条内容前设一小标题的编撰形式;从流藏经过来看,两书常被私人同时收藏,如清末书法名家何绍基、当代文献学家王贵忱等,只是《晋南随笔》后被张家栻刊入《陶园外集》中,出现了刻印本,而《南窑笔记》仍以稿本形式流传;从装帧形式及书法风格来看,两书均以竹丝栏格纸,行草书体撰写而成,笔意醇净朴厚,直承晋唐家法,颇有大家风范。由此可见,《南窑笔记》应与《晋南随笔》一样,出自张九钺之手。
第四,通过查阅张九钺所作的诗集可知,他曾在乾隆四十二年至四十三年间撰成《豫章三集》,收录了《风火仙庙青花金鱼缸歌》。诗中论及的“风火仙师童宾舍身赴火而器成”一事,与《南窑笔记》之文“复有龙缸、栏板、带盒等项,巨器兴作,费繁而成,官民受累,遂使童姓火师殉窑死焉”,相互印合。此诗几乎与《南窑笔记》同时而作,当是张九钺在景德镇调查制瓷工艺时,看到御窑厂风火仙庙中残破的青花鱼缸,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这说明张九钺确实曾前往景德镇调查制瓷工艺,也从侧面反映出他对景德镇瓷业的关注和重视。
综上所述,这部对学界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南窑笔记》,由清代学者张九钺于乾隆四十二年写录而成。
此文章刊登于中国文化报
著者其人
“知学先知人,因人以究学。”笔者有必要对张九钺的生平学问作以简要描述。张九钺,字度西,号陶园,又号紫岘山人、罗浮花农、梅花驿使等,湖南湘潭人,1721年8月30日出生于当地一个望族家庭,出身书香门第。据清人邓显鹤描述,湘潭张氏“名父之子,名子之父,同怀兄弟,昆龙季虎,雄视一时,皆著作才也”。如此深厚的家学渊源,为张九钺以后学术成就的取得打下了良好基础。
张九钺生而聪慧,少负仙才。7岁读《楚辞》,9岁通览十三经,10岁专精纲鉴古文,12岁成诸生,入县学,被视为“神童”。13岁时,游采石矶,登太白谪仙楼,醉作长歌,深得当时大学者袁枚的夸赞,名震江南,被誉为“太白再世”“青莲后身”。14岁时,试古学三湘赋,得一等七名,名公巨卿争相招纳。15岁时,被选拔为贡生。1742年4月,京城朝考,试太和门,张九钺中一等一名,入太学肄业,并考取正黄旗官学教习。1745年,教习期满,本该外用充任一地知县,他却请辞归里。此后10余年间,张九钺大部分时间在家著述,相继完成了《历代诗话》《双虹碧传奇》等书。1758年,张九钺再次入京,次年考补正红旗官学教习。1762年,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次年又参加会试,中明通榜第三名,遂被选拔江西任知县。张九钺曾在南丰、峡江、南昌等江西多地任知县,任职期间颇有政声,百姓歌功称颂,还有立祠祀之者。1768年,因其政绩卓著,被擢升为吉安府莲花厅直隶同知,但因守孝归里,未能赴任。3年后,被重新启用,仍以知县调任广东,亦有政声。后因海阳盗案牵连落职,辞官归里。
“官既罢,贫不能自存。”橐笔游历于南昌、扬州、徽州、杭州、开封、洛阳等地,著述甚丰。其中,张九钺于1777年再次回到南昌,住在寓所秋燕巢书屋,并撰成《南窑笔记》一书。此后数年,相继完成《晋南随笔》《山川考略》等多部著作,并受多地官员之聘,纂修地方县志,在周南、临淮、昭潭等书院主讲,“作育人才,一时称盛”。1803年9月19日,张九钺因病不治,卒于家中,享年83岁,敕授奉政大夫。
综观其一生,张九钺不仅为官清正、政绩有声,而且博学多才、著作颇丰,尤以诗文显名。张九钺曾在江西诸县治政多年,经常到景德镇调查制瓷工艺,进而撰成《南窑笔记》这部清代早期陶瓷工艺学力作。张九钺这项重要的学术成就已被“遗忘”百年,不应再被忽视和遗漏。
(作者系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文化遗产系主任、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景德镇学院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闻名的千年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是一所多科性全日制公办地方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景德镇教育学院,创建于1977年。1993年,学校改制为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升格为景德镇学院。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新发展阶段,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了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以陶瓷艺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构筑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景德镇学院最大的特色就是区位,这所大学位于千年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是中国最大的陶瓷产业基地,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录取规则
一、我院招生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录取原则,按照教育部和生源省招委 的规定和要求执行。
二、鼓励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我院,优先满足第一志愿考生专业。
三、在规定的录取批次内,根据考生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根据生源情况,我院可进行专业计划调整。
四、专业录取依据考生进档的先后顺序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对无法满足专业志愿的考生,如不服从专业调剂的,则作退档处理。 五、对符合各省(市、自治区)优惠加分政策的,在录取时予以认可。
六、考生身体健康要求,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
七、招生计划数在录取时不设男女生比例。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7个、省级示范专业(高职高专)7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高职高专)2个、省级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高职高专)5门、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提升项目2个(高职高专)、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级精品课程8门(高职高专)、省级优质课程5门(高职高专)。
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材料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陶瓷艺术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语文教育、物流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省级示范专业(高职高专):语文教育、英语教育、生物教育、电脑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高职高专):汽车实训中心 、“以素能为本的双证制”与“区-校联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高校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高职高专):大学物理、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软件工程、国际结算、导游业务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提升项目(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生物工程与技术实验实训中心 、汽车实训基地(高职高专)
省级精品课程(高职高专):陶瓷综合装饰、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英语教学法、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现代秘书理论与实务、植物学、大学物理与实验
省级优质课程(高职高专):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大学语文
科研机构
据2016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组建项目1个、江西省科技厅第二批江西省软科学培育研究基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另外建有高等教育研究所、陶瓷艺术研究所、陶瓷文化研究所、教育与心理研究所、景观规划设计中心、景德镇电信3G网络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1、苏联春
苏联春,国家一级美术师、国家人事部一级艺术委员、中国文联书画艺术交流中心一级创作员、中国京海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新闻国际出版社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和合画院副院长、北京鸿舟瀚海书画院院长、国家人事部授予“著名国画艺术家”称号,
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景德镇学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代表作品有《百虎图》、《王中王》、《初生牛犊不怕虎》、《小憩图》等。
2、蔡建刚
蔡建刚,现居北京,结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擅长中国花鸟画,山水画,二十余载潜心研究。
现为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分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洛阳王城书画院副院长。
代表作品有《紫气东来》、《盛世天香》、《舞东风》等
3、赵松泉
赵松泉(1914—2012),中国著名画家,擅长花鸟、山水,工书法;祖籍江苏溧水;1934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画风师承徐渭、任伯年、吴昌硕诸先贤,并多有创新。
八十多年来他精研花鸟画创作,造诣颇深。作品曾在美、法、意、德等二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展出,曾应美、日、韩、菲等国邀请讲学,并受聘于美国圣若望大学任美术教授。
他的画曾被作为礼品赠送给里根、马科斯、朴正熙等名流。他与叶公超、马寿华等合作为台北中山纪念堂精心绘制的巨幅《四季长春图》,将永远陪伴着孙中山先生。1988年自台湾回归家乡定居;2012年去世。
代表作品有《四季长春图》、《天寒有鹤守梅花》等。
4、刘大为
刘大为,1945年生,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
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主要作品《布里亚特婚礼》、《雏鹰》、《幼狮》、《张华壮曲谱新篇》、《小米加步枪》、《漠上》、《阳光下》、《马背上的民族》、《晚风》、《辉煌之路》、《帕米尔高原的婚礼》、《草原上的歌》、《巴扎归来》、《人民公仆》、《雪线》、《远山》、《雪域生灵》等。
5、赵完璧
赵完璧(1904年-1994年),自幼酷爱艺术,十六岁进张澜先生主办的南充旧制中学艺术班,一九二七年入上海新华艺术大学,得潘天寿、诸闻韵精心指导。
回川后曾任国立成都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四川私立美专教授。一九三八年创办四川私立岷云艺专任校长至解放。后为省政协五届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代表作品《江山一览图》。
葛军,博士,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 四个"国大师"称号的杰出陶艺人才。 中国陶瓷文化研究所紫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国际著名陶瓷文化艺术大师,宜兴市陶人葛紫砂陶艺研究所所长。
葛军代表作品“金钱豹”。
不是,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是一所公立学院。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云南大学下设的二级学院之一,是由云南大学、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周昌新艺术基金、云南昌新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于2016年9月联合发起创办的国内首家“211一类本科学院”。
2017年,招收本科生200人,硕士生80人2018年以后,每年招收本科生1500人,硕士生100人。至2020年,在校本科生4700人,硕士生300人2021年,在校本科生6000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合计400人。
扩展资料专业设置:
学院下设13个系(部):造型艺术部、中国画系、油画系、版画系、雕塑系、陶艺系(瓷画)、书法系、音乐系、舞蹈学系、舞蹈编导系、舞蹈表演系、环境艺术系、视觉传达设计系;8个研究所:民族艺术研究所、宗教艺术研究所、艺术与科学研究所。
以及艺术哲学研究所、陶瓷文化研究所、书法艺术研究所、重彩油画研究所、艺术品保险与评估研究所;3个中心:培训中心、对外交流合作中心、民间艺术发展中心;1个绘画材料研究室,共开办14个学科专业、17个专业方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是2008-01-08在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醴陵市寨子岭315号。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30281670770426M,企业法人欧阳笑天,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陶瓷产品及原辅材料、相关设备的开发、生产、销售;陶瓷技术服务;陶瓷文化推广;金水、颜料、精细化工产品(不含易燃易爆及有毒品)销售。在湖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3096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1000-5000万和100-1000万规模的企业中,共4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湖南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