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到景德镇陶瓷的资料
景德镇地区的制陶业“始于汉世”(东汉,公元25-220年),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
景德镇地区“水土宜陶,陈(陈代公元557-589)以来土人多业此,镇陶自陈代以来名天下。”东晋(公元317-420年)时人赵概对景德镇陶瓷的釉胎配制,成型和焙烧等工艺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为发展景德镇由陶至瓷的变革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制瓷师主”,立庙奉祀。南北朝时,陈至德年元年,京城兴建宫殿,陈后主诏新平镇烧制瓷础进御;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至唐(公元618-907年)、五代(公元907-960年),景德镇陶瓷已开始名扬天下。“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称假玉器”,“镇钟秀里人陶民所烧造”,“陶玉携瓷入关中,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扬天下”,“霍窑,窑瓷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润如玉,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呼为霍器”。邑志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器进御。”据考古发现,景德镇五代窑址颁布甚广,有十八处之多,尤其是延续六、七百年之久的湖田古窑址,规模最大,影响甚远。这些窑址都烧青瓷和白瓷。青的色调偏灰,白的色调纯正。而且,白瓷胎质细密,透光度较好,其烧成温度已达1150-1200℃,孔隙度为0.8%,胎体白度达70%以上。器物主要有盘、碗、壶、盒、水盂等,以盘碗为主。这说明,五代时的景德镇以她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和其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和“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对于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宋代,景德镇瓷器以灵巧、典雅、秀丽的影青瓷而着称于世。这种影青瓷(青白瓷)是在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的基础上烧造成功的。影青瓷瓷胎加工精致细腻,有“素肌玉骨”之誉,釉色白里泛青,青中有白,莹润如玉,加上釉下瓷胎刻有各种精细的花纹,三者互相结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形成“颜色比琼玖”的影青瓷。其具有精细秀丽,清澈典雅,“光致茂美”的卓约风姿,成为我国陶瓷史上一个极其珍贵的品种,从而使得景德镇跻身于宋代名窑之林。
宋代景德镇制瓷业已呈现繁荣局面,据考古发现,宋代窑址分布多至30处,有窑“三百余座”,陶瓷的器型也发展到数百种之多。宋代的景德镇不仅烧造出了温润如玉、品种繁多的影青釉刻花瓷,而且成功地烧造出大批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影青釉瓷雕和仿造出了多种颜色釉瓷器。
元代景德镇成功地烧造出青花瓷和釉里红瓷,这是两种极具特色和名贵的品类。青花着色力强,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脱,且风格幽靓典雅,素净秀丽。光润透亮的青花釉与素雅明净的白胎巧妙配合,互相衬托,颇具中国水墨画之特色,并且标志着由素瓷转为彩瓷的新时代的到来;元青花以其多层次,满画面,主次分明的装饰特征和以彩绘为主兼刻、划、印花的装饰技法,为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釉里红以铜红料在胎上绘画纹饰罩以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成,使釉下呈现红色花纹瓷器,烧成难度大,色彩艳丽,以至于到今天它还是一个极其珍贵的瓷器品类。釉里红可以单独装饰瓷器,亦可以与青花结合,称作青花釉里红,两者相映生辉,极其名贵。
在高温颜色釉的烧制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设立于1278年的浮梁瓷局掌烧的“枢府”瓷,胎体厚重呈失透状,色白微青,恰似鹅蛋色泽(又称“卵白釉”)。这种洁白润泽的枢府卵白釉,是青花和釉里红等彩瓷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为以后釉上彩瓷器和明初“洁白”瓷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其它色釉如红釉、蓝釉、金釉等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各种呈色剂的发色规律已有熟练的掌握,使景德镇瓷器装饰异彩纷呈,从而结束了元代以前瓷器的釉色主要是仿玉类银的局面,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明时的景德镇官民竞市,“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景德镇真正成了“天下窑器之所聚”之地。除了在继承前代技术并发扬光大的种类烧造方面外,明代景德镇还消化和吸收了各大日益没落的著名窑场的优秀技艺,并广采博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创造了许多新的品种、新的造型、新的装饰,真正是“开创了一代未有之奇”,而所有这些创新,不仅造就了明代景德镇在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而且光照千秋,辉映千古。
永乐时,景德镇成功地烧出了玲珑瓷,到成化(公元1465-1487)年间,又造出精细的青花玲珑瓷,玲珑瓷碧绿透亮,青花青翠幽雅,融为一体,引人入胜。
大龙缸和薄胎瓷的烧造成功,是明时景德镇瓷业高度技术成就和制瓷技师惊人智能的体现。大龙缸,直径高度均达70厘米以上,通身饰以五爪龙须,形制巨大,气势宏伟,荘重肃穆,为帝王专用之物,他人不可僭越使用进而更现它的神秘。薄胎瓷的制作,从另一个方面显示了制瓷技师的艺术匠心和智能,最薄最细的薄胎瓷器,其厚度只0.5毫米,最厚的也只有1毫米,真正是“胎薄如纸”。
以成化閗彩为代表的彩瓷,是我国陶瓷史上空前的绝作。创于成化时期的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閗彩工艺,开创了我国彩瓷的新时代。成化时期的閗彩,釉上色彩一般都有三、四种,多者达六种以上,而所施色彩的特征又极其鲜明,比单纯的釉下彩或釉上彩更加绚丽,给人以争奇斗艳,美不胜收之感。至嘉靖(公元1522-1566年)、万历(公元1573-1619年)年间在成化閗彩的基础上创出了青花五彩,改变以閗彩中仅青花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的主色地位,而使青花只是构成整个图案的一种颜色,青花和红、黄、绿等色处于一样的地位而没有主从之分,这就大大丰富了青花五彩的表现力,呈现出以红、淡绿、深绿、黄、褐、紫以及釉下蓝色为主突出红色的局面,嘉靖、万历彩瓷也就以图案花纹满窑,色彩浓艳深翠而行于世。明代彩瓷还有白地绿彩、青花红绿彩和釉上五彩以及填彩、金彩等等,素三彩也较为出名。
明代景德镇的高温单色釉(烧出温度在1200℃以上)和低温单色釉(烧成温度在1200℃以下)瓷器都有很大发展。白瓷的制作,明代各朝都有烧造,各臻其妙。永乐的洁白甜净;宣德(公元1426-1435)的汁水莹厚如堆脂,光莹如美玉;嘉靖的纯净无杂;万历的透亮明快;无不使人叹服称奇,爽心悦目。明代单色釉最具突出成就的还有永乐、宣德的红釉和蓝釉,以及成化孔雀绿和弘治(公元1488-1505年)黄釉。明永乐时的鲜红器亦称“祭红”,釉厚如脂,光莹鲜艳,有“永乐之宝”之誉,赢得“永器鲜红最贵”的评价。宣德年间的宝石红釉又比永乐鲜红釉更胜一筹,釉汁晶莹似红宝石,胎质细腻坚致,极其名贵。明代的蓝釉瓷器,在宣德时烧造较多,后人把它和白釉、红釉相提并论,推为宣德瓷器的“上品”。
清代前期的景德镇制瓷业,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无论是产品造型、装饰技法、还是装饰题材、装饰风格,都达到了“参古今之式,运以新意,备诸巧妙,于彩绘人物、山水、花鸟,尤各极其胜”的极度繁荣境界,制瓷技术几乎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此时的景德镇“延袤十余里,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万,借此食者甚众,候火如候晴雨,望陶如望黍垛”(唐英《陶人心语》),“利通数十省,四方商贾,贩瓷者萃集于斯”。与明代一样,清代也是官窑民窑并存共荣,并且均有名窑精品。
清代前期的御窑厂,名窑辈出,创新层出不穷。康熙年间著名的官窑有“臧窑”、“郎窑”。康熙年臧窑,“厂器也”,为督陶官臧应选所造。臧窑的主要成就是单色釉,但青花、五彩、素三彩、釉里红均极为精巧。康熙青花色彩艳丽纯净,莹澈明亮,层次分明,有“青花五彩”之誉,别具风格而“独步本朝”,尤其是民窑青花更为清代青花的典型代表;康熙五彩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而成了彩瓷的又一个转折点,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釉上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占主流地位的局面,而且,随着色彩的增多,金彩的运用,突破了明嘉靖在樊红、霁红等地上描金的单一手法,而使康熙五彩鲜艳富丽,光泽透澈明亮。郎窑,为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在景德镇督造御窑时生产的瓷器。郎窑以仿明宣德和成化窑器而着称。郎窑的杰出成就,是仿制明宣德祭红釉而创制的以郎窑红为代表的颜色釉,郎窑红,“华而不俗,色正朱”,其深艳的色泽,犹如凝结的牛血一般鲜红(故也称其为牛血红),釉面透亮重流,器物里外开片,既象玻璃般光泽鲜艳夺目,又象红宝石一样瑰丽,极为名贵,为历代珍品。康熙时还曾烧制出与郎窑红齐名的色调淡雅的缸豆红,也称美人醉;用诗“绿如青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形容它极为贴切。在五彩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于康熙朝始创的粉彩,到雍正年间获得空前的发展,并且有“清一代,以此为甚”,彩料中砷元素的掺入,加上国画没骨法渲染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书画的阴阳、浓淡、深浅的立体感,同时粉彩烧成温度较古彩低,色彩对比比较和谐;因而显得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绚烂雅丽,形象逼真,构图文雅隽秀,所谓“鲜娇夺目,工致殊常”。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而又以瓷器艺术为第一的督陶官唐英主持下唐窑,成就辉煌,既是乾隆一朝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制瓷史成就的代表。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唐英以47岁之身协理窑务,他以陶人之心主持陶政。胎质、釉面、器型、品种、工艺手法、装饰形式、釉上和釉下彩绘,无论仿古,无论创新,无不登峰造极。正如《景德镇陶录》所述:“公深谙土脉,火性,慎选诸料,所造俱精莹纯金。又仿效古名窑诸器,无不媲美;仿种种名釉,无不巧合,萃工呈能,无不盛备……窑至此,集大成矣!”。从乾隆中期开始,景德镇的瓷业已露衰落之端倪,到晚清而日趋衰落,道光以后,一直到公元1949年4月29日景德镇解放,景德镇瓷业一直处于萧条状态,“故乾隆一朝,为清极盛时代,亦为一代盛衰之枢纽”《饮流斋说瓷》。
清末和民国时期,战争不断,景德镇陶瓷走下坡路。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德镇在原有的小作坊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景德镇十大瓷厂。
景德镇市人民瓷厂,1956年由公私合营的华光、群益、光大三个瓷厂合并而成,称“景德镇第三瓷厂”,1957年更名新平瓷厂,1969年改为现名;
景德镇市建国瓷厂,1950年10月成立,是景德镇解放后第一家国营企业;
景德镇市艺术瓷厂,原名工艺美术瓷厂,建于1960年,1972年改为现名;
景德镇市红星瓷厂,1958年由第十一和第十四瓷厂合并而成;
景德镇市红旗瓷厂,1957年由第六、第七和第九瓷厂合并而成;
景德镇市为民瓷厂,1965年建成投产,原名高级美术瓷厂,1966年改现名;
景德镇市宇宙瓷厂,原为建国瓷厂第一分厂,建于1954年,1958年与第十三陶瓷手工业合作社和第四瓷厂后改现名;
景德镇市东风瓷厂,前身是1951年由瓷商集资成立的裕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1953年公司合营,1956年称第一瓷厂,1958年第八、第十八和第十九瓷厂的一部分并入,改称现名;
景德镇市光明瓷厂,1961年由红旗瓷厂一部分划出成立;
景德镇市景兴瓷厂,1961年由华电瓷厂的几个分厂和国光瓷厂合并而成;
景德镇市新华瓷厂,原属新平瓷厂(今人民瓷厂)一部分,1965年成立;
到了80年代景德镇又建一大形陶瓷工厂 华风瓷厂。 {景德镇市华风瓷厂,1978年筹建,1985年投产}。
自90年代开始十大瓷厂和华风瓷厂因经营不善陆续停产。
景德镇属四线城市 ,虽然是一个面积只有5256平方千米,人口仅百来万的小地级市。但名气大,在国内外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出名的多。这个地方有一个中国人民大多烂熟于心的东西--陶瓷。
陶瓷是景德镇的立市之本,称都之源。中国自公元10世纪开始向朝鲜、日本和欧洲传播制陶技艺和工业文明,已成为西方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工业城市之一。昌南(景德镇古称昌南镇)—China—中国,陶瓷与国齐名,景德镇既是世界陶瓷的圣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元代忽必烈称帝前设置浮梁瓷局,明朝朱元璋洪武二年设御窑厂,御瓷生产迄今已有640多年。在漫长的岁月中,景德镇博采众长,广泛吸纳全国各地名窑精华,生产的瓷器逐渐形成了“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也是世界的“瓷都”。
说到景德镇这个名字,这里倒是有一则小故事。中国二字的英文称呼是为“china”,若是翻一翻词典,不难发现其实“china”倒还有另一个注解,意为“瓷器”。而更加巧的是,景德镇向来是以优质的造瓷技术才出名的。但是,事实上这并不是一个巧合。若是仔细些,不难发现“china”正是“昌南”二字的谐音了。景德镇市在唐武德四年(621年)称昌南镇。
景德镇是中国的文化名片,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曾代表了中华盛世的辉煌,可惜近百年一直在走下坡路。 今日景德镇的城市综合实力与昔日景德镇的名气已严重不符。 支柱产业—陶瓷的发展也面临困局。今日的景德镇陶瓷并未在行业内形成明显的规模优势,甚至在一些方面落后于国内名气小的其他产瓷区。以2011 年为例,景德镇实现陶瓷工业总产值192.6 亿元,同期潮州则超过了500 亿元,是景德镇的2.5倍。 除了陶瓷外, 景德镇的经济发展、城市面貌在全国根本排不上号,已经被沿海发达城市甩出几条街的距离。甚至在江西省内也严重拖后腿。 我们从2016年江西经济运行情况公析,就可以看出景德镇在江西省内的地位了。1,生产总值方面,从绝对值看,景德镇市以840亿元排名全省倒数第二;2,从GDP增速看,景德镇增长仅为8.6%,排名全省最后;3,财政总收入方面,从绝对值看,景德镇市仅有115.82亿,排名最后。
景德镇市,隶属于江西省,别名 “瓷都”,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土地面积5256平方公里,紧邻安徽省。座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5.73%。
景德镇市位于“六山”“两湖”(庐山、黄山、九华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及千岛湖、鄱阳湖)的中心区,拥有皖赣铁路,杭瑞、景鹰、德昌、景婺黄四条高速公路,景德镇机场是全国100个重点支线机场之一,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交通便捷。
景德镇是中国国家首批 历史 文化名城,国家35个王牌 旅游 景点之一,中国优秀 旅游 城市,中国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景德镇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生态资源,突出文化和生态特色,以陶瓷文化为引领,大力发展 旅游 产业。目前,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0个,其中,5A级景区1个(古窑民俗博览区),4A级景区7个。
景德镇..呵呵呵,我是景德镇人,先用一句话概括景德镇:小时候景德镇什么样,现在什么样。经济发展全省倒数,城市建设倒数,工资倒数,不思进取的程度倒数,一个破5线4线城市,工资低,物价赶超1.2线,房价快破万,市区的道,公交车摩托车骑车电动车自行车行人全在一条几米的道上,上下班点堵成狗,拥有全世界出名的瓷都,陶瓷业被先来后上的潮州把脸打的红彤彤,火车站犹如20年前的火车站,去的地方少的可怜。总之,臭不要脸
几线城市?我只能呵呵了,工资低但是物价巨高,房价也快涨到一万了!点点大的城市天天堵车,我也是醉了。到处拆迁,到处修路,到处都是垃圾,据说还评上了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前十,唉,真不知是怎么评上的,快变成最不适宜居住了!
景德镇在全国算四线半到五线之间的城市。中国城市分一线(北上广深)、新一线(成渝武杭涌)、二线(发达省份省会)、三线(发达省份地级市以及欠发达省份省会)、四线(欠发达省份地级市)、五线(落后省份的地级市)、六线(县级城镇)。
江西的省会南昌属于三线(二线尚达不到),省内独一档;九江、赣州、上饶和宜春则省内第二序列,大家都你追我赶,互不服气,在全国则属于四线;吉安抚州则是省内第三阵营;而景德镇只能排在省内第四梯队,在全国已经滑到五线城市的边沿。
景德镇赖以成名的,是陶瓷。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景德镇陶瓷已经没落的相当厉害了,对经济的贡献值很弱。因而景德镇这些年,经济建设和 社会 发展一直没有太多的亮点,盘子小,GDP总量上不去。
2019年江西省的GDP2.47万亿元,同比增长8%。全省11个设区的市级PK,南昌5200亿一骑绝尘;景德镇则以926亿元垫底,比地盘更小、人口更少的新余、鹰潭和萍乡都还弱爆,甚至在江西毫无存在感的抚州,人家的GDP都快要比景德镇多出一倍,让人很不可思议!景德镇不是落伍了,而是太太太…严重落伍掉队了!
景德镇这般孱弱值得人们深思。在地缘区位方面,被九江、上饶江西北部两雄挤压。而与安徽接壤毗邻也没捞到实惠,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闪转腾挪的空间。另外一个因素,景德镇在进入新千年后,多次坐失产业转移升级的机会,只能“捧着金碗讨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其他兄弟城市一个个甩开。
景德镇市,隶属于江西省,别名 “瓷都”,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介于东经116 57′—117 42′,北纬28 44′—29 56′之间,总面积5256平方千米。
景德镇市处于属于黄山、怀玉山余脉、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处于皖(安徽)、浙(浙江)、赣(江西)三省交界处,是浙赣皖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之一。民国时期曾与广东佛山、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并称全国四大名镇。
截至2016年,景德镇市下辖2区、1县级市、1县,常住总人口为165.489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0.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1.9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66.5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11.70亿元。三次产业占比为7.4:55.5:37.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50989元。[1][2]
景德镇市是世界瓷都,中国直升机工业的摇篮。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 历史 文化名城之一和国家甲类对外开放地区。
中文名称
景德镇市
外文名称
Jingdezhen City
别名
瓷都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江西省
下辖地区
2区1县1县级市
政府驻地
昌江区瓷都大道686号
电话区号
0798
邮政区码
333000
地理位置
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岸
面积
5256平方千米
人口
165.4896万人(2016年常住总人口)
方言
赣语、徽语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著名景点
瑶里、古窑、御窑、乐平戏台、大游山、玉田湖、翠平湖、浮梁古城
机场
景德镇罗家机场
火车站
景德镇站、景德镇北站
车牌代码
赣H
行政代码
360200
市树
樟树
市花
茶花
名菜
志士肉 高岭煨肉 瓷泥煨鸡
小吃
冷粉、碱水粑、饺子粑、桑叶饺
我是四川德阳人,小时候因为喜欢奶奶家的景德镇的瓷壶,对景德镇产生向往之情,15年考到景德镇陶瓷大学 科技 艺术学院,现在大三了,说实话,从南昌转火车到的景德镇,一下车我就呆了,跟我想象中的瓷都没有一点重合的地方。第一年,这里的公交车和的士真的,像是快报废的那种,而且上车两块,因为路也到处是坑,所以坐一次公交车要晕好久。第一年也是我最欲哭无泪的一年,买生活用品什么的都被坑,就连买几块钱的水果都被坑,开学放假的时候,的士也是坐地起价(20一个人,一辆车可以坐四个人,平时是一辆车打表10块左右)。还有一次,我手机被偷了,停下来找的时候,周围有两个人说他们手机也被偷了,听店家说,这里小偷很多的(到现在,我们出校门手机都是拿在手上的,哪怕口袋有拉链都不敢放)。不过三年了,景德镇也在不断发展,我依然对你充满想象,我爱你景德镇,加油吧~
景德镇是地级市,比其它地级市落后很多,全国的发展有快慢,由于景德镇单一的产业导致今天的困境,要转型资金又紧张,瓷业的不景气更使景德镇举步艰难,因此需要我们景德镇人共同努力,把自己家园建设好!
景德镇确实是个不错的地方,气候宜人,山清水秀,是全国有名的宜居城市……我热爱这座城市,更爱这里的人民!
家住昌河隔壁何家桥附近,这边是被景市遗忘的角落吗?多少年来每次回景德镇感觉一年不如一年,最近两三年这里简直就是黄土高坡, 汽车 停小区里全是黄土,我出门都要戴口罩,简直了!!再说一下市里的交通状况,市里开车的人真是凶猛,变道不打灯,车头还没超过你就开始变道, 汽车 压线开,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和行人都抢着走,就靠勇敢取胜。市区道路也是坑坑洼洼,破旧不堪,除了市区道路就是泥巴路,还不如其他省份小县城,谁来拯救我们大景德镇啊??!!
景德镇是一座 历史 悠久,中外驰名的工业城市。陶瓷文化独树一帜,十分深厚。一千多年的冶陶 历史 ,铸就了北有故宫南有古窑,蜚声中外,享誉世界的瓷之都。
景德镇,四季分明,青山绿水,风光秀丽。 历史 上少有战火纷争,以至于无须城墙做壁垒。农业,工业,商业并重,很早就形成了全国的茶叶集散市场,故而有白居易的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名句。
景德镇,现在正携着千年的 历史 大步向前!这里勤劳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撸起袖子挥洒汗水努力干!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景德镇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是一个综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的城市。以前都是周边的农民投亲靠友,到这里弃农从工。如今大城市的甚至国外的友人,学者,专家都成了‘景漂’一族。除了悠久的陶瓷业,飞机, 汽车 ,印刷设备都有了景德镇制造的烙印。新兴的 旅游 业也生机盎然,方兴未艾。
景德镇是我们永远的家园,我们热爱她!
我觉得景德镇的路不好,现在玫瑰苑,清水湖都是新小区了,但是路太差了,灰尘太多,空气太差,泥把路,还没有乡下的水泥路好。只有主路是水泥路,其他的都是泥巴路。希望领导到下面来看看。这边的路太差了
南昌被唐代大诗人王勃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又因”八一南昌起义“而成为名副其实的英雄城。这座由赣江穿城而过的绿色城市,城外青山积翠,城中湖泊点缀,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城市因水而发,缘水而兴,南昌古民谚就有“七门九州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赣鄱”之称。 被人们誉为京九线上的一颗“绿色明珠”。
2、婺源
江西旅游去哪里好?最为推荐的就是婺源了。位于江西省北部的婺源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春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田与保存完好的徽派建筑群是婺源旅游的招牌。婺源位于江西省上饶市,是春季看油菜花、秋季赏红枫的绝佳之地,一般安排周末2-3天即可,5天则可深度观徽州古村落,婺源景区内村落较分散,包车、自驾会是最好的选择。
3、景德镇
在景德镇中,还有许多城市与历史文化结合的可观之处,来到景德镇,有湖田古窑遗址是中国五代、宋、元三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景德镇御窑厂;还有龙珠阁,其位于景德镇珠山旧址之上,现已成为景德镇的城徽。还有祥集弄民宅,位于景德镇市区中心,是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巷道,内有明代住宅多处,品陶斋现为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在地。
4、九江
九江,天下“眉目之地”,享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名号。在这里,古老的长江水吟咏历史的韵律。中国历史名山庐山吸引了历代名人高士在这里驻足;龙宫洞、狮子洞千奇百怪、鬼斧神工。置身其中,如梦如幻,恍如隔世仙游。游浔阳楼、锁江楼、能仁寺、琵琶亭、烟水亭等楼亭,可发思古之幽情。九江依山抱水,优雅至极。
更多关于江西的旅游城市有哪些,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22d731618068150.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关于江西古色文化的诗句 1.江西有什么古色文化
1、书院文化 “江右书院甲天下”。
在1000多年的古代书院历史中,江西一直是全国书院发展的中心地区,并且数度“独领风骚”,成为中国的一个文化重镇,拥有独特的历史地位。高安桂岩书院和德安东佳书院是我国创办最早的私家招徒授业书院;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学规成为后世书院准绳;上饶的鹅湖书院首开学术自由辩论之风;吉安的白鹭洲书院绵延800年,至今朗朗读书声不断。
20世纪80年代,季啸风先生率领全国百余学者普查古代书院,发现全国有书院7300余所,其中江西990所,居全国各省之首。2、茶业文化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江西是历史上著名的产茶区,在中国茶叶和茶业文化史上,曾扮演过极其辉煌的角色。早在汉代庐山的僧人就开始种茶,唐代怀海禅师创立禅门茶事仪规,茶圣陆羽将庐山康王谷谷帘泉定为天下第一泉,上饶广教寺(现上饶一中内)为天下第四泉。
宁王朱权著《茶谱》将饮茶“崇新改易”,直接用沸水冲泡散茶的饮用才得以普及。茶兴于唐、盛于宋、简于明,江西茶叶的产销在唐代即进入昌盛时期,浮梁是当时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茶贸易集散中心,且上交的茶税最多时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
3、商帮文化 江西商帮在历史上被称为“江右商帮”,是中国古代最早成形的商帮,从北宋时期开始,纵横中华工业、金融、盐业、农业商品等市场900多年。江右商帮以人数之众、操业之广、渗透力之强为世人瞩目,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湖广,流传着“无江西人不成市场”的说法;在云贵川,“非江右商贾侨居之,则不成其地”。如今遍布全国及东南亚的以“万寿宫”命名的江西会馆共1500余家,当年就是江右商帮的主要落脚点和联络点,这既是赣商财富与实力的象征,更是赣商的标志,也几乎成了江西的象征。
4、陶瓷文化 “昌南瓷名天下”。陶瓷是江西闻名于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江西是我国陶器文化最早发源地之一:万年仙人洞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陶片;吴城遗址中发现中国目前年代最早的原始瓷器和已初备瓷器烧造条件的六座龙窑;鹰潭角山窑址是至今我国最大的商代窑炉。丰城洪州窑是全国研究青瓷起源和发展的主要窑场之一;吉州窑是宋代著名的兼收南北名窑制瓷技艺的综合性大瓷窑,其生产的黑釉瓷和彩绘瓷独具风格,尤其彩绘技术对景德镇元青花瓷的产生和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景德镇更是举世闻名的“千年瓷都”,其御窑与长城、故宫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5、稻作文化 江西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尤其利于水稻生长,成为历史悠久的稻作之乡。江西是中国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万年发现的距今1.2万年前的栽培水稻植硅石,成为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栽培稻遗存,表明江西人最早实现了水稻从野生到种植的转变,为人类解决吃饭问题进行了成功探索。
到东汉时期,江西已逐渐发展成为江南的重要的产粮地区,清代时九江已成为中国著名的米市。元代广丰县尹王祯著《王祯农书》37卷,为我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并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
扩展资料:江西名声古迹:世界遗产:九江庐山(文化遗产)、上饶三清山、龙虎山-龟峰(中国丹霞组成部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瑞金市。
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上饶集中营、井冈山革命遗址、赣州古城墙、瑞金革命遗址、梅关古驿道、龙南关西新围等。国家地质公园:江西庐山地质公园、江西三清山地质公园、江西武功山地质公园、江西龙虎山地质公园、江西石城地质公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赣文化。
2.古色的江西(作文)
我的家乡在江西,那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特产丰富,是一个美丽又富饶的地方。
在江西省九江地区,有一座危严耸立的庐山,那里有云海雾浪中的五老峰,吞波吐浪的含鄱口,陡峭险峻的龙着崖,急湍轰鸣的石门涧飞瀑,修饰一新的东林寺,纵览云飞的仙人洞,气势磅礴的三叠泉。。..它们各以自己的奇姿美态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好像在说:“来吧,五湖四海的朋友,我们欢迎您!”
家乡不仅山美,水更美了。龙虎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区,有着不解之谜的悬棺,一座座悬棺悬挂在陡峭的山崖上,让人费解,引人深思。但最美的要数那儿的水了,山挟水转,水绕山行,我们坐在竹筏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听着鱼儿嬉戏声,就像人们说的一样,龙虎山的水俯首能赏水色,侧耳可听溪声,伸手能触清流,置身于此,让人心旷神怡。
啊!我爱家乡的山,更爱家乡的水。我决心要好好学习,把家乡建议得更加美丽,富饶。
3.何为江西红色绿色古色文化
1、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古色文化,像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遍布赣鄱大地,绽放出耀眼的光彩,释放出迷人的魅力。工人运动策源地安源、人民军队诞生地南昌、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苏维埃共和国首都瑞金,及其众多的革命遗址、遗物,构成了江西红色文化独特的风景线。
2、绿色文化
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武功山、三百山、赣江、鄱阳湖,青山绿水'独好风光'保留着众多近乎原始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景观。
3、古色文化
江西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傩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民居文化、戏剧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区域色彩浓厚的豫章文化、客家文化、庐陵文化、临川文化等等,不仅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赣文化、也使之成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扩展资料:
江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自古为“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美称。
江西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腹地,其资源丰富、生态优良,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是亚洲超大型的铜工业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江西的红色文化驰名中外,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瑞金是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万里长征也是从赣州出发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西
4.庐陵文化的诗词、文集有哪些
庐陵文化的诗词、文集:
诗词:
宋代大诗人黄庭坚的名诗《登快阁》
文天祥的《囚经泰和仰望快阁感赋》
文集:
明朝《永乐大典》总撰、江南第一才子——解缙
明朝《永乐大典》总撰、江南第一才子——解缙
明代吉水人罗洪先绘制的《广舆图》,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册分省地图集。
南宋宰相、吉安县人周必大退休回乡后,主持刻印了大型类书《文苑英华》1卷,使宋代以前大量的文史最料得以流传,创中国私人雕版印刷图书之最。
吉安人物
篇幅有限,历史上享有盛誉的杰出学者、民族工商业巨子和社会公众人物。
南宋民族英雄、状元、宰相、杰出诗人、文学家——文天祥
唐宋八大家之一、庐陵文化的先驱、喜欢以“庐陵欧阳修”自居的大文豪——欧阳修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诚斋体创始人——杨万里
南宋宰相、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
中国近代民主运动的先驱之一,“五四”运动领导人之一,著名“七君子”之一—王造时
明代四朝首辅大臣、台阁体诗派创始人——杨士奇
明朝《永乐大典》总撰、江南第一才子——解缙
明朝状元、地图学家——罗洪先
北宋贤相——刘沆
配享孔庙的理学大师、唯物主义哲学家——罗钦顺
北宋探花、我国古代第一部水稻品种专著者——曾安止
明代东林党首领——邹元标
杰出学者
原国立中正大学校长——萧蘧
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萧庆伦
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
中国无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化学组评委——游效曾
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盛彤笙
庐陵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赣文化的重要支柱。它是指以庐陵古治属为核心,辐射而涵盖现今吉安市十余县(区)及周边市区的区域性文化。
庐陵文化源于七千年前的青铜文化,以"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堆花香"而著称于世。庐陵府历史上考取进士三千(天下第一)和状元二十一(天下第二)。更有甚者,明朝建文二年(1400年),庚辰科共取进士110人中,状元胡靖(即胡广)、榜眼王艮、探花李贯都是江西吉安府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甲申科共取进士472人。状元曾蓕、榜眼周述、探花周孟简、二甲第一名杨相、第二名宋子环、第三名王训、第四名王直,都是吉安府人,囊括了前七名。这种"团体双连冠"现象在中国科举史上绝无仅有。吉安民间有"一门六进士,隔河两宰相"、"五里三状元,九子十知州,十里九布政,百步两尚书"、''父子探花状元,叔侄榜眼探花"等的歌谣和美传。明《永乐大典》中即有"天下多举子,朝中半江西,翰林多吉安"的记载。吉安历史上这种人才辈出的现象蔚为壮观,为国家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各个领域内留下了值得后人永远可学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力量。庐陵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和挖掘。
5.赞美“江西”的句子有哪些
江西,江南西道,千年古郡,吴疆楚域,地广山深。屏武夷兮衿连浙闽,巉崖峙立;耸罗霄兮襟掣湘鄂,层峦叠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白鹤鱼米之国”美誉,享“文章节义之邦”盛名。
珍禽王国——鄱阳湖位于江西境内,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可以观赏的白鹤2800多只,其它多种候鸟达四万多只。庐山不仅是避暑胜地,而且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迹。冬天的“立体雪景”也美不胜收。
江西是个好地方呀,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
令人爱不释手的古瓷片,窑里俯拾皆是;一条条用匣钵和窑砖铺砌成各种图案花纹的街巷纵横交错;它和本觉寺塔、清都观、秋月寒江亭等东昌十五景共成一幅画面,好一番古瓷城的风貌,曾吸引了无数的游人墨客,在此留连忘返,挥毫作诗。
我庆幸有机会来到江西,在生态江西、绿色家园里穿行,远离了喧嚣,亲近了和谐,放飞了心境,让生命回归;漫步于古宅小巷深处,在深厚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人文景观中品味,远去了浮躁,陶冶了情操,悟人生真谛
过去我知道江西的名山庐山是桃源仙境,竟想不到江西还有令我为之心动、为之倾倒的三清山。石阶成梯,拾级而上。山涧乱石中,流泉淙淙不绝于耳。
江西,因境内大河以赣江为最,故简称赣。1万年前这里即有人类,春秋战国为楚国地,秦属九江,汉为扬州地。
古之扬州,洪都府郡,地貌多姿,山脉纵横。大自然中之绿岛,亚热带上的明珠。嗟夫,西山叠翠,南浦飞云。
美丽的江西婺源我攀登过险峻的雁荡山,游历过秀美的天钟山,但是江西婺源的山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珠峰千仞绿,华东屋脊连闽粤;泽国芳草碧,红色盆地呑长江。龙凤岩“七十二福地”,麻姑山“三十六洞天”
江西还是个富有革命斗争传统的省份,特别是在现代民族解放和革命战争中,曾作出过巨大贡献和牺牲而彪炳史册。
云居山巅,真如禅寺“莲花城”;天柱高耸,群峰朝拱黄岗山。井冈山兮五大哨口襟控东西路;大梅岭兮一座雄关隔断南北天。
豫章故郡,荆州江右,疆隅绣错,物产丰腴。泽有鱼虾菱茭之利,山有果实竹木之饶。
如果说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海是波澜壮阔的,那么千岛湖的水该是碧波荡漾的了。千岛湖的水是绿的,是青的,是纯净的,是无污染的。
江西历史悠久,向以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而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是名符其实的“江南昌盛之地”和“文章节义之邦”
6.有关江西地形的诗歌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江西是个好地方,
好呀么好地方,
山清水秀好风光。
八一起义在南昌,
革命摇篮是井冈,
红都瑞金闪金光,
红色的土地万年长。
江西是个好地方,
好呀么好地方,
山清水秀好风光。
庐山奇秀甲天下,
景德镇瓷器美名扬,
婺源乡村真漂亮,
鄱阳湖成了候鸟天堂。
江西是个好地方,
好呀么好地方,
山清水秀似画廊。
龙虎山道教最神奇,
三清山仙境不寻常,
龟峰绝境世无双,
请你抽空来走一趟
路线概览:南昌 → 庐山 → 景德镇 → 婺源 → 三清山 → 南昌。
庐山和婺源的旺季为3月、7月、8月和11月,3月会有大批的游客来婺源观赏万亩油菜花,10月的晒秋,景德镇的的瓷器文化。
可以从南昌市区前往庐山,上午游览芦林湖、芦林大桥、含鄱口,观芦林一号别墅,下午游览三叠泉瀑布,晚上可以游玩山上牯岭镇。
庐山:
奇秀甲天下的庐山,可是有上千年历史,驰名中外的世界级景区,它的世界独特性就很多了,找找课本都能找出很多来,奇秀甲天下的庐山,滨临鄱阳湖畔,立于长江南岸,集雄、奇、险、秀于一身,是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景观,云海变幻莫测,别墅千姿百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