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地卡罗瓷砖怎么样?
蒙地卡罗是广东新明珠推出的奢华品牌。注意,是奢华。想装修的上档次,或者钱不是很紧,推荐购买。毕竟装修一次,不容易。它的墙砖,国内也就诺贝尔比它的好。 而地砖,告诉你,花色你可以在你说的“格莱斯”,冠珠陶瓷(卫浴)、金朝阳陶瓷、惠万家陶瓷、路易摩登陶瓷、这几个品牌里选。告诉你个秘密:他们和蒙地卡罗是一个集团的。哈哈。谁的便宜选谁的得了。 如果买仿古砖,就买马可波罗,不过时间久了,砖缝间的颜色就会变黑。。。。 我不赞成我的客户选择仿古砖----如果是家居。因为在长时间的使用上。它不如抛光砖。仿古砖我一直赞成是一些商业场所,可以营造出特定的氛围。 如果说抛光砖的家常便饭的话,仿古砖就象饭店的大餐,偶尔品尝既新鲜也过瘾。但是,过日子,毕竟还是家常菜为主。再说,饭店为了吸引生意,口味肯定较重。一周吃一次,还无伤大雅。每餐都如此,估计身体就受不了了。你说呢? 至于说蒙地卡罗不是大厂出的,给你个联接,自己看下。作为设计师,我对任何品牌都一视同仁,只因为用途等各种区别选择品牌,但是不喜欢别人说,自己也不会说假话。如果蒙地卡罗的新明珠不算大厂子,那楼上说的那两个品牌,更不是大品牌了。
茯砖创制于1860年前后,最早是湖南安化县生产,用足踩踏成90千克重的蔑篓大包,运陕西省泾阳县压制加工茯砖。旧称“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名“伏砖”。每块重2千克,规格质量与黑砖相同。
砖块形蒸压黑茶之一。特制茯砖全部是用黑毛茶三级制成。普通茯砖以黑毛茶四级为主,少量为三级。从口味上又分为荷香茯砖、原味茯砖。
扩展资料
茯砖茶的作用:
1,助消化、减肥茯砖茶中的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磷脂等有助于人体消化,调节脂肪代谢,咖啡碱的刺激作用更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茯砖茶中的脂肪分解酵素高于其它任何茶类,具有极强的解油腻、消食等功能。
2,利尿茯砖茶中的明显利尿作用是通过肾促进尿液中水的滤出率来实现的。此外,咖啡碱的刺激膀胱作用也能协助利尿,茶碱则通过扩张肾微血管和抑制肾小管水的再吸收而引起明显的利尿作用。利尿同时有助于醒酒,解除酒精毒害。
3,增强毛细血管的作用当人体脂肪性食欲过多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脆性也就增大,很容易引起微血管壁的破裂而出血,而茯砖茶由于含有8-10%的茶多酚,长期饮用可增强毛细血管的韧性。防止微血管的破裂,这对以牛羊肉、奶络、酥油为主食的消费者来说,尤为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茯砖
1、釉面砖
釉面地砖即吸水率在3%~10%的釉面瓷砖,是由粘土、石英、长石烧制而成。生产工序一般为选料、配料、粉碎、沉浆、喷雾干燥、压坯成型、干燥、施釉、烧结、检验及包装等步骤。
计算公式:需要数量=总面积/瓷砖的长度/瓷砖的宽度
2、通体砖
很多人对通体砖的概念存在误解,这应该从瓷砖的生产工艺说起。在瓷砖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道工序名为“布料”,亦即将陶瓷粉料均匀分布在压机备压台上,当完成布料工序以后,由大吨位的陶瓷压机将粉料压成砖胚,最后经过窑炉烧成为瓷砖。
所谓的通体砖是指,在布料工序中,分布在压机备压台上的所有粉料为同一种粉料,烧成以后的瓷砖就从底到面都为一样的花纹,一样的颜色。
3、抛光砖
抛光砖就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砖,属于通体砖的一种。相对通体砖而言,抛光砖的表面要光洁的多。抛光砖坚硬耐磨,适合在除洗手间、厨房以外的多数室内空间中使用。
在 运用渗花技术的基础上,抛光砖可以做出各种仿石、仿木效果。抛光砖抛光时会留下凹凸气孔,这些气孔会藏污纳垢,甚至一些茶水倒在抛光砖上都回天无力。也许 业界意识到这点,后来一些质量好的抛光砖在出厂时都加了一层防污层,但这层防污层又使抛光砖失去了通体砖的效果。如果要继续通体,就只好继续刷防污层了。 装修界也有在施工前打上水蜡以防粘污的做法。
4、玻化砖
为了解决抛光砖出现的易脏问题,又出现了一种玻化砖。玻化砖其实就是全瓷砖。其表面光洁但又不需要抛光,所以不存在抛光气孔的问题。玻化砖是一种强化的抛光砖,它采用高温烧制而成,质地比抛光砖更硬更耐磨。毫无疑问,它的价格也同样更高。玻化砖主要是用于地砖。
5、马赛克
马 赛克的体积是各种瓷砖中最小的,一般俗称块砖。马赛克给人一种怀旧的感觉,是20世纪90年代装饰墙地面的材料。马赛克组合变化的可能非常多,比如在一个 平面上,可以有多种表现方法:抽象的图案、同色系深浅跳跃或过渡、为瓷砖等其他装饰材料做纹样点缀等等。对于房间曲面或转角处,玻璃马赛克更能发挥它小身 材的特长,能够把弧面包盖得平滑完整。马赛克一般分为陶瓷马赛克、玻璃马赛克、熔融玻璃马赛克、烧结玻璃马赛克、金星玻璃马赛克等。马赛克除正方形外还有 长方形和异形品种。
二、仿古砖属于什么砖
仿古砖在用于家居装修上并不少见,无论被应用于室内还是室外,仿古砖起到的效果都无比鲜明且富有特色。同样的,在用于地面装修,或墙面装饰,仿古砖在功能表现上,更是出类拔萃。
仿古砖主要用以衬托居室内,风格化与复古表现的主要建材。早期仿古砖更多的会被用于特定的商业室内场合,或户外景观,作为风格化的装饰表现。而如今越来越的的被用于普通的家居室内,或点缀,或大面积的铺装。
仿古砖无论在花色工艺上或者材料特点上,都各有特点。不同工艺特点打造的仿古砖,用于不同的居室环境,其效果可能会有所差距。因此,仿古砖在功能与美学表现特点上,可谓不是一种简单单一的功能瓷砖。
在颜色上,仿古砖主要以自然界常见的矿物颜色为主,想要搭配出更理想的家居复古或者自然风格的效果,选用仿古砖无疑能够更好的起到效果升华的作用,但仿古砖到底有何特点,如何选择搭配,并不是所有网友都了解的。
仿古砖种类特点:
仿古砖是从彩釉砖演化而来,所谓仿古,指的是砖的效果。砖的坯体可以是瓷质的,也有以炻瓷、细炻和炻质打造而成。突出的仿古效果,为的是更接近常见的古香古色风格的装饰特点,如突出传统室内装修中,未经修饰的红砖或石砖。
仿古砖在种类上分类丰富。从施釉方式来看,可分为半抛釉与全抛釉;表现手法上可分为单色砖与花砖;而从特点上来说,仿古砖还可作为仿石材或放木材的肌理作为表面的装饰特点。
1、半抛釉与全抛釉
用于家居室内环境使用的仿古砖,一般来说都是施釉的,想要家居呈现出不一样的装饰效果,仿古砖在工艺上就分为半抛釉与全抛釉工艺。全抛釉仿古砖其光亮程度与耐污性,更为适合用于室内家居地面。相对于呈现亚光光泽的半抛釉仿古砖,用于墙面效果表现,会更为出色。
2、单色砖与花砖
顾名思义,单色砖主要以单一颜色组成,而花砖则多以装饰性的手绘图案进行表现。两种不同表现手法的仿古砖,用于表现墙面或地面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单色砖能很好的营造出居室简洁但不失风格表现的特点,花砖则更好地用于提升风格化的室内特点,如民族风格或西班牙风格的室内家居。
3、特殊肌理仿制砖
市面上以仿特殊肌理的仿古砖,常见的有以仿木材或仿石材的,也有以防织物或仿金属质地的瓷砖。一些消费者对于家居木地板不太好打理或嫌容易毁坏,会在家铺上仿木材的瓷砖用于烘托气氛。而仿石材肌理的瓷砖更多被用于室内的局部装饰,或阳台地面的风格化铺装。
1、 “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陶瓷的四大特点。
2、瓷器胎质轻薄,滋润透影,宛若蛋壳,薄如蝉翼,轻若绸纱。
3、胎质清脆,用指轻扣,能听到“咚”的脆响,宛若乐器奏出的优美磐声,扣人心弦。
4、与陶相比,瓷的质地坚硬、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
5、青花瓷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不易磨损,而且没有铅溶出等弊病。
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是从无釉到有釉,又由单色釉到多色釉,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与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扩展资料:
分类:
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碗等。
工艺陶瓷:如花瓶、雕塑品、陈设品等。
建筑一卫生陶瓷: 如砖瓦,排水管、面砖,外墙砖,卫生洁具等;
用于各种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特种陶瓷制品,有高铝氧质瓷、锆英石质瓷、锂质瓷、以及磁性瓷等。
粗陶是最原始最低级的陶瓷器,一般以一种易熔粘土制造。
精陶按坯体组成的不同,又可分为:粘土质、石灰质,长石质、熟料质等四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
住宿的话,订在中山路或者湖滨北路附近的快捷宾馆,如家七天汉庭都可以,坐动车直通岛内,又方便又便宜。
厦门景点很多只是观光,所以可以紧凑一点:
D1:鼓浪屿:日光岩(60元)、菽庄花园(30元)、海滨浴场漫步、钢琴博物馆,还有很多景点。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鼓浪屿是一定要去哦,小资情调和独特的小清新气质是鼓浪屿的一大亮点!
D2:南普陀+厦门大学+胡里山炮台+环岛路:南普陀,去拜拜、爬爬山,南普陀的隔壁就是最适合谈恋爱的厦门大学啦,漫步其中,年少的味道会带你重回青葱岁月。厦门大学到会展的一段海岸就是环岛路,被称作厦门的“黄金海岸线”。环岛路的海边风景很美,建议在海边租一辆自行车,价格也就25-30元之间。
D3:植物园+厦门科技馆:早起到万石植物园,观万石风情,赏名花奇树(仙人掌观景区十分别致)。下午到厦门科技馆,这是一座现代科学的大型游乐场,极具特色,有400多件与声光电、机器人等有关的展品,还可以现场体验光影魔术、高压电表演…值得一去
晚上逛厦门,还有几个地方可以选择:中山路步行街、厦大一条街、中山公园西门、当然逛商场就更多啦,SM、万达、明发广场等等。
厦门旅游路线当中有必去的地方吗?有的,像鼓浪屿、厦大和厦门科技馆那是不能漏掉的,尤其是带着小孩一起出来玩的,在科技馆小孩能通过自己的感受去了解平时不知道的知识。
厦门四日游必去的地方有哪些园博园 鼓浪屿 南普陀 白城 SM广场 中山路 罗宾森
去青岛旅游有哪些必去的地方?告诉你吧 我是做导游的
1 青岛海洋极地世界 二期建好之后会成为全亚洲最大得海洋世界(目前在蓬莱)
2 青岛崂山 道教全真派天下第二丛林 了解道教文化和崂山道士练穿墙术
3 海滨木栈道 国家4A风景区 沿海一线 呈现出2种不同的风格 西部——东方得瑞士 日德 建筑和一些上百年的别墅式建筑,让你感觉置身于异国他乡。东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景象,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地——五四广场】浮山湾。
4 八大关 青岛风景最为秀丽,也是空气质量最好的一个景区。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融合了24个国家得建筑风格,美极了。
5 青岛啤酒博物馆 那里可以说是了解企业 了解文化的场所,青岛可是一个泡沫组成的城市,一个是浪花泛起得泡沫,另外一个则是啤酒泡沫,去一边喝着正宗的青岛啤酒,一边了解一下这上百年的企业得风风雨雨,并且在里面可以喝到你从来没有也在外见不到得一种啤酒。叫做:原浆。注:外面有很多自称原浆得都是假的,真正的原浆啤酒保质期只有24个小时,超过就变质了。
到厦门旅游必须去的地方是哪?鼓浪洞天、皓月雄风、菽庄藏海、胡里炮王、大轮梵天、五老凌霄、万石涵翠、太平石笑、云顶观日、金山松石、虎溪夜月、金榜钓矶、鸿山织雨、筼筜月色、天界晓钟、东渡飞虹、东环望海、青礁慈济、鳌园春晖、北山龙潭 最佳时间厦门的日照时间长,太阳光充沛,所以一年四季花木繁盛。 除了8月份台风季节,因海边的船只全部停开而不能欣赏到优美的海景外,其他时间去厦门旅游都很好
青海旅游有哪些必去的地方
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面积4,573平方公里,湖面高出海平面3,260米,是泰山顶峰的2倍。湖水最深处为32米。湖中有鸟岛(海西山、海心山,海西皮),三槐石和沙岛。可供游客游览。陈运和诗《青海湖》描写“始终流不出内陆的壮怀踪影,映入日月山眼帘,属于一种水天空旷的雄浑气概”。鸟岛在青海湖的西部,面积约1平方公里每年春季有约10万只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以及印度半岛飞来的十多种候鸟在这里繁衍生息甚为壮观,其集群繁殖密度之大,为亚洲罕见。
塔尔寺:位于距省会西宁西南27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九年,已有400多年历史。香火鼎盛,影响深远。全寺建筑格局与众不同由许多独立的佛塔,殿宇,经堂,僧舍组成,是藏汉结合式建筑群,占地40多公顷。大金瓦殿,小金瓦殿和大经堂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尤为著名。酥油花,堆绣,壁画誉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
希腊旅游必去的地方 有哪些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综合行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卫城面积约有4平方千米,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卫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1987年被列为为世界文化遗产。
克诺索斯遗址:克诺索斯曾是米诺斯时期克里特岛的首府,克诺索斯王宫遗址是神话传说中米诺斯王用来关弥诺陶洛斯牛头人的地方,克诺索斯的第一座宫殿建于公元前1900年左右,在一场地震中被毁坏,随后建的比先前的更为壮观和精巧。埃文斯复原的也正是这座宫殿。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450年间,王宫又被部分摧毁。此后的50年一直有人居住,直到最后彻底毁于一场火灾。
去蓬莱旅游必去的地方有哪些?主要旅游景点有蓬莱阁、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八仙渡海口景区、戚氏祠堂、田横山公园、西苑动物园、艾山自然保护区。美丽的空中楼阁蓬莱市要说蓬莱最富有仙气的地方,当属蓬莱阁了。传说中的八仙过海,便发生在此间。 虽然蓬莱阁因为水城与楼阁多是新的,少了些岁月打磨的润滑,但对于喜欢寻觅仙迹的人来说,仍不失为一处值得赏玩的风景。布满浓荫的小道,将一座座屋舍串起。高大雄伟的庙宇,小巧灵气的无风亭,以及蓬莱阁最主要的建筑———位于丹霞之间的蓬莱阁,无不兼具江南园林的秀美与北方宫殿的豪情。虽然我去的那天不甚晴朗,大海也不够蓝,但当朦胧烟云蒸腾时,蓬莱阁被萦绕其间,却仿佛真成了空中的美丽房舍,即刻就要遁风而去。相比各处亭台楼榭,我更欣赏“无风亭”外的那一片悬崖。绵延的山崖在大海面前一个收步,变成了带点凹型的绝壁,绝壁下便是万倾碧海,仁者爱山,智者爱水,在这里,一切似乎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海洋世界与鱼共乐美人鱼离开了让人心碎的故事,摆动着优雅的身体在水中微笑;可爱的海豚高高跃起,将晶莹的水花飞溅到孩子欢快的笑脸上;海中的霸王大鲨鱼,悠然在人头顶咫尺的距离巡游;一脚迈进远古时代,与恐龙家族一起经历自然带来的悲喜。在蓬莱海洋极地世界,一个不一样的秘境就在等你发现。蓬莱海洋极地世界,就好像一个充满惊喜的游乐园,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世界上最大的圆柱形鱼缸里,难以记数的漂亮鱼类回旋辗转,看见人们走过,好奇的小鱼儿们会纷纷聚拢过来,看个究竟。定点演出的巨大玻璃墙后面,每天都在上演着关于美人鱼和王子相遇的传奇。这里还有亚洲最大的室内热带雨林馆,不但可以找到神秘的食人鱼的近亲,还会有七彩的金刚鹦鹉在林间的身影。最喜欢的,莫过于海洋表演馆,充满欢乐与浪漫色彩的海洋动物表演,会给每个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渔民一起出海打鱼蓬莱的春夏与夏秋季节,海上多会出现海市蜃楼,仙山飘渺,如临幻景。而生活在长岛的人会自豪地告诉你,所谓海上的仙山,就是他们的故乡———长岛。拉开窗帘,一片湛蓝的海水就好像要溢进来,天气好的时候,大海就像一个巨大的蓝色果冻,随着风微微颤动着,而渔船则像是被托在果冻上一样,轻轻摇曳。在夜里,脱下鞋子,将脚放进微凉的海水里,一天的疲劳就此散去,这才是在海边度假最惬意的时光。长岛的海滩上盛产一种鹅卵石,经过岁月与海水的打磨,色泽纹路都异常美丽。正赶上海鲜丰盛的日子,爱海鲜的人就有福了。由于岛上养殖业发达,各种贝类、鱼类和其他海产都十分新鲜。这里传统的烹调方法,是将生鲜的海产直接在清水中煮熟,以保持原汁原味,对吃惯了精细烹饪的人来说,可能稍嫌不适应。在长岛游玩与别处海滨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随着渔船出海,喂喂自在的海鸥,捞捞横行的螃蟹,在北方的大海上,体验一番不同的快乐。
天津旅游必去的地方有哪些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经历600多年,特别是近代,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清末开埠以来天津作为直隶总督的驻地,也成为李鸿章和袁世凯兴办洋务和发展北洋势力的主要基地。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天津被迫开放,列强先后在天津设立租界。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天津沦陷。1901年,由八国联军组成的天津都统衙门下令拆除城墙。有着这样曲折历史的天津直辖市也成为了一大旅游城市。
天津城市风光
天津必去景点一:海河风景线
海河风景线,始于三岔口,止于大光明桥,横穿繁华的天津市区。它宛如一幅长长的风景画卷,把天津装扮得愈加楚楚动人。它的美丽,表现在令人留连忘返的海河公园、闻名于国内外的望海楼教堂、雄伟壮观的“老龙头火车站”--天津站……但它最让眷恋的却是夜幕降下之后,海河流水闪烁的波光灯影的美,流动不息的美。那两岸若明若暗的各色灯光,倒映在河中,浮如绚丽的彩霞,缓缓的流水,又把一道道彩霞送向遥遥的远方,使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思。在天津,有“七十二沽”之称,海河还被一些人称作“沽水”。于是,“沽水流霞”就这样传开了。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河道纵横交错,素有“北方水都”之称。72公里长的海河,逶迤穿城而过注入渤海,形成了独特的水路风光游览线。经过综合开发改造的海河已日益显现出作为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的强大服务功能。荡舟碧波上,可纵情饱览海河两岸的现代化城市风光。两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元素凸显出天津的魅力。依河而立的意式风情区、古文化街等特色文化旅游风情区,更加展现了海河的迷人神韵。
周边景点:意式风情区、津湾广场、永乐桥摩天轮、海河亲水平台
公交线路:可乘天津市内途径海河公交车辆可下
自驾线路:北京方向进入三环—京津塘高速公路—津汉公路—先锋路—先峰东路—省道318—进入天津海河风光游览区
天津必去景点二:天津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国家5A级景区、中国特色商业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东北部、市中心区域。是集旅游商贸、民俗文化、购物休闲、健身娱乐、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最早形成于1404年12月,以天后宫为依托,被称之为:“宫南”、“宫北”大街,2003年以天津市海河综合开发为契机,对原有古文化街按照“修旧如旧、提高功能”的原则进行修复,并在其基础上扩充建设而成。
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商贸区国家5A级景区、中国特色商业街。位于天津市南开区东北部、市中心区域。是集旅游商贸、民俗文化、购物休闲、健身娱乐、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最早形成于1404年12月,以天后宫为依托,被称之为:“宫南”、“宫北”大街,2003年以天津市海河综合开发为契机,对原有古文化街按照“修旧如旧、提高功能”的原则进行修复,并在其基础上扩充建设而成。
古文化街旅游区北起通北路、南至水阁大街,西接东马路、东临海河边的张自忠路,总建筑面积达22万平方米。古文化街主街全长680米,有“津门故里”之称,其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小式建筑,层高均为一、二层;街区走向自然曲直,错落有韵;外檐建筑尺度适中、商店铺面长短有序,呈现出鳞次栉比的古街效果。主街北口矗立从天津蓟县采集的距今已有十几亿年并刻有“天津古文化街”街名的古化石,与文化街街景交相辉映。别具特色的当属街区的800余幅彩绘仿古彩绘,其彩绘文脉清晰、题材丰富、色彩斑斓,西侧以中国四大名著为题材,东侧以中国历史故事、古代传说以及戏剧名著作为题材,使广大的游客仿佛置身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之中;宫前广场的彩绘则是以中国古代吉祥画、天津民俗以及中国京剧脸谱为内容,展现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民俗以及中国的国粹艺术。
周边景点:天津民俗博物馆(天后宫)、天津泥人张美术馆、天津文庙博物馆
乘车线路:可乘公交1路、1路区间、4路、5路、609路、670路、670路小圈、671路等在北城站下
自驾指南:(京):京津塘高速(杨村出口)—京津路—(津):中环线—黄海道—南马路—东马路
天津必去景点三:意大利风情旅游区
意大利风情旅游区是正在开发的新旅游区,它是以民族路与自由道交口的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东至民生路,西到北安道,南至博爱道,北到进步道,占地约10万平方米,内含7条道路。这里原为意大利租借地,几乎包含了意大利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该地区现存各类风貌建筑76栋,建筑面积达6万平方米,是近代意大利在国外保留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
意大利租界的建筑风格首先体现在区域的规划上。规划之前的状态几乎是一个村落的格局,道路的不发达是与交通工具的不发达相联系的。规划后的网状的街道体现了现代城市的风格,特别是街道的设计考虑到了与相邻区域的连接,如意租界大马路与俄租界和奥租界道路的衔接,避免了以前英法租界道路互不衔接的缺点,而且保持了与俄、奥租界建筑景观的自然过渡。值得一提的是,意租界行政委员费洛梯于1914年在天津首先试验用沥青铺路。在意租界大马路(Corso Vittorio Emanuele)成功以后,意租界所有道路都铺上沥青,成为天津道路最平坦,最少灰尘的地区。广场对于传统的中国城市来说是陌生的,在意大利城市发展中却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广场是城市的公共空间,是市民集会的场所,权利的象征。 马可波罗广场是意大利租界最精彩的部分,广场位于一个交叉路口,面积为1962.5平方米,中央立一个高13.6米的柯林斯石柱,顶上立一女神像,基座四周有雕刻和喷水装置。广场的尺寸与四周围合的建筑十分和谐,充分体现了意大利城市风格的典型特征。1929年5月24日,意大利领事为了向捕匪有功人员颁发奖章,曾在纪念碑前举行过阅兵式。
意大利风情旅游区的道路:马可波罗路(民族路)、但丁路(自由道)、佛罗伦萨道(民生路) 、的里雅斯德道(北安道)、桑朱利亚诺侯爵道(博爱道)、埃马诺卡洛托道(进步路)、康特伽利娜道(光复道)、营盘小马路(光明道)、伊曼纽尔三世路、大马路(建国道)
主要景点:马可波罗广场、但丁广场、解放桥、大沽桥、世纪钟、安吉里胡同、圣心教堂、曹家花园、意大利领事馆、意大利兵营
名人故居: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冯国璋故居、袁氏宅邸、汤玉麟旧宅、曹家大楼、潘毓桂旧居、杨以德宅邸、张鸣岐故居、程克故居、曹禺故居、华世奎故居
乘车线路:1、可乘27路、638路、645路、660路、805路、961路等公交在博爱道站下;2、可乘14路、462路、640路、802路、841路、901路等公交在民主道站下;3、可乘5路、8路、13路、24路、634路、645路等公交在天津站副广场站下。
天津必去景点四:五大道旅游区
天津的五大道是指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马场道与南京路交口以西的一片长方型地区。共有22条道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历史上曾是英租界的“墙外推广界”,地势低洼,后被填平,各国建筑师纷纷在此建造房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天津城建部门为了统一管理,按照由南至北的顺序,将这一地区东西走向的马场道、睦南道、大理道、长德道、重庆道、成都道等统称为“五大道”地区。如今,“五大道”已经成了天津小洋楼的代名词。
五大道地区的地名有三个特点:一是独立宅邸多,里巷数量少,而名人名楼概以门牌为标识,不另命名,不设匾牌张。二是街巷通名以“里”为主,“胡同”之名在这里已销声匿迹。三是出现了“大楼”、“别墅”、“村”、“坊”一类公寓庄园的通名,如:香港大楼、马场别墅、剑桥大楼、安乐村、育文坊等。
主要景点:
马场道——马场道是五大道地区修筑最早、最宽、最长的马路。马场道121号小洋楼,原为英侨学者达文士居住,称“达文士楼”,这座典型的西班牙花园别墅,是五大道上最早的建筑。坐落在马场道上的还有原北疆博物院和工商学院。北疆博物院是中国早期博物馆之一,创建于1922年,建筑为平面“工”字形,具有罗马建筑风格。工商学院建于1925年,主楼三层带地下室,外檐大块蘑菇石墙面,曼塞尔式瓦顶,圆形大钟,为法国罗曼式建筑风格。
睦南道——睦南道,长2.08公里,有风貌建筑74幢,名人故居2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道路两旁绿树掩映着风格各异的小洋楼,漫步其间,使人感到路、房、树的空间尺度恰到好处。睦南道20号为孙殿英旧宅。建于1930年,为三层带地下室的西洋古典公馆,颇为豪华气派。24号为中国近代外交家颜惠庆旧居,建筑具有欧洲古典建筑风格。28号的罗马柱廊意式公馆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后代李叔福旧居,李曾任天津殖业银行经理。50号为张学良二弟张学酩旧居,红砖清水墙,坡瓦顶,具有英国庭院别墅风格。
大理道——大理道3号、5号的蔡成勋旧居。3号是主楼,外观法国罗曼式,内装修使用中式木雕。5号为中式四合院家庙,垂花门及门窗隔扇,砖、木、石雕,无一不精。是中西合璧的公馆。
重庆道——重庆道55号庆王府。为清朝庆亲王载振的公馆,主楼平面由二层楼的四合院构成,西式外檐,中式天井和装修,顶层为祖先堂。庭院东部为中式花园,有假山、石洞和六角凉亭。也是中西合璧的公馆。
乘观光车游览五大道线路:民园体育场正门(重庆道门)-----重庆道----昆明路----常德道----衡阳路----大理道----昆明路----睦南道----香港路---重庆道----新华路----洛阳道----湖南路----重庆道(沿途经过的名人故居分别为:民国总统徐世昌、曹锟旧居,潘复、顾维钧、张绍曾、龚心湛、颜惠庆、朱启钤等六任民国内阁总理旧居及庆王府等。
乘车线路:
1、黄家花园站:观光2路、9路、831路、845路、902路、951路;2、香港路站:632路、657路、678路、826路、865路、900路、904路、953路;3、重庆道站:619路、871路、906路、954路;4、桂林路站:观光2路、9路、831路、845路、902路、951路;5、湛江路站:13路、685路、862路、871路、904路;6、马场道站:619路;7、浦口道站:13路、685路、826路、862路、904路;8、合肥道站:685路、803路、862路;9、新华中学站:619路、826路、953路。
天津必去景点五:天津银河广场
天津银河广场坐落于河西区友谊路以东、乐园道以南、越秀路以西,总占地面积19.89万平方米,可使用面积17.14万平方米,为一座半下沉式全开放式公园,它与天津大礼堂、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天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相望,与天津博物馆融为一体,珠联璧合,蔚为壮观。目前根据天津市规划,银河广场已经拆除改造为天津文化中心。
银河广场的命名源自“天津”是“银河”的别名,在屈原的《离骚》中有“朝发轫于天津兮”;该名称既富于时代气息,体现出天津大发展的恢宏气势,又与整个公园日月星辰的设计理念相得益彰。它的落成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富有浓郁文化品位和时尚风情,洋溢着现代气息的综合性大型文化公园,是广大市民文化、娱乐、休闲、健身、观光的理想场所,将为天津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增添又一亮点。
银河广场现用于人们休闲娱乐进行户外运动。老人放风筝,年轻人滑滚轴,不乏高手。冬天还有湖面滑冰的活动。银河广场是一个新的人们进行户外运动的首选公共场所。位于银河广场的天津博物馆自2007年12月28日免门票后,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可以说银河广场是人们活动还有精神文明的集结地。
周边景点:天津博物馆、天津大礼堂、天津国际展览中心、天津乐园、天津科技馆、天津自然博物馆
节令玩具
山西岁时节令及传统庙会中的民间玩具,常常使人陶醉于幼儿时期度年过节趣事的回忆之中。除夕夜、正月初一点“滴滴金”;元宵节扎灯笼,玩花灯;二月二,龙抬头的古庙会上,布龙、面龙、竹蛇、纸蛇玩具,能动的构造给他们以诱感力,逗引得儿童们喜笑逐闹、争相购买;三月三上巳节的泥哨哨,声声悦耳;清明前后放风筝;端午节戴香袋,玩艾叶虎。还有那小风车,七音哨、皮老虎、草编的蚂蚱笼,足使儿童们兴高采烈了。
花灯玩具
儿童花灯玩具以手提式多见。一般都是篾扎纸糊,内装小红蜡烛。农村传统的小花灯,用高梁杆扎架,麻纸糊面,用色彩画人们喜爱的动物或神话故事,或印上木版年画,或贴上民间剪纸,内装小油灯。现今发展为竹架构造,彩纸或绸布糊面,内装蜡烛。在制作技艺上虽然并不纯熟,但粗犷有力,无矫揉造作之感。无论是造型、用料、色彩和制作风格都具有生动活泼的乡土生活气息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棉塑玩具
一个棉塑只需一把棉花,几根剥了皮的高梁杆和少许的胶水。制作简便,先把几根高梁杆芯扎成骨架,将蓬起的棉花轻轻缠于骨架上,再用胶水粘塑定形,胶水涂多涂少,可塑出不同形状。最后在形体表面均匀地涂一层胶水固定造型,然后用品色染色,一件棉塑动物或人物就做成了。把它插在预先备好的卟啷摇鼓上,就是一件既可摆设欣赏又可随手玩耍的声形并茂的玩具。棉塑玩具用料较少,成本低廉,又可就地取材,所以艺人们常常是现做现卖,边表演边出售。棉塑玩具中有鸡、麻雀、喜鹊、燕子、鹤等飞禽,长不过三五寸,高不过六七寸。人物主要有《西游记》中精灵的孙猴子、憨厚的沙和尚,傻乎乎的猪八戒及慈善的唐僧,一个个栩栩如生,令人爱不释手。
染织绣类的民间艺术实际上包括了印染、手工纺织、刺绣、织锦、缂丝等几大类别。
印染是民间服饰和日常居室装饰密切相关的工艺品,主要有蜡染、扎染、蓝印花布、彩印画布等,主要用在服装、帽子、被褥、床饰、门帘、包袱布等方面,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布艺。
刺绣则包括了四大名绣、各地民间刺绣、少数民族刺绣等。四大名绣有湘绣、苏绣、蜀绣、粤绣,各地民族民间刺绣中有代表性的包括苗绣、土族刺绣、满族枕顶绣(绣于枕头两端)、湖北挑花和陕西、山西、河南民间手绣。
传统刺绣
刺绣
中国的传统刺绣,根据使用者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工艺精致程度的差别,分为民间刺绣和四大名绣。
民间刺绣是相对于具有宫廷文化风格和文人画风格的「四大名绣」而言的、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地的民间刺绣工艺。中国传统刺绣历史悠久,随着丝绸的产生和发展而存在。早在四五千年前,刺绣就已经成为「章服制度」中重要的装饰手段。两千多年前的长沙马王堆墓出土的刺绣已经有了丰富的不同针法。可见当时刺绣工艺已经出现了不同针法的程式化的固定工艺。1982年从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绣衾(被)和禅(单)衣,上面绣着龙、凤、虎和花卉等图案,形神兼备,绚丽多彩。
汉代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的诗句。汉末、六朝时期,剌绣题材中出现了人物形象,为后来的人物绣品开了先河。唐、宋时期,文人们开始参与刺绣画稿的设计,文人画所表现的诗词境界、书法和绘画的雅致,影响到民间刺绣的创作,刺绣开始向精致化和文人化的方向发展。到了宋代,刺绣几乎成为妇女的女红手艺中最普遍、最重要的一项,不少有文化的富家女子的刺绣创作,更使刺绣工艺臻于精细绝妙。明、清时期,全国城乡出现了众多的刺绣商业作坊。尤其是明代,首先在上海出现了「露香园绣」这样绣工精细,用针巧妙的以个人风格著称的「顾绣」,并专门刺绣花鸟走兽画幅、画页、手卷等陈设品,表明中国传统刺绣从附属在服饰上的装饰手段,成为独立欣赏的艺术品。清代开始出现了几个重要的刺绣艺术流派,如北京的京绣、开封的汴绣、山东的鲁绣等,以及后人称誉的四大名绣。
清代后期,各地都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技艺特色的民间刺绣工艺。但是长期以来,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对各地出现的民间刺绣工艺极少关注,更谈不上记录和评介。民间刺绣基本上处于与日常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的普通「手艺」的地位,但是正是这种生活的艺术,才使得民间刺绣一代代自发地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传统艺术中最精彩、最形象、最富有文化内涵的非物质文化品类。
民间印染
中国传统的民间印染有扎染、蜡染、蓝印花布和彩印花布。
前三者都是以印和染的方法着色、显花的工艺,以植物蓼兰中分解提炼出的靛青为染料,民间也称为蓝染和蓝印。彩印花布则是一种多版套色印花的工艺。据《史记》、《竹书记年》等古籍记载,早在公元前26世纪初,「黄帝制玄冠黄裳,以草木之汁染成文彩」。夏、商、周时代,就已经有用服饰的印染色彩、纹饰来区分尊卑等级的规定了。秦汉以后,镂空版印花方法大为盛行,其后花色品种日见繁多,印染工艺也日臻完善。
中国织锦
中国织锦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生产出「何菱形纹锦」、「填花燕纹锦」、「对龙对凤纹锦」等多色提花锦。到汉代,已能用复杂精密的提花机织出图案优美的锦。唐宋以后,以各色丝线和金银线制作的织锦缎及妆花缎,色彩鲜艳瑰丽,人们喻为锦上添花。
蜀锦产于四川,以成都为主,故成都又有锦城和锦官城之称。此外,南充、阆中、乐山、绵阳、新都等地也生产蜀锦。蜀锦仍然沿袭染色熟丝织造,质地坚韧,五彩缤纷,富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宋锦因今之产地在苏州,故又名「苏州宋锦」,以古朴雅洁而著称于世,现已面临技艺中断的濒危局面。云锦的产地在南京,因其锦纹瑰丽有如云彩,故而得名。其图案布局严谨,富有装饰性,并多以金线显花或绞边,华彩四溢,臻丽至极,是中国皇家的御用织锦,代表了织锦工艺的最高技术水平。
塑作艺术
塑作类是指以捏、塑、堆、纳等方法为主制作的民间艺术品,其内容包括了泥塑、面塑、陶塑、糖塑、米粉捏制品、纸浆拍塑、琉璃和玻璃等造型艺术。塑作类艺术往往靠艺人以手施艺,靠手工方法造型,由于采用了与雕刻不同的创作手法,它们的艺术效果也不同。塑作类艺术还常结合彩绘装饰方法,在塑形后再施以彩绘,以增加艺术品的欣赏性、象征性和吉庆祥和的气氛。如泥塑中的典型作品有江苏惠山的「手捏戏文」、河南淮阳的「泥泥狗」、北京的面人汤、面人郎的作品等;纳模玩具如泥饽饽、泥玩具中的耍货「阿福」、凤翔泥塑、北京兔儿爷、中秋月饼、巧果、糖人等都是典型的塑作类民间艺术。一些民间脸谱和器物采用纸浆拍塑而成,而玻璃类、糖人等则采用吹塑方法,趁热边吹边塑形,也属于塑作类艺术。
泥塑艺术
泥塑
泥塑艺术是中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或磕模捺泥方法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新石器时代到汉代,中国境内考古发掘的大量文物中有为数众多的陶俑、陶兽、陶马车、陶船等等。其中有手捏的,也有模制的。汉代先民的丧葬习俗中大量使用陶泥偶像作为陪葬品。到了唐代,泥塑艺术达到了顶峰。被誉为雕塑圣手的杨惠之就是杰出的代表。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有许多人专门从事泥人制作,作为商品出售。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天津、江苏无锡惠山、广东大吴、陕西风翔、河南浚县、淮阳及北京等地仍是传统泥塑的重要产地。
面塑艺术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资科记载,汉代早已有面塑存在了。宋代《梦粱录》中记载了把面塑用在春节、中秋、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的习俗。现存最早的古代面人,是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发现的唐代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墓中出土的面制女俑头、男俑上半身像和面猪。清代,出现了以做面人为生的手艺人,到了今天,在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存着面人制作的手艺和习俗。
面塑一般分为观赏的面塑和食用的面花(或叫礼馍)。用于观赏的面塑通常用精面粉、糯米粉、盐、防腐剂及香油等制成,而用于食用的面塑则用澄粉、生粉等制成。材料的不同使这两种面塑在制作工艺上也有少许的不同。
面塑
食用面花的制作工具简单,全凭妇女的心灵手巧,其方法是先将白面经过搓、捏成面团,用剪刀、菜刀和梳子等工具对面团进行造型。观赏和装饰面塑,其材料的制作方法则是将面粉、糯米粉、防腐剂中倒入开水并用筷子搅拌,然后将面团反复揉搓均匀。然后把品红、品黄、品蓝、大白粉、锅烟黑等颜色分别加入面中,制成多种色面,再用揉、搓、剪、挑、压、粘等方法来塑造形象。还可以用一些羽毛、棉花等来装饰面人的头发、胡须之类,这样一个完整的形象就出现了。
食用面花或节俗礼馍普遍流行于中国以吃面食为主的北方各地,沿黄河流域的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各省以及内蒙古、新疆、东北等地农村都有食用面花。面塑则以北京、山东、江苏、浙江为主要的产地。北京的面塑艺术水平最高。
木偶艺术
中国木偶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特征,从质材、操纵方法上看,木偶艺术有提线、杖头、掌中、铁枝、药发、水力等不同形式;从表演剧目上有历史传奇、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天上人间,驰幻入魔,还有现实小品,可谓多种多样;从造型上可以大至与人同高(汉代大木偶高193厘米),又可小于一尺,偶头能造到如拇指般大小而能雕绘五官端正、比例准确、线条均称、色彩鲜明。如粤西地区的杖头木偶,《芙蓉仙子》中的书生陈秋林,以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猪八戒、牛魔王等,即使是神怪夸张却仍保持着合度比例。
现代的粤西木偶双眼能活动自如,能按照表情需要造出睁、暝、瞅、瞬等动作,得心应手,顾盼传神;冀南的吴桥民间木偶头则夸张简练,独具特色;有的接近唐仕女和敦煌彩塑;有的接近戏曲脸谱却又能变通风趣,灵活运用。
另一方面,木偶戏亦是社会人生的写照,不少帝王、文人均曾被触动心弦,发出由衷的咏叹。如五代十国时,前蜀后主顺正公王衍观傀儡后感慨良多,尝云:
「切道断人生几何!有分者任作傀儡。」
剪刻艺术
剪刻类是指以剪、刻、凿等方法为主制作的民间艺术品类。其内容包括了剪纸、刻纸、皮影、剪贴画、刻葫
木刻
芦、铁画、石刻线画、瓷刻画等。民族服饰和布艺的制作中也使用了大量的剪裁工艺。这些艺术品的造型顺序往往是由大及小,所使用的材质一般具有挺阔硬朗的质地,如纸、皮、竹木、石、陶瓷、象牙等。剪刻中常使用的工具有剪子、刀子、凿子、錾子和一些辅助性工具,剪刻作为造型手段,擅长表现作品的细节,体现精致的技巧,如刻纸作品可以达到细如发丝(浙江乐清的细纹刻纸就是一例),木刻达到肌理毕现、入木三分的艺术效果(如质地细腻的黄杨木雕、象牙雕刻等)
剪纸与刻纸
剪纸
剪纸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根据历史的记载和出土的实物来看,剪纸至少有将近1,500年的历史了。剪纸的出现应该是在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后的事情,造纸术的发明,为剪纸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到了唐代,剪纸艺术大大发展,以剪纸招魂是当时民间的重要习俗之一。在民间,剪纸图案还被广泛应用于木版雕刻、铜器饰纹、布匹印染等其他艺术领域。宋代的造纸业发展成熟,纸品种类的增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出现了诸如民间窗花、灯彩和茶盏上的装饰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使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比唐代更为扩大。南宋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剪纸为职业的艺人。明、清时期是剪纸艺术的鼎盛时期,剪纸成为重要的居家装饰品,如门笺、窗花、柜花、棚顶花等,剪纸也成为民俗活动必不可少的装饰品。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均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互传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刻纸
木雕
刻纸也是民间工艺的一种常见形式,剪纸和刻纸两者虽然最终形式相同,但制作技法却不同。剪纸是一种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刻纸则需要用垫板、刻刀、尖锥子、钉子等工具,先将原有的样子放在20张或者30张薄纸上,然后将它们放在垫板上并用钉子固定,用刻刀由里到外一层层的刻,刻好花样后,刻纸就完成了。一般来说,剪纸更注重原创性,不受刻刀和纸张的限制,造型更加自由和随意。刻纸则更适合表现细腻的画面效果,如浙江的细纹刻纸细如发丝,令人惊叹。刻纸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剪纸的不足,但在创作上,受到了较多的限制。
各地风格
中国的剪纸艺术一般来说可分为北方风格和南方风格两大类型,即使如此,每个地区的剪纸也有着不尽相同的特点。
陕西剪纸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北方剪纸艺术,广泛用于春节窗花、结婚的喜花、丧葬中大量的纸活儿装饰、社火表演中的道具、庙宇中宗教气氛的营造等,各种民俗活动也离不开剪纸。此外,剪纸还用于刺绣等艺术品制作的底样。剪纸形式上大多以单色为主,造型简洁、洒脱、粗犷、注重夸张变形,内容上多以传统的花草、动物、人物、戏出为主。
河北蔚县染色刻纸是中国典型的刻纸艺术形式,相传已有两百年历史,尤其以窗花见长。后来河北武强县的木版浮水印窗花传入,刻纸工艺吸取其色彩特点,仿其透明效果,以刻代剪,形成蔚县刻纸的独特风格。蔚县刻纸以「阴刻」和「色彩点染」为主,故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说。题材多取自戏曲人物,也有花草鱼虫、飞禽走兽等吉祥形象。
其余还有山东剪纸、湖北剪纸、浙江浦江戏曲剪纸、浙江乐清细纹刻纸、广州佛山剪纸等等。
皮影
中国皮影,北方以滦州皮影代表,影人结构分七大部分:头、上身、上臂(两件)及下臂(两件)、手(两件)、下身、腿(脚与腿相连,两件),共11个组件。中心控制是脖条。以杆子操纵。生旦脸部镂空,净丑则涂色,脸形棱角分明,尖下巴,平额头。形体较小,一般25.4厘米至30.4厘米左右,最高40.6厘米。多以驴皮雕镂。以黄牛皮雕镂的陜西皮影亦分11个组件。
南系以成都灯影戏为代表,影偶分大、中、小型,大灯影身高60-80厘米,个别高达1米,中灯影40-60厘米,小灯影24-30厘米。成都灯影全身共分14关节:
帽、头、胸、腹、下肢二、上臂二、前臂二、手掌二。头子可插进脖项上用细铁丝缠绕的皮圈内。其余关节用细麻绳连结。一个穿戴整齐的影人分三段:帽作一段,头作一段,统称「帽子」(北方称「头荏」),衣履共作一段,统称「把子」(北方称「戳子」)。
中国皮影关节灵活,在优秀艺人操纵下,行坐顾盼,端带撩袍,舞刀挥剑,驾雾腾云,打斗驰马,出神入化,令人叫绝,扮演种种传奇故事,塑造了生、旦、净、丑、神、佛、灵、怪、兽种种难以想像的影窗形象,成为驭物为灵的艺术。
雕镌艺术
雕与镌都是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介质上面进行的刻画方式,雕镌类指采用这种方式制作的作品,如我们常见的雕版、雕漆、雕花、浮雕等,还有与塑形结合的雕塑艺术品等。雕和镌往往都是在硬质界面和半干状态的固态界面上进行的,而塑需要在软质材料上进行,这是雕镌和塑作不同之处。我们熟悉的这类作品包括雕花的竹笔筒、玉石首饰和摆设、金属首饰、芜湖铁画、在砖上雕刻的砖雕、石雕作品等。雕镌类作品创作中常使用刀子、凿子、钻子及一些辅助性工具。
玉雕
玉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形式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仰绍文化和龙山文化就有了玉雕的鱼和龙。商代的殷墟文化中发现了绿松石和玛瑙等饰品。可见中国的玉石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
编织物
玉因其原料珍贵,雕琢技术要求高而被视为具有重要的仪式功能的礼器。四川金沙遗址就出土了具有4,000年历史的精美绝伦的玉琮。商代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用于祭祀神灵的各类玉质的礼器和饰品,皆造型生动,雕刻精美,玉质上乘。
汉唐时期,玉雕作为装饰品成为民间和宫廷都喜爱的工艺品,西汉时期的金缕玉衣的出现就是例证 。宋元时期,玉雕工艺得到了重视和高速发展,宫廷中的玉院专门为雕琢玉器而设立。福建的寿山石雕在当时的创作量很大,其价值也被朝廷认识到。明清时期是玉雕发展的鼎盛阶段,苏州以玉雕雕刻精巧而闻名于世,宫廷大量使用玉器作为装饰和使用器物及把玩的对象。雕刻工艺更加丰富,出现了圆雕等精致的工艺品,有代表性「大禹治水图玉山子」是世界上最大玉件之一。近代,也是玉雕的繁盛期,出现了潘秉衡等一批玉雕名家,在北京。中国玉雕的「四大国宝」一岱岳奇观、群芳揽胜、含香聚内与四海腾欢,就是例证。
随着传统技艺的消失,玉雕行业因工作辛苦和观念落后而在雕琢工艺上出现了困难。这方面,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学习西方一些科学合理的记忆和技术,是目前玉雕行业翘首以盼的。
木雕
木雕工艺品是指以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木为原材料、以雕刻的方法进行创作而成的各种观赏品、富于形式美感的实用装饰品。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木雕是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的一条木雕鱼,制作时间距今已有6,000-7,000年之久。在战国时代,木雕工艺已由商代用于制陶工艺中的简单刻纹和雕花板的阴刻,发展到立体圆雕工艺。汉代的木雕水平比前代已有提高,在汉墓中出土的木雕动物,形象自然生动,刀法简练果断,显示出当时木雕艺人的高超水平。自唐、宋开始,木雕艺术开始向写实和精致的方向方展,至明、清时期,小型观赏性木雕、建筑和民间实用器具上的装饰性木雕水平都达到了鼎盛时期。20世纪初中国解放之后,木雕艺术为愈来愈多的人所认识和喜爱,成为观赏与收藏热品,也成为产业化的实用性装饰艺术。
中国的木雕种类繁多,遍布于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是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人称「四大名雕」。其他种类如: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苏州红木雕、剑川云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桦木雕、泉州彩木雕……这些木雕都是因产地、选材或工艺特色而得名,有的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传统特色,能工巧匠遍布各地,后起之秀木雕技艺日趋精湛,造型也日臻完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木雕的雕刻技法有圆雕、浮雕、镂雕等,一般在雕刻过程中,各种技法是混合使用的,由于木雕易腐易蛀,所以有的作品还要施彩、上漆。与所有的雕刻一样,木雕的形式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独立式」,一种是「依附式」。前者是指可以用来自由放置,并且从任何方向任何角度都能看见的三维空间艺术的圆雕作品,通常是被用作室内的陈设品或案头摆件;后者是指用于装饰建筑物室内墙面或门窗等固定空间的浮雕而言。最为著名的木雕产地有浙江东阳、浙江乐清、广东潮州等地。除此之外,徽州木雕、少数民族的木雕艺术也是成就突出的木雕艺术形式。
石雕
中国石雕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河北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雕人头,是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品。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年)已出现了巨型石雕──石麒麟。河北石家庄西北郊发现的一对石人,考证认定为西汉文帝时代(公元前179-前157年)的石雕作品,气魄深沉宏大,风格古朴浑厚。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中国在宗教石雕和陵墓石雕两个方面发展较快。著名的云冈和龙门等石窟的石雕就可说明六朝、唐、宋时代的石雕艺术水平。宋、元以后石雕艺术向世俗化、多样化方面发展。明清时代,精巧玲珑的工艺石雕和具有汉唐石雕气质的乡间拴马桩、镇庄兽等民间雕刻,成为明清石雕艺术的主体。 民间小型的工艺石雕,一般以石料产地或石料特点来命名的,从石料产地来看,有安徽徽州、浙江青田、河北曲阳;按石料命名来看,有福建的寿山石雕、湖南浏阳的菊花石雕、四川广元的白花石雕。以石雕艺术品而闻名的地区包括甘肃陇东地区(镇庄兽)、陕西渭北地区(拴马桩)、陕北地区(拴娃石)、河南方城(石猴)、山东掖县(滑石猴)、山东嘉祥(石麒麟等)、广东雷州(石狗)等地。
民间小型工艺石雕的制作十分注重石料的品种、色泽纹理的选择,主张因材施艺,追求雕刻精工,运用浮雕、圆雕、镂雕、线刻等多种技法来创作。石雕的制作工序大致相同,一般是:一、相石,根据石料的形状和纹理、色彩确定要雕制的题材。二、用笔在石材上画出雕刻的部位,然后凿出粗坯,再刻大体。大局部位刻成后,修刻细部,最后琢磨、修光、上蜡完成作品。
砖雕
砖雕出现于中国战国时代,当时就已有花砖出现。汉代画像砖已发展相当成熟,以墓室砖雕最为著名,但制作大都是模印而成的,唐代花砖采用模印后再经过雕刻加工,创造出富有立体感的装饰浮雕作品。砖雕上的人物动物形象突出而且都以卷云纹相衬托,结构充实,形态生动,呈现一种繁复富丽的艺术风格。宋、金时期,墓室砖雕流行,多以世俗生活为题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其中宋代砖雕中的形象比例匀称,姿态生动,轮廓整齐清晰,刻画衣纹,刀法俐落,是一种清新朴实的艺术风格。到了金代,砖雕人物形体健壮,敦厚质朴,浮雕线条一般粗犷简练,有趣味性。明清时代,砖雕主要用于装饰住宅及寺观庙宇,表现内容丰富,构图复杂,制作除单层浮雕外,还有多层浮雕、堆砖等表现技法。花纹图案具有完整的装饰效果,作品画面具有独立的构图形式。
明清时代开始,砖雕艺术逐渐从建筑物的附属装饰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民间砖雕艺术品,砖雕制作的队伍发展壮大,全国几乎都有各自的砖雕产地,其中以徽州、天津、北京、山东潍县、苏州、广东、甘肃、台湾等地最为著名。
明清时代的南北方砖雕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民间砖雕制作的工艺还是大致相同的,一般来说分为六个步骤。(1)修砖(2)上样(3)刻样(4)打坯(5)出细(或叫刊光)(6)磨光。一般来说北方砖雕艺术风格比较浑厚,南方砖雕艺术偏于秀细,但都洋溢着中国各地民间的乡土气息。
烧结普通砖
---------------------------------------------------------------
发布时间:2002-01-01
执行时间:2003-10-01
前 言
本标准的第6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是在GB/T5101-1998《烧结普通砖》的基础上,总结近年我国烧结普通砖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参考美、英、德、俄、意等发达国家同类产品标准,经过调查、研究与验证后修订的。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对产品的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抗风化性能中的吸水率等指标进行了修改,较大辐度地提高了优等品质量指标。
??对烧结普通砖的放射性物质镭-226、钍-232、钾-40提出了限制要求,保证产品安全使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委托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解释。
本标准参加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建筑材料研究所、浙江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所、南京市江宁县淳化镇砖瓦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保财、周皖宁、蔡小兵、倪有军、陈新利、周炫。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5101-1992、GB/T5101-1998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西安墙体材料研究设计院
烧结普通砖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烧结普通砖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的普通砖(以下简称砖)。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42 砌墙砖试验方法
GB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JC/T466 砌墙砖检验规则
JC/T790 砖和砌块名词术语
术语和定义
JC/T790和JC/T466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烧结装饰砖 Fired facing bricks
经烧结而成用于清水墙或带有装饰面的砖(以下简称装饰砖)。
分类
4.1 类别
按主要原料分为粘土砖(N)、页岩砖(Y)、煤矸石砖(M)和粉煤灰砖(F)。
4.2 等级
4.2.1 根据抗压强度分为MU30、MU25、MU20、MU15、MU10五个强度等级。
4.2.2 强度、抗风化性能和放射性物质合格的砖,根据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泛霜和石灰爆裂分为优等品(A)、一等品(B)、合格品(C)三个质量等级。
优等品适用于清水墙和装饰墙,一等品、合格品可用于混水墙。中等泛霜的砖不能用于潮湿部位。
4.3 规格
砖的外形为直角六面体,其公称尺寸为:长240mm、宽115mm、高53mm。配砖和装饰砖规格见附录A。
4.4 产品标记
砖的产品标记按产品名称、类别、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和标准编号顺序编写。
示例:烧结普通砖,强度等级MU15,一等品的粘土砖,其标记为:烧结普通砖N MU15 B GB5101
要求
5.1 尺寸偏差
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表 1 尺寸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公称尺寸 优 等 品 一 等 品 合 格 品
样本平均偏差 样本极差≤ 样本平均偏差 样本极差≤ 样本平均偏差 样本极差≤
240 ±2.0 6 ±2.5 7 ±3.0 8
115 ±1.5 5 ±2.0 6 ±2.5 7
53 ±1.5 4 ±1.6 5 ±2.0 6
5.2 外观质量
砖的外观质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外 观 质 量 单位为毫米
项 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两条面高度差 ≤弯曲 ≤杂质凸出高度 ≤缺棱掉角的三个破坏尺寸 不得同时大于裂纹长度 ≤a.大面上宽度方向及其延伸至条面的长度b.大面上长度方向及其延伸至顶面的长度或条顶面上水平裂纹的长度完整面 a 不得少于颜色 22253050二条面和二顶面基本一致 333206080一条面和一顶面? 4443080100??
注:为装饰而施加的色差,凹凸纹、拉毛、压花等不算作缺陷。
注a: 凡有下列缺陷之一者,不得称为完整面。a) 缺损在条面或顶面上造成的破坏面尺寸同时大于10mm×10mm。b) 条面或顶面上裂纹宽度大于1 mm,其长度超过30 mm。c) 压陷、粘底、焦花在条面或顶面上的凹陷或凸出超过2 mm,区域尺寸同时大于10mm×10mm。
5.3 强度
强度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强 度 单位为兆帕
强度等级 抗压强度平均值 f ≥ 变异系数δ≤0.21 变异系数δ>0.21
强度标准值 f k ≥ 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f min ≥
MU30 30.0 22.0 25.0
MU25 25.0 18.0 22.0
MU20 20.0 14.0 16.0
MU15 15.0 10.0 12.0
MU10 10.0 6.5 7.5
5.4 抗风化性能
5.4.1 风化区的划分见附录B。
5.4.2 严重风化区中的1、2、3、4、5地区的砖必须进行冻融试验,其它地区砖的抗风化性能符合表4规定时可不做冻融试验,否则,必须进行冻融试验。
表4 抗风化性能
砖种类 严重风化区 非严重风化区
5h沸煮吸水率,%≤ 饱和系数 ≤ 5h沸煮吸水率,%≤ 饱和系数 ≤
平均值 单块最大值 平均值 单块最大值 平均值 单块最大值 平均值 单块最大值
粘 土 砖 18 20 0.85 0.87 19 20 0.88 0.90
粉煤灰砖 a 21 23 23 25
页 岩 砖 16 18 0.74 0.77 18 20 0.78 0.80
煤矸石砖
注a:粉煤灰掺入量(体积比)小于30%时,按粘土砖规定判定。
5.4.3 冻融试验后,每块砖样不允许出现裂纹、分层、掉皮、缺棱、掉角等冻坏现象;质量损失不得大于2%。
5.5 泛霜
每块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优等品:无泛霜
一等品:不允许出现中等泛霜
合格品:不允许出现严重泛霜
5.6 石灰爆裂
优等品:不允许出现最大破坏尺寸大于2mm的爆裂区域。
一等品:
a. 最大破坏尺寸大于2mm且小于等于10 mm的爆裂区域,每组砖样不得多于15处。
b. 不允许出现最大破坏尺寸大于10 mm的爆裂区域。
合格品:
a. 最大破坏尺寸大于2mm且小于等于15 mm的爆裂区域,每组砖样不得多于15处。其中大于10
mm的不得多于7处。
b. 不允许出现最大破坏尺寸大于15mm的爆裂区域。
5.7 欠火砖、酥砖和螺旋纹砖
产品中不允许有欠火砖、酥砖和螺旋纹砖。
5.8 配砖和装饰砖
配砖和装饰砖技术要求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5.9 放射性物质
砖的放射性物质应符合GB6566的规定。
试验方法
6.1 尺寸偏差
检验样品数为20块,按GB/T2542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其中每一尺寸测量不足0.5mm按0.5mm计,每一方向尺寸以两个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样本平均偏差是20块试样同一方向40个测量尺寸的算术平均值减去其公称尺寸的差值,样本极差是抽检的20块试样中同一方向40个测量尺寸中最大测量值与最小测量值之差值。
6.2 外观质量
按GB/T2542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颜色的检验:抽试样20块,装饰面朝上随机分两排并列,在自然光下距离试样2m处目测。
6.3 强度
6.3.1 强度试验按GB/T2542规定的方法进行。其中试样数量为10块,加荷速度为(5±0.5)kN/s。试验后按式(1)、式(2)分别计算出强度变异系数δ、标准差s。
s
δ = …………………………………………………………………(1)
f
1 10
s = ∑(f i ? f )2 ………………………………………………(2)
√ 9 i=1
式中:δ ?? 砖强度变异系数,精确至0.01;
s ?? 10块试样的抗压强度标准差,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01;
f ?? 10块试样的抗压强度平均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01;
f i ?? 单块试样抗压强度测定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01。
6.3.2 结果计算与评定
6.3.2.1 平均值?标准值方法评定
变异系数δ≤0.21时,按表3中抗压强度平均值f、强度标准值f k评定砖的强度等级。
样本量n=10时的强度标准值按式(3)计算。
f k = f ? 1.8s ……………………………………………………………(3)
式中:f k ??? 强度标准值,单位为兆帕(MPa),精确至0.1。
6.3.2.2 平均值?最小值方法评定
变异系数δ>0.21时,按表3中抗压强度平均值f、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f min评定砖的强度等级,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精确至0.1MPa。
6.4 冻融试验
试样数量为5块,按GB/T254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6.5 石灰爆裂、泛霜、吸水率和饱和系数试验
按GB/T254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6.6 放射性物质
按GB6566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和强度等级。每批出厂产品必须进行出厂检验,外观质量检验在生产厂内进行。
7.1.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有下列之一情况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厂生产试制定型检验;
b. 正式生产后,原材料、工艺等发生较大的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进行一次(放射性物质一年进行一次);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时。
7.2 批量
检验批的构成原则和批量大小按JC/T466规定。3.5万~15万块为一批,不足3.5万块按一批计。
7.3 抽样
7.3.1 外观质量检验的试样采用随机抽样法,在每一检验批的产品堆垛中抽取。
7.3.2 尺寸偏差检验和其它检验项目的样品用随机抽样法从外观质量检验后的样品中抽取。
7.3.3 抽样数量按表5进行。
表 5 抽 样 数 量 单位为块
序 号 检 验 项 目 抽 样 数 量
12345678 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强度等级泛 霜石灰爆裂吸水率和饱和系数冻 融放 射 性 50(n1=n2=50)201055554
7.4 判定规则
7.4.1 尺寸偏差
尺寸偏差符合表1相应等级规定,判尺寸偏差为该等级。否则,判不合格。
7.4.2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采用JC/T466二次抽样方案,根据表2规定的质量指标,检查出其中不合格品数d1,按下列规则判定:
d1≤7时,外观质量合格
d1≥11时,外观质量不合格
d1 >7,且d1<11时,需再次从该产品批中抽样50块检验,检查出不合格品数d2,按下列规则判定:
(d1 + d2)≤18时,外观质量合格;
(d1 + d2)≥19时,外观质量不合格。
7.4.3 强度
强度的试验结果应符合表3的规定。低于MU10判不合格。
7.4.4 抗风化性能
抗风化性能应符合5.4的规定。否则,判不合格。
7.4.5 石灰爆裂和泛霜
石灰爆裂和泛霜试验结果应分别符合5.5和5.6相应等级的规定。否则,判不合格。
7.4.6 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应符合5.9的规定。否则,判不合格,并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7.4.7 总判定
7.4.7.1 出厂检验质量等级的判定
按出厂检验项目和在时效范围内最近一次型式检验中的抗风化性能、石灰爆裂及泛霜项目中最低质量等级进行判定。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
7.4.7.2 型式检验质量等级的判定
强度、抗风化性能和放射性物质合格,按尺寸偏差、外观质量、泛霜、石灰爆裂检验中最低质量等级判定。其中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质量不合格。
7.4.7.3 外观检验中有欠火砖、酥砖和螺旋纹砖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产品出厂时,必须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产品质量合格证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厂名、产品标记、批量及编号、证书编号、本批产品实测技术性能和生产日期等,并由检验员和承检单位签章。
8.2 包装
根据用户需求按品种、强度、质量等级、颜色分别包装,包装应牢固,保证运输时不会摇晃碰坏。
8.3 运输
产品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摔打。
8.4 贮存
产品应按品种、强度等级、质量等级分别整齐堆放,不得混杂。
(规范性附录)
配砖和装饰砖规格及技术要求
A.1 规格
常用配砖规格:175mm×115mm×53mm,装饰砖的主规格同烧结普通砖,配砖、装饰砖的其它规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A.2 技术要求
A.2.1 与烧结普通砖规格相同的装饰砖要求必须符合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
A.2.2 配砖和其它规格的装饰砖的尺寸偏差、强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但抗风化性能、泛霜、石灰爆裂性能、放射性物质必须符合标准5.4、5.5、5.6、5.9的规定。外观质量可参照表2执行。
A.3 为增强装饰效果,装饰砖可制成本色、一色或多色,装饰面也可具有砂面、光面、压花等起墙面装饰作用的图案。
(规范性附录)
风化区的划分
B.1 风化区用风化指数进行划分。
B.2 风化指数是指日气温从正温降至负温或负温升至正温的每年平均天数与每年从霜冻之日起至消失霜冻之日止这一期间降雨总量(以mm计)的平均值的乘积。
B.3 风化指数大于等于12700为严重风化区,风化指数小于12700为非严重风化区。全国风化区划分见表B.1。
B.4 各地如有可靠数据,也可按计算的风化指数划分本地区的风化区。
表B.1 风 化 区 划 分
严 重 风 化 区 非 严 重 风 化 区
⒈ 黑龙江省⒉ 吉林省⒊ 辽宁省⒋ 内蒙古自治区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⒍ 宁夏回族自治区⒎ 甘肃省⒏ 青海省⒐ 陕西省⒑ 山西省 ⒒ 河北省⒓ 北京市⒔ 天津市 ⒈ 山东省⒉ 河南省⒊ 安徽省⒋ 江苏省⒌ 湖北省⒍ 江西省⒎ 浙江省⒏ 四川省⒐ 贵州省⒑ 湖南省 ⒒ 福建省⒓ 台湾省⒔ 广东省⒕ 广西壮族自治区⒖ 海南省⒗ 云南省⒘ 西藏自治区⒙ 上海市⒚ 重庆市
给你找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