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如何鉴赏明成化青花瓷

威武的皮带
苗条的猫咪
2023-01-01 09:24:17

如何鉴赏明成化青花瓷?

最佳答案
单薄的悟空
羞涩的眼神
2025-08-23 06:08:44

明成化青花瓷是汉族传统名瓷,分官窑,民窑两种。明成化朝(公元1465—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年号)历时23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

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与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另一类以胎薄、釉白、青色淡雅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与后来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胎釉

成化青花瓷器胎质洁白、细密、胎体秀美而轻薄,有的近似于脱胎。施釉洁白肥腴,釉质独特,润如凝脂,呈半透明状,若迎光透视,隐约可见胎体泛出淡淡的肉红色,这种釉色是成化青花瓷器的一个重要特征。

成化瓷器修胎规整,瓶、罐、壶等立器接口痕迹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等足较直而且较高。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砂底有些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上手摸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

成化民窑器虽比不上同时期的官窑瓷精细规矩,但在明代各朝中都是最突出的。民窑瓷胎体单薄,质地洁白细腻,瓷化程度好,胎体较明初民窑明显减薄。釉面光润肥厚。罐等琢器讲究修胎,接口不明显,多砂底,釉底较少。碗的足跟细圆,足径变小,足跟有一圈淡淡的枇杷黄窑红,多釉底。

款识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双行双圈楷书款,在盘、碗、瓶、罐底部为多,有少部分书于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大多在黄地青花盘外口和高足杯内使用。还有一种特殊的罐,上写“天”字款,无圈框,俗称“天字罐”。

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

第一句是指款识上的“大”字,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过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第五笔的撇直而生硬,第三笔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弯倒的。第三句是指“化”字的人及匕字上端相平或有高低,但差别不大。第四句是指“制”字上的衣字第二笔一横,不能越过右方的立刀,“制”字多半是上丰下敛。第五句是指“明”字左边的日字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同。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笔的点,有点与头平的,有点与肩平的,有点在腰间的。上述情况是绝大多数成化窑瓷器款的书写方法,但也有例外的,即“大”字第二笔上端只要过高,“制”字衣横必然越过刀外,这种写法笔道较细较草,不过在彩瓷中极为少见。虽然如此,但其整个风格仍与前述的一致。

民窑青花有书“大明成化年造”款,六字两行,字体草率而不规范,字外有粗细不一的青花双圈。民窑青花自成化朝起屡见“大明年造”四字两行双圈或双线方框款。除此之外,还有“甲辰(1484年)年造”干支款和银锭、方胜一类图记款。

由于成化瓷有极高的声誉,明清两代有大量仿品,其中以嘉靖、万历朝的最为逼真。嘉靖朝仿品有“成化”双圈六字楷书款的婴戏纹杯、盘。在成化器物中没有书“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更无四字黑地绿款。凡书“成化”、“成化年制”的都为后世伪作。

最新回答
仁爱的香氛
着急的大炮
2025-08-23 06:08:44

成化年间的青花瓷器,有收藏意义,也有收藏价值。建议去鉴宝栏目去鉴宝一下,那里有中国的鉴定大师可帮助的鉴定真假及价值多少。

供观赏和开眼界

欢呼的哈密瓜
大气的鼠标
2025-08-23 06:08:44

唔柳先生,幸会。感谢您把自己的藏品拿出来与大家同鉴,下面说点在下浅薄之愚见,与您探讨。

首先您的藏品在下看法断代不到明,不是成化本朝,而是现代仿品落成化款。

首先,成化青花胎质极为细腻纯净,胎薄体轻,修胎仔细,挖足整齐,足壁较薄,内墙直立,碗,盘的底足有跳刀痕。大多数清仿,以及现代仿品不能准确掌握器身与器足比例,或过宽,或过窄,或高,或低,您的藏品图片是倒扣这的,因此高低不易分辨,不过宽窄却显而易见,与成化本朝碗的底足相比,过宽了,一会我上图,您可以对比下成化本朝标本底足。

再者,成化青花釉面肥厚细腻,平滑光润,微闪虾青色,含有小而密集的气泡。

再说说技法,众所周知,成化青花采用双线勾勒填色的技法,线条纤细。现代仿品线条较粗宽,生硬呆板。

成化官窑胎釉洁白,前人常用如脂似玉形容其釉色,现在仿制十分困难。

再来说说碗的底部呈现类似米糊底的褐色斑,仔细观察即可发现漂浮与圈足,是用颜料渲染而成,人为痕迹明显。

最后说说款识,孙瀛洲先生总结过成化的款识,说的非常好: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字窄平年应悟,成字一点头肩腰。这其中大字有尖有圆,成字撇直而生硬,化字上端齐平,制字衣的横很少越过制字立刀以外,年字应是肥胖状,成的点,有的与头平,有的与肩平,有的在腰际。成化的款是明清瓷器中最有特点的款识,因此此为鉴定的关键因素。

最后,行内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这两朝的器物,目前无论在市场也好,藏家也好,都十分推崇,仿品必定也是最多,如果是购买,一定要慎之又慎。

当然,说了这么多,仅仅是个人观点,在下从事收藏也近20年了,完全是发自肺腑,有一说一,当然图片鉴定有着很大的误差,说的不妥之处,楼主见谅。

图是故宫藏品,明成化青花九龙闹海纹碗,底足以及款识特征。

补充一下,成化朝的青花钴料多用平等青,青花发色极为淡雅,此也为鉴定关键之所在。

眯眯眼的篮球
诚心的春天
2025-08-23 06:08:44

明朝成化瓷器,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没有落“大明成化”四字款的瓷器,但只要不是新仿的就有收藏价值。你可以把图片发给我看看,我百度空间了有联系方式。

明代成化年间官窑瓷器款识有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两种,不见“成化年制”款,且只有楷书款,不见篆书款。成化官窑瓷器年款主要体式为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围以青花双重圆圈或双重方框,也有极个别无边栏的。落款位置多在器物外底。另见有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的六字楷款,落在盘类的口边或高足杯的的足内沿,另成化彩瓷均属青花款。特点是字体深沉,无漂浮感。笔法苍劲有力,中锋运笔,笔道粗,字体肥,故有“成化款肥”的说法。字体并不严谨规范,似为儿童所书,透着稚拙之气,成化官窑款识的蓝本似出自一人之手,也为历代仿写所不及。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结成化款识,作有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就是说款识中的“大”字的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很高; “成”字第五笔的撇直而生硬;“化”字左边单人旁和右边“匕”上端几乎持平;“制”字中下半部分的“衣”字一横一般不越过右方的立刀;“明”字左边的“日”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成”字最后一笔的一点,有的点在横以上,有的点在与横持平部位,有的点在横以下,但以点在与横持平部位多见;另还有个别“成”字没有一点。“天”字款只见于成化斗彩罐上,落款位置在器物外底。已故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总结“天”字款,作有歌诀为“天字无栏却为官,字沉云蒙在下边。康雍乾仿虽技巧,字浮云淡往上翻。”是说成化时期有一种官窑斗彩罐,外底书写一“天”字,字外无边栏;因釉质肥厚,青花书写“天”字不是很清晰,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感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仿烧过天字罐,仿款字体较成化时显得漂浮。

民窑青花瓷多数无款,少数有款的既有“大明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造”,也有写“成化年造”、“大明年造”、“成化年制”的,外围青花双圈款,还有银锭画押款和“福”字款等。

本人百度空间里有成化年的瓷片标本,可供参考。

怕孤单的小蚂蚁
忧伤的冰淇淋
2025-08-23 06:08:44

成化款似有专人书写,比较规范,字体基本一致。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外围为双线方栏,这种款书写在杯底最多,少数盘、碗、洗也有这种款,一般是成化后期的产品。“大明成化年制”六子双行双圈楷书款,在盘、碗、瓶、罐底部为多,有少部分书于碗心。“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横款,大多在黄地青花盘外口和高足杯内使用。还有一种特殊的罐,上写“天”字款,无圈框,俗称“天字罐”。

陶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曾将成化六字款概括成六句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

第一句是指款识上的“大”字,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过高。第二句是指“成”字,第五笔的撇直而生硬,第三笔直立向下和有向右方弯倒的。第三句是指“化”字的人及匕字上端相平或有高低,但差别不大。第四句是指“制”字上的衣字第二笔一横,不能越过右方的立刀,“制”字多半是上丰下敛。第五句是指“明”字左边的日字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相同,与一般习惯写法不同。第六句是指“成”字末笔的点,有点与头平的,有点与肩平的,有点在腰间的。上述情况是绝大多数成化窑瓷器款的书写方法,但也有例外的,即“大”字第二笔上端只要过高,“制”字衣横必然越过刀外,这种写法笔道较细较草,不过在彩瓷中极为少见。虽然如此,但其整个风格仍与前述的一致。

民窑青花有书“大明成化年造”款,六字两行,字体草率而不规范,字外有粗细不一的青花双圈。民窑青花自成化朝起屡见“大明年造”四字两行双圈或双线方框款。除此之外,还有“甲辰(1484年)年造”干支款和银锭、方胜一类图记款。

由于成化瓷有极高的声誉,明清两代有大量仿品,其中以嘉靖、万历朝的最为逼真。嘉靖朝仿品有“成化”双圈六字楷书款的婴戏纹杯、盘。在成化器物中没有书“成化年制”四字款的,更无四字黑地绿款。凡书“成化”、“成化年制”的都为后世伪作。

个性的棒棒糖
寒冷的羽毛
2025-08-23 06:08:44

明成化青花瓷是汉族传统名瓷,分官窑,民窑两种。明成化朝历时23年,景德镇御窑厂生产全面恢复正常,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成化青花可谓明代中期青花瓷艺术的代表。其器突出特点是玲珑秀奇、端巧工细,后人对其评价颇高。

成化青花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成化初年所制,各方面都与宣德青花相似,尤其是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更难与宣德青花区分;另一类以釉白、青色淡雅为主要特征,是成化青花的代表,与后来弘治青花相类似,故有“成弘不分”的说法。

扩展资料

花瓶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只是外表好看,但是没有才华。

花瓶,最开始用于女性演员,是一种讽刺性的称呼。我们家里或者商店摆放的花瓶的作用莫过于它的观赏价值。

于是有人就借此讽刺那些演技不佳,只是外表出众的女演员,渐渐的这个词义开始扩大开来,由只在演艺界过渡到这个社会中,指那些除了脸蛋好看之外一无是处的女性。

昏睡的网络
饱满的信封
2025-08-23 06:08:44
仿哥釉青花大瓶,并且落"成化年制"款的,始烧于清中期,直到清晚期.

如果您手上这对完整,而且年份比较好的话(假设是乾隆时期的),那么在4000-6000左右.

理由是:1,尺寸够大 2,成对 3,可惜这类瓶子产量还是比较大,所以不算是珍稀品种.

但市面上一只的比较多,一般卖1000-1500元左右一只. 成对的话,价格就要再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