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可能误食了玻璃碎片,怎么办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关于宝宝吃碎渣玻璃的解决办法。
一、宝宝的身体比较脆弱,如果不小心吃了碎渣玻璃,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不管有没有出现什么异常情况,有些情况是看不出来的。比如说胃部出血,由于玻璃把胃部表层划破,从而导致胃出血,这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但是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现,所以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二、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如果吃了碎玻璃宝妈也不要太过于担心,很多小孩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建议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如果玻璃比较钝而且体积比较小,有可能就会从宝宝的大便中排出来,如果比较尖锐就可能会划伤胃肠道食管黏膜引起胃出血。
三、是否出现胃出血可以根据宝宝的表现来进行判断。比如说大便的次数增多与肠道的异常功能有关,影响的因素包括饮食和和感染等,建议先观察宝宝的大便里有没有血色或者大便颜色程黑色,看看宝宝是否有异常的哭闹等行为,如果没有的话要多注意观察,不要太过于担心。
瓷碎渣是有棱角的,吃下去很危险。看看孩子是否有呕吐,腹痛的症状,如果两天没有排出来,最好去医院拍片子。现在的医生很冷血,我儿子小时候吃了一个一毛硬币,医生让开刀,差点没把我吓死。如果是现在吃的,你最好就去医院看看是不是在胃里面,还是在食道里,听听医生的建议,如果可以顺利通过肠道,就不会有什么事,如果不能的话,就可能割坏器官的。希望你的宝宝没事,求老天保佑吧。
宝宝误吞异物会有什么症状
宝宝误吞异物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3岁以下的宝宝,好奇心强且已有较完善的吞咽能力,如果宝宝身边有散落的小物件,很可能被放入口中误吞下去,比如纽扣、硬币、大头针、游戏币、水钻、螺丝钉、药片、玩具小零件等等。
当宝宝误吞异物后,宝宝会出现不适的症状,家长应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症状如下:
1、当异物卡在颈段食管时
表现哭闹不安、唾液增多、吞咽困难、梗咽、拒食或进食即吐等。如异物压迫附近的咽喉或气管时,可出现反射性喉痉挛、咳嗽、哮鸣、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时由于疼痛小儿保持一种颈部前伸的体位,不敢活动。
2、当异物卡在胸段食管时
孩子会出现胸骨后疼痛为主,梗阻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反而较轻。
3、当尖锐异物损伤了食管时
就会发生食管炎、食管脓肿、食管穿孔、纵隔感染、食管器官瘘、化脓性胸膜炎等并发症。就会出现发热、脱水、呼吸困难及全身中毒症状。而且有时尖锐异物(小骨碎片或鱼骨刺)可直接穿透食管壁,穿破主动脉或心包,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或心包化脓,有极大危险性。
4、当异物顺利到了胃肠道时
多数异物在胃肠道内长期存留而不引起任何症状,偶有腹部不适或痉挛性腹痛。
5、当尖锐异物损伤胃肠粘膜时
尖锐的异物可损伤胃肠粘膜而引起肠道出血,但很少发生胃肠穿孔,如果穿孔症状变现缓慢,无急性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6、当胃内有毛发球或植物球时
胃内有毛发球或植物球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可伴有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
总的来说:
若是异物卡在食道,宝宝会出现嘴巴不断流口水、无法再吞其它东西、咳嗽、呼吸急促等情形若是阻塞了呼吸道,宝宝会哭泣,且脸部会发黑若吞下的异物为尖锐物,宝宝的嘴巴还可能出血、受伤若暂时还没有明显的异状,吞食异物的宝宝上呼吸道被锁住,呼吸时通常会出现咻咻的喘鸣声,一般会有恶心腹胀腹痛感,所以说如果发现宝宝长期咳嗽或不明原因有类似气喘的情形,可带着宝宝到医院检查。
宝宝吞了异物怎么办
需要就医时
如果宝宝吞食了异物,要马上确认吃了什么,如果发生窒息,要马上帮宝宝吐出来。如果吃下去的东西吐不出来,堵到气管里,窒息或剧烈的咳嗽,需要马上送
往医院急救。如果吃了图钉、别针等尖东西,也要马上急救。如果喝了强酸强碱的液体,也要马上送医院。
误吞异物怎么办?
1、吞下纽扣
若是胶质钮扣,用X光亦难照出,纽扣若到了胃和肠部也可从大便排出,父母可留意此点。纽扣若进入气管,是会引或出现呼吸困难,因此要立刻带孩子见医生。
2、吞下发夹
发夹虽然长,若是顺利通过幼儿的肠道,一周之内,便会从大便排出。发夹吞下时,若在体内钩着内脏某处,便需带孩子到医院照X光,查出发夹所在。
3、吞下花生
花生是各种物件中最危险的,因为它不能用X光照出位置来,若塞着气管或支气管,吸收了水分便会膨胀,堵塞气道,引致窒息,因此不要随便给孩子吃食。
4、误服药物
已经清楚知道误服药物的份及时间,如果药性不太严重,可给孩子喝一些牛奶或减低在胃里的药性。
5、吞下毒物
误服毒物,如果能令孩子的话,问题就不大,但一些含有强酸和强碱的毒物,是不能呕吐的,因为呕吐的话,有可能使喉咙和食道腐烂。
体内易卡住异物的地方:
1、气管喉头
气管卡住时幼儿易发出哮鸣声,严重时可能会发生吸入性肺炎,应立即送医。
2、食道(食道上端狭窄处或食道下端进入胃的贲门处)
当异物卡在食道时,应先用急救法帮助幼儿咳出,如果是持续卡在食道或是有毒性物质如圆盘电池等,应尽快用内视镜取出异物。
3、胃及12指肠(特别是胃出口到12指肠的幽门处)
如果异物相对是无危险性的如钱币、钮扣等已经在胃里时,最长可先观察4周。如果是卡在12指肠,一般建议最长可观察2周,看异物是否会自行排出,若仍没有动静,再以内视镜取出。
4、小肠进大肠处
假使异物一直卡在小肠,就必须通过开刀方式取出。如果已经进入大肠,且分析异物是无危险性的,可让异物随粪便排出。
5、直肠肛门口
可通过挖取拿出异物。
预防孩子发生气道异物的主要措施有:
①不给学龄前儿童吃花生、瓜子、豆类及带核的食物(如枣子、梅子、桔子等)
②及时纠正孩子将小玩具含入口中玩耍的不良习惯,并尽量避免将有可能吸入气道的小玩具给孩子玩
③培养孩子安静进食的良好习惯,孩子在进食时,应严禁其洪闹跑跳,大人在此时也应注意尽量不要训斥、惊吓孩子,不要与孩子逗笑。
紧急处理
1.如果异物卡到喉咙窒息,马上采取紧急自救法:
A把宝宝倒拎起来,猛拍宝宝后背双肩胛骨处。
B双手从后面搂住宝宝腰部,用一手握拳,拇指顶在上腹部剑突位,另一手用掌用力迅速挤压,重复上述动作。
C宝宝头低位,一手握拳,拇指顶在上腹部剑突位,即肚脐的上方,另一手握拳,向后、向上猛烈挤压,动作要快,然后放松,可快速挤压3—5次。也可借助椅背、桌边挤压上腹部,然后放松。
2.如果不断咳嗽但是能勉强呼吸,要马上送医院急救。
3.如果吞食了纽扣、电池或别的尖的东西,别让宝宝吐,马上送医院。
4.如果吞食了染发剂、香水、香烟等,让宝宝马上吃母乳或奶粉,以稀释后吐出来。
5.如果吞食了成人的药、烟灰缸里的水,马上边让他吐边送医院。
6.如果喝了清洁剂、漂白剂、汽油等强酸强碱性的物质,不要喝东西,也不要让他吐出来,而应马上送医院。
事后观察
1.如果误食了小珠子之类的东西,观察宝宝,若当时没有什么异常,就注意观察其后三天内的大便,检查是否排出来。
2.如果没有排出来,但是宝宝依然情绪很好,食欲正常,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担心可以咨询医生。
3.如果误吞了少量的肥皂、牙膏、干燥剂、蚊香片、防虫剂等,注意在家观察情况,没有异常不必担心。
4.如果之后几天宝宝的情绪不稳、食欲不好,无故哭闹,最好马上就医诊断。
5.对于平时易便秘的宝宝,可以采用进食粗纤维的食物,以尽快排出异物。
宝宝误吞异物怎么处理
情况一:误吞异物卡气管里了
症状:误吞后,宝宝脸色青紫、憋气、呼吸困难,或出现剧烈咳嗽、哮鸣,可能提示物品进入气管。
急救措施: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3岁以下宝宝:
(1)家长马上把宝宝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宝宝颧骨两边,手臂贴着宝宝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宝宝后颈,让宝宝脸朝下趴在家长大腿上,且头部稍低于躯干,在宝宝背部两肩胛骨间拍打1-5次。
(2)让宝宝仰卧背贴在家长的大腿上,用中指和食指,放在宝宝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1-5次。
(3)循环进行背部拍击和腹部按压,直到异物冲出为止。
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
家长从背后抱住小孩,一手握拳,顶住宝宝上腹部,另一只手手掌压在拳头上,双臂用力向上、向内紧压,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直到将异物冲出。
情况二:误吞尖锐异物
症状:误吞后,若尖锐异物损伤了食管,就会出现发热、脱水、呼吸困难及全身中毒症状。
急救措施:对于尖锐异物,如枣核、缝针等,容易引起食道和胃肠穿孔,应尽快去大医院,用儿童胃镜取出。
情况三:误吞不尖锐的小物件
症状:如果误吞的是不尖锐的小物件,而且宝宝没有面色改变,呼吸平稳,不咳嗽,表明物品没有呛入气管,已经进入食道。最多表现为吞咽困难、异物感、疼痛、唾液增多等症状。
急救措施:家长应尽量让宝宝保持安静,切忌再进食,以防将异物推向深处,加重损伤。不是尖锐的小异物通常经过2-3天时间就能够随大便自行排出,期间可以让宝宝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如芹菜、红薯等,但不要导泻。
情况四:误吞药物
(1)误食一般性药品,剂量较少
如维生素、中成药,可让宝宝多喝水,使药物稀释并尽快从尿中排出去。
(2)误食有毒性、或副作用大的药品
家长须迅速催吐,再给宝宝喝大量茶水、肥皂水反复呕吐洗胃。然后可以让宝宝喝几杯牛奶养胃解毒。
(3)误食腐蚀性较强的药品
不要催吐,建议可以服用适量牛奶、蛋清,并迅速送医院治疗。蛋清和牛奶可以覆在胃黏膜上,减少强酸腐蚀性物质与胃消化道黏膜的接触面积,起到稀释、隔离的作用。
(4)误食碘酒
立即饮用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然后催吐,反复进行,直到呕出物无碘酒色为止。
孩子误吞异物怎么办
小孩误吞异物后,家长不要自行用手抠挖催吐,不要给孩子喂水或食物等方法试图让孩子把异物咽下,以免造成更大伤害,增加后续治疗上的困难。吃泻药也不可取。最好是及时带孩子就医,让医生通过专业的器械取出异物。误吞食物后,越快取出异物越好。比如如果误吞纽扣电池,它对胃肠道有相当强的腐蚀作用,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食管烧伤。
1、2-3岁的孩子易误吞异物
2个月-1岁左右的小孩喜欢吃任何东西,这个时候他们主要用嘴巴探索世界,随着孩子手脚能力的迅速发展,到了2-3岁,他们能抓、能够得着的东西越来越多,这阶段的孩子也是最易误吞异物的群体。其中硬币是最容易被孩子误吞的东西,特别是在硬币使用频繁的城市,小孩最容易误吞一元硬币或五角硬币。因为需要频繁使用硬币,大人一般选择将硬币存放在比较容易看到的地方,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孩子容易够得着的地方,只要孩子拿到,就有吞食的可能性。所以说,家长一定不要将小物件存放在孩子容易够得着的地方,大人在陪伴孩子时不要三心二意,应多留意孩子的举动。老年人和小孩吃较坚硬食物时,一定要弄碎,大人应将食物除核后再给孩子吃。
2、孩子误吞异物后的急救方法
小孩被异物卡住呼吸道非常危险,会造成呼吸困难,短时间内心跳停止,在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也需要对孩子进行急救。
适合1岁以下小孩的急救法:
1、马上把宝宝抱起来,一只手捏住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
2、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
3、在宝宝背上拍1-5次,并观察宝宝是否将异物吐出。
施救者在孩子背后,双手放在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孩子胸部。持续几次挤按,直到气管阻塞解除。
我们小时候家长和老师都说过体温计要小心放,在遇到体温计碎了的情况下一定不要拿手去碰,因为水银是有毒的。但是小孩不懂,他可能觉得团成团的水银好像糖果,就容易用手去碰或者塞进嘴里,但这是危险的,遇到这种紧急情况家长正确的做法可是会救孩子命的。
6岁的小敏活泼好动见到什么新奇的东西都喜欢含到嘴里尝尝味道,家长为她这个行为没少头疼,经常是时刻也不敢放松警惕。这不,就在前几天,因为孩子有点发烧妈妈用体温计给孩子量了体温以后因为有事要忙就把体温计随手放到茶几上了。没想到爸爸在看电视的时候瞟了孩子一眼瞬间傻眼了,小孩把水银吃进嘴里了,吓得赶紧喊妈妈过来。没想到妈妈听了事情原委不慌不忙的说"没什么大事,先不送孩子去医院"随后就去冰箱拿出牛奶让孩子喝了一瓶。
喝完以后才送孩子到医院,医生检查以后说"没有什么大问题,你是不是事先做了处理"。听到医生问这位妈妈就把自己怎么做的告诉医生,没想到医生听完后说道"这方法真好,竟然比我还聪明"。听到这小敏妈妈不好意思笑了,忙说自己也是从网上医生那里学到的。
我们都知道水银是有毒的,千万不能吃进嘴里,要不会对身体产生危害,但是为什么小敏妈妈却在孩子误食了水银以后要给孩子喝牛奶而不是直接送孩子去医院呢?
为什么在误食了水银以后要喝牛奶,首先,水银里的主要成分是汞离子,孩子在误食了以后汞离子进入人体与身体里的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导致人体中毒。而之所以要在水银中毒后立即喝牛奶是因为牛奶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它跟身体里的相互竞争。减轻了汞离子对人体蛋白质的伤害,也减轻了汞中毒的症状和对人体的危害。另外,牛奶中的蛋白质还会跟水银结合,阻挡汞离子对人体蛋白的吸收。
因此,在孩子误食水银以后立刻给孩子喝牛奶而不是立即去医院是正确的选择。
在孩子误食水银后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清理宝宝口中的玻璃碎片和水银孩子一般会误食水银是因为好奇,把体温计放到嘴里,但是体温计的尖端是易碎的,小孩子年龄太小,容易将体温计咬碎。在孩子咬碎体温计后第一步要做的是:
清理干净宝宝嘴里残留的玻璃碎片,如果孩子不小心吞咽下去就会划伤孩子的食道和肠胃。清理完碎片以后要做的是:为了不让孩子把嘴里的水银吃进肚子里,家长要立刻用清水给孩子漱口。
注意要用清水漱口,其他有味道的水可能会跟汞离子结合形成其他的有毒物质,这样就对孩子更加不利了。吃高蛋白的食物压制减轻中毒症状和伤害误食水银后吃高蛋白食物并不是迷信,医生也建议这样做,就像我们上面说到的一样。
食物中的蛋白会减少汞对人体蛋白的破坏,减轻汞中毒的症状,缓解汞对孩子身体的伤害。
除了牛奶以外,生鸡蛋的蛋清也是高蛋白的食物,可以在误食水银以后让孩子吃下缓解症状。
立即送医治疗,有的人看到这条建议就说了"这个不是跟上面的矛盾了吗,既然说喝牛奶有用那就不用去医院了吧"。
【导读】:宝宝年纪小,还分不清哪些是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是有毒的,哪些是没有毒的。那么,宝宝不小心误食了有毒食物该怎么办呢?
1岁男童误吞鼠药母亲急救 灌下蛋清多喝水催吐急救
1岁男童误吞鼠药母亲急救 ,灌下蛋清多喝水催吐急救,近年来,小孩误吞食物的现场是越来越多,12月17日,一岁的连江男童小祥(化名)好奇地吃了搅拌过老鼠药的米粒,幸好妈妈及时发现,将其送往医院抢救,这样才逃过一劫,几乎同时,两岁的长乐男童也误吞老鼠药,幸好也无大碍。
小祥今年1岁4个月,17日晚上,他被送往省妇幼保健院时小脸已苍白,而此时距离他吞下老鼠药已经有5个小时了。
孩子妈妈回忆,当天下午4时多,正在厨房洗菜,留小祥一个人在院子里玩,可等她回到院子的时候,看到小祥从墙角纸杯里抠出米粒,塞进嘴里。母亲看到后惊呆了,那可是搅拌了鼠药!心急的她立即追问小祥吃了多少药,可是她忘记了孩子还不会说话。由于家人不在,心慌的她赶紧掏出手机一查,很快找到了急救方法,她敲开2个鸡蛋,倒出蛋清,给小祥灌了下去,又给他喝了很多温开水,再用手抠他的喉咙,小祥才吐出几颗米粒和鼠药。
家人赶回来的时候立即将小祥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小祥没有腹痛、腹胀、抽搐等,体温、心跳也正常,但双眼睑和右脸有些红点,针尖大,已出现机械性紫癜、高乳酸血症、心肌损害,经2天治疗后,小祥出院了。
其实,像小祥这种情况的,并不是首例了,今年4月,福州鼓楼的陈依姆到亲戚家玩,啃了2个鸡爪,不料,桌上的鸡爪拌了老鼠药,她被送到市一医院抢救才没事。
医生表示,误吞老鼠药之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伴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咯血、便血等,严重者可休克、昏迷。如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尽快弄清小孩误服了什么、剂量多少,再采取急救措施。通常,家长可让小孩多喝水,再用手指抠小孩的喉咙。催吐后,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急救。
宝宝误食毒物急救处理
家里经常会备有一些感冒药、杀虫剂、消毒液等,如果放在宝宝伸手不可及的地方,则可避免意外发生。包有糖衣的药品,味道甘甜,宝宝会误食,此外在鲜奶瓶里放置杀虫剂更是危险。
(1)以镇静的态度检查
误服药物时,最重要的是判断服下何种药物及数量的多少。
检查喝了或吃了什么,立即判断要不要让宝宝吐出来。
喝了多少?
什么时间、怎么喝的?
观察现在的情形。
检查这些事项后,带剩下的容器,带上宝宝赶紧去医院。
(2)误服以下东西暂且观察即可
体温计的水银、蜡笔、麦克笔、化学调味料、芳香剂、蚊香、火柴、口红、指甲油。这些东
西吃一点并无大碍,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送往医院。
碱性电池虽然没有危险,但是最好去医院照X光片。
(3)急救处理
①首先联络医生:
告诉医生孩子误服数量,然后听医生指示,因为有些药可以催吐,有些不可,不宜任意处置。
②不可催吐的药物:
强酸、强碱制品:如厕所所用洗涤剂、管道洗净剂、漂白剂、去油剂等。
石油制品:如汽油、挥发油、稀薄剂、指甲油、去光水等。
农药类:如杀虫剂、除草剂、生石灰等。
危险的固体:如圆钉、别针、玻璃等。
③洗胃:
如果吞入毒性较大的物品,应叫辆救护车,送往医院洗胃。
④伸进手指催吐:
如果宝宝误服以下东西,要立刻引吐,并让他多喝水分以稀释毒性,然后带他去医院。
化妆水、染发剂、樟脑球、药、厨房和厕所所用的洗涤剂、肥皂、酒精类、香菸、咖啡。
⑤催吐方法:
首先让宝宝多喝水或牛奶,然后把手指放进喉咙深处,压好舌头让宝宝吐出来。
注意:樟脑丸会和牛奶的脂肪成分起反应,反而会被吸收,因此误食樟脑时切忌喝牛奶,务必让他喝水吐出来。
⑥保持安静
吐了2~3次后,保持安静,不可着凉。
⑦让医生观察呕吐物
把吃剩的东西及容器装入塑料袋,让医生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