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青花粉彩瓶瓷器几级文物
清乾隆青花粉彩瓶瓷器是国家一级文物。
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
粉彩瓷叫软彩瓷,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清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从康熙晚期创烧,后历朝流行不衰。
光绪年间,光绪粉彩的出现却让中国渐衰的陶瓷业出现了新的生机,多彩多姿的瓷器令人眼前一亮。尤为突出的是龙纹不断的出现在瓷器当中,而且此时的龙纹一改往日的神圣,威严,它逐渐变得可爱,灵活,关于这一改变,大家有机会可以到博物馆看看大清光绪年制海水龙纹碗瓷器上的纹饰。同时,在光绪粉彩制品当中,国外人们生活的场景也广泛出现,这些“洋味”艺术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中增添了其他的一些乐趣。
光绪粉彩福寿纹赏瓶的特点
1、粉彩造型
在传世的众多光绪粉彩制品当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瓷器的造型大多是日常生活用品造型,这些生活用品的体型较小,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例如赏瓶,荷叶盖,帽筒,铜丝提梁壶。同时,也存在类如面盆,花盆这样制作中规中矩,器体较大的瓷器。同时,光绪粉彩制品还有不少是仿前代的造型,例如康熙时代的棒槌瓶,笔筒,花斛,乾隆年间的九桃天球瓶粉彩,鹿头尊等。
2、器物足墙多向里倾斜,足跟设计比较圆滑。在众多的仿前代光绪粉彩制品中,由于胎体较为疏松,瓷器的二层台很少有平整的,要么带有旋痕,要么旋削处不方正成圆角状。即便是在民窑所产的粉彩制品,其足底也多不精细,存在圈足,玉璧底,异形足等足底。
3、纹饰多以吉祥,歌颂为主
众多的光绪粉彩制品上的纹饰大多是采用了五福捧寿,喜上眉梢,云蝠纹,龙凤纹等能够表现吉祥如意,天下太平的纹饰内容,对于绘画技巧则太过于草率,不够精细。
4、款识
光绪粉彩制品的款识多为六字楷书“大清光绪年制”,款识不加双圈,字体紧凑工整,笔划细小清秀。款识多为堂名,例如“储秀宫制”“天海堂”“乐敬堂”“长春宫制”等。民窑粉彩的款识则包括了年号款,图记款,吉语款,人名款等款识,样式相对丰富。
描金瓷器值得收藏,主要是因为在描绘瓷器时,使用的描金用料相对较为昂贵,描金工艺的难度比较高,在工艺方面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按传统工艺操作,要使金彩在烧制后,亮度一致,笔触完整,成品率只有30%。
描金,是陶瓷的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然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
仅供参考。
七八十年代潮州窑生产的重工粉彩花瓶有收藏价值,尤其是进几年这些重工粉瓷器很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价格不断的攀升。
重工粉彩是指用多种色料、多种绘制工艺,精心绘制,经二次以上彩炉烘烤的粉彩瓷器。
您也可以将您的东西咨询一下当地的古玩市场或者博物馆,那里的工作人员或者专家学者应该会给您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粉彩瓷在众多的清宫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简单率直,浓笔艳抹,富贵豪华而别具一格。红鸟牡丹富贵罐是其风格的经典之作。此后,有君王之才的袁世凯于1915年底称帝,年号“洪宪”。喻其大法制,倡导国民新生活,公正透明等。按惯例,新皇帝即位要烧新瓷贡贺。袁世凯粉彩玉壶春瓶,采用瓷石作胎,模具成型,材质单一,稀薄透光。袁世凯瓷已完全失去了古陶瓷胎体的内部活力,完全依赖颜料和技法,犹如在尸体上化妆,没有了整体的生命的活性。
粉彩瓷特点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粉彩的绘制,一般要经过打图,升图,做图,拍图,画线,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从打图到拍图,是一个用墨线起稿,进行创作构思,如绘瓷决定装饰内容与形象构图的阶段。正式绘制时的定稿叫“升图”,把描过浓墨的图样从瓷器上拍印下来叫“做图”。接着把印有墨线的图纸转拍到要正式绘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图”,这样就可进行绘瓷。
粉彩的描绘,着色技法是比较复杂细致的,一般如画,彩,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画笔,填笔,洗笔,彩笔,笃笔,赤金笔,金水笔,玛瑙笔,扒笔等许多特制笔。
新粉彩瓷
采用不含铅的釉颜料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9:1配比,入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用于瓷器釉面装饰,经780℃~850℃烧成,获得制品。它以釉替代传统釉上彩的铅熔剂,消除了所有有毒物质,具有使用环保安全、色调丰富多彩的特点。适用于对艺术瓷、陈设瓷和日用瓷进行透明、油彩、粉彩等多种类型的釉上装饰。包括下述两种釉颜料配方(按重量百分比):配方A:氧化钙7.5%、氧化锌2.8%、氧化钡2%、氧化镁2.8%、石英30%、氧化铝4.2%、氧化硼-硼砂50.7%;配方B:氧化钙4.5%、氧化锌3%、氧化钾7.5%、石英30%、氧化铝4.2%、矿化物硼酸50.8%;先分别将配方A中的氧化硼-硼砂和配方B中的矿化物硼酸焙烧后,分别与各自配方中的其它成份混匀,经细磨制得釉颜料A和釉颜料B;然后以上述釉颜料A或釉颜料B或者其混合物与着色氧化物按重量9∶1配比,入磨机细磨,制得水色颜料及油色颜料;最后在釉面上按设计图案、起稿、拍图画线或拷贝丝印釉颜料线条、平涂厚水色底洗染或先洗染再罩填平涂水色工序装饰,经780℃-850℃烧制而成。
粉彩瓷和浅绛彩瓷都是釉上彩瓷,不同的是:粉彩填色之前需用玻璃白打底,也有一种说法是加入铅粉,让色彩看上去很粉嫩的。
浅绛彩不用,它是直接将淡矾红、水绿等彩色直接画上瓷胎,所以粉彩会有渲染而浅绛一般没有。
粉彩一般摸上去突出感强,尤其是雍正乾隆的粉彩,用料多,显得又粉又厚。
浅绛的突出感极弱。
清末民初时期的浅绛彩多加入了文人画的风格,而粉彩则是沿用青花的绘画风格。
从磨损程度而言,浅绛彩更易受磨损,往往脱彩严重。人物或者花鸟都到了看不清的地步。
粉彩由于彩料较厚,相对较易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