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陶瓷工艺品之类的去哪里买??
买正宗的淄博陶瓷可参考以下几个地方:
D1 张店 硅院陶瓷 属于高档瓷种 所生产的陶瓷是中南海特供餐具
种类:餐具、茶具、摆件等,其中礼品走访的居多
销售地址:淄博开发区硅院一楼销售展厅
D2 博山 山头镇陶瓷大观园 属于中低档 所生产的陶瓷是民用居多
种类:齐全实惠 适合一般消费
山头是淄博陶瓷的发源地 工陶、美陶 曾在此地建厂
现以原厂老师傅、技工开的小型个体作坊居多,你给老人买还是到大观园看看为
好,如果你想买花瓶、看盘、陶艺一类的,就得猛砍价,因为商家基本多是自己
制作,成本相对来说不高。如果你想买餐具也得看好生产地(餐具底部有标
识),有好多餐具并非生产于淄博,买错了就不好了。
销售地址:在博山坐到山头大观园的车 沿路都是
D3 张店荣宝斋 也有淄博陶瓷 价位就不用说了 属于艺术范畴
D4 淄博商厦有华光陶瓷专卖
D5 金帝商场有淄博陶瓷专卖
D6 银座商城有淄博琉璃内画专卖
国字号实力的有2家。硅元陶瓷、华光陶瓷。上述两家都有产品在国务活动中使用。
其他也有被授予“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品牌使用权的。如淄博鲁玉陶瓷有限公司、山东金马瓷器有限公司、山东华浩陶瓷有限公司、山东福泰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淄博银海瓷业有限公司、淄博中意陶瓷有限公司
淄博陶瓷生产历史源远流长。
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后李文化时期,境内先民们就开始掘地筑窑,焚柴而陶。
到南北朝时,富有聪明智慧的淄博陶瓷工匠已经从技术上完成了由陶向瓷的历史性飞跃,淄川寨里窑成为中国北方唯一的青瓷产地。
宋金时窑场数量增多,新品迭出,磁窑务窑场规模最大,官府在此设“务”收税。
经过元末战乱后,明代又有新发展,博山出现“陶者以千数”的盛况。
清初康、雍、乾三代,淄博陶瓷业迅速发展,博山成为山东陶瓷的集中产地和销售中心,以“瓷城”闻名遐迩。
新中国成立后,淄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五大陶瓷产区之一。
境内现有陶瓷生产企业180个,从业人员3.7万人,年产日用陶瓷5.59亿件。
1982年正式成立的山东省陶瓷公司,就驻在淄博市博山区。
20世纪末,淄博陶瓷产品覆盖面已经扩展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84年7月,由山东省、淄博市和博山区三级 *** 联合投资40余万元,在博山区北神头村颜文姜祠内建立了当时山东省唯一的陶瓷专业博物馆——淄博陶瓷博物馆。
博物馆展室位于颜文姜祠正院北房,其陈列分为“古代陶瓷制作起源”、“近代陶瓷进展迟缓”、“当代陶瓷蓬勃发展”3个部分,展出古代、近代、现代陶瓷1000余件。
第一组展品是自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到清末的淄博陶瓷制品,其中有红陶鼎、红陶鬶、黑陶盆、灰陶鼎、灰陶壶、灰陶豆、灰陶钵等。
还有齐国故都临淄出土的瓦当,以及白釉黑花陶罐、玉壶春瓶等,反映了淄博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
第二组展品主要是以美术陶瓷为主的当代陶瓷,其中有博山独特的釉种“雨点釉”和“茶叶末釉”,均为1000年前由淄博先民首创的名贵结晶釉。
雨点釉原名油滴釉,古称“滴珠”,因釉中布满具有银色金属光泽的放射状圆形结晶,形似雨点坠入水中时迸出的水圈花斑而得名,多用于制作茶具以及艺术器皿。
黑色釉面上银光闪烁,大者如豆,小者如米,注入茶水则闪金光,盛以清水则放银光。
风格独特,情趣高雅,被国内外誉为名贵瓷器。
日本人甚至称“雨点瓷碎片与金翠同价”。
雨点釉起源于北宋时博山大街一带窑场,元末失传。
1936年,博山黑陶艺人侯相会研制恢复,但工艺尚未完全过关。
1959年再度攻关,质量超过宋代,产品被选为国家礼品瓷,并出口香港、日本与美国。
茶叶末釉器物古朴,典雅浑厚,色深者为“蟹壳青”,色浅者为“鳝鱼黄”。
茶叶末釉起源于唐代中期,成熟于唐末,因釉中布满细微如尘、状似细茶叶末的片状结晶而得名。
古人称“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娆而不俗。
艳于花,美如玉,范为瓶,最养目”,系中国古代名釉之一。
失传于元代,清末民初由博山陶瓷艺人陈希龄研制恢复,所制器皿和雕塑产品,时称博山瓷器之佼佼者,被古玩店大量收购充作古董,日本人则从北京购回国内冒充古瓷牟取暴利。
1957年,茶叶末釉产品开始出口,并多次到国外展出,为祖国赢得了赞誉。
第三组展品以陶瓷雕塑为主,陈列以山东硅酸盐研究院和淄博美术陶瓷厂产品居多,孔子、张衡、祖冲之、华佗、蒲松龄、观音等人物造型生动,栩栩如生;各类动物造型无不惟妙惟肖,表现出陶瓷艺人的精湛技艺。
其中不乏茶叶末釉研制恢复者陈希龄之后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贻谟的佳作。
淄博陶瓷博物馆还集中展示了淄博地区所产各瓷种、各色釉产品,结晶釉、宝石瓷、滑石瓷、高长石质瓷、高石英质瓷、骨瓷、鲁玉瓷、鲁翠瓷、鲁青瓷、鲁光瓷等应有尽有,美不胜收。
近年来,淄博陶瓷博物馆从博山北域城战国古墓群、博山金代壁画墓、博山中心路施工地段和大街古瓷窑址、南万山古瓷窑址征集到一批战国到金元时期的出土陶瓷,其中方形陶豆、带盖陶豆、陶磬、分杠瓷黑釉罐、白釉大缸是淄博陶瓷中的珍品。
有丰富多彩的陶瓷产品,必然有运营畅达的陶瓷市场。
淄博陶瓷博物馆东南1.5公里处的岳阳河上,有一处始建于1991年的博山陶瓷琉璃大观园,这是目前我国最大的陶瓷琉璃批发市场。
大观园市场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5万平方米,800多个门头,上市品种17大类1.5万余种花色,年成交额7亿余元。
这里不仅经营淄博陶琉产品,还经营唐山、景德镇、醴陵的日用瓷,宜兴的紫砂器,洛阳的唐三彩,佛山、潮州的艺术瓷,是一处名副其实的陶瓷集散地。
大观园市场产品琳琅满目,配套设施齐全,管理服务一流,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全国文明市场。
大观园分三期建成,规模逐步扩大,为本地区工商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沿舞台,同时吸引了外地区陶琉产品的进入,形成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喜人局面。
第三期工程竣工后,久负盛名的博山文石和书画作品被引入市场,地域文化的各类结晶在大观园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当地 *** 不满足已有的成就,计划在近年将大观园建成占地4.7平方公里、陶琉生产企业100家、经营门头1000个、从业3万人,集陶琉生产销售与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陶瓷琉璃城。
从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叶,淄博境内的陶瓷文化活动此起彼伏, *** 迭出。
1995年出版的《山东省志?陶瓷工业志》,作为山东省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中最有特色的分卷,集中向世人展示了以淄博陶瓷为代表的齐鲁陶瓷业8000年辉煌画卷,成为《山东省志》88个分卷中最可读可看的篇章之一。
同年问世的首部《淄博市志》将陶瓷工业从轻工业中独立出来专设一篇,以浓墨重彩描述了淄博这一中国重要陶瓷产区的历史与现状,更在卷首彩页与文物章节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加以突出。
1990年起陆续举办的中国淄博陶瓷琉璃艺术节与国际陶瓷博览会,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策略,进一步把淄博和淄博陶瓷文化推向了世界。
新世纪初叶,淄博中国陶瓷馆在中心城区落成,从更深层次上开创了陶瓷与博物文化有机结合的新纪元。
淄博中国陶瓷馆位于绿草茵茵的淄博文化广场东部,与淄博市博物馆毗邻,展区面积4000平方米,由古代展区、现代展区、表演区和销售区四部分组成。
它全面展示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陶瓷文物和全国各大陶瓷产区的艺术精品2000余件,凝聚了中华文明的史前文化、古代名窑和国内近现代陶瓷文物精品,在纷至沓来的观众面前展开了8000年的历史画卷。
古代展厅展示了从后李文化时期到民国时期的陶瓷文物,其中有标志龙山文化最高成就的蛋壳陶杯,享誉海内外的北朝青釉莲花尊,还有宋代名釉及定窑碗、哥窑碗等稀世珍品。
龙山文化时期的陶鬶、唐代鲁花釉大壶、清代钒红缠枝花纹天球瓶和青花缠枝莲纹花觚,会把你的思绪拉回到很久很久以前,让你在惊叹中体味出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深厚文化底蕴。
现代展厅按照不同用途和艺术风格,将展品分为艺术陶瓷、现代陶瓷、刻瓷艺术、日用陶瓷、园林艺术陶瓷、建筑陶瓷、卫浴陶瓷、科技陶瓷等类型排列。
在这里,当代陶瓷艺术名家陈贻谟的《衡》,韩美林的《无光釉大公鸡》,徐朝兴的《哥弟混合三环瓶》,陈贻柱的《红结晶釉大缸》等优秀作品,会久久吸引住你的目光,让你在凝视中谛听中国陶瓷艺术向世界水平迈进的脚步声。
位于陶瓷馆东厅的“陶苑”,是让公众亲手制陶玩泥、体验陶艺乐趣的地方。
100平方米的面积,足可以让30人同时操作,在休闲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馆内的创作演示厅则为观众提供规范的操作演示。
销售区产品琳琅满目,你如果遇见称心如意的,尽可以合适的价格收为己有。
淄博是齐文化发祥地,传承80个世纪的淄博陶瓷史是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南北朝时期实现由陶器到瓷器的过度,到宋金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这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都是可圈可点的。
改革开放以来,淄博陶瓷业累累硕果,以滑石瓷、高石英瓷、鲁光瓷、精炻器、合成骨瓷为代表的创造发明,以“中华龙国宴瓷”为代表的日用陶瓷,以及在国内外独树一帜的艺术刻瓷,标志着淄博陶瓷业进入了更加辉煌的历史时期。
淄博陶瓷博物馆、博山陶琉大观园与淄博中国陶瓷馆珠联璧合,南北呼应,连接起淄博陶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历经数千年陵夷谷换大浪淘沙,古人的业绩如今静静地立在柜窗里让后人瞻仰。
面对博物馆抚今追昔,“国际水平应超越,发扬光烈莫徜徉(郭沫若诗句)”,淄博陶瓷业将不辱使命。
淄博美术琉璃 又称“料器”。它是以博山当地盛产的琉璃料条加工制作而成各种工艺美术晶的统称。史志和当地古代琉琉炉遗址发掘所得证实,博山美术琉璃的成批生产,至少已有600年的历史。明代万历年间,博山一带,料炉遍地,已是中国琉璃工艺晶的主要产区,清初,博山的琉璃制品“北至燕,南至百粤,东至高丽,西至河外,其行万里。”(清·孙廷铨《颜山杂记》)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诏令内务府造办处设立玻璃厂后,每年召博山琉璃工匠赴京服役,博山琉璃技艺遂流传北京。当时博山西冶街的城门上有“珍珠玛瑙翠,琥珀琉璃街”十个大字,很能说明博山琉璃的特色和当时玻璃业的盛况。
实习目的
赴水泥厂和陶瓷厂生产实习是材料工程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之一,通过生产实习,掌握水泥材料和陶瓷材料的具体生产工程,掌握水泥熟料以及陶瓷的形成工程,掌握各种生产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为学好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次生产实习由XX和XX两位老师带队,整个实习为期一周,实习地方是淄博崇正水泥厂及淄博硅院。
1.实习过程及安排
1.1 实习时间安排
实习时间:2011年4月11日——2011年4月15日
具体时间安排:4月11日——实习动员大会
4月12日——观看录像
4月13日——实地参观
4月14日——老师指导书写实习报告
4月15日——整理笔记及实习报告
1.2 实习过程准备阶段
1.2.1通过实习动员大会使每一位学生充分认识到本次实习的重要性,提高实习过程的自觉性,强调实习纪律、安全、现场观察等注意事项,保证实习任务顺利完成。
1.2..2根据实习内容和带队教师要求,观看有关录像,熟悉实习内容,准备所需物品。
2实习所了解的知识
2.1山东崇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山东崇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系山东省水泥生产骨干企业,国家大型水泥生产企业,现有山东建设锦宏水泥有限公司(原博山水泥厂)、淄博锦宏水泥有限公司(原淄博水泥厂)、山东崇正水泥开发区水泥分公司、淄博崇正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旋窑水泥生产线).山东崇正水泥销售公司设五个分公司,在淄博市张店、淄川、博山有四个水泥生产厂区,现年产量180万吨,现有职工2400多人,企业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企业管理奖---金马奖、2000年获得国家级首批水泥免检产品企业、全国建材行业红旗单位、全国水泥行评行检标兵企业、全国水泥产品质量百佳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被国家统计局认定为中国100家最大建材工业企业之一。
公司2001年率先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质量认证,并通过了ISO10012.1--1994计量确认体系认证,主导产品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曾荣获国家级及省级150多项荣誉称号。公司生产的“建设牌”、“柳泉牌”32.5R、42.5、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有高强、快凝、耐腐蚀、抗冻融,广泛应用于能源、交通、港口、高层建筑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市场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北、华南等十几个省市,并远销东南亚各国,产品供不应求,畅销不衰。为了加速企业发展,公司于2002年新建一条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并已建成投产,现公司年产旋窑水泥50万吨、立窑水泥130万吨,使企业的产品结构更加合理,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始终贯彻“科学管理,追求卓越,服务客户,诚实守信”的质量方针,坚持“团结、务实、高效、创新”的经营理念,以人为本,以效益和发展为中心,依靠科技和管理的创新力量,把公司推向民族工业振兴的潮头。
2.2淄博硅院简介
淄博福禄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山东省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与美国Ferro公司共同创建的合资公司。 美国Ferro(福禄)公司总部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在世界五大洲20个国家内有子公司,其产品遍及100多个国家,是全世界装饰材料的主要生产商。 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公司是从事硅酸盐研究和开发的专业化研究机构,其产品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省部级奖励等。 淄博福禄主要生产 在中国大陆市场地位 : 陶瓷釉上颜料第一;高温色料第一;贵金属制剂第二。产品遍布中国各地,其质量与服务在陶瓷玻璃装饰领域享有盛誉。2005年销售额突破1.8亿元,用户达1500家。 淄博福禄的经营理念: - 客户至上 - 质量第一 - 不断创新 - 环境保护 淄博福禄的企业文化 - 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资源 - 开放式的工作氛围,畅通的信息渠道 - 权责分明,追求高效率、追求创新 - 公平且具有激励性的奖惩体系 淄博福禄成立以来,开发完善了三大类几十个系列的产品。经过几年来不懈的努力,已发展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陶瓷装饰材料生产企业。同国内中高档日用陶瓷、卫生陶瓷、建筑陶瓷及玻璃生产厂家建立起融洽的合作关系。并以我们高品质的产品、雄厚的技术力量、优异的服务在用户中树立起良好的公司形象,赢得了信誉。
3.水泥和陶瓷的发明及发展状况
3.1.1水泥的发明及发展状况
1824年英国工程师阿斯普丁获得第一份水泥专利标志着水泥的发明。水泥的发明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 础,使其由陆地工程发展到水中、地下工程一。水泥发明至今已有一 百多年的历史,它始终是用途最广、用量最多的一种胶凝材料。
水泥呈粉末状,与水混合后,经过物理化学过程能由可塑性浆 体变成坚硬的石状体,并能将散粒材料胶结成为整体,是一种良好的矿物胶凝材料。水泥种类很多,按性质和用途,通常可分一般用途(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和特种用途水泥(快硬水泥、大坝水泥、膨胀水泥、油井水泥等)。也可按组分分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等。水泥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 化,保持并发展强度,所以水泥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它可以用于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
目前看,在全行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和解决包括水泥工业在内的建材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最佳战略选择。以水泥混凝土材料为主体所构成的现代建筑文明,是继“秦砖汉瓦”之后的人类建筑材料文明的又一伟大创造。在现代的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之中,没有水泥的世界将是不可想像的。
3.1.2陶瓷的发明及发展状况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近年来,陶瓷总的发展趋势是;门类越来越多,品种更加齐全,应用范围愈来愈广阔,成为当前国际上最具活力的行业。
3.2水泥生产工艺流程
3.2.1水泥生产方法介绍
水泥的生产工艺简单讲便是两磨一烧,即原料要经过采掘,破碎,磨细和混匀制成生料,生料经1450℃的高温烧成熟料,熟料再经破碎,与石膏或其他混合材一起磨细成为水泥.由于生料制备有干湿之别,所以将生产方法分为湿法,半干法或半湿法,干法3种.崇正水泥主要采用干法制水泥.
干法生产的特点干法是将生料粉直接送入窑内煅烧,入窑生料的含水率一般仅1%~2%,省去了烘干生料所需的大量热量.以前的干法生产使用的是中空回转窑,窑内传热效率较低,尤其在耗热量大的分解带内,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以致干法中空窑的热效率并没有多少改善.干法制备的生料粉不易混合均匀,影响熟料质量,因此40~50年代湿法生产曾占主导地位.50年代出现了生料粉空气搅拌技术和悬浮预热技术, 0年代初诞生了预分解技术,原料预均化及生料质量控制技术.现在干法生产完全可以制备出质量均匀的生料,新型的预分解窑已将生料粉的预热和碳酸盐分解都移到窑外在悬浮状态下进行,热效率高,减轻了回转窑的负荷,不仅热耗低使回转窑的热效率由湿法窑的30%左右提高到60%以上,又使窑的生产能力得以扩大,目前的标准窑型为3000t/d,最大的10000t/d.我国现在有700t/d,1000t/d,2000t/d,4000t/d的几种规格,逐步向大型方向发展.预分解窑生料预烧得好,窑内温度较高,熟料冷却速度快,可以烧高硅酸率,高饱和比以及高铝氧率的熟料,熟料强度高,因此现在将悬浮预热和预分解窑统称为新型干法窑,或新型干法生产线,新型干法生产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新型干法窑规模大,投资相对较高,对技术水平和工业配套能力要求也比较高,如条件不具备则难以正常发展
3.2.2水泥生产过程
3.2.2.1破碎及预均化
3.2.2.1.1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无聊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3.2.2.1.2原料预均化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3.2.2.2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一吨硅酸盐水泥只要粉末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熟料、混合料。石膏等)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约占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控制工艺制度,对保证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具有重大意义。
3.2.2.3 生料均化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稳定入窑生料成分就是稳定熟料烧成热工制度的前提,生料均化系统起着稳定入窑生料成分的最后一道把关作用。
3.2.2.4 预热分解 把生料的预热和部分分解由预热器来完成,代替回转窑部分功能,达到缩短回窑长度,,同时使窑内以堆积状态进行气料交换过程,移到预热器内在悬浮状态下进行,使生料能够同窑内排出的炽热气体充分混合,增大了气料接触面积,传热速度快,热交换速率高,达到提高窑系统生产效率、降低熟料烧成热耗的目的。
3.2.2.4.1物料分散 换热80%在入口管道内进行的,喂入预热器管道中的生料,在于高速上升气流的冲击下,物料转折向上随气流运动,同时被分散。
3.2.2.4.2气固分散 当气流携带料粉进入旋风筒后,被迫在旋风筒筒体与内筒(排气管)之间的环状空间内做旋转流动,并且一边旋转一边向下运动,由筒体到锥体,一直可以延伸到锥体的端部,然后转而向上旋转上升,由排气管排出。
3.2.2.4.3预分解 预分解技术的出现是水泥煅烧工艺的一次技术飞跃,它是在预热器和回转窑之间增设分解炉和利用窑尾上升烟道,设燃料喷入装备,使燃料燃烧的放热过程与生料的硅酸盐分解的吸热过程,在分解炉内以悬浮态或流化态下迅速进行,使入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90%以上,将原来在回转窑内进行的硅酸盐分解任务,移到分解炉内进行,燃料大部分从分解炉内加入,少部分由窑头加入,减轻了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延长了衬料寿命,有利于生产大型化,由于燃料与生料混合均匀,燃料燃烧热及时传递给物料,使燃烧、换热、硅酸盐分解过程得到优化,因而具有高效、优质、低耗等一系列优良性能及特点。
3.2.2.4.4 水泥熟料的烧成 生料在旋风预热器中完成预热和预分解以后,下一道工序是进入回转窑中进行熟料的烧成。在回转窑中硅酸盐进一步的迅速分解并发生一系列的固相反应,生成水泥熟料中的矿物,随着物料温度升高是,矿物会变成液相,溶解于液相中和进行反应生成大量熟料,熟料烧成后,温度开始降低,最后由水泥熟料冷却机将回转窑卸出的高温熟料冷却到下游输送、贮存库和水泥磨所能承受的温度,同时回收高温熟料的余热,提供系统的热效率和熟料的质量。
3.2.2.4.5 水泥粉磨 水泥粉磨是水泥制造的最后工序,也是耗电最多的工序,其主要功能是在于将水泥熟料(及凝胶剂、性能调节材料等)粉磨至适宜的粒度(以细度、比表面积等表示)形成一定的颗粒级配,增大其水化面积,加速水化速度,满足水泥浆体凝结,硬化要求。
3.2.2.4.6水泥包装 水泥出厂有袋装和散装两种发运方式。
3.2.3如下图为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图
3.3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3.3.1陶瓷的生产原料:焦宝石,钾长石,粘土,瓷石,钠长石等。
生产设备:球磨机,磨具,滤泥机,隧道窑等
3.3.2陶瓷生产过程
3.3.2.1坯料制备
坯料制备对于整个陶瓷生产的产品质量关系重大,因此要谨慎选择坯料的制备方案,制备工艺有湿法和干法两种,企业用了湿法生产,湿法生产里面有包括了泥浆制备和泥浆脱水两个过程。泥浆脱水是为了满足陶瓷坯体干压成性,里面采用了喷雾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又分为四个工序:泥浆的输送,热源发生与热气的供给,雾化与干燥,干粉的收集与废气分离。其中最主要的是雾化与干燥。制浆是陶瓷工艺过程的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球磨机结构简单,操作可靠,维修管理容易,能长期运行,又便于与其它粗碎设备配合,构成较为完善的破碎、粉磨系统,故在陶瓷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3.2.2 成型
压机:粉料压制成型的主要设备,是生产车间自动化水平最高的设备。该企业采用了粉料压制成型,即将含有水分4%~7%的粉状颗粒坯料喂入模具内,然后在较高压力下压制成砖坯
3.3.2.3生坯干燥
干燥是陶瓷制品、耐火材料和建筑砖等生产的一个重要工艺阶段。初始原料混合物在成形前需要润湿,坯体成形后需要干燥。一方面,干燥制度应能保障迅速去除水分;另一方面,干燥速度要适当,不能对半成品形状、外观和机械强度造成影响。因此,干燥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在温度、高湿度和腐蚀性介质作用的条件下进行(因为通常使用废气干燥)。生坯干燥就是排除生坯中自由水分的过程,压制成型的砖坯在施釉前一般要干燥。其目的是:
一是提高坯体的强度,二是使坯体具有足够的吸釉能力。因为未经干燥的坯体,对铀浆的吸附能力较差,往往达不到规定的釉层厚度,经过干燥以后,由于水分的排除气孔率增加,因而有了较好的吸附能力。三是缩短烧成周期,减低燃料消耗,因为干燥可以排除坯料中大部分的机械成分,因而可以采用较快的烧成制度,也不至于造成产品的变形和干裂,提高了窑灶的利用率。
3.3.2.4制釉与施釉
施釉线上的功能设备有:90°转弯装置,刷尘器,吹尘器,喷水柜,喷釉柜,洗边机,90°转向装置,固化剂喷柜,补偿器,底浆机,釉桶、釉泵等。
90°转弯机主要用于陶瓷砖厂釉线上转弯机构,分为:托槽式、托轮式、锥棒式、转台式转弯机。尖峰甩釉、打点柜(单尖、双尖、多功能)用于墙地砖表面施釉或打点,分单尖峰釉柜和双尖峰釉柜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多功能釉柜。其甩釉头转动有经皮带传动的普通式甩釉和用直联电机+变频器控制的直联式甩釉。随着要求砖坯施釉质量的提高,目前也越来越多用户使用直联式甩釉。而打点机的功能是增加砖坯表面的艺术效果,其粒点大小、密度均由打点盘转速快慢及釉量多少决定。釉线翻砖台适合将经过烘干的砖坯在施釉线上翻转砖坯工作面向上。补偿器(釉线储坯机 )用于墙地砖釉线上的储坯。配置该产品可减少印花机、干燥器、釉线等设备的短暂停顿和检修,尽可能使前工序能在短时间内能连续性生产。分层架式釉线储坯机和辊台式釉线储坯机,其储坯动作控制均由PLC程序指令和光电检测完成。
釉是覆盖在陶瓷坯体表面上的玻璃薄层,釉料分为生料釉和熔块,生料釉就是所需各种原料直接研磨,熔块则是熔料与生料两部分组成,它的制备是将所属原料加工成一定的细度,称量配化,均匀混合后,经高温熔制的熔块以水淬急冷制成的小碎块。施釉这项工作则有浇釉(淋釉)和喷釉,涂刷施釉方法,根据规格不同用不同方法
3.3.2.5烧成
烧成是工艺流程里面最重要的工序之一,这道工序如果稍有闪失,则前面所付努力前功尽弃。因为烧成必须考虑到三种制度:温度制度,气氛制度和压力这三种制度,这三个制度必须通过合理的燃烧操作,排烟量,冷热风量,烧成时间和砖窑方式等参数合理配合实现。
窑前辅机设备:窑前出入砖平台、升降台、窑前储坯机、压机翻转台等设备;窑前储坯机:用于墙地砖窑前储坯,配置使用该设备可预防和避免由于施釉线、压机、干燥器等设备出现短暂停顿时而出现的空窑现象。大大提高了生产故障的发生。
3.3.3陶瓷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4作业
4.1 物料在水泥回转窑中的反应?
4.2 浮法玻璃的生产工艺的过程?
流程图
5实习体会
山东硅苑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是淄博市市属重点企业集团、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根据发展需要,拟聘:
市场营销岗位5名(驻北京办事处1名),要求:
35岁以下,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强,能独立开发外地市场,有集团客户开发和维护经验为佳。
生产主管岗位2名,要求:
45岁以下,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熟悉陶瓷生产工艺和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能够通过5S等方式对生产车间进行现场管理。有较强的领导能力、沟通影响力、计划和执行能力。有外资企业生产主管、制造主管工作经验者优先。
研发员5名,要求:
“211”高校本科及以上,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干部和中共党员优先。
陶瓷造型画面设计师3名,要求:
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积淀基础,具备良好的手绘功底,擅长陶瓷造型和图案设计,能完成两维效果图及三维建模渲染为佳。熟悉陶瓷色彩搭配和陶瓷生产流程,能较好掌握市场信息并具备相当的设计理念。2年以上的产品设计经验,有陶瓷类设计经验者优先。
财务岗位2名,要求:
会计类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211”高校毕业生优先。能够熟练使用财务软件,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干部和中共党员优先。
陶瓷模型工程师5名,要求:
45岁以下,5年以上陶瓷产品模型设计和制作经验,熟练掌握制胎和翻胎等技能。
请将简历发至job@sicer.com信箱,并在邮件标题中注明“应聘”字样。欢迎对相关岗位有热情和感兴趣的在校大学生来信报名实习。
联系电话:(0533)3582202 传真:(0533)3582244
历史悠久的淄博陶瓷,在美术陶瓷的生产方面,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不论在造型和装饰上都具有较高的水平。象他们生产的新石器末期的蛋壳陶、宋代问世的“雨点釉”和“茶叶米釉”,至今仍被各国视为珍品。
建国后,淄博美术陶瓷在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造型古朴、装饰新颖,色彩绚丽的独特风格。在釉色的研究方面,成就尤为可观,不仅恢复了早已失传的“雨点釉”、“茶叶米釉”和“云霞釉”,还创造了新的“红金晶釉”、“鸡血红釉”、“金星釉”和几十种黑釉系窑变花釉。
名贵的雨点瓷,又名油滴瓷,在黑色的釉面上均匀地布满了银白色的小圆点。圆点小如米粒,盛茶时金光闪闪,盛酒则银光熠熠,映日视之,晶莹夺目,曾有“尺瓶寸盂视为无上之品,茗瓯酒盏叹为不世之珍”之说。雨点釉,在日本称“天目釉”。这种瓷的茶具,是日本茶道中无与伦比的上品。
另一种名贵釉——茶叶末釉,是一种含有结晶矿物的无光釉。古人称赞说:“茶叶末,黄杂绿色,娇嫩而不俗,艳于花,美如玉,最养目。”用这种釉制作的各种文具、瓶、罐,釉色纯正,古朴典雅。
在彩陶绘画方面,近年来有独创性的发展,解决了自古以来乌金釉陶器不能配以彩绘的难题,特别是首创立粉装饰画法,为陶瓷装饰开拓了新的境界。其中,立粉彩陶挂盘最为突出。它是在施了乌金釉的陶坯上,以艺术釉为颜料,用木刻和国画写意相结合的手法进行绘画。在描绘最能传神的细部时,使用特制的工具涂以立粉,从而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各种色釉经过烧制“窑变”后,由于互相渗透、重叠、扩散,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瑰丽多彩的艺术效果。
着名工艺师朱一圭所绘制的直径五十公分的竹鸡大挂盘,在邓**同志访问美国时,曾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众、参两院。他们生产的六寸花猫挂盘曾荣获1980年全国陶瓷新产品二等奖。他们还使用这种绘画技法制作出《百鸟之歌》、《春之歌》、《孔雀姑娘》等陶瓷壁画,色彩丰满、别具风格,深受美术界的好评。
淄博陶瓷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学家研究考证,在新时器时代,淄博地区的先民,已掌握制陶术。
大汶口文化时期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今张店区傅家乡浮山驿、临淄区齐陵镇的宋家庄、
后李家庄、薛家庄和淄川区口头村等人类遗址,均出土过此时期做的陶器。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陶器制
作已分布比较广泛,今已发现此时期的人类遗址10余处。以临淄区桐林--田旺遗址,张店区马尚镇冢子坡,周村区周
村镇爱国村,萌水镇水磨头村,贾黄乡商家村,淄川区太河村,博山区石马等遗址出土的陶器都颇有代表性。产品以黑
陶为主,也有少量灰陶、红陶等。其中漆黑光亮、器壁厚度仅为0.5~1毫米的“蛋壳陶”,为史前淄博制陶工艺的杰
出代表。
从商代到西周大约九百年的时间里,淄博的制陶工艺显著进步,并烧出釉陶器。
春秋战国时期, 制陶业繁荣。陶器生产不仅大量制造生活器皿,而且开始转向砖、瓦、下水管道、建筑陶等,出
现了用灰陶制做的量器和随葬用的彩绘陶、陶俑及动物雕塑等。生产组织形式, 则出现了官营和民营制陶作坊。齐
国临淄并设有主管制陶手工业的官吏--陶正。临淄附近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制陶作坊。
秦汉时期, 制陶业仍以生产日用陶和建筑用砖瓦为主。西汉以后,陶工们又掌握了铅釉制作技术,烧制出了低温
绿色釉陶器。1957年淄川双沟乡南铺村出土的绿色釉陶壶和1976年在淄川寨里镇汉墓中出土的绿色、褐绿色盆、罐、
钵等器物均具有较高水平, 反映出陶器制作已开始向瓷进化。到北朝时期(公元386~581年)淄川寨里窑开始烧造青
釉瓷。《中国陶瓷史》1982年本称: “山东省淄博寨里窑,这是目前唯一已知的北方青瓷的产地之一。它位于淄博
市淄川区城东约十余〔市〕里,年代为北齐时期。它发展较早,持续生产的时间颇长,是北方青瓷一个重要的产地”。
隋唐五代,除寨里窑烧造青釉瓷外,又有一批新窑场崛起。淄川磁村窑自唐代中期开始由烧制陶器转入生产黑釉
瓷、青釉瓷及酱色釉、茶叶末釉等产品。黑釉瓷当时较河南、陕西为大,釉质晶莹滋润,色黑如漆。
宋金时期,窑场蜂起,生产规模扩大,技艺日趋精进。著名窑场有淄川磁村、郝家、巩家坞、坡地窑,博山区的大
街南首、北岭、万山窑等。磁村窑由于规模较大,官府曾在此设官收税,博山北岭村并建有“窑神庙”。当时的品种
之多,装饰技法之纯熟也是前所未有。
元代,由于连年战乱,陶瓷业受到严重摧残,部分窑场废弃,传统技艺失传。元世祖以后,虽部分窑场恢复生产,但
品种很少, 器形厚重,装饰单调,以黑釉、褐色釉、白地黑花为多见。元末,又横遭战祸与洪水之害,一些著名窑场如
磁村、坡地、万山等从此一蹶不振。
明朝, 采取降低商税和废止元代对手工业工人实行工奴制度后,陶瓷业恢复。生产向博山境内转移。1559年(嘉
靖三十八年)博山出现“陶者以千数”的盛况。主要窑场有:北岭、大街南首、八陡、西河、窑广、山头、李家窑等。
天启年间,西河窑场有大、小窑百余座,成为名噪一时的陶瓷产地。
清代前期和中期,博山已成为淄博陶瓷的集中产地和销售中心,以“瓷城”遐迩闻名。当时,窑场遍布城区四方,
终日烟火不断。部分手工业户已由家庭手工业逐步发展成为手工作坊, 窑户间的分工随之形成,有的专利坯釉,有的
专制匣钵,有的专事烧成,产品各具特色。城内则瓷器张列,窑货设市,商贾辐辏,产品除供省内,河北、河南、江苏、
东北三省皆盛销之。《山东通志》称“其利民不下于江右之景德镇矣”。但产品以销农村为主,实用精品甚少,多系
黑釉,装饰简练。
十九世纪末,德、日帝国主义竞相扩大对山东的经济掠夺, 大量倾销“洋瓷”,淄博陶瓷业遭到空前打击,一些
著名的窑场,如务店窑、八陡窑、窑广窑日见萧条,昔日繁盛的瓷城博山亦黯然失色。
“戊戍变法”以后,在维新派的推动下,为摆脱外国资本对山东陶瓷业的威胁和打击,1905年,山东巡抚批准山东
省劝业道,拨库银二万两,在博山下河(今消防队附近)兴办工艺传习所,以改良制瓷工艺技术,改观博山瓷器粗俗之貌,
促进当地窑业复兴。该所建立后,经过试验恢复了失传多年的茶叶末釉。在白瓷、彩绘、烤花及陈设品的生产方面
也取得一定成效。由于该所经营管理腐败,连年亏损,最后以倒闭而告终。陶瓷业经此熏陶濡染,则有新的转机,
1918年博山地区已恢复发展的窑场达60余家。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乘欧洲列强无力顾及远东之机,扩大和加强了对山东的军事占领和经济掠夺。
首先,由渡部逸次郎于1916年在博山火车站以北白虎山下, 建立日华窑业工厂,聘用日本专业技术人员,雇用当地陶
工制造陶管及耐火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