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中国著名的古代陶艺作品有哪些

乐观的煎饼
天真的舞蹈
2023-01-01 06:45:53

中国著名的古代陶艺作品有哪些

最佳答案
粗犷的抽屉
淡然的哈密瓜
2025-10-15 15:47:33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陶艺作品包括:唐宋时期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元粉彩蝠桃福寿纹懒揽瓶, 清汝窑天青釉水仙盘冰裂文瓷器,宋代唐三彩等。

1、唐宋时期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

青花折枝花果纹六方瓶,六方形瓶体,造型周正,釉质肥厚润泽,青花色泽青翠。纹饰以肩为界,上部绘折枝花卉纹,下部绘折枝佛手、石榴、寿桃及花开纹,寓以"福禄寿"三多之意。绘画工艺精湛,图案雍容华贵。是乾降时期官窑青花的典型器物,瓶底有纹。

2、元粉彩蝠桃福寿纹懒揽瓶

撇口,长颈,溜肩,鼓腹,圈足。形似撒揽,故此又称"橄揽瓶"。通体以粉彩为饰,瓶身绘桃枝一枝,枝上绘有寿桃及盛开的桃花和花蕾,枝工施以黑褐彩,寿桃施粉红彩,桃花施白彩。主题纹样选用寿桃,寓意多福多寿。

3、清汝窑天青釉水仙盘冰裂文瓷器

汝瓷胎质细腻,像燃烧过的香灰的颜色,俗称“香灰胎”。汝瓷独特之处在于其釉色呈“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美妙色彩,并且釉面莹润如玉,有玉石般的质感。南宋人周辉的《清波杂志》云:“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为釉”。由于汝瓷贡器以玛瑙为釉,形成特殊色泽,将器物迎着阳光看,隐约可见肉红色。器表开片密布细小,形成鱼鳞状,更加独特别致。釉内气泡周边之玛瑙结晶体,形成星光闪现,寥若晨星,具有宝光内润而又高雅素净的风采。

4、宋代唐三彩

种盛行于唐代的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1905年陇海铁路洛阳段修筑期间,在古都洛阳北邙山发现一批唐代墓葬,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国画、雕塑等传统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最新回答
激昂的睫毛
忧伤的裙子
2025-10-15 15:47:33

陶瓷属于我们国家瓷器中的一类,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很成功的发明。陶瓷的烧制过程流传到至今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我们来说说具体制作流程吧。拉坯:制陶过程的重中之重,一般1-2小时可完成。为取得上佳的效果,需取戒指等首饰,指甲不宜过长。修饰:用工具给陶艺作品勾勒纹路、雕刻镂空等。烧制:无需自己动手,专业老师为您修正细节,放置三五天晾干后专业工人进行烧制。上色:两周后,近四十种绿色环保水粉颜料和大小型号不同的毛笔,可调配出成千上万种色彩,勾勒出任意粗细线条。喷光油:无需自己动手,给作品喷涂一层光油,增加光亮程度,保护图案不被磨损。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以上这些制作流程的方法都是比较简单的,现在很多博物馆或者文物中心都会把瓷器作为展览品。

娇气的小虾米
迷路的香氛
2025-10-15 15:47:33

陶瓷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钟爱之物,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用品都是陶瓷,而且现在陶瓷的制作工艺越来越成熟,所制作出来的陶瓷越来越精美。陶瓷已经不再是供人们的日常生活所用,其已经渐渐的成为一种工艺品。现在市面上的工艺陶瓷越来越精致,很多人都会把其购置回家,摆放在家里充当一种装饰用品。工艺陶瓷不仅会给家里增添一丝文艺的气息,而且还可以成为整个家庭或者是建筑物装修的亮点。

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工艺陶瓷制作的作坊,这些作坊可以为普通大众开放,让普通大众也可以尝试自己亲手制作出来的陶瓷品。工艺陶瓷琳琅满目、造型和花样都很繁多,一个小小的工艺陶瓷成品都是经过很多道复杂的工序而成的。许多人都对工艺陶瓷制作的流程感到很陌生,就让小编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工艺陶瓷制作的流程吧!

工艺陶瓷制作前期准备工作

要想制作出一件成功的工艺陶瓷品,首先需要的是选择好制作工艺陶瓷的瓷石和瓷土。根据你所要制作的工艺陶瓷的大小以及造型等大概估计所需要的瓷石或者是瓷土的多少,尽量做到少浪费。

再选择好适量的瓷石和瓷土之后,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专门的工具,对瓷石和瓷土进行捣碎并且磨细,然后你需要找到一个容量合适的淘洗池,把你捣碎磨细的瓷石和瓷土到入该淘洗池内进行淘洗,沉淀最喜的瓷料,这就是制作工艺陶瓷的原料。

工艺陶瓷制作流程

在把瓷料淘洗出来、将其制作成坯泥之后,你就可以正式的开始制作工艺陶瓷了。现在一般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制作出来的坯泥用泥条盘快轮旋制成你所想要构造的工艺陶瓷的造型。如果你所制作的是比较大型的工艺陶瓷,你需要把其分成两部分,分别进行拉坯的工作,然后再使用相应的泥把其连接成一个整体就可以了。

再拉坯的工作完结之后,你就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审美需要对其进行装饰绘画了,你可以选择你所喜欢的装饰方法,可以是刻、也可以是印、也可以是绘画等等。一般来说绘文是在期还未完全干的状态下进行的,绘画则是在其完全干的状态下进行的。

装饰绘画完成之后,就是对其进行上釉这一操作,上釉完成之后,就是对其进行入窑烧制这最后一步。烧制完成,则你所制作的工艺陶瓷就完成了。

通过本文的介绍,你了解了工艺陶瓷制作的基本流程了吗?

自信的翅膀
虚心的星星
2025-10-15 15:47:33

具体步骤如下:

1、揉泥,用羊角揉的方法可以让泥巴干湿不匀的地方充分揉均匀。

2、当泥料里面有空气的时候用菊花揉可以将气泡挤破。

3、拉坯,将泥团摔掷在辘轱车上的转盘中心,随手法的屈伸收放拉制出坯体的大致模样。

4、利坯,将坯覆放在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

5、利坯也称修坯或旋坯,是最后确定器物形状的关键环节,并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规整一致。

6、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7、施釉,大部分陶瓷制品均需施釉后才能进窑烧造,施釉工艺看似简单却是极为重要和较难掌握的一道工序,要做到坯体各部分的釉层均匀一致,厚度适当,还要关注到各种釉的不同流动性。

8、最后一部分就是烧窑了。

美丽的玉米
大力的蜜蜂
2025-10-15 15:47:33

1、观念陶艺:以展现艺术观念为主要内容,艺术家通过对陶泥性质的独特演绎,对陶艺制作方法的熟练掌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观念以及对生活的感悟经由陶艺这一特殊的形式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生活陶艺:是以提高生活环境品味增加艺术情调,展现个人审美观点的现代陶艺,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搞搞生活质量。

3、环境陶艺:是陶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主要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广场、公园、绿地、道路、风景名胜区、居住区、公共建筑物及其他活动场地设立的陶艺。

扩展资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介入,西方的“当代陶艺”观念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陶艺”的概念也一度成为了陶瓷艺术界的新时尚。

它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矛盾与碰撞。诸如“何谓陶艺”,“陶艺与陶瓷艺术的关系如何”等一系列看似不是问题的基本的问题,。直到如今未能取得统一认识和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陶艺

火星上的背包
怕孤单的乌龟
2025-10-15 15:47:33

很可能是《西班牙大水罐》:以蓝色和黑色绘制而成,高203毫米,创作于1954年。

凝固童趣和纯真的陶瓷作品

毕加索喜爱把女人和动物轮廓相结合,灵活而多变的视觉形象、神速而奇妙的嫁接转换应运而出的奇趣新造型,总是令人眼前一亮,仿佛是一种轮回和概括,将生命中最难忘的因素反复叠加,我们不得不佩服他那非凡而奇特的想象力。而生命的尽头,毕加索又回归到了最初非洲木雕艺术的灵感之下,开始关注原始艺术,这其中还包括了早期德兰非洲面具对他的启发。

毕加索的图形思索几乎从未真正意义上地离开过这片热情洋溢的地中海土地,在其最后的20年生命里,他对神话、民间传统、自然风景的理解和表现力日趋完美,自行设计了大量装饰风格的图形,对造型姿态、色彩上的尝试均有所创新和突破,继续玩味二维和三维世界里的组合的乐趣,进一步探寻个人和宇宙之间的联系和意义。

纵观毕加索一身的艺术成就来看,陶瓷艺术作为其一个重要的创作领域,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宽容度,是毕加索终身的、持久的领域。毕加索就是如此真诚而热情地拥抱着他的陶瓷艺术,他带着童趣和纯真,将零散的不系统的生活感悟,凝固于釉上。他又试图打破人们对陶瓷粘土的偏见,坚持认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陶艺产品应该被平价销售,要让普通民众都能用得起。

20世纪的西方艺坛大师毕加索92年的生活和创作旅程,堪称是一部绚丽而绵长的艺术传奇。相比毕加索那些充满情欲的油画和素描作品,晚年的陶瓷艺术其实是最能完整体现出他那与自然并驾齐驱的娴熟造型能力,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出生于1881年的西班牙南部城市马拉甘(Málaga),父亲是位美术教师,幼年学习语言时,神奇得从他嘴巴里吐出来的第一个词是“piz,”他其实想说的是“lapis”,也就是西班牙语中“铅笔”的意思。从记事起,就开始以画作伴。童年就把鸽子主题画得惟妙惟肖令父亲惊叹不已14岁移居巴塞罗那,仅用一天时间就打破了隆哈美术学校需历时一个月完成静物写生的入学考试记录。证明了,有一种天赋叫做“与生俱来”。

1946年的夏天,65岁的他带着情人弗朗索瓦以及他们的两个孩子克劳德(Claude)和帕洛玛(Paloma)来到小镇瓦洛里斯度假,这是个美丽的、有着传统陶艺制作基地的海滨小镇。在偶然的机会中,朋友邀请他们去附近在手工艺市集小逛,毕加索有兴随意地在小摊上捏了几个小件,还有幸认识了当地著名的玛都拉(Madoura)陶艺工坊的拥有者──乔治和苏珊夫妻,他们让毕加索随意使用其陶艺设备。

毕加索陶艺创作的三阶段:

不知毕加索是因小镇的优美景色或是陶艺之魅力吸引,他在小镇一住就是25年。同时毕加索也进入了其陶瓷创作初期——“平面时期”。由于尚未经过陶瓷专业制作训练,起初他始终没能解决上釉和多重烧制的问题,于是就直接在结了块的粘土上塑造鸟、鸽子、猫头鹰的形态。他又找到了供应商提供西班牙浅口盘。五彩拉毛粉饰盘面替代了原先在的画布边框创作。他选了库存中的一些素烧碎片来装点,用来强调精致色彩和几何装饰感的盘器形态。在小型介质上创作,毕加索明显丢开了超现实主义时期画面的错综复杂感。在毕加索的陶艺作品中和绘画一样,常会出现梅塞德广场上成千上万只来去自由的鸽子、斗牛场等元素,这些元素均承载着毕加索对故乡的热爱和记忆。

在苏珊夫妇的帮助下,毕加索学习了一部分粘土基础知识,并得到了关于色彩、烧釉等方面的建议。他开始突破平面的图形表现,通过自由调整陶器的形态和比例,成功地将装饰趣味浓郁的元素植入壶,盘,花瓶等容器中,使之成为兼顾使用功能的陶瓷雕塑品。比如该场拍卖中以6万美元成交的《两只高手柄花瓶》,瓶身成了女人的身体,耐看的黑白配色,富有装饰趣味。

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毕加索进入陶瓷创作的成熟期,他开始用电动燃煤窑炉自行烧制陶瓷,终于能够尽兴地体验到自由烧制的乐趣了。猫头鹰是毕加索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这其中有一个小故事:

据说有一天晚上,毕加索和弗朗索瓦在回家路上发现一直受伤的猫头鹰,他们就顺便把它带回家治疗,痊愈后就一直留在了毕加索的家里。另一件作品──《猫头鹰女人》是一只形式对称的标准花瓶,通过在瓶背面中心位置增加一个裁剪不正的圆柱体,将其形状复杂化,这一有趣的细节设计为作品增添了令人喜出望外的装饰感,独特构成了“猫头鹰女人”的卷发。

懦弱的龙猫
无奈的便当
2025-10-15 15:47:33
中国陶瓷的发展源远流长,瓷都景德镇更是名扬中外,到了宋代,瓷器的发展到达了黄金鼎盛时期,其中五大名瓷汝、官、哥、钧、定更是争奇斗艳,各领风骚,其中由官窑烧造的贡御瓷器更是工艺先进,制作精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在北宋,瓷器可分为官窑和民窑。首先简单说下民窑,当时生产者看重的是实用、使用价值,生产者考虑了成本,所以工料就不是很讲究。但官窑却不同,官窑是为宫廷而制作的,制作时不计成本,精益求精,窑址的地和生产技术也是严格保密,工艺精美绝伦,因而流传下来的瓷器很多都是稀世珍品。

很多人就产生疑问,北宋制作的官窑的地方在哪?是景德镇吗?随着时代的变迁,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①。至今官窑到底在何处是一个谜团,等待后人的探索与发现。

1.造型别致制作精巧

进行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此制品的上下两端都好似喇叭一样,上端略微比下端要大些,中间鼓出且上面有等距离排列的四根齿状的棱角,中间鼓出的地方下面有条凹槽,底部随着四根棱角的地方有淡淡不明显的三角形突起。这样的造型对于瓷器的制作是一种挑战,像一般的瓷器,我们常见常见的都是类似与家中装饰的花瓶一样,造型上很单一,而北宋官窑瓷器就造型精致,气度不凡,给人眼前一亮,别致新颖的感觉。

2.釉色美丽烧制精湛

北宋徽宗朝的官窑汝窑制作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壶,釉色是淡淡的情色,像一面镜子一样,晶莹光亮,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光泽闪亮。此青色釉彩是天青釉,又被成为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给人的感觉虽朴素但却高雅清新,给人以脱俗之感。此天青釉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官窑会使用,一般民窑不会以此作为原材料。和一般的瓷器相比,其烧制水平也高超,瓷器表面光滑,没有半点瑕疵,光亮照人,内部也没有小的气泡。

我们现在还能见到这样美丽的釉色精湛的烤制技术吗?即使在景德镇也很难再见到这样的珍物了。

3.釉层厚度极为薄

从断面可以看到,北宋官窑瓷器的釉层的厚度很薄,这在一般的瓷器上是很难遇见的,并且想要模仿也是难。并且断处呈现的是流畅的线状,这也是其独有的特点(赝品呈现的是不连续的齿状)。

现今有些人为了赚取不义之财,制作假的文物变卖,如果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瓷器釉色的厚度和断处的裂缝来判断它是不是北宋官窑的真品。

4.底部的支钉痕迹

北宋官窑的制作采用烧钉制作,器底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支钉烧大多为3个、5个或6个。

并且从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支钉痕小,形如芝麻,呈白色。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凡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钉痕迹,无一例。

历史传承,在对北宋官窑瓷的了解研究中,同时对北宋宫廷生活有了一些推测和估计,可以联想到当时宫中歌舞升平奢华的生活。也透过瓷器看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智慧,相信有些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生活的我们也无法想到,无法达到的。

现代陶瓷艺术史学是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新兴学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陶瓷研究,它涉及现代陶瓷艺术这一新艺术门类研究的原则、观念和方法,并且它将现代陶瓷艺术研究纳入到艺术史研究的范畴。

现代陶瓷艺术品收藏比较有名的是广州的瑞哲轩艺术馆,瑞哲轩艺术馆主要以现代名人名家和有升值潜力的中青年作品为主,其中包括何叔水、张松茂、刘伟、赵美云、俞军、江见鸣、徐小明。杨青等的作品。

现代陶瓷艺术史学研究选择的期限是1985?2002年,与古代陶瓷艺术史学研究相比不仅从时间段上有所不一,并且在批判标准和研究方法上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选择。这段历史迫使我们在看待现代陶艺史的强烈热情之上,再冷静地运用历史的能力,对此作一番反省,在着手描述现代陶艺同时树立科学的史学观。上限之所以为1985年,不仅在于此时期文学艺术思潮极为活跃,如“八五思潮”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具有革新意义;同样在当时不为人注意的陶瓷艺术领域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陶瓷革命运动。1985年5月全国首届部分陶艺家研讨会(湖北蕲春)具有启蒙的开端??“什么是现代陶艺”,“如何发展现代陶艺”这系列问题作为会议的主题,正式提出与传统陶瓷艺术发展不同的宏伟勾划,表明陶瓷艺术界第一次以群体共识开始寻找新的艺术语境、文化思想。由此形成的这种潮流已经改变了陶瓷艺术在观念和风格方面的整体格局,并迅速席卷到整个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大风暴中。【2】其下限为2002年,从广义可以延伸到现在,作为史学研究规范而言,采用一种紧慎的态度,以2002年9月陶艺作品作为独立于雕塑和设计类之外的单独门类被邀请参加彭德、李小山策划的“中国现代艺术三年展”为止,说明陶瓷艺术在现代艺术领域内已经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位置。【3】在这段时限中,关于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研究和著述颇丰,但形成系统理论形态鲜见,本文将从艺术史学的范纳对这一特殊时段理论的探索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尝试用心理研究的视角来扩充现代陶瓷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与其它研究方法一样来共促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参考资料:http://www.porcelain-trade.com/cn/news/html/200572209162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