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瓷器如何收藏鉴赏?
首先,应看作品的造型,而造型往往被陶瓷艺人和收藏家忽视。因为人们最易被色彩打动,而轻视造型本身。作为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造型的本身就能体现出一种精神。或圆润、或挺拔、或纤秀、或雄强、或文儒、或豪放。造型虽是由简单的线条组成,但提供给人们的想像力却是无穷无尽的。
继而看装饰的效果。因为是现代艺术瓷,既要看装饰是否与造型统一,更要看装饰本身是否新颖和有创造性。瓷质材料的精美决定了装饰也应是惟美的。现在有些陶瓷艺人,简单地将国画画面移入瓷器装饰,效果未必很好。除少数作品外,两维空间的国画移入三维空间并不适合瓷器装饰。好的瓷器装饰应是在任何一个角度都能给人以效果的完整性,而不是有些画面太挤,有些画面太空。
第三看色泽,青花是否纯净幽远,丰富润泽,釉里红是否红而不俗,层次多变,釉色是否亮丽莹透,无斑点瑕疵。如果以上三点都比较符合要求,至少具备了收藏的基本条件。接下来要了解作者的自身条件,是新人新作价位偏低,大胆买下。如果是名人名作还需考察作者的年作品量。同样作品的重复量(瓷器作品由于制作烧成过程的特殊性,一般惯例是允许有几件同样作品的类似),如果量少,价格自然要高,如果量多,特别是重复作品多,我建议要谨慎购买。从国际收藏惯例来看,收藏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看似有一定的风险,实际上却是最具价值回报的一项投资。
陶瓷,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发源于中国,流传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作为艺术领域中最简洁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代表的神秘与抽象至今震撼着现代人们的心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来全面介绍一下艺术陶瓷这种艺术形式,相信通过以下文章的介绍,大家的审美需求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艺术陶瓷简介
艺术陶瓷是一种不仅能观赏,还能把玩艺术品,由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艺术陶瓷已经成为不少收藏家眼中的投资品。中国比较主要的几种艺术陶瓷按照发展的年代不同主要有印纹陶、彩陶,以及唐宋时期的色釉、白釉等等,至今已经形成丰富多彩的艺术陶瓷文化。
艺术陶瓷的鉴赏方法
装饰之美
了对于艺术陶瓷来说,其最主要的家中装饰技法就是坯的装饰、釉的装饰以及彩的装饰三种。这三种装饰技法能将陶瓷的高矮、胖瘦、方圆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修饰,不同的技法搭配能让陶瓷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美。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一件陶瓷都是现存于世上的孤品,因为全人工的程序决定了其任何一种技法都无法复制。
个性之美
陶瓷的创作者是艺术陶瓷的生产灵魂,他们可以将自己的艺术灵感以及体悟直接通过艺术陶瓷的外在表现出来,现代不少陶瓷艺术大师,就是通过陶瓷展现离开自己别具一格的创新艺术。他们有的开辟了前人从未设计过的题材系列、有的用了现代刷花山水技艺、有的还用了青花分水写意法……各种高超的技艺数不胜数。
意境之美
既然艺术陶瓷是从中国发源的,那么这种艺术形式必然少不了重要的意境,所谓的意境表现在陶瓷艺术中就是衍生出来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中国的不少陶瓷艺术家们在创作陶瓷的时候都十分重视意境这两个字的营造,让陶瓷拥有了一种文学上以及感官上的愉悦。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艺术陶瓷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都意识到,陶瓷艺术品不失为回报颇高的投资方式之一,但是具体要如何准备,又该从哪里去入手,这都是我们要学习的事情。
进行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此制品的上下两端都好似喇叭一样,上端略微比下端要大些,中间鼓出且上面有等距离排列的四根齿状的棱角,中间鼓出的地方下面有条凹槽,底部随着四根棱角的地方有淡淡不明显的三角形突起。这样的造型对于瓷器的制作是一种挑战,像一般的瓷器,常见常见的都是类似与家中装饰的花瓶一样,造型上很单一,而北宋官窑瓷器就造型精致,气度不凡,给人眼前一亮,别致新颖的感觉。
2.釉色美丽烧制精湛
北宋徽宗朝的官窑汝窑制作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壶,釉色是淡淡的情色,像一面镜子一样,晶莹光亮,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光泽闪亮。此青色釉彩是天青釉,又被成为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给人的感觉虽朴素但却高雅清新,给人以脱俗之感。此天青釉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官窑会使用,一般民窑不会以此作为原材料。和一般的瓷器相比,其烧制水平也高超,瓷器表面光滑,没有半点瑕疵,光亮照人,内部也没有小的气泡。
我们现在还能见到这样美丽的釉色精湛的烤制技术吗?即使在景德镇也很难再见到这样的珍物了。
3.釉层厚度极为薄
从断面可以看到,北宋官窑瓷器的釉层的厚度很薄,这在一般的瓷器上是很难遇见的,并且想要模仿也是难。并且断处呈现的是流畅的线状,这也是其独有的特点(赝品呈现的是不连续的齿状)。
现今有些人为了赚取不义之财,制作假的文物变卖,如果这样完全可以根据瓷器釉色的厚度和断处的裂缝来判断它是不是北宋官窑的真品。
4.底部的支钉痕迹
北宋官窑的制作采用烧钉制作,器底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支钉烧大多为3个、5个或6个。
并且从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支钉痕小,形如芝麻,呈白色。因此可以认为凡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钉痕迹,无一例。
历史传承,在对北宋官窑瓷的了解研究中,同时对北宋宫廷生活有了一些推测和估计,可以联想到当时宫中歌舞升平奢华的生活。也透过瓷器看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智慧,相信有些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生活的人们也无法想到,无法达到的。
现代陶瓷艺术史学是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新兴学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陶瓷研究,它涉及现代陶瓷艺术这一新艺术门类研究的原则、观念和方法,并且它将现代陶瓷艺术研究纳入到艺术史研究的范畴。
现代陶瓷艺术品收藏比较有名的是广州的瑞哲轩艺术馆,瑞哲轩艺术馆主要以现代名人名家和有升值潜力的中青年作品为主,其中包括何叔水、张松茂、刘伟、赵美云、俞军、江见鸣、徐小明。杨青等的作品。
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晶。现如今,陶艺受到了大多数人的广泛喜爱。以下是有我为大家整理的陶艺鉴赏心得范文2篇,希望能帮到你。
陶艺鉴赏心得范文一:
艺术与生活的密不可分充分体现在衣食住行中,乃至日用器具。本次专场陶艺名家皆毕业于中国美院,景德镇陶艺名家朱斐翡老师手工绘画制作完美无暇,实属名家孤品陶艺名家胡敏老师作品造型精炼,制作精美,实乃收藏佳品。此33件精品为您展示了当代陶艺的独特现代魅力,可观,可用,赏心悦目。如同冬日暖阳,负暄和气,直至人心。
如何鉴赏当代陶艺
对于收藏当代陶瓷,不少收藏家有收藏的雅兴,但面对琳琅满目的陶瓷却不知所措。那么如何去鉴赏它呢?笔者认为,对当代陶瓷艺术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鉴赏。
工艺方面:
一看、二摸、三听
当代陶瓷艺术品从工艺上应从多元化格局上进行鉴赏。可以一看、二摸、三听去感觉它的工艺是否精湛,瓷质是否精美。
一看:即是视觉效果如何。釉上彩瓷胎要求洁白、细润、通透、精致。
二看:瓷胎有无注浆留下的模具接缝痕迹,以区分是手工制作的瓷胎还是注浆的瓷胎。
三看:颜色发色正不正。釉上彩中尤其是粉彩中的西洋红发色效果是否纯正。当代陶瓷艺术品的釉里红呈色多变,或红中泛绿,或红边绿心,或晕散有趣。
四看:是贴花纸还是手工绘制。贴花纸过于规整、呆板,缺少生动变化,往往会留下断线、掉色、色脏、花纸皱折、连接脱节和网纹点等现象,而手工绘制的较灵活生动,形体规整,青花有笔触或混水的水浪痕迹。
最后还要看有无铁斑、吸烟、射火、开裂、起泡、毛口、落渣、缩釉、变形等硬毛病。
造型方面:
线条流畅、简洁不繁杂
概括说,线条流畅、简洁、不繁杂、上下贯气、富有节奏与韵律,具有强烈的力度和个性。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体量,则需要比对强烈,但又需谐调。所谓“对比”即是相互的对照比较,也就是要将他们之间的差别加大。有对比才显精神,才有视觉冲击力量。
当代陶艺投资有机可乘
“在选择的时候一味追捧职称、大师,这是现代收藏的一种误区。现代陶瓷要关注艺术性,强调艺术含量,注重作者本人的思想原创。”专家谈到,“有时候收藏实力中青年这些准大师的作品反而是一种比较保险的做法。中青年陶艺家正处于三十到五十岁的创作黄金期,他们的艺术成就正处于逐步提升的阶段,其作品的升值空间也就很大,但是这些准大师作品的价格较之大师要低得多,所以收藏其作品不仅投资风险小,而且投资回报率也相对较高。”
上世纪末,中国油画中的一些前卫的、观念性较强的作品,国内藏家很少有人关注。但时至今日,这些艺术品屡创天价,市场火暴。中国的艺术品收藏才刚起步,特别是在现当代陶艺市场中,国内藏家对新的陶瓷艺术还缺乏自信和判断力。可以想象当代一些优秀的观念陶艺作品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
陶艺鉴赏心得范文二:
在刚学英语时就知道到中国的英文单词和陶瓷是同一个,当时老师就告诉我们china原本是西方国家对我国陶瓷的称呼,后来是因为陶瓷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西方实在太出名所以China就成了中国的英文,从此便对陶艺非常向往,这次选择了陶艺欣赏课程就是为了更加了解陶瓷。
在这次的陶艺欣赏课中我对我国的陶瓷发展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首先我知道的就是所谓陶瓷中陶和瓷是有所区别的,陶器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就已经会制造和使用陶器。他们把陶土掺水湿润后塑成一定的形状,干燥后,用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烧成坚硬的陶器。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由于地域的差异和各地区制陶原料的不同,陶器工艺的发展方向也不同。于是便有了以素陶、彩陶与黑陶为代表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等,这些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陶器艺术的辉煌成就。古代陶瓷的造型之美、装饰之妙至今令人叹服。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祖先制陶的技术不断改进优化,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出现了如今为我们津津乐道的瓷器,目前已知最古老的瓷器是魏晋南北朝的青瓷,之后不断发展到唐宋时期到达一个繁荣时期,还出现了官窑,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宋代的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五大名窑。随后到后来出现了我们最熟悉的陶瓷--青花瓷。
元青花瓷以景德镇为代表,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实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 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明清两代是中国瓷器生产最鼎盛时期,瓷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高峰。景德镇作为“瓷都”的确立,使景德镇窑统治明清两代瓷坛长达数百年,直至今日。当时,各种颜色釉瓷和彩绘瓷是景德镇制瓷水平的突出代表。
到了现代陶瓷成为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载体,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特征。传统陶瓷有其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每个历史时期及各个区域的风格特点,并且都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特定的艺术内涵。我们现在学习了解陶艺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传承,陶瓷也会因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与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特点而一直传承下来
在北宋,瓷器可分为官窑和民窑。首先简单说下民窑,当时生产者看重的是实用、使用价值,生产者考虑了成本,所以工料就不是很讲究。但官窑却不同,官窑是为宫廷而制作的,制作时不计成本,精益求精,窑址的地和生产技术也是严格保密,工艺精美绝伦,因而流传下来的瓷器很多都是稀世珍品。
很多人就产生疑问,北宋制作的官窑的地方在哪?是景德镇吗?随着时代的变迁,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①。至今官窑到底在何处是一个谜团,等待后人的探索与发现。
1.造型别致制作精巧
进行简单分析,可以看出,此制品的上下两端都好似喇叭一样,上端略微比下端要大些,中间鼓出且上面有等距离排列的四根齿状的棱角,中间鼓出的地方下面有条凹槽,底部随着四根棱角的地方有淡淡不明显的三角形突起。这样的造型对于瓷器的制作是一种挑战,像一般的瓷器,我们常见常见的都是类似与家中装饰的花瓶一样,造型上很单一,而北宋官窑瓷器就造型精致,气度不凡,给人眼前一亮,别致新颖的感觉。
2.釉色美丽烧制精湛
北宋徽宗朝的官窑汝窑制作的天青无纹椭圆水仙壶,釉色是淡淡的情色,像一面镜子一样,晶莹光亮,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光泽闪亮。此青色釉彩是天青釉,又被成为雨过天青,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兰色釉。给人的感觉虽朴素但却高雅清新,给人以脱俗之感。此天青釉因为其价格昂贵,所以只有官窑会使用,一般民窑不会以此作为原材料。和一般的瓷器相比,其烧制水平也高超,瓷器表面光滑,没有半点瑕疵,光亮照人,内部也没有小的气泡。
我们现在还能见到这样美丽的釉色精湛的烤制技术吗?即使在景德镇也很难再见到这样的珍物了。
3.釉层厚度极为薄
从断面可以看到,北宋官窑瓷器的釉层的厚度很薄,这在一般的瓷器上是很难遇见的,并且想要模仿也是难。并且断处呈现的是流畅的线状,这也是其独有的特点(赝品呈现的是不连续的齿状)。
现今有些人为了赚取不义之财,制作假的文物变卖,如果这样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瓷器釉色的厚度和断处的裂缝来判断它是不是北宋官窑的真品。
4.底部的支钉痕迹
北宋官窑的制作采用烧钉制作,器底留有细小的支钉痕;支钉烧大多为3个、5个或6个。
并且从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出,支钉痕小,形如芝麻,呈白色。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凡传世的北宋汝窑瓷器物的器底都有支钉痕迹,无一例。
历史传承,在对北宋官窑瓷的了解研究中,同时对北宋宫廷生活有了一些推测和估计,可以联想到当时宫中歌舞升平奢华的生活。也透过瓷器看到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智慧,相信有些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生活的我们也无法想到,无法达到的。
现代陶瓷艺术史学是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新兴学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陶瓷研究,它涉及现代陶瓷艺术这一新艺术门类研究的原则、观念和方法,并且它将现代陶瓷艺术研究纳入到艺术史研究的范畴。
现代陶瓷艺术品收藏比较有名的是广州的瑞哲轩艺术馆,瑞哲轩艺术馆主要以现代名人名家和有升值潜力的中青年作品为主,其中包括何叔水、张松茂、刘伟、赵美云、俞军、江见鸣、徐小明。杨青等的作品。
现代陶瓷艺术史学研究选择的期限是1985?2002年,与古代陶瓷艺术史学研究相比不仅从时间段上有所不一,并且在批判标准和研究方法上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选择。这段历史迫使我们在看待现代陶艺史的强烈热情之上,再冷静地运用历史的能力,对此作一番反省,在着手描述现代陶艺同时树立科学的史学观。上限之所以为1985年,不仅在于此时期文学艺术思潮极为活跃,如“八五思潮”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具有革新意义;同样在当时不为人注意的陶瓷艺术领域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陶瓷革命运动。1985年5月全国首届部分陶艺家研讨会(湖北蕲春)具有启蒙的开端??“什么是现代陶艺”,“如何发展现代陶艺”这系列问题作为会议的主题,正式提出与传统陶瓷艺术发展不同的宏伟勾划,表明陶瓷艺术界第一次以群体共识开始寻找新的艺术语境、文化思想。由此形成的这种潮流已经改变了陶瓷艺术在观念和风格方面的整体格局,并迅速席卷到整个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大风暴中。【2】其下限为2002年,从广义可以延伸到现在,作为史学研究规范而言,采用一种紧慎的态度,以2002年9月陶艺作品作为独立于雕塑和设计类之外的单独门类被邀请参加彭德、李小山策划的“中国现代艺术三年展”为止,说明陶瓷艺术在现代艺术领域内已经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位置。【3】在这段时限中,关于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研究和著述颇丰,但形成系统理论形态鲜见,本文将从艺术史学的范纳对这一特殊时段理论的探索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尝试用心理研究的视角来扩充现代陶瓷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与其它研究方法一样来共促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参考资料:http://www.porcelain-trade.com/cn/news/html/200572209162826.html
欣赏一个陶艺作品,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来看:
1、技术与艺术
陶瓷产区非常在意技术,他们认为技术等同于艺术。通过时间沉淀、勤加练习会有技术的提升。艺术也是如此,因为它和人性、创造、审美有关联。这些是要靠情感把握的,它不完全是1+1=2的,技术与艺术的关系当然是艺在先、术在后,这才跟创造有关。
2、材料与表达
陶艺重视对材料的表达,这不完全只是人在表达,因为我们在不断地去理解材料。黏土有自己的语言,当它成为瓷土的时候会变得纯粹,我们不能强加于它们无法承受或与泥性相反的要求。所以现代艺术更多是人的情感主导,去发现材料可能表达的欲望,然后引导着材料去表达。
3、审美与想象
过去的很多见解和记忆会形成经验,当经验多的时候,想象力就弱了。如何能做到经验强大,同时又不固化,还要拥有想象力和敏感的心态,这其实是在说天工与人为的关系。将一块天然石头引向具有特殊寓意的美好视觉与想象空间,这就是天工和人为的完美结合。
4、法度与自由
所有的法度都源于经验,经验累积到一定的阶段就变成一种自由,但它不是生命的自由,而是习惯的自由。生命的自由是不可复制的,所以生命的自由是生命和艺术的最高境界。
陶艺鉴赏举例:
梁冰的作品《远古的痕迹》体现了如何把古代精美的艺术形式转换成今天的朴素的陶瓷语言。作品只用大刀阔斧的几刀来表达,这是非常自信并建立在对自己的技术、表现有强烈自我感受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来的。
他的技术不体现在这件作品的表层,而是源于先前几十年深厚的积淀,使他能够了然泥土的表现能力并很好地控制泥土。最终作品烧成非常有金属感,但却体现出陶瓷审美里最质朴的一面——力量和泥的温厚。
00陶瓷及其复合材料 周张健编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00陶瓷生产工艺知识问答 张长海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陶瓷工艺学 张光等编著 轻工业出版社 1961
《日用陶瓷工艺学》李家驹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现代陶瓷艺术》夏德武 安徽美术出版社
《中国陶瓷》陆明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中国工艺美术史》 朱和平 湖南大学出版社
把这些书看了,论文就真的差不多了,我的毕业设计是做的三个朝代的陶瓷里的纹理运用,不是写陶瓷的,主要是写陶瓷上的纹理在现代书籍上的运用,所以可能帮不了你什么忙~~但是你一定要看看书,去运用一些句子和段落是可以的
我朋友最近给我推了一个大御瓷器的品牌,我目前了解到他家在景德镇经营长时间了,用料,手工工艺都比较讲究,合作的手艺人都是高水平的大师,比如徐国琴大师,她师承其父王恩怀,是“青花大王”王步的第三代传人。我看了一些他们发的瓷器产品图,感觉这种大师的作品有收藏价值,最近准备挑上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