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申请哪些项目需要与教授陶瓷

迷人的薯片
动听的枫叶
2023-01-01 05:27:49

申请哪些项目需要与教授陶瓷?怎样确定套磁教授?有没有什么套磁技巧?

最佳答案
激昂的裙子
强健的画笔
2025-08-24 10:55:11

一般来说,博士套磁重要性较强,而硕士阶段套磁作用相对有限。但对个别项目,也就是可以对录取结果产生影响的教授可以提早建立联系,具体教授的选择一方面来源于申请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在学校项目官方网站揣测一二。有针对性的陶瓷才会对申请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事前对教授的研究也很重要。至少对其研究或工作背景要有所了解,如能发现契合点更好。

最新回答
落后的草丛
苹果酒窝
2025-08-24 10:55:11

当然需要继续陶瓷了,我们从陶瓷的作用,方法来步步分析。

1 陶瓷的作用就是让教授多了解你。因为正常教授了解你的时间和机会有限,所以陶瓷是给自己增加教授了解你的途径。

2 陶瓷要讲究方式和方法。教授很忙,而且很多人陶瓷,但是质量很低,给教授工作造成困扰,这样的陶瓷是失败的。

3 陶瓷时间应在提交材料后继续。因为提交材料后,你的所有资料齐全了,教授这时候如果对你感兴趣,可以查看你的所有资料。

因此提交材料后还要继续陶瓷。但是面试后就不要继续陶瓷了。

健壮的自行车
优秀的星星
2025-08-24 10:55:11
问题表达不清楚~

“教授陶瓷”前面应该有一个“与”,应该是真样吧:“与教授套辞”就容易解释了~

套辞”是大部分留学申请者较为熟悉的一个术语,是专指和申请学校的有关教授Email联系,并通过联系达到增进自己录取和奖学金的机会。

希望我的回答,是你要知道的~

酷炫的店员
微笑的柠檬
2025-08-24 10:55:11
1.准备必备的考试成绩

申请美国博士,首先要准备相关的考试成绩,包括TOEFL、GRE或GMAT,最好在入学的前一年9月份之前考出成绩。

2.选定学校和专业,并进行套磁

根据自身的条件,选定目标院校和专业,之后要进行套磁。与硕士申请方式不同,申请博士需要与教授进行套磁,套磁在博士申请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套磁一般分为前期套磁和后期套磁两种,前期套磁是在申请材料递交之前,最好在申请前的6个月就开始。每所学校选取2~3名教授或副教授,主要的套磁目的是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教授现在的项目是否匹配,以及了解教授当年的招收情况;后期套磁在申请材料递交以后,应当和教授保持持续的沟通,从而增大自己的录取率。

3.文书准备

申请文书包括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简历(CV)、2~3封推荐信。另外,由于美国博士申请比较注重申请人的学术及科研能力,所以最好发表过相关论文,除了在申请上比较有优势,也有利于获取奖学金。论文最好是自己独立发表的论文,如果独立发表有困难的话,可以选择和自己的导师联合发表,自己作为第二或第三作者发表论文,这也是比较可行的一种办法。

4.注意申请的重要时间节点

美国大学博士可选择秋季和春季学期入读。春季一般开始时间比较早,开设课程比秋季要少一些,且大部分面向的招生对象是美国本土在读的国际生,所以大部分申请者会选择申请秋季入学,并且选择秋季入学获取奖学金的概率会大一些。

美国博士秋季入学申请开始申请时间大约在10月份,一般会在次年的1月份结束,在这之间要完成网上申请、材料寄送、面试等环节。网上申请需要在学校官网的相关网页上建立账户进行申请,并时刻跟踪一下学校的审理进度;材料寄送需要将申请材料及申请费一起提交给选定的学校,GT成绩会通过考试中心ETS直接寄出。一般在次年的3月前就可以收到录取结果。

5.准备信用卡及资金证明

需要提前准备国际信用卡和经济担保证明。信用卡会在网上申请和寄送GT成绩时用到,建议办理VISA卡;经济担保证明一般包含个人/家庭存款、不动产证明等。

贪玩的发夹
阳光的大神
2025-08-24 10:55:11

套磁是指在申请美国学校的过程中,以邮件或电话等形式和有意向的教授进行沟通,沟通的目的就是从教授那里获得更多招生消息以及进一步让教授对你产生印象。那么申请美国PhD怎么和教授套磁?这几点要清楚。

申请美国PhD套磁要点:

1、先弄清楚什么不要做

不要让套瓷信变成模版化的垃圾邮件,也就是说你也许把相同的邮件群发给1000 个教授。看到这样的邮件,教授凭什么回复呢?更别说看你的简历了。有的学生甚至连标题都懒得改一下,统一规格“dear professor”,邮件里面也没提及教授的研究和目前从事的项目。这样的邮件,哪怕你在信中表达多么想和教授一起工作,多么想跟他学习,自己能够多么 勤奋,多么能熬夜,教授根本不会鸟这样的套瓷信。善良的教授看到这样的信也许会回一个学校网站,说有问题去查网站信息。但是,问题是,如果你发了这样一封 信之后再去查这个教授做了什么也来不及了,因为在这个教授眼中你已经是个loser。

2、邮件的题目

邮件的题目尽量不要用"来自于……学生"而是写"关于……问题",在邮件题目上就体现自己的专业度。在内容上,我们要注意内容的入口点。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开这个口。其实开口很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开口是从专业上开不容易的是从专业上怎么开。这里有如下两点建议:

(1)看教授的论文,然后写一个总结,把自己的真实感想写出来。然后把写完的总结给自己学校专业知识和英语水平都比较高的老师看,让他提一些修改意见,根据老师的意见修改完后发给美国的教授。

(2)呈送现阶段的实验报告。在做实验的过程当中,每天可能都会遇到新问题。在一段时间内把实验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写在邮件里,或者和他讨论,或者告诉他你是怎么解决相关问题的以上两方面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做起来确实需要功底和能力,因为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份良好的内的缩影。

写信的时候要注意,Keep it short and sweet.但是如果你写的东西类似于"I'm a student in my X year of Y university. I'm interested in your work on X (be specific) and would like to learn more about it. Can you suggest the best way to do that?" 教授会把它扔进垃圾箱去。因为这样的信教授收的太多了。你最起码要问一到两个具体的问题。这样做首先显得你确实做了功课,其次教授也有的回。否则这种“希望您能给点建议”的问题实在太宽泛了,教授无从下手。

说了这么多,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浪费教授的时间。教授们非常忙,在繁忙的教课的同时,他们还要做科研项目。他们不是为你服务的奴隶,也不是你可以随时利用的资源,除非你已向教授证明你的自身价值。问问你自己,是真心想要了解这个教授的信息还是只想利用教授宝贵时间趁机获得没用的信息?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可以放心去写你的套瓷信了!

3、检查语法

最后,在写你的套瓷信时,尽量请一位母语是英语的人检验一下你的语法。你写陶瓷信的最终目标是想得到教授的回复与认可,而不是被教授无视地扔进垃圾箱。

风中的蜗牛
大意的抽屉
2025-08-24 10:55:11
1.一般情况下,美国各学校在考察申请人的奖学金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学习成绩、标准考试成绩、工作经验、所得奖励与荣誉、学历、家庭背景。

2.申请人的学习成绩,采用两种形式来表现,一种是GPA(GradePointAverage)即“平均成绩点数”,另一种是“Rank”,即“毕业名次”。

3.TOEFL考试是一种语言能力的考试,仅作为入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即要求应达到所申请的美国学校TOEFL的最低分数线,而对申请奖学金资助没有实际上的帮助。但GRE、GMAT或LSAT属于能力测试,其分数反映的是考生学习、思维能力的高低,是影响奖学金资助的标准考试。

4.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申请人,比没有工作经验的申请人具有优势,优势的大小根据申请人所学的专业而定。理工类专业对申请人工作经验的要求,一般涉及的是设计、研究与教学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如果申请人申请助研金和助教金,具有助教与助研的工作经验则很必要。

5.荣誉是一名学生杰出表现的证据,除了校内的一些奖励外,校外的社会荣誉、协会会员资格、市级以上学术竞赛或活动的奖励、学术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这些都是申请奖学金的重要辅助材料。

6.家庭背景对于申请奖学金资助并不是很重要,但申请人如果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或教育科研人士家庭,应给予说明,这样会对申请人有利。

楼主,对于你的基本情况,你没有明确说明,我也不好断言你到底能否申请到奖学金,能申请什么样的奖学金。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HI我哦!

安静的画笔
潇洒的向日葵
2025-08-24 10:55:11
希望不大了。如果你确实了解他的研究领域的话,可以去找一下他发表过的论文仔细读一遍,然后再发一个邮件告诉他,你对他这方面的工作也有兴趣,愿意跟他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如果你能把他正在从事的工作描述得很清晰,并且能提出建设性的见解,还有可能引起他的兴趣。

注意,要有“建设性”,可以是海阔天空但不能离谱~~~

PS:看来他对你提供的免疫基础不是很满意。为今之计只有重新回头在biophotonics方向攻一下试试了。

你可以再花点时间给他一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计划:

(1)研究对象(TOPIC),即你想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此问题的意义;

(3)前人的研究状况即遗留的问题

(4)你的研究方法(METHODOLOGY)

(5)参考文献(BIBLIOGRAPHY)

看能否打动他~~~

如果还是无效的话,也只有放弃了。

甜美的板栗
刻苦的蜜粉
2025-08-24 10:55:11
你要是想去那位教授那里读研,除了只是向他展示你的英文论文外,要让他感受到你很想去他实验室上学、对他的课题或者领域很有兴趣。换位思考,如果一个学生毛遂自荐、但是只是一味的向我展示他的文章或者成绩,我不会有什么动作的,因为我没有看到他很渴望到我这里学习、做研究。这些是我的经验,以前申请的时候也是要陶瓷,有一点很关键,你要展示出你对他感兴趣、你对他的了解有多少、你有什么想法(针对他的研究领域)。

快乐的雪碧
结实的画笔
2025-08-24 10:55:11

赵概

赵慨(公元304-?) 字叔朋,河北滏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人。晋代陶工,景德镇瓷器师祖。早年在福建、浙江、江西为官,因不趋炎附势,疾恶如仇,得罪上司和僚属,遭奸臣所害,降职贬官,来到新平镇隐居。在浙江为官时了解和掌握了越窑制瓷技艺,对新平镇陶瓷的胎釉配制、成形和焙烧等工艺作一系列重大改革,以提高当地制瓷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对推动新平镇烧造制品由陶器阶段进人瓷器阶段起重要作用,受到后人尊敬爱戴,称为“制瓷师主”。据《浮梁县志》载,“道通神秘,法济生灵……镇民多陶,悉资神佑。” 明洪熙年间,少监张善始祀佑陶之神,在镇内御瓷厂建起了一座“师主庙”,后又称“佑陶灵祠”,尊赵慨为“师主”、“佑陶之神”。明人詹珊作《师主庙记》。

何稠

隋代著名建筑家、工艺家。何稠为研制琉璃瓦,曾专程前来景德镇进行试烧。经过反复试验,终于使烧成温度大为提高,成功的造出了琉璃瓦。随着烧成温度的提高,使景德镇陶瓷生产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陶玉

景德镇钟秀里人,唐代制瓷名匠。唐时,陶玉在镇郊设窑造瓷,所造瓷器“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唐武德中(公元618~626),陶玉将所产瓷器载入关中,进贡于朝,被称为假玉器。陶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陶窑”。

霍仲初

景德镇东山人,唐代制瓷名匠。唐时,霍仲初自办一窑,所造瓷器“色亦素,土善腻,质薄,佳者莹缜如玉”。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朝廷诏新平民霍仲初等制瓷进御”,使新平瓷器一举名天下。霍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霍窑”。

周丹泉

字时到,苏州人,明隆庆、万历间的制瓷名匠。周氏善仿古器,所制定鼎、文王鼎等器,足以乱真;所制陶印、文式、辟邪、龟象、瓦钮、连环,其成色概如白定。周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周窑”。

崔国

明隆庆、万历间的制瓷名匠。他所制的瓷器,多仿宣德、成化之路,制作精细。崔氏所办的窑厂,被称为“崔公窑”。

昊十九

又名昊为,景德镇人。生于明嘉靖前期,卒于明万历后期,明代制瓷名家。昊聪明过人,工诗善画,所制瓷器,精美绝伦。他制作的流露盏,明如朱砂,色如晚霞;制作的卵幕杯,薄如蝉翼,晶莹透亮;制作的瓷壶,造型优美,风格典雅。明万历间,御史樊玉衡曾赠给昊十九一首诗,诗云“宣窑薄甚永窑厚,天下驰名昊十九;更有山诗清动人,匡庐山下重回首。”

这首诗好度赞扬了昊十九超人的制瓷才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仍藏有昊十九所制的凸雕九龙方盂,口有铭文,文曰:“钧尔陶兮文尔质,龙函润珠旭东壁 ,万历昊为制。”

童宾

字定新,景德镇里村人,生于公元1567年,逝于公元1599年,明代烧瓷技师。童从小投师学艺,从事烧瓷行当。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太监潘相奉皇命抵景德镇督造大龙缸,烧造许久,终不成功。潘相急煞,加倍逼迫和残害瓷工。童宾为抗议朝廷,一日纵身跳入烈火熊熊的窑内,以骨作薪。翌日开窑一看,龙缸竟出奇地烧成功了。瓷工们为纪念这为秉性刚直的英雄,称颂他为“风火仙师”,并在御窑厂的左侧建了一座“风火仙庙”。

字栗园,安徽省县人,清初绘瓷名家。吴氏善绘山水,同时善仿越窑的秘色器。他所办的窑厂,被称为“吴窑”,与当年官窑中的唐窑、朗窑、年窑齐名。

藏应选

清朝廷派驻景德镇的督陶官。清康熙十九年(1650年),朝廷派遣藏应选等人驻景德镇御窑厂督造御器。在他督陶的7年中,御窑厂所造瓷器各色俱全,其中尤以鲜红、蛇皮绿、鳝鱼黄、吉翠、黄斑点为最佳。藏氏督造时,其窑称为“藏窑”。

朗廷极

字柴,清康熙间的江西巡抚兼景德镇督陶官(自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兼职督陶7年)。朗氏督陶时,其窑称为“朗窑”。清人刘廷称朗窑乃“柴中丞公开府江西时所造也,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又称朗窑所造的描金五爪双龙酒杯、脱胎碗等器“诚可谓巧夺天工矣”。

当年朗窑所创的一种红釉瓷器,极为名贵,被称为“朗窑红”。此外,朗窑还创烧出一种颇为珍贵的素三彩。

唐莹

字俊公,别号俊公氏、隽公、叔子、蜗寄、蜗寄老人、陶成君士人、陶人、陶使者等。关东沈阳人,生于1682年,卒于1756年,清代朝廷派驻景德镇的督陶官。雍正六年(1728年),奉命驻景德镇协理陶务,至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十一月,结束陶务离镇。他在景德镇协理陶务的15年中,为发展陶瓷生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记载,雍正六年秋季,唐英一到景德镇,便来到瓷工当中,与工人们吃住在一起。经过几年的努力,他基本上掌握了制瓷的要领。在此基础上,于雍正八年(1730年)绘制《陶成图》。雍正十三年(1735年),著成《陶成纪事》。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撰成《陶冶图说》,并制陶20幅,对景德镇的制瓷工艺进行了科学总结。唐英的这些著作,对指导、促进景德镇的瓷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镇督陶期间,唐英还亲自动手制作陶瓷,传世作品甚多,他的力作“白地墨彩篆书寿字笔筒”、“行书笔筒”、“冬青釉隶书瓷板”、“粉彩三果盘”等,现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处。为纪念这位曾为发展景德镇瓷业生产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督陶官,1987年有关部门在市郊盘龙山兴建了一座庄严、古朴的“唐英纪念室”,室内陈列了唐英的画像、塑像及著作。

年希尧

清雍正间的淮安板罐督理兼景德镇御窑厂窑务。在他兼管窑务的10年中,其窑称为“年窑”。当年,“年窑”所造瓷器“极其精细”,“琢器多卵色,圆器莹素如银,皆兼青彩,或描堆暗花,玲珑诸巧详,仿古创新”。这段时间,发明了不少新的色釉,其中尤以胭脂釉瓷为最佳,其胎骨极薄,在器外胭脂釉色的映照下,器内的白釉也隐隐透出粉红色,极是好看。清人查俭堂在《年窑墨注歌》中称道:“国朝陶器美无匹,迩来年窑称第一。”

朱琰

字桐川,别号笠宁,海盐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中进士,曾任江西巡抚幕僚。朱氏在江西任职时,对制瓷历史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陶瓷史――《陶说》。全书分说今、说古、说器上、说器中、说器下六卷。该书对研究中国陶瓷发展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朱琰除著有《陶说》外,还著有《金华诗录》、《明人诗钞》、《词林合壁》等等。

寂园叟

清代人。著有《陶雅》一书,该书对陶瓷的起源,古代瓷器的胎质、釉色、装饰以及陶瓷销售情况均作了记述,特别是对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窑所产器物的记述更为详细。这部书对研究中国制瓷历史,特别是研究清代制瓷状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陈国治

安徽省祁门县人,清道光、咸丰间的雕瓷名匠。陈氏善在瓷板、文具等半成品上雕以龙、马,并在画面上施以各种色釉,烧成后极是好看。《说瓷》一书云,清道光至光绪期间,“雕瓷之巧者,有陈国治、王炳荣诸人,作品精细中饶有画意。” 王炳荣

清同治、光绪间的雕瓷名匠,尤善雕山水、人物之类。

王廷佑

字少维,安徽省泾县人,清同治、光绪间的绘瓷名家。王氏善浅绛彩绘,作品多以人物、动物为题材。

金品卿

安徽省黟先人,清光绪时的绘瓷名家,金氏善浅绛彩绘,作品多以人物为题材,其代表作有《渔樵闲话》等。

李裕元

清代末期的雕瓷名匠。李氏擅长雕反瓷。所谓反瓷,就是雕好后不上釉便直接入窑焙烧的一种瓷器。李裕元所作的反瓷虽不上釉,但施以彩。古籍称:“若反瓷而胭脂水彩者,成为罕见之宝”。《说瓷》一书云,当年所产的这种反瓷“多属李裕元所作”。

李之衡

清末民初的诗人,饰瓷名家。李氏对陶瓷颜色釉装饰很有研究,当年他配制出的祭红釉为全镇祭红釉瓷器中的佼佼者。

鄢儒珍

清末民初的制瓷名匠,其制作的瓷器胎质纯白,纹饰精美。

程门

字雪笠,安徽省县人,清末民初绘瓷名师,以绘山水、花卉见长。邓之诚在《宙薰琐记》中称赞程门所绘作品“极勒渲染之妙,得者珍之”。

黎勉亭

江西省新建县人,清末民初刻瓷名匠。他善用钢针、钢刀、钢锥在瓷面刻以各种画面,称刻瓷,此种工艺为黎勉亭所创。当年袁世凯为了实现其个人的政治野心,千方百计讨好英国上层人士,于民国四年(1915年)将黎勉亭特地请进北京为英王乔治刻像,黎氏花去足足半年时间才将瓷像刻成,该像刻得形神逼真,受到好评。

胡颜

明国时期的绘瓷名家。胡氏能画善填,所仿乾隆古月轩画面,足以乱真。

游长子

福建省人,民国时期的雕塑名匠。善作大型瓷雕和捏像,所作1丈多长的太白醉酒卧像,神形兼备,曾在陶瓷界轰动一时。

徐仲南

名,号竹里老人,江西南昌人。生于1872年,卒于1953年,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的绘瓷名家。徐仲南从十几岁起就在老家南昌学画,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青年时专攻人物,中年时专攻山水,晚年时专攻松竹。他画的人物,神形兼备;画的山水,层次丰富,意境高深;画的松竹,苍劲挺拔,清新秀丽。

邓碧珊

字壁寰,号铁扇子,江西余干县人。生于1874年,卒于1930年。民国时期绘瓷名家。邓自幼生长在鄱阳湖畔,常常钓鱼、打鱼,对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及形态特征了如指掌。他知晓急水中的鱼藻粗壮,静水中的鱼藻细小,小河水港才有浮萍;知晓鲤鱼的鳞片从头到尾约有三十六片,鳜鱼的鳍平年一般只有12根,闰年才有13根;知晓鲤鱼常年栖于粗藻,金鱼常戏于狮草……。由于他十分熟悉鱼藻、了解鱼藻,所以他画的鱼藻特别真实、生动、活泼。因为他的鱼藻画得好,故在景德镇享有“鱼王”美称。

何许人

字德达,又名处,乳名花子,安徽南陵人。生于1882年,卒于1942年。民国时期的绘瓷名家。何氏善微书,能在径寸印泥盒上书写《出师表》、《赤壁赋》。其雪景也画得极好,所画“寒江独钓”,寂寥空阔,意境颇深;所画“梁园飞雪”,雪拥丹阁,雍容华贵。

汪晓堂

又名汪隶、汪隶华,号龙山樵子,江西省婺源叶村人。生于1885年,卒于1924年。清末民初的绘瓷名家。汪氏擅长人物,所画仕女,姿态轻盈,衣褶如行云流水,设色精细淡雅。

吴霭生

名麟,广东南海人。生于1886年,卒于1926年。民国时期的制瓷名匠。少时在香港经商,1909年来景德镇创办合兴瓷庄,1912年任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社长。吴氏在景德镇的17年中,所制的白釉瓷器、花釉瓷器颇负盛名。其作的白釉瓷器,釉层肥厚、柔润,当年景德镇的汪晓堂、潘陶宇、王琦等绘瓷名家所用之瓷胎,多为吴霭生所制。

王琦

字碧珍,别号陶迷道人。生于1886年,卒于1933年。民国时期的绘瓷名家。王琦最擅长绘画人物。在技法上,他大胆运用粉彩颜料绘画人物脸部,使作品呈现出清新柔和的美感。他的这种画法,在那时可算是一大突破,一大创新。他为人正直,敢于反映现实,作品具有强烈的世代感,如“唤起抗日”、“禁止鸦片”等作品,在当时曾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由于王琦的技艺精湛,画风新颖,故倍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1910年,浮梁县知事陈安曾题匾额一块赠与王琦,匾额书“神乎技矣”四字。

潘陶宇

字鼎均,又名古欢,号詹湖外史,江西波阳人。生于1887年,卒于1926年。民国时期的绘瓷名家。1911年后,出任江西省甲种工业窑业学校图画老师,其时的画瓷名家汪野亭、程意亭、刘雨岑均出自其门下。潘氏在执教之余,常绘瓷器。出自他手下的作品,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花卉,均甚精细,笔法清新秀丽。1923年,军阀曹曾出重金聘潘为其彩绘陶瓷文具。

王大凡

号希平局士,又号黟县樵子,生于1888年,卒于1961年。安徽黟县人。少年至景德镇学绘古彩人物,后专攻粉彩。其粉彩人物仕女受汪晓堂的影响较大,他的人物画规矩严谨,风格古雅,在景德镇影响巨大。

田鹤仙

原名田青,别号荒园老梅,浙江绍兴人。生于1894年,卒于1932年。民国时期的绘瓷名家。田鹤仙作画运笔活泼潇洒,线条苍劲挺拔,用色淡雅脱俗,构图新颖别致。所画山水,别具一格;所画梅花,独具风韵。

程意亭

字甫,号山山民,江西乐平县人。生于1897年,卒于1948年,近代著名陶瓷画家。程意亭自幼喜爱绘画,青年时入江西陶业学校学国画。毕业后先到九江绘画陶瓷,后来景德镇从事陶瓷美术工作,潜心攻习花鸟。他所画构图独特,运笔传神,既注意写实,又善于夸张,画面清新俏丽,活泼洒脱。

汪大沧

号一栗,别号桃源老农,安徽省黟县人,生于1901年,卒于1952年,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的绘瓷名家。王氏擅长以秃笔绘画粉彩山水,用笔简练沉着。四十年代,汪氏的作品在景德镇享有盛誉。

毕伯涛

别名达、黄山樵子,祖籍安徽县,生于1885年,卒于1961年。早年师从鄱阳画家张云山,后至景德镇专攻粉彩,擅长翎毛花卉,以用笔工细、设色雅静著称。

王步

字仁元,号竹溪,晚年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人。生于1898年,卒于1968年。他精于青花花鸟,对青花料色及技艺作了长期探索与研究,在青花艺术史上独树一帜,有“青花大王”之誉。

刘雨岑

原名玉成,又名雨城,别号湖渔、巧翁、竹人,安徽太平人。生于1904年,卒于1969年。擅长粉彩花鸟,并创“水点桃花”技法。他的作品笔墨纤细,格调清理雅致,具有文人画的风貌。

曾龙升

字龙升,景德镇瓷塑名家,江西丰城人。生于1900年,卒于1964年。他所作的寿星、观音罗汉神态和蔼,有亲切感,衣纹流畅、飘逸。他创作的《钟馗试剑》,吸取木雕块面技法,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境地。 王锡良

原籍安徽省黟县,1922年生于景德镇,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秦锡麟

原籍江西省南昌市,1942年5月生于江西余干县,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张松茂

原籍江西省鄱阳县,1934年1月生于景德镇,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李进

原籍江西省南昌市,1940年9月生于江西省丰城市,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戴荣华

1940年生于江西省波阳县,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张育贤

1938年4月生于江西省余干县,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隆夫

原籍江西省浮梁县,1931年12月生于景德镇,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恩怀

原籍江西省丰城市,1935年12月生于景德镇,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远长

江西省吉安市人,生于1939年7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熊钢如

1941年2月生于江西省丰城市,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唐自强

湖南省长沙市人,生于1940年1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徐庆庚

江西省乐平市人,生于1941年8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胡献雅

江西省南昌人,生于1902年,卒于1995年。生前系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施于人

浙江省余姚县人,生于1928年,卒于1995年。生前系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周国桢

湖南省安仁县人,生于1931年,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李林洪

江西省丰城人,生于1942年,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姚永康

浙江省宁波市人,生于1942年,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李菊生

江西省波阳县人,生于1944年,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钟莲生

江西省萍乡县人,生于1944年,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郭文连

江西省吉安县人,生于1942年,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朱乐耕

江西省波阳县人,生于1952年,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何炳钦

江西省婺源县人,生于1955年,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任瑞华

江西省南昌市人,生于1941年,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陆军

上海市人,生于1948年,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宁钢

江西省余江县人,生于1961年,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

张学文

江西省赣州市人,生于1943年,现为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教授。

邓利

贵州省遵义市人,景德镇青年陶瓷艺术家,景德镇陶瓷艺术圈后起之秀。

程曲流

江西省南昌市人,生于1944年,现为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教授。

罗迈生

江西省都昌县人,生于1933年,卒于1973年。生前系工人出身的陶瓷技术革新能手。

出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