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 梧州市 梧州陶瓷产业园区 在哪
梧州市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以下简称中和集中区)位于藤县县城东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陆交通便利,是自治区27个重点园区之一,纳入自治区A类园区--藤县工业集中区统筹管理。该项目是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指示和工业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开发高岭土资源需要,结合陶瓷产业发展趋势,以资源换产业(初步的勘探证实我县陶瓷土资源储藏量丰富,覆盖区面积约23平方公里,矿藏的深度约100米以上,储量约6.7亿吨),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理念建设的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配套先进、生态环境优美的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总体规划面积21000亩,建设200条陶瓷窑炉生产线,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00亿元,配套产值达100亿元,可创税超10亿元,能安排10万多人就业。
目前已有新中陶陶瓷、新舵陶瓷、瑞远陶瓷、宇豪建材、中意陶瓷、宝富利陶瓷、宏俊陶瓷、佳和美陶瓷等13家陶瓷企业入驻中和集中区,总投资100.9亿元,建设151条陶瓷窑炉生产线,建成投产后产值将达220亿元。截至2012年1月底,园区建成和在建瓷砖生产线70条,其中已有65条瓷砖生产线建成、投产,5条瓷砖生产线正在进行调试,产品种类有抛光砖、瓷片、仿古砖、耐磨砖等,2012年计划新建瓷砖生产线15条。园区注重引进采用高新科技和知名品牌的陶瓷企业,加快陶瓷配套产业及商业物流中心建设。
中和集中区的建设对促进梧州高岭土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升梧州建筑陶瓷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加快陶瓷产业发展步伐,促进产业分工和集群,推动我县及梧州经济的提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
强牌陶瓷总部位于广东佛山,企业拥有20多年陶瓷墙地砖生产历史,拥有佛山和梧州两大生产基地。
资金雄厚,设备先进,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创新型绿色陶瓷智造企业。
荣誉满满见证光辉成长。自成立以来,强牌曾荣获“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广东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广东省清洁生产企业”、“中国环保产品认证”、“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
长期与国内外大型原料供应商、设备提供商保持合作,严格执行精细化的生产管理和品质控制,国际化高端生产设备和技术成为强牌产品品质的坚实后盾。强牌产品涵盖大理石瓷砖、QPlus大板、现代仿古砖、纯净厨卫砖、高级玻化砖等多个品类,秉承“全屋设计·服务到家”的管家式服务理念,竭诚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家居设计和产品服务。
在这个地方,有个专门生产瓷砖的工厂,这个工厂就叫瑞远企业,这个企业名下就有勇将瓷砖,这个企业就位于广西梧州藤县。
瑞远陶瓷瑞远企业位于“中国陶都”之称的广东佛山,生产基地座落在风景优美的广西梧州市藤县中和陶瓷工业园,建设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园林式建陶工业园。岭南浔江江畔,苏东坡曾以“上苍独爱岭南地,遗下浔江一明珠”。
广西禾康陶瓷有限公司是2014-01-14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藤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广西梧州市陶瓷产业园中和集中区B7地块。
广西禾康陶瓷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504220907041311,企业法人吴仁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西禾康陶瓷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建筑陶瓷砖生产、销售。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广西禾康陶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应用及常用规格
通常在商场、超市、宾馆等大面积的大厅里使用较多。
规格有300*300的卫浴类和400*400、500*500、600*600等。由于此类型砖耐磨性强、硬度高,因而砖体较脆,折损率较高,所以除特殊定制外,市面上所售常用规格较小。
耐磨等级界定
耐磨等级根据莫氏硬度的级别分为以下十级:
1级滑石,2级石膏,3级方解石,4级萤石,5级磷灰石,6级正长石,7级石英,8级黄石,9级刚玉,10级金刚石
莫氏硬度级别越高,耐磨水平相应越高,物理性质越好。
协嘉瓷砖场地是广东佛山。
协进瓷砖始建于1993年,总部位于广东佛山,目前,协进在福建、广东、广西建有3大生产基地,以非凡的制造成熟度,成为众多消费者行业投资者熟知的品牌。
佛山市协嘉陶瓷有限公司于2014年2月在“中国建筑陶瓷之都”创立了“协嘉陶瓷”建材品牌,公司以专业生产大板,瓷抛砖,柔抛大理石,通体大理石,瓷片等。
协进陶瓷品牌拥有广东肇庆、福建泉州、广西梧州三大大生产基地,其中广东肇庆基地总厂面积占地约26余万平方米,拥有三组国际先进的瓷片窑炉、一组全抛釉仿古砖窑炉及整套抛光砖生产设备,完全自主生产。而福建泉州占地600亩和7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在兴建的广西生产基地、占地40万平方米的,建成拟投放6条生产线。
协进陶瓷拥有数十台大吨位压机、干法布料系统、意大利数码立体喷釉机、(17通道)喷墨印刷机等国际领先的生产设备,均为业界领先水平。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发展和积累,协进陶瓷已经成为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的重点骨干品牌之一。
协进陶瓷始终专注于每一片砖的传承与发展,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坚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依托自有三大工厂产业体系的优势资源,积极探索行业的前沿技术。
全国瓷砖产能大数据已经陆续发布!哪里有哪些瓷砖厂?这些瓷砖厂产能怎么样? 广西 的数据已经发布!关注“陶瓷信息”——进入主页导航栏——点击“陶业长征”——选择对应省份的“2020瓷砖产能最新发布”,即可查看。(微信)
-----------------正文开始-----------------
2020年关将至,国内建陶行业持续火爆的岩板建设热潮有所降温,不少产区和企业也逐步进入停窑检修期,但广西藤县产区却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近日,《陶瓷信息》报在广西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走访中获悉,目前 藤县辖区范围内5家陶瓷企业的7条新生产线正处于紧张建设中,投资总额达15.1亿元,全部建成后,藤县产区将日新增产能19.1万平米,年新增产能达6300万平米 (按330天计)。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 藤县陶瓷产区共有44家陶瓷及陶瓷配套企业签约入驻,已投产企业20家,共建成陶瓷生产线45组、陶瓷配套生产线12组,日产瓷砖总量88.45万 ,年产瓷砖总量约3亿 。
除了此次在建的7条生产线之外,蒙娜丽莎、欧神诺、简一等10家落户藤县的陶瓷生产企业后续还将规划建设生产线共计35条。
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园区鸟瞰图
近年来,藤县对于现有企业的产能扩张,始终保持开放、欢迎的姿态,只要企业的产能扩张坚持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并在经济效益、 社会 效益、产业税收等方面较以往作出一定提升,产区政府就会给予相应的支持。
在力泰品牌营销总监吴俊良看来,广西藤县产区不但受广东一线品牌青睐度日益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也是不断攀升,藤县不仅是国内一线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更是当下全球顶级设备、技术的聚集地。
欧神诺藤县第一基地智能生产线
尤其是以蒙娜丽莎、欧神诺为代表的藤县陶瓷生产企业,近年来生产线的建设不仅外观采用流线型全覆盖模块配置,且在快烧、预热升温、切割裂等方面也采取优化设计;能耗、走砖、温差、自动化和燃烧系统数字化、窑炉管控智能化等领域也进行了科学、特殊化处理,完全实现电脑自动操控,实现了对生产线远程高效管理和大数据云技术,把过去定性描述、经验管理转变为数据管理、数据生产的智能制造,赋能产业应用场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欧神诺藤县第一基地智能生产线
据了解, 欧神诺陶瓷第一基地于2017年11月8日签约落户藤县,基地占地990亩,总投资14.5亿元,计划建设6条年总产超5000万平方的高端墙地砖智能化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亿元。
目前欧神诺藤县第一基地已建成生产线3条,此次正在加紧建设的是第一基地的第4条生产线。
正在建设中的欧神诺藤县第一基地第4条生产线
广西藤县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屈彬此前在与《陶瓷信息》报交流中表示,近年来在品牌与渠道扩张的推动下,欧神诺坚持全国“产地销”战略供应链布局,在产品品质、生产线绿色化与智能化等方面始终秉持高要求、高标准, 欧神诺藤县第一基地正在建设的1条与即将于2021年开建的2条生产线,公司都将与行业最优秀的设备商合作,推动欧神诺藤县基地智能智造迈向更高层次。
同时, 今年9月24日,欧神诺与藤县政府关于藤县第二基地陶瓷生产项目投资的框架协议正式签订,欧神诺第二基地将再投资25亿元,再建设10条现代化陶瓷生产线, 同时将把藤县产区的陶瓷生产智能化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作为藤县产区首家大规模使用天然气的陶瓷生产企业,蒙娜丽莎藤县基地在生产线的清洁生产、智能智造等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蒙娜丽莎藤县基地总投资20亿元,规划建设11条智能生产线,目前一期一段4条生产线已全部建成投产。
蒙娜丽莎藤县基地智能智造控制中心
在智能智造上,基地智能大数据中心,能够充分显示现有生产线每分每秒实时在线的每道工序运行及成本费用状况,成为了中国建陶行业智能智造的样板工厂之一。
蒙娜丽莎集团董事张旗康介绍,蒙娜丽莎充分意识到智能化生产的重要性,藤县基地在设备选型上也充分考虑了生产线的绿色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 生产线环保要求都坚持做行业最高水平的引领者,每条生产线的生产人员以不超过60人的标准进行配备,打造蒙娜丽莎智能化整厂示范车间,彻底颠覆建陶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大众认知,真正实现蒙娜丽莎的“业态美”。
恒力泰承建的蒙娜丽莎藤县基地连续球磨实景
力泰品牌承建的蒙娜丽莎广西藤县基地智能整线生产实景
目前蒙娜丽莎藤县基地正在建设的3条生产线属于一期二段,加上后续的二期4条生产线都将在智能化系统方面进行再提升,智造大数据中心也将引入第三方机构,对整个基地的生产线智能系统进行系统化建设,并将所有11条生产线并入大数据中心,强化藤县基地大数据中心的智造水平。
正在建设中的蒙娜丽莎藤县基地一期二段项目
作为时下国内最具活力与发展潜力的产区,在全行业洗牌持续加剧、一线企业市场集中度日益提升的行业背景之下,广西藤县成为了国内一线企业投资关注度最高的产区之一,产区配套在近年来更是不断完善。
2019年3月,欧陶 科技 、元盛新材料、名度陶瓷等8家优秀的陶瓷配套企业进驻藤县, 为藤县陶瓷产业链的完善夯实了扎实的基础。
2020年10月22日,广西藤县“2020年陶瓷产业新进企业集中签约仪式”在藤县人民政府会议室隆重举行。 本次签约汇聚了来自广东、福建、浙江3省以及藤县本地的12家陶瓷企业及陶瓷配套企业,签约土地面积达1088亩,签订投资合同总额超27亿元,涉及项目包括岩板、光伏发电、釉面砖、陶瓷釉料、水洗泥、包装箱、加气混凝土、窑炉及原料设备制造等领域,极大地提升了藤县陶瓷的产业综合配套水平。
藤县“2020年陶瓷产业新进企业集中签约仪式”
藤县县委书记黄东明在签约仪式发言中强调, 接下来,藤县将不断推进陶瓷园区升级、企业技术升级、产业环保升级,对陶瓷园区严格管理,打造以人为本、干净整洁、鸟语花香的陶瓷园区, 让大家共享藤县陶瓷产业发展的成果,形成强大的产业向心力和凝聚力。
对于在现有市场行情之下的建线战略,藤县贡宝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良镜表示,未来的市场一定属于品质稳定、拥抱趋势、渠道完善的企业,尤其是在大规格产品日益成为市场趋势的局面下,贡宝陶瓷将依托强有力的渠道优势,抢抓机遇谋求更大发展。
建设中的贡宝陶瓷第一生产线项目
吴良镜坦言, 公司生产线从今年10月初开工建设到计划2021年1月27日点火,只有不到4个月时间,效率之所以如此之高,关键就在于藤县县委县政府对企业在土地审批、各项手续落实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力度,对于企业的困难政府都会快速、及时给予帮扶。
11月27日下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十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北京燃气与藤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约。
签约仪式
目前, 藤县陶瓷产业区对企业的能源政策是政府鼓励企业使用清洁能源,严格按照国家最新环保标准考核企业生产,只要企业能够达到国家绿色生产标准,就可安全生产,对于“煤改气”藤县人民政府不作“一刀切”,不设时间表。
“在藤县人民政府没有‘一刀切’要求企业强制使用天然气的局面下,北京燃气仍然决定签约落户藤县,凸显的就是集团公司强烈的市场化意识。”北京燃气集团西南中心总经理徐新介绍,北京燃气毅然决然落户藤县,看重的就是当地优越的营商环境以及未来巨大的市场潜力。
北京燃气集团作为全国最大的单体城市燃气供应商,管网规模、燃气用户数、年用气量、年销售收入均位列全国前茅,同时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天然气累计供气量破千亿立方米、年供气量破百亿立方米、日供气量破亿立方米的企业。
北京燃气位于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内的LNG 应急储配站项目
对于在藤县市场主动要求使用天然气的企业,徐新介绍, 北京燃气将实行管道天然气和LNG双气源的方式为入驻企业一年365天24小时稳定供气,北京燃气已建成的管道天然气,年输气能力可达14亿m³,近期LNG 1000 m³储气设施,都可充分保障企业气源稳定。
同时,随着藤县天然气专项规划的实施,城市天然气开始逐步发展, 北京燃气集团还计划投资建设广西梧州临港经济区LNG应急调峰储备库及船舶加注站项目, 以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保障能力、提高地区清洁能源的利用率,推动藤县 社会 经济实现快速、持续、绿色发展。
该项目拟定总投资额约人民币26亿元,分三期进行投资建设。 计划LNG接卸能力100万吨/年,拟建设2个6000m³LNG接卸泊位和5个3000吨级LNG加注码头。 项目全部建成并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20亿元,税收1.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0个以上。这些项目的签约及后续落地,都将对藤县陶瓷企业天然气的供应提供坚实保障,并将降低陶瓷企业用气成本。
更为重要的是,徐新总经理强调,为了解决客户的后顾之忧, 北京燃气对于合作客户,将提供完善周到的服务,从用气各项手续到燃气开通以及燃气安全生产代维,将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为藤县陶瓷企业的绿色清洁生产提供助推力。
梧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桂东,地处西江黄金水道,与蒋勋、桂江、西江接壤。自古就有“三江汇流”之称[1]。它是广西的东大门,是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紧邻粤港澳大湾区,毗邻北部湾城市群。下辖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苍梧县、藤县、蒙山县、岑溪市。总面积12600平方公里。[3] [136]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梧州常住人口2820977人。[126]
梧州有4100多年的文明史。公元前183年,赵广建苍梧王城,成为五洲之始。公元前106年,广信县成为古代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469年,明朝先后在梧州设立两广总督署、总兵府、宗镇署,“三总署”管辖两广。1897年,梧州开埠通商,成为两广门户和百年商埠;1927年,梧州市政府成立,成为广西最早的省辖市。[3]
梧州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是岭南文化和粤语的发源地。有岭南地区最古老的龙牧庙,岭南最大的寺庙玺恩庙,中国最大的骑楼,中国最早建造的中山纪念堂等名胜古迹。诞生了“三陈六子”、牟子有、袁崇焕、关绵君、李、梁羽生等历史名人。[3]
梧州是广西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工业基础好,工业门类齐全。拥有一批医药、食品、造船、陶瓷、林产、林产等行业的国家重点企业。梧州湖光山色,河流环绕,生态环境优美;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3]
2021年,梧州地区生产总值(GDP)1369.3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长9.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