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地砖的水泥浆厚度应为多少?
答:
一般要4公分以内,最少要到1.5公分左右,这样才能合理保护砖不被踩坏,由于地水平不是绝对的,于是铺的厚度也不是绝对的。
厚度不低于4厘米,由于地水平不是绝对的,那么铺的贴砂浆厚度也不是绝对的,可能有的位置3到4公分,有的位置却是一到二公分,越薄的地方,施工难度越大。
扩展回答:
砖是一种地面装饰材料,也叫地板砖。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耐压耐磨,能防潮。有的经上釉处理,具有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直贴砂浆不是瓷砖粘接剂,也不是瓷砖胶,瓷砖粘接剂和瓷砖胶需要在施工前增加一个抹灰找平的过程,而直贴砂浆就很简单,直接在原有不平整的墙面或地面上施工即可,直贴砂浆对装修基础的墙体没有平整度和垂直度要求,可以直接使用!参考资料:铺地砖_百度百科
美缝剂品牌——DAVCO德高
德高(广州)建材有限公司,防水涂料十大品牌,粘合剂十大品牌,中国特种干砂浆行业的领导者之一,中国的干砂浆行业和建筑装饰业领导产品,全球著名的干砂浆领导公司—法国PAREX集团在中国设立的全资企业。
德高
美缝剂品牌——ANGELUO安戈洛
安戈洛水性美缝胶,是由昱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瑞士百年胶粘剂企业Kisling(始于1862年)联合开发的高端环保美缝产品,以高分子纳米复合物为原料,采用高级水性固化配方,研制而成的一款环氧树脂美缝粘合剂。
安戈洛美缝剂
美缝剂品牌——MAPEI马贝
马贝建筑材料(广州)有限公司,防水涂料十大品牌,界面剂十大品牌,始于1937年意大利,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用的粘合剂、密封剂和化学产品制造厂商之一,混凝土中砂浆及水泥混合物生产的专家。
马贝
美缝剂品牌——都百特美缝剂
都百特美缝剂隶属于北京鼎荣商贸有限公司,业内首次开发研制“水溶性环氧树脂”美缝剂,在传统美缝剂的精髓前提下,采用新型进口颜料与技术,彻底摒弃美纹纸的束缚,针对仿古砖,亚光砖等糙面砖施工更便捷,节省大量时间成本。除此之外,在硬度和光泽度上又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
都百特
美缝剂品牌——Pattex百得
汉高(中国)投资有限公司,Pattex百得,白乳胶十大品牌,界面剂十大品牌,全球民用粘合剂领域首选品牌之一,德国最强有力的全球性战略品牌之一,德国汉高集团旗下,世界500强企业之一。
百得美缝剂
美缝剂品牌——皇氏工匠
皇氏工匠2012年创立于上海,隶属于域金澜优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集设计、研发、生产、仓储、销售五大版块的大型线上品牌。
皇室工匠
美缝剂品牌——凡东尼
武汉凡东尼建材有限公司推出满填型瓷砖美缝剂是一款新型装饰瓷砖缝隙的高科技产品,源自于德国先进技术和配方,已通过国家环保质量检测
凡东尼
美缝剂品牌——卓高
总部位于山东济南,是一家专业从事建筑建材化工领域的现代化生产、营销、服务企业。济南卓高建材有限公司在中国设有山东、江苏、安徽三大生产基地,总面积近50000㎡,已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及全国20多个省会城市设有直营服务中心。
卓高美缝剂
美缝剂品牌——ANGELUO安戈洛
安戈洛水性美缝胶,是由昱风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与瑞士百年胶粘剂企业Kisling(始于1862年)联合开发的高端环保美缝产品,以高分子纳米复合物为原料,采用高级水性固化配方,研制而成的一款环氧树脂美缝粘合剂。
马可波罗瓷砖 马可波罗7613 价格 36.00
马可波罗瓷砖 马可波罗CH6356 价格 48.00
马可波罗 道格拉斯全系列有售 价格 80.00
马可波罗 E石代 CH8172 价格 78.00
马可波罗 吉祥石系列 PG8022C 价格 118.00
刘国钧(1887 ~ 1978),江苏靖江县生祠镇人。他是汉族。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刘国钧就作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家登上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舞台。后来在这个大舞台上,他生动地编排了纺织印染业的辉煌场面,为世人所瞩目,被誉为中国近代杰出的实业家,著名的爱国民族实业家。刘国钧故居位于他的衣装之乡生祠镇,毗邻王越庙。走近古色古香的门楼,刘海粟先生的手书“弘毅园林”气势磅礴。刘国钧故居由旧居、山雨厅、景秀厅和新建的郭俊厅组成。整个建筑以回廊相连,以天井隔开,几口井,几层楼,密密麻麻,浑然一体。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大门左侧的旧居,在一间泥砖青瓦斑驳青苔的低矮瓦房里,一张旧竹床,一台纺车,一台织布机,仿佛是一本尘封而艰辛的教科书,静静地讲述着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之子刘国钧先生艰辛而辉煌的创业史。旧居墙上挂着一条横幅,发人深省。
2.靖江岳庙
靖江的岳庙原是居住的神龛,岳飞在世的时候就修建了。著名的岳飞故里,河南汤阴的岳庙,杭州西湖的岳庙,都是岳飞死后修建的,所以靖江的岳庙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岳庙。大殿正中的王庙名为四月殿,是一座宋式建筑,庄严肃穆。柱槛两侧镌刻着“三十功名,尘埃落定,八千里路,云卷云舒”,字体优美典雅。岳飞的雕像被安放在大厅里,头戴红缨帽,身穿紫色绣花长袍,手臂上穿着闪亮的金色盔甲和军靴。英姿飒爽的神态,庄严肃穆的表情,仿佛决战前夕的苦苦思索,又像访民后的焦灼不安,让你倍感亲切。就是两边的岳飞八藤壶雕像,都栩栩如生。后殿是四月轩,里面立着岳飞的雕像,外墙上镶嵌着李刚和韩世忠的诗词。回廊环绕二堂,嵌有字碑、诗碑,并有岳飞手书《前师表》碑文。
3.马州学院
靖江历史上有许多书院,其中马州书院是最早、最久、影响最大的一所。如今的马州书院就坐落在靖江一中。南宋四年(1130年),靖江县建县前300多年,诞生了马州书院,由第51任孔子孙孔元千所建。
4.靖江钟楼
钟楼位于钟楼广场,毗邻四眼井。1993年,钟楼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钟楼始建于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重建于明朝重固十年(1637年)。建筑呈方形,花岗岩条形基础,非常坚固;上下两层,结构精致。四周有长长的杉木围墙,回廊环绕,一面金杏墙,雕额仿,三个辅拱,层层叠叠,纵横交错,支撑着悬檐和屋顶。山脊高耸,形似游龙;后背高高挂起,像一只飞翔的凤凰;檐翘逆天,势同双翼。建筑朝西,上面刻着“阿弥陀佛”二字,行书字体,醇厚神韵。这是著名的都市作家刘写的。门中间有块石碑,石雕精品,脚弯头高,若负重轻。石碑正面刻有观音女神像,手持柳枝,踩着南海碧波,白衣包裹,神态优雅。身后一个男生,背着一个葫芦,一脸稚气。几行字,也就是勾勒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佛像,真的是超出了所有人的能力!石碑的反面刻有明代隆庆知府张炳铎撰写的《崇圣寺钟楼记》,记述了钟楼的建造过程和竣工日期。
5.靖江鼓山
孤山位于靖江市以北五六公里,属于天目山。是长江北岸唯一的一座山,南通之上,金陵之下,苏北平原,所以相当有名。据史料记载,孤山原是长江上的一座巍峨的岩石。河水冲击后,泥沙沉积在山脚下,东汉前后逐渐形成陆地。这片土地继续延伸和扩张。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孤山全部登陆,成为这片平原上独一无二的山峰。
7.四眼井
泗泾位于钟楼广场西北,靠近钟楼,相距约数米。建于明朝崇祯十年(1637年)。四眼井其实只是一口井,它的内部就像一个“绍兴酒坛子”。井深约7米,中间最大直径约3米。井的上部用青砖砌成拱形,形成四个钻孔,水可以同时从四个钻孔中提上来,所以叫四孔井。井上有四角亭,头上有脊,高3尺多,雕有凤鸟、蝙蝠、独角兽等吉祥之物;四角高,各有一尊佛像;四周是月亮形的拱墙,优雅、幽静、古色古香。很多人对四井的奇妙结构感到不解。有时候,如果你静静地盯着水面,“五人成对”,你的英姿在四口井里都能体现出来;这时你若呼喊,井里会轰然作响,到处回响,若狮子怒吼;有时候你一个人站着,像影子一样挂着,其他三口井的窗帘都是锁着的,给人一种阴凉处有空调的暗示。如果你遗憾地叹息,回应将是痛苦的低语。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当井口水位超过拱顶时,拱圈被分割,四口井仿佛变成了四口独立的井。所以,它只能显出一个剪影,给你一个委婉的回应。
8.靖江人民公园
靖江人民公园,位于靖江市中心,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当时靖江由通海联军把守,利用崇圣寺的空隙修建园林。为此雇了园丁,种花种草,亭台叠山,初具园林之形,取名“公园”。所以很多人还是管它叫“公共花园”。解放后,改名为人民公园。它历经沧桑,几经巨变。公园西门全面整修,总投资350万元。西门新建工程由大门、广场道路、门房、窗棂、综合楼、绿化八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用于商务、办公、娱乐、会议等。西门的整体工程设计科学,与新建的人民路相协调,整体典雅、大方、美观。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宽敞明亮,实用。给人很好的视野,达到吸引人的效果。
按照从高到低的排名顺序推荐伟伯、百得、砖丽、丽多可、雨虹
1、伟伯
在伟伯,所有的生产基地都遵循圣戈班集团"世界级制造(WCM)"的理念,从而达到“卓越运营”及“客户满意”的共赢。中国已成为伟伯建筑方案继欧洲大陆以外的第二发展轴心,总部位于上海南汇。
2、百得
百得品牌拥有近60年的历史传承,代表一贯专业的经验和可靠的品质,是德国汉高集团旗下最强有力的全球性战略品牌。
3、砖丽
德国CUALI砖丽集团是全球领先的建材企业。集团的核心产品有胶粘剂和装饰材料、瓷砖及地板材料、砂浆与防水材料。集团在全球多个国家设立了个工厂及研发中心。旗下多个品牌享誉全球。
4、丽多可
丽多可在1986年开始从事一款瓷砖粘合剂的生产时,由于与当时传统铺设体系的冲突,其创新产品在市场推广时曲折且艰难。 经过数十年的不断改进和市场推广,丽多可产品在意大利本土和世界瓷砖范围内奠定了基础,这归功于伴随着公司的成长,丽多可不断增加创新产品向市场的投放和客户服务的不断完善。
5、雨虹
1995年进入建筑防水行业,二十余年来,东方雨虹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建筑和民用、商用建筑提供高品质、完备的防水系统解决方案,成为全球化的防水系统服务商。
这一年,有个叫易干的靖江知县到西沙视察,走到焦山港(今东兴镇),发现一块断碑,上面隐约可见几句碑文,其中一句是:“此沙是吴大帝牧马大沙……”吴大帝即吴国国君孙权,这说明三国时期,孙权的部队曾在这里牧过马。这一发现,解决了两个大问题:第一,它证实了三国时期,这里已经有了一块不小的陆地,而且开始有了人烟;第二,弄清了这块土地为什么叫做“马驮沙”。原来靖江方言中,“牧”和“白”、“大”和“驮”都是谐音,说讹了,就把。‘牧马大沙”误成了“白马驮沙”,久而久之,便简成“马驮沙”了。由于有了“马驮沙”这一名称,其他与“马”有关的别称,也就先后出现,如马洲、骥江、骥渚、牧城等等。其中马洲和骥江,直到现在还作为靖江的别称在使用。
宋代,“马驮沙”曾改名为“阴沙”,元代又复称“马驮沙”改称“阴沙”,是因为它地处江阴之北的缘故。“马驮沙”改为“靖江”,是在明成化七年建县之时。此时马驮沙隶属江阴,由江阴知县代管。但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马驮沙的面貌已和过去大不一样:它的地域扩大了,人口增加了,经济也逐步地发展起来,这就需要有相应的行政机构来管理。更主要的是,这里地处江边,经常受到海寇的骚扰。虽有江阴管辖,但两地毕竟隔一长江,维护治安有诸多不便。鉴于以上原因,应天(南京)巡抚膝昭便上书朝廷,建议将马驮沙从江阴划出,单独设县。他提出的建县理由是,这里“居长江下游,扼江海门户,捍卫全吴,足称重镇”。其重要性虽然是从军事上讲的,但讲得很确切,很充分,因而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
新建的县叫什么名字呢?因为它具有“扼江海门户”的作用,就叫做“靖江”。“靖”是安定太平的意思;“江”是因为它濒临长江,是一座江边城邑。
靖江城的演变 top
明成化七年(1471年),靖江单独置县,首任知县张汝华经过认真勘察,决定将县城设在朱定、徐太二用以对抗朱元璋所筑的水寨旧址,即今靖城镇。朱、徐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的部将,朱元璋要做皇帝,必先剪除这股势力,后来朱、徐被朱元璋的大将徐达所杀。张汝华在此建城的理由是:这里虽然比较荒芜,但它地处江滨,又与江阴县隔江相望,无论在交通上还是军事上,都有重要意义。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张汝华对县城的建设可谓呕心沥血。当时水寨周围仅3华里,占地510亩,寨内没有街道,也无像样的房屋,唯有“草屋四五区”。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县城,困难可想而知。但他不愧是实干家,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垒土为垣”,即用泥土堆砌城墙,以防御敌寇。土城没有四个城门,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长度都只有一华里左右,这就是从明代到解放前的靖江城的范围。
筑起城墙后,再在城内进行其他建设。一是建县衙,二是建学宫(孔庙),三是建城隍庙。作为县城,这些建筑是要首先具备的。不过初建时,房屋都是草木结构,十分简陋。即使如此,建成也很不容易。史料记载,建县衙时,因为缺少木料,房屋不能竣工,张汝华十分焦急。某日大风潮,从长江上游漂来圆木46根,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
张汝华在任期间,还建了察院(监察机关)、总铺(邮驿)、公馆(招待所)、仓廒(粮仓)等,房屋共281间24厦;又开凿了内外城河,掘了5口井,造了8座桥,使县城有了一定的规模。张汝华在任 期间生活非常艰苦,他和民工一样地钻草棚、睡地铺,一样地吃粗 粮、喝菜汤。既要运筹规划,组织施工,有时还到工地上参加劳动。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他也是一位难得的好县官。
张汝华离任后,不少县官在县城建设上付出了心血。城墙和城 内的几大建筑一修再修,有些建筑规模绝不在苏南大城市的同类 建筑之下,如学宫、崇圣寺等。此外在崇圣寺范围内还建造了钟楼、 四眼井,在东门和南门外建造了魁星阁及书院,为后人留下了可贵 的文化遗产。
随着县城建设和商业的发展,街巷逐步形成。至清末,城内有 街巷13条,城外有7条。不过那时县城小,街道也狭窄。主街叫大 道街,横穿靖城东西,宽仅二三米,路面由条石铺成,其他街道有的 铺以条石,有的则是泥土路面。街面上一律是砖木结构的平房,比 较低矮。这样的街道,至今仍有遗迹,例如现在的县前街和胜利街, 多少还保留着明清时的风貌。
民国年间,城厢有所扩大,街巷随之增多。至解放前,城内主要 街道为“二纵一横”。“二纵”是中正路和胜利街;“一横”是中山路、 中兴路、复兴路,此外还有里弄小巷10余条。此时街面上已有了楼 房,不过为数很少,都集中在西门繁华地段。楼房的主人均为富商, 如新泰丰南货店和永日昌棉布店的老板等。
1949年1月28日,靖城解放。为图县城的发展,1951年,县政 府决定拆除城墙。1956年起,先后对中山、中兴和复兴路进行拓 宽,使其贯通,成为今天的骥江路。这条路长1486米,宽20米,混 凝土路面。而后又拓宽中正路,使其成为今天的人民路。这条路长 2208米,宽24米。两条路纵横交叉,成了城内最主要的干道。改革 开放后,特别是最近几年,又新建和拓宽了不少道路,如人民南路、 新建路、康宁路、幸福路、环城路、东兴街等等。现在城内已有路、街 60多条,行政辖区总面积从解放前的不足一平方公里,扩大到 4.25平方公里。高层建筑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气势恢宏,风格各 异,令人目不暇接。照明、给水、排水、环卫等设施,也与城市建设同 步发展。
靖江城的变化使人瞩目,它是祖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 一个缩影。特别是1993年靖江撤县设市之后,靖江市政建设又迈 出新的步伐。城厢继续扩大,公路两旁的绿化带和街心花园先后竣 工。除原有的高层建筑外,又增加了扬子江大酒店、长江大酒店等 高层建筑。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兴城市,已经屹立在长江之滨。
美缝剂全国十大品牌有地老板、卓高、皇氏工匠、壹家美缝、凡东尼、绣瓷、德高、七彩龟、缝美家、新瓷科技美缝。
1、新瓷科技美缝
靖江新瓷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销售华丽万瓷、博睿新瓷系列美缝产品及周边产品,旗下华丽万瓷、博睿新瓷系列美缝产品无毒无味,样式多元,为现代家居提供绿色环保、健康时尚的生活环境。
2、缝美家
缝美家由上海好卓建材有限公司运营,专业从事美缝剂、研发、生产、施工、制造、销售的品牌。 缝美家也是老牌美缝产品,但是近几年缝美家渠道方面管理有些混乱,影响到市场的口碑。
3、七彩龟
山东飞鲨建材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产品有晶硅瓷美缝剂、硅藻瓷美缝剂、水性环氧美缝剂等多个种类,几十种色彩搭配。
4、德高
德高(广州)建材有限公司是法国PAREX集团在中国设立的全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德高防水涂料、瓷砖胶、腻子等产品深获广大用户的信赖,已成为中国市场的领导产品。
5、绣瓷
徐州万涛建材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主打中端市场,质量稳定可靠,做工精细讲究。今年5月签约明星代言,2018年7月更换新包装并登陆央视,体现了实力的象征。
速尔(德国思诺尔集团旗下强势品牌,全球首创全屋定制系统,国外知名品牌,家莱福(中国)新材科技 公司)
德高DAVCO ( 国内特种干砂浆行业领导人之一,全球最主要的建筑砂浆企业法国PAREX集团旗下,德高(广州)建材 公司 )
MAPEI马贝 ( 于1937年意大利,生产建筑防水系统化学产品的专家,行业具有影响力企业之一,马贝建筑材料(广州) 公司 )
Sika西卡 ( 源于1910瑞士 )
Weber伟伯 ( 创于1900年,全球预拌砂浆行业领军品牌,世界建筑材料生产商之一,大型跨国公司,圣戈班(中国)投资 公司 )
LANGOOD能高 ( 于1990年澳大利亚,专业制造干粉砂浆和聚合物添加剂大型跨国集团,具有影响力品牌,澳洲能高(中国) 公司 )
SELENA赛磊那 ( 于1992年波兰,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建筑化学品公司,泡沫填缝剂领域知名品牌,赛磊那(南通)环保建材 公司 )
雨虹YUHONG ( 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北京产品,北京市出名商标,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 公司 )
昊海 ( 国内生产聚氨酯泡沫填缝剂的企业之一,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高新技术企业,上海昊海化工 公司 )
美巢MACO ( 于1996年,北京市出名商标,建材行业比较具有影响力品牌之一,高品质家装产品大型提供商,美巢集团有限公司 )
这一年,有个叫易干的靖江知县到西沙视察,走到焦山港(今东兴镇),发现一块断碑,上面隐约可见几句碑文,其中一句是:“此沙是吴大帝牧马大沙……”吴大帝即吴国国君孙权,这说明三国时期,孙权的部队曾在这里牧过马。这一发现,解决了两个大问题:第一,它证实了三国时期,这里已经有了一块不小的陆地,而且开始有了人烟;第二,弄清了这块土地为什么叫做“马驮沙”。原来靖江方言中,“牧”和“白”、“大”和“驮”都是谐音,说讹了,就把。‘牧马大沙”误成了“白马驮沙”,久而久之,便简成“马驮沙”了。由于有了“马驮沙”这一名称,其他与“马”有关的别称,也就先后出现,如马洲、骥江、骥渚、牧城等等。其中马洲和骥江,直到现在还作为靖江的别称在使用。
宋代,“马驮沙”曾改名为“阴沙”,元代又复称“马驮沙”改称“阴沙”,是因为它地处江阴之北的缘故。“马驮沙”改为“靖江”,是在明成化七年建县之时。此时马驮沙隶属江阴,由江阴知县代管。但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马驮沙的面貌已和过去大不一样:它的地域扩大了,人口增加了,经济也逐步地发展起来,这就需要有相应的行政机构来管理。更主要的是,这里地处江边,经常受到海寇的骚扰。虽有江阴管辖,但两地毕竟隔一长江,维护治安有诸多不便。鉴于以上原因,应天(南京)巡抚膝昭便上书朝廷,建议将马驮沙从江阴划出,单独设县。他提出的建县理由是,这里“居长江下游,扼江海门户,捍卫全吴,足称重镇”。其重要性虽然是从军事上讲的,但讲得很确切,很充分,因而很快得到朝廷的批准。
新建的县叫什么名字呢?因为它具有“扼江海门户”的作用,就叫做“靖江”。“靖”是安定太平的意思;“江”是因为它濒临长江,是一座江边城邑。
靖江城的演变 top
明成化七年(1471年),靖江单独置县,首任知县张汝华经过认真勘察,决定将县城设在朱定、徐太二用以对抗朱元璋所筑的水寨旧址,即今靖城镇。朱、徐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士诚的部将,朱元璋要做皇帝,必先剪除这股势力,后来朱、徐被朱元璋的大将徐达所杀。张汝华在此建城的理由是:这里虽然比较荒芜,但它地处江滨,又与江阴县隔江相望,无论在交通上还是军事上,都有重要意义。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
张汝华对县城的建设可谓呕心沥血。当时水寨周围仅3华里,占地510亩,寨内没有街道,也无像样的房屋,唯有“草屋四五区”。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县城,困难可想而知。但他不愧是实干家,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垒土为垣”,即用泥土堆砌城墙,以防御敌寇。土城没有四个城门,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长度都只有一华里左右,这就是从明代到解放前的靖江城的范围。
筑起城墙后,再在城内进行其他建设。一是建县衙,二是建学宫(孔庙),三是建城隍庙。作为县城,这些建筑是要首先具备的。不过初建时,房屋都是草木结构,十分简陋。即使如此,建成也很不容易。史料记载,建县衙时,因为缺少木料,房屋不能竣工,张汝华十分焦急。某日大风潮,从长江上游漂来圆木46根,这才解决了燃眉之急。
张汝华在任期间,还建了察院(监察机关)、总铺(邮驿)、公馆(招待所)、仓廒(粮仓)等,房屋共281间24厦;又开凿了内外城河,掘了5口井,造了8座桥,使县城有了一定的规模。张汝华在任 期间生活非常艰苦,他和民工一样地钻草棚、睡地铺,一样地吃粗 粮、喝菜汤。既要运筹规划,组织施工,有时还到工地上参加劳动。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他也是一位难得的好县官。
张汝华离任后,不少县官在县城建设上付出了心血。城墙和城 内的几大建筑一修再修,有些建筑规模绝不在苏南大城市的同类 建筑之下,如学宫、崇圣寺等。此外在崇圣寺范围内还建造了钟楼、 四眼井,在东门和南门外建造了魁星阁及书院,为后人留下了可贵 的文化遗产。
随着县城建设和商业的发展,街巷逐步形成。至清末,城内有 街巷13条,城外有7条。不过那时县城小,街道也狭窄。主街叫大 道街,横穿靖城东西,宽仅二三米,路面由条石铺成,其他街道有的 铺以条石,有的则是泥土路面。街面上一律是砖木结构的平房,比 较低矮。这样的街道,至今仍有遗迹,例如现在的县前街和胜利街, 多少还保留着明清时的风貌。
民国年间,城厢有所扩大,街巷随之增多。至解放前,城内主要 街道为“二纵一横”。“二纵”是中正路和胜利街;“一横”是中山路、 中兴路、复兴路,此外还有里弄小巷10余条。此时街面上已有了楼 房,不过为数很少,都集中在西门繁华地段。楼房的主人均为富商, 如新泰丰南货店和永日昌棉布店的老板等。
1949年1月28日,靖城解放。为图县城的发展,1951年,县政 府决定拆除城墙。1956年起,先后对中山、中兴和复兴路进行拓 宽,使其贯通,成为今天的骥江路。这条路长1486米,宽20米,混 凝土路面。而后又拓宽中正路,使其成为今天的人民路。这条路长 2208米,宽24米。两条路纵横交叉,成了城内最主要的干道。改革 开放后,特别是最近几年,又新建和拓宽了不少道路,如人民南路、 新建路、康宁路、幸福路、环城路、东兴街等等。现在城内已有路、街 60多条,行政辖区总面积从解放前的不足一平方公里,扩大到 4.25平方公里。高层建筑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气势恢宏,风格各 异,令人目不暇接。照明、给水、排水、环卫等设施,也与城市建设同 步发展。
靖江城的变化使人瞩目,它是祖国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 一个缩影。特别是1993年靖江撤县设市之后,靖江市政建设又迈 出新的步伐。城厢继续扩大,公路两旁的绿化带和街心花园先后竣 工。除原有的高层建筑外,又增加了扬子江大酒店、长江大酒店等 高层建筑。一座初具规模的新兴城市,已经屹立在长江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