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艺中怎么拉坯

如意的天空
无心的万宝路
2022-12-31 22:43:32

陶艺中怎么拉坯?

最佳答案
正直的诺言
高挑的蚂蚁
2025-08-03 08:51:28

陶瓷制品的手工制作流程:

1、拉坯。即将炼就之泥放于轮车上,借旋转之力,用双手将泥拉成器坯。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

2、印坯。将可塑坯料用人工在模型中挤压,使其延展印成一定形状粗坯的成型方法。是非常古老的手工做陶瓷的技术。

3、利坯。拉成的坯半干时,置于辘轳上,用刀修整,使器表光洁,厚薄均匀。

4、挖足。将瓷器坯的底部挖出轮廓打磨平整。

5、施釉。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浆。

6、画坯。给制成的陶瓷坯画上精美图案。

7、混水:青花瓷的魅力,就好比写意水墨山水在中国国画中的地位,而青花之美,不仅仅在精细的画工,青花的山水具有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的皴法和染法所具有的优美细腻的层次,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混水这一道工艺。

8、施外釉绘制完成的瓷坯,需要进行第二次的施釉工序。此时,杯子的底足还未形成。浸釉法需要师傅对坯体、釉料以及瓷器的预期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瓷坯浸在釉水里的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瓷器烧成后的品相。

最新回答
激昂的钢笔
沉静的羊
2025-08-03 08:51:28

拉坯是制作陶瓷的七十二道工序之一,也叫做坯,是成型的最初阶段,也是器物的雏形制作。它是将制备好的泥料放在坯车上,用轮制成型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件。拉坯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凡圆器琢器俱用拉坯方法成型。

可爱的柜子
老实的云朵
2025-08-03 08:51:28
陶瓷成型工艺 淘洗过的泥料经过一段时间陈腐后,用泥铲将它移到另一处,每铲一层,要用赤脚有规则地踩练。踩泥要求一脚跟一脚,沿边缘打圈向中心方向踩练,由此使泥料干湿进一步均匀,每踩完一层,即在其上增加一层,逐渐成堆。传统的踩泥有“菊花芯,莲花瓣,三道脚板两道铲”的口诀。 瓷坯的制作大部分是在辘轳车上完成的。做坯的时候,先把泥团摔搭在车盘中心,双手蘸水将泥团包紧,缓缓向上捧起又压下,如此反复几次,就可以开始做坯。做坯,景德镇俗称拉坯。拉坯要求眼准手稳,特别是向两边拉时,双手要准确停留在圆弧上,又要准确控制器物的大小和形状。随着双手的微妙变化,碗形也在不停地变化着,手引泥走,泥随手变,给人以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 拉坯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首先要了解泥料的性能,并且要根据品种的大小和造型的不同放大尺寸,因为从湿坯到成瓷大约有20~25%的收缩,所以在拉坯的时候要把粗坯相应放大,以求成瓷符合规格要求。 碗坯拉好以后,放在一块狭长的木版上,称为料板,然后放到工位上方的坯架上阴晾至半干半湿,然后就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操作,即印坯,景德镇俗称“拍死人头”,是坯体内侧面定型的操作。坯体在干燥过程中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变形,而且手工拉坯很难保证件件完全符合规格要求,所以要在一定规格的标准模子上印坯定型。 印坯以后又放到料板上,移到晒坯架上用阳光干燥。在晒坯架的下方还有一个水池,这正是它的巧妙之处。晒坯架和水池合称晒架塘,是古作坊里的重要设施。水池和晒架一上一下,利用了空间,减少了占地。池内的水基本上是靠雨天储存起来的。水是淘洗泥料所必需的,因而即方便又省力。除此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我们知道水是会蒸发的,蒸发量随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天气炎热、干燥的时候,池内的水分蒸发加快,增加了上方晒坯区域的水分,也就是说这部位的小气候得到调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晒坯架上坯体的干燥速度,使坯体干燥不至于过快,这样坯体的收缩就比较均匀,在高温烧成时,可以减少或消除成瓷出现开裂的毛病。 坯体外侧面的修整和定型则由利坯工序完成。利坯师傅根据坯体的外型及尺寸的要求,使用不同的刀具来旋削坯体的多余部分。操作中控制坯体的外型、曲度、厚薄等都是凭经验,靠眼观、手摸、耳听。利坯师傅按照坯体的不同部位、不同厚度,用手指轻轻弹敲坯体,根据发出的不同声音来决定从何处下刀,旋削多少。利坯是整个成型操作中难度最大、技术要求最高的一道工序,所以,利坯工人一般是从小开始学艺,经过十几、二十多年的实践摸索后,才能成为个中好手。在景德镇传统名瓷中有一种“薄如蝉翼,轻若浮云”的瓷器,叫做薄胎瓷。薄胎瓷的利坯则难度更大,尤其在利坯的最后阶段,真可谓是争胜负于一丝一忽之间,定成败于一刀一息之上,少一刀则坯体嫌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即使是一个大的喘息也可能导致前功尽弃。如果没有娴熟精湛的技艺、没有必胜的信念、没有顽强的毅力、没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无法取得关键的最后一刀的胜利。所以,利坯技术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练就的,它是陶瓷艺人长期实践的结晶。清代著名的督陶官唐英说:“款式粗细,关乎旋手之高下,故旋匠为紧要之工。”也就是说,一件瓷器是否做得精细,与利坯师傅的技术有很大关系。 坯体经过利坯以后再补一次水,除去附着在坯体上的粉尘,凉干后就可以开始绘制青花了。青花是一种釉下彩,青花料的主要发色成分是氧化钴,在坯体上画好青花纹样后,再上一层透明釉,入窑一次烧成。青花料看上去灰黑色的,画好以后入窑烧成就变成青翠欲滴的蓝色了。画完青花以后再经过上釉、挖底等操作,在坯房里的操作工序就算完成了。 从原料精制到瓷坯加工,全部成型工序都在一个坯房内完成。其实这里所完成的只是瓷器生产过程的部分工序。按照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的记载:“共计一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也就是说,生产一个杯子就有七十二道工序。所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古代瓷工对各个工序进行了细致的分工,每人只做一道工序,在细致分工的基础上又进行生产合作,使景德镇瓷业从明代开始进入了工场手工业阶段,这也是明代景德镇瓷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历代瓷窑遗址中,元代窑址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遗址中装烧瓷器的垫饼比宋代大了、薄了,可知其装烧工艺发生了巨大变化。遗址中釉色增多了,宣告单一色釉的结束。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的器形,如:折腰碗,形形色色的高足杯,直径近四十厘米的大盘,高度超过四十厘米的大罐、大瓶等;出现了崭新的装饰工艺,如:青花,釉里红,釉上彩……其丰富的题材、精美的花纹在以往的窑址中都不曾有过。这一切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元代是景德镇瓷器变化最大、进步最为显著的一个时代。 根据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的考古调查和文物普查的资料看,景德镇元代瓷窑遗址有珠山、湖田、落马桥、戴家弄、观音阁、中渡口、曾家弄、塘下、银坑坞、瑶里、丽阳、厉尧等处,其中以湖田、落马桥与珠山三地最为典型。 湖田遗址是“‘由五代及宋、元、明’延续烧造时间很长的一个窑场,该遗址东起张家地,西至月光山,南起旗山,北到南河北岸,划定保护范围为40万平方米。湖田窑元代遗迹主要分布于乌鱼岭、龙山头、狮子山、南河两岸及湖田窑遗址陈列馆周边一带。出土遗迹有窑炉遗迹、作坊遗迹、水井、排水沟等。出土器物以卵白釉瓷为主,还有黑釉瓷和一些青白釉瓷。器形有碗、盘、盏、碟、罐、高足杯、军持、净水碗和动物雕塑等。装饰主要是印花和刻花偶见剔花。纹饰有龙纹、鱼藻、莲池鸳鸯、潮水、牡丹、菊花、莲花、桃花、栀子、瓜蔓、花果、狮子滚绣球等,并有印“枢府”铭文的折腰碗。 落马桥元代窑址在景德镇市中山南路红光瓷厂院内,1980年基建时发现。景德镇市考古人员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近700平方米,距地面1。7米处出土元代遗物。元代堆积层出土有青花和青白釉瓷,还有少量的卵白釉瓷、釉里红以及釉上彩瓷,和青花堆积在一起的还有褐胎实足小碗。青白釉器有双耳瓶、葫芦形小注、小足盘、高足杯、八角杯、觚及人物塑像等,其中双耳瓶的种类较多,有天球瓶、葫芦瓶、扁瓶等,并分别饰S形耳、环形耳、兽形耳、鱼龙形耳。装饰手法除葫芦形小注为釉下褐彩装饰外,其他均为印花和刻花装饰,纹饰有梅、桃、花鸟、瑞兽和缀珠等。釉里红器有荷叶形罐盖、玉壶春瓶和绘鹿纹的小瓶残片。红绿彩仅见绘莲或菊花的小碗。 青花瓷的品类非常丰富,除常见的碗、盘外,还有劝盘、耳杯、匜、盖盒、鸟食罐、双系小罐、大口罐、铺首罐、双耳瓶、长颈瓶、梅瓶、玉壶春瓶等器形。纹饰有菊花、牡丹、梅花、灵芝、葡萄、蕉叶、龙、鹿、孔雀、鱼藻、人物故事等。此外,这里还出土了一些书写文字的器物。 珠山遗址在市区中心,为现代建筑所覆盖。1988年5月,景德镇市区铺设地下电缆,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在风景路(明、清御厂故址北端)发现一批造型奇特的瓷器残片,其品类有青花、霁蓝地白花、霁蓝地金彩、孔雀绿、孔雀绿地金彩及卵白釉瓷等。其器形有鼓形盖罐、直口罐、桶式盖罐、大盖盒等,其纹饰有双角五爪龙纹、变形莲瓣、杂宝、十字杵凤穿牡丹等。以双角五爪龙纹数量最大,约占总量的90%以上。据《元史》禁止民间使用双角五爪龙纹以及《元典章》中禁止民间使用描金、贴金的法令,可知该类遗物必为元代帝王专用之物,应是元官窑——浮梁磁局的产品。 该遗址出土器物均为少见的器形,特别是大盖盒,其直径为32厘米,盒内正中凸起一圆柱体,柱体与器壁之间成一宽而深的沟道。柱体台面无釉,柱体与器壁之间的沟道满施白釉,外壁则有孔雀绿贴金、霁蓝贴金、霁蓝地白花和青花数种。”

精明的小鸽子
风中的大树
2025-08-03 08:51:28
宋代已经有拉坯技术了。拉坯又称“走泥”,是一种古老的技术,是我国陶瓷器生产的传统方法,凡圆器琢器俱用拉坯方法成型。它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料拉制成各种形状坯体的方法。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已经出现了慢轮辅助成型。

笨笨的黑裤
伶俐的小蘑菇
2025-08-03 08:51:28

陶瓷制作过程如下:

1.练泥:从矿区采取瓷石,开始是人工用铁锤敲碎至鸡蛋大小的块状,再利用水碓舂打成粉状,淘洗,除去杂质,沉淀后制成砖状的泥块。然后再用水调和泥块,去掉渣质,用双手搓揉使得泥团中的空气挤压出来。这种瓷石加工方法历史悠久,应与景德镇制瓷历史同步。

2.拉坯:拉坯是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景德镇瓷器名扬天下,除当地“天赐”的优质黏土之外,基本上是那些“鬼斧神工”的技艺将这些普通的“东西”变成了人类的“宠物”。拉坯成型首先要熟悉泥料的收缩率。

3.印坯:印模的外形是按坯体内形弧线旋削而成的,将晾至半干的坯覆在模种上,均匀按拍坯体外壁,然后脱模。

4.利坯:将坯覆放于辘轳车的利桶上,转动车盘,用刀旋削,使坯体厚度适当,表里光洁,这是一道技术要求很高的工序。

这道工序首先是把黄色的泥坯放在所谓利坯车上,然后坐在车上,用专门工具使器物表面光洁,形体连贯、一致,而使泥坯陈显出皓白的颜色,是陶瓷成型中极为重要的工序,最终确定着器物的形状。

5.晒坯:将加工成型后的坯摆放在木架上晾晒。

6.刻花:用竹、骨或铁制的刀具在已干的坯体上刻画出花纹。

7.施釉:施釉工艺是古陶瓷器制作工艺技术的一种,是在成型的陶瓷坯体表面施以釉浆。主要有蘸釉、荡釉、浇釉、刷釉、洒釉、轮釉等七种方法,按坯体的不同形状、厚薄,采用相应的施釉方法。上自元代以后,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历史。

8.烧窑:首先把陶瓷制品装入匣钵,匣作用是防止瓷坯与窑火直接接触,避免污染,尤其对白瓷烧造最为有利。烧窑时间过程约一昼夜,温度在1300度左右。先砌窑门,点火烧窑,燃料是松柴,把椿工技术指导,测看火候,掌握窑温变化,决定停火时间。

9.彩绘:釉上彩如五彩、粉彩等,是在已烧成瓷的釉面上描绘纹样、填彩,再入红炉以低温烧烘,温度约700—800度。烧窑前即在坯体素胎上绘画,如青花、釉里红等,则称为釉下彩,其特点是彩在高温釉下,永不退色。

快乐的钢笔
激动的衬衫
2025-08-03 08:51:28

怎样拉坯:先把泥团置于转动的轮盘上,用手抱正抱顺,然后在泥团上部的中间部位扣出一个窝来,并上提把窝拔高。再把左手放在窝里边,右手放在窝外,两手四指里外相对挤拉窝泥,向上边或外边扩展,使窝泥变薄成适当厚度的坯体,同时使坯体成为预定的各种形状。最后在坯体的底部以下用一细线把坯体割下,即成毛坯。毛坯干燥到一定程度时,再在转轮上进行旋削修整使其达到精坯的要求。修整毛坯这一过程称为旋坯。过去有“三分拉七分旋”之说,说明旋坯在手拉坯成形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旋成的坯达到的标准是: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表面光洁,厚薄适中。有的坯旋好后,还要进行黏结饰件的操作,如壶类黏结嘴和把,瓶类黏结耳饰、粘贴花朵等。

一、选用泥料:选用泥料也就是说泥的配比,不同的陶瓷用不同的泥料,钧瓷的用料大致由黄道土、刘家沟土、黑膜土以及一些长石组成。

二、炼泥:炼泥也就是说把选好的石料经过球磨机的加工把它们磨碎,磨成浆,然后用压滤机把泥浆里的水分给虑出来,之后再通过真空炼泥机一遍一遍的把泥给炼出来,直到适用与拉坯为止。(适用程度:根据个人掌握)

三、揉泥:揉泥就是在以上的基础上使可塑泥更加有利于成型,其目的就是为了排除可塑泥中的杂质和气孔。我们在制作陶艺作品之前,必须经过揉泥这道工序,因为揉泥可以令粘土致密,不仅增加粘土的柔韧性和可塑性,降低收缩率,还会直接影响陶艺的烧成率与收缩率。如果揉泥的方法不恰当,令泥团中有空隙、气泡,不仅收缩率增加,而且烧成时表面会鼓起气泡,甚至会炸裂。揉泥的过程主要是把不同干湿度的粘土揉匀,令粘土干湿适度,如果粘土太硬,在揉压的时候需要加水。反之则需要脱水。揉泥的意义就好像做面点之前要揉面一样。注意:可塑泥一定要揉好才能更容易成型。揉泥的方法很多,一般我们常用的揉泥方法是:鸡心式揉泥法和牛头式揉泥法。

四、拉坯:拉坯就是整个工艺的核心内容,拉坯的好坏是直接决定了之后的上釉烧成的重要因素,首先拉坯要具备两个个必要因素:心平气和、眼准手稳。其次,拉坯之前一定要明确目的,要做什么样的器物,怎么运用手法,这都是必须在心里揣摩好的!要做的器物在本子上反复的画上几遍,想想这样的线条该怎么用手拉坯去完成,做好这些准备,就可以拉坯了。拉坯的第一个环节在与抱泥头,泥头正不正就决定了能不能拉成坯。抱泥头指的是把揉过的泥摔在轮盘上,用双手把这块泥给抱正,所为抱正就是泥和轮盘是同一个圆心。这样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经过来回数次的拔高和摁压,用以来再次排除泥之中的杂质、气孔和提高泥的可塑性。然后开始拉坯,拉坯过程中一定要稳,速度要适当,根据你心中所想的器物线条,转换成手法使手上的这块泥运用自如。

五、修坯:修坯可以是借助工具修的也可以在拉坯机上独立完成的。它是在拉坯的基础上完成,也就是说你所拉的器型的内形控制了外形,里型的线条顺不顺,也就决定了修坯的修的好坏,在修坯过程中,要做到:勤、稳、准、快。

“勤”讲的是要多感受坯体的厚薄,也就是用手敲打坯体听声音来辨别坯体的厚度,做到整体厚薄均匀。

“稳”讲的是修坯过程中下刀的力度,有时候走一刀可能会要一气呵成,所以一定要稳。

“准”讲的是拉坯的内形与外形配合,线条要准,要流畅。

“快”讲的是修一个坯的用时,提高工作效率。

手拉坯成形要求手工技术水平高,劳动强度也较大。这种方法适用于钧瓷圆形器皿,如盘、碗、洗、樽、壶、罐、瓶等产品的成形,尤其是传统钧瓷仿古器型,非手拉坯不能得其神韵。手拉坯产品一般手感较重,个别的胎体较薄而分量较轻。由于是手工制作,即使是同样的产品,其高低、大小、轻重和形状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就像千人千面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