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发现隋唐瓷窑遗址,对古陶瓷研究有着怎样的意义

土豪的毛豆
怕孤独的小丸子
2022-12-31 22:36:22

山西太原晋阳古城发现隋唐瓷窑遗址,对古陶瓷研究有着怎样的意义?

最佳答案
害羞的大碗
体贴的黑猫
2025-05-17 11:21:21

这个瓷窑遗址的发现不仅延长了山西的烧窑历史,同时其选址的特殊性也对研究古陶瓷具有独特价值。山西晋阳古城建立于春秋时期,后于979年被夷为平地。也就是说,该遗址所属年代是春秋到五代这段时期。晋阳古城遗址最初被发现于1955年,后于1960年展开考古工作。晋阳古城遗址因为埋葬厚的缘故,整体保存得比较好。再加上晋阳古城的地理特殊性,该遗址拥有非常高的考古价值。

随着考古工作的展开,考古人员在晋阳古城遗址内曾陆陆续续发现过些许瓷片和窑具。不过直至数日之前,考古人员才真正在此处遗址内发现瓷窑遗址。随着考古工作的持续展开,晋阳古城遗址被划分为了1号、2号以及3号建筑基址,其中新发现的瓷窑遗址位于2号与3号之间。根据目前的考古分析结果,新发现的瓷窑遗址所在位置属于宫城区,共包含3处瓷窑炉遗迹。

就地理选址来说,这处瓷窑遗址与其余大多数瓷窑存在较大差异,而这也意味着此处瓷窑存有独特的研究意义。此外有关此次瓷窑遗址的所属时间,考古人员根据瓷窑中所发现的遗迹以及瓷片等遗物分析得出该瓷窑应是隋唐时期的。如此一来,这处瓷窑遗址便成为了目前山西省内历史最为久远的瓷窑遗址,山西的烧窑历史也因此得到延长。

话说,考古人员在新发现的这处瓷窑遗址中共出土了近万件瓷片,其类型主要是青瓷与白瓷,器形则包含碗、盆、瓶、罐、杯等多种样式。再有就是,此次瓷窑的使用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烧制技术却是比较高的。随着后续研究的展开,这座隋唐时期的瓷窑遗址应该会带来更多的信息,而这对于古陶瓷研究来说是具有非常大的意义的。

最新回答
慈祥的毛衣
精明的楼房
2025-05-17 11:21:21

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景德镇自古以来以陶瓷文化著称,通过精美的陶瓷艺术,卓越的制瓷工艺,千年积淀,最终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确立了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瓷都”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景德镇陶瓷文化是1. 制瓷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权威性

清代《南窑笔记》载:“景德镇,在昌南之南,其冶陶始于汉季。”乾隆《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这就是说早在公元1至2世纪,此地就开始烧造陶瓷。唐代,昌南镇的瓷器在京城被称为“假玉器”,宋代,昌南镇改称“景德镇”,得名于宋真宗年号,全国拥有这种荣耀的城市只有景德镇。元明清三朝,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到顶峰,设御窑厂生产瓷器专供皇室。到元代,改变了瓷器的配方,由一元配方变为二元配方,这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一次革命。珍贵的遗迹窑址,精湛的制瓷工艺,独特的瓷业习俗,同样展现着浓郁的陶瓷文化内涵,形成了其他产瓷区所不能相提并论的独具特色的资源中国陶瓷文化的杰出代表,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珍贵遗产。景德镇又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承载了千年的历史文化。城市文化内涵丰富,一部分是以大量的遗址,作坊,器物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一部分是在千年制瓷生产,销售等过程中形成的工艺,民俗,制度为特点的非物质文化。博物馆是人类的“记忆之庙”,是城市的“文明之窗”。景德镇博物馆如何体现陶瓷文化,怎样保护与传承陶瓷文化,研究这些问题是关心陶瓷文化的研究者的迫切任务。本文就博物馆与陶瓷文化的关系做些探讨,望方家指教。

1. 制瓷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具有权威性

清代《南窑笔记》载:“景德镇,在昌南之南,其冶陶始于汉季。”乾隆《浮梁县志》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这就是说早在公元1至2世纪,此地就开始烧造陶瓷。唐代,昌南镇的瓷器在京城被称为“假玉器”,宋代,昌南镇改称“景德镇”,得名于宋真宗年号,全国拥有这种荣耀的城市只有景德镇。元明清三朝,景德镇的瓷业发展到顶峰,设御窑厂生产瓷器专供皇室。到元代,改变了瓷器的配方,由一元配方变为二元配方,这是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一次革命。珍贵的遗迹窑址,精湛的制瓷工艺,独特的瓷业习俗,同样展现着浓郁的陶瓷文化内涵,形成了其他产瓷区所不能相提并论的独具特色的资源

潇洒的咖啡
着急的路人
2025-05-17 11:21:21
首先,陶瓷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技艺,代表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唐朝的唐三彩陶器到宋代的哥汝官定钧,陶瓷代表了中国器皿的发展。

其次,陶瓷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名片,中国一词是China,陶瓷的英文是china,足见陶瓷作为一个对外名片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印象,很多时候是始于中国的这些物品的。

此外,陶瓷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发展传播的见证,是帮助中华民族积蓄文化自信的宝藏。

悲凉的香烟
糊涂的钻石
2025-05-17 11:21:21

水下考古迎来重大喜讯,一艘8000多吨的古船,在水下经历了4个多小时的提升之后,终于重见天日。这艘船于2015年在长江口水域发现,由于船沉于水下,给考古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通过7年的水下考察,终于探查出这是一艘清代同治期的木质古船,沉于5.5米淤泥里。船长约48米,宽19米,高9米,有巨型弧形梁22根。

这艘收长江口2号的木质古城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体型最大,保存最好,且在有丰富文物的沉船之一,这对国家的历史研究有巨大的意义,填补了清代帆船研究领域的空白。考古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斐然成就后背,离不开考古人守住文物研究,为强国复兴注入强大力量。

一、清代帆船内有大量瓷器。

新泰商城里面摆放有多种瓷器。不仅可修复程度高,而且数量大。有紫砂器、水烟罐,元代瓷器,豆青釉青花大瓶还有江苏宜兴窑的陶瓷器等。 瓷器是古代伟大的发明,承载了国家的传统文化与智慧。瓷器的出土及研究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媒介。陶瓷会融入我们的生活,参与我们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复原古代生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凭证, 是陶瓷史研究的重大发现。

二、出水文物。

此次除了发现大量的瓷器之外,更有许多出水文物。有大型船材、木质水桶残件、建筑材料、铁锚、滑轮等大量文物,且船体船艏、缆桩、主桅杆等保留很好的完整性,有31个舱室, 这对中国的造船史以及航运史都有极其重要的研究作用。

考古也许对我们现下的经济发展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我们不只要展望未来,更要回望过去,去考察探索老祖宗的智慧与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教训,了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察往知来才能更好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展示和弘扬文化。

机智的朋友
淡然的银耳汤
2025-05-17 11:21:21
陶冶人的身心,使人变得有气质,有教养,了解中国的精通文化,使人受到熏陶。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是一种工艺美术,也是民俗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更多关于瓷器的文化意义指什么,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a357441615790791.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难过的砖头
大力的大门
2025-05-17 11:21:21
你的题目是说艺术陶瓷的,siginifucant 是什么意思啊,是不是错了,我觉得你的题目应该是说,“艺术瓷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它的设计而不是制作”。

对于陶瓷来说,艺术瓷起源的比较早,我国之所以叫China(瓷器),也说明它在我国的文明发展史上是不可忽视的辉煌一页。艺术瓷和日用瓷,建筑陶瓷不同,它主要是体现欣赏价值,而和现在大学里或高科技领域的陶瓷材料是研究其力学性能或者各种特殊功能不同。所以,你可以挖掘一下它的发展历史,进行论证。

首先,起源方面:

陶器是人类最早的手工业制品,陶器的生产与人类从游猎生活逐步过渡到定居生活并从事农业有密切的关系。

恩格斯曾对陶器的发明作如下叙述:“可以证明,在许多地方,或者甚至一切地方,陶器都是由于用粘土涂在编制或木制的容器上而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其能耐火。因此,不久之后,人们便发现成形的粘土,不要内部的容器,也可以用于这个目的。”陶器的出现也标志着人类文化开始从旧石器时代跨入了新石器时代。

我国陶器起源于何时,随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不断发现而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我国最早陶器在北方和南方都有发现。

其次,介绍发展:

一、 殷商时代

在河南安阳曾发掘出距今约3000年的商代刻纹白陶,后来在郑州和辉县都有发现。商代除出现白陶以外,极少量的釉陶在郑州早期早期遗址和安阳晚期遗址中发现,安阳殷代晚期釉陶,釉色浅黄,坯色土黄带红,烧成气氛氧化,釉层厚0.01mm,石灰釉。

商代陶器从无釉到有釉,在技术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是制陶技术上的重大成就,为从陶器过渡到瓷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第一次飞跃)

二、 周代

周代在釉陶方面继承了殷商时代的传统,出土的釉陶数量很多,器形均为豆式,釉色略呈青色。

周代在陶器应用方面的一个重要发展是把陶器的应用扩大到建筑方面。砖瓦已开始成为建筑中的重要原料,烧制砖瓦也成为陶业中的重点业务。

三、 秦代(公元前221~前206年)

秦代用大量砖瓦修建长城和阿房宫,说明建筑陶瓷材料已大量使用。1975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墓东侧出土的巨型兵马俑,其尺寸类同真人真马,造型生动,工艺精巧,是罕见的古代巨型雕塑品,说明秦代陶工在陶俑成形和烧造方面的完美无缺,这是我国陶瓷工艺发展史上辉煌的成就。

四、两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两汉是我国陶器制造很发达的时代,这时各地已设置制陶工场,大量生产陶器,尤其是釉陶。据古籍记载,皆说景德镇制陶始于汉代。

最后,我国的瓷器鼎盛于明清,现在很多价值连城的瓷器都产于康熙乾隆年间。

说到这里,可以转折,古代的艺术瓷都是用来欣赏的,所以对于具体的内部组织和显微结构不做深入研究,指使他们只在瓷器的造型和釉料的配制上进步很大,比如力学性能根本没有考虑。但现代陶瓷不同,现在学材料的人都在研究特种陶瓷或者与陶瓷有关的各种复合材料,如何能把有技术含量和需求的东西制造出来很关键。

关于陶瓷技术方面。现在人们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陶瓷,如:电介质陶瓷、铁电陶瓷、热敏/气敏/湿敏的敏感陶瓷、导电陶瓷等等。因为它们这些功能的存在使原来就具有高强度,耐磨性,耐蚀性的陶瓷材料扩大了应用空间,能够满足更多特殊场合的需要,从而推动科技的进步。你知道对于传统的陶瓷,在制作过程中,无非就是原料的制备——成型——烧成,特种陶瓷虽然具体的工艺不尽相同,但它们也离不开这三个步骤,但每个工艺都更加细致和、准确,如原料方面,陶瓷粉体的制备就采用固相/气相/液相制备技术、等离子合成技术等制造出具有一定粒度和均匀程度,甚至一定形状的粉体以提高成瓷后的性能。成型发法大致相同,烧结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加入各种添加剂,添加剂的选择根据你要成的陶瓷相的不同而定。另外,还有陶瓷基复合材料,因为金属、聚合物和陶瓷材料三者之间有很多性能是互补的,所以,比如聚合物就可以用陶瓷颗粒去增强,陶瓷中也可以加入一些金属氧化物来提高性能。

综合上面就可以大致得出,现代的陶瓷是作为一种材料在被人们应用,所以得注重技术和功能,而古代开始的艺术瓷只是作为一种艺术品来欣赏,所以,它们注重的是设计,而不是制作技术。

以上算只是我个人的拙见,希望对你的论文有帮助!

现代的树叶
清秀的绿茶
2025-05-17 11:21:21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史学是一种具有现代形态的新兴学科,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陶瓷研究,它涉及现代陶瓷艺术这一新艺术门类研究的原则、观念和方法,并且它将现代陶瓷艺术研究纳入到艺术史研究的范畴。本文运用艺术史研究的方法和心理分析的视角,试图强化和提升现代陶瓷艺术研究的理论意识,以理论的实践来促进现代陶瓷艺术的有序发展,从而构筑一个完整的陶瓷艺术世界。

关键词:现代陶瓷艺术史 艺术史研究 心理分析 现代陶艺 瓷艺

[引言] 现代陶瓷艺术史学研究的意义

陶瓷艺术史学是一门研究陶瓷艺术的发展现象及其规律,研究陶瓷历史的演变过程、研究陶瓷理论及其批评的科学。也就是说陶瓷艺术史学要研究陶瓷艺术家、陶瓷创作、陶瓷鉴赏、陶瓷活动等陶瓷发展现象,同时也要研究陶瓷思潮、陶瓷理论、陶瓷美学、陶瓷艺术发展史、陶瓷技术发展史等本身的历史。陶瓷艺术史学既可以运用自己特有的史学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借鉴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文艺学、考古学、美术史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因此陶瓷艺术史学的研究涵盖着其它的学科研究,而不应成为一个简单的考古史料发掘或一门单薄的技术发展史,并可形成许多研究的边缘地带或者形成新的交叉学科。

中国陶瓷艺术史学的研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陶瓷研究。陶瓷研究意义比较宽泛,涵盖专门的陶瓷考古、陶瓷历史、陶瓷科学、陶瓷美术,考古学家注重探讨中国古代陶瓷的时代特征和历代窑址以及窑具状况;历史学家偏挚于中国古代陶瓷经济史、技术史的历程;自然科学家致力于历代陶瓷的胎质和釉层内部的物理??化学结构,力图揭示恢复和发展中国古代陶瓷精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发展方向;陶瓷美术则侧重于历代陶瓷的装饰画面,试图寻找它与中国书画艺术某种渊源关系。

陶瓷艺术史学是一种现代形态的新兴学科。陶瓷艺术史学涉及的具体重要方向为陶瓷艺术史的研究原则、观念和方法、研究工具、鉴定手段等,和陶瓷艺术史的研究著述,即陶瓷史的研究成果。

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史学是指在1985-2002年的这一段时期所产生和发展的陶瓷艺术思想,陶瓷艺术的观念和理论,以及相应的批评。这一时限的划分也是为了确定陶瓷艺术的科学与理论建立和发展的特殊性。研究现代陶瓷艺术史学需要放在中国现代艺术史学发展的情景中考虑,在进入20世纪后,西学东渐以及新文化运动将西方一些近现代的学术思想、观念、体系、方法翻译介绍到中国,对中国的人文学科的创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尤其在八十年代初,新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心理分析学说、女性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等归入艺术史研究的概念及范畴。对西方艺术史学家经典著作的翻译及学术思想的研究也渐成规模,艺术史鼻祖温克尔曼(J?J?Wincklemann)在1764年《古代艺术史》对特定的艺术作品系统的阐述,详尽地勾勒了古代艺术从兴起、发展到衰落的历史逻辑,其思想的深度和研究的深度开启了艺术史学研究的大门。【1】从英国的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沃特?佩特(Walter Pater)至罗杰?弗莱(Roger Fry)、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再到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 他们优美的语言、对艺术作品细腻的审美能力以及敏锐的批评判断力极大的丰富了艺术史的语言。再如德国艺术史家从鲁谟(Rumohr)、沃尔夫林、到维克豪夫(Wickhoff)、李格尔(Riegl)、德沃夏克(Dvorak)、直至潘诺夫斯基(Panofsky),尼古拉乌斯?佩夫斯纳终其一生,力图揭示艺术史中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况且国内艺术史学者范景中、杨思梁对贡布里希进行专门的研究,对国内艺术界影响很大。另外一位学者曹意强对哈斯克尔(Francis Haskell)学术的诠释也有利于中国艺术史学方法论的发展。

现代陶瓷艺术史学研究选择的期限是1985?2002年,与古代陶瓷艺术史学研究相比不仅从时间段上有所不一,并且在批判标准和研究方法上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选择。这段历史迫使我们在看待现代陶艺史的强烈热情之上,再冷静地运用历史的能力,对此作一番反省,在着手描述现代陶艺同时树立科学的史学观。上限之所以为1985年,不仅在于此时期文学艺术思潮极为活跃,如“八五思潮”在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具有革新意义;同样在当时不为人注意的陶瓷艺术领域发生一场史无前例的陶瓷革命运动。1985年5月全国首届部分陶艺家研讨会(湖北蕲春)具有启蒙的开端??“什么是现代陶艺”,“如何发展现代陶艺”这系列问题作为会议的主题,正式提出与传统陶瓷艺术发展不同的宏伟勾划,表明陶瓷艺术界第一次以群体共识开始寻找新的艺术语境、文化思想。由此形成的这种潮流已经改变了陶瓷艺术在观念和风格方面的整体格局,并迅速席卷到整个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大风暴中。【2】其下限为2002年,从广义可以延伸到现在,作为史学研究规范而言,采用一种紧慎的态度,以2002年9月陶艺作品作为独立于雕塑和设计类之外的单独门类被邀请参加彭德、李小山策划的“中国现代艺术三年展”为止,说明陶瓷艺术在现代艺术领域内已经逐步确立了自己的位置。【3】在这段时限中,关于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研究和著述颇丰,但形成系统理论形态鲜见,本文将从艺术史学的范纳对这一特殊时段理论的探索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尝试用心理研究的视角来扩充现代陶瓷艺术史学的研究方法,与其它研究方法一样来共促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