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青花瓷有何特点
元代的青花瓷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产于唐代,兴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
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艺术原创精神,将青花绘画艺术推向顶峰,确立了后世青花瓷的繁荣与长久不衰。
扩展资料:
元青花瓷造型独具特色。从制作工艺上看,此时出现了胎体厚重的巨大形体,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等。但也有精细之作,如胎体轻薄的高足碗、高足杯、匜、盘等。在元代社会,青花瓷还没有成为宫廷或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除酒具、明器外,主要产品是对外输出,因此元青花瓷的造型有一定特殊性,其原因乃是为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使用者的需要。如大罐、大瓶、大盘、大碗是为了适应伊斯兰国家广大穆斯林席地而坐、一起吃饭的习惯而特别生产的大型饮食器皿。
而元时生产的小型器皿如小罐、小瓶、小壶则多销往菲律宾。根据考古资料可知,许多小件元青花瓷都是当年为满足东南亚人陪葬需要而制作的外销商品。除了外销,元青花生产者对内为了符合元代社会生活习俗还生产了中小型瓶、炉、笔山、高足碗、连座器等。大体可综合为五大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青花瓷
我国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一个国家,在我国古代,一直都存在着许多的能工巧匠,他们制作出了许多的器物,每一件器物在现在看来它们的文化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在元代,最著名的那就要数元朝的青花瓷器。
元代的青花瓷在现在我国保存完整的也不过上百件,正是由于它的制作的技艺高超,而且保存下来的数量又是十分的稀少,所以现在元青花基本上可以说是价值连城,有的甚至是无价之宝。它的价格虽然昂贵,但是追求者却不不减少反而增多。这都是因为元青花瓷它的魅力的体现。对于元代青花瓷它的特点又是怎样的呢?在下面小编就将为用户做详细的介绍。
元青花瓷特征介绍
一、元青花瓷胎的的特点
1、瓷胎色泽的特点:元青花瓷它的瓷胎的色泽是有非常多种,从白色的到灰白色,黄白色等这些颜色,它都是因为土质的原因。土质的不同,它的瓷胎的色泽也就不同。在江西景德镇地区,它们所使用的烧制瓷器的图是麻仓土,是用这种土来烧造瓷胎,它的瓷胎的颜色就会呈现出比较白的色泽。而其他地区的则是会呈现出青灰色这种类型的色泽。
2、胎体方面的特点:元代的青花瓷它的胎体大多数比较厚重的,这一个特点最突出体现在一些大型的器具上面,比如一些比较大型的瓶罐以及壶等。这些大型的青花瓷器它的胎体由于比较厚重,所以它的胎体之间的孔隙也就相对比较多。但是在晚期青花瓷它的制作就变得更加的细致,胎体变得更加的致密坚实。
二、元青花瓷釉的特点
元代青花瓷它的釉,一般是有两种,一种是青白釉,一种是卵白釉。青白釉它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清亮以及透明的感觉而卵白釉它则是呈现出来一种比较凝重,有光泽的感觉。元代的青花瓷它在早期的时候大多是采用的青白釉,发展到中后期的时候,青花瓷它使用的就是白釉,白釉它的透明度很高,而且光亮度也很高。配着青花显得瓷器十分的漂亮。
三、元青花瓷造型方面的特点
元代的青花瓷它的造型可谓是千姿百态,丰富多样。特别是发展到了晚期的时候,青花瓷就变得更加的造型多样。从青花瓷的品种上来看,有碗盘,罐、壶、瓶、彩盒、托盘等等。而且每一件元青花瓷它的具体的造型方面也是千奇百怪。
元代的青花瓷它在我国现在可算得上是国宝级的文物,它具有非常丰富的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它的制作技术的高超,使人们能够见识到我国古时候劳动人民的智慧。
元青花瓷器特点:
元青花的底釉为白色,釉质细腻,肥厚,单看底釉有玉的温润感,釉层气泡大小不一分布,气泡透明度高,有局部气泡破碎。
饰彩为进口苏麻离青颜料,颜色青翠,线条勾勒清晰,有3D浮感,颜料浓重部位有颜色自然的深浅不一的变化,有浓彩的地方釉色有反铅和反铁的瘢痕,画片布局清晰合理,大物件大多分层次表达,艺术色彩明显。
画片表达的意思多种多样,有中国传统汉文化,蒙元文化,和西方文化,三种文化相结合在一件器物上表现出来,整个器身布局清晰,不凌乱,比如说一件器物分三层布局,那么一定是一层一个意思。
元青花瓷器鉴别:
1、颜色:真元青花采用进口马谡李青材料,烧制完成的青花颜色为深蓝色中间带紫色,中间为绿色。
2、质地:由于元代器物多采用工艺画或剥塑工艺,所以元代青花器物内壁会留下明显的指印和螺线。
3、胎质:元代青花瓷胎质重而坚,壁厚,器大多。但胎儿一般有铁褐色斑点,因为元青花瓷含杂质较多。
4、釉:元青花瓷的珐琅质饱满厚实,但缺乏平整度,因为采用了蘸、浇、刷的工艺,没有现代机器那样光滑平整。
元青花瓷器颜色
青花发色有浓艳、淡雅、青灰三种。浓艳是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淡雅是进口料与国产料混合使用。相当部分的青花烧成后有黑色斑点、且较深。至正型的元青花用的都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而苏麻离青料有一个特点,就是高铁低锰,青花深沉蓝中带点紫色,青中微微地泛绿。
元代使用的“苏勃尼青”主要成份是氧化钴兼有少量氧化铁。在高温的作用下“苏勃尼青”中的氧化铁会在硅酸盐液态中互相聚集,形成深色结晶斑点。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呈不规则状酱褐色斑点沉于釉下。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历代陶瓷艺人都用其作为一种装饰题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来体现其艺术魅力。该瓶所绘龙纹形象凶猛,以较长的龙身缠绕瓶体,在飞舞中显示其威武雄浑的气势,加上云纹的衬托,更有穿云布雨的撼天威力,是元代青花瓷器不多见的艺术佳作。
青花瓷是用氧化钴为原料,在未经烧制的素胎上进行绘画,然后上一层透明釉烧制而成。因为装饰纹饰是绘在釉子下面,所以也称之为釉下彩。它的特点是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窑内气氛对它影响很小,烧成范围较宽,呈色稳定。白地蓝彩,明净优雅,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再则青花纹饰在釉下面,永不褪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关于青花的起源,随着近年来考古发掘的进展,证明它起源于唐代。1975年和1983年江苏扬州唐城遗址就出土有两批青花瓷片标本,其上绘制的釉下蓝彩清楚可见。从器型上看为唐代枕片。关于它的产地,根据对胎、釉测试的结果,证明为河南巩县窑所烧。又根据近年来考古新发现,的确证明河南巩县窑烧制唐青花这样一个不辩的事实。
青花瓷器发展至元代已经烧制成功,尤以江西景德镇窑最具代表性。元代青花所使用的钴料有进口的与国产的两种。进口料含铁量高,含锰成份少,所以发色浓艳,釉面有黑色结晶斑点,深入胎骨,用手触摸有下凹感觉。而国产青花料发色较淡,没有黑斑。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元代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是景德镇窑采用进口钴料烧制的杰出产品。 造型:我国各历史时期的瓷器,都具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风格又首先表现在造型上.元代青花瓷的造型,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如玉壶春瓶、梅瓶等,明显地继承了宋代的样式。敞口,颈部细长,腹部下垂,圈足微撇。随着发掘考古资料的增多,改写了过去认为元代青花的造型为形体较大、胎体厚重的偏面认识。在元代青花中不仅有大盘、大碗、大瓶、大罐之类的器物,同时也有像此件玉壶春瓶一样形体精美的较小器物。这件玉壶春瓶是典型的元代晚期的作品。玉壶春瓶的口部撇度较大,呈喇叭形口,颈部比起元代早期明显加粗,腹部下垂也渐渐向肥大发展,整体器形从古朴向稳重过渡,是元代晚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器物。
纹饰:元青花的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受当时文人绘画风格的影响,写意画法较多,题材丰富,取材广泛,有的还借鉴当时丝织品的图案。元青花纹饰的特点是:大型器物的构图严谨、繁密,层次比较多,一件器物有的多达七八层,画面显得比较满。虽然层次多,但处理得当,主次分明,浑然一体,给人以富丽典雅、和谐完美之感。但也有较小的器物装饰以疏朗为特点的,自然活泼。龙纹在元青花瓷器中较为多见,是元青花瓷器的主要装饰之一。龙是传说中的神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呼风唤雨,因此,它以不同的动态表现在瓷器上,有海水龙、云龙等。自唐代始龙纹与皇权有了密切关系,龙纹成了皇权的象征。历代的龙纹各不尽相同,有其突出的时代特征。这件青花玉壶春瓶上所绘的云龙纹,代表了元代晚期云龙纹的基本特征。它仍以龙为主题纹饰,云为辅助纹饰。这时期的龙头一般较小,上下唇较长,身子细长,背部出脊,双角向后,似鹿角状。三爪、四爪居多,也有五爪。该瓶上的龙就是五爪,分张有力。该瓶所绘龙身的鳞为网格纹状,也是元代龙纹主要特征之一。所绘云纹为如意头飘带云,是指它的云角很长,似飘带。这也是元代云纹作为辅助纹饰的一个重要特征。
青花:根据出土和传世的大量实物证明,元代青花大概有三种情况。一是使用进口钴料(来自伊斯兰地区),含锰的成分少,含铁的成分多,因此,呈色浓艳,釉面有黑色结晶斑点,用手摸之,有凹入胎骨的感觉。二是使用国产钴料,含铁成分少,呈色浅淡,釉面没有黑色结晶斑点,纹饰也比较简单。三是进口钴料与国产钴料结合并用。发色浓艳与浅淡相结合。这件玉壶春瓶的青花采用的是进口钴料,发色浓艳,尤其是它的如意头云纹,不仅色彩结晶斑点突出,而且晕散特点也十分明显。它代表了使用进口钴料元代青花的特征。
胎釉:元青花的胎质纯白洁净,是在宋代青白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胎骨坚致,份量较重。另外胎内氧化铝成分稍高,机械强度较大。所以我们所见元青花瓷器大件器物相对较多,但是元青花和明清青花相比,胎土淘洗不如明清细致,因而在砂底处多有砂眼和铁质斑点。同时由于胎内含铁量较高,凡是露胎处,均见火石红斑。这件玉壶春瓶的足端露胎处火石红斑点就表现得十分明显。另外,它的釉是白中泛青,晶莹透亮, 这也是元青花釉的一个显著特征。
工艺:元青花中的瓶、罐、壶等,其胎体都是分段制作拼接而成的,接痕一般都很明显,接口修整不细致,用手摸有明显凹凸不平之感。这件玉壶春瓶的腹部就有明显的接痕,不仅能摸得着,我们还能看得见。这也是当时制瓷工匠留给后人鉴定元青花瓷的一个重要特征。
元代青花瓷器的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传世较少。据不完全统计,大概传世品有300余件,国内有百余件,主要是江西高安与河北保定两批窖藏元青花瓷器最为著名。河南省目前所知收藏元青花瓷器甚少,也只有河南博物院仅此一件。所以,元青花瓷器在传世瓷器中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