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陶瓷产品在窑炉里烧出来会裂口是怎么回事

务实的诺言
紧张的胡萝卜
2022-12-31 20:47:53

陶瓷产品在窑炉里烧出来会裂口是怎么回事?

最佳答案
感动的鞋子
结实的汽车
2025-05-18 18:40:33

裂纹缺陷的形成多种多样,有侧裂、面裂和层裂(即夹层)。一般出现裂纹时,应检查每个环节。成形后,可用擦天然油方法来检查,从压机和干燥器出口处小心取砖坯,擦上天然油,即可查出是否有裂纹。对于烧成出来的裂纹,可以依据裂纹形状判断裂纹产生的区域。急冷区造成的开裂,一般断面光滑,裂口锋利,预热带产生的裂纹,断面粗糙,裂口呈锯齿状,裂口边缘圆滑,裂缝中常有流釉。

1.干燥开裂

它是指从干燥器出来的坯体出现裂纹,裂纹一般出现在砖坯的侧面。产生干燥开裂的主要原因有:

1)粉料流动性差或填料不匀;

2)粉料水分过高;

3)干燥温度过高或干燥速度过快,即干燥制度不合理,各风门的开度匹配不合理。

4)干燥敏感指数高的原料(如膨润土)用量过多。

——解决办法

1)控制干燥敏感指数高的原料用量,稳定粉料水分,提高粉料流动性和填料均匀性。

2)严格制定干燥制度,各风门的开度尤为重要。

2.烧成导致的开裂

在窑炉烧成过程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热炸,在预热带形成的开裂,另一种是冷炸,在急冷带形成的开裂。

预热带产生的裂纹(热炸)

其特征是裂纹由边缘向中心不规则发展,这种裂纹易误认为运输碰撞开裂。其裂纹一般比机械破裂的要小,并以边裂为主,多发生在外侧,它一般出现在预热带前段。产生该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坯体入窑水分和窑头温度过高,窑头升温速度过急,或者是坯体游离石英和干燥敏感指数高的原料含量过高,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为了避免产生黑心而调节窑炉时,往往导致开裂。

预热带裂纹可通过降低坯体入窑水分,窑头温度以及预热带升温速度解决。一般要求入窑水分小于0.5%,窑头温度低于200℃。在窑炉操作中,可以调节排烟支阀的开度,调小第一、二组烧嘴来解决。有的地区昼夜温差变化大,气温骤降,也会产生裂纹,因为冷坯入窑,内部和表面温度达到一致,要一定时间,如果窑头温度过高,使坯体内部和表面温度相差过大,导致坯体表面的水排除太急,表面收缩过快,使坯体内部水分不易扩散渗出,由此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使坯体炸裂,所以要及时调整窑头抽力,或者在釉线加加热装置。

最新回答
有魅力的白开水
失眠的棒球
2025-05-18 18:40:33

开裂一般可分为生坯开裂和炸裂

生坯开裂面比较粗糙,炸裂面看起来很光滑。

引起开裂的原因很多,比如材料自身原因,如ZrO2相变并发生体积变化。

粉体太细或颗粒级配不适当可能引起开裂

成型也易引起开裂,比如成型速度过快造成密度分布不均和大量气体残留,成型模具没有倾角也可能造成脱坯时膨胀开裂

烧结升温速度过快容易造成开裂,降温过快则可能引起炸裂

烧结加的成分在高温下收缩(如膨润土);或在降温过程中发生相变而产生体积收缩(如二氧化硅)。

还有就是可能粘结剂选择不合适、成型时压力和保压时间选择不恰当、或者升温速率控制不好等等。

如果里面有胶,排胶过程没有处理好也会导致开裂

香蕉大米
结实的黑米
2025-05-18 18:40:33
原因:

陶瓷制品具有后期吸湿膨胀现象,因内墙砖的吸水率大,坯体吸附空气中的水分产生膨胀,而釉层基本不膨胀,这样就使坯体与釉层之间产生应力,当应力超过一定极限后釉面就会龟裂。另一方面如果施工选择的粘接层不当,水泥、沙、水的配比不当时,固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所产生的应力超过釉面砖承受能力使釉面砖龟裂或严重的会开裂。

冷酷的鱼
忧心的铃铛
2025-05-18 18:40:33
目前还没有合适的办法,唯一只有一种铝箔(薄铝片)一面带胶,可以粘合在裂缝的陶瓷锅的缝隙两面,起到耐温防水的作用,不妨一试。

陶瓷锅烧裂了怎么补救

(1)严重漏水的话,没得补,只能报废处理!

(2)轻微不漏的话,建议用铁线将锅体捆绑几周,防止碰撞和裂缝加大!

为什么陶瓷锅煮着煮着会出现裂缝。温度太高了就容易造成开裂的,防止高温长时间使用才是有效预防措施。

煲汤的瓷锅有了裂痕,怎么补,这东西 补不了,只有换个新的 要注意,烧的很热的陶瓷锅或砂锅之类的,千万不能放在冷的地方的上面,会开裂。

炙热的信封
有魅力的蜜粉
2025-05-18 18:40:33
坯体厚薄不匀有造成开裂的可能,坯体入窑水分太大也会造成开裂,烧成制度不合理是造成开裂的主要原因。例如:进车不匀,预热带温度过高,进车速度太快等。

干燥过程开裂,原因请参考干燥过程的三个阶段:等速干燥、第一降速干燥及第二降速干燥。等速干燥阶段是坯体表面水挥发的过程,通过液膜在气液两相传质,各个位置无浓度差,外部条件一致,为匀速干燥;等表面水挥发完后,坯体内部自由水在毛细力驱动下向外挥发,此为第一降速阶段;第二降速阶段为少量自由水及结合水向外排放的阶段。因此,引起干燥开裂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毛细力大于坯体自身强度。此外,毛细力的大小与水(坯体内的溶剂)表面张力等相关。解决干燥变形及开裂,主要在于控制好(降低)两个降速阶段的气液传质速率。提高外部环境湿度、降低环境温度、减小坯体内溶剂(水,通过置换)的表面张力等。

要解决烧成阶段开裂问题,必须了解不同材料体系的烧结原理,固相烧结、液相烧结或者两者并存,烧结过程中有无相变(体积变化)。其实质就是传质。所以解决办法就是首先保证坯体各部分均匀受热,再次就是在发生烧结(产生液相、出现新相等)的温度段减缓升温速度、延长保温时间。

文艺的秀发
务实的芹菜
2025-05-18 18:40:33
如果是釉面出现裂痕就是釉子和坯体收缩率差别太大导致的,如果整个坯体裂了,那就有很多因素了,比如坯体没干透;烧制时升温太快,或烧制结束时降温太快,或者坯体在瓷化时变形等等都会导致开裂的。

现代的纸鹤
感性的蜜蜂
2025-05-18 18:40:33
卫生陶瓷烧成开裂缺陷有:装窑磕裂、烧裂、粘炸裂、崩裂、炸釉裂、烧炸裂、磕裂等。其烧成开裂缺陷各自的特征及克服办法如下:1)装窑磕裂原因:在装窑工序中,釉坯与其他硬物磕碰后,在磕碰部位开裂;装窑操作不慎,釉坯与垫物不吻合,或产品支垫与坯体接触不良,在烧成过程中收缩不一致或不均匀,而使受力部位开裂。

俊秀的美女
坦率的衬衫
2025-05-18 18:40:33
陶瓷产品开裂的可能原因

1.

原料引起的开裂:当半成品或烧成排的开裂现象增加时,应

考虑黏土的可塑性(温度过低会降低可塑性)是否下降,原

料的风化期和泥浆的陈腐期是否过短。

2.

使用环境:注浆成型对生产环境要求较高,泥浆在

25~35

℃,

性能较好。温度太高或太低会出现不宜脱模开裂等缺陷。一

般放置一天后在搅拌均匀脱气后使用效果更好。

3.

泥浆的粒度:太小,则水分较高。容易造成脱模困难,干燥

收缩大。易开裂等现象。

4.

坯料制备引起的开裂:练泥不够均匀,真空度不够,原料粒

度不够。

5.

坯体在膜内存放时间过长,局部收缩大而拉裂。

6.

石膏模个部位干湿程度不同或局部温度过高,吸水量及吸水

速度不同,致使生坯干湿不一,收缩不匀,导致开裂。

7.

器形设计不合理,制品各部位厚度不一,厚薄交接处太突然

或有积浆存在,收缩不均,导致开裂,

8.

工作环境或泥浆温度太低。

9.

注浆时中断后在注,易形成含有空气的间曾,很容易从此处

开裂。

10.

泥浆质量不好,陈放时间不够。

11.

可塑性黏土用量不足或过量。

愉快的野狼
优美的流沙
2025-05-18 18:40:33

坯体增强剂可以改善。

陶土进窑炉前容易干裂是因为坯体干燥强度不够,通过添加适量的坯体增强剂,可以增强坯体干燥强度,确保砖坯进窑炉前不易破裂。

不同增强剂对不同的泥浆增强效果不尽相同。在选坯用增强剂时,不同公司原料泥浆的配方差异很大,对增强剂类型要求也不同。

所以各公司应当结合本厂泥浆的组成,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增强剂,实际应用时经过反复试验确定,达到最好的效果,以最优性价比满足工艺要求。

陶器介绍

陶器,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在古代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在现在一般作为工艺品收藏。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变化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

要制成陶器首先要把坯体转变成需要的形状,再在窑内加热至高温,从而促成永久改变的反应,包括增加强度,硬化及固定形状。

根据地区不同,陶艺家所使用的黏土性质也不同,这样常常有助制造出有本地特色的陶器。在黏土中混合其他矿物去达至特定目的亦是一种常见做法。例如在烧制后多孔性微高的坯体常会被用作制造土器或赤土陶器花盆。

正直的苗条
淡淡的画笔
2025-05-18 18:40:33

陶瓷盆下面有火裂是一种正常现象。

陶瓷盆都是经过1280度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具备了耐高温,耐磨,耐污,易清洁,不吸水等诸多优良特性。由于陶瓷产品是半手工制品,由泥浆高温烧制而成,容易受窑温,自然气候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制作工艺难度较大,体积也较大,经过高温烧制,在瓷体表层上可能会出现气孔和细小裂纹(专业术语“火裂”)。

瓷体表面出现气孔和火裂属于正常现象,出现火裂纹,并非属于质量问题,也绝对不是残次品的表现,完全不影响美观和使用也不会出现漏水问题。在此范围内,是允许以正常品进行销售的。

扩展资料:

陶瓷产品的清洗与保养方法:

1、一般产品可以减少清洁剂的使用。水箱内请不要使用清洁剂。因为含氯的清洁剂会对水箱内的配件装置等带来危害加速老化,从而导致堵塞和冲洗不良;

2、应使用中性的清洁剂清洗陶瓷釉面。使用烈性或磨蚀性的清洁剂,会损伤陶瓷的釉面,釉面一旦被破坏,就容易出现粘附脏污,吸水,变形,变色等问题;

3、请勿使用尼龙刷或者百洁布之类用品清洗陶瓷釉面,因为会给陶瓷表面造成磨损;

4、应避免硬物直接撞击产品的表面。不要往陶瓷产品内倾倒烈性和腐蚀性液体,以免破坏釉面。这些情况若不加以注意,由此引起的问题均属于人为损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 (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百度百科-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