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爆!狂拦3项大奖,汇亚磁砖拿下“瓷砖十大品牌”等殊荣
22年匠心铸就,高品质好磁砖!
瓷砖十大品牌,就选汇亚磁砖!
8月31日,第十届中国房地产与泛家居行业跨界峰会暨2020年度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十大品牌榜”颁奖盛典活动在杭州G20峰会会场盛大举行。汇亚磁砖狂拦3项大奖,一举夺得【2020年度瓷砖十大品牌】,同时台州汇亚经销商罗官平与海宁汇亚经销商徐平以杰出的经营成绩,更分别获评【2020年度建陶行业杰出经销商】,瞩目全场。
▲汇亚磁砖荣膺2020年度瓷砖十大品牌
▲台州汇亚经销商罗官平荣膺2020年度建陶行业杰出经销商
▲海宁汇亚经销商徐平荣膺2020年度建陶行业杰出经销商
据悉,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十大品牌榜由【极具权威性】的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举办,并由行业网站中【权重最高】的中国陶瓷网承办,被誉为【陶瓷行业的百花奖】,成为不少消费者在选购瓷砖衡量品牌价值的重要依据。此榜单的含金量不言而喻。由于疫情原因,本次十大品牌榜采取618线上放榜,831线下颁奖的形式。
▲2020年度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十大品牌榜”颁奖盛典现场
22年,汇亚磁砖不断砥砺奋进,以实力与成绩书写辉煌的篇章,朝着成为更好的自己进发。此次荣获“瓷砖十大品牌”,再一次彰显了行业及消费者对汇亚磁砖高品质瓷砖的认可。
▲汇亚磁砖代表(左6)上台接受“瓷砖十大品牌”的荣誉加冕
拥有极强生产力
“以质量求生存”一直是企业贯彻在生产制造所有环节中的重要内核,为此集团付出高额的生产投入,在广东清远自建1280亩的生产基地,搭载国内外头部设备及材料制造企业,执行高于业内大多数企业的内控标准。汇亚磁砖现已成为业内极具【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的大型建陶先锋企业之一。
22年沉淀,一代又一代汇亚人前赴后继的汗水与心血,匠心凝练出为业界惊叹的高品质好磁砖,同时与超过15家百强地产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广受大型房企推崇,产品畅销【41个】国家与地区的【109个】城市,销售渠道国际化特征明显。得益于奉行绿色、低碳、环保生产的理念,本年7月更一举斩获【广东建材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强大的生产实力,锋芒尽显。
▲汇亚磁砖荣膺广东建材绿色制造示范企业
拥有极强产品力
产品是与末端消费者者沟通的桥梁,好的产品会说话,更是品牌最好的销售员。本年度,汇亚磁砖在产品研发方面持续发力,把握国内外风向进行升级迭代,并植根于消费升级引发的新需求,不断创新突破,以【全规格】、【全亮度】、【多功能】、【好设计】构建全面覆盖市场需求的产品系族群,引领产品力向【 时尚 化】、【年轻化】、【功能化】持续进化。
其中,在原有T大板的矩阵上,增加750x1500mm、1200x2400mm规格,狙击不同层次的高端消费人群;在光泽度上,推出哑光大理石与柔光大理石,从光的维度营造舒适视觉的家居美学体验;在功能上,在生产中创新性加入多种复合型无机抗菌釉,解决业内高温煅烧影响抗菌效果的难题,推出高效抗菌的抗菌瓷砖,构筑家居 健康 防线。
此外,在设计上推出任意无限连纹设计,尺寸覆盖600x1200mm、900x1800mm,实现上下左右随意移动铺贴,纹理依然连贯统一,大大降低了连纹大板在搬运、铺贴、损耗上带来的局限。
拥有极强品牌力
在以产品为核心战略引领下,汇亚磁砖在品牌力上面持续突破,让品牌始终保持声量与活力。
其中2019年,携手佛山市室内设计协会副会长汪志科打造总部独栋展厅,极具品质感与轻奢感的设计在当地著名大型建陶产业基地形成地标建筑之一。【高质感】的展厅,【高品质】的瓷砖,【高效率】的服务,让汇亚磁砖承接国内外上万个大型高端工程项目,销售据点遍布国内外1600多个网点,美好品质生活方式进入千家万户。
▲台州汇亚经销商代表(右二)上台接受大会嘉奖
▲海宁汇亚经销商徐平(右四)上台接受大会嘉奖
依托品牌强大的影响力,汇亚磁砖更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不遗余力支持党建脱贫攻坚工作,捐资助学,面对疫情出资助力管控疫情,向外界持续传播正能量,获得政府及 社会 各界广泛的好评。
“瓷砖十大品牌”的荣誉加冕是对汇亚磁砖多年来综合实力的肯定,面对新一轮挑战的开启,汇亚磁砖将继续秉承初心,挖掘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向更高的平台迈进。
买陶瓷当然去博宝宝珍商城了,他们的东西保真而且价格合理,
很多陶瓷大师的作品在他们那都有售,而且图片都是真迹拍摄的。
周国桢 、 李菊生 、 郭文连 、 余少石 、 乐穹 、罗小聪 、 李家正
秦胜照 、 李一来 、 徐平 、 万庆 、 汪洋 、 曾良 、 曾军 、 余刚 、 锦旗 、 杨子 、 江月光
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都有,楼主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出自宋代柳永的《望海潮》,意思是: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楼阁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户人家。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意思是: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3,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出自唐代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意思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4,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出自唐代杜荀鹤的《送人游吴》,意思是: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
5,桐叶疏疏苔壁青,乌篷船向古津停。出自当代徐平的《乌镇逢雨》,意思是:梧桐树上的叶子稀稀疏疏,墙壁上的青苔绿意盎然,乌镇的篷船停在向古津。
3月初,一汽集团中国品牌的新能源产品规划浮出水面。3月24日有消息称,据一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一汽正在研发红旗H7-PHEV、红旗H5-PHEV、A0-EV、A2-EV、红旗-EV共5款新能源车型。
以“共和国汽车工业长子”自居的一汽集团,为什么也要踏足新能源?
最明显的逻辑是市场空间。2015年中国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大市场,对于所有车企而言,新能源汽车都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不过,发展新能源之于一汽和红旗品牌,还有更加重大的意义。自2008年提出“红旗复兴”计划至今,经历多次停产-复产循环,痛失了多次战略发展机遇的红旗,仍然深陷泥潭,一直在寻找一条“复兴”的路径。
只是,新能源市场虽然火热,竞争对手的布局却早已先行一步,被一汽上下寄予厚望的红旗,还能否借助这股“东风”飘扬起来?
尴尬销量背后
2008年,一汽提出“红旗复兴”项目计划,2012年7月,历时4年多,耗资52亿元,破解2000多技术难题的第一辆红旗H7轿车终于下线。
然而2013年正式上市后,这款旨在向奥迪A6L、宝马5系、丰田皇冠等外资品牌中大型轿车发起挑战的车型,销售业绩却不尽如人意。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作为品牌重塑的首款战略车型,红旗H7在2013年的销量为仅为2961辆;2014年销量下滑为2589辆;2015年红旗H7的销量有所提高,为5037辆。
这些数据有多“惨淡”?可以与同级别的外资汽车品牌比较下。
以2014年为例,丰田皇冠的年销量为14880辆,宝马5系为137965辆,奥迪A6L为166463辆。红旗H7在2014年的销量还不到奥迪A6L一周的平均销量(3200辆)。
在提出红牌品牌复兴之初,一汽集团管理层明确表示,按照规划,2013年至2015年,一汽集团将为红旗品牌研发投入超105亿元,红旗将严格按照高端车的生命周期规律进行产品的换型换代,具体规划为“4年小换型、7年大换型、14年平台换代”。
在一汽高层描绘的蓝图中,红旗在一汽集团的地位应该是扛起“回归高端、豪华路线”的大旗,红旗H7也应该担起民族品牌向外资品牌挑战的重任,然而,美好的梦想被尴尬的销量成绩单打击得支离破碎。
不少专家表示,红旗H7不应该把奥迪A6L和宝马5系当作自己的假想敌,在C级车的对手中,它充其量就能和“近亲”皇冠一较高下——因为所谓的“自主研发”,其实是掌握了皇冠的底盘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再创作”产品。
而无论是从动力系统还是配置来看,皇冠都更占优势。
从 近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红旗H7的市场认可度也远远不及奥迪A6L和宝马5系。红旗H7价格区间在29.98万至47.98万元,在民用车市场,同样价格 可供选择的品牌包括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车代表。还不如皇冠(官方23.48—36.88万)“划算”的红旗H7,很难让有诸多选择的中国消费者为之埋 单。
错失机遇多次
这并不是红旗第一次复兴受挫,回溯红旗的发展历史,错失机遇的事情已多次发生。
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用车需要,1958年红旗轿车正式诞生,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因为耗油量大、成本高、产量低,“红旗”曾经停产。
在20多年里,全国总共生产了1540辆红旗轿车。而正是在红旗停产前后的时间,德系大众、日系本田、日系丰田等外资品牌开始进军中国市场,但红旗轿车依然保持着“公务车”形象,没有向民用车的方向转变,错失了同台竞争的机会。
20世纪90年代,吉利、奇瑞、比亚迪等民族品牌迅速发展,21世纪最初10年中国车市更是迎来“井喷期”,但最具“民族”优势的红旗,依旧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不 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红旗也有过不少转型尝试:1995年,一汽集团推出了以奥迪100为原型打造了CA7220系列(俗称“小红 旗”);1998年,基于林肯城市打造的红旗CA7460上市;2006年11月,名为红旗HQ3(俗称“红旗盛世”)的新车型问世,该车基于2004年 推出的丰田皇冠Majesta(S180)打造而来。
但这些车型都只是外观稍加修改,内饰和动力系统则原封不动照搬过来,缺乏自主创新,再加上售价高昂,在民用车市场遇冷,并陆续停产。
2010年,“红旗盛世”停产当年,一汽开始全力推行“红旗复兴”项目。CA7200和HQ3的前车之鉴,使得新一轮复兴战略“不容失败”,全程自主也成为战略发展方向。
2013年5月,计划中的红旗C131最终以“H7”之名上市。可不巧的是,随着国家公务车采购标准调整,红旗H7面临超标的尴尬,即使列入政府采购清单,以红旗H7的定位只能作为副部级及以上级别官员专车,数量需求很有限。
公务车市场空间有限,耗费52亿元研发出来的H7必须有足够的销量基数,才能赚回成本并维持生产线的运作,向民用车的方向转变或许是唯一的出路。但面对奔驰、宝马、奥迪等诸多外资品牌的同台竞争,没有摆脱公务车形象的红旗并不受市场欢迎。
2015年,原东风汽车公司董事长徐平出任一汽董事长,在多个调研的过程中,徐平反复强调:“红旗品牌是一汽的金字招牌,我们一定要做好”。
不过,从2015年最新的市场表现来看,这一希望再次落空,红旗复兴计划依旧没有大的起色。
滞后的渠道建设
除了战略和定位失准,渠道建设滞后也是红旗复兴的一大障碍。
事实上,一汽集团内部深知这一点。一汽相关负责人曾表示,经销商网络过少影响了红旗销量,2013-2015年间,一汽红旗品牌将加大在品牌渠道建设上的投资。
2013年,随着红旗H7上市日期的临近,一汽砸重金投资建设的“红馆”(红旗轿车展示厅)浮出水面。按照当时的规划,“红馆”将在每个省会城市逐步建成,宣传红旗文化,借公车和历史感的双重效应让私人用户接受新红旗。
在首批9家“红馆”中,最受瞩目的是位于寸土寸金的北京金宝街的“红馆”,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仅装修就花费了几百万元。
馆内由厂家统一定制的家具摆设同样价值不菲,VIP会客室内甚至摆放着当代著名陶瓷艺术家罗晓东的彩绘“秋实”瓶、高健维的漆器景观球,等等。
此外,和金宝街“红馆”相邻的还包括宾利、劳斯莱斯、玛莎拉蒂和法拉利等多家超豪华轿车品牌。可以看出,红旗为塑造产品的豪华车形象,无论是选址还是内部装饰都煞费苦心。
这个想法似乎还不错,但从红旗轿车销量来看,红旗展厅的大手笔投入,并没有引起太多消费者的共鸣。
一个致命的问题在于,奢华的展厅有些徒有虚表。“红馆”虽然尽显高端,却无法提供最基本的购车和售后服务,顾客必须前往同属一汽轿车旗下的奔腾品牌4S店。
在“红馆”功能残缺的背后,还有两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困扰着经销商:
首先,产品线过于单一,单靠H7很难支撑起一个独立的销售网络;其次,让“红旗盛世”和奔腾的渠道并网,降低了红旗的高端形象,也曾导致大规模的退网潮。
“红馆”没有得到预想的效果,红旗汽车的销售渠道建设也十分迟缓。
《财 经国家周刊》记者从红旗轿车官网了解到,目前,红旗轿车在北京、福建、广东、河南等20省市设立经销商网店,但除北京有两家销售公司之外,其他省市则仅有 一家公司销售红旗轿车。这意味着红旗在全国的经销商总共仅有21家,这和一汽其他品牌动辄覆盖全国的渠道布局相差甚远。
新能源能扶起红旗吗
历经多次复兴失败,2016年仍然是红旗品牌组建架构、进行布局的一年,拓展私人市场成为红旗的必由之路。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看,2016年初,一汽集团讨论成立乘用车、商用车和红旗品牌三大事业部。目前,红旗事业部隶属于一汽轿车特殊业务部之下,并单独向一汽集团汇报,在一汽集团的地位不言而喻。
而红旗未来发展的一大重点,则是要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突破,按照规划,红旗的新能源车将以H高档车平台为搭载,加快H高档平台混合动力车型的商品化开发。
这条路线看起来是当下最为稳妥的选择。2014年被认为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元年”,这一新兴市场的私人消费领域自此正式开启。在世界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在2012年之后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各大汽车制造商的战略重点。
比如,德系豪华车从2013年9月之后便开始在中国市场布局新能源汽车。而随着2015年中国豪华车市场销量增速逐渐放缓,德系豪华车三强(奔驰、宝马、奥迪)都开始把品牌战略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以寻求新的销量增长点。
然而,欲抓住新能源汽车这根救命稻草来转型的红旗,此时转战新能源汽车并非最好的时机。
在红旗推出新能源汽车规划之前,上汽、北汽、奇瑞、长安等汽车集团早已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布局并有成熟的产品销售。
2015年诸多车企还都公布了2020年的新能源车销量目标,如2020年上汽计划年销售新能源车60万辆,长安汽车目标为40万辆,奇瑞汽车为20万辆,广汽传祺则计划在2020年前达到10万辆。
而截止到目前,红旗还没有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明显慢了一拍。
再 从政策环境来看,中汽协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这其中,国家和地 方针对新能源车高达300多亿元的补贴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2016年国家补贴政策的退坡,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环境陡增变数。
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红旗的根本问题在于市场定位,而不是产品路线选择。如何将知名度较高的红旗品牌转化为市场占有率,才是红旗品牌面临的最大战略考验。
在合资品牌加速完善产品布局的背景下,留给中国品牌的“向上”空间正在被压缩。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如果红旗把宝押在新能源汽车上,想要走出困境将面临巨大挑战。
特别说明:这里所说的“理科”指的是高中文理分科的理科,既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也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等等,本文由稷下大讲堂汇总整理而来,转载请指明出处,谢谢合作。部分数据可能陈旧,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山东理工大学坚持把成材率(就业率+考研率+创业率)作为评价专业好坏的唯一标准,不断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力求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对于成材率比较低的历史学、教育学,山东理工大学目前已经暂停招生,而对于成材率比较高的专业则适度扩大规模,例如金融学专业从2005年的120人增加到160人。在山东理工大学什么专业招生人数最多,什么专业就业就最好(但实力不一定最强),已经成为公认的事实。例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009年招收360人,化学工程与工艺2009年招收240人,采矿工程和矿物加工工程各招收160人。
第一、车辆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是全国2008年度国家级教学团队,全国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和长安大学入选。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全国第二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全国仅有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南大学、重庆工学院、西南交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福州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是山东省2006年度第一届省级特色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入选。
早在1991年山东理工大学汽车设计与制造被确定为“八五”省级重点学科,成为全省高校工科中的首批6个重点学科之一,该学科历经“九五”“十五”的不断建设,目前已成为“十一五”全省唯一的车辆工程强化建设重点学科。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有幸入选车辆工程重点学科。
目前,唯独山东理工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的车辆工程学科被写入山东省“十一五”汽车产业规划中。
山东理工大学车辆工程专业一次就业率95%以上,2006年考研率取得历史性的突破,达到64%,并与上海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院校联合培养博士。2009年车辆工程0503班36人中有34人考研达到了国家线,并一举夺取了湖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的第一名。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含车辆工程)一级博士点已经获得立项建设!
第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全国仅有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入选。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2007年度第二届省级品牌专业,该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一所高校入选。该年度一共评选了20个本科品牌专业,三所部属院校占去11门,省属高校中只有山东理工大学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山东科技大学的自动化,山东农业大学的植物保护,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药学,山东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和物理学,山东艺术学院的绘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艺术设计入选。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九五”、“十五”、“十一五”均列为山东省农业工程领域唯一的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成为山东省第二批设置“泰山学者”岗位的专业和学科。
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一级博士点已经获得立项建设!
校友代表:1、李殿魁,山东省政协副主席 2、潘学峰,农业部人事劳动司副司长 3、董佑福,山东省农机技术推行站站长 4、程广辉,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5、付建,徐州市国有资产投资总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6、骆琳,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所所长 7、梁言顺,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主任 8、贾敬敦,科技部农村司副司长 9、张正基,山东东大化学工业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 10、都光珍,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11、张元利,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2、王学真,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3、杜瑞成,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14、袁俊平,滨州医学院院长 15、毕宪顺,鲁东大学党委书记 16、徐同文,临沂师范学院(临沂大学)党委书记 17、刘先义,山东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副院长
第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全国第三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山东省仅有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理工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入选,省外入选的高校有天津大学、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等。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2008年度第三届省级品牌专业,该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入选,不过青岛理工大学的该专业曾入选山东省2006年度第一届省级特色专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山东科技大学的该专业曾入选山东省2007年度第二届省级特色专业,但省级品牌专业仅有山东大学(2006年)和山东理工大学入选。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强化重点建设学科。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每年为社会培养近300名本科毕业生, 多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100%,2007年考研录取率达44%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含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一级博士点已经获得立项建设!
校友代表:1、山东菏泽华星油泵油嘴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民 2、山东淄博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海3、中韩合资潍坊柴油机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张永军
第四、交通运输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山东省2007年度第二届省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全省仅有山东理工大学入选。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是山东省最早的交通运输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在200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省级试点专业,在2005年9月经山东省教育厅专家评审,公认山东省第一。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重点学科。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运输专业2006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8.75%,2007年就业签约率为100%。考研率06年达到的73.6%,07年达到72.7%。其中07年有8名考研同学分别取得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8所重点大学报考专业综合成绩第一名。交通运输专业的毕业生已成为全国重点高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和车辆工程学科的重要研究生生源。
第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山东省2008年度第三届省级特色专业,截止目前该专业除山东理工大学外仅有山东大学和山东建筑大学入选省级特色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是山东省“十一五“ 省级重点学科。
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组织评选的2008年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学科排名中,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科在山东省内仅次于山东大学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普通本科生考研率连续三年持续增长,2006届37.8%、2007届46.8%、2008届52.1%
山东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部分校友名单如下:
部分地区供电公司领导
姓名
地级市名
职务
马士林
济南供电公司
总经理
郭跃进
枣庄市供电公司
总经理
卢国筠
东营市供电公司
总经理
刘国生
枣庄供电公司
副总经理
苗培青
泰安供电公司
副总经理
亓效生
泰安供电公司
纪委书记
陈为军
东营市供电公司
副总经理
其他单位知名人士
姓名
地级市名
职务
侯成君
日照市人民政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崔洪利
德州市电信公司
党委书记、总经理
姚强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綦升辉
德州市公用事业管理局
局长
薛泰安
澳柯玛集团
副总裁
殷淑英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级讲师
第六、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0年1月份被省教育厅评定为省级试点专业。
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山东理工大学8个校级品牌专业之一。
多年来,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一次考研率达30%以上,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
该专业所在学院拥有山东省陶瓷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建设实验室,是国家工业陶瓷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组成单位,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技术支撑单位之一。同时,山东省颗粒学会粉体材料加工与利用委员会、山东省硅酸盐学会陶瓷专业委员会均挂靠在该院。
第七、国际经济与贸易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山东理工大学8个校级品牌专业之一。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属学科——世界经济学科为山东理工大学7个校级特色学科之一。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经济学分别为2005年度和2008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在学院经济学院拥有省级社科基地一个——山东省产业经济研究基地,两个开放式校级重点研究机构——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在学院经济学院拥有产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和农业经济管理三个硕士点。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在学院经济学院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山东省名列前茅。国家软科学项目4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46项。
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英语六级全国统考通过率90%以上,有近30%的同学通过托福考试。每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比例超过70%,录取人数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20%左右,70%以上的进入全国重点大学。
由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组织评选的2008年全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排名中,山东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位列B+等,在山东省次于青岛大学、山东财政学院、山东经济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和山农业大学,位列第八名。所在学院金融学专业位列B等第一名,在山东省内仅次于山东财政学院(A等)、山东经济学院(B+等)、山东大学(B+等)、青岛大学(B+等)、中海洋大学(B+等)、和山东农业大学(B+等),位列第7名。
第八、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矿物资源工程专业(矿物加工工程、采矿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有五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发展比较成熟,是山东省唯一的非煤矿专业,也是山东理工大学八个校级品牌专业之一,该专业全国设点少,毕业生社会需求激增,近年来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100%,就业质量好。
毕业生就业方向:2005届毕业生72人,40人考取研究生,3人考取公务员,就业率100%;2007届毕业生42人,10人考取研究生,2人考取国家公务员,就业率已达100%,近年来考研就业率稳居学校前茅。2008届毕业生119人,26人考取研究生,1人出国,1人今年考取研究生,就业率100%;2009届毕业生80人,16人考取研究生,其他已全部落实就业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所在学院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矿山尾矿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校友代表:日照宝鑫矿业资源公司经理刘太星、青岛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华新、莱州滑石矿董事长朱金田等
第九、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
山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学科是山东省重点学科。2009年,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博士点成功获得立项建设。
山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学科是山东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七个特色学科之一。
山东省是国内化工第一大省,化工行业又是淄博市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虽然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招生规模逐年增长但是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教授15人、副教授6人,讲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1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77%,多人具有海外学习或访问的经历,中青年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90%。7人入选校“136人才工程”,2人入选“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1人为教育部化工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本学科已形成了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拥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和良好科研环境的科学基础,为培养本学科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作为山东理工大学的专业竞争2009年山东省品牌专业。
本科考研录取率30%以上,就业率达96%
第十、生物科学
山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是山东理工大学重点建设的七个特色学科之一。
生物科学所在学院拥有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生物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该院学生科研能力强,有2名学生分获全国第八届、第九届大学生“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有1人获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有10名同学11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其中5篇被SCI索引。考研率达46%。近年来,该院所有专业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超过80% 。
第十一、测绘工程
山东理工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始于1980年,当时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济南大学的前身)的地质与矿山测量专业。2004年,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厚泽研究员为测绘工程专业特聘教授,带领测绘学科走上了跨越式发展的道路。2006年申报大地测量学和测量工程硕士点成功,测绘工程学科发展迈上新台阶。2007年测绘工程专业被学校列为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同年山东省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山东省科技厅和教育厅的批准成立。2008年测绘工程专业被山东理工大学列为校级品牌专业,测绘工程实验中心—地理空间信息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测绘工程教学团队被批准为校级教学团队,测绘工程专业驶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测绘工程专业于2000年被立为山东省省级试点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为省级试点课程;2007年《测量学》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目前该专业已为国家培养了2000多名专门测绘工程技术人才,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的声誉。 测绘专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测绘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测绘工程专业实验室已被列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计划投入经费900万元,力求使该学科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
篆书底款:“徐小平”
读法:
小 徐
平
徐小平,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宜兴陶瓷博物馆工艺美术师。1958年生。1976年进厂。先后随葛陶中、李惠芳夫妇,叔父徐汉棠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