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西源陶瓷有限公司怎么样?
三原西源陶瓷有限公司是2008-01-14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重化工业园。
三原西源陶瓷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422671502327D,企业法人林雪锋,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三原西源陶瓷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陶瓷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建材产品的仓储、配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陕西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07913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6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三原西源陶瓷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驾车路线:全程约42.7公里
起点:西安市
1.西安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行驶20米,右转
2) 行驶90米,右转
3) 行驶70米,左转进入西华门大街
4) 沿西华门大街行驶190米,进入北大街
5) 沿北大街行驶1.0公里,过左侧的锦苑富润大饭店-商务中心约170米后,右转进入北门盘道
6) 沿北门盘道行驶250米,稍向右转进入北关正街
7) 沿北关正街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未央路
8) 沿未央路行驶5.8公里,进入未央路
9) 沿未央路行驶470米,在第2个出口,朝未央广场/包茂高速方向,左前方转弯进入未央路
10) 沿未央路行驶70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未央路
11) 沿未央路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包茂高速
2.沿包茂高速行驶20米,朝西延高速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包茂高速
3.沿包茂高速行驶28.3公里,在周肖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270米,稍向左转进入高三路
5.咸阳市内驾车方案
1) 沿高三路行驶5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正大路
2) 沿正大路行驶140米,朝西安方向,右转
3) 行驶410米,右前方转弯
4) 行驶110米,朝火车站方向,左前方转弯
5) 行驶2.2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西源陶瓷有限公司
铜川夏、商隶属古雍州。秦属内史地。西汉景帝二年(前155)开始设置县,隶属左冯翊。三国魏时隶属北地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设置铜官县,隶属北地郡。北周建德四年(575),铜官县改名同官县,隶属宜州。隋、唐曾隶属雍州、京兆郡。从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起,历经宋、金、元、明、清,均隶属耀州。
民国初年,同官属西安府。2年(1913),属陕西省关中道。16年(1927),属关中区。25年(1936)7月,属陕西省第七行政督察区。29年(1940)初,属第三行政督察区。33年(1944)4月,属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5年(1946)7月,同官改称铜川。36年(1947)10月,属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8年5月,根据中共路东工委指示,成立同官县政府,归属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11月,归属关中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1949年4月铜川解放,5月,关中分区行政督察专署改为三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同官县归其领导。7月7日,县名改称铜川。1950年5月1日,铜川县改属咸阳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3年1月20日,铜川县改属省人民政府直接领导。1958年4月5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铜川县建制,成立铜川市,归省管辖,11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撤销富平县、耀县建制,将富平县、耀县的行政区域及宜君县部分地方并入铜川市。1961年8月,中共陕西省委通知,恢复富平县、耀县建制,铜川市改属渭南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66年8月1日,铜川市改为省辖市。1980年1月1日,将蒲城县的广阳、高楼河、阿庄、肖家堡4个乡和耀县划归铜川市,同年5月1日,分设县级建制的城区、郊区。1983年10月25日,又将宜君县划归铜川市。1992年7月,创建铜川市新区,1993年11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设新区并享受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切优惠政策。200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铜川市城区更名为铜川市王益区,铜川市郊区更名为铜川市印台区。
The Big Wild Goose Pagoda
慈恩寺创建于隋开皇9年(公元589年),初名无漏寺。至唐贞观22年(公元648年),唐高宗李治作太子时,因生母文德皇后早逝,为补报慈母大恩,重修此寺,故名大慈恩寺。据传高宗当年每日朝夕从含元殿遥望慈恩寺礼拜。唐代大慈恩寺规模极大,共13院,总计房屋1897间,云阁禅院,重楼复殿,异常豪华。唐王朝灭亡后,大慈恩寺也渐渐颓废毁坏。现在的寺院建筑大部分是明代时重修的。
唐王朝为了请当时闻名遐迩的玄奘法师担任大慈恩寺的主持,特令在寺内修了翻经院。玄奘法师从公元648年到658年在慈恩寺内潜心译经,并创立中国佛教一大宗派慈恩宗,又称唯识宗或法相宗,写出了不朽的巨著《大唐西域记》,玄奘在慈恩寺译经达12年之久。太宗和太子分别为他译的佛经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和《述三藏圣教序记碑》,称颂他献身佛教事业的精神。这两篇文章由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书写后刻成碑文,至今仍镶嵌在大雁塔底层南门西侧。
公元652年,玄奘上表请求在寺内翻经院造塔,以保存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塔为玄奘亲自设计,高5层,约60米,砖面土心,不可攀,后砖缝草木丛生,塔身塌损。公元701—704年武则天在位时重建并增高至10层。后遭战乱破坏,于公元930—933年再次修茸时改为7层。现在的大雁塔保持着这次修茸后的面貌,高64米。
唐代一般称大雁塔为慈恩寺浮图或慈恩寺塔。大雁塔是后人一种习惯称呼。关于雁塔得名,有多种说法。传说玄奘在印度取经时曾住在一座大乘佛寺内。印度佛教分为大乘、小乘两派。大乘吃素,小乘吃荤。玄奘所在的这座寺院的附近有一座小乘寺。一天该寺的僧人因吃不到肉而发愁。那天正好是菩萨布施日,一个和尚仰天叹到:“大慈大慧的菩萨一定不会忘记今天是什么日子!”他正说着,一群大雁飞来,头雁坠地而死。僧侣们个个惊愕万分,以为菩萨显灵,让他们食其肉充饥。从此全寺和尚不再吃肉,并且改信大乘佛教。他们还在大雁坠地处修建了一座塔,取名为“雁塔”。大雁塔就是玄奘依照印度那座“雁塔”形式设计建造的,为了颂扬佛教,纪念玄奘,后来人们就称慈恩塔为“雁塔”。但据学者考证,《大唐西域记》中载西域称佛塔为“亘娑”,唐言为“雁”,故雁塔得名由梵文“亘娑”音译而来。半个世纪后,荐福寺塔修成了,两塔遥遥相对,风采各异。因荐福寺塔比雁塔小,人们就将这座叫大雁塔,而将荐福寺塔改叫小雁塔了。
雁塔题名始于唐初,唐中宗神龙年间成为定例。唐代士子考取进士之后,都要登上雁塔赋诗并留名于雁塔之下。“雁塔题名”被视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白居易在考取进士,登上雁塔时就作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年少”,反映了他少年得志的喜悦自豪心情。
门票:25元,登塔20元
营业时间:08:00----18:00
小雁塔
The Small Wild Goose Pagoda
原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襄城公主的住宅,唐睿宗李旦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改为寺院。因在唐高宗李治死后百日,皇室外族戚为其献福所建,故称献福寺,后武则天易名为“荐福寺”。
荐福寺是我国唐代高僧义净的译经处。他于公元671年由海路到印度求法,历时20多年,游历30余国,于公元695年带梵文经卷400部归国。他在荐福寺译经共56部,并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此书堪称是玄奘《大唐西域记》的姐妹篇,对后世研究中国与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荐福寺刨建于唐中宗李显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共15层,高约45米。是义净法师为保存从印度带回来的佛经,上表请求朝廷出资所建。塔身自下而上,每一层皆依次收缩,愈上愈细小,为典型的密檐式砖塔。塔内设楼板旋梯,可攀登,塔的外形秀丽玲珑,与慈恩寺大雁塔的雄伟气概互相辉映。因规模较小,故俗称小雁塔。
公元1487年,陕西发生6级地震,小雁塔被震裂。时隔34年,即公元1521年,陕西再次发生地震,塔的裂缝竟然合拢,复原如初。人们百思不得其解,便把小雁塔的合拢叫“神合”。1555年9月,一位名叫王鹤小京官回乡途中夜宿小雁塔。听了目睹此次“神合”的堪广和尚讲的一段奇事后,惊异万分,把这段史料刻在小雁塔的北门楣上。建国后修复小雁塔时,才发现它不是“神合”,而是“人合”。原来古代工匠根据西安地质情况特地将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这样小雁塔就像一个“不倒翁”一样,虽历经70余次地震,仍巍然屹立,这不禁令人叹服我国古代能工巧匠建筑技艺的高超。
小雁塔内有一口金代(公元1192年)铸的大铁钟,此钟高4.5米,口沿周长7.4米,重10吨,是清代康熙年间从武功县移入寺内的。钟声清脆悦耳,10里之外都听得清清楚楚,人称“神钟”。据说如有思念远方的亲人,只要把亲人名字和去处写在一张黄笺贴到钟上,钟声就会把思念之情传到千里之外的亲人耳中。古时,每日清晨,寺僧按时撞钟,钟声震撼全城。
清代诗人朱集义题诗写道:“噌 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这就是著名的长安八景之一“雁塔晨钟”的生动写照。
门票:18元,登塔10元
营业时间:08:00—17:00
钟楼与鼓楼
The Bell Tower &The Drum Tower
位于西安繁华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它古时用来在清晨敲钟报时,故称“钟楼”,从建成之日起,钟楼就一直被看作是西城西安的象征,现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钟楼始建于1384年,最初位于西大街的迎祥观。当时,这里是西安城的中心。公元1582年,西安城扩建,钟楼位置偏到城西侧,于是将原来的钟楼拆掉,在扩大了的西安城正中(即现在的位置),重新修建了钟楼。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父母早逝,只好给别人放羊,后又出家当了和尚。他当皇帝后,怕全国各地出现真龙天子和他争位,于是就下令各地广修钟楼镇压龙气。秦中自古帝王州,龙气尤盛,朱元璋当然更害怕。因而西安钟楼不但修得早,而且也修得高。
钟楼基座是正方形,占地1377.4平方米,高8.6米,宽35.5米,全部用青砖砌成。楼为砖木结构,高36米。外部重檐3层,但内部仅上、下两层。楼檐四角攒顶,檐下饰有彩绘斗拱。“斗拱”是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它不但能使建筑物更加牢固,而且更加美观。
和钟楼遥遥相对,在钟楼西北方半华里处,可以看到又一座宏伟的古建筑——鼓楼。它创建于公元1380年,比钟楼早4年,以前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击鼓报时,与钟楼上的钟形成“晨钟”、“暮鼓”(长安八景之一“晨钟暮鼓”),故称作鼓楼。后来不再用来报时,只是在战争时才擂鼓报警。
鼓楼楼基面积为1924平方米,楼基高34米,基座用青砖砌成。楼体呈长方形。外部为重檐三滴水的歇山顶式,内部上下两层,外部楼檐均饰有斗拱。四周有回廊,内外贴金彩绘,金碧辉煌。
门票:钟楼25元,鼓楼15元
营业时间:08:00---22:00
化觉巷清真寺
The Great Mosque at HUAJUE Lane
化觉巷清真寺是西安10万多穆斯林过宗教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清真寺没有阿拉伯伊斯兰教清真寺那种金碧辉煌的大圆顶,高耸入云的宣礼塔,令人目不暇接的阿拉伯花纹。这座寺内则处处是亭台楼阁、雕梁画栋,从设计施工到艺术造型,既有中华民族的传统风格,又有伊斯兰教寺院的格调和特点。
化觉巷清真寺是西安最大的清真寺,也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完善的清真寺之一。根据《创建清真寺碑记》载,该建于公元742年,但从寺内建筑风格看,可能建于明代。全寺共有4个院落,占地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前院木牌坊建于17世纪初,高约9米,琉璃瓦顶,异角正檐,距今360余年,仍保存完好。
我国伊斯兰教和世界各地的伊斯兰教有着同样的风俗习惯。他们每天礼拜5次,分别在黎明、中午、下午、黄昏和夜晚5个时间举行。
门票:15元
营业时间:08:00—17:00
城墙
The City Wall
早在明王朝建立前,当朱元璋攻克徽州后,一个名叫朱升的隐士便告诉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意见。当全国统一后,他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而朱元璋以为“天下山川,唯秦中号为险固”。西安古城垣就是在这个建城的热潮中,由都督濮英主持,在唐皇城旧城基础上扩建起来。
明代扩建后的西安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周长13.7公里,城墙每隔120米修敌台一座,突出在城墙之外,顶与城墙面平。这是专为射杀爬城的敌人设置的,城墙上共有敌台98座,上面建有驻兵的敌楼。
城墙上外侧筑有雉堞,又称垛墙,共5984年,上有垛口,可射箭和了望。内侧矮墙称为女墙,无垛口,以防兵士往来行走时跌下。
最初的西安城墙完全用黄土分层夯打而成,最底层用土、石灰和糯米汁混合夯打,异常坚硬。后来将整个城墙内外壁及顶部砌上青砖。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对城墙进行了维修和加固,城墙顶部每隔40—60米有一道用青砖砌成的水糟,用于排水,对西安古城墙的长期保护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门票:40元
营业时间:8:00--18:00
夏季 8:00---21:00
西安碑林博物馆
Museum Of Forest Of Stone Tablets In XI’AN
西安碑林博物馆(原陕西省博物馆)是一座庭院式建筑,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孔庙旧址,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陈列内容分为“西安碑林”和“石刻艺术”两大部分。.1950年扩建为博物馆。
西安碑林创建于公元1087年,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陈列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1000多块。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
西安碑林是在保存唐代石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代人所称的石经,包括公元745年唐玄宗李隆基书写出的《石台教经》和公元873年刻成的《开成石经》。“碑林”这个名字是清代所确定的。碑林现收藏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3000余件,分7个陈列室,6个墓志廓和1个碑亭展出。
碑林第一陈列室主要陈列《开成石经》,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粮传》、《论语》、《孝经》、《尔雅》等12部经书,讦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清代补刻的《孟子》17面3万余字好陈列于此,合称《十三经》。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
碑林第二陈列室主要陈列唐代著名书法家书写出的碑石,历来都是人们学习书法的范本,其中有唐初书法家欧阳洵写的《皇甫诞碑》,有小欧阳之称的欧阳洵之子欧阳通写的《道因法师碑》,颜真卿写的《多宝塔碑》和《颜氏家庙碑》,晚唐柳公权写出的《玄奘塔碑》和长安弘福寺和尚怀仁集王羲之刻字刻成,世称“千金贴”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以及中外驰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
碑林第三陈列室保存有汉至宋代(公元前206年—公元1279年)各种书体的珍贵碑石,包括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书体。通过这些碑石,可以了解我国文字的演变过程。
碑林第四陈列室保存有宋至清代书法家的诗文真迹以及明、清时期有珍贵史料价值的碑石,还有一部分宋至清代的各种线刻画。
碑林第五陈列室主要陈列宋、元、明、清各代记述修庙、记功、修渠、补城等史实的碑石,是研究当代社会和地方史的参考资料。除此还陈列有清代马德昭的“虎”、“寿”、“福”等一笔而就的大型题字碑石,运笔有力,气势磅礴,给参观者以美的享受。
碑林第六陈列室陈列的碑石多是元、明、清各代的诗文碑石。其中元代赵孟 的《游天冠山诗碑》、明代董其昌的《秣陵旅舍送会稽章生碑》、清代康熙皇帝临米芾的《赐吴赫书》、林则徐的《游华山诗》等都很珍贵。
碑林第七陈列室是1982年新建的一个陈列室,专门保存宋《淳化秘阁贴》。在碑林徊转的个长廊上陈列着由魏至清的各代墓志。
石刻艺术室建于1963年,它收集了散失在陕西各地的西汉至唐代的石刻70余件,分陵墓石刻和宗教石刻两大类,按年代顺序陈列于此。
门票:30元
营业时间:08:00—18:00
陕西历史博物馆
The Shaan’xi History Museum
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了陕西出土的文物精品11.3万件(组),展室外面积达1100平方米。分为陕西古代史陈列、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三大部分。
陕西古代史陈列展出在陕西发现、出土的珍品3000余件,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大部分,分3个展室展出。陕西古代史陈列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它形象、系统地展现出自115万年前至公元1840年的陕西古代历史。
门票:35元
营业时间:8:00---18:00
半坡遗址博物馆
The BanPo Museum
半坡遗址是一个典型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这类遗存仅在黄河流域的关中地区就发现了400多处,因此,黄河流域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发源地之美称。
仰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1921年首次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故得名。仰韶文化属母系氏族公社制的繁荣时期,由于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常发现大量彩绘陶器,所以也被称作彩陶文化。据碳—14法测定,整个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约为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
半坡遗址是1953年春在建设施工中偶然发现的,现存面积约5万平方米,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3个部分。于1954年秋至1957年夏先后进行了5次发掘。发掘面积为1万平方米,共发现房屋遗址46座,圈栏2座,储藏物品的地窖200多个,成人墓葬174座,小孩瓮棺葬73座,烧陶窑址6座,以及大量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向我们生动地展现了6000多年前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半坡先民们的生产与生活情景。
第一展室主要展出在半坡遗址发现的生产工具,有石器、渔具、纹轮、骨针、鱼钩、鱼叉等,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半坡人生产活动的各种场面。
第二展室展出的文物反映出半坡人的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和各种发明创造。
门票:20元
营业时间:08:30---17:00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The Museum Of Emperor Qinshihuang’s Terra
—Cotta Warriors &Horses
1974年3月,临潼区晏寨乡西扬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发现了许多碎陶人,经考古工作者探测,这是一个长方形的秦代兵马俑坑。1976年通过钻探,在此坑的北侧20和25米处又发现了两处兵马俑坑。按照它们发现的时间把它们分别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个坑的总面积为22780平方米。
一号坑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宽62米,深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为坑道式土木建筑结构,东西两端各有斜坡门道5个,坑道内有10道2.5米宽的夯土隔墙,隔墙上架着粗大的横梁,再铺芦席、细泥和填土。底部以青砖墁铺。一号坑兵马俑按实战军阵排列。俑坑的东端是一个长廊,站着三排面向东的战袍武士俑,每排70件,共210件,手持弓弩,他们是一号坑军阵的前锋部队。长工廊南边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边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头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后卫。他们手持弓弩等远射兵器,担任整个军阵的警戒任务。在10道隔墙隔开的确良1个过洞里排列着38路面向东的纵队,每路中间都排列有驷马战车。陶俑全部身披铠甲,手持长兵器。它们是一号坑的主力部队。一号坑共有27个探方,根据每个探方里兵马俑排列的密度推算,全部发掘后可出土兵马俑6000余件,其中以步兵居多。
一号坑东端以北是二号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它是由4个单元内的4个不同兵种构成的一个典型军队,估计可出土驾车陶马350多匹,骑兵用鞍马100余匹,各种武士俑近1000件,木质战车89辆,是由步兵、骑兵、轻车和混编兵种共同组成的曲尺形军阵。这由来个小阵勾连组成。第一个小方阵是驽兵阵,发俑坑东边突出的大斗部分,共有驽兵330我。其中约160人铠甲跪俑分成8路纵队居于阵心,外围则有170们个战袍立俑作掩护。临阵时,立跪两种姿式可以轮番射击,使敌人难以靠近。第二个小阵即俑坑的南半部,包括1至8过洞,由64乘驷马战车组成,每乘战车上有一个御手,两个甲士,无隶属步兵,因而具有很高的运行速度和突击能力。第三个小阵即俑坑的中部,包括9至11过洞,是一个由战车、步兵和骑兵混编的纵队。它以19辆战车为主,260余个步兵为辅,产8上骑兵6和。第四个小阵即俑坑的北半部,包括12于是4过洞,是由战车6乘、鞍马和骑兵俑各124件组成的骑兵阵。四个单元有机联系构成一个大阵,又可以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自我保护能力强,反映快速。二号坑的四个单元中就有三个单元布有车兵,战车占到整个军阵面积的半数以上,证明在秦代车兵人为作战的主要力量。
三号坑在二号坑以西、一号坑以北25米的地方,平面呈凹面形,面积为520平方米,仅有4马1车和68个陶俑。它的东边是一条长11.2米,宽3.7的斜坡门道,与门道相对应的为一车马房,车马房两侧各有一东西向厢房,即南厢房与北厢房。共出土陶俑64件。这些陶俑的编组排列与一、二号坑不同。一、二号坑内的陶俑都是按作战队形排列,而三号坑内的武士俑则是环绕周壁面内相向夹道式排列。三号坑内武士俑所持兵器也与一、二号坑内武士不同。后者配备的有长射程的弓弩,近距离格斗的矛、戈、钺、剑等,而三号坑内只发现了一种无刃兵器铜殳。铜墙铁壁殳在秦代是一种专门用于仪仗的兵器。在北厢房内还发现有残鹿角一件,动物朽骨一堆。可能是专供战前占卜或祷战活动的场所。通观三号坑整个布局,它可能是整个地下军阵的指挥部——军幕。
陶俑最低为1.78米,最高为1.97米,轻重也不同,最轻的不到110公斤,而最重则达300公斤。为了使体形高大的秦俑保持重心平衡,秦代工匠们在每个陶俑的脚下加上一个踏板,使站立的陶俑更加稳固。
兵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把青铜剑,历经2000多年表面没有生锈,至今仍锋利无比,光亮如新。一次能划透20张纸,经鉴定系铜锡合金,并含有10多种其它稀有金属,表面有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化合物氧化层,表明曾彩铬盐氧化技术处理。镀铬技术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德国人发明的,而我国有2000多年前就开始在兵器上镀铬,实在令人叹服。
1980年月日2月在秦始皇陵西侧20米处,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按照发现的顺序,被子编为一号和二号铜车马。这两乘都是4马单辕,呈前后纵向列排,一号车应为古代的“高车”,赶车的御官和乘车人都站在车上。二号车叫“安车”,亦称“辒车京”,分为前御室和后乘室,两室之间隔以车墙,赶车人坐在前御室,主人坐在后乘室。二号车配有1500余件金银构件和饰物,显得华丽富贵。它可能是供秦始皇灵魂出游时乘坐的。一号车上配备有弓弩、箭、盾牌、驾车者带有官帽,说明这些车是用来保护后面的二号车安全的。
铜车马处处依照真车、真马、真人制作,除尺寸约为真车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处,其它都与真车、真马、真人无异。铜车马大小由3400个零部件组装而成。车长3.17米,高1.06米。铜马高65—67厘米,身长1.2米,重量也各不相同,最轻的为177公斤,最重的212.9公斤。车、马、人总重量达1243公斤。主体为青铜器铸造而成。车马的金银装饰品共计1720件,金银器总重量达7公斤。铜车马是我国时代最早、驾具最全、级别最高、制作最精美的青铜器珍品,也是世界考古中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门票:90元
营业时间:08:00—18:00
华清池
The Huaqing Pool
华清池位于骊山脚下,自古以来就是沐浴疗养之地。据载,西周曾在这里建过“骊宫”。秦时砌石筑池,取名“骊山汤”。汉代扩建为“离宫”。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此修建“温泉宫”公元747年,唐玄宗命环山筑宫,宫同建城,改为“华清宫”,其汤池亦称“华清池”,此名沿用至今。
华清池水能治病,远在2000多年前就被人们发现。据传,秦始皇在这里遇见“神女”,欲行无礼,神女恼怒,唾他一脸,唾处立即生疮,始皇恐,忙作忏悔,神女便让他用温泉水冼之而愈。过去历代帝王均在此筑宫,游宴作乐。唐时,每年十月,唐玄宗携带杨贵妃姐妹,前往华清宫,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回长安。
唐代的华清池毁于“安史之乱”。现在的华清池只是唐朝华清宫的一小部分。今天我们看到的华清池是在清代重建基础上不断整修扩建而成的,占地面积85560平方米。
进华清池的西门,迎面可以看到九龙池、莲花汤和飞霜殿等,都是1959年按唐代建筑风格恢复重建的。
飞霜殿在唐代是玄宗皇帝和杨贵妃的寝殿。当时殿前的汤池之中,整日雾气升腾。每当冬季大雪降临,宫内玉龙飞舞,银装素裹,唯独飞霜殿前,化为白霜,故此得名。
飞霜殿前的九龙汤,相传在很古的时候,关中大旱,玉帝命老龙率8条小龙降雨。当旱象刚刚消除,众龙麻痹松懈,致使旱情再度加剧。玉帝一怒之下,便将众小龙压在玉堤之下,并在堤两头各压晨旭亭和晚霞亭,使众小龙终日口吐清流为民灌田。又将老龙压在玉堤上端的龙吟榭下,使其尽职尽责监视众小龙。九龙池由此得名。
九龙池西侧的九曲回廊直通如同龙船浮于水面的石舫。石舫上有当年玄宗皇帝的御汤“九龙汤”。九龙汤当时手莹白的白玉石砌成,石面皆隐起鱼龙花鸟之状,池中有一双用白玉雕成的才出水际的并蒂莲花,泉眼自瓮口涌出,喷注到白莲上,所以御汤也叫莲花汤。华清池内的骊山温泉水源及西安事变旧址五间厅都位于华清池东
门票:40元
营业时间:08:00—18:00
乾陵博物馆
The QianLing Museum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的合葬陵。因在长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称乾陵。唐高宗李治系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九子,生于公元628年。因得其母舅长孙无忌的帮助,被选为太子。公元649年太宗死后即位,他因体弱多病,实权操在皇后武则天手中,高宗在位34年,公元683年死于洛阳观贞殿,葬于乾陵。
武则天,名 ,山西文水人,武则天一当上皇后就参与朝政,公元690年,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在位21年,公元705年,传位于中宗李显,尊号“则天大圣皇帝”,不久死于洛阳上阳宫,后与高宗合葬于乾陵。
乾陵建于684年,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比较完整的陵墓之一。乾陵的地面设施遗留至今的主要是陵墓石刻,这些石刻大都集中在朱雀门外,从南面的第一对土厥起,向北有华表、翼马、朱雀各一对,石马五对,石人十对,内城四门外有一座石碑,左为“述圣纪碑”,因碑石七节,人称“七节碑”。上层为屋形碑首,中间五节为碑身,下层为碑座。碑通高6.3米,每边宽1.86米。碑文为弄则天撰,中宗李显书,8000余字,内容是颂扬高宗李治的文治武功。右为“无字碑”,高与“述圣记碑”同,宽1.8米,厚1.3米。碑额刻有八条螭首,两侧刻有线雕大龙云纹。初立时,全碑未刻一字,故称“无字碑”。究其原因,一说表示武则天“功高德大”取论语中“民无得而名焉”之意;一说表示武则天雍容大度,立此碑,让后人去对自己评说;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此碑乃唐中宗所立,他既不满武则天的独断专行,不愿违心地恭维她,又不愿以一个儿子的身份对母亲提出非议,故而立下此碑。不管怎么说,在帝王陵前立无字碑,在我国历史上还是仅有的。
永泰公主名李仙蕙,字秾辉,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中宗李显的第七女,嫁于武则天的侄孙驸马都尉武延基。公元701年,死于洛阳,年仅17岁。于706年与武延基合葬于乾县北塬,陪葬乾陵。
章怀太子墓位于乾陵东南约3公里处,章怀太子名贤,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次子,在高宗的子女中较有才华的一个。
依永泰公主墓而建的乾陵博物馆内收藏着从乾陵陪葬墓内(主要是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出土的众多文物,这3座墓在五代至北宋时虽已被盗掘,但仍遗留大量的陶瓷器皿、唐三彩、俑及墓志铭等随葬器物。三彩马中,形体最大的要数章怀太子墓出土的一具,高72厘米、长80厘米。各种三彩俑的姿势各不相同,造型十分生动,其中有几十个铠甲骑马俑,是文物中罕见的珍品。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我的家乡小学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1我的家乡在陕西汉中,是一个风景如画的旅游胜地,素有“西北小江南”的美称。这里的景点可多了,有褒河栈道·红寺湖·南湖·兴元湖······其中最具有特色的风景区就是江滨公元了。江滨公园坐落在汉江河堤的两岸,那儿鸟语花香,美不胜收。首先,看到的就是那一棵棵排列整齐,郁郁葱葱的柳树,微风吹过,宛如少女在摆动着纤柔的腰姿,又像一个个纯朴可爱的卫兵守护着公园。走入公园内,一片绿色的海洋进入你的眼帘,清新的空气令人陶醉。那绿油油的草坪仿佛一张巨大的地毯,散发着阵阵芳香;
各种颜色的花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奇斗艳。走在人工小路上,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一边吸收新鲜的空气,可真让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啊!再往前走,是一大片苍翠挺拔的竹子,啊,真美呀!竹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青翠欲滴。走进竹林里,就像到了天然的空调房,凉爽宜人,让人无比惬意。离竹林不远,还有一个健身广场。里面有许多健身器材和运动设施,每逢早晚和周末,来这里健身的人络绎不绝。穿过健身广场你会发现一个人工小水池,里面的水清澈见底,各种各样的观赏鱼尽情地在水里玩耍,一会儿一动不动,呆若木鸡;一会儿东蹿西蹿,相互追逐;一会儿浮出水面,与游人互动,一会儿沉入水底,吹出一串串水泡。每到夏天,一些小孩,就会光着脚丫子在里面嬉戏打闹,与鱼同乐。其实,我家乡的美丽远远不止这些,想来旅游吗?心动行动,我的家乡——美丽的汉中欢迎您的到来。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2俗话说:有山有水才是好地方。我的家乡南京就是这样一个好地方,不但有美丽的紫金山,还有迷人的玄武湖。
我很幸运,我家不但离山很近,离湖也不远,步行大约20分钟就到湖边了。
湖边有一个美丽的花坛,每次去湖边散步,我总能闻到了一阵阵花香。花儿一朵朵、一簇簇地向我张开了笑脸。“她们”婀娜多姿: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初放、还有的怒放着……“她们”颜色各不相同,有金灿灿、有红彤彤的、有白花花、还有晶莹剔透。
再往前走,我就到了玄武湖“亲水台”。那里可是赏鱼的好去处。微风吹来,湖水穿上了细细的百褶裙。清澈的湖水中有一群群鱼儿自由自在地畅游着。它们有的三五成群,追逐嬉戏,好像顽皮的孩童;有的二鱼结伴,碰碰头再碰碰尾,好像一对对情侣卿卿我我;有的独自一人,好像遇到了什么伤心事……看着这些鱼儿,和“他们”说说悄悄话,我的烦恼就会烟消云散。
我的家乡南京值得写的地方很多很多。它可是六朝古都、历史名城。这里有着说也说不完的历史故事,有着看也看不够的历史名胜。还有,听到名字就让人垂涎欲滴的特色小吃:水晶汤包、桂花鸭、麻辣烫、梅花糕……还有新建的奥体中心、绿博园、南京三桥、市中心图书馆……
我爱我的家乡,爱它的山,爱它的水,爱它的历史文化……长大以后,我要用我的智慧和汗水,让我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3
在山东半岛,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闻名中外,那就是我的家乡世界风筝都潍坊。
潍坊,是风筝的故乡。潍坊的风筝造的精妙绝伦,惟妙惟肖,特别是杨家埠风筝,更是巧夺天工。风筝是潍坊的精华,他从战国时期一直流传到现在,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每年四月的20日到25日,就是一年一度的国际风筝盛会,到那时候,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回来到我们潍坊参加风筝会,风筝会从1984年就开始举行,今年已经是第24届了。我看着那漫天飞舞的风筝,不禁想起了著名诗人郑板桥写的一首诗:
纸花如雪满天飞,
娇女秋千打四围。
五色罗裙风摆动,
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坊的风筝造型众多,形态各异。有沙燕风筝、龙头蜈蚣、蝴蝶风筝真是无与伦比呀!
白浪河是潍坊的三条河中最长的一条,它是我们潍坊的母亲河。白浪河就像一条绿色的绸带,环绕着潍坊。白浪河的河水碧波荡漾,真是百帆荡漾波浪翻,一河清乳润两岸啊!
潍坊的人民公园也有一番风光。来到人民公园,沿着蜿蜒小路,漫步在幽幽的林荫之间,眼前奇花异草扑面而来。百花争奇斗艳,一朵朵、一丛丛,花香沁人肺腑。加上园内奇石累累,曲径通幽,亭台水榭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如今,在改革的.新浪潮中,家乡在改变。高楼大厦更雄伟了,马路更宽了,家乡的一切都在变,而且变得更美了!
我为我的家乡而感到自豪,我爱我的家乡风筝之都潍坊。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4我的家乡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许多名胜古迹,有古景台、归元寺、十里江滩、东湖,磨山、黄鹤楼……数不胜数。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水横贯市境中央,把武汉分成三镇,形成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区分成了几百个大小不一的湖泊,特别是东湖,湖面很大,湖边风景非常优美,许多游客都来这里游玩,欣赏这里的樱花。樱花一团一团犹如云霞,白的如雪纯洁,红的像火,粉的娇嫩得像姑娘,灿烂若云霞的单瓣樱花,雍荣华贵的重瓣樱花,还有婀娜多资的垂枝樱花,樱花们争相绽放笑颜,繁花醉人的情景真的让人舒服。长江上有六座长江大桥,它们是长江一桥,二桥,白沙洲大桥,天兴洲大桥,军山大桥,阳逻大桥。座落在长江上的这些大桥我最喜欢天兴洲大桥,因为它是双向六车道,公路铁路两用的,上下两层,汽车,火车都通畅,我心里不禁惊叹造桥技术怎么那么厉害。
武汉的热干面是全国闻名的小吃,是武汉人的最爱,它的制作方法是先将面条基本煮熟,然后捞起来排油摊凉,吃时再在开水内滚烫几下,沥水,加上芝麻酱、虾米、葱花、酱萝卜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匀。上口时香气扑鼻,耐嚼有味,吃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
我爱我的家乡——武汉。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5我的家乡在南丹,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在南丹人民坚持不懈的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家乡的面貌,使南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像芝麻开花般――节节高。
以前的南丹只有窄小、脏乱的街道,如果你不巧地走在路上,那你便会被那阵尘土吞噬。房屋铺店零乱、矮小,街道上随处都可以看到果皮纸屑。现在的南丹变化可大了:经过多年的城乡改造,柏油路又宽又干净,房屋铺店宽敞、有序,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密密耸立在道路两旁,还建了3个广场,早晨人们迎着日出在广场上晨练,晚上在广场上嬉戏、跳舞。
家乡近几年进行了植树造林,光秃秃的荒山披上了绿装,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桂花飘香,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而且,街道两旁的各种商店、饭店、娱乐场所比比皆是,商场内物品齐全,琳琅满目,到处都是应有尽有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几年来,南丹修建了几处旅游风光如:感恩洞,一洞一世界,感恩洞让人学会了感恩:感谢上帝的灵感和智慧,让大地蕴藏太多神奇;感谢我们内心的热爱,让感恩的心永远保存下来;感谢我们的祖先,让富足从视觉开始驶进我们的灵魂深处……家乡还修建了体现白裤瑶文化遗产的民族村,白裤瑶们每到过年过节就会吹牛角、敲铜鼓、跳铜鼓舞、 打陀螺……
说到南丹,不能不想到南丹稀有的矿产资源,因为那些金属和矿是南丹富裕的源泉,其中锡储量144万吨,居全国之首,故而南丹才有锡都之称。
家乡变了,变得更美了;家乡变了,变得更现代化了;家乡变了,变得更高科技了!家乡南丹只是祖国的一小部分,家乡的变化只是祖国发展的缩影。我身边的巨大变化不正反映了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吗?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6我的家乡是汕尾,汕尾,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莲花山南麓,东临揭阳市惠来县,西连惠州市惠东县,北接河源市紫金县,南频南海,全市总面积5271平方千米,辖1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2个县。
汕尾文化底蕴深厚、是潮汕文化、闽南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汇地,文化多元而兼容,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史历史名人彭澎、谢非、马思聪、钟敬文的故乡,汕尾有七个国家级,1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白字戏,西秦戏,正字戏是我国稀有剧种。陆丰的滚地金龙皮影戏,英歌舞,汕尾的渔歌,陆丰的麒麟舞,钱鼓舞,昨天的高警灯丰富多彩,而富有本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已融入旅行,著名景点有凤山祖庙、莲花山、玄武山、红海湾、红宫红场观音岭等,这些景点深受游客喜爱。汕尾还是青梅之乡。
汕尾的特产是先查一下擂茶是汕尾省沿海一带乡镇的习俗。吃擂茶时新疆绿茶叶熟花生米芝麻一起放进擂钵,用擂槌来回搅拌捣碎成粉末,然后将煮沸的开水冲入擂茶。吃围场的习惯,古已有之。
“菜包粿”皮薄馅多味浓,嫩滑喷香,十分可口,用调味酱料蘸起来吃真是一种享受。这种点心最早的时候叫菜包,意义把“财”包起来。从前,到了农历的大年30,家家户户都做菜包招待客人,由此祝愿一年四季五谷丰登,正月二十是地主老爷诞家家户户做菜包,办酒席,拜请神明后,宴请亲朋好友。
我的家乡就介绍到这里了。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7我生在任县,长在任县,全部的爱都在任县。
听奶奶说;“我小时候,我们家门前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杨树 ,来我们家的人,全凭这棵树做记号,才找到我们家。”是呀!放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高大的杨树掩映着的一幢房子。好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孪生姐妹,显得十分融洽。走近细看,那经风过雨的大铁门显得更老练而沧桑。
再去看看别处的风景吧!走在田间的小路上,看那棉花,看那玉米。哈哈,瞧那玉米一点也不谦虚,昂着高高的头,好像在给棉花是威。他那微黄的头发,给他拿单一的绿衣,增添了色彩。
公路两边的柳树好像在梳理自己的头发。风一吹,她便显露出了那婀娜的身姿。
现在,任县不仅处处有绿带,而且有很多美丽的景色,比如:人们的美好心灵;晚上的景色。
在这里人们都彼此友好。有一次,我家的垃圾大袋装满了,放在门外,想待会去倒垃圾。没想到再次到垃圾时,发现袋子消失了。原来我们西家倒垃圾时,正好看见了就一起倒了。这件事虽然不大,但它反映了家乡人们美好的心灵。
一到晚上,当第一颗星星爬上天空时,开始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天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美丽的霓虹灯依序亮起来。那不同色的光辉令人神往。
啊!美丽的家乡,我永远爱你。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8我的家乡在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的一个角落,哪里有着宽阔的草地,有着蔚蓝的天空。在树丛里你会看到我的童年,那一个个小脚丫印在泥土里,一阵阵欢快的笑声在不停的回响着。家乡的一景一物都让我怀念。我家乡的屋子前,有一片宽阔的菜地,那是我的爷爷奶奶长期劳动的地方,我的爷爷奶奶一年四季都在不停的劳动,菜地里有菜成熟了,都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
一次家乡挂起台风,那一天集市里都没有人愿意出来摆摊卖菜,我们都呆在家里着急,每个人的肚子都在“咕咕咕”的叫,爷爷也不知去了哪里?忽然爷爷拿了一筐白菜来,我们都呆住了:哪来的白菜啊?后来才知道是爷爷从菜地拿的。有这个菜地倒方便了很多。
我的家乡有着一座座高山,清澈的湖水。在夏天里是最有趣的,约着小伙伴们一同去爬山。可能你会觉得大热天里去爬山很无聊,会流的满身是汗,但这偏偏是一个准备的运动,当你爬上山顶,向下俯视,你一定会高呼起来,由于你见到了多么壮观的家乡。接着以能来到我们家乡的湖水,常年来我家乡的湖水都非常清澈,你能在哪儿游泳,假如你觉得渴,你能用你的双手捧起湖水来喝。我的家乡一年四季充满欢快、充满幸福。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好好读书,以后要更好的建设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9我的家乡是美丽的富平,这里盛产柔滑可口的柿子和皮薄肉脆的苹果,也是珍贵的墨玉的生产地。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富平县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总土地面积1233平方公里。东邻蒲城、渭南,南接西安市临潼区、闫良区,西连耀县、三原,北依铜川市,地理位置优越。
就在这个县城间,还有一些漫长的历史呢,我不妨来讲一讲。
富平县,建制始于秦代,迄今已有2400余年。公元前7世纪末,周室衰微,西戎南侵,平王东迁,移都洛邑,将迤山划辖秦国。随着秦国势力的不断扩张,秦厉共公二十一年始在频山以南设置频阳县治。秦统一全国后,以频阳属内史。西汉高帝时,以频阳县属河上郡。另于县境南部设置怀德县,两县均属内史。景帝时,两县同属左内史。武帝时,又以两县归属左辅。新莽时,两县属列尉大夫。东汉时,并怀德县入频阳县,属左冯翊。三国时,归属曹魏,仍称频阳县,属左冯翊。西晋时,自彭原界徙富平县治于怀德故城,与频阳县并存。东晋时,富平一度为苻秦所统治,曾在频阳县境内设置土门护
军。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撤土门护军,将其辖地并入同官县,迁北地郡至泥阳县所属通川;又并泥阳县于富平县。现在的富平高楼耸立,美丽而又和谐;现在的富平欢乐众多,文明而又富饶。是一个欢乐的花园城市。
听完这些简介,大家应该对富平有所了解,相信不久的将来,富平也会像他的名字一样,既富有,又平安。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10我的家乡很平静,很美丽。别人有可能觉着我的家乡太差了,可是我觉得这里就是最美好的地方,我们这里没有城市那么繁华,但这里有的是我的童年,有那最纯粹的快乐的笑声,这里有我那亲爱的邻居,我希望这快乐的笑声,美好的回忆永远在我们身边,永远,永远……
我家后面有一座大山,上面有许多的花花草草,树木。这座山的最高峰,也就是我生日要去的地方,为什么呢?是因为我认了一个干爸,所以就这样了,呀!我差点给忘了,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家长也会有错,我折了一根树枝,上面的我不知道什么花,于是问爸爸,爸爸说这是梨花,可是我觉得像野苹果树上的花一样,谁知一问别人是苹果树上的花。
我家门前有一条长长的宽宽的路,这条路一直连接到广场,这个广场的两边种的还有玫瑰花呢!玫瑰花的右边是一片树林。这里的小朋友都喜欢在这里玩耍。
这里很缺水,而且有很多工厂排出的烟,有很多车辆排出的废气,地上有许多垃圾。今年干旱使玉米都卷叶了。
我希望以后,这里不缺水,工厂能不排出烟,地上没有垃圾,庄稼也不在卷叶了。
我希望广场上有健身用的东西,地里有浇水的工具,路旁要有垃圾桶,这里要多一点花草树木,有卖菜的超市,这样就不用跑太远去买菜了。
我爱你!亲爱的家乡,谢谢你给我那美好的回忆,给我那么一个美好的童年,我祝福你越变,越美好!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11我的家乡——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是华中重镇,九省通衢’武汉位于江汉平原”有13个区两个开发区’人口830万‘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武汉的山美,水美’人更美'我爱我的家乡——武汉‘
武汉的山美武汉有龟山:蛇山和磨山等名山’当年“毛主席在这里留下了。龟蛇锁大江‘的豪迈诗句"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黄鹤楼就座落在蛇山上它共有五层“高50多米:黄鹤楼内有仙鹤”龙凤、龟蛇等青铜像;陶瓷壁画及古乐编钟;供游人赏玩: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白云黄鹤"写下了千古绝唱”其中;以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最为著名: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武汉的水美”武汉又号称'江城/。长江和汉江交汇把武汉分隔成了汉口“汉阳“武昌三镇‘磨山脚下的东湖比杭州西湖大5倍/它大湖连小湖小湖又通湖;万顷碧波:清澈见底东湖与磨山湖山相映:绮丽多姿'长江之滨的武汉江滩是全国最大的江滩;吸引了众多市民在这里游玩休憩'
武汉的小吃享誉全国‘精武路的鸭脖子”吉庆街的大排档,户部巷的早点等等'不吃蔡林记的热干面:就等于没来过武汉,热干面上加入芝麻酱'小葱“胡萝卜丝;香气四溢。味美爽口“让人吃了一碗想两碗!!
武汉的人更好,近年来,武汉人以自己的勤劳和聪明才智建设着武汉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武汉”随着武汉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人也更美了。武汉市民人人争当文明武汉人”武汉这个公认的三大火炉之一:也随着环境的美化/开始逐年降温了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12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杭州,这里有美丽的景色,现代化的建设,美味的食物,还有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
名扬天下的当然就要数西湖了,春天,她像一个娇羞的少女含苞待放,花红柳绿;秋天,她变身职场女郎,浑身散发这迷人的桂花香让人心旷神怡;冬天,她成为了高冷女神,雪西湖的美景与断桥残雪的奇景让人流连忘返,欲罢不能。
不过我最喜欢的是夏天的西湖,她就像一个火热的桑巴舞者跳着热情四溢的舞步,深深吸引着人们。满池的荷花就像一个个浓妆艳抹的舞娘争相斗艳,有的火辣盛开,有的翩翩起舞,有的含苞欲放,如同诗句中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果实是莲子,每当夜晚临近,西湖里的船娘们划着小船出来采莲,水里的鱼儿穿梭在莲叶间好不快活。泡上一杯龙井,买上一把莲蓬,休闲地享受西湖边的傍晚是多么的惬意,剥一颗莲子放入嘴里开始是一阵涩涩的味道接着是一点点的苦味,最后留给我的却是满嘴的甘甜和清香,爸爸告诉我:那苦味是莲心,你现在的学习就像吃莲心,苦过以后就会换来满嘴的香甜,这就叫先苦后甜。
夏天的杭城是非常炎热的,但即使是这样也阻挡不住国内外游客的慕名而至,是啊,这是座多么迷人的城市啊,除了迷人的西湖,现代感十足的钱江新城和未来科技城,白墙黑瓦的南宋御街,古色古香的灵隐寺,让时间在这里交汇,让我们在这里“穿越”。杭州还有无数的美食“西湖醋鱼、糖醋排骨、东坡肉”西湖逛累了,不用去特意找大商场的美食城,随便走进一家路边的小店都能吃到地道的杭帮菜。
真的是“吃在杭州、住在杭州、创业在杭州”。我想我会永远爱我的家乡,也相信她的明天也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美!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13我的家乡在从化,从化是一个大城市,是一个最适宜种荔枝、黄皮、龙眼等水果的好地方。我最喜欢家乡的荔枝了。
初夏,荔枝成熟了,犹如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上,直把树枝压得弯弯的,有些比较矮的树,果实还碰到地了。当你把壳一剥,一颗雪白含籽的荔枝肉立刻映入你的眼帘,而里面的汁水也会顺着你的裂缝流出来。张开嘴巴,把荔枝往嘴里一塞,再轻轻一咬,那酸甜可口的滋味简直让你停不了口。有种荔枝的人家,每当荔枝成熟后,都会热情地邀请朋友去分享。那个时候,都会泡上一壶盐水,在吃荔枝之前,都会先让朋友喝上一杯盐水,因为“一颗荔枝三把火”,盐水可以“灭火”。
我有一个很勤劳的叔叔,他有一座山,山上种满荔枝、龙眼、黄皮等。每个星期他都去巡逻一下,一旦发现有虫,他就杀虫;一旦发现有杂草,他就拿着弯刀去割草。也许是叔叔悉心照料果实的缘故,他种的荔枝十分好吃。每年,他都会邀请我到他那里摘荔枝。如果刚好碰上一些事不能让我一同去的时候,我都会使出万事万灵的“纠缠功”,使妈妈忍无可忍,最后只能答应我的要求。摘荔枝是我们家乡的一件乐事。每当我们的叔叔阿姨们邀请我们去摘荔枝时,我都会和一群和我年龄差不多大小的小孩拿着剪枝的剪子和一个箩子,兴高采烈地上山去摘荔枝。每当下山时,我们就会满载而归。
从化荔枝好吃,又是从化人勤劳的代表。我喜欢家乡的荔枝。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14我的家乡不大,但是它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的地方。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历史文化名城赣州。
可能有的人会说,赣州这么小的城市,何足挂齿。如果你那么想,你就错了。赣州早在宋朝时就闻名天下,有“宋城”的美名之称。听大人说:明太祖朱元璋为统一天下,亲征攻赣州。由于赣州三面环水,固若金汤,围攻数月,无法攻克。于是朱元璋就用水攻,但还是攻不下。于是他请求军师刘伯温,刘伯温带他到峰山上一看。朱元璋恍然大悟,原来赣州市像一只乌龟一样。于是刘伯温告诉朱元璋,要将赣州的四只脚用钉子钉住,再放水淹。朱元璋照做,果然一举攻下赣州。
清晨,赣州犹如还在睡梦中的小宝宝,万籁俱寂,无声无息。但是,转眼间,她又好似一个喧闹的大市场。上班的车辆,上学的人群,买菜的主妇,散步的老人,此时都像一只只小蚂蚁,在这个小城市汇集。
下午,赣州烈日炎炎,骄阳似火。原本喧闹的广场,早已烟消云散。原本拥堵的交通,早已寥寥无几。就这么,一直沉睡着,直到夜幕降临……
天色稍晚,夜幕降临。赣州又从寂静的状态苏醒过来。声音繁多,杂乱无章。有:炒菜的,汽车喇叭,自行车玲……这声音虽然嘈杂,但如果你坐下来,静静地听上一小会,你会觉得世界如此美妙,居然又怎么好的乐曲,使人心旷神怡。
最后,再让我用一句和谐的话来赞美我的家乡吧!赣州,你是我成长的摇篮,我永远爱你。
我的家乡小学作文15俗话说:“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但我觉得还是我的家乡最美丽,因为那里有许许多多非常茂盛的树,如:松树、栎树、槐树等等,它们几百里连成一片,多么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啊!
我的家乡四季如春,一片片绿色的田野,而且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
春天,到处都是铁架棚,铁架棚像一座座部落里的城墙,是用塑料布包起来的,棚里有好多好多“小士兵”,而“小士兵”就是马上就要发芽的种子了。
夏天,遮盖的塑料布终于被取了下来。塑料布刚取下来,就能看见小西瓜姐姐金灿灿的脸蛋;小西瓜越长越大,不久后,就变成又大又圆的样子了。
秋天,村子里都是水果的香气,吃货们早就被香气吸引住了。果树好似被油漆刷了一遍似的,那红透了的苹果,都可以跟颜料相媲美了。还有随处都可以见到的葡萄藤,上面挂满了葡萄,秋天的葡萄不说是紫,可以说是黑了。
冬天,村子穿上了雪白的棉袄;盖上雪白的被子,也开始冬眠了。忙了一年的农民们终于可以“放假”了。
最吸引我的是“树燕湖”了。
你知道为什么叫“树燕湖”吗?哈哈,你不知道吧,我来告诉你这“树”四季都是郁郁葱葱,品种非常之多。走进树林里会让我心旷神怡,仰头看着天空让人有种神飘飘的感觉;“燕湖”是指燕子冬天赶去南方时在这栖息的景象。一到冬天,每天都会有几十只燕子来湖边栖息呢。
你觉得我的家乡怎么样?如果好的话,就把你的家乡也介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