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陶瓷标准以及耐磨陶瓷的特点
耐磨陶瓷可以说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的陶瓷类型,因为耐磨陶瓷和其他普通的陶瓷不一样,它在耐磨的程度上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所以有很多家庭或者工厂或者展厅都喜欢使用耐磨陶瓷。耐磨陶瓷总的来说就是性价比比较高。对于很多工厂来说,做耐磨陶瓷也是他们现在日渐趋向的一个方向。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耐磨陶瓷的一些标准,让大家能够在生产和购买的时候有一定的鉴识。
什么是耐磨陶瓷
耐磨陶瓷是以AL2O3为主要原料,以稀有金属氧化物为熔剂,经一千七百度高温焙烧而成的特种刚玉陶瓷,再分别用特种橡胶和高强度的有机/无机粘合剂组合而成的产品。
耐磨陶瓷标准
吸水率:带有气孔的干燥材料中所有开口气孔所吸收的水的质量与其干燥材料质量之比,用%表示。
体积密度:带有气孔的干燥材料的质量与其总体积的比值,用g/cm3或者kg/m3表示。
常温抗折强度:在常温下,以规定的加压速度施加载荷,制品在破坏之前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用Mp表示。
常温耐压强度:在常温下,规定尺寸的长方体试样在三点弯曲装置上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用Mp表示。
莫氏硬度:表示矿物硬度的一种标准。应用划痕法将棱锥形金刚钻针刻矿物的表面而发生划痕,习惯上矿物学或宝石学上都是用莫氏硬度。用测得的划痕的深度分十级来表示硬度:
维氏硬度: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
耐磨陶瓷性能特点
1. 硬度大
其洛氏硬度为HRA80-90,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远远超过耐磨钢和不锈钢的耐磨性能。
2. 耐磨性能极好
经中南工大粉末冶金研究所测定,其耐磨性相当于锰钢的266倍,高铬铸铁的171.5倍。在同等工况下,可至少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十倍以上。
3. 重量轻
其密度为3.6-3.9g/cm3,仅为钢铁的一半,可大大减轻设备负荷。
4. 粘接牢固、耐热性能好
耐磨陶瓷片最好采用高强度陶瓷结构胶粘贴,可确保陶瓷在高温下长期运行不脱落。该粘合剂系安阳市中原陶瓷有限公司合作企业联合开发的专用胶,在350℃下可长期运行不老化。
总结:小编在上文就为大家介绍了有关耐磨陶瓷的一些情况,总的来说耐磨陶瓷的标准是有一些数字性的规范化管理的。因此各位在购买耐磨陶瓷的时候,可以先看看这一款陶瓷的产品证书,然后通过其中的一些参数的鉴别,我们就能判断这到底是不是耐磨陶瓷。除了给大家介绍了耐磨陶瓷的标准以外,小编还给大家介绍了耐磨陶瓷的特点以及其他的一些情况。
常温耐磨陶瓷片胶用于120℃以下受灰粉冲刷设备及遭受物料强烈冲刷或冲蚀磨损的设备粘贴耐磨陶瓷片的粘贴。耐磨陶瓷片在设备顶面及立面的粘贴。初粘力强,施工过程中不用磁铁或其他支撑措施而不脱落。
本产品广泛用于耐磨陶瓷片的粘贴,特别是火电、钢铁、冶炼、机械、煤炭、矿山等行业遭受强烈粉料冲刷或浆料冲蚀磨损严重的设备粘贴耐磨陶瓷片。特别适用于高温工况耐磨陶瓷片的粘贴。
磨煤机出口管道、排粉机内壳、钢铁厂除尘系统、风管弯头等处耐磨陶瓷片的粘贴。
耐磨陶瓷片施工
使用方法
1. 表面处理:打磨或喷砂清除被粘物表面的灰尘、油污及锈迹,最后用清洗剂清洗。
2.配胶:按A:B(质量比)=1:2将两种组分混合均匀。
3. 施胶:将调好的胶均匀涂敷于待粘物表面。
4. 固化:常温24h完全固化或常温2h后加热至80℃保温4h完全固化。
陶瓷片胶
一般瓷砖耐磨度分5个等级。瓷砖的优劣度级别是通过对应的指标来判定的,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有耐磨度、吸水率、硬度,而在众多的标准中,配度(也叫耐磨度)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它表明面砖容易磨损的程度,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五度。等级越高耐磨的性能越好,随之使用的场景也会不同。
一、瓷砖的耐磨度级别
1、Ⅰ度:这一级的瓷砖耐磨损率最低,一般用于展示、墙面及活动极少的地方。
2、Ⅱ度:这个级别的硬度要大于上一级的瓷砖,浴室、卧室等没有硬度摩擦的地方使用。
3、Ⅲ度:对于人员流动大的地方,最好选用Ⅲ度以上的瓷砖,如客厅、厨房。
4、Ⅳ度:用高耐磨度可以形容这一级别的瓷砖。在豪华住宅的门厅、走廊以及公共场所使用比较适合。
5、Ⅴ度:Ⅴ度的划分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但从理论上讲,具有超耐磨度,一般用于非家庭环境中,如机场、车站等
二、瓷砖的吸水率
吸水率也决定瓷砖的使用。吸水率高的瓷砖一般来说孔隙小,致密度低;相反,吸水率低的瓷砖致密度一般都比较高。墙面与地面的吸水率不同,各个家庭空间要求的吸水率也不同。
三、瓷砖的硬度
硬度: 瓷砖中的上品一般硬度较高,韧性强,不易破碎。
四、如何选购瓷砖
1、将砖置于平整面上,看其四边是否与平整面完全吻合,同时,看瓷砖的四个角是否均为直角。瓷砖应无凹凸、鼓突、翘角等缺陷,边长的误差不超过0.2---0.3毫米,厚薄的误差不超过0.1毫米。
2、用瓷砖的残片棱角互相划痕,查看破损的碎片断裂处是细密还是疏松,是硬、脆还是较软,是留下划痕,还是散落的粉末,如属前者即为上品,后者即质量差。
3、好的瓷砖印花工艺较好花纹、图案色泽清晰一致,工艺细腻精致,无明显漏色、错位、断线或深浅不一致的现象
4、瓷砖的色泽要均匀,表面光洁度及平整度要好,周边规则,图案完整,从一箱中抽出四五片察看有无色差、变形、缺棱少角等缺陷。
5、将水滴在瓷砖背面,看水散开后浸润的快慢,一般来说,吸水越慢,说明该瓷砖密度越大;反之,吸水越快,说明密度稀疏,其内在品质以前者为优。
6、便宜的瓷砖,在瓷砖不和都会散布一些不不均匀的黑点,格外是色彩对比深,色泽散布不均匀,这是这些瓷砖去掉杂质和除铁没有除干净。
以上就是关于瓷砖耐磨度分成几个等级以及如何选购瓷砖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大家所帮助。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干压瓷质砖的定义、技术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产品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贮存和订货。
本标准适用于吸水率平均值E≤0.5%的干压瓷质砖。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3810.1--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部分:抽样和接收条件(idt ISO 10545-1:1995)
GB/T 3810.2--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idt ISO 10545-2:1995)
GB/T 3810.3--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量的测定(idt ISO 10545-3:1995)
GB/T 3810.4--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4部分:断裂模楼和破坏强度的测定(idt ISO 10545-4:1994)
GB/T 3810.5--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idt ISO 10545-5:1995)
GB/T 3810.6--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idt ISO 10545-6:1995)
GB/T 3810.7--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7:1996)
GB/T 3810.8--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8部分:线性热膨胀的测定(idt ISO 10545-8:1994)
GB/T 3810.9--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9:1994)
GB/T 3810.10--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湿膨胀的测定(idt ISO 10545-10:1995)
GB/T 3810.11--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1:1994)
GB/T 3810.12--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2:1995)
GB/T 3810.13--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3:1995)
GB/T 3810.14--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idt ISO 10545-14:1995)
GB/T 3810.15--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5部分:有釉砖铅和镉溶出量的测定(idt ISO 10545-15:1995)
GB/T 3810.16--1999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6部分:小色差的测定(idt ISO 10545-16:1995)
GB/T 9195--1999 陶瓷和卫生陶瓷分类及术语
GB/T 13891--1992 建筑饰面材料镜向光泽度测定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的术语定义按GB/T 9195解释。
4 技术要求
4.1 尺寸偏差
4.1.1 长度、宽度和厚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4.1.2 每块抛光砖(2或4条边)的平均尺寸相对于工作尺寸的允许偏差为±1.0mm。
4.1.3 模数砖名义尺寸连接宽度为(2~5)mm1),非模数砖工作尺寸与名义尺寸之产间的偏差不大于±2%(最大±5mm)。
注:特殊要求的尺寸偏差可由供需双方协商。
4.1.4 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4.1.5 抛光砖的边直度、直角度和表面理事度允许偏差为±0.2%,且最大偏差不超过2.0mm。
4.2 表面质量2)
优等品:至少有95%的砖距0.8m远处垂直观察表面无缺陷;
合格品:至少有95%的砖距1m远处垂直观察表无缺陷。
4.3 物理性能
4.3.1 吸水率3)
陶瓷砖的吸水率平均值不大于0.5%,单个值不大于0.6%。
4.3.2 破坏强度和断裂模数
4.3.2.1 破坏强度
a)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1300N;
b)厚度<7.5mm,破坏强度平均值不小于700N。
4.3.2.2 断裂模数(不适用于破坏强度≥1300N的砖)
陶瓷砖断裂模数平均值不小于35MPa,单个值不小于32MPa。
4.3.3 抗热震性
经10次抗热震试验不出现炸裂或裂纹。
4.3.4 抗釉裂性4)
有釉陶瓷砖经抗釉裂性试验后,釉面应无裂纹或剥东。
4.3.5 抗冻性
陶瓷砖经抗冻性试验后应无裂纹或剥落。
4.3.6 抛光砖光泽度
抛光砖的光泽度不代于55。
4.3.7 耐磨性
a)无釉砖耐深度磨损体积不大于175mm3。
b)用于铺地的有釉砖表面耐磨性报告磨损等级和转数5)。
4.3.8 抗冲击性6)
经抗冲击性试验后报告陶瓷砖的平均恢复系数。
4.3.9 线性热膨胀系数6)(从室温到100℃)
经检验后报告陶瓷砖线性热膨胀系数。
4.3.10 湿膨胀6) (用mm/m表示)
经试验后报告陶瓷砖的湿膨胀平均值。
4.3.11 小色差6)
经检验后报告陶瓷砖的色差值。
4.3.12 地砖的摩擦系数
经检验后报告陶瓷地砖的摩擦系数和所用的试验方法。
4.4 化学性能
4.4.1 耐化学腐蚀性
4.4.1.1 耐低浓度酸和碱
经试验后陶瓷砖7)耐化学腐蚀性等级与生产企业确定的等级比较并判定。
4.4.1.2 耐高浓度酸和碱6)
经试验后报告陶瓷砖耐化学腐蚀性等级。
4.4.1.3耐家庭化学试剂和游泳池盐类。
经试验后有釉陶瓷砖不低GB级,无釉陶瓷砖7)无釉陶瓷砖7)不低于UB级。
4.4.2 耐污染性
a)有釉砖 经耐污染试验后不低于3级。
b)无釉砖6) 经耐污染试验后报告耐污染级别。
4.4.3 铅和镉的溶出量6)
经试验后报告有釉陶瓷砖釉面铅和镉的溶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