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之乡---大埔陶瓷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是如何?
大埔生产陶瓷自宋代开始,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生产陶瓷的重心原本在北方,自宋代开始北方战乱频繁,大量百姓为了逃避战乱举家南迁,客居他乡,是为客家人。大埔以客家人为主,制瓷技术当为客家人带来,这些人一经与当地的资源结合,大埔遂成陶瓷产地,素有“陶瓷之乡”甚至“南国瓷都”的美称。第一间省立陶瓷职校--“广东省高陂陶瓷职业学校”于1943年在高陂中学借场所创办。大埔第一间国营陶瓷企业--“高陂机械陶瓷厂(后改名赤山瓷厂)”于1954年在高陂赤山创办。第一家省立陶研机构--“广东省大埔陶瓷研究所”于1959年在高陂乌槎创办。
大埔的陶瓷品种十分丰富,号称十大系列,三千个品种。不仅有各种器型,各种花色的日用陶瓷,还有薄胎瓷、仿古瓷、美术瓷,其青花瓷不逊于景德镇,粉彩瓷也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现在还有新兴的卫生陶瓷企业,九十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也有墙地砖企业,陶瓷和水电是大埔的支柱产业。
现今,大埔陶瓷主要以出口为主。今年2月,德国陶瓷展会,大埔陶瓷接下483万美元大单。----中国陶瓷产业网
没问题的 可以消毒,青花瓷
大埔县生产陶瓷历史悠久,饮誉中外,有“南国瓷都”的美称。经广东省博物馆及专家在大埔县境内挖掘的古墓和古窑址、古瓷器的鉴定,有部分是属于商代的产物,并证实大埔瓷器生产在宋元时期已经兴起,经明、清、民国各朝代陶瓷生产的不断扩展改进,形成了有名陶瓷生产基地。
大埔陶瓷工业在广东省陶瓷工业历史上占有主要的地位。大埔陶瓷曾是全国、全省陶瓷的主产区之一,是出口陶瓷的主产地之一。大埔陶瓷闻名遐尔,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广东陶瓷工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省的第一间国营日用陶
瓷生产基地在大埔(大埔县赤山瓷厂),广东省第一间陶瓷学校成立在大埔,广东省第一间陶瓷研究所也设立在大埔(广东省大埔陶瓷工业研究所),有着辉煌的发展历史。如:大埔瓷区人民曾为叶J英元帅专门设计和制作了一套“蝶恋花”专用釉下青花餐具;曾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首次访问香港专门制作了一套“英女王首次访港纪念”的瓷器;1963年大埔陶瓷工业研究所研制的茶具,被选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用瓷等等。还有被誉为“广东陶瓷之花”的大埔箔胎瓷更是享誉国内外,该品种素有“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馨”的美称。如当时光德镇砂坪瓷厂生产的白玉玲杯,器型似乒乓球一半,小巧玲珑,秀丽雅致;箔胎六头小茶具,洁白透明,工艺精巧,一套茶具仅2.5两重,这些产品均在全国和全省评比中获奖。此外,1974年,国际友人、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专程来我县采访大埔瓷区,并专题报道。1981年,大埔高陂陶瓷由省组织在西德展出,得到世界各国的好评。当时有位日本商人叫宫本修平,曾在留言簿上用中文写诗一首,赞曰:“秋首莱茵隈,千珠万里来,西人皆刮目,等赏入神才”。
大埔县有高质量的瓷土资源,陶瓷原料矿种类多,矿大质优,杂质含量低,是广东省重要陶瓷原料基地之一,根据省地质部门1978至1979年近一年时间对大埔瓷土资源进行勘探普查,证实瓷土矿遍布全县镇村,矿类有高岭土、长石、石英、粘土等,瓷土中伴有稀土族之元素,蕴藏量计有3.5亿万吨,紫砂陶土计有1亿多吨,按现在年开采4000—7000万吨,足可使用数千年。矿类齐全、分布之广、藏量之大,是大埔发展陶瓷工业的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大埔陶瓷有雄厚的生产技术基础,早在明清时期的《潮州府志》记载有“高陂瓷仅追踪于江西省景德镇……”之盛名。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大埔陶瓷,1950年下半年,专门成立了陶瓷行业的管理和服务机构,设立专业的陶瓷工业研究部门和培养技术人才的“广东省高陂陶瓷技术学校”、“陶瓷工业工会”、“国营高陂陶瓷收购站”、“陶瓷专业联社”。1954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在高陂赤山村创建省属第一间国营陶瓷企业——“广东省高陂机械瓷厂”,开始了大埔陶瓷进入半机械机和大型化的生产。1959年设立“大埔县陶瓷工业公司”,同年创办“大埔县陶瓷工业研究所”,1960年设立“大埔县陶瓷工业管理局”,1985年设立产销一条龙的专业公司——“大埔县陶瓷公司”,1994年3月设立专业产、销、出口贸易的“大埔县陶瓷企业集团公司”,结束了依靠外贸部门出口陶瓷产品的历史,2003年8月高陂镇被广东省科技厅授予陶瓷专业镇。
陶瓷是大埔的支柱产业。经过七百余年漫长的历史演变,已逐渐发展成为生产多门类、多品种、多用途的陶瓷系列产品基地。除日用所需的杯、盘、碗、碟等粗、精日用陶瓷外,还生产成套的茶、酒、咖啡、餐具及建筑、艺术、含高科技术的特种陶瓷等。大埔陶瓷晶莹别致、釉彩绚丽,造型美观,典雅大方,质坚耐用。有日用陶瓷、青花瓷、仿古、五彩、粉彩、漆彩、美术工艺、特种陶瓷等10多大类,3000多个品种。陶瓷工艺品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绘制山水,花卉、鸟兽、虫鱼等图案,经精心雕刻炼制成品,形象文雅。传统的“薄胎瓷”,工艺瓷尤为精美,以“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而闻名中外;而青花瓷、仿古、五彩、粉彩、美术等工艺陶瓷远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何克服陶瓷制品釉面无光的缺陷:产生原因:釉料这熔剂少,熔点高,烧成温度不够。施釉太薄,或施釉时釉料未经搅拌均匀。已施釉的坯体接近于多孔性的吸水性强的坯体和器物时,很轻易使有釉的坯体釉面受到影响。燃料中硫磺过多,烧成二氧化硫气体和灰份与釉料化合而生成硫化物,从而提高了釉熔点,促使釉面产生无光。 克服措施:适当增加釉的浓度或多上几次釉。适当增加釉料中的熔剂,降低耐火度,或适当提高烧成温度。已施釉的坯体要避免接近无釉或某此吸水性强的器物,无釉坯和釉坯不能在同一匣钵内烧成。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与碎纹釉:各种釉料对于光线吸收不同,而区别为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及碎纹釉品种。上述釉料均呈色丰富,釉色种类很多,仅就瓷砖釉料的发展趋势将逐渐转向半无光、无光釉系列。无光釉用成色元素不多,但釉色很丰富,已经形成高岭质无光釉、碱性无光釉、二氧化硅质无光釉种类。其中,又以钡无光釉、锌无光釉、镁无光釉为其主要代表。此外还有结晶型无光釉、锂辉石析晶型无光釉、难溶性无光釉等类型。碎纹釉是釉面生成网状龟裂纹,适宜于瓷砖装饰,最早起源于我国的碎瓷产品。后来西方国家将其用于瓷砖装饰,收到格外美的效果。由于坯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发生龟裂现象,碎纹釉的配制方法有五种:如采用两种具有不同收缩率的釉,将有高收缩率的釉料施于普通釉上,烧成后上层釉龟裂可以透见下层釉;增加釉的可溶性使釉的收缩增加,如增加长石与硼酸的量;增加釉的收缩率,减少坯的收缩率;使产品急冷工艺也可生成碎纹釉;有的釉在经年放置后也能形成碎纹釉。如法国采用在普通釉料中增加二氧化硅,矾土或碱类的方法,制成碎纹釉品种。有的采用多次烧成方法以形成不同的碎纹与颜色效果。
陶瓷的釉面光泽度与配方间关系:瓷器的光泽度与釉层表面的平整光滑程度和折射率有关,它取决于光线在釉面产生镜面反射的程度,是成瓷产品的重要表观质量指标之一,假如釉层表面光滑,反射效应强烈,则光泽度就好。影响釉面光泽度的身分不外乎釉的配方组成和生产工艺,因为釉的配方组成会影响釉的始熔温度、高温粘度和表面张力,而这些身分又直接影响釉面的平滑程度,进而影响光泽度。影响釉面光泽度的表观缺陷有针孔、波浪纹、桔釉、釉缕等。为了提高瓷器的釉面质量,在拟定釉料配方时应考虑使釉面具有较高的折射率、较高的始熔温度,因为这更有利于烧成时分解气体的排除,减少釉在高温时的铺展和釉层中气体的逸出不利,易引起波纹和桔釉。适当的釉面粘度利于改善釉的高温流动性,降低釉层的显气孔;适当的表面张力会使釉层在坯体表面得到均匀的铺展,使釉面平整光滑,从而提高光泽度。假如釉的表面张力过小,会使釉中的气泡汇集成大气泡,也不利于光泽度的提高。根据"折射率越高,光泽度越好"这一原理,在釉料中添加适量的PbO、BaO、ZnO、SnO2和SrO等具有高折射率的氧化物,能显著提高釉面光泽度。在釉料中引入一定量的废瓷粉,也能提高釉面质量。山东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和广东佛山陶瓷研究所已完成的实验表明:在釉中加入15%-20百分的废瓷粉,能提高釉面质量,减少釉层中的气泡和针孔缺陷,改善釉面表观质量。影响日用瓷釉面光泽度的身分是多方面的,既与坯釉配方的化学组成和原料的性能有关,又与生产工艺过程有关,同时还受烧成制度、施釉厚度等的影响,因此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有待于陶瓷工作者做进一步的商议。颜色釉与无色釉: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一般采用颜色釉进行装饰,从而使其在满足使用时也带有可资赏识的美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而无色釉的应用仅于很小的产品范围(如非凡用途瓷砖产品)。目前欧洲的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其颜色釉均采用金属氧化物颜料制备。过渡金属的无机化合物如钒、铬、锰、铁、钴、镍和铜都是常用颜料。颜色釉的效果取决于基釉的化学组成,色料添加量,施釉厚度与均匀性,烧成时窑炉气氛。如氧化铁引入的形态通常是红色三价氧化铁,由坯体融入釉内可产生微妙的装饰效果。铁在氧化焰气氛时在陶瓷釉中能产生淡黄色,蜂蜜色,与棕色。在还原焰气氛时可以形成淡蓝灰色,绿色,蓝色或黑色;黑色氧化钴是釉料中最强烈的着色剂,当含量低于1%时,能形成鲜艳的蓝色。钴在玻璃釉基质中轻易熔融并加入瓷釉结构中;氧化铬能使某些釉呈现绿色,而在其他成分的釉中可以形成红色,黄色,粉红色,或棕色;氧化镍在釉中有很宽的成色范围,可以形成棕色、绿色、深蓝色釉。当釉中含有碳酸钡时,它会形成粉红色、紫红色;二氧化锰在颜色釉中能形成黑色,但也能形成红色、粉红色与棕色;有时要取决于釉组成的碱性,含锰的高碱釉经过高温烧成后会产生淡蓝色;氧化铜配制的色釉,在氧化焰时呈现绿色,但在还原焰时则呈现红色;五氧化二钒可产生棕色或黄色,但在釉中即使用量增加也只是呈现中强度黄色。钒与锆可以制成钒锆黄,钒锆蓝等成色稳定的色釉;此外,硫化镉与硒色料可制成黄、橙黄与红釉。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下设人才培训、经济技术信息、节能技术、咨询服务、陶瓷美术设计五个工作委员会和建筑卫生陶瓷、陈设艺术陶瓷、陶瓷原料及辅助材料、装饰材料、技术陶瓷、陶瓷技术装备等六个专业委员会。
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秘书处;
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建筑卫生陶瓷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装饰材料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
4、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设备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广东佛陶集团力泰陶瓷机械有限公司;
5、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原料辅料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轻工业陶瓷研究所;
6、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工业陶瓷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江苏省陶瓷研究所;
7、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陈设艺术陶瓷专业委员会;
办事地点:协会本部;
8、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日用陶瓷分会;
办事地点:华光陶瓷集团;
9、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营销分会;
办事地点: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华夏陶瓷博览城陶星楼3楼;
10、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人才培训部;
办事地点:景德镇陶瓷学院;
11、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经济技术信息部;
办事地点:景德镇陶瓷学院;
12、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办事地点:协会本部;
13、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节能技术中心;
办事地点: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 ;
14、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美术设计中心;
办事地点: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15、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 ;
办事地点:广东省佛山市意美家卫浴陶瓷世界29栋2楼东侧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佛山办事处;
广东瓷砖十大名牌有哪些牌子
1、亚细亚瓷砖
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具知名度的全方位陶瓷专业制造厂商之一,是首家在新加坡挂牌上市的中国陶瓷公司,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旗下包括上海亚细亚陶瓷有限公司、山东亚细亚陶瓷有限公司和上海福祥陶瓷有限公司三家主要的子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总额已超过一亿美元。
2、金牌亚洲磁砖
广东金牌陶瓷有限公司是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也是国内为数不多可生产陶瓷大岩板的企业。生产基地位于佛山市三水区白坭,3万平方米营销总部坐落于陶瓷之都佛山禅城。
3、钻石瓷砖
佛山钻石瓷砖有限公司是经广东佛陶集团钻石陶瓷有限公司,及佛山钻石陶瓷有限公司先后多次深化改革而成的专业生产经营建筑陶瓷产品的大型企业。
4、大角鹿超耐磨大理石瓷砖
佛山市大角鹿大理石瓷砖有限公司拥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的“大理石瓷砖研究所”、和意大利卡罗比亚釉料公司联合成立的“超耐磨钻石釉中国研发中心”两大研发中心,耐磨度达4级以上,比普通瓷砖耐磨度高出3倍,代表着全球严格的耐磨标准,是瓷砖行业革命性产品,让大理石瓷砖进入超耐磨时代!
5、金玉名家瓷砖
佛山市金玉名家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营销、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建陶企业。总部展厅坐落于具有“南国陶都”之称的佛山市,在禅城区南庄镇、南海区狮山镇建有两大生产基地。
6、汇亚磁砖
汇亚磁砖是隶属广东汇亚陶瓷有限公司磁砖品牌,主要产品有大理石瓷砖、全抛釉、玻化砖、内墙砖、仿古砖、艺术砖、瓷抛砖七大产品。
7、利家居瓷砖
广东利家居陶瓷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完全玻化抛光砖、内墙砖、仿古砖的大型知名的现代化陶瓷生产企业。公司位于中国著名的陶瓷之都——广东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
8、来德利陶瓷
广东来德利陶瓷有限公司位于历史悠久的南国陶都——广东佛山,是国内集科研开发、专业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大型陶瓷企业。
9、大将军陶瓷
大将军陶瓷营销中心位于南国陶都广东佛山,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陶瓷企业。生产线采用全套意大利西斯特姆滚筒印花机、世界最长新型窑炉、7800吨大吨位压机、48组精细抛光机、连线24头超洁亮防污打蜡机的抛光砖生产设备。
10、双庆陶瓷
佛山市双庆陶瓷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佛山市南庄镇工业园区,主要产品有抛光砖、全抛釉、微晶石、仿古砖、瓷木地板、内墙砖等完善的产品体系。
广东瓷砖十大名牌有哪些牌子,广东砖有哪些品牌详细内容,就带您了解到这里了。选购瓷砖时,除了考虑瓷砖品牌,如何辨别优劣质瓷砖也很重要。
大角鹿独创“超耐磨钻石釉”国家专利技术,超耐磨钻石釉采用全球第一的釉料公司,意大利卡罗比亚釉料,耐磨度达4级以上,比普通瓷砖耐磨度高出3倍,有效提升大理石瓷砖的耐磨性!大角鹿,超耐磨、持久新。
大角鹿专注于高品质超耐磨大理石瓷砖的研发、设计、生产与应用,在中国瓷砖绿色环保示范基地——佛山西樵拥有两大生产基地,拥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的“大理石瓷砖研究所”和联合意大利卡罗比亚釉料公司成立的“超耐磨钻石釉中国研发中心”两大研发中心,代表着全球最严格的耐磨标准,是瓷砖行业革命性产品,让大理石瓷砖进入超耐磨时代!
大角鹿掌握了超耐磨大理石瓷砖核心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至今已拥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技术。
推荐品牌二:欧神诺
1998年,品牌成立;2000年,公司成立且第三条抛光砖生产线建成投产;2002年,欧神诺以“自然、艺术、时尚、永恒”为主题的形象广告亮相央视世界杯专栏;2003年,“伊丽石”、“七星玉岩”、“微晶玉”等标志性创新产品上市;2006年,第四个生产基地投产运营;2008年,欧神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挂牌成立;2013年, 欧神诺云商项目正式启动。
推荐品牌三:蒙娜丽莎瓷砖
1992年,企业前身原樵东墙地砖厂正式投产,推出瓷质印花砖。2001年,成立“武汉理工大学樵东陶瓷研究所”。2010年,入选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创建企业。2014,蒙娜丽莎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2019年,入选2020年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指定瓷砖供应商。
推荐品牌四:马可波罗
1996年,马可波罗品牌诞生,是国内建陶行业中最早品牌化的企业之一;1997年,马可波罗第一片仿古砖上市;2002年,马可波罗“E石代”系列上市,掀开国内建陶产品瓷质化新革命;2003年,马可波罗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并荣获“中国建筑陶瓷知名品牌”;2005年,马可波罗1295系列上市;2007年,马可波罗“中国印象”系列产品上市,开启中国瓷砖创作元年。
推荐品牌五:东鹏陶瓷
1972年,东鹏集团成立,集瓷砖、卫浴、整装家居于一体;1996年,“东鹏”品牌横空出世,成为行业内首家导入品牌战略的且;1998年,自主研制“金花米黄”惊艳面世,确定了东鹏在研究领域领先的地位;2003年,东鹏进行扩张,在全国布局5个生产基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东鹏总部乔迁,东鹏再出发。
推荐品牌六:能强陶瓷
广东能强陶瓷有限公司位于中国著名的建陶基地——广东佛山。是专业生产“玻化抛光砖”、“通体瓷质仿古砖”、 “不透水精品瓷片”、 “微晶玻璃陶瓷复合板” 和“原生木瓷砖”的大规模建陶厂家。公司引进了多台意大利萨克米压机,生产大规格瓷砖的全温控自动窑炉,先进的抛光线及多套高性能检测设备,硬件设施走在中国建陶行业的前列,使能强产品质量在同行中有着很高的美誉度,成为行业中的“质量代表”。能强公司率先研发并实施“窑炉脱硫除尘”技术,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斥巨资“治理污染、节能降耗”,突出的表现得到政府的高度认可,成为陶瓷行业典型样板窗口,更成为行业龙头企业的典范。能强公司“和谐、进取" 的企业文化凝聚了一帮思维活跃,敢于创新的团队,和近千个销售商同舟共济,迎风破浪。
推荐品牌七:新中源陶瓷
1984年,新中源企业创立于澳门。1998年,中源陶瓷制品厂投产,新中源集团奠定行业地位。2001年,推出第一代“汉白玉”微晶石产品。2005年,首创超洁亮抛光砖技术,解决瓷砖防污的世纪难题。2014年,重磅推出纯意大利设计元素-托斯卡纳现代仿古砖,引领行业现代风。如今新中源已第14次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265.28亿元。
推荐品牌八:亚细亚
1973年,成立于中国台湾,初创之际即在亚洲建陶史上创造性地推出立体艺术瓷砖;1993年,进驻上海并连续四年均跻身上海市工业企业销售收入500强;1994年,第一片砖正式出炉;1998年在新加坡上市,成立新加坡亚细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成为首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企业;2014年,立体石材惊艳面世,受到消费者喜爱。
推荐品牌九:冠珠
1993年南海市明珠高级装饰砖厂建成,冠珠品牌正式诞生。2002年10月,新明珠陶瓷集团营销总部办公大楼(冠珠营销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营。2005年上半年:冠珠进军仿古砖市场,推进玄武岩、砂岩等系列仿古砖。至今冠珠产品已全面升级,品牌持续发展。
推荐品牌十:顺辉瓷砖
自1998年成立以来,以做“顺动中国”为发展愿景,发扬专业、创新、责任、卓越的精神,致力于为现代人居空间提供优质的瓷砖产品,其生产的陶瓷墙地砖产品尺寸偏差、吸水率、破坏强度、耐磨性、耐污性等主要技术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及欧洲标准。顺辉瓷砖行业创新的防伪瓷砖,获得国家专利认证(防伪标识专利号:ZL201620458401.6)。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顺辉瓷砖现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实力较雄厚、产能产值较大、配套较完善的陶瓷行业航母型的企业之一,先后通过ISO14001环境标志管理体系认证、中国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3C认证)、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以上就是瓷砖品牌的推荐,选购瓷砖时,尽量选择质量好的品牌。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高等学府,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和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设有11个教学学院(部、系),59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
相关美术专业什么好呢,我个人建议你还是研究研究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嘛当然是陶瓷方面的最好,雕塑也还不错,看你喜欢的纯艺,还是设计了,设计呢环艺和工设都还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看你个人喜欢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这里给你点提示:
艺术设计专业(陶瓷艺术设计、陶艺、环境艺术设计、装潢艺术设计)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中外古建筑与室内设计史,素描,色彩,国画,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人机工程学,陶艺创作,建筑室内设计,室内用品设计,计算机设计,广告设计,装潢设计,CI设计,装饰艺术等。
雕塑专业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工艺材料,素描,泥塑,传统雕塑,动物雕塑创作,人物雕塑创作,现代陶艺创作,人体艺术处理,计算机设计等。
美术学专业
主要课程:设计概论、中外设计艺术史、中外美术史、美术教育学、博物馆学、展览陈列设计、艺术管理学、现代西方艺术史、中国古代画论、中国当代美术史、西方现代艺术史、艺术心理学、中外陶瓷艺术史、现代陶艺历史与理论、艺术批评、学术论文写作。
动画专业
主要课程:动画概论、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动画技法、原画创作、动画运动规律、脚本设计、分镜头设计、三维动画、影视动画创作、影视非线性编辑合成等。
工业设计专业
主要课程:工业设计史,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人机工程学,设计思维导引,设计工程基础,表现技法,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设计,环境设施设计,计算机设计等。
陶院欢迎你哦~~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一所理工类大学,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科学技术史等专业,建校112年。
学校简介
学校前身是1910年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1912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改为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翌年在景德镇设立分校,192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迁往江西九江,名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1948年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陶业专科学校撤销,同时在原校址、设备和部分专业教师的基础上,成立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现名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1958年在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江西工业技术学校矽酸盐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文革期间停办,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复校。1999年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并入学校。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
学校介绍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惟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本科高校,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有资格招收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攻读硕士(学士)学位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西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陶瓷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有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艺术文博学院等10个教学院(部),以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9.37万册,生均98.04册;馆藏电子期刊223324册;学位论文3768188册,音视频54771小时,电子图书1032575册。
截至2022年4月,学校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和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三个校区,占地20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设有11个教学学院(部、系),59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有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含独立学院),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设有11个教学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国际学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独立学院,有57个本科专业。
学院录取分数线
1、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海南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67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5488 2、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贵州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60073、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湖北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5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25736 4、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山西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4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1776 5、2021年景德镇陶瓷大学在陕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20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5229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4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17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省级人选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5人,以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突出贡献人才、省中青年文化名家、省“双千计划”人选等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54个本科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了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构建形成了“艺术设计与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与机电、陶瓷经济与管理”三大优势特色学科群,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的全产业链高水平专门人才,其中,“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美术学"学科入选省—流学科建设名单(“设计学"成为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10个专业入选省—流专业建设名单。
质量工程
学校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专业入选省一流专业建设名单;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1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有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2019年,学校获得江西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6项,其中重点课题5项;6个项目获得江西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创作平台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建有1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国家级科研服务平台及31个省部级科研服务平台;拥有国家陶瓷质量检测中心、全国日用陶瓷标准化中心、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设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2个高端学术平台。
科学研究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及国家自然、社科、艺术基金等项目500余项,取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标志性成果,制定、修订国家(行业)标准130余项;300余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其中,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中国国外技术垄断,在江西、广东、山东、广西等产瓷区推广应用;学校教师课题组《用于水处理的高性能陶瓷膜》项目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江西省唯一),《基于序列信息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类型预测》项目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国际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英、法、日、韩等国家或地区30多所高校及国际陶艺家协会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教师讲学、互派学生修学访问、联合培养艺术人才;学校代表国家先后在法国卢浮宫、英国剑桥大学、希腊亚洲博物馆、法国大皇宫、纽约联合国总部等重要场所举办师生陶瓷艺术作品展,主办陶瓷工程、陶瓷艺术、陶瓷文化、陶瓷教育类国际研讨会(论坛)20余场次;1958年,学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了来自各大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名留学生,其中,“JCI-WVU国际陶瓷艺术家工作室”项目被美国国务院出版的《中美关系200年》列为“中美民间交往的典范和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