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圈的、古玩圈的、考古学者、建筑学者,帮我看下这个瓷片?
这个东西不是瓷片,有一种东西,叫做瓦当,就是你这玩意
这种东西俗称瓦头,是古代建筑中筒瓦末端下垂部分,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红墙绿瓦这个说法,你这就是绿瓦,封建时代只有皇家宫殿能用红墙绿瓦,说是绿,其实不准确,应该是碧色琉璃瓦,很明显,你这东西不是皇家宫殿用的,民国时期,很多大户人家也开始按照皇家宫殿的风格盖自己的房子和祠堂,这就是你这东西的来历,泥底薄色,这样的东西完好还能有点价值,大约百十来块,有专门收藏瓦当的,可惜,你这东西破损严重,甚至无法断代,一文不值了
绿色?
这是明代宫廷的御制款式。
白底青花,五爪龙。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
你颜色没说对。
如果是图例这种款式的,那就值钱了。
在我国有个不成文的看似规矩,又不是规矩的规矩,叫做“乱世藏黄金,盛世兴收藏。”为何这么说呢,如果追根溯源,找到出处,还真不是个难事。
因为早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儒家大哲圣人先贤就有这样的名言“仓顶实而知礼节”。意思说的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只有让老百姓吃饱了肚子,解决了温饱的前提下才能够学习知识,团结同志,尊重长辈,友爱邻里,甚至更进一步报效国家。
这个极为精辟的论断,一直支持着中华文明自夏朝为开端,延续到如今的5000多年。
花团锦簇
收藏只是爱好切莫走偏
所以“乱世藏黄金,盛世兴收藏。”在今天来说更是进入如火如荼,甚至让少数人走火入魔的阶段。现在中国人的生活可以当之无愧的说,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当然,对于收藏陷入走火入魔的人,要晓之厉害,断掉他们不切实际的发财梦,但是对于大多数人爱上收藏当然要给与鼓励。
尤其是现在什么都走产业化之路,收藏这个也能称之为产业来说正是方兴未艾之际,更不能损了多数人的兴致,至少这个产业养活了许多人,如拍卖行,古玩鉴定专家,贩卖倒腾古玩的市井商人,甚至包括以身试法的盗墓贼等等。
两只耳朵竖起来
当然,至于我喜欢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根本没想到会赶上收藏这样的热潮的。那时,可以说,我只是单纯的喜欢。说起来有点惭愧,我这人爱好很少,不会打麻将,不喜欢参与和赌博有关的事宜,工作之余,太多的闲暇时间怎么办呢。
有了这样的爱好人精神了
所谓条条大道通罗马,活人怎能让尿憋死呢是不是。不走大众化之路,独辟蹊径的我,竟然鬼使神差的喜欢上了收藏青花瓷片,而且一发而不可收。
不规则的性手涂鸦
于是,在茶余饭后的把玩间,尤其对青花瓷片上的那些各种式样的构图津津乐道。除了赞叹先人们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这一伟大发明之外,更对瓷片上描绘的一个又一个简洁明快,仿佛不经意间的描绘的图画所折服。
柳丝飞舞
这里不烦引出台湾歌星周杰伦演绎的那首经典名歌“青花瓷”来,可谓道出了对这一传统文化精髓的认知:“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让人不由得感慨时空转换,随着歌词的意境进入到那清新恬静,而又淡雅脱俗的世界。
这美妙的歌词是在讲述一个品相完美的瓷器的故事,至于我何尝不想收藏完整的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呢,谁不知道完整的青花瓷器,能够真实的再现创作这幅作品作者的真实意图,可以尽情的欣赏她的全貌,而不留丝毫的遗憾。
绿叶相映
而青花瓷片,当然不同于完整的青花瓷器,一片残缺不规则的青花瓷片,她在我的眼里如同断臂的维纳斯一般,让人遐想无限。
那些摆放在我家柜中的那些青花瓷片,由于太多的缘故,只能屈居在塑料筐里,受到如此的对待,应该是非常委屈的,每每让我看到后心生不忍。但是,正因为有了她们作为活化石一般顽强的存在,却使我看到青花瓷片她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脉搏,在悄然之间流传着、延续着,讲述着过往中华在那个时期的伟岸。
青花瓷片连接着过去和将来
在没有接触到青花瓷片前,说实话,总半信半疑的对京剧、黄梅戏等戏剧里的戏服,在600年前就是古人的衣着,不用说是充满了疑虑,甚至完全不相信的。
终于在我捡拾到的一块青花瓷片,经过清洗后展现出真容,可谓是在这块青花瓷片上得到了极为真实的反映(下一篇在展开说人物)。一个头戴冠巾的儒生,手臂里抱着类似公文的卷轴,长须飘散开来,眼神和蔼亲切,好像是官员上朝议事,又像是散朝后的样子,还有点类似于盛唐时派出的出使西域的使臣。
当然,我收藏的更多的青花瓷片是以山水、花鸟为主,怒放的菊花,报春的燕子,在巴掌大的一块青花瓷片上述说着华夏文明的灿烂辉煌。
龙,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在我收藏的青花瓷片中当然少不了她的风采。在我收藏的青花瓷片造型为龙的图案,既有写实风格很逼真的龙,刚劲有力的龙爪,孔武舒展的龙身,活灵活现。
只是毕竟是瓷片的关系,非常可惜的是缺少神来之笔的龙头。不过,那些具有抽象意味的,似蛇似龙的造型,在残缺的青花瓷片中跃动,相互缠绕,栩栩如生,仿佛要驾云而去般,真的为古人丰富的创造力点个大大的赞。
刚劲有力的书法
青花瓷片既然是传统文化的延续,自然离不开书法艺术的相伴。在我收藏的青花瓷片书法中较多的是“寿”字。写成各种字体,充分展现出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也表现出古人对健康长寿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朴素的愿望。
一片片青花瓷片对于我来说,应该是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不禁让我想到在明清时期,在青花瓷器的烧制过程中,决不只是简单的烧窑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在社会生活中由取得一定成绩的画师、得到文人雅士认可的书法家们的共同协作。那一件件曾经精美绝伦的青花瓷器,可谓是他们集体创作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那些掩埋在地下,沉睡了数百年历史,又残缺不全的青花瓷片,被各种方式唤醒后,尤其是被我得到之后,又以各种方式静静地伴随着我。对于我来说,看着青花瓷片上那构勒的风光山水,似有似无的写意,让我久久地陶醉期间,以至于在别人说什么三缺一,还是其他都毫无兴致的了。
284.285.286不像宋,依我看像五代的,窑口不好说,有争议.
298.299是天青的钧窑,像宋也像辽金
296是景德镇湖田窑的影青,也是宋的
青花都是清中期的普通民窑
民间普品,我家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带个盖子,小时侯家里装红糖用的。
目前经济价值不高,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请妥善保存!!防偷防骗!!
以上结论皆从图片得出,仅供参考!实物真伪,应以相关专业机构检测结果为准!
您若满意,谢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