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陶瓷砖 > 正文

景德镇陶瓷的四大特点是什么

精明的枕头
感动的乌龟
2022-12-31 18:08:35

景德镇陶瓷的四大特点是什么?

最佳答案
和谐的外套
机智的皮带
2025-08-15 09:49:24

景德镇瓷器有四大特点: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x0d\x0a\x0d\x0a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x0d\x0a \x0d\x0a青花瓷\x0d\x0a\x0d\x0a青花瓷创烧于元代,是以色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经高温烧成,釉色晶莹、透彻、素静、雅致。青料溶于胎釉之间,发色青翠,虽色相单一,但感觉丰富。青花瓷经久耐用,瓷不碎,色不褪。\x0d\x0a\x0d\x0a粉彩瓷\x0d\x0a\x0d\x0a粉彩亦称软彩,是瓷器的釉上装饰,白清康熙晚期开始,到雍止、乾隆年代,益臻完善。其制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色料,在摄氏七百多度的温度下烘烧而成,颜色柔和,画工细腻工整,有国画风味。又有浮雕感,画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有以中国历史故事和神话为主的人物,有秀丽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的花鸟翎毛,有工整对称的几何图案等。\x0d\x0a\x0d\x0a颜色釉瓷\x0d\x0a\x0d\x0a在釉料里加上下某种氧化金属,经过焙烧以后,就会显现出某种固有的色泽,这就是颜色釉。影响色釉呈色的主要是起着色剂作用的金属氧化物,此外还与釉料的组成,粒度大小,烧制温度以及烧制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说“自然界有什么颜色,就可以烧制出什么颜色的瓷器”,您如果参观一下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就会相信此话不假。当然,有许多颜色釉的配料和烧制是十分困难的,如“祭红釉”,就有千窑一宝之说。\x0d\x0a\x0d\x0a雕塑瓷\x0d\x0a\x0d\x0a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年前,远在隋代就有“狮”、“象”大兽的制作。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产品多样,有佛像尊神、花草鱼虫、亭台楼阁、动物玩具等;造型优美、形神兼备、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釉、釉下五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色泽艳丽\x0d\x0a\x0d\x0a鉴别陶瓷的好坏要遵循“一听二看”的原则。\x0d\x0a\x0d\x0a所谓听是指拿起瓷器轻轻敲敲,听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悦耳。如果是,这就表示是优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质量良好;假如敲瓷器时发出的声音粗重,甚至沙哑,就是用劣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其质量甚差,甚至已有裂痕。\x0d\x0a\x0d\x0a其次看很重要,要仔细反复看。陶瓷上的图案或雕刻上的花纹应完整、统一、清晰、牢固,勾画的装饰金、银线,应粗细一致,光亮美观,如以手帕用力猛擦也擦不掉。单色产品应颜色均匀、色泽一致。不能出现色脏、缺釉、气泡等明显缺陷。

最新回答
灵巧的衬衫
淡定的荔枝
2025-08-15 09:49:24

景德镇茶器窑口至少几百家,如何挑选窑口看似很难。实际上有一定市场共识和知名度的窑口也就二三十来家。

一线窑口:

春风祥玉、小雅、九段烧、赏瓷观窑、自牧堂、陶人临古、铭经草堂、立明堂、余寅窑、艺林堂、宝蕴阁、克勤堂等

二线窑口:

志纯窑、谈窑、快雪时晴、倚云煮泉、天义华、小愚斋、乐窑、游玉堂、居和堂、六逸堂、二亭、待月观山、搏泥幻化、十方、盛古珍玩、溢珍堂、一峯窑、铭清堂、满堂、青如堂、和然窑等

二、一线窑口简介

(1)春风祥玉,第一批茶器窑口,积累20多年,经历老贵、老春、新春三个时代,主要特色是仿明青花,此外窑口综合实力比较强大。

(2)小雅,也是第一批茶器窑口,特色是仿王步青花,花鸟、壶比较有代表。

(3)九段烧,青花人物第一窑口

(4)赏瓷官窑,特色斗彩,产品有雍乾风的精美,

(5)自牧堂,特色斗彩,风格主要仿古

(6)陶人临古,仿明青花的后发窑口

(7)铭经草堂,书法第一窑口

(8)立明堂,用踏水技术做仿明青花,并引入西方绘画的阴暗表现手法,别具一格。

(9)余寅窑,重工细作,特色青花釉里红山水,青花山水系列,青花加彩系列,青花矾红系列

(10)艺林堂,粉彩第一窑口

(11)宝蕴阁,珐琅彩第一窑口

(12)克勤堂,元青花第一窑口

三、二线窑口简介

志纯窑,窑主美术科班出身,和立明堂风格一样,性价比高。

谈窑,窑口小而美,糯米胎,主做斗彩,发色淡雅。

快雪时晴,仿明青花前五窑口,作品很有老味。

倚云煮泉,主做颜色釉,茶叶末釉非常有特色。

天义华,几十年老窑口,特色是桃红堆白,仿王步青花。

小愚斋,斗彩前三窑口,斗彩用色大胆,有自己的风格。

乐窑,窑主国画学院派出身,作品非常有个人特色。

游玉堂,窑主是仿古圈高手,特色是仿珠山八友、仿王步。

居和堂,仿古大佬,不主要做茶器。

六逸堂,新窑口,但窑主创作很旺盛,势头很猛。

二亭,专攻釉里红的窑口。

待月观山,仿明青花窑口,走性价比路线。

搏泥幻化,元青花二线窑口

十方,青花窑口,特色青花山水

凡勤堂,仿明青花窑口,走性价比路线。

盛古珍玩,仿古圈出身,粉彩二线窑口

溢珍堂,粉彩二线窑口,走性价比路线。

一峯窑、铭清堂、和然窑,属于大春风体系,一峯窑代表作缠枝莲,铭清堂代表作冰梅。和然窑主要青花釉里红

追寻的羊
魁梧的白羊
2025-08-15 09:49:24

景德镇瓷器以白瓷为闻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千多种品名。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

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 是称誉世界的古代陶瓷艺术杰出代表之一。

扩展资料:

品种分类:

1、玲珑瓷:

景德镇青花玲珑瓷是明永乐年间在镂空工艺的基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已有500多种年间的历史。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镂成点点米粒状,被人们称为“米通”,又叫玲珑眼,再填入玲珑釉料,并配上青花装饰,入窑烧制而成。它显得灵巧、明彻、透剔,特别高雅秀洁。

2、青花瓷:

景德镇青花瓷,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始创于元代,到明、清两代为高峰。它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它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隽久。

3、粉彩瓷:

粉彩亦称软彩,是瓷器的釉上装饰,自清康熙晚期开始,到雍正、乾隆年代,日臻完善。

其制法是:先在白胎瓷器上勾出图案轮廓,再堆填色料,在摄氏七百多度的温度下烧煅而成,颜色柔和,画工细腻工整,既有国画风味,又有浮雕感,画面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有以中国历史故事和神话为主的人物、有秀丽多彩的山水、有栩栩如生鸟翎毛,有工整对称的几何图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景德镇瓷器

细心的乌龟
独特的往事
2025-08-15 09:49:24

江西文化·巧夺天工,人间瑰宝—景德镇瓷器文化·清代丰富多彩的釉上彩

清代陶瓷器的产地是比较广泛的,但是,景德镇仍然以其瓷都的地位代表了整个时代的发达程度。

清初,景德镇的制瓷业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不仅民窑,甚至官窑也不例外。顺治朝,宫廷曾几次指派景德镇烧造龙缸、栏板等,但都没有完成。直到康熙十九年左右,景德镇的制瓷业才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当时的景德镇又成为一个繁荣的城市。清初人沈怀清说:“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朱琰《陶说》卷一)。乾隆初,唐英在《陶冶图说》中记载当时的实况说:“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清代景德镇瓷器的烧制,总的看,青花和釉里红瓷器的烧造技术,在前代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是,最能代表和反映清代陶瓷特色的,应是其丰富多彩的釉上彩。

釉上彩创制于宋代,到了明代,釉上单彩和多种彩的制作,已经很发达。但是,明代釉上彩往往因嫌色彩单调而和釉下青花相结合,称为青花五彩。到了清代,釉上彩颇多创新,极为丰富。约略可分为民间五彩、珐琅彩、粉彩、斗彩、素三彩等品种。

清代的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蓝彩烧成的色调,其浓艳程度能超过青花,而康熙时的黑彩的光泽,衬托在五彩的画面中,更加强了绘画的效果。因此康熙釉上五彩就显得比明代的单纯釉上五彩更娇艳动人。它基本上改变了明代釉下、釉上彩相结合的青花五彩占主导地位的局面。而且康熙五彩所有的色彩比明代大大增多,这样,在五光十色的画面中往往起着增加富丽娇艳的效果。

常见的康熙民窑五彩有杯、碗、盒、罐及凤尾尊、棒槌瓶与大盘之类的器皿,其图案由于不像官窑那样受到束缚,题材分外丰富多彩,除了花卉、梅鹊、古装仕女以外,还大量采用以戏曲、小说题材的人物故事画为主题,其中以描绘武士的所谓“刀马人”最为名贵。这些人物的画风深受明末著名画家陈洪绶(老莲)的影响,线条简练有力,以蓝、红或黑色勾勒人物面部和衣褶轮廓,然后用平涂的方法敷以各种鲜艳的彩色,给人以一种明朗感。后人把它和雍正盛行的有柔软感的粉彩相比,就称它为“硬彩”,又称“古彩”。它鲜明透彻,线条有力,能耐火,不褪色,不剥落,恒久如新。

康熙五彩除了白地彩绘外,还有各种色地彩绘,如黄、绿、黑地及米色地等。官窑器中特别珍贵的有“康熙御制”款的珊瑚红地五彩器。五彩常用的彩料有红、黄、绿、蓝、紫、黑、金等若干种。利用这几种主要颜色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浓淡和不同色调的彩色来,能够大体上满足彩绘各种人物、花卉、鸟兽和自然风景的需要。

珐琅彩瓷器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极为名贵的宫廷御器,过去俗称“古月轩”瓷器,但是在清宫中并无“古月轩”之名,很可能是讹传。

珐琅彩瓷器创始于康熙年间,大多是盘、壶、碗、瓶、盒、杯等小件器,专作宫廷皇帝、妃嫔玩赏和宗教、祭祀的供器之用。康熙时,由于所用彩料较厚,有堆料凸起之感,同时又有较强的色彩立体感。雍正以后,珐琅彩瓷器的制作更趋精进,已经改变了康熙时期只绘花枝、有花无鸟的单调图案,而在洁白如雪的瓷器上用珐琅彩料描绘花鸟、竹石、山水等各种不同的画面,并配以书法极精的相应题诗,成为制瓷工艺和书、诗、画相结合的艺术珍品。

粉彩瓷器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了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它开始于康熙时期。初创时的粉彩器比较粗,仅在红花的花朵中运用珐琅彩中所见到的胭脂红,其他色彩大多仍沿用五彩的做法。到雍正时,无论在造型、胎釉和彩绘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发展。雍正粉彩的特点是由于在彩绘画面的某些部分采用了以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没骨画法渲染,突出了阴阳、浓淡的立体感,同时由于粉彩的烧成火度较低,所用彩色比五彩更多,因而比五彩更为娇艳,以淡雅柔丽名重一时。

粉彩的颜色由于掺入粉质,有柔和的感觉,又因为粉彩比五彩的烧成温度低,瓷器烧成后其色彩在感觉上要比五彩柔软,所以有“软彩”之称。粉彩所用的颜色种类远较五彩为多,而彩色的多样化必须要有洁白的胎地作衬托,才能显出它的艳丽。雍正的瓷的胎土洁薄,釉汁纯净,出窑后的加工处理也十分讲究,底足极其光滑细腻,很多雍正粉彩瓷器瓷胎之白且薄正是达到了“只恐风吹去,还愁日炙销”的地步。雍正粉彩瓷器的图案画面主要是花卉画,也有人物故事和山水画。在白胜霜雪的瓷面上,数朵绮丽彩花,婀娜多姿,其中尤以胭脂红色的秋海棠为绝艳。

乾隆时期的粉彩瓷器,总的来说,尽管秀丽淡雅已不如雍正,但仍有大量精致的工艺品。在彩绘工艺上,凡胭脂红花朵大多勾茎,不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地渲染。锦地、蓝地、黄地开光粉彩的制作逐渐增多,至于像胭脂红地粉彩,金地粉彩,黑漆嵌金银丝开光粉彩等都是比较珍贵的品种,在这一时期又出现了兼用粉彩和珐琅彩装饰工艺的瓷器。从图案花纹看,乾隆时期的粉彩器有渐趋繁缛的倾向。

“素三彩”是指以黄、绿、紫等色为主要色调,只不用红色。这种素三彩的制作在明代已经开始,至正德时已极为精致。清代康熙素三彩瓷器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它的彩色除了黄、绿、紫外,增加了当时特有的蓝彩。传世的康熙素三彩中有一些以黑、黄、绿或紫各种地色的三彩大瓶,往往四面开光,彩绘花鸟,过去评价极高,其中赝品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