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瓷片 > 正文

你知道如何准确判断瓷器的年代

强健的电灯胆
发嗲的帆布鞋
2022-12-31 18:04:38

你知道如何准确判断瓷器的年代?

最佳答案
火星上的鸡翅
拼搏的冰棍
2025-08-15 11:50:54

自己鉴定古瓷器科学有效的简便方法太简单了!将瓷器放入一盆清水,少则几分钟,多则一夜)如果瓷器胎釉中释放大小气泡,则千万个小气泡布满器身,这是千年以上古瓷无疑!有的还有淡淡的棉絮飘逸。(凡近现代瓷器均无此现象)这是因为古瓷经千年岁月胎釉已经老化生成许多空隙,这些空隙是当年柴窑逐渐加温形成的细微裂隙,裂隙中充满了空气;也是古瓷胎釉疏松,时间长了形成裂隙;亦有大量死亡气泡内空,岁月更替充满了空气。水灌后水分将空气排出,所以形成了千千万万的细小气泡。近现代的瓷器用煤或气燃烧,升温快,气体排出也快,胎釉实坚,所以胎釉中没有裂隙。经多次多标本实验,300年之内的瓷器即使在水中浸泡时间再长也不会有气泡排出。这种方法胜过所有专家的“眼力”,如有老瓷器,不用花钱求人,自己鉴定即可,这是科学有效的方法

鉴别清乾隆时期瓷器的真伪大致要从五个方面入手。

1、看釉面,乾隆瓷器的釉面大多有橘皮纹,也有的器物,如青花六字款的青料部分卡看到较明显的针眼感。仿品多无橘皮纹,釉面比真品光亮,没有浑厚感。报131,名 420,热 236, 线70。

2、看器足,乾隆时期器物圈足,官窑中的霁红、霁蓝等一般均呈糯米粉感的泥鳅背状。仿品胎足多整齐坚硬,机械工艺明显。

3、看色料,乾隆青花瓷青色雅丽,纹饰中果实、叶瓣部位用点染法上色,有深浅不同的层次感。仿品多用涂抹法上色,也有用点染上色的,但青花色料较薄,浮于表面。

4、看装饰。乾隆时的器物,装饰图纹多为龙凤纹及吉祥图案。除部分装饰风格沿袭康熙、雍正遗风外,还有集堆贴、彩绘、镂空、色釉等多种装饰与一器的多彩釉器物,其色釉呈色鲜艳,独具特色。后仿品图纹多色彩沉郁、无光、画风无神、呆滞。

5、看款字,乾隆时的瓷器产量多,写款人几经易手,款字的变化也较多,其中“清”、“乾”、“隆”、“年”、“制”五字的笔画略有出入。民窑也多有写乾隆年号款的,也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最新回答
细腻的白开水
奋斗的芒果
2025-08-15 11:50:54

我国的瓷器制作,历史悠久,窑口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 出不穷。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瓷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鱼目混珠。为了保护祖国的文物,研究陶瓷的演变规律,所以,便需要 对它的制作年代和真伪及其艺术水平的高下就叫作瓷器鉴定。

瓷器鉴定方法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

1. 分类法即将个时代的同类器(包括相同器形、相同纹饰题材)理成发展序列,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再找出其不同点。

2. 比较法主要是利用考古发掘出来的、有地层年代的器物作为标准器物,将所需鉴定、辨伪的器物与之比较,从而得出鉴别的.结论。

3. 鉴别法即利用同时代的同类器或不同类器上的时代特征来对照、比较所需鉴别的器物,从而得出综合鉴别的比较合理的结论。

当一件需要鉴定的产品摆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怎样来分析它的烧造年代和窑口呢?也就是说器物本身哪些方面能够反映出它真实的烧造年代和窑口?我们把能够反映器物烧造年代和窑口的因素,统称为断代因素。它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 器形

主要看器物口、颈、肩、腹、壁、底足、流、执、系等的形体特征和胎体的厚薄、轻重。另外,各时代的一些独特的而又称著的器形,应一一牢记其特征,因为它往往是后人仿制的对象。

2. 装饰

包括装饰方法(彩绘、颜色釉、刻、划、雕、镂、队、捏、印、帖等),题材、构图、纹样形象、 画等。由于装饰是随着造型、工艺、材料、人们的审美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装饰的更新换代和所产生的种种变化要比其他鉴定因素的变化显得频繁、活跃,鉴 定时分析这一因素就更重要。

3. 胎釉

鉴别胎质时,可从器足的无釉处入手,注意胎土陶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因时代陶炼方法有别,明代以前较之清代、民国,胎土中含金属杂质相对较多。

认真的秋天
专注的硬币
2025-08-15 11:50:54
在瓷器方面,目前最为藏家欢迎的是宋代五大名窑,明代成化、永乐、宣德等年代的瓷器,清代最精的则是雍正年间、然后是康熙和乾隆年间的,这些年代产的瓷器也是历代藏家所追求的。

那么如何来辨别古陶瓷的年代呢?古陶瓷鉴定是一非常复杂而又综合的技术,要掌握它,需要下一番功夫。有能力的鉴定师都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了如指掌,才能从胎质、釉色、造型、纹饰、款式甚至重量等方面作出准确的判断。而对初学者来说,可以通过掌握一些古陶瓷的鉴别方法,继而循序渐进地来掌握诀窍。

简单地说,就是要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

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25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

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

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

明代永乐、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永乐时期白釉最负盛名,釉质肥厚,润如堆脂,纯白似玉,釉面光净晶莹胎色纯白,胎质细腻,并且有厚薄不均现象。如在强光下透视可以看到胎釉呈一种粉红、肉红或虾红色的倾向。这一特征,是其它瓷器中所没有的。

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

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

此外,近年来,利用科学仪器检测技术来鉴别古陶瓷的年代也成为了一种常用的重要手段。

落后的人生
俊逸的月饼
2025-08-15 11:50:54
1、鉴定古瓷器可以看釉面老化程度,古瓷器存在的时间长,釉面老化程度比较严重,光芒比较内敛。

2、可以看釉层内部结晶,古瓷器釉层内部老化会产生很有规律的结晶,这些结晶会形成花朵状,在显微镜下,釉层的上中下层次非常清楚。

3、古瓷器如果有缺损,可以通过看钙化现象来辨别,古瓷器的断口部位一般会出现钙化现象,钙化程度有轻重不同,老化程度也不一样。

4、可以通过看足胫部水土浸蚀的状态来辨别真伪,真古瓷器会存在水土浸蚀的痕迹,而老化状态是现代人工不能做出来的。

5、从古瓷器胎土表面附生物的坚固程度和古旧程度来看,古瓷器的附生物古旧,并且坚固,这两个特点必须同时存在,而常见的附生物在土碱、水锈。

6、若是古瓷器釉面出现“银星”、“汗星”等斑点或“银色”釉膜,则说明是很古老的古瓷器,这种古瓷器上面的银膜、银星、汗星在釉面上洗不掉。

7、从古瓷器的材料颜色来看,古瓷器从视觉上给人的感觉是柔和的,施彩较厚,颜色较为纯正,新瓷器的施彩生硬,彩釉结合不紧,有粗松的感觉。

8、从古瓷器的纹饰画工来看,古瓷器的纹饰大多有寓意,线条给人自然流畅的感觉,新瓷器的纹饰线条比较呆滞、僵硬。

9、从古瓷器的声音来看,古瓷器年代久远,胎质经过多年风化,轻轻敲击会发出略显沉闷的声音,新瓷器经过敲击发出的声音会比较清脆。

10、从古瓷器的款式来看,古瓷器大多都有款式,并且书写工整严谨,底款的字会和瓷器的主题图案相对应,而新瓷器的落款相对随意。

11、从古瓷器的式样上看,真的古瓷器式样传统,具有所属时期的时代特点,反映了人们当时的审美标准,假的古瓷器式样奇特,显得不伦不类。

12、从古瓷器的边口颜色上看,因为制作工艺的原因,真的古瓷器边口内外颜色一致,假的内外颜色不同。

13、从古瓷器底部的接口上看,瓷器的制作工艺不同,真的古瓷器接口处釉色相同,假的古瓷器接口釉色有些差异。

14、从古瓷器的花纹上看,真的瓷器花纹不易脱落,颜色一致,假的瓷器花纹部分易落。

15、从古瓷器表面的包浆上看,真的古瓷器表面的包浆均匀透亮,假的古瓷器表面的包浆一擦就掉。

16、从古瓷器表面的斑点上看,真的古瓷器表面有银膜斑点,假的古瓷器表面没有任何斑点。

17、从古瓷器釉层的厚度上看,真的古瓷器釉层厚度较厚,假的古瓷器釉层厚度较薄。

18、从古瓷器的胎质上看,真的古瓷器质地细密坚韧,假的古瓷器胎质比例不均匀。

19、从古瓷器底部的粘沙现象上看,真的古瓷器底部有粘沙现象,假的古瓷器底部没有粘沙现象。

20、从古瓷器底部的火石红上看,真的古瓷器底部的火石红较为浓艳,假的古瓷器底部的火石红轻浮不定。

21、从古瓷器花纹的线条上看,真的古瓷器上的花纹是手绘的,线条自然流畅,假的古瓷器上的花纹线条是机器绘制的,比较僵硬。

22、从古瓷器的底足上看,真的古瓷器的底足自然整齐,因为是手工捏造的原因摸起来有些凹凸不平,假的古瓷器底足较为随意,造型较为单一。

23、从古瓷器的工艺上看,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工艺水准,这需要进行专业检测,假的古瓷器的工艺基本是采用机械和化学材料制作的。

24、从古瓷器的年代来看,将古瓷器拿到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专业鉴定,得知古瓷器是哪个年代制造的。

25、从古瓷器的痕迹上看,真的古瓷器经历了岁月的侵蚀,表面会有腐蚀老化的痕迹。假的古瓷器表面容易做旧,表面的痕迹比较新。

26、从古瓷器表面的光泽上看,真的古瓷器年代较长,表面的光泽较为柔和,假的古瓷器表面十分明亮。

淡淡的水杯
大胆的蜜蜂
2025-08-15 11:50:54

鉴定瓷器真伪和断代是初学收藏爱好者的首要问题,只要掌握鉴定规律,领悟其中诀窍,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你知道怎么辨别古瓷器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古瓷器的辨别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鉴别古瓷器的八大妙招

在古瓷器的鉴赏上,观形看釉上手敲是几种常见的鉴赏方法。因为古瓷器有经济价值,所以历朝历代都有造假者,鉴定瓷器真伪和断代是初学收藏爱好者的首要问题,有的初学者觉得鉴定瓷器真伪知识过于深奥,往往望而生畏。其实只要掌握鉴定规律,领悟其中诀窍,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根据本人与其他专家的经验,鉴定瓷器应首先按程序进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远距离摆放好,先观形,看造型尺寸比例是否协调对称,因为古瓷制作十分讲究协调对称。

二、近距离再看釉,古瓷施釉较厚,釉面闪烁柔光新瓷施釉较薄,闪火光。

三、看纹饰画工,古瓷纹饰多有寓意,线条都很自然流畅新瓷运笔呆滞,线条僵硬。

四、看彩料颜色,古瓷施彩从视觉上看,感觉柔和,但施彩较厚,颜色发色也十分准确纯正而新瓷施彩感觉生硬,但施彩却不如古彩厚。彩釉结合不紧,有粗松的感觉。

五、看底足,古瓷底足修整自然,足端刮釉留下的脚线流畅整齐。各个时期的修足都有固定的手法和尺寸。新瓷底足端脚线刮釉较浅,切足较随意,圈足一般都过于做作。

6六、看胎质,古瓷胎质细密坚致,上手感觉重量适中,因为每件瓷器根据胎壁厚度尺寸长短,都有固定数量的用料。新瓷胎质虽然也细密坚致,但因不能掌握古瓷胎壁厚薄和长短比例尺寸,所以和古瓷相比,上手的比重或重或轻。

七、看款识,古瓷官窑器大多都有款识,古瓷款识书写工整严谨,底款字都与主题图案相对应。

八、最后,还可以上手敲敲,听听声音,古瓷因为年代久远,胎质经过多年的风化,敲出的声音也显沉闷,新瓷声音则显清脆悦耳。

古瓷器的保养

对于古瓷器的收藏与保管必须遵循轻拿轻放,小心谨慎的原则,根据器物的不同造型和大小情况,灵活掌握,避免造成损失。如果千百年来保存完好的古瓷艺术品,一旦损坏在我们的手里,那真是永世的遗憾!

一、器体大的瓶、罐、尊移放时因形体大,一般都是由下而上两段拼接而成,且有一定的重量,所以不能一只手提物件上部的脖子。应该一手拿住脖子,一手托住底,以免分量过重,使原来拼接起来的两节分离。有的瓶、罐、尊装饰有双耳,我们在取放时不能仅提双耳,以免折断和损坏。 二、瓷器人物在取放时,须注意当心人物的须发和手指部分,因该部分最纤细,易损坏。同时在提放人物时,忌单手拿人物的头部,因人物的头部大多系插进身子中去的,要防止头与身分离,所以应一手拿住人物的头部,一手托住人物的身子。

三、瓷器的大盘、大碗体质较重,移动时应该双手捧,或是一手的拇指和食中二指扣住边缘,另一手的四指和手掌托底。忌用单手拿盘、碗的一边,以防断裂。

四、薄胎的器皿,胎薄、质轻、娇嫩,移动安放时更须小心,要双手捧,忌用单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长度高,还须防风吹倒。

五、带座、带盖的瓶器取放时应将座、盖和主体分别单拿单放,不能连盖带座一起端,防止移动时脱落打碎。

遇到多人鉴别欣赏时,要一个一个来,待一个人欣赏完毕,把瓷器放到桌上,下一个人再来欣赏,不要两人将瓷器手递手的传着,以防万一失手。

在民间流传的瓷器经千百年的流通或土蚀,往往都沾有油渍和污点,收藏时常须经过洗刷清洁,使古瓷器神采焕发。

洗刷和整理的过程中 应该注意的技巧和方法

1、一般的污渍、土锈可以用碱性的稀释后的溶液(如84消毒液,超市里都有售)浸泡,视污渍的情况确定浓度和时间。当然酸碱性质不同的污渍应取不同的液体浸泡,如碱性污渍可用白醋和草酸浸泡,中性污渍用二甲苯浸泡等。浸泡以后再用猪鬃或尼龙刷蘸肥皂,或皂粉洗刷,再以温水冲洗,直到污渍退尽为止。须注意,洗刷时瓷器表皮遇到碱性物质更加滑溜,要心平气和,慎重拿放。

2、冬季洗刷薄胎瓷时,要控制水温,以防冷冻和遇热水爆裂。

3、有的瓷器的表里,因水浸太久,水锈黏附其上,不能除去,可用上述酸性液体浸数日,刷之即去,若水锈很厚,可用竹扦剔去。

4、粉彩瓷器,有的因彩色中铅的成分多,出现泛铅现象,可用药棉蘸淡硝酸擦之自去,再用清水冲洗。

5、如瓷器有开片(哥窑)或冲口、裂纹之类,污渍嵌入很深,浸之不去,可用棉纸蘸淡硝酸,贴在裂纹处,稍时污渍即除,但有的娇嫩的釉彩上不宜用此法,以免硝酸损伤釉彩。

洗刷瓷器最好用木盆和塑料盆,不宜用瓷盆和水泥盆,以避免瓷器碰伤。

妩媚的手套
开心的万宝路
2025-08-15 11:50:54
瓷器作伪与辩伪

瓷器作伪在古时是不被人重视的,而且仿制的品种和数量很大,特别是自明、清两朝以来,仿制技术逐渐成熟、提高。出现了后朝仿前朝影响较大的官窑瓷器,有民窑仿官窑的,有现代仿各朝民窑和 官窑的瓷器,尤其是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至今,由于市场的开放,受利益驱动,瓷器的仿指水平达到了及至。

鉴于防品瓷器十分逼真,并成为古瓷受藏者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近期考察了一些地下制赝小厂和作坊。一件仿品瓷器在入窑前胎坯就基本具备了古瓷器形,出窑后进行作旧,退除贼光,大多用现代化学材料 “氢氟酸”按比例兑水稀释,用油漆排笔刷于瓷器表面,贼光在一个小时左右就退掉,还有用传统的兽皮手工打磨退光,这样器表的自然效果要比化学材料好,但耗时费力。仿制上挡次的瓷器胎釉都采用了小窑特烧,经过表面作旧,一般较难辩伪。瓷器的胎足也是作伪者苦心的重要部位,如用较浓的茶叶水及烟叶水反复涂于瓷器底足露胎处,效果不错。同时也使用化学材料。这些作伪手段是作伪者为了使新瓷器转眼间变成有岁月苍桑痕迹的古瓷器,达到有销路的目的,使收藏者愿意购买,同时又使制赝者、售赝者共同获利。

作为瓷器收藏者特别是刚如道的瓷器收藏着者,在古玩市场上面

对那些大大小小五光十色的瓷器,如何寻找真品的瓷器,首先要解决 辩伪的问题,辩伪能力的提高先要从有代表的残瓷入手,反复观察局部特征并熟记在心中。辩伪要从器形、釉料、制作技术及纹饰和堂款等方面加以综合分析,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胎体结构 。作伪者在仿烧真品瓷器的釉料、底款都接近真品瓷器,但这样的瓷品一般胎质不好,釉料及釉上质感不如真品瓷器,结合理论学习,把握住瓷器的造型、纹饰、款式、胎质 、釉质及釉色就能确定其真伪,一件瓷器无论怎样作伪,它的某些特征总会有不符合时代的演变规律。

在此,笔者提醒初涉古瓷收藏的朋友们,在没有多高鉴定水平的前提下,要先学习后入市,以免卖到赝品,弃之可惜、观之无味。

忧郁的早晨
谨慎的悟空
2025-08-15 11:50:54
很多人都喜欢收藏古董瓷器,然而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对古陶瓷制作了大量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鱼目混珠。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买到赝品。了解并能应用基本的古董瓷器鉴定方法就变的尤其重要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古董瓷器都有什么鉴定方法吧!

古董瓷器鉴定的方法有哪些?

1、看古董瓷器的釉质:不同时代烧制的瓷器,由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成为我们鉴定古董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一般是看古董瓷器釉质的粗细、光泽以及气泡、疏密等几方面的特征。例如老瓷器所谓的宝光,指的是站一米之外就能看出油油的光泽,光泽里含油,新瓷器的则是光泽直白,没有油光;很多仿古瓷器经过加工处理后,也能看见“油光”,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自然的光泽。

2、看古董瓷器的款识:款识表明一件瓷器的时代、制作者、窑口等,也是鉴定古瓷器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书款的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例如,明清古董瓷器大多是青花为主,如果用放大镜照一下,发现多是深厚下沉,是后世绝难仿效的特征。道光以后的款字泛青则散涣,而且浅淡上浮。清末有不少仿清代乾隆官窑的瓷器,然而字体、笔法与乾隆时不同,基本可以判断为赝品。因此,掌握款识特征来断代和辨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依据。

3、看古董瓷器的注浆工艺:如果一件款式为清康熙年制的,采用的是注浆工艺,那么就可以确定是仿造品。因为注浆工艺是到了1949年之后才出现的制作工艺。

4、看古董瓷器的纹饰:瓷器上的纹饰都刻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成化彩绘中没有黑彩,当时除用釉下钴画蓝线外,还用红、赭色描绘轮廓线。又如元青花瓷器的纹饰,少则三、四层,多则七、八层,层次多布局密,这些不同的特征,都为我们判断瓷器年代提供宝贵线索。

5、看古董瓷器的成型工艺:瓷器成型工艺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不同的特征。例如,定窑瓷器采用覆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而元代的青花瓷时,就要看它的瓷器史如何成型的。元代的青花瓷是脱坯脱出来的,而不是手拉坯。它们的区别就是拉坯薄厚较均匀,脱坯摸上去则会高高低低,不很均匀;这些特征,都应着重掌握。

以上是古董瓷器常用的鉴别方法,它对学识、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尽管借助专家经验来对一个瓷器做鉴定师目前主流的做法,然而随着高科技工具在瓷器鉴定不断崭露头角,诸如热释光鉴定、碳14等在鉴别瓷器的公信力也越来越被玩家接受与青睐。拓展:古董瓷器鉴别更多方法

鲤鱼大白
友好的网络
2025-08-15 11:50:54
今日的传世品和仿品以明,清两代瓷器居多,而明、清官窑绝大部分都有年款和特征。如明代款识就有所谓“永乐款少、宜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一类的说法。因此,我们在识别真伪古瓷时,首先应注意款识,注意款识的笔法,如横,竖,撇,捺、勾、挑、点等的特征。由于每个人的书法不同,写官窑款的字体又必须经过选择,具有一定的水平,因而仿制者势必谨慎地摹仿,惟恐有不似的地方。而过于谨慎,就难免失于局促,笔法不容易生动自然。这种破绽,为鉴定瓷器提供了线索。

但仅注意这一点是远不够的,元代以前的古瓷并无正式官窑年款。虽然根据文献记载,北宋曾有带“景德年款”四字的瓷器,但未见实物。明清两代虽有款识,但晚清所仿字体非常逼真,很难识别,必须详细比较其字体和位置,才不致于发生错误。如永乐年款以现有实物来说,只有四字篆款写、刻或印在园器里部的中心。而仿品却有四字或六字楷、篆书款写在器里或底足、口边的。宣德年间的款有所谓“宣德年款遍器身”的说法,普遍多在底足中心或园器里心和口边,或琢器的口、肩、腰、足一带。诸如此类,还是有一定规律的。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点:

明代字体多用楷书款,但永乐、宣德、弘治年间有少数例外,清代顺治,康熙二朝亦为楷书盛行期,雍正则楷书款多于篆书款,乾隆时期篆书款渐多于楷书款,嘉庆以后篆书款遂成为主流,直到清末才又恢复以楷书款为主的趋势。

其次是款色有别。明、清瓷器款识多以青花为主。明代款的青花颜色若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其颜色多是深厚下沉。而道光以后的仿品有色多是散涣、浅浅上浮。宣德款式色样往往在同一器物上呈现黑、蓝、灰等多种颜色,这一点虽不美观,却是后世很难仿制的特征。自明代正德至清代末期的款色增加很多,有红、绿、黑、蓝、紫、金等色,并且也使用了刻、雕、印、堆等方法、然而仿制品在款色和刻、雕、印方法上也随之有很多增加,只有认真加以区别,并结合用料和技术的不同,才可能大体判断其时代真伪和瓷质优劣。例如康熙青花款的“康”字多用半水(水)或楷水(水),很少写成泰水(水)。

在用字和字体结构方面也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明代官窑有的题某某年制,有的题某某年造,而清代官窑却一概都用“制”,还未发现有用“造”字的。其他如宣德的“德”字心上不写一横而成“德”字,后世仿世品往往忽视这一点。成化官窑款的“成”字最后一点,有的点在横线右上方,有的点与横线相平等,有的点在横线右下方,故有所谓“成字一点头肩腰”的说法。万历的“万”字也有羊字头与艸字头的不同。

总之,观察款识既要注意其笔法、字体,结构和款色等各方面,还应当知道同一时期的款识笔法早,中、晚期仍有不一致的地方。只是在风格及色调上不失其时代特征。因此,还必须结合共它方法来辨别真伪。

无辜的西装
畅快的早晨
2025-08-15 11:50:54
找到陶器的,你看下瓷器的,看对你有帮助吗

一 看造型、古瓷器不同的朝代是有不同的造型的,有的时候从器形就可以判断出大致是什么时代的瓷器。

二 看胎质、不同年代的瓷器在胎质上有所不同。

三 看纹饰、不同时代的作品纹饰也是各具特色。

四 看款识、有些古瓷器的底部印有款识,每个朝代的款识都有不同的写法,从款识上也可以鉴定出一个古瓷器的年代及价值的高低。

五 看工艺、在收藏的时候不仅要看这件瓷器的年代器形,工艺的高低也是体现价值的一个重要指标,比如影青碗,北宋时采用仰烧,故碗底留有印记;而南宋时则采用复烧(碗底朝上,一个叠一个),故碗沿留有“芒口”,所以南宋时的碗,多数是有包边的,宫廷用的碗是包金边的,有钱的大户人家是包银边的,而普通的百姓用的碗就只能包铜边了。在收藏的时候,从这些碗采用的包边残留材质就可以推断出这瓷碗以前的主人的身份,从而认定它们的价值。

六 看手感、所谓手感,就是指收藏者在购买瓷器时把玩这些瓷器的感觉。据说有些真正有经验的收藏大家在鉴定一件古董的时候,只要把它拿在手里摩挲一会就能把这件器物的真假和价值估摸得八九不离十。

火枫の仓月 2008-07-01 19:10 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