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邮票有较高收藏价值吗?
从邮政主管部门批准的2011邮票发行计划来看 没有所谓的建党90年陶瓷邮票 (貌似从来就没有发行过陶瓷邮票)这类都是圈钱的产品 没什么意思
如果楼主要收藏这类题材的藏品 建议收藏邮票 纪念币(发行量很大 升值空间有限) 中国金币公司这次没有发行金银币 只发行了金银铜章 没有面值的 这个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了
什么邮票发行了1万套,这么少。
会不会是邮册,哪怕是发行了一套邮册又怎么样呢?收藏的是邮票,不是邮册。
或许是个性化呢,我有发行量为2版的个性化,值钱吗?都是自己印制收藏的,没人要。
《福禄寿喜》陶瓷邮票瓷邮文化珍藏册于2012年由中国邮政发行。
《福禄寿喜》陶瓷邮票瓷邮文化珍藏册将中国邮政发行的福禄寿喜邮票的大版和小版悉数收录,极具收藏价值。
特殊版式的福禄寿喜个性化小版汲取慈禧、黄庭坚、唐寅三位历史名人书法手迹,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第一次创造性地开发出陶瓷材质邮票四方联。
陶瓷材质邮票自问世之日起始终以单枚形式发行,福禄寿喜陶瓷邮票四方联是首次以四方联形式发行的陶瓷材质邮票,是瓷邮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次开拓性创举和重要进步。
在前一段时间里,邮票进入了冷潮时期,邮票市场上人相当稀少,十分的冷清,但在这一个时期结束之后,现在邮票收藏又火热起来了,特别一些题材比较好的邮票很受收藏者的喜欢。生肖邮票在众多的邮票中是最受欢迎的,并且这几年它的价格也是在一路的上涨,看来邮票迎来了自己的又一个春天。
我国的生肖文化是十分有名的,就连世界各地的游人到中国之后,都会选择一些跟生肖有关的物品带回自己的国家,看来生肖文化已经走向了世界。在中国人眼中生肖是一种古人流下的传统文化,更是十分的喜欢,所以以生肖为题材的邮票也就特别的受人关注。
据了解,80年的猴票现在已经在市场上开出了天价,当然像这样稀少的票种,在市场上想卖到也是比较困难的,就是再有钱的人也没有机会收藏到手,出现了有市场无价的现象。
估计喜欢收藏邮票的人手中都会藏有生肖邮票,生肖邮票在设计时的图案好看,而且还十分有纪念意义,因为国家发行都是把生肖邮票,做为了生肖年中的贺岁邮票来发行,所以在设计时不仅寓意好,而且还像征着这是一个吉祥年。
收藏者如果有机会遇到自己喜欢的生肖邮票,那么就大胆的收藏到手吧,因为生肖邮票以后的价格会越来越高,就算现在的价格已经比较高了,但是再过几年之后,它的价格还会比现在的价格高出很多。
凡是以收藏品名义生产的物品都具有可复制性。只要价格上扬,生产商看到有利可图后,就可以再次批量生产且不存在真伪。因此以收藏品名义生产的物品都具备可复制性,更不具备稀缺性。
这类所谓收藏品所说的市场升值,完全是通过炒作得来的。只要停止炒作,必然回归其原有价值。
提问中所讲的陶瓷邮票,虽为首创,但毕竟只是仿制的邮票。其价格仅仅在世博会前后因当时的炒作而有所上升。现在这种炒作已成为昨日黄花,价格已经回归到其作为普通艺术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刚推出时的市场价。
因此,凡是冠以收藏品、珍藏版、纪念版之名的所谓收藏品,都不具备收藏价值。
中国邮政集团特许部门才能买到陶瓷邮票。
《古陶瓷收藏与鉴赏》很受海内外读者欢迎,一年之内几次重印。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陶瓷收藏与鉴赏的简介,希望对您有用。
古陶瓷收藏与鉴赏的简介《古陶瓷鉴赏与收藏(竖排版)》内容包括陶瓷收藏简史、陶瓷名品赏析和古陶瓷鉴定与收藏指导三部分。古代陶瓷有悠久的、光辉的历史,非常丰富的遗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在古陶瓷故乡的中国大地,流散于民间的古代陶瓷器更足不可胜数。选择古代陶瓷器作为收藏对象的收藏家最为明智,作出了十分正确的选择。因为中国古代陶瓷器不仅历史悠久、数量巨大,而且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价值非常高,是文化艺术品中最有收藏价值的品种之一。
收藏是一种文化,收藏是一种阅读,收藏是一种财富,收藏是一种幸福。
明朝张岱曾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爱古玩者皆是有癖之人,对器物和器物背后的文化一往情深。
艺术收藏品是华夏文明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栽体,它以数量广泛和自身独具的魅力诠释着特定的历史文化。对古玩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不仅可以使人漫步于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之中,而且还能使人在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的同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古陶瓷收藏与鉴赏的书摘第一章 陶瓷收藏简史
第一节 历代官廷收藏
瓷器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烧成难度大、产量低),自诞生之日起,其精美之器不仅成为王公贵族、达官显贵们生前最喜爱的日用器皿,而且还作为陪葬物伴其进入另一个世界,这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占有欲,或许这就是最早的收藏。这个时期的瓷器收藏以东汉、丁瓷器为代表。
唐代皇室内的瓷器一般来自于贡瓷,即朝廷命各地窑场选送上等瓷器入宫。当时全国各地虽没有明确意义上的官窑,所有窑场都是〔有命则烧,无命则止〕,但被朝廷选中的窑场,都竭尽所能为朝廷烧制瓷器,唐代皇室除了自己享用精美瓷器外,还将秘色青瓷与金银器、玉器及大量珍宝,作为皇家珍藏献给佛祖释迦牟尼,收藏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作永久保藏。
宋代官府开始选派优秀窑工,设置专门为朝廷烧制瓷器的窑场即所谓〔官窑〕。如北宋晚期的汝窑、钧窑、官窑,南宋时期的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这些窑场烧制的瓷器,都是精挑细选以备入贡皇室,可谓这〔千中选百、百中选一〕。落选之物为防止流入民间,一般采用就地砸碎深埋入土的方式。宋代官府的这一做法,使制作精良的瓷器从出窑之日起就收藏入宫。
元、明、清时期精美的瓷器又成为皇室御用之物。元朝政府在景德镇设置浮梁瓷局,以统辖景德镇窑务。明、清两代朝廷设置御窑场专为皇室烧制瓷器。每年皇帝不仅要选派督陶官督理窑务,而且对所烧器物的数量乃至器型、纹饰,都要一一过问。
古陶瓷收藏与鉴赏的序言收藏一词,本为收聚蓄藏之谓也。古时泛指财物收藏,近世乃专指文物收藏。故收藏家之称,专属收藏书籍、字画、金石、古玩之人所称谓也。
俗语云:乱世藏黄金,盛世收古玩。极言古玩文物收藏与世道乱治关系之深也。当今社会,万方乐奏,国泰民安,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乃和谐之盛世也。故收藏之事,水涨船高,于世人已成热门之举。然收藏一项,博大精深,乃专门之学问,非行家里手不能游弋其中矣。
故此,余与黄道京、吴秉辉二位,乃约集国内收藏界名家高手,精心编撰出版《收藏家丛书》。其中,分门别类,撷取精华,计有:古籍、古家具、古陶瓷、古钱币、书画、玉器、青铜器、邮票八种,除讲解收藏知识、鉴赏历代精品外,还教以鉴别真伪之法、介绍收藏市场前景等等,使初涉收藏之门者能从中获益匪浅。
收藏乃高雅文化之事,大可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小可提高自身艺术修养,于国于民皆有其利,故值得向世人提倡。然《收藏家丛书》之问世,或可有助于收藏事业之发展,故愿为读者推荐。寥寥数语,是以为序。
第一要“古”。古瓷、古董贵在一个“古”字。古瓷器属于传统收藏,或称古玩(现代收藏称现玩)、古董。远古的器物是历史文物,加之瓷器的保存不如金玉、铜石等物容易,越古越少,越古越贵。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荒山野岭的开发利用,使不少古瓷器出土重见天日,这便为古瓷宝库增添了不少瑰宝,也为收藏者提供了机会。
第二要“稀”。物以稀为贵。如宋代汝瓷,便因其稀有而倍加珍贵,尤其是御用汝瓷。据有关资料统计,从北宋晚期至今传世的御用汝瓷总数不超过百件,且分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及各地、各国博物馆和少数收藏家手中,故有了“纵有家产万贯,不如汝瓷一件”的说法。据了解,目前市面上,一块带有芝麻钉的汝瓷残片已达数千元,如果是一件完好无缺的汝瓷器,那将是数万,数百万元甚至更高的价位。国内外古瓷收藏界,均以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作品为热点,其次要数元代青花彩瓷了。而唐代青花(唐青花是由白瓷与三彩孕育而生,唐代白瓷成熟的烧制工艺,使三彩器与唐青花以其洁白的衬底映照出艳丽的色彩效果)因其存世数量极少而难得,故唐青花瓷从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上讲,均具有相当高的收藏价值。
第三要“美”。在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烧制白瓷,而汝、官、哥、钧都是以青釉取胜。然而,定瓷精品之所以珍贵,倒不仅仅在于其如雪似银的胎釉,而在于它精美的划花、刻花和印花的纹饰。而汝瓷的精美,可谓宋代瓷艺百花苑中一朵奇葩。它的造型,既注重古朴典雅,又追求造型美丽,把造型艺术之秀美,釉色高雅素净之风尚以及装饰艺术之风格融为一体,把东方美学特有的艺术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元代青花和清代彩釉瓷器,也都是以精美而闻名,虽然在民间有一定的藏量,但价格也都不菲。如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迎春大型拍卖会,一个元代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以88万元人民币成交。
第四要“俏”。要注重收藏市场需求量大、行情看涨的古瓷。这种“俏”货价格攀升潜力大。约10年前,清三代官窑瓷器在拍卖会上的成交价才几千、几万元。由于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现在的官窑瓷器已达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了。另外,国内古瓷的拍卖价近年来虽然不断升高,但与国际拍卖价相比还是较低的,后者往往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古瓷的市场前景看好,升值潜力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