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景德镇瓷器是画的还是贴花的
我将我手上现有的资料供你参考如下:
一、用放大镜(一般眼睛也很容易分别)看画面的花纹,如果有类似布匹上的网状纹,则是贴花的。
二、手绘的不存在完全一样的,我们可以拿两个一样的杯子对比下,如果画面完全一致则是贴花
三、 青花的釉下的贴花很难区别,手绘的由于着力不同,颜色会出现深浅不一致,贴花的则很难做到,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 粉彩的贴花都是釉上的,很好区分。现在还有介于贴花和手绘的半手绘的,这种是贴线条然后填色或汾水,通过上面的方法亦可区分,难度大些。
贴花瓷目前主要是釉下青花和釉上新彩,也含潮州贴花瓷器。 贴花是怎么回事?贴花纸有专门的生产厂生产,规模都不大,它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制或自己创作图样,在商店里售卖。生产瓷器的个人和厂家都可以直截买来、贴上,送去烧就行了。不需技艺,也不费力气,省工、省料、省时,适合大批量生产。如日用瓷、陈设瓷等等。大大降低了成本。现在工艺瓷器也大量采用贴花瓷。 贴花瓷的主要特点是:
一、 看装饰纹图案。有很多瓷器,上、下、左、右边缘,常常有一圈装饰图案。贴花的图案,普遍会出现图形叠交、错位、接头缺口三种状况。如缸、碗、杯、瓶 之类。
二 、 细看有时会发现缺色的现象,像虫咬过。这是由于贴花纸在转运过程中,或操作时弄掉了贴花纸上的部份陶瓷颜料所至,但并不是一定都出现,要细看。
三、 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每个局部,贴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这一点很重要。
四 、 球面几何形状瓷器(如大天球瓶),大面积连续图形画的完整的人物、花鸟、风景,不会是贴花的,否则会出现折叠现象。
五 、 青花分水工艺做的瓷器,可以判定不是贴花的。
六、 从颜色上判断。无论釉上、釉下贴花纸,从工艺上讲,陶瓷颜料附着厚度有限,颜色的深浅不易解决。对于某种颜色,如黄色,就会出现所有这种颜色在整个画面上,都会基本一致。这是最重要的区别方法。
七、 对于有球面几何形状的瓷器,它的贴花纸,往往多片贴花纸拼块组成,如山水画,为了整体效果,也人工画一些补充图案。这样就会同种颜色(如青花颜色),手绘和贴花出现不一样色调的现象。如瓶子,元圈装饰线都是用手工画的,这个颜色往往与同种贴花颜色色调不一样。
八、 贴花和手绘同时出现的瓷器,表现在上下装饰图纹用贴花,主要部位用手画。不过这种手绘都是把画面用复写纸拓在坯或瓷上,人工再上色。鱼缸用的比较多。凡瓷器上用了贴花,不论多少,此瓷器就不可能太贵。
九、 从瓷体上分析,贴花瓷其瓷体不管是否高白泥,多数都比较粗糙。高级日用瓷除外。好瓷体不会用贴花。
十、 潮州瓷目前所看到的都是贴花的。还有,景德镇瓷用潮州贴花纸现象也很普遍。当然景德镇也有自己的贴花纸企业。
十一、 用贴花瓷比较多的地方如餐具、花盆、各类鱼缸、各类大花瓶、小花瓶。
十二、 用刻有装饰纹印,印上装饰图案,属人工绘制,有别于贴花。
十三 、 贴花瓷器是否有收藏价值,要看它的历史特征和数量大小,不能一概而论。收藏要尽量避开贴花瓷器。
一件仿古瓷的制作,诸如青花发色、画工、图案、造型、落款、火石红等方面与旧瓷器颇为相像,几可乱真,除了烧造时按古瓷制作外,还要完成下列步骤: 1、磨损:用细砂轮磨平毛糙的地方,主要是胎底,同时将瓷器放在地上来回滚动,用硬器轻轻敲打出崩口,如有需要,还可用玻璃裁刀在瓶内外划出鸡爪纹。 2、剥釉:剥釉最好是在沿口上,用什锦锉刀的尖端先撬出一个缺口,然后继续延伸。 3、戳破气泡:用利器将釉面的大气泡戳破。器物的底部一般来说釉层较厚,比较好操作。 4、去火光:将氢氟酸兑水各半,用刷子均匀涂刷器物的表面,由下往上刷,釉层厚的地方涂刷时间可长些,薄处可相对短些,一般涂刷半分至一分钟左右后,即马上用水冲洗干净,以免时间过长,釉层表面腐蚀得太厉害会毫无光泽。如果觉得太亮,表面涂点色拉油,会使它温润如玉。 5、做色:其目的是给人一种已用旧、若脏东西都跑到瓷器缝里去了的感觉。用高锰酸钾溶液,掺入少许红糖,涂遍器身,底部足圈重点,约48小时后用干布擦拭。所有露胎处、开片处几乎都呈不同程度的紫褐色。如果觉得底足颜色太深,可用洗衣粉擦洗,用细砂纸打磨,使胎微露白色,似糯米胎,视觉上给人以误差。 6、做土锈:在缩釉处、露胎处以及想做土锈的地方涂少量502胶水,拍上黄泥,黄泥最好是墓土,其中带有少量老石灰。也可以在器物的某个部位放上几枚铁钉,撒点盐。一个星期以后,瓷面上的铁锈用刀刮不掉,盐酸也难以洗去。 7、陈旧...
1。很多精美的图案实际上是“贴纸的”:事先印好,贴于瓷器上再烧出来。这点极好辨别:取两个瓷器比照,若无丝毫差别就是贴纸的(专业术语,我也不大清楚。这是老公的同学的通俗说明。他在景德镇的最大的瓷器厂做厂长。)这种价格较低。手绘的价格较高。
2。手绘瓷器:一般只有多年的老师傅,才可能拥有高超的技术,绘出来的是精品。也就是说,年轻人的绘画,书法功底不行。所以真正干得好的,一般都在四十岁以上。相应于各行各业的等级证书,陶瓷业也有等级证书。好的作品都会有作者的证书,并且是不可重复的作品。
3。书法和绘画只是保证瓷器成功的初步。上釉,烧制等等都控制好了,才能做出好东西。有时就是同一窑里的作品,也不一定都是精品。爱惜名誉的作者,通常只会把好作品才附上自己的证书。虽然有时可以侥幸得到有作者印鉴,但没证书的作品,像你我不懂瓷器的外行,最好也不要买,以免判断失误而亏损。
下面是我搜索到的鉴别瓷器的方法:
买瓷器,最简单最好的鉴别方法,是拿起瓷器轻轻敲敲,听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响亮、悦耳。如果是,这就表示是优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质量良好;假如敲瓷器时发出的声音粗重,甚至沙哑,就是用劣质的瓷土制造的瓷器,其质量甚差,甚至已有裂痕。
另一种方法,是将瓷器放在较强的灯光下或阳光下观察,可以看质地是否细致均匀及有无裂痕。
瓷器的外表,可以上釉和绘画。瓷器绘画上釉,可分“釉上彩”和“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所谓“釉上彩”,是在已经高温烧成的瓷器的表面上,画上彩色图案,再经低温窑的烧制,使颜色和釉熔化在一起。日常用的碗碟绝大多数都是釉上彩瓷器。所谓“釉下彩”瓷器,则是在瓷坏上先绘好彩色画,然后上釉,再放进窑内高温烧成。由于它是先画后烧,彩色画是在釉的下面。受到了釉层的保护,故即使经常洗擦,其彩画亦不易裉色。由此可见,“釉下彩”比“釉上彩”档瓷更高。
在琳琅满目的日用陶瓷制品中,怎样选购呢?首先,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来决定购买档次,其次再从外表挑选出自己喜爱的花色品种。从自己选定的造型和花色品种中,一件件里外查看,看表面是否破损、光滑、有无斑点、气泡。然后把瓷制品放在手掌上,用手指或小物件轻轻敲几下。如声音清脆,说明质量好;如声音沉闷或沙哑,则表明破损或没有烧好,是劣质品。看外形是否周正,把瓷制品放在平面上观察,要求平稳且变形小。看装饰花面是否美观大方、和谐,挑选有金、银装饰的瓷器时,还要用手擦一擦,看是否减色脱金。选购成套陶瓷制品时,要看每件的釉色、画面、光泽、式样是否一致匀称、协调。薄胎陶瓷制品在太阳光或灯光下照看,要有透明感,既薄又轻,且厚度均匀。微波炉用瓷必须选用标注“微波炉用”字样的制品,以免在使用中发生炸裂。釉下彩、釉中彩陶瓷制品画面鲜艳、光亮、柔和、永不褪色,价格虽贵一些,但档次高,家庭使用显得高雅。尽量选购名牌大厂家的产品,因为这些厂家有严格的检测手段和标准,铅镉溶出量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下,对人体无害。日用陶瓷制品的安全性个别报刊曾登载过“日用陶瓷炊具和餐具析出有害人体健康的铅和镉,不能盛食物,不能用来煮食物”等误词。人所共知,日用陶瓷制品主要由矿物原料组成,并经1000℃~1400℃煅烧而成,形成的新矿物组成是稳定的,使用过程中不会有铅镉析出。即便用陶瓷锅在明火上熬汤煲粥时,水也只能达到沸腾温度。日用陶瓷餐饮具铅和镉毒素主要来自釉上面的纹图案, 这种花纹图案是通过在制品白坯(于1200℃左右煅烧后)上再贴花纸和手工加彩并经烤烧而成的。当烤烧温度超过750℃时,铅、镉已基本挥发掉,故也不存在毒害问题。当然,我们不排除有粗制滥造的陶瓷贴花纸和颜料含有超标的铅和镉,从而使陶瓷餐饮具的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要求。一般说来,日用陶瓷的杯、碗、壶类产品与食品、饮料的接触部位是没有花纹的。盘碟类产品在盛装食物部位有花纹图案,为慎重起见,应尽量选购花纹少而在边沿处的产品,或无图案的白坯。不要用满布花纹的广彩或粉彩盘碟,因为这是陈列装饰瓷制品,禁止装盛食物。
鉴定景德镇窑单色釉要点如下:
①形制工整与否?
②施釉是否匀净?
③足端露胎线是否圆?
④釉脚线是否齐平?
⑤款字落笑是否端整?
⑥坯体瓷质是否凝重?
如果是鉴定青花、五彩、粉彩、釉里红等彩绘瓷仍要看其画笔是否洒脱自然,还是拘谨凝滞?
再介绍几个专业术语:
青花——是以钴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各种纹饰图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青花——是青花瓷的基本特征,而不同时期的青花瓷又各具特色。永乐、宣德青花浓艳凝重,成化、弘治青花柔和淡雅,嘉靖、万历青花鲜艳泛紫,康熙青花色分五彩。至此,青花瓷的发展达到顶峰。
永乐、宣德时期是我国青花瓷生产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绘制纹饰图案所用的青花色料是进口的苏尼勃青。由于这种原料含锰低,故能烧出宝石蓝般鲜艳的色泽,较高的含铁量又形成了点点黑斑,与浓艳的蓝色纹饰相映成趣,这种凹陷的黑斑,是永、宣青花瓷的主要特征,后人难以模仿。
釉里红——是以铜为呈色剂,在釉下绘出各种纹饰图案的釉下彩瓷。
白地红花的釉里红产品,其烧制工艺与青花瓷相似,但由于铜需要在还原气氛中才能烧成红色,这比青花瓷的生产又增加了难度,明清景德镇工匠成功地掌握了这一项烧制技术,生产出多种釉里红产品。
单色釉——是指单一色彩的釉。明清两代烧制瓷器使用的最基本的釉是无色透明釉,只有熔人某种化学元素,且在不同的气氛、温度下,釉才会呈现不同的色彩。根据其制作工艺的区别,单色釉又可分为高温单色釉和低温单色釉两大类。
1、看装饰图纹,有很多瓷器,上、下、左、右边缘,常常有一圈装饰图案。贴花的图案,普遍会出现图形叠
交、错位、接头缺口三种状况。如缸、碗、杯、瓶之类。
2、细看有时会发现缺色的现象,像虫咬过。这是由于贴花纸在转运过程中,或操作时弄掉了贴花纸上的部份陶
瓷颜料所至,但并不是一定都出现,要细看。
3看陶瓷上 花面花纹,如果花纹出现网状纹,基本可以判断是贴花工艺
4、细看对称的、或相同的图案。每个局部,贴花瓷基本是一致的。而手绘的肯定不能做到一致,这一点很重
要,也很容一辨别。
一、制作工艺不同
贴花来瓷器用粘贴法将花纸上的彩色图案移至陶瓷坯体或釉面。手绘徒手在陶瓷上绘画的艺术陶瓷。
二、作品优势不同
贴花有在贴花纸上只印出花纹轮廓线,移印后再进行人工填色的;也有一次性贴上线条色彩的,称带水贴花。手绘对画作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瓷器上作画,并不顺畅,画起来常常要耗费很多的时间
三、作品特点不同
贴花瓷器陶瓷油墨的遮盖力强,透明度差,所以目前还不能运用三原色原理进行印刷,网点印刷方式采用非叠印的并排专用彩色墨网点印刷。手绘瓷器手绘作品都是形态、知造型各不相同的孤品,收藏价值极高;即使是人物也是形态各异。
贴花瓷器:
手绘瓷器:
扩展资料:
瓷器分类:
按年代分:古代和现代,古代指新中国以前,古代瓷器分明清瓷器和老窑瓷器,老窑指元代以前的瓷器
按成熟度分:商周至魏晋时期不成熟的瓷器称原始
按影响度分:大窑瓷器和小窑瓷器,也就相当现在的名牌和杂牌
按工艺分:除常见的瓷器外还有反瓷,即不上釉的瓷器,玲珑瓷,瓷胎上打孔,用釉子填满,烧出来有透明的点,脱胎瓷,以釉子为主,胎骨很薄,台湾有工艺师可以做到无骨,即没有胎
按窑口分:影响力最大的主要有磁州窑、景德镇窑、越窑,其它名窑有哥窑、汝窑、邢窑、定窑、龙泉窑、官窑、柴窑(只有传说无实物)、耀州窑、建窑、吉州窑、长沙窑、邛窑、德化窑等
按级别分:官窑(为皇帝烧制瓷器)、民窑
按品种分:青花、粉彩、珐琅彩、浅绛彩、斗彩、五彩、釉下彩、单色釉,还有瓷母(同一瓷器中包含前边许多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