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瓷器真假
教你怎样鉴别瓷器
人们搞收藏都想买到真正的老物件,可现在古玩市场里,仿造的太多,鱼目混珠难辨真假,不管是古玉器还是老瓷器,真正到代的很少见到,老瓷器中的官窑珍品更是难找, 收藏几十年也难买到一件珍品。老瓷器是古代人们使用过的物件,有出土的;有传世的。辨别一件瓷器的新老,要从各个方面考虑,看.摸.闻.听都要用上,每个时代的瓷器都有每个时代特征。老瓷器有官窑瓷器,有民窑瓷器。元青花.唐三彩.甜白瓷.绞胎瓷,汝窑钧窑磁州窑;景德镇的瓷器远近闻名。
1、收藏瓷器时,拿到手里先看底,新老瓷器的底不一样,老瓷器有的有款,有的没款,有款的也不一定是老瓷器,新仿的也有款,重要问题是鉴别是不是做旧瓷器,老瓷器底部有使用过的摩擦痕,新瓷器没有使用痕迹。要看款的新旧程度,要分辨底部是不是用酱油烧色做旧
2、用手摸,老瓷器像玉一样光滑,有些老瓷器的胎土里加有玛瑙,这样的瓷器看着光滑养眼,摸着像一块美玉
3、看火光,新瓷器火光称为贼光,看着闪光耀眼。老瓷器的光,是从瓷器内部发出来的温润光芒,看着养眼。做过旧的瓷器虽说没有了火光,但是看着无光泽。
4、看画工,老瓷器大多是手工画上去的,现代瓷器都是印花和贴花
5、看窑变,有些老瓷器底部有火石红,有些已经形成胎红
6、看裂纹,老瓷器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大小裂纹
7、看棕眼,有些老瓷器有缩油点,瓷器上到处都是棕眼
8、看铁癍,有些老瓷器的胎土含有特殊原料,入窑烧好后瓷器上面有块状铁
9、看蛤蜊光,有些老瓷器已经形成五光十色,这样的瓷器最少有60年以上
10、看胎色,古代制作瓷器用的泥土和现在的不一样,有的胎是灰色的,
11、看支钉痕,有的老瓷器有3个或5个支钉痕
中国陶瓷,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它是我国历代文化的结晶。喜爱古陶瓷艺术品的人不少,但是懂得鉴定的人却为数不多。中国历代名窑精品层出不穷,且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还有很多优秀的仿制品 。例如宋代的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 ,在当时就有其它地方窑仿造,虽有精粗之分,但也能风行于世。至于元、明、清,仿制古瓷之风更是有增无减。可以说千百年来所制仿古瓷器几乎是到处可见。偶不经心就易出错。要鉴定一件陶瓷古董的真假;首先要对中国几千年各地陶瓷的生产有所了解,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如何分辨古陶瓷品的真伪 首先应从胎釉入手:真品的釉较厚,分布不匀,有包浆状,釉面呈脂光。胎坯都是手拉坯制作,胎土中有含砂粒的"硬"感觉赝品釉薄光滑,呈贼光,无包浆感,呈不自然状。胎体无含砂粒的感觉,呈"软、湿"的状况。另外真品无釉露胎的地方呈干燥状胎釉一体的感觉,而赝品无釉露胎的地方呈"湿"状,无法呈现胎釉一体的视觉。 其次是从纹饰上:真品的纹饰看上去有沉在釉下面的感觉,绘画手法随意自然,有动感,在纹饰的笔画中能看到有深有浅的颜色。赝品的纹饰看上去都浮在釉面上,绘画手法呆板,不自然,无动感,笔画平流死水,颜色无深浅之分。 三看釉面:真品釉面会出现厚薄凹凸不平的地方,气泡少,分布不匀。赝品釉薄,分布极匀,气泡比较密集。 四是看胎脚:真品的胎脚因年代的风化会形成高地不平的凹凸小坑,整体色泽自然、干燥、统一。而垫烧的器物,胎脚处或多或少沾有窑砂。赝品的胎脚会显得太黑、太旧,整体无法统一,呈现胎釉分开的"湿"感觉。胎脚无窑砂。 五是看是否具备"出土器"或"出水器"的特征。这需要配合放大镜,以区别真品和赝品。 六是真品釉聚处有明显凹凸感,并有一种继续开片纹的状况,形成釉层由里往外开的"冰片纹"。赝品经过化学处理,用鼻嗅其内部,有异味刺鼻的感觉。此外还可通过化学方法加以辨别。 七是必须多方面综合、调查、研究方能确定器物的真假,不能只凭几个特征就武断地下结论。
希望采纳
用放大镜辨别瓷器真假的方式如下:
1、看氧化程度
用高倍数放大镜,可以发现古瓷其内部氧化程度,凡是用氢氟酸处理过的瓷器,高倍数放大镜下可显出无数个被酸腐蚀过的小孔,非常容易辨别。
2、看磨损现象
古瓷是已经经过了一段长时间的风化,在顺着太阳光线,用几十倍以上的放大镜探视古瓷器表面的釉层,老瓷表面的磨损纵横交错,深浅粗细不一;而往往新瓷则无这一现象,很多作假者都是用砂纸摩擦,在线条、方向和力度方面几乎都一样。
3、看纹饰绘画
古代瓷器上大多有绘画,仿假品大多笔力拘谨,且线条不流畅,有些拙劣的仿品纹饰粗糙,仿品对纹饰图案要刻意描摹,必然需要十分小心谨慎,所以所画出来的纹饰缺乏灵魂,拘谨生硬,令人感觉不自然,用放大镜可以清晰的看出来。
扩展资料:
其他辨别瓷器真假的方法
1、仿品无使用后的光滑感
古陶瓷真品大都经理了较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在表面上均留有很自然的包浆,还有不太强也不太弱令人非常舒适的光滑感。仿古瓷器生产出来的时间不长,上手把玩,是没有上述古瓷器的光滑感的,人工作旧的仿古作伪瓷器,其光滑陈旧感是非常不自然的。
2、仿品釉面光泽度过强
光泽度过强这一点也是因为没长时间的使用把玩形成的光滑感,仿品釉面光泽度显得过强,有人称这种现象叫“火刺”,釉面不细腻,比较粗松,白釉太白,白中不泛青不是老瓷。
3、同一瓷器有两件以上甚至大量
古代留下来的陶瓷数量是有限的,而仿品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量生产,所以只要看到同一品种的瓷器有多件相同的出现在市场,这时候藏家们就要谨慎小心了。
鉴定陶瓷的方法有三种:
一种是鉴定工作者凭实践中获得的鉴别能力,吸取前辈经验,图像来进行鉴定的传统方法;
一种是科技工作者运用分析、化验、测示、手持式显微镜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鉴定的方法。
一种是通过专业的陶瓷鉴定专家,比如找锦鲤陶瓷可以做免费鉴定
第一,望。
1、远看造型。
每个时代的瓷器都会带有那个时代浓厚的时代主流审美趣味,都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风格、美感和审美角度。例如:宋代才瓷器都比较高雅,元代瓷器以粗犷厚重为代表,明代以简洁洒脱为本质。入清后,康熙瓷的型制显得清雅秀丽;雍正、乾隆时期器型则趋向稳重厚道的形态。各有所异,都是因当时人们审美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2、近看陶瓷胎色、胎质、釉色。
各朝代陶瓷胎色、胎质、釉色的特征都不一样而且特点鲜明。商周时代原始青瓷,胎色灰白、灰褐色,胎质坚硬、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三国两晋时期,青瓷胎质瓷化程度较高,釉面较厚;两晋时釉面均匀,莹润度加强;宋代河南钧窑,胎色有深灰、白中闪灰、淡黄等色,胎质坚硬细洁。釉色有天青、天蓝、豆青、月白等,且分“暗釉”和“亮釉”两种;明清瓷器主要以江西景德镇为主,胎色主要是白瓷胎,洁白细洁,坚硬;明代白釉,施釉较厚,质感强,莹润肥厚,宣德有“桔皮釉”之称、“鸭蛋青”美名;而清代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白釉比明代施得薄。
3、细看纹饰。
纹饰本身有时代性,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以龙纹为例。
唐代:兽体,网状纹、兽爪或马蹄爪,脚上肘毛短、少或无,长而尖的上唇。
宋代:蛇体,鱼鳞纹,脚渐渐缩短,鹰爪。脚上的肘毛长而有曲线,上唇缩短,改变了过去上长下短的现象。宋代龙纹身胖体粗,张牙舞爪,给人一种凶猛、威武、气势冲天之感。
元代:弯曲长蛇体状,体胖身粗,身上饰以鱼鳞纹或网状纹;头细而圆,比宋代或明代的龙头小得多,龙首多无头毛,有个别的绘疏毛;上下颚较长,分张口和合口,下唇上翘,长出一小块似如意头状,张口的多伸舌,舌小如戟状;颈部细小;四肢细而有力,肌肉隆起,显得颚骨有肉,爪长而微内弯。龙分三爪、四爪和五爪,但以三爪、四爪为多。龙的周围往往衬以灵芝状的朵云,其尾巴长得长而尖,同时还衬以长长的火焰纹。
4、陶瓷的款识。
历代陶瓷的款识都不同,明代和清代500多年中,27位皇帝都有皇帝年号款识,所以有官窑、民窑款之别。鉴定要注意每个朝代字体、风格和每一笔画的特征。
5、陶瓷纹饰的颜色。
不同的朝代陶瓷纹饰的颜色,元、明、清各朝,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已进入了多姿多彩的彩瓷世界。有釉下彩:青花、釉里红;也有釉上彩:五彩、粉彩、斗彩、珐琅彩、浅降彩、广彩。要掌握各朝青花呈色的变化,各种彩色的呈色变化等。
6、陶瓷的重量与手感。
要用实践和真功夫去体会。陶瓷表面处理的不同,材料的不同,烧的温度不同,温差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手感。一般而言,古代陶瓷重量适中,较均匀。新仿的陶瓷密度分布不均,多数是下重上轻。
7、釉面的光泽度。
真品釉色莹润肥厚,有一种悦目的宝光;假货花纹图案粗糙,发出刺眼的贼光。
8、釉下的气泡。
这要用放大镜来观察。窑口不同,气泡也有变化。
9、各窑口的工艺特征规律。
窑口不同,器物胎接法与釉连接法、修胎工艺以及圈足都有区别。拿梅瓶举例:如果是真品,瓶颈与肩的接痕必定自然,不甚修正,用手摸之不大规则,有锋芒现象。而赝品,往往其口部修整过甚,显得平滑。宋元时期的接痕是胎与胎连接,明清时期则是用釉相接。仿品往往不注意这些细节工序。
10、出土器的鉴定。
出土和出水的器物都会有痕迹。假冒的出土文物,造假者通常会用胶水将泥涂在器物上。泥土呈现颗粒状,手感土颗粒硬度较大。而真品,器物上附着的泥土一般是块状,容易被剥落。
第二,闻。
看器物中泥土和气味进行鉴定。出土文物有一股泥土的香味。作假的人,通常用田野里或者地表层的土,有机物较多,有轻微臭气,还有作假时残留的化学物品的味道。
第三,切。
通过陶瓷器物的重量与手感进行鉴定。要用实践和真功夫去体会。陶瓷表面处理的不同,材料的不同,烧的温度不同,温差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手感。一般而言,古代陶瓷重量适中,较均匀。新仿的陶瓷密度分布不均,多数是下重上轻。
第四,问。
基本的历史、社会常识,对于判断瓷器真伪也有重要作用。比如:晚清官窑瓷皿没有出土的,只能皇上和皇族才有;历代做白事不能用彩色瓷器;而如果一个器物上既有传世品被使用过的痕迹,又有出土的痕迹,那基本可以断定是假的。以前做陪葬品的东西,大部分选择新的。即便是旧物放于墓中,经过千百年之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也会把脏东西腐蚀掉。
除了上面列举的十几点主要鉴别方法,普通收藏爱好者是可以够用,但是要想涉及专业级别的交易分析师、鉴定师就不能完全胜任了,陶瓷是属于历史的产物,跟我国的古典历史文化息息相关,所以除此之外要学习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参与实践的考古、鉴定工作方能点石成金、胸有成竹。
吸水率反映的是瓷砖的密度问题,间接地也是反映出瓷砖硬度的好坏,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瓷砖并不是吸水率越低越好哦。这里的吸水率测试,是针对客厅、卧室、走道等区间的瓷砖而做的测试,试想想,如果这些地方的瓷砖都把水吸进去了,岂不是整个区间都进入潮湿状态?好,事不宜迟,们先把水倒到瓷砖的正反两面,细心观察水的渗透情况,如果买的是抛光砖,水马上被吸进去,恭喜,遇到劣质的抛光砖了。
第二步:注意表面平整度
不少顾客在准备购买瓷砖的时候,都会特意向客服询问平整度的问题,反映在市面上买过凹凸不平的瓷砖;更有客户不懂如何判断平整度,把不平的瓷砖铺上了才发现,只好翘起再买一批新的瓷砖。其实,瓷砖表面铺起来后出现不平整的状况,有两个方面,一是装修师傅手艺不到家;其次就是瓷砖本身的质量问题。在瓷砖还没有铺的时候,建议大家先看看瓷砖表面的平整度,确认无误后,再叫装修师傅动工,这样既可避免因瓷砖的问题而引起的美观问题,又可避免师傅把自己手艺问题推卸到瓷砖问题上去。
第三步:边角直度测试
在上一步提到,瓷砖表面决定了铺起来的效果是否平整,而瓷砖边角的直度测试,目的就是要看看瓷砖整体铺贴是否整齐,缝隙大小是否一致。这时候,们拿起几块瓷砖一同铺放到平整的地面上,留心观察瓷砖与瓷砖的缝隙是否一致,瓷砖的边角是否可以拼凑而且没有太大排斥。如果边角直度不正规的话,铺起来的瓷砖一定是不整齐的,这很影响整体的铺贴效果,大家要留心注意。
第四步:弄上污迹看看吧
这一步主要考察的是瓷砖的耐污性,要知道,瓷砖将会陪伴们一段好长的生活时间。如果脏了不容易清洗的话,估计不到三、四年,连自己也不想呆在脏脏的家里,恨不得马上把这些瓷砖翘起重铺。其实,做这个防污测试非常简单,只需要在瓷砖表面写上“到此一游”的大字,等一会墨水干了,看看是否容易清洗掉,如果留有墨迹的话,建议大家还是另选一款好的。
第五步:尽情地刮!刮!刮!
现在的瓷砖在耐磨性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无论是抛光砖、微晶石、全抛釉、仿古砖之类的,都有一个质的飞跃,那么初步判断表面是否耐磨,们只需拿起手中的利刀,尽情地往瓷砖表面刮,看看是否会把瓷砖表面的釉层刮掉,如果连这样小小的刻划也不能承受,可以断定的是,这款瓷砖不是一个能长久陪伴们的好伙伴。
景德镇瓷器辨别真假的方法如下:
1、听声音:鉴别景德镇瓷器首先要听,景德镇瓷器有“声如磬”的美誉,用手指或借助其他工具轻轻敲打能听到陶瓷发出一种清脆、悦耳的声音,而其他陶瓷发出的则是嗡嗡的声音。
2、看颜色:景德镇瓷器素有"白如玉"的美誉,指的就是釉面白里泛青。购买时可以在日光灯或打开手机手电筒看看瓷器是否会反射出一种淡青的光泽,如果显示出来的色泽是白中透黄或者有其他杂色,那么该瓷器基本上就是其他地方瓷器或者劣质瓷器。
同时,还要看陶瓷外观是否有缺陷,如开裂、斑点、欠釉、着色不均等。
3、比隔热性:比隔热性也是区分真假景德镇瓷器的方法之一,比隔热性即比较烫手程度。可以在瓷器内倒入热水,真的景德镇瓷会更加隔热,不烫手。这是因为景德镇特有的高岭土经过1380度高温烧制之后,密度大,导热性弱,同时保温性强。
4、比硬度:景德镇瓷器属于高硬度瓷,我们可以用金属工具在陶瓷上轻轻一划,这个鉴别景德镇陶瓷的方法要酌情使用,因为会对器物造成伤害。真正的景德镇瓷一般是毫无痕迹的,而其他的低劣瓷器则会被划出痕迹。
5、看器形:景德镇瓷器在器形上设计非常完美,比例协调匀称,端庄秀雅,而仿冒的瓷器大都看起来比较笨拙,成色也不好,制造较粗糙,我们通过比较之后就会发现其真假之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