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瓷器上绘画,什么颜料不掉色
在瓷器上绘画可以用丙烯颜料,丙烯颜料不掉色。
丙烯颜料一种绘画颜料,由溶解于矿物油精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制成的分散性颜料,有时称它们为纯丙烯颜料或可塑颜料,以区别于含有丙烯和其他水溶性树脂所制成的聚合颜料。
丙烯颜料不会发黄且速干,很容易用矿物酒精或松节油洗掉,这些特点使它们适用于绘画保存工作中的补画,用以修补损毁或遭到涂抹的部分。
丙烯颜料干燥后为柔韧薄膜,坚固耐磨,耐水,抗腐蚀,抗自然老化,不褪色,不变质脱落,画面不反光,画好后易于冲洗,适合于作架上画、室内外壁画等。
可反复堆砌,画出厚重的感觉;如加入粉料和适量的水,类似水粉;加入大量的水,则可画出水彩、工笔效果。以易吸水的粗糙底面作画为宜,如纸板、棉布等。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由于丙烯颜料的主要调剂含水量很大,因此在容易吸水的粗糙底面上作画更为适宜,如纸板、棉布、木板、纤维板、水泥墙面、麻毛质地的金属面、石壁等。
作丙烯画可以用一般的油画笔、画刀、中国画笔、水彩画笔、板刷、海绵、丝瓜络等。调色盘和笔洗多用不吸水的陶瓷、玻璃、珐琅质地的容器,以防清洗不净。
丙烯颜料在水分挥发后即干透,因此作画时对程序要心中有数,以使笔触衔接自然,构图谨慎,达到预想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烯颜料
百度百科-丙烯画
陶瓷颜料。
陶瓷颜料是在陶瓷上使用的颜料的通称,包括釉上、釉下以及釉料和坯体着色的颜料。在陶瓷生产过程中,这些颜料要经受不同温度的煅烧,对用途不同的颜料的要求也不同。
颜料作用
① 坯体着色:将色剂和坯料混合,使烧后坯体呈现一定的颜色。
② 釉料的着色:用色剂和基础釉料可调配各种颜色釉和艺术釉。
③ 绘制花纹图案:大量用于釉层表面和釉下进行手工彩绘,也可用作贴花纸、丝网印等。
扩展资料
制备工序
1、混合
着色剂的最终色调,受加入着色剂中其它成分的很大影响。因而,为了使每批色料发出同一色调,必须按照组成将质量相同的原料精细的称量和混合。
2、煅烧
煅烧是制色料的重要工序,其目的是为了使之稳定化。在煅烧过程中,因原料性质的不同和希望得到色料的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反应。煅烧温度最低要和色料最终制品的使用温度相同。
3、水洗
将煅烧后色料粉碎之,其后为了除净所有的可溶性物质,应进行水洗。使用铬酸盐的色料必须用热水洗,如剩有可溶性的铬酸盐,则在铬色的周围出现深浅不匀。如不将硼酸盐除净,将在色上产生薄膜。
4、粉碎
水洗之后用碾盘式磨机或球磨机,用湿法粉碎所需要的细度。色料的粒度要求虽无明文规定,一般要求全部通过300目筛。粉碎不足时会因粒度不均而难于使用,以及缺乏遮盖力致使烧成后成斑点状。反之粉碎过度细如尘埃,则不能充分熔合于釉中而成为发生滚釉的原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颜料
陶瓷颜料。
颜料:颜料也称色料或彩料,是以色基和熔剂或添加剂配制成的粉状有色陶瓷用装饰材料。
如釉下颜料要经高温(1300℃以上)煅烧,要求较高的稳定性,但品种较少,最早使用的是青花、釉里红,近年来又制成了红、黄、青、绿、黑、灰、褐等。
釉上颜料只须经受600~800℃的温度,因而品种繁多,色彩丰富。此外,作为釉上彩饰的还有液体颜料,如金水等,是用金属与有机物化合成硫化香膏,再加有机溶剂制成。七十年代后又发展了高温快烧颜料(釉中彩),彩烧温度1100~1260℃,彩烧时间35~120分钟,色调也较丰富。
扩展资料
1、颜料作用
① 坯体着色:将色剂和坯料混合,使烧后坯体呈现一定的颜色。
② 釉料的着色:用色剂和基础釉料可调配各种颜色釉和艺术釉。
③ 绘制花纹图案:大量用于釉层表面和釉下进行手工彩绘,也可用作贴花纸、丝网印等。
2、应用领域
用于陶瓷、色釉、釉下彩、搪瓷、搪瓷贴花纸、建筑珐琅板、永久性色标和远红外材料等;
耐温涂料,氟碳涂料,户外高耐候涂料;户外塑料制品,塑钢门窗型材,色母粒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颜料
1、画前墙面的处理。由于瓷砖表面较为光滑,因此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丙烯的附着,所以建议先对要画得墙面部分彻底清洗,去除灰尘油渍;然后再涂抹一层上光清漆做底,以保证丙烯的最佳附着效果。
2、涂鸦完成后两层以上的上光清漆保护,可有效防水以及紫外线对画面的伤害。